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精选(九篇)

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第1篇: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落後就要挨打 發展才是硬道理第1课 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2)导火线(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3)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4)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5)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6)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詳情參照P8表格P9地圖)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5)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动。领导人:洪秀全 起义地点:广西桂平金田村军队;太平军 政权名称;太平天国 定都:南京改名天京(6)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第3课 收复新疆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1875年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2)经过: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辽东战役中:日军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结束。(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增辟通商口岸 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1)起因:从1898年起,义和团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2)经过:1900年由西摩尔率八国联军入侵,攻占天津,随后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①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 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④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约名称 签订时间 在哪次战争之后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或危害)《南京条约》 1842年 中英鸦片战争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 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清政府屡战屡败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原因:1.清政府长期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2.清政府的统治腐败无能。3. 西方国家勾结起来,侵略中国,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代中国落后:1、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的原因 2、西方列强的侵略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中国的近代化总述: 近代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政治的近代化即民主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和思想观念近代化(新文化运动)。具体来说,中国近代化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经历了四件大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6课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4)领导阶级:地主阶级(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6)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7)代表人物: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8)主要内容: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简称“两局一所”)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后来还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9)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1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改革封建制度(中体西用)。(11)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12)评价:消极: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积极: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对西方列强、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第7课 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4)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5)主要经过:序幕—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发起“公车上书”。发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组织强学会,宣传变法,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高潮—1898年,光绪帝变法法令,前后持续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又叫戊戌变法) 结束—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政变,囚禁光绪帝,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变法失败。(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7)性质:资产阶级领导的一场政治改良运动。(8)失败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依靠一位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没有发动人民群众③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9)历史意义: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使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第8课 辛亥革命(1894年—1912年)(1)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制度(民主共和制)(3)代表人物:孙中山(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5)机关刊物—《民报》(6)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7)主要经过:①革命准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意义:大大推进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②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所,到11日,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史称“辛亥革命”。③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这一年为中华民国元年。④结 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8)历史意义:成功:*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失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第9课 新文化运动(1915年—20世纪20年代)(1)领导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2)学习对象:西方先进思想、文化(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性质:思想解放运动(5)旗帜:“民主”和“科学” (6)宣传阵地:《新青年》(7)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同年底,李大钊又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8)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①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9)局限性:对东西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阶段 历史事件 时 间 领导阶级 主 张 意义(影响)学习西方器物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奕訢 ,曾国藩等) 师夷长技 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戊戌变法 1898年 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 维新变法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 1911年 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等) 科学、民主 是我国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特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由学习西方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过程。感悟(结论):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②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③国家独立、政局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运动 ⑴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⑵经过:①爆发: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北京大学生。②高潮:上海等地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来支援北京学生的斗争。工人阶段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⑶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⑷结果:取得三大初步胜利 a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 b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c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⑸五四爱国运动意义: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⑹“五四”精神内容: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的精神。⑺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的关系: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②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③五四运动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起了重要作用,不久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为中共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第2篇: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一个有志的青年,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成就未来的事业需要知识的力量。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1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两条基本线索: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的加深,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各阶层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中华民族奋起。五个重点:鸦片战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理解两个观点: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坚贞不屈,最终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第13课 鸦片战争

知识结构:

一、鸦片战争

1.原因:1840年6月,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2.经过: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

中国被迫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法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联合发动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三、清政府的变化

1.权力结构:设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

2.思想:官员出现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潮;

奕欣、张之洞等人发起的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结构:

一、运动的兴起

1.背景:人祸(外国侵略者及清政府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天灾(自然灾害)

2.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会)

3.开始:1851年金田起义

二、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全盛时期的事件:

1.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与清政府对峙)

2.北伐西征(军事全盛)

3.《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建立四同社会

评价:进步性(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局限性(没有真正实行过,因为一没有安定的环境,

最主要是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三、天国的衰败

1.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

3.天京陷落(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是一次反清(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⑴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⑵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3)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第15课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知识结构:

一、中日甲午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1.战争爆发的原因

2.爆发及经过

3.影响

4.民族危机的加深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各阶层都以自己的方式开展救亡爱国的运动,有清政府的军事改革、爱国知识分子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影响:)

2.八国联军侵华(时间、目的、影响)

第16课 辛亥革命

知识结构:

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兴起的背景

2.兴中会的成立与同盟会的建立

3.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

4.发动武装起义

二、武昌起义及其对全国的影响

1.武昌首义和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2.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

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

3.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17课 五四运动

知识结构:

一、运动爆发的原因(国际、国内)及导火线

二、过程(两阶段,前后期的主力运动中心)

三、意义(五四精神)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2第五单元

把握一条基本线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无论是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息息相关,反过来它们又在实践的过程中,。印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突出四个重点: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意义;二是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历史条件、政权的性质、失败原因和教训;三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意义;四是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内容及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意义;土地革命。理解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各国革命实践的同时,又通过各国的实践印证、丰富和发展了自身。

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结构: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二、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成为国际工人阶级斗争锐利的思想武器,促进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三、巴黎公社

1.公社建立的背景

2.公社政权的性质

第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知识结构: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二、革命的前奏

1.二月革命(结果、性质)

2.四月提纲

三、十月革命的过程

1.开始

2.结果

四、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历史意义

第21课 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线索:

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

1.中国一大(中共诞生)、中共二大(指明中国革命的任务:反帝反封)、国共第一次合作(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南昌起义(建军)、井冈山道路(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础)、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领导人民解放战争(结束国民党独裁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当家作了主人)。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3第六单元

把握一条线索: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从巩固新生政权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构成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政治建设既有曲折又有发展;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总之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它既有曲折又有发展。突出三个重点: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制度;三是“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和解放台湾问题的意义。理解一个重要观点:政权的巩固、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祖国的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第22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线索:

一、新中国的成

1.新政协会议(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

2.新中国的成立

二、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1954年宪法》中国政治制度基本建立起来(规定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和其他一些重要制度)

2.中国民主政治的三大特色:(1)人民代表大会制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23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线索: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发展)

1.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2.基层民主选举

第24课 祖国统一的潮流

线索: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形成、含义)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构想的实施)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4第七单元

理清一条线索: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瓦解,六起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把握三个重点: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瓦解过程及其主要对抗形成“冷战”兴起的原因和表现;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欧的联合自强、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出现,使世界格局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当今的世界格局正处在新旧交替之中,多极化趋势加强。

形成三个观点和认识: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三次大的变动,每次新旧格局的交替,都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当今世界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但不可避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它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倪,七八十年代日渐明朗,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更加不可逆转。

第25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知识结构:

一、“冷战”的兴起

1.“冷战”兴起的背景

2.“冷战”的表现

(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兴起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3)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冷战”时期的“热战”

1.朝鲜战争

2.越南战争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线索: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形成的背景

2.过程

3.影响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日本经济迅速腾飞的原因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背景

2.兴起的标志

3.含义及宗旨

4.意义

四、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2.缓和与动荡并存

3.多极化趋势加强(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意义)

第27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时间 主要对手 外交政策 外交活动

50年代

美国

三大政策,一边倒 1.中苏友好

2.独立自主

3.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实践)

60年代 苏、美 争取两个中间地带

70年代 苏 三个世界,一条线 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

2.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建交(1972年)

3.中美建交(1979年)

80年代 霸权主义 两个重要转变 加强与世界各国及组织的经贸交流与合作、参加各种经济组织(WTO、APEC)

第3篇: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2015年是广西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第一届高考,也是广西第一次采用全国新课标考纲,即将采用新课标高考试卷。与2014年大纲版考纲相比,今年的考纲各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动。

1命题指导思想

在“三个有利”的原则下,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突出学科意识、学科思维、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考查。根据考纲要求,历史学科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试内容

(1)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说明细化了考纲的4项12条能力要求,从中学历史教学的角度来认识,主要包含:历史阅读能力,即正确理解题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阐释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即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即正确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和观点的能力;历史思辨能力,即运用科学史观和方法思考、阐述、论证问题的能力,其基础是理解能力,核心是思维能力。

(2)考试范围和要求。历史学科依据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内容来确定考试内容。实施新课改的省份均把3个必修模块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必修模块分值占历史学科总分值的85%以上,选修分值在15%左右。考试范围的知识点以通史体例编写,按古代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世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现代中国的通史顺序呈现,而不是教材所呈现的专题史。一级目录按必修模块顺序即政治、经济、思想的顺序呈现,二级目录按课标和教材顺序展开,表述方式结合课标和教材,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具体考点按必修内容编排,将选修融入必修之中,选修的考点、选修与必修重合的考点用“”表示。

考试范围共涉及39课、100目左右,其中中国史25课,世界史14课,有课无目的12课,选修融入必修的16目。与2014年新课标考纲相比,今年的考试范围基本不变,但与广西2014年的大纲版考纲相比,则有了很大的不同。

(3)试卷题型与题量。历史学科在第I卷中共有12个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第II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分值为37分和15分。其中,II卷必做题为第40、41小题,选做题由《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4个模块的4道小题(题号分别是45、46、47、48)构成,且四选一。广西在2014年及以前的一段时间内所采用的大纲卷全国高考历史试卷,主观题部分为第37、39题。

二、近5年来全国课标卷历史试题特点与高频考点分析

近5年来的全国课标卷历史试题彰显了“与课改同行,知识能力结合,重视学科素养,稳步发展,积极创新”的特色。总体上比较平稳,难度适中,背景材料朴实,设问角度新颖。在题型方面,以“新情景”“小切口”方式命题,加强了对考生理解和诠释历史能力的考查。命题以新情景、新材料为背景,考查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具有开放性和严谨性的显著特点。通过统计,我们可以发现近5年课标卷历史试题的高频考点:

1西周政治(2010年题24;2011年题24;2013年题24)

2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2010年题27、题40;2011年题25;2012年题25、26;2014年题27)

3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2010年题26;2011年题26;2012年题27;2013年题25;2014年题25、26)

4古代西方政治、思想(2010年题28;2011年题27;2012年题34;2013年题26;2014年题32)

5经济政策(2010年题27、30、40;2011年题33、34;2012年题24、26、30、32、33;2013年题31、32、33、35、40;2014年题27、28、31、34、35)

6近代化或现代化(2010年题30、31、40;2011年题27、29、33、34、41;2012年题25、26、30、33、40、41;2013年题26、27、28、29、33、35;2014年题27、28、29、31、33、34、35)

7科技(2010年题40;2011年题35;2012年题40;2013年题28;2014年题40)

8中国古代史(除选择题外,2010、2011、2013、2014四年的第40题均考古代史,2010、2011、2012、2014四年的选修一试题均考古代史)

三、2015年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策略

经过上个学期的第一轮复习,我们已经或者即将进行第二轮复习。一般第二轮复习时间是从2015年1月到2015年4月底,主要任务是在第一轮复习的知识体系基础上重构知识体系、归纳阶段特征,并进行题型训练、综合训练、限时训练。综观考试说明与典型示例题的变化,以及近几年课标卷高考历史试题呈现的新特点与高频考点,笔者对2015年的高三第二轮复习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重新整合教材,做到贯通古今、中外关联

高三复习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在基础知识的研究、整合上做好文章,对知识的把握程度、角度,决定着考生备考的高度。教师要厘清基础知识的内在关联,将主干找出来,以主干提纲挈领,让学生学会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从主干知识推导出知识细节,由知识细节归纳出知识主干,形成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提升知识管理能力。如此,学生的历史知识便不是背出来的,而是推理出来的,考试时就可以运用自如。要宏观把握知识脉络,备考时就要注重复习必修专题目录结构。专题目录是知识框架,对具体、零碎的知识起提纲挈领的作用,考生如能记住知识框架,考试时就能迅速将思维集中于所解答的试题中,尤其是非选择题。复习方法是将教材中每一专题的三级标题均用历史学科语言进行整理,并简单列出主要内容。例如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可整理如下:(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形成。(2)美国1787年宪法。(3)民主政治的扩展:1875年宪法,共和政体确立;脆弱的德国民主。

关于教材的整合,有几点建议:(1)要以主题为中心,迁移、调动教材中不同章节以及不同模块的知识内容,打破教材体系。(2)要以课标为中心,参照不同版本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和史学界最新的学术观点。(3)要用学术眼光处理和整合教材。以热点专题日本史复习为例,直接相关的考点有:近代中国――“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中的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现代中国――“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中的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现代世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经济全球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的美日争霸、中国问题,“二战”中的太平洋战场、美日的争夺。间接相关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维新变法中学习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工业革命时日本交叉进行,迅速实现经济近现代化等;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日本史的复习思路:以学科主干知识为基础、以有现实意义的主题或专题为线索,对基础知识重新整合,通过联系、综合、分析、概括,总结历史发展一般规律,提升历史思维认识,落实三维目标。复习视角探索:角度一,日本的两度崛起及对国际关系的冲击,包括日本两度崛起的原因和启示、中日关系、美日关系;角度二,中日关系的演变。

又如,以文明史观重构近代史,可将知识框架整理成图1、图2。

2立足课堂,夯实基础

(1)立足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课前要“勤”,备课要充分,备资源、备学生、备教法;课堂要“懒”,学生要自主,教师少讲多指导,让学生多说多问;课后要“精”,作业要精练,多使用历年高考真题。

(2)夯实基础。就历史学科基本知识而言,要注意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线索、规律,中观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微观把握历史史实、概念。在此基础上做到抓“点”、串“线”、铺“面”、织“网”。

历史的联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纵向联系,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要认识这种联系,必须立足于长时段观察历史长期的发展演变。例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按其演进线索整合为:春秋战国(萌芽)――秦朝(建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强化)――元朝(健全)――明清(顶峰);再由此升华整合政治文明的演进线索:奴隶制时代的血缘政治、贵族政治(中国)和直接民主(希腊)――封建时代的官僚政治、专制政治、教权主义――近代的代议制――现代多种类型的民主政治等。二是横向联系,如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交流与影响等。要认识这种联系,必须从历史的整体性出发,观察历史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中国近代的沉沦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殖民扩张是分不开的;中国现代外交政策的形成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是分不开的。所以在复习时必须有中外历史关联的整体意识。

3提升材料解析能力

近几年高考试题特别注重引入“新材料”“新情景”,创设“新问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相关信息独立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要领会课标要求、了解学术动态、搜集核心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围绕课标要求与学术动态组织材料,既能落实课标要求,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见的材料多,储备的知识就宽,看问题便不会局限于教材,这对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与应试能力大有好处。

例如,复习“15―18世纪中国社会的变动”时,可从经济、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等方面搜集材料,让学生全面了解当时社会变动在方方面面的体现。

经济:

材料一: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载:(植桑养蚕)“地得叶盛者,亩可养蚕十数筐,少亦四五筐,最下者二三筐;米贱丝贵时,蚕一筐可当一亩之息矣!米甚贵丝贱,尚足与田相准……蚕桑之利,厚于稼穑。”(问题:从材料中解释当地人为何多种桑养蚕?)

材料二:《农政全书》中说:“尝考宋绍兴中,松郡税粮十八万石。今年来九十七万石。……是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田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供百万之赋,三百年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布帛,嘉湖之丝纩,皆持此女红末业,以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收,则必不可办。”(问题:如何解释农副业之间的关系?)

思想观念:

第一,儒与贾。“吾不终为儒,以成而祖志也;吾得为良贾,以从而父策也。”“吾欲使汝处乎儒若贾之间”;更有甚者“蒋次公始不得志于儒,中自恨以不能承父属而大吾里。今吾里乃岿然甚壮,贾故自足耳,何儒为?”(问题:商人的社会地位如何?)

第二,义利观。材料一:“天理者,天然自有之理也,终欲安排如何,便是人欲。”材料二:“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材料三:“唯天生民有欲,欲不必无,亦不能无,为无欲之说者,惑也。”

第三,本末观。材料一:徽州“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材料二:有人说“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材料三:黄宗羲的工商皆本。

社会生活观:

第一,尚奢侈(或曰高消费)。“今之世风侈靡极矣,贾子所谓月异而岁不同已。……广厦细旃之上,不闻俭朴而闻奢靡,深宫邃密之内,不闻节省而闻浪费。”

第二,对奢靡的评价。“苏郡俗商奢靡,文过其质……蒙圣朝以节俭教天下,大吏三令五申,此风终不可改,而亦正幸其不改也……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亦几于绝。”

4加强针对性训练,提高解题技巧

训练应关注以下几个原则:

(1)同步。平时的习题训练要以当前的教学内容为主,适当兼顾此前内容,三轮复习的能力培养目标要有系统性、层次性,做到针对实际,适当加压,逐步提高。

(2)精当。即精心选择典型试题,让学生通过训练既能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科能力。

(3)及时。即及时反馈,发现教学或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或学习策略。

(4)规范。即努力实现平时训练考试化,平时考试高考化,时刻注意答题规范,不将对规范的要求拖到最后。

5复习中应突出的重点、热点知识

(1)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人文思想(精神文化应与物质文明建设相一致)

(2)选官、监察、吏治及政府执政能力(总理特别强调“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

(3)科技生态文明建设(中共十报告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经济政策调整(重中之重:政府的纠违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周年大事,如:1953年“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1973年中西经济状况,1992年中国经济转型等)

(5)民主法治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

(6)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关注新史观)

(7)革命抗争探索史(近代走向民主道路途径的多样性,注重国情)

(8)国际关系(关注中俄关系:中俄旅游年;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等)、民族关系、民生观。

6注意培养学生选做题的解题步骤

第4篇: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一、教师应认真研读中考考试说明课标和中考考试试题,明确考点及考查方式

由于北师大版历史教材是以课为单位编写的,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根据考纲依据教科书逐册、逐章、逐节进行全面复习,但要注意这不是上新课。也就是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这节课的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教学法突出一个“精”字,即,讲课时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和空间概念明确;语言精练,多余的话不讲,重复的话少讲,做到画龙点睛,并辅以条理化的板书(包括提纲和图表),增强语言的叙述性和直观性。识记类要开门见山地指出五要素是什么,理解应用类的不仅要知道五要素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

二、教师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把握应是完整全面的

依据考试说明,课本中有的要考,有的不考,有的考大题,有的考小题。若不注意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就很难适应中考的要求。因此,只有在充实基础、全面掌握历史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这样才能具有中考应变的能力。对初中生来说,他无法建立知识框架、自己去联系记忆,知识比较零乱,在考试中暴露出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比较弱。复习中教师可帮助学生建立线索克服这些困难。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新中国的成立与政权的巩固”,可以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1)和平解放(2)全国(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5)三大改造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引导学生推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1919年的;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引导学生推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引导学生推出中国历史进入了巩固政权和建设国家时期,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意义引导学生得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第一单元的考点有和平解放、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三大改造等属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巩固政权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经过这样的处理,便于学生对教材中这一时期比较零乱的知识进行联系记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历史知识需要记忆,更需要的是理解和融会贯通,历史教学的关键并不在于让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历史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克服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好教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发掘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重视对典型试题的分析和指导,教会学生解题,做好答题规范化训练;引导学生自已总结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合理制订学习计划,安排学习历史的时间。有些考点按纵向搜索的话,分布在不同的章节甚至不同的册当中,通过制作学习卡片把在课本中散落的知识点连在一起,科举制度、、新疆等就是这样的知识。(1)隋朝:创立(2)唐朝:完善(其中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3)明清:八股取士(4)百日维新:提出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5)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对那些容易混淆并容易失分的知识点也应该进行整理,如,七年级(下)的历史名词军机处、交子、驻藏大臣、瓦舍、回族、市舶司、榷场、占城稻、行省制度等。复习到识记历史人物时,我要求学生用列表形式归类整理。列表内容可为:

第5篇: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一、如何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中考总复习教学应以《历史新课程标准》、省颁《考试大纲》为指导思想,以历史教材为依据,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这就要求老师们不但要吃透课标和考纲的要求,还要结合近年来的中考试卷和质检试卷,围绕今年的重点、热点问题和易错易混点,确实落实好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吃透课标和考纲的要求

明确每一单元的考查要求,各单元中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哪些是不必掌握的?哪些部分属于基础知识?哪些是理解和运用部分的内容?我们该理解、深化、拓展到什么程度等等。

老师们在进行中考总复习教学和复习指导时往往会“不放心”,主要 是对省颁中考考纲不放心,教学时拼命拓展、延伸、深化、挖掘等等,给学生加工加料,生怕漏了什么,到时中考万一考到怎么办。所以,这里就涉及到如何依据课标和考纲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

(1)中考复习应扣紧考纲,不要增加内容。例如:世界近代史第二单元《第一次工业革命》考纲要求是:“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了解蒸汽机的作用。理解 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那么,课本上的其他内容,如:“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工业革命的影响”等等都不必掌握。

(2)老师要对考纲要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对考纲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的把握要精准,这样才能确定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我们将中国古代史第一、第二单元定为一个课时,(考纲要求是:了解河姆渡、半坡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知道炎帝、黄帝、尧、舜、禹的传说。 记住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西周的分封制。理解:通过商鞅变法的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商鞅变法(了解变法的背景、重点掌握变法的内容和作用),并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当然,商鞅变法2011年才考过大题,今年我们主要研究的是选择题和改错题的考法,因此对变法内容的理解、深化及易错易混点的落实尤为重要。这两个单元的其它内容只要掌握基本史实即可。

(二)结合近年来的中考试卷和质检试卷

中考试卷和市质检试卷往往反映今年中考的导向,教师应特别关注和重视。如去年中国古代史部分,我们推断二个点比较容易出大题:一是孔子,去年的考纲对这一知识点的要求提高;二是商鞅变法,内容重要,但近年没出过大题。结果,去年市质检考孔子,中考考商鞅变法。今年建议关注人物评价方面的问题。

(三)围绕今年的重点、热点问题和易错易混点

本单元的易错易混点是 “黄帝”与“皇帝”不同;夏朝的第一位王是禹,不是启,获得世袭的是启;秦国与秦朝的区别、商鞅的“鞅”易错。1662年郑成功。

历史学习应该寻找合适的切入点,特别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历史学习中要重视将历史知识与社会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注意的时政热点可以是一定时期内值得关注的事情,也可以是一年甚至近期的事件。复习中要重视历史事件与现实的结合,注意历史的时代性,重视历史的史鉴作用。把握时代脉搏,关心社会,做到学以致用。关注与现实社会有关联的知识点,如维护国家统一问题、“三农”问题、科学发展观问题、建立创新型国家问题、日本右翼势力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改革开放问题、中共十的召开等。环境问题、金融危机、中日建交40周年、尼克松访华40周年及其它周年的知识点,闽西历史还有有古田会议、八一建军等。这样将学习的重点与时事热点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历史学习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对事件深层次的探究,提高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历史学习应该寻找合适的切入点,特别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历史学习中要重视将历史知识与社会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注意的时政热点可以是一定时期内值得关注的事情,也可以是一年甚至近期的事件。复习中要重视历史事件与现实的结合,注意历史的时代性,重视历史的史鉴作用。把握时代脉搏,关心社会,做到学以致用。关注与现实社会有关联的知识点,如维护国家统一问题、“三农”问题、科学发展观问题、建立创新型国家问题、日本右翼势力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改革开放问题、中共十的召开等。环境问题、金融危机、中日建交40周年、尼克松访华40周年及其它周年的知识点,闽西历史还有有古田会议、八一建军等。这样将学习的重点与时事热点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历史学习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对事件深层次的探究,提高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构建知识框架(串线索)

(一)结合课本目录,搭建粗线条框架,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每一历史阶段的主干知识;(形成高度)

如:中国古代史可按社会发展历程及朝代顺序,围绕考纲要求串线索。具体来说,例如:奴隶社会的朝代主要有夏(形成)—商(发展)—西周(繁荣)—春秋(瓦解),每个朝代的主干知识可以加以串讲和细化,也可以有学生自己找出,由学生讲,另一位学生纠错或补充。

又如:中国近代史,可以按目录进行专题式串讲。如“侵略与反抗”专题,我们可以用表格的方式进行列举和对比,教学效果很好。

(二)围绕考纲,串讲重要知识点,构建小框架;(挖掘深度)

如世界近代史关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分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共同原因、时间、领导人、主要历史事件、主要文献及其作用等),和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等),我们可以用年代轴和表格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小框架,同时对中考容易考大题的考点进行小切口、深分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串联中外历史知识,形成“大历史观”。(拓展广度)

把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学习。因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学“活”历史,提高能力,形成“大历史”观。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史与世界史相互交融、密不可分。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要注意转换中国史与世界史的立足点。如鸦片战争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巴黎和会与、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

三、如何如何指导学生答题?

(一)指导答题方法

中考复习的效果最后要反映在答题上,必要的练习可以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换。训练必须有的放矢,反对题海战术,要选择内容新颖、覆盖面宽、设问巧、质量高、具有典型性的试题进行必要的训练;练习应着重于解题思路的剖析、答题技巧的领悟、答题规范性的养成。虽然不同试题具有不同的答题方法,但都讲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练习和考试中都应注意审题、解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审题过程中,要审题型和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然后确定解答思路和答题方法,有的答题思路是有方法可循的,例如:材料分析题设问的方式往往会表现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根据材料,回答……”该题答案一般来自材料,教师可指导学生如何从材料中找出答案;第二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题目的答案部分来自材料部分来自课本(所学知识);第三种,“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提出问题”,这种题目的答案往往来自课本(所学知识)或学生的人生体验。

第6篇: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摘 要】 结构重解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起到丰润原有内容、顺应时间、立体知识等作用。在教学中,因为某种教学的需要,打破原有的书本结构,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结构,我们把这叫做结构重解。在历史教学中,也会经常用到这种结构重解。有时是为了更加丰润某一部分的内容,有时是因为时间顺序,有时是为了让某个知识显得更为立体。下面就我就此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关键词 历史教学;结构重组;作用

在历史教学中,适当的运用结构重解可以起到丰润知识的作用。比如,在学必修1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时候,在学第二个子目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使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伯利克里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我们就运用了结构重解,把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一单元《梭伦改革》其中的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和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就穿插在这一课讲,通过改革的内容和改革的影响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起奠基作用。改革的内容主要有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建立“四百人会议”、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每一项具体措施的内容和起到的作用。改革的影响主要有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从而丰润了原来单一的知识,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所起到的奠基作用。

再比如,在讲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这一课时,必修1只有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而没有对它的解释,也没有三民主义。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这一课穿插在这里学,重点学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从而让学生了解政治纲领对应三民主义里的哪些内容,有哪些含义,让学生理解了那十六个字的政治纲领的含义。

在历史教学中,有时运用结构重解是为了按时间顺序让知识更顺畅。比如,在学习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3课《辛亥革命》和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把必修2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穿插在这里讲,从而让学生了解在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里,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各自作出的努力。地主阶级在外来入侵和内部农民起义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其中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自强”。兴办了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化的海军、学校等。这是地主阶级在被迫的形势下所作的努力。资产阶级在中国兴起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民主共和国。尽管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总统后来袁世凯当了,但这也是资产阶级在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所作的努力。无产阶级兴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始,无产阶级也在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作出自己的努力。

再例如,在学必修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和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时候把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穿插在这里学。中国在近代化的过程里,先学习西方的技术,比如洋务运动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制度,维新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提倡“德先生”和“赛新生”,也就是民主和科学。单纯学习技术不行,就开始学习西方的制度,结果还是失败,就开始学习西方的思想。从而让学生理清了近代化历程上的顺序,即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的过程。

再比如,讲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一课时,书上没按时间顺序,把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放到了前面,学的时候为了方便学生记忆事件发生的顺序,所以就把雅尔塔会议放到了1944年诺曼底登陆的后面去讲,这样有利于理清时间顺序。

在历史教学中,有时为了让知识显得更为立体,也会运用到结构重解。比如,在讲必修2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时候,把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级化趋势放到一起,就让学生了解到九十年代以来世界总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从而让知识更立体。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原有的两级格局结束了,世界格局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和“多级化”趋势,这是政治上的格局演变。同时,伴随着政治上格局的演变,经济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下去。于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所以,政治和经济是同时进行的一个整体,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立体。

结构重解运用到的地方很多,只要你有心,你就会发现在历史教学中随处可发现。适当的运用结构重解,对历史教学有很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教育的目的》

[2]《教学的艺术与科学》

第7篇: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研究2015年历史考试说明,稳定有变,新增加一部分内容,必考内容有:刺史,美国建立联邦制国家,清帝退位,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居室建筑的变化。 选考内容有:选修一日本明治维新,选修二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大抗议书》,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利的斗争《运动》,选修三甘地,詹天佑。

针对以上新增考点,认真梳理这些知识,让学生理解记忆,牢固掌握,熟练运用,有备无患。

考纲要求:刺史。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刺史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考纲要求: 美国建立联邦制国家。

美国联邦和地方各州的关系,也就是美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的权力来源于地方,是地方让渡了一部分权力给中央,使中央具有了某些权力;美国是联邦制国家,美国联邦的权力最终来源于州的授权。但这种关系表现出来的是,联邦和各州的权力都以宪法为依据,二者的权力都是宪法赋予的。

考纲要求: 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以来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夏历),颁布退位诏书,作统治之最后结束。计自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国,凡二百九十七年;自爱新觉罗福临入主,凡二百六十八年,至是而亡。退位诏书起草人为张謇。 考纲要求: 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居室建筑的变化。

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1)西餐传入的时间和原因。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2)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3)中西饮食的比较: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中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以致中国的某些菜仅仅是味道的载体。 中国的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经历了中西合璧到完全西化的变化过程。19世纪下半叶,在保留基本格局的前提下,许多传统的四合院式住宅开始了部分洋化改造。除了四合院的形式之外,布局设施已全部欧化。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里弄住宅、花园式住宅、公寓式住宅,此外,西式的家具陈设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考纲要求:明治维新?解读考纲: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热点一 关于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原因的分析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用了不到5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200年左右才完成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明治维新得以成功的原因有:1.外在因素:(1)良好的国际环境?亚洲各国人民反封建主义?反殖民主义的斗争方兴未艾,牵制和削弱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对日本的入侵和干涉;美国当时忙于国内的南北战争,德?意处于统一的高潮,俄国也在进行农奴制改革,同时,他们对日本各怀鬼胎,没有达成一致;另外,西方列强同日本封建势力的勾结尚不深?所有这些,使明治维新的发生有了一个宽松的环境?(2)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加快明治维新成功的步伐?早在幕府统治末期,日本西南地区就通过长崎港同荷兰人保持贸易关系,一些知识分子通过荷兰人的介绍,学习西方科技,了解世界的政治局势,研究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思想,并提出要求模仿荷兰制度在日本实行社会改革的政治主张,这些思想家的改革主张对后来的明治维新运动起了很大影响?2.内部因素:(1)幕藩体制的腐败?在幕藩体制下,内部等级森严,人民生活困苦不堪,下层武士日益贫困化,所有这些都发展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动力?(2)封建社会内部离心力量日益强大?到幕府统治末期,参与倒幕的力量不仅有下层武士,而且一些财政状况恶化的藩主和大名也加入其中?(3)执行了符合国情的政策?殖产兴业,充分发挥国家干预经济的作用,使日本在短期内实现了近代化;文明开化政策,是明治维新成功和经济发展较快的重要条件;富国强兵,是明治维新的总目标?由于这些政策的实施,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所以,取得了改革的成功?

热点二 如何理解明治维新后日本的近代化过程?

1.经济上: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轻工业和重工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政府的保护下,日本的垄断组织也较早地产生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2.政治上:明治政府在旧有体制后,仿效西方建立近代政治制度?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了君主立体?

3.对外关系上: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实现了民族独立;同时为了满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日本走上了对邻国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热点三 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1.积极方面:明治维新发生于19世纪中期这一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它是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变革,是日本从落后的封建国家步入近代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封建弱小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

2.消极方面:由于改革不彻底,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依然存在浓厚的封建残余?同时,由于改革过程中民族主义的过分膨胀,促成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

深重灾难?

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第8篇: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为例来具体阐述。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能够总结出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通过看图,进一步锻炼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利用教学中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片实物投影、讨论法、总结归纳法、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辩证、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看到它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其中武昌起义,打响了革命志士反清斗争的第一枪,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因为前面的两节课,学生对中国资产阶级的发展,资本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在这节课中,学生可通过历史知识的联系和比较,更明确地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其一,要把握好中国同盟会的性质。其二,要让学生领会理解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含义。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又将其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腐朽的清政府被了,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所以要通过学生的探讨,正确认识革命意义,评定革命任务是否完成。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

通过图片展示和分析法,正确看待辛亥革命的革命纲领。利用学生的探究活动,如学生辩论,认识到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又有失败的一面。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

1.专为这课准备的实物投影图片。

2.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童年孙中山的故事。之后,他决心寻求救国的道路。利用投影打出孙中山像。

2.革命准备

【总结归纳】

[重点强调]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注意把政党和团体加以区别。

革命纲领要向学生讲清另外的一种表达方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其中,“鞑虏”在这里指满族统治者,而不是指整个满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反满”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并利用革命手段,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统治。在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的侵略势力。这是在中国第一次破天荒的提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合众政府的主张。

[培养能力]

通过前面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并制成简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形成较好的学习方法。

兴中会与中国同盟会的对比:

[学生探究活动]

怎样把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它们怎样相互解释?

[课堂小结]

民族主义,就是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就是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民生主义,就是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

3.武昌起义――揭开辛亥革命的序幕

[启发引导]利用幻灯打出武昌起义形势图,并加以讲解。

[学生体会]革命党人不屈的斗争精神。

4.中华民国建立

[诱发想象]

指导学生观看录像“中华民国的成立”,并用投影打出“孙中山在总统府门前接受卫兵的致敬”,诱导学生思考想象,使历史情境再现,学生认识到中华民国的成立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阶段。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探究活动]

学生分正反面两组进行辩论赛,正方观点: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具有进步意义;反方观点:是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因为胜利果实被窃取。

[课堂小结]

辩证客观地看待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证明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

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革命任务没有完成,证明辛亥革命又有失败的一面。

[能力培养]

通过对辛亥革命意义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归纳总结]

辛亥革命的教训: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而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七、教学评价

[知识反馈]

通过习题巩固课堂知识。

八、本课教学设计模式的优点

教师注重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设计的研究已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并运用到实践中。然而,如果运用不当,只流于形式,不仅发挥不出教学设计的作用,反而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把过多的时间耗在内容设计上。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一、明确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教学设计是要优化教学,促进教学更好地发挥作用。但是现在有些教师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工作,或者是为了应付新课改的任务,或者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并没有特别突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使得教学依然停留在教书讲课为主的层面上。而所设计出的课件也没有脱离传统的教案形式。不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没有充分发挥教学设计的作用。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在深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围绕着这些教学问题和学习者而进一步展开设计活动,编写出促进教学的教学设计。

二、注重教学设计的规范性

在教学设计时,不能忽视每一个环节的设计,要使它们相互依存,紧密联系。通过认真设计每一个环节,使之能真正地为解决教学问题而服务。比如教学设计最后的教学评价,拿形成性检测来说,对前面所学的知识点一一进行反馈,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巩固,成为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另外在编写教学设计方案时,运用的语言描述也要注重规范性,使其清晰、明确,体现出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对学习对象的分析,对教学过程的描述以及对教学反思的认识。

三、教学设计中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要有机结合

自从新课改以来,教学设计就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学设计通常所强调的以教为中心的思想,新型教学设计注重了学习者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精神。然而,过分强调以学为主往往会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便于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监控。所以,“以教为主”、“以学为主”各有利弊,应将它们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长处,优势互补,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教并重”,这种教学设计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发挥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不仅能训练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学习方法,还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担心课堂上学生的活动过多,既会影响纪律,又会影响到教师上课的进程。因此教师便牢牢地抓住课堂,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虽然期间偶尔会有提问,但只是些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一方面把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另一方面把对话(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主体之间平等互动的对话)庸俗化为问答。”整堂课使学生感到毫无趣味。相反,另外的一种情况就是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寻找问题进行讨论。而教师没有明确的指导、提示,没有具体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是“放羊式”的,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只是单纯的活动,最后还没有体验,失去了活动的价值。“这样做,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反倒使学生的自主变成了放任自流。

由此可见,科学的教学设计要特别注意把以教为主的教学形式与以学为主的教学形式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因为“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

四、教学设计中的媒体情境要适当

在网络技术先进的当今社会,如果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情境,尤其是针对历史这一学科,在历史情境再现的情况下,无疑是能够更好地辅助教学,是一种潜在的优势。但是如果过多地以媒体情境代替全部真实情境,就会显得过多过烦,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要适时适当的运用,发挥其画龙点睛的作用,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五、注重教学设计的效果

启发、创造、探究、思维,这些鲜活的词充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丰富的教学设计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于那些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的学生们来讲,历史知识几乎为零,就像是一张白纸。此时进行的教学设计,就如同把教师的身份转变成了艺术家,要在这张白纸上描绘出美丽的图案。

综上所述,在教学设计所创设的历史情境中,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兴趣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力得到培养。简言之,教学设计正是教师驾驭在手中的一门创造性的艺术,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手段,配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会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教育技术培训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0

[3]杨芷英.生命的追问:大学生生命教育管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2)

[4]何克抗.教育技术培训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9.

[5] 李志厚.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EB/OL].

[6] 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7

[7] 姚锦祥.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历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9.

第9篇:八年级历史复习提纲范文

一、明确内涵与特点,是开展“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逻辑起点

(一)专题式教学的概念专题式教学亦称“问题式教学”,是指教育者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基本要求,突破按章节体系依序授课的教学方式,把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概括和充实,形成既有前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围绕着专题确定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打破了通常的逻辑演绎的结构模式,教学内容的组织是按照学生的实际思维过程进行的;第二,以问题为核心,超越了知识结构的前后顺序,采取全方位、全视角的教学活动,其主体是学生;第三,是综合性教学模式,其基本要素包括教育理念、具体教学目标定位、问题设定、方法选择等。

(二)专题式教学的特点第一,实效性。专题式教学依据教学基本要求,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以及学术前沿,适时增添新观点、新材料、新信息,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第二,灵活性。专题式教学,在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体系设置上可以针对学生专业、层次、地域、民族等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配置教学方法,使用教学案例,优化教学手段。自由度更大、更机动灵活。第三,研究性。专题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削枝强干,教师在教学过程便于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相结合的组合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懂得道理,提高能力。同时,专题式教学更加便于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学术前沿相结合,加强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变强硬灌输为探究式引导。第四,开放性。专题式教学重视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引领,以培养学生能力、素质为目标,由此形成的教育理念与工作路径是发散性、外向的;同时,专题式教学组织讲求师生之间合作与交流,更强化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二、把握原则,是开展“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基于上述认识,“纲要”课作为高校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专题式教学尤其是专题设置上,就必须遵循一定原则,主要有:

(一)整体性原则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所涉及的4门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统领,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核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基础的有机联系、完整丰富的课程体系。因此,“纲要”课教学及专题设置,应讲求与其他几门课的支撑关系,尤其是要减少与“概论”课的重复问题。二是“纲要”课本身的整体性问题。“纲要”课程是讲述1840年鸦片战争到现在170多年历史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既包括中国近代史(1840-1949),也包括中国现代史(1949-),因此,教学与专题设置应涵盖两大历史阶段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再从学生角度看,他们在中学阶段也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课(初中教材分为上下两册,约17万字,高中教材也是上下两册,约50万字)[1],因此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包括重要历史史实、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有了基本了解,学生所欠缺的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基本规律和主要的经验教训系统了解。因此,必须强化“纲要”课历史的、逻辑的整体感,增强教育的厚重感以及理论底蕴。

(二)科学性与政治性统一的原则“纲要”课是历史学科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教育者要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以求真、求是的态度去解读历史,实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史实相一致。政治性是指“纲要”课必须体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导向功能。因此,“纲要”课专题教学与专题设计,不能任意地裁剪历史,把历史变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样的历史教学,不仅不能说服学生,甚至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同时“,纲要”课不是一般的知识课或文化课,不是一家之言的学术研讨课,而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导向,离开这一点,有悖于思政课的开设目的,是危险、有害的。要坚决反对“纲要”课的专题教学与专题设置“去政治化”或以追求新奇特为招牌,忽视理论教学的完整性,忘记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倾向。总之,“纲要”课专题教学,应将科学性与政治性有机统一起来。

(三)目的性原则“纲要”课的教学目标就是使这门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帮助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了解国情、国史),认同“三个选择”(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因此,“纲要”课的专题教学与专题设置应在教学理念、整体结构、重点问题筛选、史料运用,方法配置等方面切实保证、遵循、体现目的性要求。

(四)现实性原则克罗齐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世界周围没有道路,历史周围没有道路,而只有一条穿越历史的道路[2]。这表明,研究、学习历史(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的目的和归宿是以史鉴今,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塑造精神、砥砺品行、提升境界、坚定信念。有鉴于此,“纲要”课的专题教学与专题设计必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关照现实问题,把昨天和今天连接起来,把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从而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性。

(五)综合性原则“纲要”课专题教学作为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基础性工程,应蕴含以学生为本、尊重教学规律、讲求实效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应体现重视问题筛选的典型性、史料选取的权威性,突出问题意识;应重视启发式、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应重视社会实践、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的配置,确保“纲要”课的专题式教学成为好用、管用的教学模式。

三、优化专题设置,是开展“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重要基础

教学实践表明,“纲要”课实施专题式教学的基础是确立专题,实现专题设置的最优化。我们按照上述原则以及本课程教学目的要求,总结、综合以往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设计了如下专题。以上专题设计,紧紧围绕“纲要”课教学大纲与统编教材的基本要求,凸显专题化教学要旨,注重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坚守“纲要”课对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基本经验以及对共产党认可、对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对政府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教育的目标指向;注重全面、客观、多维度解读历史,彰显“纲要”课程的理论特色,为大学生接受、喜欢“纲要”课提供有效支撑。上、中、下三编设置的目的和意图,一是以精练、恰当的用语表达这一时期的历史走向与特征,为大学生读懂这一时期的历史主题,提供一种视角或一个“关键词”;二是进一步强调“纲要”课的整体性以及对不同阶级探索国家出路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地位及其局限性有充分的关照,旨在强调“三个选择”过程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正确性。专题一是“纲要”课后续各专题历史展开的事实基础和分析立论根基,重点阐明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衰败,正是这种衰败,才无力阻挡西方列强的粗暴相加;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本专题还要联系实际,批驳“侵略有功论”,切实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先进阶级进行革命的正义性和正确性。第二、三、四专题是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中国社会各阶级探索国家出路几次高潮和典型代表,主要解决以下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这些救国方案与探索实践的历史地位。在此,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对此进行客观、恰当、实事求是的评析,肯定其在中国近现代大的历史变动中应有的地位与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其过度贬损或拔高都是不足取的。二是阐明这些救国方案与探索实践失败的原因,应着力分析这些阶级及其代表人物“能”与“不能”的时代原因、社会环境特别是阶级属性的局限,帮助大学生培育历史素养,增长历史智慧,积淀文化底蕴,为其理解“三个选择”提供历史的、逻辑的依据。第五至第八专题讲授的是从到新中国成立30年的历史,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和怎样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教育的核心内容部分。第五个专题集中阐述了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五个新”。这里,还应介绍世界跨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作为思潮、运动、制度的演变、较量与斗争的历史脉络,阐明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世界格局、世界大势变化发展的历史必然。第六、七、八专题从大的、比较史学的视野,论证“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和怎样选择中国共产党”这一重大历史主题。第六专题主要讲清楚在大陆统治时期的内政外交,并从党治、政治、经济、文化、廉政等多角度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第七个专题,主要介绍中间势力的产生、特点、作用,重点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主要原因。以上两个专题,从比较的视角说明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客观性、必然性与正确性。第八个专题集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往无前,敢于担当,领导人民开展了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艰苦卓绝斗争,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目的在于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其坚持“三个代表”的结果,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结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最后两个专题,重点讲述三个问题,一是我国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成果?如何看待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曲折与失误?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将有怎样的发展前景以及大学生的成长与责任。第九专题主要讲清20世纪50年代,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全面掌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巨大成就以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积累的重要理论成果;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对待这一时期党的失误和所犯的错误。第十专题主要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伟大成就和理论成果,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基本经验。使大学生明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而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四、理顺关系,是开展“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重要保障

“纲要”课开展有效的专题式教学,还必须在优化专题设置的基础上,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教学专题与教材体系的关系现在使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纲要”课教材,是国家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推出的系列教材之一,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其体系、篇幅都是比较科学、恰当的。但考虑到教学时数、学生层次、院校特点等差异,必须对教材进行必要的“二度创作”[3],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而专题式教学中教师创设的专题就是这一转化的“成果”,是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文本或媒介”,教材是专题的基础。因此,应积极鼓励教师按照一定原则开展“二度创作”,形成有效的专题教学模式,推动“纲要”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繁荣发展。

(二)专题式教学与其他教学形式的关系专题式教学是一种特别重视提升学生素质、讲求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现阶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但它不是“纲要”课程教学模式的全部,更不是解决问题的惟一模式。其实“,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是个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仅就教师教学层面而言,要提高教学效果一定是多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科学管理方式等的综合运用的结果。因此,教师在实施专题式教学的同时,还必须研究其他教学模式理论,运用其他教学模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