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设备管理创新范文

设备管理创新精选(九篇)

设备管理创新

第1篇:设备管理创新范文

关键字:设备;管理;降本

Strengthen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Benchmarking the Creativity and Efficiency

Ye Ling

(Kunming Yudong Industry & Trade Co., Ltd, Dongchuan, 654105)

Abstract The safety, stable, efficient equipment oper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production, is the most cost reduction. Kunming Yudong Industry & Trade Co., Ltd strengthen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from all aspects including checking and repairing, field management, purchasing management, stores control for benchmarking the creativity and efficiency and made some achievements.

Key Words equipment ;manage; cost reduction

1.前言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趋势明显,国有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不利的影响。就昆明玉东工贸有限公司来说,精矿品位差、销售困难、资金难于做到及时回笼是使公司陷入被动的重大因素。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如何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标降本创新创效,是企业攻坚克难,走出困境的必经之路。而生产高水平安全稳定顺行是降低成本的前提,设备的正常运行又是生产顺行的基础。公司按照 “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设备”的要求,和2013年 “以设备为基础,磨机为中心,采矿为重点,销售为关键,提质降硅增效为目标,实现产品最大销售”的工作方针,全员参与,加强设备管理,推进点检定修制度,推行现场管理,为2013年全年产量和指标的完成提供了设备基础。

2.强化设备管理 对标降本措施

2.1强化意识,建章立制,明确管理网络及职责,加强基础管理

为实现设备高效、低成本运行,公司通过会议、学习、形势任务教育等形式,牢固树立设备就是“饭碗”的理念,强调各作业区主管领导为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坚持“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在全司范围内形成了全员参与设备管理的良好氛围。建立完善设备管理制度,修订了《设备管理规定(试行)》、《点检定修制度(试行)、《现场管理规定》等16个制度,新增《危险废物管理办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设备管理考评考核办法(试行)》3个制度。明确各设备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建立了设备管理网络。完善日常点检、安全检修、等记录、费用台账,实时统计设备数据、按时上报相关报表,为设备管理提供数据依据。每季度设备检查。每月组织召开设备管理工作例会,总结分析,查找问题,推广先进。

2.2坚决推进点检定修制度

根据点检人员的专业特长,实施设备点检、维护包机制的特色管理方式,将设备完好状态及运行情况与操检人员绩效挂钩,按照磨机、磁选、皮带运输、泵、脱水设备等分类,由相关操作人员日常点检,检修人员专业点检,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形成一个设备检测、信息通报、制定措施、整改、实施、检查、考核的闭环管理。同时对设备进行A、B、C、T分类,按照设备的性质和重要程度,分主次、轻重、缓急管理,防止设备过修、失修。

检修时,应注重检修前组织管理、检修中质量管理及检修后的验收管理。以年度检修为例: 6月1日-6月23日生产水缺乏,公司统筹安排了2013年的年度检修,完成了1#磨机进、出料端衬板更换,2#磨机筒体衬板、进料端衬板更换,18m、45m浓缩池耙架刮板更换、尾矿管更换等大修项目。检修前,机动物资部组织各作业区对检修项目、检修方案、检修安全措施、检修时间、检修工作的重点及难点进行研讨,落实所需备件材料准备到位情况,制定施工计划网络,确定每个检修任务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到人,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每个检修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检修过程中,机动物资部、安全环保部每日巡查,各作业区领导带班,技术负责人实时检查,每晚组织检修分析会,依据网络计划检查检修进度及质量,及时调整。检修后,组织技术负责人对检修项目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检修质量,避免返修,经试车调整后,设备正常运行,检修计划按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

由于点检定修制度的推行,磨机作业率从2012年的80.41%提升到2013年的82.77%,提高2.34%,比公司下达指标82%高0.77%。

2.3加强现场管理

公司成立了现场管理领导小组,由公司党委书记任组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任副组长,各作业区、部室正职为责任区现场管理第一责任人。坚持日常检查,季度、年度考评制度。通过“现场管理组织、环境整洁安全文明、科学定置物流有序、现场生产管理、现场质量管理、现场计量管理、现场设备管理、劳动纪律与员工形象”七方面工作的管理细化,严格按制度检查、监督、考核,落实到位。

2.4 严格采购,像花自己钱一样精打细算,拒绝铺张浪费

各作业区按出量入、按需量入做好物资计划,每月10日前召开物资计划分析会;机动物资部每月12日前就各作业区申报计划从选型、使用周期、采购金额、库存量及原设备状态等进行审核,避免库存产生新的膨胀和积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组织采购,坚持货比三家,通过询价、比价,从源头上降低采购成本。

2.5清仓利库,修旧利废

积极做好盘库工作,摸清家底,明确库存结构,对各作业区通用物资进行共享管理,对渣浆泵备件进行零库存管理,对长期积压库存及时处理或调剂使用等。渣浆泵备件厂家现场建库后,降低备件库存15万左右。积极做好修旧利废,利用边角料,出售积压废弃材料物资,减少库存占用,2013年共修旧33项创效93133.14元;处理废矿物油7.3吨,共计21590元;处理废旧钢材29吨,共计66700元。

2.6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

2013年公司共申报职工合理化建议32项,五小成果24项。在生产过程中,员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解决生产、检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由于公司行车最大起重量为10T,提高梯度磁选转环能力不足,员工自己利用槽钢制作支架起吊磁选机。分级机上部轴头轴磨损,上部轴头部分与轴是焊接的整体,更换轴难度很大,选矿作业区委托昆钢重装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修复,检修费用约新备件的40%,分级机3天恢复运行,大大提高了检修效率。真空泵体磨损用铁皮卷成泵体形状包焊,使用周期超过6个月。尾矿泵房大泵在前,输送压力、流量大,对后面小泵的盘根、轴套等磨损大,经常更换,导致停机,作业区提出将1#和3#、2#与4#对调,解决了设备不匹配问题,减少了设备故障。在35kV变电站10kV侧增设约1800 kVAr的无功电容补偿装置,12%的电抗,一台1250 kVA的10KV/400V欧式箱变,新建一套配电房,投入使用后将35kV变电站10kV侧的功率因数由0.85提高到0.98,减小了无功电流,降低了线损,提高了电力设备的负载能力,增加了变压器出力能力, 满足了公司“降硅提质技改项目”新增用电的需要,大幅降低了3次及以上谐波,提升了供电质量,促进了设备,特别是高梯度磁选机的稳定运行。

3.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

3.1点检定修方面

昆明玉东工贸有限公司检修队伍人数少,且多是刚走入工作岗位的20多岁年轻人,技术技能还有待提升。经过一年多点检定修制度的推行,各作业区积极点巡检,尽量将设备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但公司设备多,人手少,检修工作繁重,点巡检工作存在走过场,执行不到位情况。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减少设备故障。需进一步掌握设备检修周期、检修工序、检修方法技术,提高检修质量。由于公司地处偏远,主要检修还是要依靠自己的职工,检修中不怕修不好就怕不敢修,我们要做到能自己检修的坚决不外委,让自己的检修队伍快速成长起来,独挡一面。

3.2物资保证方面

公司离城远且交通不便,采购存在信息不畅,库存较高等问题。采购上,仍需继续加强与各个供销商的沟通了解,建立互信互助的良好合作关系;加强对市场的了解,采购物美价廉的物资;加强急件采购管理,严格采购计划审核、采购流程;严格询价、比价、合同、发票、支付管理。在保证各作业区生产需求的前提下,积极清仓利库。

3.3现场管理方面

2013年,昆明玉东工贸有限公司重点抓现场管理,坚持季度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整治“跑冒滴漏”,要求定置管理,要求“工完料净场地清”,现场有了一定的改善。2014年的工作中,设备见本色,无积矿积水,杜绝“跑冒滴漏”等依然是工作的重点。

4.结语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按照集团公司安排,昆明玉东工贸有限公司积极应对,狠抓成本,开展全员对标降本创新创效活动,全体员工努力从岗位做起,从自己做起,着力提高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在这一年对标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遇到了很多的挑战。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不断学习、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学习借鉴、引进吸收、消化创新,坚持依靠管理、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公司效益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作者简介:

叶玲,女,昆明玉东工贸有限公司(东川昆钢矿业公司)机动物资部工作。

(上接第59页)

理工作的有效性,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队伍,应通过竞聘的形式组建,以此保证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能力能够满足工作需要,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应围绕施工工艺、作业人员与机械、工程材料、技术与设计等方面来进行。在施工的过程中,应针对施工作业人员做好任务划分、明确责任,定期开展业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惩,以此激励、警示作业人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有效避免不规范操作现象。此外,随着我国技术水平的提升,针对建筑工程的一线作业人员,应定期组织业务能力培训工作,以此保证施工技术的更新发展,从而更好的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4.加大物资管理力度

根据我国《建筑法》中的相关规定,项目建设中所需的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结构构件及其他物件,都应按照项目设计标准及质量标准进行选取。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材料供应充足,种类繁多。在采购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较多问题。首先,在采购人员选择方面,要进行择优人用,确保采购人员认真负责,且诚实守信,在材料采购方面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人员任用后,要加强其思想道德及专业技术的培训。其次,全面掌握市场信息,进行全面筛选,通过对其材料质量、价格及供货能力进行全面评定,确认产品具备国家认证证书后,选择资金、技术水平较为优秀的厂家。充分了解厂家的详细情况,如厂址及联系方式等,全面保证物料质量。最后,在施工材料选择过程中,要对相关物料、构件及设备进行质量监控,保证材料的使用与项目设计要求相符合,检查是否具备质量保证书,在经过详细检测后,物料方可进场。同时,针对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的物料,要进行分析检测,质量存在问题的物料绝对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

5.切实推进在岗人员的教育、培训

为全面提升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保证项目施工质量,首先,应制定项目经理负责制。在项目经理选聘中,要保证其具备高度责任感,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并具备过硬的施工技术。项目经理上岗后,要进行部门及岗位设置,并聘任较为合适的技术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其次,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全面提升施工水平。树立质量保证意识,并全面贯彻,实行人员优选及培训,全面提升项目施工水平。

第2篇:设备管理创新范文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问题、创新措施

企业为了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机电设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工具,所以,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十分的重要,机电设备技术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一、机电设备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检修不及时

一部分机电设备维修人员并没有对机电设备及时的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导致设备的点检制以及完好率等基础工作并不能得到有效的规范。相关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标准化的重要性,其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另外,由于管理人员的管理作风不够扎实,也没有保障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2.机电设备防护不完善

由于企业本身的性质不同,也会导致机电设备运行的环境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机电设备在运行的时候,都受到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给机电设备带来不同的损害。比如,机电设备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下运行,会出现腐蚀性以及锈蚀性,操作人员违规操作等。其主要因素就是因为企业并没有完善的保护机制,最终出现机电设备故障。

3.机电设备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我国一部分煤矿、工区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并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生产,进而导致其意识上存在着错误的理念,没有认识到安全为主,质量第一的重要性,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往往凭借自身的主观经验,没有重视生产细节,甚至一部分企业为了能够赶进度,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视而不见,指挥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并且屏蔽了机电设备的安全保护设备,进而给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埋下了大量的隐患。

4.机电设备处于超负荷工作

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更加重视生产数量,忽视了机电设备在长时间内处于高负荷的运行状态,导致机电设备损耗十分的严重,为了能够保障生产的快速性,并没有定期的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工作,进而导致其存在猪都问题,故障时有发生。

5.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十分的不平衡,导致一些企业的发展比较滞后,机电设备信息化水平较低,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十分的落后,导致其效率比较低。企业信息化建设更加重视信息技术与企业战略以及业务流程之间的有机结合,必须要在企业机电管理的过程中积极的融入信息技术。目前,我国一部分企业并没有真正的重视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导致信息技术十分的匮乏,并没有积极的创新,依然选择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信息化建设无法正常的实施。

二、机电设备管理的创新措施

1.完善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渠道、方法

机电设备管理创新不仅要提高生产作业效率,还必须要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机电设备标准化管理是保障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为了能够实现机电设备管理的创新,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机电设备标准化工作,制定标准化目标以及措施。真正的实现三抓工作,即面上抓质量,线上抓运行,点上抓机电管理的薄弱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机电标准化奖惩制度,积极的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竞赛活动以及标准化车间等活动,才能够真正的提高机电设备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要做好超前控制工作,提高掌握能力,能够真正的做好预防工作。

2.加强机电设备规范管理

为了能够提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必须要严格的控制新设备以及重大技术的改造审批流程,施工改造前必须要充分的分析和考虑其安全性以及经济合理性,规范机电设备各种技术资料,各种资料是企业与各个生产单位沟通的主要渠道,也是管理层决策的主要依据,其真实性、可靠性十分的关键。为了能够实现机电设备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必须要避免出现违规操作以及创大胆等一些恶习、陋习,必须要不断的培养耐心、精心以及用心的良好习惯,各层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一旦发现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的人员必须要立即制止,对于出现习惯性违规操作而出现的重大安全事故,必须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3.提升企业管理团队的的整体素质

机电设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机电设备的作用和价值,必须要建立高素质、强技术的管理团队,对于企业来讲,必须要积极的对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不断的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培养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才能够真正的保障机电设备运行的科学性、安全性。另外,企业必须要赋予管理人员对应的权力和责任,促使管理人员能够掌握机电设备管理的主动权,并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才能够从根本上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

4.加快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内,所以,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必须要积极的引用信息技术,才能够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机电设备在进行系统的综合信息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比如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以及报废等动态化信息管理工作。对于机电设备的选型、维护、保养等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的引用信息化设备,并且对相关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保障其能够熟练的掌握操作技巧。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从设备采购、数据运行以及数据维护等工作全部输入到相应的数据库内,才能够方便于日后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最后,必须要保障信息技术的安全性,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化不仅带来便利,还会存在着数据安全隐患,所以,必须要加强岗前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数据安全意识,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管理,才能够从最大程度上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程度日益加深,机电设备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不断的提高机电设备管理创新措施,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我国社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还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栗少.试论如何加强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J].管理观察,2012(33).

第3篇:设备管理创新范文

关键词:港口 机械设备 管理 创新 实践

港口设备的种类多,功能不一,承担着港口作业的重要任务。因此,从综合管理角度出发,提高港口设备综合管理能力,对推动港口生产、促进港口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港口机械设备的特性

1、使用环境多变。此类设备多为露天作业,随着货物种类的不同,其作业环境也随之变化,对其性能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有的需要耐酸耐腐蚀,有的需要耐压耐撞击等。总而言之,作业环境较为恶劣。

2、自动化程度高。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材料加工工艺的不断创新,已很好地解决了生产中面对的很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港口设备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能够更好地满足生产需要。

3、更新改造加快。随着我国各港口建设投入的加大,装卸设备得到不断的更新,即使原有的老设备也处于不断的技术改进、改造中,以适应不同货种作业的需要。

二、目前港口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港口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没有从系统的角度考虑装卸机械化系统中各类设备的选型、构成以及比例问题,已投产且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港口企业,其原有设备构成是否合理,凭主观臆断决策,没有在科学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从改善设备总体构成的角度出发,研究、制定港口设备的能力分析和长远规划。

2、设备的“管、用、养、修”是港口生产过程中始终要面对的核心问题,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一直影响着设备的使用效率、使用成本。没有及时解决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出现因为设备问题拖港口生产后腿的现象。

3、港口设备管、用、养、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才缺乏。港口作业密度的不均衡,港口经营成本的管控,部分作业追求短期效应,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维修人员大量精简,再加上港口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恶劣、机械设备管理使用者工资待遇低、培训工作力度不够、激励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造成现有设备管理使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思想波动大,队伍不稳定,特别是中高级机械技师、工程师和富有经验的操作维修人员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港口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

4、设备维修保养手段落后,不能很好地适应港口设备现代化的需要。维修保养工作是设备管理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港口装卸作业中设备的使用工况十分恶劣,对设备保养的要求也就相应较高。但是机械设备保养又受机具和生产任务的限制,常常做不到位,致使设备的非正常磨损加剧,设备完好率降低,寿命缩短。

三、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创新和实践

1、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创新。

(1)设备的经济管理是设备综合管理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企业要想突出设备管理的作用,必须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行动上重视设备的经济管理,从过去的纯技术管理向经济与技术管理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贯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管理目标,盘活存量资产的设备管理思想,抓好设备投资的决策管理。

(2)完善全员设备管理网络和管理制度,推进全员设备管理。要结合本港作业要求自上而下建立设备管理网络,明确职责。严格设备使用的抽检、监察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对出现的违章操作绝不能放过,要查原因、有改进;加强设备出现场前的检查工作,不能让设备带病作业;对于特种设备要求机驾人员持证上岗;建立健全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修理部门要做好备用设备的修理保养工作。这样,在一线设备出现故障时,作业的后续有保障,同时也给抢修故障设备争取了时间,更能保证修理质量。

2、作好基础管理,重视设备的维修保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保持在用设备的良好技术状况,是保证安全施工和高效作业的大前提。一要建立和完善设备终生档案;二要重视设备日常的维护保养,保持和及时恢复设备的功能;三要制定并切实执行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按规定进行机械设备大修;四要采用先进的机械检测技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遏止“吃设备拼设备”等短期行为,减少机械事故的发生。

另外,要把设备维护与清洁管理结合起来。设备的维护与清洁管理同样是设备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但是在设备使用管理中,往往只片面地注重设备是否完好,而忽视设备的清洁管理。因此,设备管理部门要对症下药,结合设备实际情况,对设备的现场管理和外美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制定设备清洁管理标准、制度,并加以落实,推行设备清洁管理,或可制定内部阶段性检查评比实施办法,使设备清洁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

3、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设备管理队伍。企业要创新设备管理,推行设备管理现代化,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认识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并采用多种形式对各级设备管理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目前,港口机械设备日益现代化使企业设备管理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对设备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港口企业应重视职工的技术培训和素质教育。可以组织技术人员、维护人员对设备的技术资料进行学习、消化、掌握;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熟悉设备;举办技术讲座,开展自我交流;邀请兄弟港口和设备制造厂家技术人员交流经验和技术培训。在整个管理队伍建设过程中,提高操作人员水平最为重要。操作人员不仅要懂得设备的结构、原理、性能,而且还要学会一般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操作人员的良好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能够很好地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设备的损坏,缩短设备维修时间和周期,降低维修成本,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内部培训、交流之外,是否可以选择走出去?选派人员到兄弟港口和设备制造厂进行学习、考察、培训。除采取以老带新、现场跟班的传统措施外,公司应积极为设备管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实行机种轮换学习制度,和设备监理公司一起到设备生产厂家对设备进行监造。努力造就一支全方位、高素质的设备管理技术队伍。

4、加强港口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港口设备信息化管理是对港口机械设备进行科学管理。它以港口机械设备为目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港口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与保养情况、各种技术参数和档案、各种检测数据进行跟踪管理,从而使各级技术管理人员可随时掌握机械设备的运用情况,便于加强设备的科学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减小故障率,降低维修成本,确保港口装卸生产的正常运行。港口设备信息化管理使设备管理进入了计算机管理阶段,对基础设施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信息化管理可对港口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保养和维修情况进行管理;可对各种设备档案和维修参数进行动态跟踪和监测管理;可计算平均故障间隔期,克服传统维修的弊病,既避免维修的不足,又防止维修的过盛;可有效抓住维修的窗口,利用生产空档停机维修,减少了停机时间,增加了设备的使用时间。设备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分析出设备的可靠度,避免设备管理的盲目性,缩短设备的维修时间。它可选择科学的维修方式,将改善维修、事后维修、状态维修有机的结合运用,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5、加强设备使用现场的管理工作。设备效能的发挥,关键环节在使用,根据生产任务的特点,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是现场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企业应在现场配备专人负责,跟进设备的使用和保养工作。使机器设备始终在完好状态下发挥最大的效能,现场管理人员应监督检查操作工是否按操作规程操作,故障是否能得到及时处理,设备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保养工作是否及时到位等系列工作,以避免设备的非正常使用。

四、结束语

随着港口生产和设备的不断变化,给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设备管理工作者更新观念,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采用现代设备管理理念,持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4篇:设备管理创新范文

摘要: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有效解决新时期物资供求矛盾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商品零售业出现,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在这些零售门类中,连锁销售凭借其低廉的价格、统一的服务、广泛的产品、便捷的产品分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为了满足现代化零售市场的正常销售秩序,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相应的物流管理体系,目前看来,提升物流效率最有效、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改革物流起重设备的运营、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来间接提高物流产业的竞争优势,以下本文就以创新起重设备为切入点,探讨关于提高物流竞争优势的几点方式。

关键词:物流管理、创新管理、设备更新、竞争

中图分类号:C931.6

伴随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物流起重设备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起重设备和起重技术突飞猛进,为了适应新时期的物流配送要求,起重设备逐渐向重型化、集成组合化、自动化等方向发展。但是,对于一个一流的物流系统而言,仅仅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一套与之配套发展的物流管理体系,来解决先进的物流起重机械和落后的管理体系之间的矛盾,破解阻挠核心发展的各类因素。以钢材等建筑材料物流为例,随着其业务的不断发展,起重设备在这类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明显。建立一套适应新设备、新技术的管理体系,将有效提升物流服务的效率和在同类企业中的竞争优势。

1 当前物流业起重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1.1 物流起重设备相关资料存档、备份不健全

本人通过举国内某物流中心为例,对资料管理作出相应阐述,该物流中心目前有大型起重设备30余台,产品性质大部分属于二手设备,产品在进入物流中心以后,由于来路复杂,导致后期的设备安全技术归档和机械各方面的技术数据资料不完整,直接影响到对机械后期的维保、管理和科学使用,间接降低了物流工作的效率。

1.2 物流维修人员专业素质不够,人才匮乏,技术手段落后

对于物流起重设备而言,考虑到其长期的高负荷、满荷载工作状态,对于起重设备的维修保养成为设备日常管理中的重要步骤和核心环节,尤其是对于象高吨位的建筑材料而言,起重设备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单位时间内的任务量繁重,因此,对于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提出的要求会更高。与此同时,物流起重设备的维保工作又受到生产规划、作业环境以及人员素质等诸多影响,常常导致工作不到位,导致一些机械设备的非正常劳损加剧,设备在作业中的故障发生率成倍提高,使用寿命明显缩短。在起重设备维修单位,由于员工的管理不当,维修人员的生产积极性不高,缺乏责任心等严重问题,导致设备维修人员从以往的维修工变为换件工,在遇到机器故障等问题,不考虑如何维修,仅仅依靠更换零件来保证设备运转,无形中增加了许多经济成本,不利于维修技术人员的成本控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当前,起重设备的科学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机电一体化广泛应用于机械起重设备中,这样一来,对于维保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日益提高。由于维保单位缺乏专业维修人才,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单凭经验和直觉来判断故障位置和类型的阶段,这种方式很难做到对事故的预防,往往会增加维修成本。

1.3 管理模式存在漏洞,责任划分笼统

目前国内正规的物流企业均定有《起重设备管理办法》、《操作规程》等各项管理制度,但是,制度虽然建立,但是在落实中却不尽人意,各个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职责交叉,出现“谁都能管、谁都管不了”的情况,虽然权力上交叉,但是在具体实践中,管理人员只会下命令、操作人员不考虑设备的健康情况只管用、维修人员只负责后期维修的割裂畸形管理模式,虽然对管理过程中“踢皮球”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惩罚措施,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一般是以罚替管,导致罚款越多,人员的积极性越低。

2 物流起重设备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探讨

2.1 建立完备的起重设备管理档案,完善技术资料

对于设备而言,技术资料是设备的原始记录,是维修人员维修、设备安全分析、规章制度制定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建立个性化档案是起重设备的基础工作,是完善起重设备使用、管理、监控的有效方式。物流起重设备有关部门应该将每一台机械的技术参数等文件独立归档,归档内容应包含:出厂配置、组装时间、组装单位、使用记录、维修记录、事故存根、电气结构图纸等。

2.2 全力提升基层人员的管理和设备操作能力

物流企业若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创新设备管理,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这些都必须保证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充分意识到人员素质的重要意义。设备管理人员、实际操作员、维修人员是和机器设备联系最紧密的人员。因此,这些员工的行为直接关系到上级主管部门对于设备的决策。上级部门为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应该定期对员工技术进行综合评定,同员工薪水挂钩,建立奖惩分明的制度,并由上级主管部门督促落实。

2.3加强物流企业的设备经济化管理

对于设备管理而言,加强经济管理是实现设备高效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也是进行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由于其中设备属于固定资产投资范畴,耗资巨大,加之荷载巨大,伴随使用年限的增加,会导致设备故障产生的频率增加,事故发生以后,后续的维保费用巨大,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必须增加设备管理的经济性、高效性。对于如何提高设备的经济管理,本文通过上述提到的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一、必须控制源头,抓好设备投资的决策管理,避免不必要的投入,对于新设备上马、设备维修、改造必须经过专业的可行性论证,得出最佳经济效果的改革方案。二、应该严格把控维修费用的支出,通过计划、分配、实施等环节,将维修费用合理、有序的分配到各个环节,每月要对各个车间班组的费用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对于赤字问题必须进过调查,杜绝出现人情帐。三、应该开展维修旧物活动,最大程度发挥机器的余热,对于改造技术,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全力调动员工积极性,做到能修的绝对不换,不能换的可以考虑用其他零件替代,节约设备支出。四、应该严格把控质量关,对于材料的计划、采购、申报、使用要建立严格的审核制度,逐级审查,在审核中去掉不必要的流程,精简行政手段,最大程度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最近几年,物流中心为了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不断探索新的起重设备管理模式,通过不断摸索和创新,促使了物流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同时也给物流中心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伴随物流发展的逐步深入和改革的全面铺开,起重设备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管理人员更新观念,进一步发展新的创新管理办法,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以谋求物流企业的最大经济效益,也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诺,崔英会,现代物流的新领域―工程物流理论的创建及其研究,商场现代化,2007,8:156―157.

[2].辛春安,崔英会,赵京军。工程物流探索中的若干问题研究,中国水运,2007,7(5):206―208.

[3].丁晔,阮厚才。基于项目管理的物流成本管理模式初探,物流技术2007年第26卷第6期(总第177期)5―7.

第5篇:设备管理创新范文

一、实施机电系统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高速公路事业不断发展,机电系统是高速公路最为重要的配套工程,通过机电系统,能够有效提升高速公路的道路通行能力,充分体现高速公路安全、高效、大流量、快速度等优势。同时,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备管理工作能够是高速公路更加顺利、方便、快速以及安全,使高速公路系统更加具有现代化和科学化。通过对机电系统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可以保证机电设备有效运行,将高速公路运用效率提升。此外,通过良好的设备管理,能够有效提升高速公路整体管理能力和水平,增强高速公路运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备管理现状

近些年来,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机电设备混搭为设备匹配增加了困难,其效率也显著降低。近些年来,贵阳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机电设备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是,因为受到了系统技术性能以及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机电设备的配套水平差异比较大,设备的维护模式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有些单位运用外委维护的方式和模式,导致高速公路设备设施难以统一。不同型号、不同价位、不同品牌的识别相互进行混搭,为设备匹配增加了困难。其次,设备租赁限价,通用设备租赁难度大。贵阳地区高速公路设备的单价比较高,而设备租赁实施限价措施,为通用设备租赁增加了难度。最后,设备管理难度大,缺乏量化管理规范和标准,无法形成系统性管理。不管是一线管理人员,还是单位管理者,均无法从量化的角度来判断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的保养水平和维修水平,这样模糊的评判和管养,已经成为当前贵阳地区高速公路设备管理的隐患,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

三、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备管理的创新措施

1.实现技术资源共享。在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实现高速公路设备维修和保养技术资源的共享,建立起设备设施产品登记制度和数据资源库,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设备和相关设施的统一。从本质上将技术资源充分发挥出来,将运营管理成本有效降低,对机电设备准入制度进行明确,进而避免由于管理和养护方法不同,而将机电设备价格和选型改变,杜绝由于运营单位不同,而将机电设备规范统一打破。通过实现技术资源的共同享有,来有效保证机电设备后期维修和养护质量,从本质上将机电养护成本降低,提升其效率。

2.实施全过程管理。高速公路的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必须要与单位运营要求相适应,建立起和单位运营工作配套的组织机构,在人员配置过程中,还要根据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具体情况,从保养环节、维护环节、安装环节、使用环节、设备采购等诸多环节实施明确的职责划分。对运作流程进行规范,并且实施信息化的管理。将区域管理层以及现场维护层技术力量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盘点专业能力,使专业技术支援队伍的建设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进而将无区域技术共享实现。

3.系统化采购和维护。在高速公路机电设备采购和维护的过程中,均要实现系统化。由于当前贵阳地区的机电设备租赁难度大,存在限价,所以,必须要在采购之前,对设备使用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并且将设备维修性以及可靠性提升。对机电设备整个使用周期实施综合管理和系统分析,不仅可以具有针对性地采购设备,还可以有效提升现有设备的利用率,进而保证设备的采购、维护都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如果有些设备在投入使用以后才开始实施系统化的维护和管理,在此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存档资料缺失、文档缺损等,再如设备因为不到位维护和自身寿命短等频发故障。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单位必须对技术力量进行组织,进而成立评估小组,评估小组可以有效评估机电系统的现状,对原有的设备技术文档和竣工资料进行整理,将机电系统图以及设备清单准确列出。对现有技术资料进行整理,对其进行参考,进而对设备现状实施统计,对于缺失的技术资料进行更新和补齐,对设备维修记录进行查看,查明故障高发的原因和根结所在。对于重要的设备,必须要详细评测其运行状态,同时,使用相机进行拍照,将照片存档。评估小组将评估意见提出,将需要维修或更换的设备列出清单,将需要改造工程范围进行明确。同时,建立健全设备的维护计划,对各类设备具体维护标准和维护周期进行确定。

4.加强队伍建设。在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维护过程中,主要的力量就维护管理队伍。因此,在机电设备验收期以及建设期,维护管理队伍必须要随时跟进和提前介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熟知图纸,并且对设计意图进行掌握。而后,对施工的接地、防雷、走向以及线路等了如指掌,将第一手资料掌握。在工程验收的过程中,要求维护管理人员必须要将图纸要求以及合同要求放在第一位,对于所租赁和使用设备的功能、特点、结构实施严格验收。在系统缺陷责任期里,必须要认真和仔细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并且及时将设备运行情况记录归档,这样能够在第一时间将设备缺陷发现,并且将保赔要求以及缺陷责任提出,督促生产厂家对缺陷进行维修。在设备养护的过程中,要求维护管理人员必须要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对业务技能进行正确掌握,将技术水平提升,保证可以独立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从本质上保障机电设备良好运行,提升机电设备运行的效率,进而保证高速公路得以良好运转。

四、结语

第6篇:设备管理创新范文

关键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管理

就我国特种设备行业的发展来看,专业技术人才相对比较欠缺,严重阻碍了特种设备行业的发展。所以,为了提高我国特种设备的操作水平,刺激行业发展,必须培养出高素质的作业人员。目前,我国在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考核方面,已经有了比较系统成熟的制度,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考核管理仍然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急需解决。所以,需要相关部门引起注意,提高重视,一起研究考核管理的重点,完善考核管理,促进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考核有效、专业。

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现状

1.1理论考核现状

虽然很多考试机构都使用了理论机考软件,然而其自身经验和认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所选择的机考软件不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考题偏离考核大纲要求;同时,考核软件在功能上也存在不足,不能满足考核管理的需求,对考核实施的管理不够灵活,功能欠缺,这样一来,就限制了作业人员的考核向着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于考核过程中的一些违规行为也不能有效避免,也影响了发证机构的工作效率。

1.2实际操作考核现状

如果采用真实设备进行考核,对于场地就有比较高的要求,同时真实设备的购入成本比较高。对于经济实力比较强,业务量大的考试机构有能力实施真实设备的考核,然而一些小的考试机构,本身接受考核的人员数量不多,自身资金欠缺,没有能力实施真实设备的考核,这样一来,实操考核就只能流于形式。采用真实设备考核虽然更加能够考核作业人员的专业水准,然而,对于考核场所具有较高的要求,考核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设备损耗,需要较高的维护费用,同时,一些考核人员没有进行实践操作过,对于设备不熟悉,很可能出现操作故障,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很多考试机构设备数量有限,而考核人员数量庞大,如此就会造成大量的排队现象,需要额外的秩序控制人员,增加管理成本,而且容易出现秩序失控的情况。除此之外,考试机构的设备只有在考核期间才能使用,平时就处于停运状态,造成设备的浪费,还需要定期维护,增加管理成本。模拟考核与真实考核相比,对于考核场地的要求较小,室内就可以进行模拟考核;相比之下,需要的资金投入大大降低,因此,用来购买一台真实设备的资金可以购置数台考核模拟机;可见,模拟考核机不仅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并且购买成本较低,为企业节约成本。

1.3考核管理现状

正常情况下,作业人员在特种设备操作的过程中获取的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由于每个人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途径不同,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培养出来的作业人员技术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在培养新人中,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所以,企业在作业人员的考核上会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态。这种情况下,就会在考核管理中出现失误,造成管理不到位的现象。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管理创新对策

2.1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

为了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一定要对考核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监管,编制科学的管理制度,对考核、发证这两个环节进行分离管理。委派监察人员对整个考核以及发证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制止并要求立刻纠正。保证整个考核环节都处于受监管的状态。强化对考试机构的管理,考试机构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具有独立法人资质,有常设的组织管理部门和固定的办公场所,专职人员不少于3人;(2)具备满足考试需要的基地,根据实际需要在一定地区范围内设立的分考点,也必须与基地相应项目条件一致;(3)建立考试质量保证体系和考场纪律、监考考评人员守则、保密、考试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并且能有效实施;(4)根据相应考核大纲,制定考试作业指导书,明确理论考试的范围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的具体项目(科目)以及合格指标;(5)按照理论知识考试“机考化”的原则配置资源和考试软件,并且满足相应考核大纲所要求的场所、设备设施条件和能力;考核大纲要求实际操作技能考试采取实物化(模拟化)的,应当具备考试实物化(模拟化)的条件;(6)具有满足考试需要的专、兼职的监考、考评人员,配备考试机构技术负责人和各个分项的责任人,技术负责人和责任人应当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工程师(或者高级技师)及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考评人员应当由具有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5年以上(含5年)、具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并且熟悉考核程序、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内容及评分细则的人员担任。强化对特种设备使用企业的监管。特种设备监察机构应该加强相关法规的宣传,做好企业监察力度,提高企业对特种设备危险性与危害性的认识。强化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监督与设备检查,实施公开电话举报制度,实施明察与暗访双管齐下的监督制度,一旦发现企业有无证人员上岗操作,或者有强制持证人员违规操作的行为,必须从严处罚,纠正传统的思想观念,改变熟练工及合格作业人员的错误思想。搭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网络平台教学。为了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水平,应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同时,为了作业人员能够得到更多获取理论知识的渠道,可以在现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网站上增设网络学习平台,帮助作业人员提高自己理论知识水平,还可以委派专门人员进行网络答疑,,鼓励学员进行平台学习,提高特种设备专业化水平。

2.2仿真组态技术应用

仿真组态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是目前最前沿的技术之一。通过仿真技术的使用,可以对整个考核操作过程进行演示,具有安全、快速、经济的优点。在平常的操作中,有一些运行事故很难被遇到,但是通过仿真技术,可以将所有的事故情形进行演示。在传统“师傅带徒弟”的现场模式中,学员只能获取设备运行的初级理论知识,现场动手机会少,独立操作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对于设备基本情况的获取都是通过图片、文字得到的,而仿真技术的使用,使得传统模式中不可能实现的全部得以实现。

2.3建立试题库及考试基地

为了保证考核质量,为作业人员提供公平的考核,相关部门可以建立统一的考核大纲。通过专题会议的召开,邀请有关地市级监察机构负责人、各考试机构负责人及有关专家参加,共同讨论考核重点,编制考核大纲,还应该按照设备类别细分不同的考核标准。当考核大纲确定之后,再进行试题库的编制。

2.4考核管理的实现

题库管理:维护考试题目信息,包括知识点、操作种类、资格项目、题目类型、题目内容、题目答案、备注、分值。提供查询、添加、修改、删除、批量删除、批量导入、批量导出、题库模板下载功能。考试过程管理:考试过程管理是指可在此模块中对考生的考试状态进行管理,可以查看已经提交答卷的考生的作答情况。在“查找考试”功能中,用户可以查找己结束或者已发起的考试。在查找过程中,首先输入相关查找参数,比如特种设备的类别,以及考试的时间等等,如果有考试编号,也可以通过考试编号进行查找。在查找到的考试信息中,我们可以获取考试相关参数,比如考试人数、考试历时,如果是已经结束的考试,还可能获取平均分数等等,然后将考试结果反馈给管理员,进行下一步的数据分析。另外,管理员也可以查看考试的不同状态,并进行相应的操作。考试状态一共有以下四种:第一种:“尚未开始”,表示考试已经发起,但是还未到考试时间,考试尚未开始;第二种:“进行中”,表示考试时间正在进行,尚未结束;第三种:“己结束(成绩未公布)”表示考试结束时间已到,但是管理员尚未统计考试成绩或者尚未考试成绩,这种状态下,考生无法查到自己的考试成绩;第四种:“己结束(成绩己公布)”表示考试己经结束,并且管理员已经统计考试成绩并已经公布,这个阶段,考生可以查到自己的考试成绩。

3结语

目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考核工作仍然处于探索当中,对考核模式进行合理的改革,能够切实提高考核效果,加快发证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生命财产的保障提供了有效的防护,促进了特种设备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孔英姿.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试现状的探讨[J].品牌与标准化,2014(2):86-86.

第7篇:设备管理创新范文

关键词:煤矿 机电设备 维修 安全运行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261-02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是煤炭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是生产费用支出的主要部分。无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多么完美,一旦发生故障就会给国家、煤矿的经济效益和经济运行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随着我国煤矿企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强烈地依赖于机电设备,这无疑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及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很多煤矿企业已建立了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并逐步引入了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状态检测技术。但是,由于煤炭行业不断发生因机电设备管理出现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故,给国家、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目前,经过自上而下的一系列整顿,煤矿领导责任制越来越明确,煤矿对机电设备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也不断加大。所有这些,充分表明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笔者长期从事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并参加了技术人员专业培训,深深感觉到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在煤矿企业中所处的重要位置。怎样做好这项工作呢?这是摆在从事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的一项重大课题。同时,笔者还感到要想在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摒弃旧的管理模式,进行维修管理全面创新,必须要知道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历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思路和管理理念更加新颖、开放。

一、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历程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是随着生产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事后维修、计划维修、预防维修与可靠性维修。

1.事后维修管理的弊病。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大量的机器代替了手工业劳动,虽然生产产值翻了数倍,但机器设备的维修也成了一个突出问题。于是很多工厂主把这个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并研究解决。工人经过工厂培训或自行钻研学习很快掌握了机器的性能及构造,由笨重的体力劳动上升为比较轻松的技术劳动,所以工厂出现了一大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最初由于机电设备简单,维修费用也比较少,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主要实行事后维修的管理模式,即设备坏了才停机检修。但事后维修也有很多弊病,事后维修的结果致使停机时间增加,且无法保证机器的正常和及时使用,影响到生产任务的完成。随着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复杂和发展,出现了流程生产和简单的流水作业,这时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机电设备。事后维修问题所造成的非计划停机就成为横在生产线上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这就使工厂的管理者们深深感到事后维修影响生产进度,给工厂的经济效益带来了不利,应该积极地想办法,预防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管理者们深入现场潜下心来研究怎样预防机电设备出现的故障,怎样维护保养这些设备,使他们延长寿命顺利地正常运转,为工厂增加更多的效益,于是,就出现了机电设备维修管理这门学科。

2.事后维修管理到计划维修管理的演变。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开始大规模地研究机电设备,包括武器系统在内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50年代初期,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停机影响了成品交货期,以及因紧急排除故障所需支付的突击加班费等,使得美国企业高层管理者不得不考虑如何有效地组织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工作。经过多次的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他们发现采取有计划的预防维修可以减少机器设备故障,节约大量的维修时间和费用,这就逐步形成了预防性维修的概念。在此之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杜邦公司针对预防维修存在着既有过剩维修又有维修不足的问题,将预防维修方式发展为计划维修方式。计划维修是除了坚持日常保养外还包括以下四种维修方式,即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计划维修。他们针对不同的机电设备使用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有计划地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和维护,定期对企业各种机电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检查、修理和维护保养,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进入了成熟、有序的轨道。

3.可靠性维修管理模式的产生。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科技进步促进工业领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现代化设备向大型化、自动化、精密化、智能化发展。这种发展给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了良好的趋势,使煤矿企业的经济运行大大加快,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但也给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维修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首先,非计划停机时间始终影响着设备的生产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零库存等生产体制的出现,使得很小的故障也极可能导致整个机电设备生产线的瘫痪。于是,各大型煤矿企业机电管理系统的决策层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新一轮的调查、研究、实践、探讨,创造出“可靠性维修管理模式”。这是一种用于确定设备在其运行情况下进行维修的方法,是预防维修管理模式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它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机电设备的故障原因、故障模式、故障影响、故障预防等方面,通过使用维修计划软件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跟踪记录并加以分析,从而制定出机电设备的维修计划,并自动提示所需要的维护管理事宜。这种模式改变了原来机电设备损坏后才进行维修的被动局面,逐步过渡到基本消除故障,进而控制维修费用,消除对生产的影响。这种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管理方法的采用,以及使用计算机作为辅助的可靠性维修技术,对提高机电设备的寿命,确保机电设备的周期安全运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笔者在煤矿机电管理岗位上工作,多年的工作实践使笔者深深感到:无论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设计得多么完美,设备发生故障后,还必须由维修人员来完成设备的修理,使其恢复工作。这就无法排除人为因素,如: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情绪、心理素质等影响。因此,需要对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创新,对机电设备关键部位进行认真检修和维护,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和安全运行,从使用、维护、维修、管理多方面入手,保证机电设备在使用周期内正常运行。

二、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全面创新

据相关资料所述,在我国煤矿企业的固定资产中,有一半以上为机电设备。然而,在机电设备系统上的支出也占成本的40%以上,另外,煤矿井下发生的事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引起的。所以,很多煤矿企业都制定了一系列对机电设备维修保养的措施,如:提供计算机和专家,对机电设备进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预防性维修对策,使机电设备的寿命、周期有效地延长,并在延长寿命周期内能够正常高效地工作,从而减少甚至避免了无效维修;对新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工作,要求安装好并运行一个生产班后,加固各处的连接螺丝,然后检查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如果不达标必须查明原因并彻底解决,以绝后患;对老设备加大维修力度,并备好充足配件以便应急等。这些措施是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反复实践、论证后制定的。那么,怎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管理创新呢?笔者愿意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这一课题。

1.建立机电设备维修安全运行长效机制。笔者认为:加大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标准化的工作的投入,不但可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还可以使工作环境和劳动生产率得到很大的提高。笔者建议,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

首先,建立并不断完善机电设备维修档案,并做到及时更新。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档案内容包括:设备台账、安装调试记录、使用维护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并逐步完善对这些档案内容的跟踪管理;建立健全设备运行和配件消耗档案,这样既可以对设备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又可以为设备选型和维修提供基础信息;要逐步实现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粗放型向量化、细化、标准化方向转化,不断探索改革维修管理方式,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其次,建立设备维修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笔者曾经考察过煤矿事故发生的原因,发现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强化监督管理机制是其中必要的手段,煤矿安全监理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安全检查,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要做到标准、全面、系统和规范;维修管理部门在检修前要制定严格细致的检修计划,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认真修订编写检修工作规程,重点项目维修前必须由分管矿领导,机电管理副总以上、技术主管在工作现场进行监督指导;矿领导还需要培养维修人员的责任心,严格落实设备维修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在日常管理中要实现动态检查管理。

最后,改变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由于新机电设备的价格降低,引起同种、同类机电设备的贬值;新的、性能更好的、功能更全的机电设备出现后,也使原有设备功能相对降低并发生贬值。所以,对机电设备要进行技术改造,改进机电设备维修方式,创新设备的性能。根据当前我国煤矿企业机电设备普遍老化,科技含量低的现状,进行技术改造时要对项目进行安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比较和论证,进行可行性调研,从中选择最佳方案。总之,将先进的维修思想、技术和方式运用于设备维修管理中,可以将设备的故障和额外折旧率及设备维修费用降至最低,而将整个生命周期中设备可用性和可靠性增至最高。

2.对机电设备关键部位进行认真的检修。众所周知,煤矿井下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不但对矿工身体伤害很大,对机电设备的伤害也很大。煤矿井下温度高,湿度大,淋水、围岩、腐蚀性气体时常危害着机电设备。所以,煤矿一定要加大对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维护,为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机电设备的易损部位要重点关注,对设备系统中不适应生产的部分还要进行改造和改进。笔者建议,维修人员要重视并做好对新机电设备的保养工作,新安装的设备和大修完的设备首先要做的工作是“紧固”,当这些设备安装好,并运行了一个生产班后,首先应加固各处的连接螺丝;其次应时刻注意机电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另外,有时会出现维修量比较大的情况时,应当分清主次,确保设备关键部位及时维修。

3.加强机电设备的维修和安全运行。提高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是提高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强化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在各个生产环节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系统的综合管理至关重要,对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保养、更新改造一直到报废进行信息管理,选好、用好、维护好设备是做好设备综合信息管理的关键。怎样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安全有效的维护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其次,严格监控检修质量。监控检修质量时一定要做到全面、系统、规范。在设备配件购置过程中要把握好购进质量,辨清真伪。要把好验收关,必要时进行拆机检查,对新设备性能测验后方能下井使用。在安装方面要把好基础质量关,对安装的关键工序,要坚持阶段性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同时还要把好调试质量关,以确保机电设备下井后安全运行。然后,要严格保证设备检修质量。机电设备检修时要由主管领导主持制定严密细致的检修计划,编写每个项目的检修安全措施和作业流程,检修时要有主管领导跟踪,检修后经过试验方可进行正常运转。这样既保证了每一项设备的检修质量,又增强了维修人员的责任心,还促进了机电设备完好安全的运行。

三、结束语

实践证明,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标准化创新管理能消除机电设备事故隐患,有利于促进煤矿安全生产,还能确保煤矿机电设备系统可靠高效地运行,为煤矿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变传统单一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将先进的维修思想和技术应用到设备维修管理中,可以给设备维修管理带来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王全效.简析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企业管理与科技报,2009(9)

2.轩庆明.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山东大学学报,2009(7)

3.田秀丽.浅谈设备维修的重要性.大众科技报,2008(11)

第8篇:设备管理创新范文

关键词:教学仪器设备;管理问题;创新;方法

随着我国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型的教学仪器设备已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各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教学仪器设备成为了教育现代化的手段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它的配备状况和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各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而近几年,中小学校在引进这些先进教学仪器设备中,存在着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不高,管理不当等问题。

一、中小学校在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专用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不齐

现在,走进一些学校的实验课堂,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大型的专用实验台和小型实验仪器设备满满皆是,而实际上课的学生所使用到的实验仪器设备远远少于现有的这些仪器设备。因此,目前中小学校中存在仪器设备购置不全现象。这样一来,造成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学校过多的资金又耗费在了不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上。

2.验收程序不完善

目前,一些高校在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后,验收检查不及时、不细致,导致出现仪器设备的堆积以及出现上述的购置不全等问题,并且还可能忽略了对存在质量不过关的仪器设备的检查,为日后学生使用这样的教学仪器设备留下安全隐患。

3.日常管理工作不当

(1)日常维护工作不到位。仪器设备在实验后没有及时的整理、维护和维修,这种现象的存在正反映了中小学校对部分实验用的教学仪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的不到位,很可能导致实验仪器设备因使用不当而损坏。

(2)监督工作不完善。目前,中小学校对学生使用实验器材的监督工作不够完善。据调查显示,某校由于对实验仪器设备的监督检查工作的疏忽,在一堂使用到煤气灯的化学实验课上,发生了煤气灯漏气事故,险些造成师生中毒;而且有些中小学校的学生在上实验课时,由于好奇心强,喜欢随意拆改,调换实验仪器设备;有些中小学校存在管理人员凭借自己的职权私用或外借教学仪器设备的现象。

(3)忽略仪器设备的日常检查。部分中小学校忽略了日常仪器设备的使用登记管理,忽略对仪器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导致学校经常会出现缺失仪器设备以及仪器设备损坏的情况。

(4)缺乏使用指导管理。有些中小学校的学生在使用教学仪器设备时,没有按照规格说明书使用,使用时没有做好使用情况的记录,导致仪器设备的损坏,这些都是由于学校专门的管理人员没有给予学生相应的使用指导。

(5)仪器设备使用后的清洁保养工作不当。某些大型金属仪器设备的清洁保养必须经过高压清洗的,而学校如果没有做好仪器设备使用后的清洗保养以及定期校检工作,会导致部分贵重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寿命不长,学校花费在仪器设备的修理、维护及更新仪器设备上的资金也会增多。

(6)忽略了仪器设备的报废处理。部分学校里已报废的仪器设备没有进行相应的报废处理,仍将这些仪器设备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还会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问题。

4.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或是已制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或是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并没有有效实施,导致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存在很多漏洞。

5.仪器设备管理的责任不明确

大多数中小学校在发生教学仪器设备缺失或损害后,找不到主要负责人及承担人,原因在于学校对这些仪器设备的职责的分配不到位,缺少合理有序的责任制管理。

6.忽略了校际间管理经验的交流

很多学校在制定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时忽略了借鉴其他已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的学校的经验成果,虽从本校实际出发,却缺少创新管理,使得管理方法没有那么灵活。

7.没有均衡各学科的仪器、设备、物资、器材的投入

目前,很多学校会把大量资金投入到理工类学科实验器材的购置上,传统的教学要用到先进的仪器设备,如会使用到投影机、液晶显示屏、演示台等设备,而学校常会忽略这些仪器在文科中的调配。

二、对于教学仪器设备的四点创新管理方法

1.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一个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高校对教学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的保障。因此,中小学校应从学校自身的实际出发并借鉴其他学校优秀的管理方法,制定出在学校统一领导下的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

2.利用优化配置的原则

学校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应实行优化配置的原则,首先教学所用的仪器设备属于一种资源,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这就要用到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利用优化配置原则管理教学仪器设备就是要在各类学科教学中合理安排这些仪器设备,以充分发挥它们的使用效益,也可以将课堂上要用到的多种仪器设备进行优化组合,使课堂教学更灵活、更富有生气。

3.实现资源共享,充分挖掘教学仪器设备的利用潜力

目前,中小学校应该加强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以实现教学仪器设备的有效配置。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全面实现学校外部与内部全部仪器的资源共享,从而节省了学校花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上的经费。同时,加强学校师生对于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的观念,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充分开发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价值,挖掘其利用潜力。

4.全面推行仪器设备的网络化管理

合理利用网络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因此,把网络技术与仪器设备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提高管理质量,产生更多连带效益。

(1)教学仪器设备管理部的网络负责人员应创设一个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的网站,方便校内外师生进行交流学习。

(2)学校可以将新引进的教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步骤让专门人员演示,并制作成为视频,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让广大师生在使用这些仪器前自行上机进行培训学习。还可将一些外借的仪器设备的名目共享到网上,让需要用到它们的师生进行网上预约使用,并留下了网上记录,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权责不明等问题的发生。

(3)通过联网,学校可对每台仪器设备设置状态,如:开机、工作、维修、关机等工作状态,清楚记录仪器的使用情况和使用仪器的人和时间段等。

(4)学校应安排仪器管理人员定期对仪器的利用率和机时进行汇总,并将所得数据上传至学校仪器设备管理的网站上,做好记录分析,为提高仪器的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

第9篇:设备管理创新范文

[关键词]污水处理;设备安装;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246-01

污水处理设备管理维护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生产工作,需要设备管理人员对污水处理设备的精心管理,加强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对生产工作的熟悉程度,并采用科学的管理与维修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态度,进而实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工作效益。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前提条件就是污水处理设备,没有齐全的设备,一切都是空谈。所以,对于污水处理厂来说,加强污水处理设备管理维护工作是相当重要的,这是一个污水处理厂内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这也是实现好污水处理厂的基本社会职责的重要前提。因此,为了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污水处理厂应切实做好污水处理设备管理维护工作,为我们美丽的大自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做好设备维护原始资料的归档保存

设备维护原始资料由三部分组成:①设备相关技术资料及安装记录,主要包括安装使用说明书、图纸、产品合格证、安装调试记录等:②设备运行状况记录,包括设备的开启时间、运行状况、故障现象及故障排除方法等:③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包括设备维修及保养时间、设备维修原因分析、处理内容记录及保养更换的备品数量、型号、并记录保养注意事项和验收意见。

2.做好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

污水处理设备进入使用阶段,首先要明确管理目标,确定污水处理设备的完好率,污水处理达标率及维修计划等具体指标,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污水处理设备的各项管理。

2.1管理制度健全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如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设备保养计划及保修制度、现场巡回检查制度、事故管理制度等;建立健全设备运行台帐及技术档案;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员、维修工、操作工的技术培训制度等。

2.2操作人员管理

为了保证用好污水处理设备,必须实行定人定机和凭证操作制度以及定人定机维修制度,人员要相对稳定,操作工上岗前要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使操作工做到“三好”“、四懂”。“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懂”即懂使用、懂保养、懂检查、懂排除故障。同时,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做好日运行记录。

2.3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以尽可能地保持设备的精度和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调整和处理。建立设备的保养制度,保持设备的清洁,定期加油换油。定期校正设备精度、进行设备防腐,认真观察、听诊设备的运转情况,及时排除小故障。

2.4重点设备的管理

重点设备是根据企业生产性质和要求所确定的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的设备。在污水处理设备中,重点设备主要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的设备,这些设备一旦出现故障,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因此,在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中,必须确定重点设备,对重点设备进行重点管理,针对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3做好设备的检修管理

要树立“维修也是生产力”的新观点,管好、用好、修好设备。制定设备的年度、季度、月度检修计划,使设备的检修与生产任务两相兼顾,维修时要做好维修记录。同时应提高设备状态监测、设备故障诊断技术,通过对各机组的检测,可以了解和掌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状态,确定其整体或局部是正常或异常,早期发生故障及其原因,预报故障的发展趋势,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并可以改变、调整现有的维修体制变定期维修为检测维修(预防维修),可节省开支,并保证设备可靠、高效地发挥作用。

4污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维修注意事项

设备长期使用必然造成局部零部件的磨损、腐蚀或变形,从而导致安全性能下降,处理效率下降,甚至发生设备事故。因此应建立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调整,预防设备早期损坏,避免运行时发生事故。

4.1污水处理机械设备中,减速箱被广泛使用。根据不同气候,不同的设备选用不同的油脂。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污水处理行业的设备锈蚀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经常在污水、污泥中的部件,包括一些设备中的钢丝绳,对它一方面要加强日常防腐保养,做好设备的防护和防腐工作,如及时清除表面污泥和定期涂油。另一方面要根据锈蚀的情况及时除锈和更换,以免造成设备故障,甚至人身事故。

4.2在运动和震动较大部位,如曝气机的底座,易出现螺栓松动脱落现象,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基础部位都会拉翻,所以,在重要的连接部位,如连轴器、法兰、减速箱底座、桥式设备的钢轨等应定期用扳手检查其螺栓,如有松动应及时上紧。污水处理设备一般都在水面上运行,因此,在拆修设备时一定要采取措施严防人员和设备落水。人员操作时,必须两人以上参与操作,旁边最好设置救生圈,在使用工具时最好用绳子拴好,防止扳手、钳子等随污水进入管道中的阀门。

4.3在设备上有很多零配件是对设备和人身起保护作用的,如漏电保护器、空气开关、熔断器、紧急停止开关、超载报警装置,一些连接机构的开口销、键等都有这一功能。保持这些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就可以避免很多重大事故的发生。这些部件一旦发生故障,应及时维修更换,如当时无法解决应果断停机,切不可侥幸违章操作,搞临时措施。漏油与漏水也是常见的故障,发现后应及时更换油封、水封、0型圈或紧螺栓等。在多年的工作中,通过技术保养,我们体会到使机械设备维持良好的状态,将收到如下的效果:①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以便随时可以起动运行;②在合理运行的条件下,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出现问题及时维修,这样就不致因中途损坏机件而停产;③在运行过程中不致因机件事故而影响安全生产;④机械各附属装置及零、部件的技术状态保持均衡,以达到最高的大修间隔期;⑤使能源及零配件达到最低损耗。

总之,技术保养能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经济效益,对于降低运行成本,保障安全和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等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