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案例教学解析

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案例教学解析

摘要: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史较短发展迅速,缺乏特色化的有效教学。案例教学法近年来作为教育硕士培养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具有以下特色: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是连接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一个有效途径;以现实性为基础,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以对话性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当前,要加强案例库的建设,确保案例来源多元性、定位适切性、协作共享性,从而更好地满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和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教育硕士;案例教学;案例库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目的,是要为基础教育领域培养一大批“既要掌握某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又要懂得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1]的教育工作者。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历史较短,在创立之初,既无先例可循,也没有现成方案,导致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定位认识不准确,缺乏特色化的有效指导。回顾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过程,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如下:“学术型”倾向明显,与学术型硕士课程区分度不高;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性、理论性课程过多,课程内容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要求脱节;课程实施方式单一,学生主体性缺失,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评价主体单一,以终结性评价为主[2]。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环节,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就必须提高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案例教学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开展案例教学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领导下,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各培养院校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改革,其中,案例教学的有效性日益受到重视。教育部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中明确指出:“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再次强调:“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探究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2015年5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教研〔2015〕1号)中明确指出:“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指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强调要把案例教学作为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3]上述文件明确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改革中的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可见,研究和推广案例教学已经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重点工作。

三、案例教学概述

(一)起源发展

所谓案例是指包含问题、内容、情节、过程和解决方法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4]。1910年,科普兰博士最先在哈佛商学院使用讨论法进行工商管理教学。1921年,科普兰博士出版了一本案例集,由此推动了该校教师运用案例法进行教学。哈佛商学院将案例教学法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来源于实际的工商管理情景,常以书面形式展示供学生自行阅读、研究,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5]。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案例教学目前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教学中,成为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学最早在师范教育中运用是1986年,美国教育家舒尔曼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组织的一次会议上发出提倡案例教学的呼吁,之后研究者及实践者开始把案例教学引入师范教育和教师培训中[6]。案例教学通过教学组织、材料和手段等方面的集成创新,虚拟或者模拟一种亲验的、现实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够有机会系统地将知识和理论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

(二)主要特色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国教育硕士目前生源复杂,起点不同,需求各异。部分本科毕业直接报考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学生本科阶段没有师范教育背景,或者缺少系统的教师技能培训和教育实践经验,加上学制两年要在第一年完成所有基础课、必修课、选修课、补修课等课程的学习,学习压力较大,能够补充教育实践和教育技能的时间非常有限,往往缺少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还有一部分在职攻读的教育硕士来自教育一线,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受理论水平限制,很难结合理论指导将自身的教学进一步提升和凝练。事实上,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需要理论基础,一定的理论学习为研究生教学和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方向的指引,但是需要在理论与学生原有经验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而传统的理论教学则很难做到这一点。在教育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中要有一个相互关联的中间环节,案例教学法无疑是连接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一个有效途径,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2.以现实性为基础。案例教学首先强调案例的真实性,即案例或问题要有现实背景,并有较强的现实感和实践价值,其教学重点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固定的理论原理,还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教学专题各层面各角度全方位剥开,引导学生进行系统而具体的探析与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经验和活动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案例教学的应用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使学生能模拟实际的场景,设想可能遇到的真实问题,从而增强设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能力。因此,案例的选择是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如果案例本身过于陈旧,或者与教学对象教育背景、学习需求差距较大,则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或共鸣,不利于课堂任务的开展,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以对话性为导向。通过选择有针对性、现实性的教学案例,吸引教育硕士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关案例的研讨中,是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与价值的关键环节。案例教学的方法比较灵活,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个人反思、独立解决法,每一个学生根据教师呈现的情境案例进行反思,写一份案例分析报告,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观点和解决办法;二是小组研究讨论法,根据教师呈现的案例在各小组内讨论,然后再由全班学生共同交流分析案例;三是专家(教师组)解读法,请行业专家或教师组成员分析案例,与学生互动答疑交流;四是角色扮演法,由学生分别扮演案例中的人物,体会角色的真实状态[8]。以上方式可以灵活选择,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需要组合运用,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进行平等对话和讨论,其实质都是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式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处处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运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学生要敢于对其他学生甚至教师的观点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教育硕士案例库建设

(一)建设必要性

虽然案例教学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方式改革中的一个重点,从教育部文件到具体研究生培养方案中都强调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成为研究生培养中的一种主要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还不够普遍,究其原因,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案例是关键。多数授课教师手头没有充足适当的案例供教学使用,并且国内没有专门统一的教育硕士培养案例库,许多高校虽然参与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但没有建立起较具规模的案例库。因此,建立教育硕士案例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来源多元性

案例库首先要有数量优势,能提供比较丰富的资源。案例的来源可以参与教育硕士培养的高校教师,借助教育硕士实习实践基地等平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定期与中小学一线教师交流合作,提供教学工作中能和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的真实素材,收集整理加工编写,撰写案例,纳入案例库建设中;同时,高校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杂志、报纸、参加会议交流等多种形式收集案例资源,并按照案例教学的需要进行加工整理;近年来,精品课程资源、微课、慕课等线上教育信息资源迅速发展,形式灵活多样,也为案例来源提供了优质资源。整体而言,案例编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能力的专门人员参与完成。

(三)定位适切性

1.原则。案例的选择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典型性、问题性、完整性、客观性、代表性、启发性等原则。为满足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而选取的案例素材应该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具有代表性,能够启发学习者与之前学过的教学经验建立有机联系,引起思考。同时需要符合我国整体的教育环境、学习群体的教育背景、理论基础、现实需要等因素,这样才能不脱离实际,引起学生的共鸣,起到较好的示范效果。例如,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建设的案例库中收集了大量有关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案例是否合适。这些案例本身可能很有意义,但却与教育硕士的工作背景和以中小学为主体的未来职业去向相去甚远,缺乏针对性,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难以起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这一预期效果。再比如,我国基础教育正处在变革和发展的历史阶段,很多在以往教学过程中使用过的案例很可能逐渐失去了现实基础,不适合新时展的需要,同时还需要不断补充新的案例,以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2.层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主要针对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与之相关的案例库选择应该针对学生的就职去向,即中小学教育教学专门人才。案例的构成要兼顾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等阶段的典型案例。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独特的认知水平、心理状态、学习需求,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学生管理、教务管理等具体的教育情境具有显著差异,对于大部分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教育硕士来说,只有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给他们分析,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3.分类。案例库由于数量比较丰富,按照教学的实际需要,需要考虑对其进行分类。可以按照学科门类进行划分,以教育硕士领域的案例库为例,可以下设数学、英语、语文、历史等不同学科子库;还可以按照使用功能分类,例如,案例教学精品库、教学问题案例库、教学管理案例库等子库。应该明确一点:建库的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服务,案例课不等于优势示范课,它既是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而展开的研究,也是运用系统方法发现教学问题、解决问题、评价反馈并不断完善的过程。不论是具有示范性的精品案例,还是具有典型的问题,对于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培养都具有现实意义。

(四)协作共享性

案例库的建设非一日之功、一己之力就能实现,需要统筹规划,逐步落实,协作完成。一是可以自下而上,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以联合起来参与建设,或者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和研究专长,有重点地研究开发某一领域的案例库建设,从而避免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二是自上而下,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发挥引领作用,组织统筹这项工作。例如,2016年10月,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在广东省佛山市对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各试点单位对试点改革开展一年来的情况做了总结汇报和交流。其中,中国人民大学设计了处级建制的中国社会科学案例中心,目前,入库社会科学案例已达2000个[9]。在教育硕士培养领域,为进一步推动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开发与案例教学工作,鼓励各培养单位积极开发高质量的教学案例,实现教学案例的共建共享,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于2018年3月组织开展第二届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征集工作。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的入库标准,主要考虑案例选题、案例内容、教学说明以及辅助材料等四个方面的要求,具体分为“教育管理类、学科教学类、教育活动类”等三种类型。在规定中提出,案例必须紧密结合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课程教学需要,符合真实性、原创性、知识性、叙事性、启发性等要求,关注当前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各培养单位推荐上来的案例,通过网上评审、专家组集中评审等方式进行。通过评审并根据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达到入库标准的案例,将收录至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库[10]。以上这些做法,对于提高案例库建设的规范性、优质性和共享性都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石长地,白向宁.以课程学习为依托,提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4):33-37.

[2][3]严奇岩.案例教学与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J].高教学刊,2018(2):153-155.

[4]安世遨.基于案例的大学对话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7(3):83-87.

[5]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75.

[6]李珏.在教育硕士人才培养中案例教学的应用研究[J].职业教育,2015(6):12-15.

[7]李玉栋.论以案例教学为核心的“四位一体”教育硕士教学模式[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6):77-81.

[8]张春莉,权元元.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证研究———以教育心理学课程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44-48.

[9]张乐,刘俊起.探索规律创新机制加强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12-15.

[10]关于开展第二届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Z].教指委发〔2017〕24号.

作者:才亚楠 裴云红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公共英语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