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护理安全管理论文(4篇)

护理安全管理论文(4篇)

第一篇: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前馈控制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将东阳市人民医院巍山院区进行手术的患者采取回顾性研究,将实施前馈控制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前馈控制护理模式应用在手术室管理中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文书质量(96.54±2.18)分,质量控制检查(97.88±1.21)分,消毒隔离(95.48±1.56)分,护理安全管理(98.43±1.17)分;对照组护理文书质量(92.41±1.03)分,质量控制检查(90.06±2.28)分,消毒隔离(89.78±3.49)分,护理安全管理(90.74±3.96)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护理缺陷3例,护理差错1例,护理满意度评分(97.76±1.22)分;对照组发生护理缺陷11例,护理差错7例,护理满意度评分(91.54±3.88)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可以提升护理质量管理评分,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前馈控制;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工作量极为繁重,持续的时间较长,程序较为复杂,比其他科室的工作节奏要快,因此更容易引发医患纠纷,手术室安全管理是近年来临床关注的热点,手术室安全是判定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通过有效的手术室安全管理可以减少手术室中的失误,减少医患纠纷发生[1]。前馈控制指的是通过管理工作前对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可能结果进行预判,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在事前得到避免,属于可以有效降低损失的预防性控制方法,目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逐渐开展应用,可以有效的避免偏差、干预并消灭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医患纠纷,通过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可以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减少不必要的损失[2]。我院采用前馈控制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前馈控制护理管理的患者85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③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不愿参与本项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研究对象170例,其中治疗组男49例,女36例,年龄28~73岁,平均56.75±5.89岁;对照组男51例,女34例,年龄24~71岁,平均55.88±5.9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本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通过,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包括采取健康教育、预防治疗并发症、观察患者病情、心理干预等常规护理措施,消除患者手术过程中不良负性情绪。观察组:给予患者前馈控制护理模式应用在手术室管理中,具体包括以下方法:一是成立前馈控制护理质控小组,由护士长任组长,成员为高年资护士,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临床护理经验,小组的工作职责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临床监督,发现潜在护理问题,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并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反馈实施效果,对发生的护理缺陷分析原因制定环节控制措施。二是护理质控小组将手术室存在护理风险进行一一分析评估,包括年轻护士经验不够、术前访视不到位、手术器械、用物准备不齐全、交接不及时、护士自身能力问题等,对上述缺陷提出可行性建议,按照相关的建议进行临床实施。三是上述可行性建议在临床实施后有质控小组进行动态评估,评价临床应用效果,同时将合理化方法及手段制定为手术室护理制度长期实施,包括建立手术室核对制度、标本登记制度、人员参观管理制度、缺陷评估制度以及完善手术室应急预案,确保在日后的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避免护理缺陷发生。

1.3观察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护理质量控制评定问卷对手术室护理情况进行评分,包括护理文书质量、质量控制检查、消毒隔离、护理安全管理4个维度进行评分,各维度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质量管理越好。记录两组患者护理缺陷和护理差错发生情况,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得分越高提示护理满意度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SPSS17.0中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计数数据以百分率表示,检验方法分别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当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护理指标对比观察组发生护理缺陷3例,护理差错1例,护理满意度评分(97.76±1.22)分;对照组发生护理缺陷11例,护理差错7例,护理满意度评分(91.54±3.88)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手术室属于医院中充满风险的医疗场所,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繁琐、工作时间长、护理难度大等特点,护理隐患较多,一旦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医院纠纷,影响了医院医疗信誉[3]。我院通过对手术室护理安全方面进行分析发生手术室存在以下护理风险,一是在管理因素方面,由于护士术前对患者访视不到位,对患者需求了解不够,容易引发患者出现不必要的误解导致心理上出现波动,对手术开展存在抵触情绪,影响了手术顺利进行;同时部分护士护理文书书写不够规范以及手术器械准备不充分等均是由于护士责任心不够以及手术室管理不规范造成的[4-5];二是在技术方面存在风险,如患者在手术时体位不合适导致术中出现躁动,患者标本保存不当以及术中出现脱管等情况均是护士工作不够细心、护理技术不到位等造成的;三是感染性因素主要是由于消毒隔离工作不到位、无菌操作观念不强等,护士缺乏临床手术室安全意识欠缺[6-8]。近些年优质化护理服务在临床广泛开展,积极探索安全有效的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对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前馈控制又被成为预先控制,在管理工作开始前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对不良后果发生作出预防,尽可能缩小实际情况同预期效果间的误差,通过将前馈控制引入到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对临床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与护理缺陷进行了预警与控制,对各种安全隐患发生进行预防,保障了患者手术安全,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9-10]。前馈控制护理管理加强了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手术室作为医院高风险场所,手术室护士工作态度直接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任何护士的疏忽均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医院要求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的手术室护理知识,更新了手术室护理安全理念,熟练掌握手术室仪器设备使用,通过护士积极主动配合减少了差错事故发生[11-12]。我院通过实施前馈控制护理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消除了安全隐患,规范了护士操作行为,提升了护理质量,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完善了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及相关制度,通过前馈控制对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完善护理流程和制度,严格要求护理人员按照制度实施,规范了护士操作行为与工作流程,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二是提升了护士沟通能力,前馈控制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仅工作要认真负责,同时要学习沟通技巧,懂得心理学知识,加强和患者沟通,护士要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想法、安抚患者焦躁、紧张情绪,提升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注意临床沟通方式和技巧[13];三是加强手术室设备和器械重点环节管理,安排专门护士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对各个重点环节加强管理如输血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危重患者转运等管理,避免在特殊环节出现安全隐患,做到手术室全过程管理,确保手术安全[14];此外前馈控制护理模式将护士考核和培训落到实处,通过例会讨论、分组学习等方法让护士熟知每个岗位工作内容与风险情况,安排有经验护士带教年轻护士,提升护士专业化水平,开展护理技巧操作的观摩和教学,提升护士护理技能,通过定期考核并对优秀人员给予奖励促进护士学习能力,激励护士自我效能实现,强化了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正确价值观与职业观[15]。综上所述,前馈控制应用在手术室护理可以提升护理质量管理评分,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强忠琴.前馈控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1):1001-1003.

[2]李梅枝,张慧萍,姜冬九.前馈控制在心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7(1):180-182.

[3]谭爱娥.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3,1(12):338-339.

[4]张燕.浅谈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8):90-91.

[5]刘金莲,张洪君,张晓静.前馈控制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1):1190-1192.

[6]苏小聪,张珂丽,李丽萍.前馈控制在ICU导管相关性感染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4,35(16):3617-3618.

[7]易云兰,陈敬芳,肖万玲,等.前馈控制在预防ICU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7):65-66.

[8]李跃荣,赵庆华,易凤琼,等.手术病人安全及手术室安全策略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10B):3591-3593.

[9]孙培芳,陶景辉.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影响因素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97-100.

[10]夏玲蓉,李竞赛.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324-326.

[11]倪佃芳.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67-68.

[12]吴学薇.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31(2):84-85.

[13]文金玉,李永红,鲁超轶,等.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86-87.

[14]李冬梅.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6):212-213.[15]杨红梅.浅谈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3):118.

作者:程宝芳 单位: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巍山院区手术室

第二篇:门诊护理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安全的具体方法和路径。方法通过门诊安全管理理论分析,制定门诊安全管理方案和实施路径,并对该院实施门诊护理安全管理前后护理满意度、患者投诉率、护理纠纷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门诊护理安全管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82%,提高到98.52%,患者投诉率由7.01‰,降低至0.59‰,护理纠纷发生率由1.64‰,降低至0.1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全面提升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树立系统安全理念,优化安全管理方法和路径,实施门诊全面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投诉率和护理纠纷,提升护理满意度,可在有条件的医院门诊进行推广。

[关键词]门诊;护理;安全管理

门诊部具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特点,患者在诊室、辅助检查部门、挂号交付窗口等多处活动区域停留和往返,护理难度大、风险高,如何有效减少门诊护理不良事件,建设优质高效的护理安全体系,已经成为门诊护理管理的重要课题。该研究根据该院实际,自2015年8月开始推行全面门诊护理安全管理,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院为三级甲等医院,日门诊量约为5000人次,门诊共有护理人员38名,均为女性,年龄21~45岁,平均年龄(33.45±5.82)岁,专科学历11名,本科及以上学历27名,所有护理人员均具备护士执业资格证,自2015年8月开始实施全面门诊安全管理,以《护士管理办法》为依托,以《门诊患者安全规划》为目标,对安全制度、安全考核、应急预案处置流程等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完善。

1.2具体方法

1.2.1完善安全管理路径在深入总结该院安全管理规定,充分借鉴其他单位优秀做法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门诊安全管理路径。对安全管理、门诊环境、护理操作、患者因素、护理人员素质等关键因素重新进行细化。成立安全管理小组,组建门诊全体护理人员参与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确定各岗位具体工作职责。

1.2.2确保门诊环境安全针对门诊对面经常出现湿滑的实际问题,增加防跌倒警示牌。在饮水机旁设立防烫伤警示牌。在挂号交费处增加防失窃警示牌,在门诊公共区域增加健康宣教宣传海报,利用患者候诊时间普及健康知识,营造舒适、温馨的门诊就医环境。

1.2.3加强药物安全管理在护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向患者介绍用药知识,重点包括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用药注意事项、药品保持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应用青霉素等药物时,严格遵守药敏测试流程,确保用药安全。

1.2.4系统开展安全培训组织门诊护理人员采用自学、集中学习、考学结合等方式进行门诊护理安全知识学习,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确保所有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流程及方法均能够清晰掌握,并能够自觉尊重各项安全规定。

1.2.5开展护理安全检查对照护理安全规定每日开展门诊护理安全工作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每月定期召开护理工作会议对前期护理安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探讨,并出台相应的防范措施。横向征求其他科室意见,对门诊护理安全工作进行持续优化。

1.3主要指标

选取门诊护理安全管理前4852例完整患者资料和实施后5013例完整患者资料,分别对投诉率和护理纠纷发生率进行统计,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表进行统计。

1.4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投诉、护理纠纷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实施门诊护理安全管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82%,提高到98.52%,患者投诉率由7.01‰,降低至0.59‰,护理纠纷发生率由1.64‰,降低至0.1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单位,具有患者量大、病情多样等特点,护理安全管理压力较大,在推行门诊安全管理过程总,应从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入手,深入分析门诊护理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变事后处罚为事先预防,从制度上和流程上探究提高门诊护理安全的方法,从而事先门诊护理安全的目标。在全面提升门诊各项安全硬件设施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护理安全学习培训十分重要,培训的过程既是深入贯彻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过程,也是提高护理人员安全管理理念、提升护理安全技能的过程。只有做到培训到位才能使护理人员对各种安全知识做到深入掌握,也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在培训的组织上,该院采用集中学习、自学等多种方式,最终护理安全考试结果,所有护理人员均顺利通过,证明了培训工作的有效性。随着医疗产业的发展,各类新药在门诊的应用数量和种类逐年提高,也使用药安全成为了门诊护理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在护理过程中对药物管理绝不能存在半点麻痹和侥幸心理,应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要求给药,严格遵守药敏测试流程,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导致的门诊护理安全事故。在实施门诊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制度化的检查和定期总结分析是确保门诊护理安全管理长期实施的必要手段,通过定期对护理安全隐患和患者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可以及时总结门诊护理安全管理的经验教训,避免重复发生类似护理安全问题,对预防护理安全事故具有积极意义。该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门诊护理安全管理后,患者投诉率、护理纠纷率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持续提升,可见护理安全管理不仅对降低患者投诉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门诊护理安全管理属于系统性工作,绝不是护理管理人员制定几项制度、开展几次检查就能够产生明显效果的,门诊护理安全管理水平真正的提升需要门诊全体护理人员的共同参与,需要整个护理团队的高效协作,需要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发现和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门诊护理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管理目标。总之,通过全面提升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树立系统安全理念,优化安全管理方法和路径,实施门诊全面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投诉率和护理纠纷,提升护理满意度,可在有条件的医院门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PronovostP,SextonB.Assessingsafetyculture:Guidelinesandrecommendations[J].QualSafHealthCare,2005,14(4):231-233.

[2]林月娇,张梅青,高龙海.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途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6):134-135.

[3]段霞,施雁.门诊护理服务失误补救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13):102-103.

[4]FaxonDP,SehwLH,PasLernakRC,et.al.Improvingqualily-ofearethroughDiseasemanagement:PrineiPlesandreeoenda-tionsfromtheAmerieanHeartAssoeiationsExpertPanelonDiseaseManagement[J].Cireulation,2004,109(21):2651-2654.

[5]崔妙玲,李敏燕,杨连招.医院护理管理者患者安全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76-78.

[6]FengX,BobayK,WeissM.Patientsafetycultureinnurs-ing:adimensionalconceptanalysis[J].JAdvNurs,2008,63(3):310-319.

[7]VelletriJ,BoyleK.Beatingthemandatoryblue:usingtheFOCUSPDCAprocess[J].NurseStaffDevInsid,1996,5(3):19-20.

[8]彭淑芬.浅谈该院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及体会[J].中国临床护理,2013,2(3):163-165.

[9]易烜,曹霞.门诊护理风险管理实施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5):325-326.

[10]MianoB,WoodW.Implementationofthei.v.pushmethodofantibioticadministrationusingtheFOCUS/PDCAap-proach[J].HomeHealthcNurse,1998,16(12):831-837.

作者:于群 单位:青岛市第九人民医院门诊部

第三篇: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急诊接收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择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该院急诊接收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分诊程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干预。结果两组分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中,观察组(90.52±10.25)分高于对照组(70.52±8.65)分(P<0.05)。两组分诊护理满意率对比中,观察组98.00%高于对照组90.00%(P<0.05)。两组分诊失误对比中,观察组0.00%低于对照组4.00%(P<0.05)。结论急诊分诊管理管理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分诊护理质量与满意度,降低分诊失误概率,适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急诊护理

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患者最集中、管理与抢救任务最繁重、病种分类最多的科室,常常需要面临许多突发性事件,其护理工作具有强度大、变化快、风险性高等特点。急诊分诊是急诊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患者的主诉、体征与症状进行初步判断,之后根据疾病缓急安排救治程序[1-2]。然而,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急诊患者具有随意性与突发性,急诊分诊工作中往往无法在短时间内为大量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分诊指导,这使得分诊失误等护理安全事件频发,显著降低了工作质量[3-4]。为了进一步保证急诊分诊护理质量,该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对150例急诊患者应用了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干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干预后)该院急诊接收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18~86岁,平均(50.5±8.6)岁。择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干预前)该院急诊接收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18~86岁,平均(50.8±7.5)岁。两组在性别及年龄资料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分诊程序,方法:分诊护士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急症鉴别诊断能力、突发事件应变能力,并以询问、观察等方式获取到患者的信息,初步掌握病情;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观察与检测生命体征变化,重视潜在风险因素的观察与记录,并根据“突出重点、紧急评估、快速分类”的原则进行分诊预处理;通过体检与接诊,护士可以初步掌握患者的病情,此时即可及时分类,指导就诊;针对等待诊治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随时给予观察,必要时重新评估病情,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分诊流程包括:患者就诊-分诊护士接待-评估病情,初步诊断-患者入诊室-诊查,抢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环境管理相较于其他科室,急诊科流动患者较多,所以准确、清楚划分科室区域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患者误入其他科室[5]。该院根据《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结合患者疾病的轻重缓急,将急诊区域划分为“普通区”“密切观察诊疗区”与“抢救监护区”三个区域,且于每个区域中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以便提高急救效率。同时,在分区就诊的基础上,各区域与诊室应设置醒目的标识,并悬挂分诊流程图与分诊标识,内容清楚简捷,以便提高患者对分诊流程的掌握度,缩短询问时间。

1.2.2预防感染风险由于急诊科多数就诊患者为危重症患者,所以急救护理期间易接触到污染物,例如:大小便、呕吐物及血液等,这给感染事件与护理风险埋下了诸多隐患。针对此,护理人员在实施诊疗操作时应强化感染风险意识,认真戴好手套与口罩,若为传染病患者,应及时穿好防护服,并做好消毒灭菌工作。

1.2.3强化法律意识急诊科属于护理风险事件的高发科室,若有操作失误极易致使护患纠纷,甚至是法津事件。针对此,护理人员应充分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自身法律意识与水平,充分保护护患双方的法律权益。同时,定期召开小组会议总结分诊期间的护理风险问题,组织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并对已发生的医疗纠纷与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强化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与法津意识。

1.2.4强化业务能力临床中发现,分诊工作对分诊护士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若分诊护士综合素质较差,接诊时态度恶劣可直接影响护患关系,甚至发生辱骂、斗殴等情况,显著增加了分诊不安全因素[6];而分诊护士缺乏专业知识,对急症掌握不足,无法有效识别出疾病科别,则会延长分诊时间,甚至造成错误分诊,使患者错失急救时机。例如:急腹痛可见于妇科、外科与内科,若未及时结合其他症状、体征观察,则可能出现判断错误。同时,由于急诊护理人员工作较为繁重,所以缺少了对学习的动力与精力,无法及时补充与更新专业知识,使业务能力停滞不前。所以,急诊科应通过培训、外派交流、考核等形式为分诊护士提供学习的平台与条件,使其不断完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

1.2.5规范分诊语言分诊护士在分诊期间应充分利用沟通技巧,确保交流内容规范、准确、清晰,同时注意礼貌用语,遇到接诊受限等情况时,应及时与患者家属解释与沟通,说明原因,避免护患纠纷。保证出诊急诊电话处于通畅状态,不可因私事妨碍通信通畅。

1.2.6强化监管制度建立全面的监督管理制度,充分落实分诊护理质量监管体系。在急诊科设置意见箱,以便患者对医疗与护理服务提出诉求与意见,管理者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分析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改进措施,强化分诊安全管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①自拟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患者对分诊护理质量的认可程度,该问卷满分为100分,内容包括:接待能力、应急事件处理能力、业务能力与总体评价等,分值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佳。②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比两组患者对分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该表满分为100分,内容包括服务态度、分诊技术,分值90~100分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70分以下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③观察两组分诊失误的发生率。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用n与(%)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分诊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分诊护理质量评分为(90.52±10.25)分,对照组为(70.52±8.65)分,观察组分诊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分诊护理满意度与分诊失误发生率对比

两组分诊护理满意率对比中,观察组98.00%高于对照组90.00%(P<0.05);两组分诊失误对比中,观察组0.00%,低于对照组4.00%(P<0.05),

3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中的重要组成科室,其患者具有病情复杂、病种多、病情危重等特点,加之接诊时间无法确定,这给急诊分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7-8]。临床工作中发现,导致急诊分诊失误的安全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当发生公共危害事件时,急诊科患者病情复杂、数量多,分诊护士往往需要接待大量的患者与咨询者,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兼顾到每名咨询者,易使其产生忽视感而出现不满,甚至诱发护患纠纷[9];②急诊科内空气流动性差,加之患者数量多,室内可滋生大量病菌,若未做好防护措施,易诱发院内感染;③急诊患者起病突然,其家属往往伴有焦急、激动、紧张等负性情绪,且对分诊护士抱有极高的期待,希望可以尽快就诊,然而当诉求无法满足或回应时,可导致情绪失控,与分诊护士发生矛盾;④当面临大型事故或短时间内大量涌入患者的情况时,部分资历过低的护士无法准确、及时地提供分诊服务,致使患者及其家属产生不满情绪。同时,有研究发现,由于责任差错或技术差错所致的分诊失误较少,而沟通不良与护患纠纷却是影响分诊质量的主要原因[10]。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是为了保证分诊质量所制定的一种管理措施,它从完善环境管理、分诊护士风险教育、组织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学习护士法律知识、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入手,消除分诊中的不安全因素,继而增强分诊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降低分诊失误概率[11]。该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分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中,观察组(90.52±10.25)分,高于对照组(70.52±8.65)分(P<0.05)。两组分诊护理满意率对比中,观察组(98.00%)高于对照组(90.00%)。可见,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有效提高了分诊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两组分诊失误对比中,观察组(0.00%)低于对照组(4.00%)。此结果进一步说明急诊分诊安全管理降低了分诊失误概率,使分诊工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12]。总之,急诊分诊管理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分诊护理质量与满意度,降低分诊失误概率,适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蒋月花.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4(7):171-172.

[2]黄丽娟.急诊分诊管理控制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6(18):2790-2791.

[3]范燕华.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8(14):117-118.

[4]胥建平.急诊分诊实行安全管理模式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30(18):46-47.

[5]袁晓敏.改良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5,15(10):51-52.

[6]杨珍,张宝珍,周胜亮.分区分级管理模式在急诊科中的临床实践效果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15(24):35-36.

[7]王静.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在急诊的应用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6,20(1):17-18.

[8]赖伟兰,黄秋萍,胡佳俊,等.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23(7):730-732.

[9]藏瑞,郭锦丽.降阶梯思维对急诊分诊准确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5(29):166-168.

[10]吴翔燕,郭玉兰,张鸿兰,等.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5(14):2002-2003.

[11]郭芝廷,金静芬.急诊危重度指数与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判别模型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32(5):594-598.

[12]杜云真.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32):69-70.

作者:朱娜 单位: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急诊科抢救室

第四篇:普外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普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效果。方法:对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38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的19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护理标识管理的19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护理管理质量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06%,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7.7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6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得分(97.44±2.84)分,护患纠纷发生3例,护理质控评分(96.14±3.22)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得分(90.36±1.21)分,护患纠纷发生11例,护理质控评分(89.54±1.65)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或χ2=31.9444、4.7426、25.4074,P<0.05)。结论:护理标识应用在普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能够防范护理风险,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推动了护理质量的提高,保证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标识;普外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

随着现代科学、社会的进步人们要求现代医学的标准逐渐提高,特别是护理工作既需要先进的临床护理理论和丰富护理经验,同时对护理质量的需求不断提升,现代护理学中不仅腰围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更需要以患者为中心考虑到患者舒适、人文关怀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护理服务[1-2]。护理标识指的是为了保障临床护理人员和患者安全保证护理工作有序进行让护理质量得以提升通过规范的图案与文字对护理工作中需要警示的环节进行具有特征性的标识的总称,目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3-4]。我院应用护理标识在普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388例,根据开展的临床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94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试验研究,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后实施。其中观察组男性106例,女性88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6.44±4.98)岁;病其中乳腺癌14例,消化道出血38例,阑尾炎患者62例,胆道结石患者42例,肠梗阻患者18例,胃癌患者11例,肝癌患者9例。对照组男性112例,女性82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46.58±4.91)岁;病其中乳腺癌11例,消化道出血44例,阑尾炎患者69例,胆道结石患者40例,肠梗阻患者19例,胃癌患者7例,肝癌患者4例。两组一般资料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护理模式,通过腕带进行标识管理,包括可以识别患者姓名、病区、床号、住院号,通过温馨提示“小心滑倒”“小心烫伤”等信息提示患者注意安全。观察组:在普外科病房开展护理标识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类:一是患者识别标识,腕带为改良式,两端具有不可逆的一次性可调式装置,腕带记录患者信息和风险评估信息,使用蓝色标识防止冲动伤人,使用绿色表示防止外逃,使用红色腕带标识患者情绪低落,注意防止伤害。二是采用治疗护理标识,红色为特级护理,粉色为一级护理,黄色为二级护理,白色为三级护理;采用护理防范标识,针对存在风险的患者使用各种个颜色标识标记冲动、跌倒、坠床等信息,时刻提醒护士做到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采用饮食标识为提醒护士做好特殊患者饮食护理,黄色标识低盐低脂,白色标识糖尿病饮食,绿色为素食,红色标识饮食功能差,需要防噎。三是使用治疗环境标识,病房区域标识采用院里统一制作。环境标识和方位标识如用黄底黑字标注小心地滑在盥洗室、卫生间张贴在显著位置,在开水炉旁使用黄底红字标注小心烫伤,在管道井或者消防栓旁用黄底红字张贴有电危险和消防器材等,在氧气筒旁张贴防火、防油、防热、防震等黄底黑字标识,卫生间的水龙头用红色和蓝色标注冷热标识;沟通标识的使用,患者输液时防止“为了您的安全,请勿随意调节速度”标识,护士台治疗台贴上“你今天三查八对了吗”“今天你洗手了吗”“今天你微笑了吗”等标语,时刻提醒护士保持职业素质,为患者和家属营造温馨的环境,让护士自觉遵守[5-7]。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中坠床、感染、导管脱落的发生情况。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患者从护理服务、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临床护理满意度评价,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越好。同时记录两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以及采用临床护理质控评分对护理工作进行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SPSS17.0中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计数数据以百分率表示,检验方法分别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当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发生坠床1例,感染2例,导管脱落1例;对照组发生坠床4例,感染3例,导管脱落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得分(97.44±2.84)分,护患纠纷发生3例,护理质控评分(96.14±3.22)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得分(90.36±1.21)分,护患纠纷发生11例,护理质控评分(89.54±1.65)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普外科属于临床患者人数较多的科室,同时也是外科领域中历史最长、发展最全面的科室,一般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科室,因此护理工作相对繁重,风险相对更多,因此风险事件频发,护患矛盾随之增大,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提升护理质量,从根本上保证护理安全。风险管理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提升对潜在风险意识识别、评价和处理能力,有助于减少医疗风险事件发生。传统的护理模式护士疲于应付,因此容易出现风险,自WHO提出护理安全标识使用提倡患者参与的护理安全模式,但是在临床上实施存在一定的误区,传统的护理模式护士病位真正以认识护理标识重要意义,只是按照要求悬挂护理安全标识或者进行佩戴,没能像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没有让患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此外护理标识的使用是为了保障临床护理安全,但是传统的护理模式缺乏对患者系统的评估,所有患者床尾可能均悬挂护理标识,没有针对性,无法起到警示作用,而且部分护士认为悬挂了“防止跌倒”等标识后一旦患者出现类似不良风险事件就可以免责,这种是错误的观念和意识[8-10]。我院采用了护理标识应用在普外科病房中,护理标识的使用能够在护患双方中起到良好的提示与警示作用,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同时护理标识的使用对医护人员起到了督促和教育的作用,提升了护士的职业素质,随着医院服务市场的竞争和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护士需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充分了解患者情况,在开展护理前要想在病人之前,做在病人之前,防患于未然[11-12]。二是护理标识能够有助于医院病房的护理管理,为患者营造温馨和具有安全感的病房氛围,同时护理标识的使用更加注重细节管理,目前越来越多的仪器和技术应用在临床,增加了静脉治疗管理的难度,患者临床留置的管道越来越多,护士需要定期进行冲管、封管、维护,因此通过使用管道标识明确了置管时间、长度、类别,严格了静脉治疗质量控制。三是护理标识的使用让患者体会到医院的安全文化氛围,各种护理标识对于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均是一种提醒,患者和家属增强了安全感,护士每天的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繁杂,因此思维容易混乱,尤其是在疲劳、紧张等注意力不集中时容易出现失误,护理标识的应用则规范了护士的工作行为,理顺了护士工作流程,强化了护士安全意识,增强了护患沟通,让患者和家属配合更加密切[13-15]。护理标识应用在普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能够防范护理风险,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推动了护理质量的提高,保证普外科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非凡,彭翠香,崔莹.护理安全标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6):427-428.

[2]黎艳鲜,黄伟震,陆青,等.住院精神病人应用标识腕带对护理安全管理及病人心理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2,34(1):99-100.

[3]李月婵,黄丽娟,欧春红.管道标识在普外科各种管道中的应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3,11(27):353-354.

[4]代娟,魏小妹,詹才涛.管道标识牌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2,27(24):77.

[5]陈冬梅,罗淑娟.管道标识在普外科各种管道中的应用[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1,11(2):159-160.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年10月第36卷第10期9331

[6]麦淑明.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3(1):157-158.

[7]卢艳梅.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251-252.

[8]葛东明,王爱凤,王正梅,等.护理标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8):3437-3439.

[9]童莉莉,傅巧美.神经外科监护室护理标识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6):734-737.

[10]柳彦君.自制护理标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91.

[11]王非凡,彭翠香,崔莹,等.临床护理安全标识手册的设计与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4):2940-2942.

[12]畅亚红.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9):233-234.

[13]彭爱荣.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87-88.

[14]熊年秀,胡江敏,詹军华,等.多元色护理风险防范标识与病人信息床头牌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3C):1130-1131.

[15]仲霞萍.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普外科试点病房的实施方法与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1):152

作者:陈林肖 单位:浙江省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