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质档案管理范文

地质档案管理精选(九篇)

地质档案管理

第1篇:地质档案管理范文

一、地质档案的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档案管理意识的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档案管理方法也在不断增多。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在我国档案管理工作中开始将档案资料数字化处理后将其保存在磁带、磁盘及光盘中,由于这些存储载体具有存储量大、体积小及易于携带等诸多优点,所以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便利。在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情况下,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管理方法的运用更为重视。地质档案异地备份在1999年开始进行研究,并在实践中进行应用。特别是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地质档案异质异地备份管理制度开始不断完善,这对于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地质档案异质异地备份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思想重视不够。在地质档案异质异地备份管理工作中,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由于在思想上缺乏足够的重视,觉得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抱有侥幸的心理。同时也担心在备份管理过程中会给馆藏档案的保密性带来影响,所以在实践管理工作中不会主动对地质档案进行备份。

其次,资金投入不够。在地质档案异质异地备份管理工作中,每一步操作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在当前地质行业中,各单位和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中自身的经费就较少,再加之政府投入不够,这就导致地质档案异质异地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所以此项工作的开展受到了较大的制约。

最后,备份选址困难。尽管我国地域辽阔,可以更便于地质档案备份管理工作的选址。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没有规律性可言,这就需要在备份管理选址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这个城市的各个方面因素,从而给备份管理选址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二、地质档案异质异地备份管理的必要性

(一)保障地质档案的安全性

地质档案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对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尤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它一些档案资源丢失后还可以恢复。但是,地质档案不同,地质档案一旦丢失或者遭到毁坏便将无法恢复,所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因此,地质档案的安全管理始终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对地质档案实施异质各份、异地备份,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地质档案的安全。

(二)应对地质档案管理风险的必然选择

地质档案的资料是比较脆弱的,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都可能会给地质档案造成极大的损失。但是,地质档案管理面临各种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火灾、洪灾等,人为因素包括战争、恐怖活动、计算机病毒、操作失误等,这些都会对档案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对地质档案进行备份管理是应对档案管理风险的必然选择。

(三)防灾减灾的必要措施

保障地质档案安全,对地质档案进行备份,既要防止较小灾害对地质档案的损害,更要防止较大灾害对地质档案的损害,比如火灾、地震、洪灾、海啸等等。各种灾害具有不确定因素,它们随时可能会爆发,会对地质档案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对地质档案进行备份管理,是防灾和减灾的必要措施。

三、做好地质档案异质异地备份的策略

(一)提高思想认识

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增强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地质档案的异质异地的备份管理工作,要善于分析和总结各种灾害给地质档案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尽快制定本单位的备份计划,采取备份措施,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备份工作的指导。

(二)加大资金投入

要加大对各份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保证科学研究、设施建设等的顺利进行。要重视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加强对地质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工作,丰富地质档案资源,为做好数字档案备份管理做好准备。

(三)科学选择备份地址

对备份地址所在地的各项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选择最佳的地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异质异地备份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落实备份制度

地质档案管理部订要制订完善的备份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备份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切实加强地质档案异质异地备份管理工作。

第2篇:地质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煤田地质;地质档案;档案管理;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069-02

地质档案是地质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开展地质工作、总结工作经验的主要信息源。地质档案是指对地质工作活动的记录和成果,它是在地质调查研究、矿产勘探等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地质档案有地质原本档案和地质复制本档案两种形式。地质档案一般可划分为区域地质调查档案、固体矿产地质档案、石油地质档案、海洋地质档案、物探和化探档案、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档案。因此,实现地质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更是加强档案管理的重要方式。

对煤田地质这种国有事业单位而言,档案管理规范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决定着能否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所在。地质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煤田地质单位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更是关系到每一位员工工作情绪及积极性的重要工作。在对地质档案进行管理时,应当尽可能地将所有材料及时收集及时整理归档,并注意对档案进行检查整理,保证其完整性,并根据档案中展现的各项信息积极为地质工作的开展进言献策,使其成为煤田地质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地质档案资料是地质勘探开发过程中取得和形成的原始地质资料、信息的载体和成果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资料。尤其是近几年煤田地质的勘探和开采不断扩大,归档数量也日益增长,怎样解决电子档带来的规范化问题、网络利用安全问题、资料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煤田地质越来越重视,使得地质档案管理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对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也随着社会的需求发生了改变,这就使得地质档案管理对象和范围越来越大,同时工作人员对自身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我们要将地质档案管理工作定位为一项专业服务性工作,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创建实际成效,实现地质档案管理为科研服务、为企业建设服务的目标。结合时代形式加强煤田地质单位的地质档案管理规范化是推进煤田地质单位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在工作中,应当尽可能地使其更加规范,使地质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发展的需要,具备规范化的特色。

一、建立健全规范的地质档案管理制度

不管是何种岗位,制度必然是有效约束岗位行为的重要法门。我们地质档案管理的归档范围是凡有记录和反映本队勘察、设计、施工活动,具有保存价值的技术资料和技术成果以及以队为名收集的科技资料。由于时代的变化,制度也应当随着新形势、新任务进行及时的调整改革,并围绕地质档案管理工作进行逐步的完善,使地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在对重要的地质档案材料进行收集时,必须做到及时、整齐;同时在对档案材料进行审核时,需严格按照有证有据、真实可靠来开展工作;在进行材料的整理和收集时,要确保档案材料的严谨性;在借阅档案时,应严格按照档案的借阅条例进行,经过负责人批准后再进入查阅,若需借出则应当经过上级领导批准方可外借,并且一定要注意将地质档案的各个部分区分开来,防止出现档案混淆或者不安全情况;管理人员需注意对档案进行随时的更新,多渠道地开展收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根据时代对档案材料的新需求,积极主动地对地质档案材料进行补充完善。

二、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对操作流程进行规范

首先,在对具体的地质调查研究、矿产勘探等地质档案实施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并且要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例如,文件保密制度、归档制度、用户身份确认制度等等,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地质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安全程度。加强制度建设,是实现档案规范化的重要前提。最后,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应该构建一个相对规范的管理制度与操作标准,需要加强地质资料归档接收、库房管理、借阅利用等,将档案馆各个区域的储存格式、处理手段进行统一,对保管、使用、收集等各个环节的标准进行完善与规范,最大限度地防止在转换过程中或者兼容性的问题导致档案文件被破坏,杜绝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漏洞,每个环节做到有章可循、有记录可查。同时更要保障文件制作与检索过程中与档案管理及时同步,最终实现地质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三、加强电子档案储存设备以及办公自动化网络的安全性

第3篇:地质档案管理范文

Abstract: Geological archives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re effective carriers recording historical geological inform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spects, geological archives management work task quantity and responsibility also become more and more big, and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the work of geological archives management work.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how to do well modern and information geological archives management.

关键词: 地勘单位;地质档案;全面管理

Key word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geological archives;gener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296—03

0引言

现代的地质档案是国家地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地质档案管理事业为国家地质工作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地质档案所拥有的巨大信息量及参考价值是对现代社会的地质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因此,对现代地质档案进行全面的有效管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是地质管理工作的重点。

1 地质勘探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

当下时期的地质勘探单位对现代地质档案进行的管理工作主要任务是收集大量的地质资料、保存及保管所有的地质资料。大多数地质勘探单位的档案是采用纸质管理的方式,存在着很多缺点,不利于地质档案的保管及利用。纸质的地质档案管理方式所占用的空间较大,要求存放环境很高,纸质的档案容易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出现纸的老化、磨损等损坏状况,很容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失去原始的数据。现代地质勘探单位很多沿袭传统的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不能实现技术上的信息共享,造成很大程度的查询不便。

2 地质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资料互相封闭 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进步,地质勘探单位对地质档案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大。但是由于大部分的地质档案属于内部管理资料,只用于提供级别较高且承担着较大科研项目使用,部分单位甚至因为获取自身的利益而互相封锁,导致地质档案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

2.2 地质档案管理的人才参差不齐 虽然现代地质档案的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及发展,但是关于地质档案管理人员方面却不太好。现代地质勘探单位的专业地质档案管理人员难以满足现下地勘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多数地勘单位的地质档案管理人才参差不齐,没有较为专业、水平较高的全面管理人才。

2.3 地质档案管理设备落后 现代地质档案管理的意识普遍不高,导致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出现严重不足的状况,造成无法配置地质档案管理必要的现代化设备,部分地勘单位现在还没有独立的档案管理室,地质档案资料杂乱无章的堆放在一起;有的地勘单位只有简易的木制档案柜、架,存放地质档案的库房门窗破旧。有的地勘单位虽然配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等先进设备,但却疏于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培训,软、硬件设备设施无法满足现代档案管理的需要。

2.4 地质档案的声像管理落后 进行对现代声像地质档案的收集是地勘单位资料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现代声像地质档案的问题有:地勘单位对声像设备的管理不到位,没有制定相应的声像设备管理制度或使用要求,有些声像设备存放不合理,没有充分的进行合理利用。声像地质档案的管理意识缺乏,很多档案管理人员不知道声像档案是什么,认为拍完、录完就算完成任务了,不需要归档保存,导致缺乏地质声像档案管理的全局观念,声像档案管理的意识弱,造成声像档案管理不规范,地勘单位的声像档案不够完整,声像档案的失控或流失非常严重。

第4篇:地质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 地质资料 档案管理 信息化

地质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地勘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与基础数据也就是档案是密不可分。地质档案数据是在地质勘查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载体材料等,它既是野外勘测过程的真实反映和记录、地勘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也是单位维权的凭证和依据。基础的地质数据文件具有内容的单一性、载体的多样性、形式的特殊性等特点,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地勘单位数据文件的内容、形式、载体等属性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以地质找矿项目为中心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具有全面化、精确化、系统化的成套性和现实性、专业性要求,而一个完整的地质项目要经过立项、设计、施工、竣工等阶段,要经过主管局等上级部门的审批和验收,因此收集整理符合标准的数据文件本身就有很多工作要做,那么如何做好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地质找矿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本文就结合着地勘单位的资料管理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收集数据

抓好基础数据文件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提高认识,从监与管两方面入手,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应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提供资源保障,用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来要求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开发利用工作,建立起“内外”有别而又相互统一的档案管理体系。“内”就是要协调内部各职能部门增强档案意识,注重收集与及时移交,防止档案材料的散失;“外”就是要抓住每一个环节的档案收集,积极与主管部门、设计、施工等单位负责人及档案人员通力协作,以保证归档案卷数据的完整、准确、系统。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组织,不仅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要明确有关人员与部门的职责,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将数据文件工作作为硬任务列入地勘项目指标条款,在单位规章制度体系中将地勘单位档案工作以法律文书的形式规定下来,鼓励和支持档案管理人员深入现场收集档案资料,作为档案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列出所需收集的资料名目,自始至终参与到项目管理中去,保质保量地获取第一手资料。

2建立制度,编制方案,完善规则

长期以来,地勘工作执行和延续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缺少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竞争意识和对原始数据质量问题的关注意识。只有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以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做指导,按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使一切工作有章可循,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原始地质数据的完整性和质量问题。制度要健全,执行要坚决。按照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有关规定与标准,对已经收集的文字、图纸、图片、声像等资料,应根据数据文件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在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分类整理,设置相应的归档类目,按原始地质立卷归档规则如:范围、规范性引用档、术语与定义、归档范围与分类、编号与编目、立卷归档要求等,还包括地质项目的设计档案、设施工档案和竣工档案等。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制定本单位的数据文件管理实施细则,细则应主要明确本单位数据文件的范围,归档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数据文件的移交与整理、保存与借阅的要求等。

数据要齐全,内容要完整。要达到此目标要求,应该重视抓好资料的收集工作,坚持地质项目建档工作按照档案管理规范要求与项目施工、竣工验收同步,坚持档案部门与基层单位相结合,编制分类方案,正确区分和把握依据档、设计档、项目管理档、施工竣工验收及档等的分类工作,齐抓共管,进一步做好基管理要及时,立卷要规范。为确保数据文件齐全、完整、系统,就要把数据文件工作与项目计划、检查、总结、验收各个环节的工作相联系,同步进行,立卷做到格式统一、字迹工整、图像清晰,同时根据内容、价值、数量和载体形式进行系统整理,按项目组卷,使档案数据做到文件齐全、分类准确、体系鲜明、方便管理,方便利用,保持其整体功能。并将立卷好的档案按规定移交有关档案管理部门,严格交接手续,认真核查案卷质量并确保档案的完整。

3加强培训依法制档

第5篇:地质档案管理范文

我国正处于知识、经济科技都在飞速发展的时期,而在这种良好发展形式的影响下,地质资料的档案管理,也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管理的模式上都有了较大的变革。对于地质档案发生的变化,我们要深入的研究。本篇文章以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服务模式为视角,探讨了管理的特点以及管理模式出的创新。探讨了档案的服务管理模式,这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档案管理;服务创新;创新

在科技的进步下,我国迎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而且这个时代中网络以及数字化在不断的发展。地质资料档案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部分,主要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地质有关的信息。现存的很多地质档案都是纸质的档案,在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转化中,如何能在两者之间建立一个服务模式,这需要地质档案工作者去思考。

一、创新地质档案服务的必要性

随着地质资料档案自身改革的不断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模式、新动向、新内容。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利用主体也越来越多,对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这些变化,传统的地质资料档案管理观念显得落后,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创新势在必行。

二、实现创新服务模式的具体措施

1.优化人力资源的结构

无论创新模式怎么发展,创新的思想怎么革新,这都需要人去改变,而且创新工作也是人的一种工作理念的创新。在现代社会,地质档案需要创新,而且在档案部门的创新首先要在人力上进行创新。档案工作人员的地位要准确,而且人员配置上也要合理的创新。在过去,很多人认为,地质档案的管理工作可以不用专业的人才来进行管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管理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如果不是专业的人才进行管理,会在管理中出现问题,因此在创新档案上,就要打破这种观念。建立人才聘用制度,选择合适的人才去管理档案,为档案事业服务。除了创新人员配置之外,从事档案的工作人员也要在自身的知识结构上进行创新,学习更多的知识,将自己的视野拓宽,知道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应该从事的内容,以及未来的发展装状况。全面的提升自己的素质,在管理的时候,善于利用档案学科有关的理论,采用先进的技术参与档案管理。同时,档案工作人员也要有竞争意识,通过竞争提高自身的发展。

2.创新服务手段

在档案的资源建设上要加强,而且要以服务人们为目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地质资料管理部门在档案的资源建设上要加强,因此,资源是档案发展的基本阶段,因此在建设的时候,要坚持建设以及开发同时进行的原则,用资源开发开来促进资源建设,而且将档案工作建筑的更加完善,在建设上,可以通过通过多样接收的方式,征集与地质档案有关的材料,特别是收集照片、多媒体等实物的档案上,收集这类的档案,可以将馆的收藏内容增加,而且调整了档案的结构。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地质信息的支持,而使用了计算机等技术,在搜索档案上比较便利,搜索到的内容增加,而且搜索的途径不在仅仅局限于一种,同时搜索的范围也在扩大。地质档案工作者,在工作的时候,要坚持服务的观念,加强与地质信息有关的宣传,在社会上建立多个服务场所,同时加强网络的建设,在档案馆内设立局域网,或者是连接外网,推进档案馆的信息建设。地质资料馆可以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服务网站,在网站中张贴与信息有关的服务,将服务的功能由现实拓展到网络中,管理者在建筑档案信息的时候,可以以网站为基础,从而加快资源建设。

3.创新工作方式

在现代的社会信息交流一般都通过网络机进行,这种方式比较方便,而且可以将信息的快速传达给需要的人。而且在网络的影响下,人们在寻找资料的时候,也比较向往使用网络,这是这种形式的影响下,纸质的资料也应该向网络资源转化,而且纸质的档案管理已经与当代的管理方式相悖。因此对于工作的方式要进行创新。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已经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而且结合的效果比较好,数值化的档案馆是在21世纪的时候才开始出现的,而且这种发展也是一种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对档案建设的步伐,致力于将档案中的所有资料,处理成信息化的模式,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采用计算机的方式,将档案信息以数值化形式全部记录在储存器中,所说的储存器主要是光盘或者是磁盘的形式。对于一些比较容易受损,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就要将其加工,变为数字化储存。

4.创新服务模式

在当前经济的发展,地质档案管理要提高主动性,将原本被动的读物手段以及措施变为主动。因此要将服务的领域拓展,而且还要将其创新的模式改变,主动的为社会和服务,由单一。简单的服务模式转化为多项,使档案工作具有一定的火力,而且还能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这样才能保证档案事业的发展。将其服务方式改变,开展与内需有有关的工作,而有关的部门要及时的管理资料,而且推动档案服务,将传统的服务理念改革,为信息规模扩大,而且提高了服务的水平,建立一个新的服务模式,通过使用这种管理方式为地质档案的管理工作提供正确的方向,促进服务模式改革。

结束语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才能更好的满足时展的需要,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人力资源的具体结构、工作方式以及服务的模式等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同时还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将地质资料档案工作发展成更具特色的一个工作内容,只有这样,地质资料档案工作才能真正的和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相协调,从而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作者:辛玲 单位:黑龙江省煤田地质物测队

参考文献:

[1]吴卫.浅析档案管理服务中的创新[J].科技信息,2012(32).

第6篇:地质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地质设备;档案管理;重要性

在现代,设备管理理论的形成是建立在对设备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基础上的,它是指对设备一生之中的每个阶段的技术状况和经济状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这样就可以保证设备的性能长期处于一种最佳的状态中,在设备管理理论的引导下,周期费用被控制在最低水平中。如果想在企业中应用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就要加强每个阶段的设备管理工作,对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管理,每个环节之间都不能脱节,同时建立起一份从设备开始使用一直到报废全过程的档案,档案的建立与使用可以将设备的一生全过程的展示出来。要想将设备档案建立并且管理好,首先要对设备档案中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其次还要掌握设备档案的适用范围。

1 设备档案的内容

之所以要建立设备档案,其目的在于通过设备档案对设备的价值形态和运动变化进行了解和掌握,应该如何将这两种运动变化展示出来呢?我们可以以设备一生的全过程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实际上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性能会越来越差,其经济性能也会随之越来越低,设备档案中的相关技术资料可以将设备的经济性能变化充分展示出来,准确的反映出设备的运动形态与价值形态。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设备的经济和技术角度收集相关的设备档案内容。设备在全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前半生”与“后半生”两个不同的阶段。在设备的“前半生”中,档案内容主要为生产设备的厂家等,设备从厂家出厂时,可以以其为根据纳入到设备档案中,例如设备说明书等。设备的“后半生”是进行设备档案内容收集的主要阶段。

1.1 设备的技术性档案内容

我们经常会将分析设备物质变化形态的相关数据成为技术性档案内容,根据上文中设备前半生与后半生两个阶段可以将技术性档案内容也按照同样的原理将其分为前半生与后半生两个阶段。其中,前半生技术性档案内容中主要包括设备在设计、制造以及安装、调试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与资料。而后半生的技术性档案内容主要指设备运转以及维护甚至到报废,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与资料。在设备的后半生,各零部件已经出现磨损,技术性能也开始下降,有时还会因为生产任务的减少而出现设备转让等现象。由此可以看出,设备后半生主要存在运转与不运转两种状态,以这两种状态为依据可以将设备后半生的档案资料分成运转与非运转两方面的技术性资料。

1.2 设备的经济性档案内容

经济性档案内容主要是指在设备的全过程中对设备价值的形态变化进行反映的相关经济性数据与资料。根据收集资料时间的不同也可以将其分为前半生与后半生两个阶段的经济性资料。设备前半生的经济性资料主要指设备在使用之前能够将设备本身的价值反映出来的相关经济性数据与资料,同时还包括设备运输、安装以及调试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性费用数据以及资料。设备后半生经济性资料主要按照费用用途的不同将其分为设备运转、维修、停机等费用。

2 设备档案各部分内容的使用范围

实际上设备档案之所以会建立起来是因为能够让其为生产服务,使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可是应该怎样才能使设备档案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呢?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应该对生产中设备档案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按照设备档案的使用性质也可以将其分为技术性、经济性以及综合性三大使用范围。

2.1 技术性使用范围

技术性使用实际上就是充分利用设备档案中的技术性数据和资料,对使用过程中的设备的物质形态进行深入分析,对设备运行形态的变化进行随时的掌握,进而对设备的技术性能进行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性手段与措施,使设备的技术性能得到保持或者恢复。具体来说,可以用于对设备优劣程度、可靠性、大修或者中修、设备改造、事故率的计算、设备的维修保养等方面的分析。

2.2 经济性使用范围

经济性使用实际上就是对设备档案中相关的经济性数据及资料进行分析,以此为根据对设备后半生的物质形态变化进行掌握,仔细观察设备经济效益存在的波动性趋势,从而拟定出比较合理的投资方案,将设备全过程的经费控制到最低。具体来说可以用于设备运转费用、维修费用、操作人员工资费用、产值经济性、周期费用、经济效益的分析。

2.3 综合性使用范围

设备档案的综合性使用就是通过利用设备档案中的相关经济性和技术性资料与数据对设备一生全过程中的修理、更新、运转等方面进行经济性与技术性决策分析。首先可以用于对设备大修理的综合性决策分析,设备一旦经过多次大修之后,设备性能会下降很多,这时可以以相关设备档案作为依据进行分析,看设备的各方面性能是否还存在进行修复的可能性,如果修理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那么就说明设备的经济寿命已经到期了,由此可见,我们可以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将其作为是否应该进行大修判断的依据。其次,还可以用于对设备性能改造方面的综合性分析,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生产效能会相应降低有时候不能使生产要求得到满足,这时可以以技术档案作为依据进行分析,对旧设备进行局部的改造,这样生产效率就会相应提高。但是我们不能仅仅通过技术性材料作为决策的依据,还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看是购进新设备好一些还是对旧设备进行改造好一些。

2.4 设备档案的反馈作用

设备档案的反馈作用就是将设备档案中的相关技术性资料与经济性资料以及这些数据与资料在企业中的应用效果通过信息的形式反馈给相关的设计单位与制造单位,对设备的技术性能进行提高,逐渐完善设备的设计、制造工艺,对于高经济效益新设备的制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可以为设备建立起一份反映设备一生的全过程的档案,那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对设备档案的利用,从而了解设备全过程中各阶段的运动变化规律。还可以通过对设备档案中设备运动变化规律的分析,对设备技术性能的变化趋势进行掌握,进而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由此可见,设备档案的建立与完善是设备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余,黄丽萍.基于多Agent的设备信息个性化服务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

[2]袁文哲,张忠学.加强地质设备综合管理提高地质设备投资效益[J].吉林地质,2013(1).

[3]堵峰,奚冠巍,吕文发.基于ARM的远程设备信息自动输入转换系统研究与实现[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0(1).

第7篇:地质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地质档案管理;问题;建议

地质档案管理是地质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质工作系统化的归纳与汇总,是地质科技成果的集中体现。有效地处理好地质数据,管理好地质档案,能够完整,准确地为给工程建设提供数据服务,是地质资料管理者的重要职责。本文分析目前地质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规范地质资料管理,加强地质资料数字化应用,运用网络化管理和社会服务交叉性运用,为更好开展地质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建议。

一、当前地质档案管理中现存问题:

(一)地质档案管理设备明显不足。由于历年地质数据累计,2000年前大量的数据是以纸质形式储存堆放,导致大量数据无法有效地管理,伴随着新时期的发展,通过电子设备储存相关数据,也形成了大量数据需要计算机来解决,特别近十几年的工程地质工程的数据化发展,对地质数据的储存量不断的增长,地质档案存储设备表现出明显不足。

(二)地质档案的信息采集手段落后。地质档案在信息采集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由于不能够及时地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采集手段,而仅仅是依靠传统的信息资料抄录等手段进行信息资料的整编与汇集,手工记录仍然还是地质档案保存的主要途径手段,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工作程序复杂,操作缓慢。导致信息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采集面单一、应用领域不广泛。

(三)地质档案管理制度不规范。完善的地质档案管理制度缺乏是绝大多数地质勘察单位的一大通病,即便是制定出了地质档案管理制度也没有严格地予以执行。一些部门贪图自己使用便利,分散把关应当集中保存、统一归档的档案,使得档案丢失,对档案的安全与完整造成影响。在现实的地质档案管理过程中,由于具体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地质学科知识和档案管理知识,使得地质档案由于人为因素出现了立卷不明、分类不详细、不准确的现象,影响了档案的查阅与使用效率。

(四)地质档案管理者服务机制不完善。很多单位档案信息服务的提供能力不足,所提供的档案信息量缺乏,在管理地质灾害、矿权经营以及地质工程勘察等方面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在地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很多地质勘察单位所提供的档案信息服务仅仅在档案信息的传递、筛选及收集等较浅层次上停留,深层次的加工研究档案尚且未形成,其真正的利用价值未被挖掘。

二、地质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做好地质档案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档案法》《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原始地质资料归档规则》的要求,做好地质档案接收、整理、鉴定、保管的标准化、规范化,对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控制。应当严格地按照我国有关的地质档案管理规范,从地质档案的归档时间、归档范围、保管利用、案卷质量以及机构人员等诸多方面予以明确规定,为顺利地开展地质档案管理及利用工作提供业务规范与制度保障,以便于多层次、全范围地对地质档案信息资料进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地质档案资料的合理利用,从而使地质档案资料真正成为经营、生产和科研的信息资源。

(二)完成地质数据电子化,更新地质资料储存设备。以前的地质档案的存储基本上均是以纸质介质的形式,不仅查阅速度相当缓慢,而且对于资料的使用和保存也是极不方便的,仅仅依靠的是人工清账查找,其效率尤为低下。所以,应当对地质档案中的地质图件及文字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同时地质档案管理走向数据化、电子化的进程,同样对资料的储存设备有所要求,购置大量的硬盘,减少实物储存,加强对电子数据的管理。完善数据筛查使归档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以及鉴定、编目、著录等文件生成和处理阶段进行控制。能够清晰有效的管理好电子数据的地质资料是地质档案管理者重要的责任。

(三)建立数字化数据库,发展网络云端储存管理。应当构建起数字化数据库,建立地质档案数据中心及目录中心,运行地质档案信息系统。应当根据地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来将现有的电子文件统一规划在全文数据库、目录数据库中。网络化数据使服务器云端存储已经成为以后数据处理的必然趋势,依托信息网,建立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合一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配备相应的网络控制系统,在线实现无纸化档案资料的管理已经是地质档案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结语

地质档案是地质单位的重要资源,做好数据分析与档案管理是地勘工作单位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相关人员分析地质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有效的处理方法,与时俱进提高地质资料的应用效率,挖掘地质档案的潜在价值,推进我国的地质档案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兰.做好地质档案管理工作[J].西部探矿工程,2014(7):189-191.

[2]吴玉凤.关于地质档案管理及利用的实践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13(8):287.

第8篇:地质档案管理范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工作一直是我国开展各项工作的重点之一。作为国家地质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地质档案拥有巨大的信息量,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当前我国的地质发展具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因此,做好地质档案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现代社会,地质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仍在于大量收集地质资料及保存保管所有的地质资料,但出于各种原因,目前的地质档案管理工作还有待提高,这就要求有关方面必需紧跟时代、转变观念、分析研究,全面做好地质档案的管理事宜。

1 地质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人才参差不齐

当前,地质档案管理越发得到国家的重视,但呈现出的问题亦有目共睹。首要的问题就是地质档案管理的人员专业水平较差,道德素养较低。受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特别是针对档案管理的自身特色,不少管理人员还存在思想偏差。在管理理念上,一味认为档案管理就是跟文件、资料等各种纸质物品打交道,只要分好类归好档,那么工作就基本完成了。在管理手段上,他们也不能与时俱进,固步自封,仍沉浸在老一套的管理技能当中,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建立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方式。

1.2 管理设备相对陈旧

地质档案管理设备直接影响着地质档案管理水平,当前出现的问题是,地质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还不是很理想,地质档案管理缺乏必要的现代化设备。如一些地勘部门的档案管理室只有几个木质的档案柜、档案架,库房门窗也极其破旧,有的地勘部门甚至没有专门的地质档案管理室。寻求资金投入,购置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迫在眉睫。同时,地质档案管理的声像设备也严重陈旧,这就要求地勘部门必需与时俱进,建立起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化档案管理体系。

2 地质档案全面管理工作的策略

2.1 招贤纳士,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人才是地质档案管理的关键,因为究根结底,管理的主体还是人,正如什么样的人决定什么样的事,只有拥有即有高超的业务技能又具有良好的品格素养的管理人才,各项工作的开展才会有条不紊,稳步向前。为此,一方面,地质档案管理部门就必须招纳这样的人才,在招聘时要严格把关,层层审核,用地质档案管理的理论、技能,用伦理道德的思想观念认真考察、检验招聘对象。要禁忌裙带关系,万不能把地质档案管理看成是随便什么人就能够胜任的工作,要十分注意管理的专业性、思想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对现有管理人才的培养培训,以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情操。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采取管理骨干手把手带新人的形式,也可以是运用诸如培训班、专题讲座等活动形式对管理人员进行培养培训。随着网络数字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地质档案管理人员还必须随时更新自身的服务理念,用新时期新环境下的新理论新知识不断武装自己。为此,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就要不断关注地质领域出现的新政策新动态,擅于统筹兼顾、将这些新理论新技术妥善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并能够熟练地掌握信息存储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使这一系列理论、技能有机融合,从而推动地质档案管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2.2 与时俱进,建设网络信息化管理体系

仅对地质档案管理人员传授、培训新技能和新技术还不远远够,还要建设起地质档案的网络信息化管理体系,从而摆脱传统的纸质管理所带来的各种问题。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世纪,地质资料理应通过先进的信息化电子技术上网,进入到电子资料库中,这就有助于摆脱纸质档案老化、磨损等历史年代的影响,便于永久地为地质研究服务。建设这样一个网络信息化体系首先是要求地质专业的原始资料、报告、审批文件、图表及地质备案证明等都必须在入网的同时,刻制一张完整的光盘放进档案袋中备用,以防止计算机因病毒等因素瘫痪时导致资料的丢失与毁坏,影响地质工作,给地质工作带来损失。其次是一定要加大对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投入,从而确保地质档案管理工作平台的高校、安全、可靠。最后是为了建设全面的应用系统和全面的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就要配备起一套功能强大、适合地质档案管理的软、硬件设备,从而将信息化管理全面升级,更加符合时代的需要与管理的需要。

2.3 开拓创新,挖掘地质资料的利用价值

地质档案管理离不开创新,创新能够为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为此,地勘部门就必须对地质档案进行创新管理,全面提高地质档案的利用价值,从而更好地激发地质档案的服务功能,促进地质事业的发展。管理创新要突破固有思维的束缚,树立现代化竞争意识、效益意识等。在管理制度上,要设立信息化管理制度,结合自身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诸如文件材料归档制度、档案管理利用制度等地质档案工作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在管理手段上,要善于引进新技术,不断开发现有的地质档案信息资源,促进地质档案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管理形式上,要注重与研究所、高等院校及各地质单位的的协同合作,形成紧密相连的友好关系,从而能够有效地动员和整合当下的地质档案资源,更好地发挥地质档案科技创新的优势。与此同时,还应重视起对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与基础资料的综合研究工作,充分挖掘这些资料的利用价值。为此,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善于分析对比现有的数据资料,以获得地质信息和综合成果,进而实现地质档案资料信息资源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第9篇:地质档案管理范文

关键词: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s gradually common and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geology document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it will analyze the relative contents.

Key Words: geology; docu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新时代早已到来。在新的历史时期,地质资料档案事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迅速、有效地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充分发挥地质资料档案在社会经济建设事业中的作用。因此,如何在纸质地质资料档案与电子地质资料档案的变革中,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服务模式,是每一位地质资料档案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地质部门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1档案信息化是发展的趋势

档案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信息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同一种信息的存贮、检索、管理形式和载体变化的过程,它给地质部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和研究课题。《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字库建设,开展公众档案信息网上查询服务,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地质部门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2可以拓展档案工作的服务领域

档案管理归根结底是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在于开发利用,开发利用的效果取决于开发的时效和利用的广泛程度。相比较而言,现代化管理手段储存的各种信息,更便于利用和开发,也就能产生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二、电子信息化对地质档案形成产生的影响

传统的地质档案以纸质文件材料为工作对象,而应用计算机后,电子文件取代了以往的文字材料,同时改变了地质报告传统的记录方式,从而为地质报告底稿的形成、收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用计算机后,地质报告底稿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录入编写,在送审修改的基础上定稿,无需再另抄写一遍归档,假使抄写,也融入了送审修改的成份,不能体现编写人最为原始的真实记录。而打印的文字报告在内容和墨迹上已不符合原始档案归档要求。因此,目前档案室收进的原本地质档案,大多是野外钻探施工方面的原始资料,“底”字类原始资料相对较少。

随着电子技术在制图领域中的不断扩展,各种地质制图软件也应运而生,他们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制图工艺,电子技术的使用给制图领域带来了一次重要的变革。这不仅彻底改变了多年来手工成图过程,也改变了原本地质档案中图件部分的形成、收集和利用方式。电子化制图后,制图所需要的图件明显减少,有时甚至可以直接扫描手工图在计算机中修改成图,大多数技术员可以将野外手工图直接按坐标定位输入计算机制作成果图,或者将图件扫描到计算机进行拼接,将多个单幅图件合成综合图(例如将地形地质图、构造图、矿区范围图、储量计算图等互相组合),但是组合后的图件已无作者原图相对应,而且制成后,可任意复制修改,制成新版图件。这样,一方面显示出了计算机制图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原本地质档案的不完整性,不对应性。

三、地质档案管理的数字化

地质档案资料经地质部门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努力,地质成果是硕果累累,每个勘查单位档案室是与时俱进,与日俱增。档案柜在不断购进,档案房在不断增加,管理人员亦不断增多。然而,多数勘查部门的档案室连一台电脑都没有,更不要说进行数字化检索和管理了。这与当前电脑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不相适应的。现今地质报告包括测量、物探、化探、水文、工程、地质矿产等各专业地质报告,按上级规定均以数字化形式上交评审,否则不予受理。但评审备案证明获得后,地勘单位并未将有关报告的电子文档部分归档管理,有的甚至连一张光盘都未入档,只是将复制的数字化报告和原始地质资料存档。这是不正常和不应出现的脱节现象,也是当前档案管理的漏洞。笔者就此问题提出若干建议如下:

3.1硬件配制

勘查部门应给档案室配制电脑1―2台,并简单培训档案管理人员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电脑由单位指定人员专业操作。

3.2建立检索系统

地质资料浩如烟海,以电脑检索即较为便捷。检索内容包括资料的专业门类、地质工作手段分类、工作方法分类、矿种不同分类、勘查时限分类、地区分类以及归档时间分类等。在检索时可迅即查到,方便拿取。

3.3建立电子资料库

无论老资料和现今新资料均需纳入总电子资料库,这是当今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这里包括所有专业报告的原始资料和报告审批文图表,以及备案证明等附件。原始资料可以扫描件形式一并存档,而不必数字化,以备查找。每一份资料必须刻制完整光盘随档案袋走,以防电脑病毒造成资料丢失和损毁。

3.4电子文档的保密

勘查单位的地质资料包括电子文档均是需要保密的。因而电子资料库的保密工作必须加强。配制电脑须由专人负责,其他人按指令存取档案,不得进入主电脑。主电脑资料库编制“双密钥码”,做到人到开机,人走关机,保密到位。

四、实现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保障

4.1提高地质资料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

地质资料档案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创新精神的强弱。提高地质资料档案工作者素质,是加速地质资料档案科技进步,推动地质资料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信息时代,地质资料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意识上要更新服务理念,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树立竞争意识,努力学习,拓宽视野,了解所涉及工作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素质,运用地质资料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来指导和改进地质资料档案工作,努力培养适合地质资料档案馆数字化和现代化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既掌握地学理论与档案知识,又能熟练地应用数字化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专业技能。

4.2创新工作方式

构建网络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建设越来越离不开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地质资料档案信息检索在手段、途径、范围和检索的效率上都发生着根本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地质资料档案工作者树立为社会广大利用者服务的思想,加强服务宣传,强化网络设施建设,改善服务场所环境。建立地质资料档案馆内部局域网,并接入外部网或者互联网,这是信息化建设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

建立地质资料档案服务网站,开展网上服务。这将成为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服务要以网站为基础,进一步加快地质资料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尤其是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建设,在网站上实现电子文件的实时管理与利用,实现地质资料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地质资料档案信息服务用网络化。

4.3拓展服务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都越来越离不开地质资料档案信息服务。积极开展地质资料档案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由主要为地勘内部的服务转化为向社会全方位服务。

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对拉动内需项目更加及时主动地提供服务。主动到有关项目主管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上门调查研究、了解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主动与有关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沟通联系,积极为多项重要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地质资料服务,包括:铁路改造重点工程、高速公路建设、地铁工程、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评估勘查治理、矿产资源核查,矿山潜力评价等项目。

总结

信息社会把地质部门档案管理推进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对信息技术的挑战,档案管理应真正实现信息化,总之,只要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切实加强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窦丽娟.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沈阳工程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