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城市雕塑发展论文(5篇)

城市雕塑发展论文(5篇)

第一篇:城市雕塑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性思考

城市雕塑是重要的城市文化遗产,积淀和凝聚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反映人类过去生存状态、人类的创造力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有力物证,是城市文明的纪念碑,蕴含了城市文化的重要内涵和深厚底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城市特色和性格,甚至影响着城市的定位。这些城市雕塑文化遗产经过历史的沧桑依然存留在城市的空间中,与人们的生活相融合,对城市的风貌、城市空间的划定和人们的行为起着无法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城市雕塑文化遗产不仅包括经过认证的历史文物雕塑,也涵盖了与历史建筑血肉相关的装饰雕塑,部分新建成的城市雕塑也属于文化遗产范畴。对这些固化了的物体的保护,不仅仅取决于它是否还具有以往的使用价值、多么珍贵的艺术和科学价值,同时还取决于它已经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一定街区和空间的标志,进而深深地印刻在市民们的记忆里。保护城市建筑文化遗产,正是因为它们对城市文化传承、现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度注重经济利益的社会环境中,城市雕塑文化遗产需要的不是人们给予怜悯式的保护,而是需要人们真正认识到对于城市发展、社会秩序稳定、文明素质的提升和市民生活质量提高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而给予积极的保护,应该是市民的自我保护,是全社会的关注和职责。因为,这些雕塑一旦遭到损毁,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就会随之消失,遭受损失最大的还是城市自身和全体市民。因此,城市雕塑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涉及全民的公共事业,要体现社会公平,其中最主要的是保证公众的根本利益。市民的参与意识和行为的本质就是雕塑文化遗产保护的公共性。因此,对雕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在那里生息繁衍的市民密切相关,牵涉到公众的利益,更需要公众的参与。

目前,中国的城市雕塑文化遗产保护大致可以分为政府和民众两个层面。政府是自上而下的,且处于主导的位置;而公众参与是自下而上的,十分被动。简单回溯近些年的政府行为,如成立城市雕塑管理办公室等机构、制定国家和地方法规、设定文化遗产日、确定城市发展规划、维护被损毁的城市雕塑等,既有成功的范例,也有失败的教训。至今为止,仍然存在着缺乏体系的建设、缺乏管理组织体系间的协调机制、地方性法规不完善等失缺,造成各自为政、保护力度不大、投入不平衡等现象在各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现,致使很多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城市雕塑被拆毁、被破坏,或改造的面目全非,为当前和以后的保护与修复留下很多的遗憾。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聂士成是清末武卫前军统领,在天津市抗击八国联军时于今八里台一带殉国,为纪念这位爱国将领,天津市政府于2000年在原址兴建《聂士成纪念碑》。但是却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维护不佳,基座损毁、灯光缺失,甚至成为便溺场所,引起前来瞻仰的公众极大反感,在舆论关注下才得到解决,恢复了原有面貌。从公共性的视角总结民众对雕塑文化遗产的保护则更让人叹息。改革开放初期,尽管民众主要考虑的是生活和经济发展,对各类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较为淡漠,但依然有一些有识之士从国家地位、文化遗产,以及学术价值等各个角度呼吁对以建筑为代表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如历史建筑的摸底调查和修缮、参与文物法规和城市规划的制定等。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民众对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面的场景。一方面是专家参与论证,学术界形成研究团队和中心,以及政府规划和改造工程的公示,为民众的反馈提供通道;另一方面民众自发地组成志愿者团队主动进行调查和参与改造。但是,更多的民众参与者的意见并不具有约束力,在许多情况下,参与公众并未真正成为决策者,也缺乏制度化保障;加之政府官员追求业绩,规划师、建筑师、文化遗产保护者等职业人士也随之妥协,在政治力量裹挟下的保护规划和措施羸弱无力,结果使得公众和政府不具有连续互动的关系,社会的权力阶层、职业人士及管理机构代替普通居民决定居住环境。近年来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沈阳火车站《苏联阵亡将士纪念碑》(俗称《坦克碑》)的去留,这座有60年历史的纪念碑是中苏两国并肩作战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见证。当地建设、铁道等部门认为《坦克碑》影响交通枢纽升级,应予拆除。但文化部门则认为搬迁异地会造成纪念碑承载的宝贵历史信息的缺失。当地市民也广泛表达了应当在原地保留纪念碑的强烈意愿,但依然不能改变纪念碑被迁移的结果。虽然在原址放置了一块卧碑,但公众依然不知道纪念碑被迁移何处。这是典型的公共性的迷失。城市雕塑文化遗产保护就是在强势和弱势不对称的状况下进行的,缺乏相互博弈的平台和氛围。

从公共性的角度看,对雕塑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提高到与建筑等其他文化遗产同等的重要位置,并通过政策的制定为公众提供多种渠道参与的可能,促进公众参与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将民众这种自下而上的保护方式和政府自上而下的保护结合起来,使民间自发的保护意识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为具体的保护参与,提高保护利用的效果,并且要给予法制和制度上的保障。

作者:张利民 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城市史专家

第二篇:公共审美下新疆城市雕塑民族文化形塑研究

新疆城市雕塑不仅是城市形象的塑造,更是对民汉交互的公众审美的引导和体现。地域性和民族性是新疆城市雕塑的特有文脉,民族历史文化人物、现实生活风情的题材选择和具有伊斯兰宗教和少数民族装饰手法的形式语言、表现方式等既是行之有效的经验,也具有进一步深化和开掘的空间:激活新疆历史和考古材料的资源,在题材上深化新疆城市雕塑的民族文化涵义;深入研究新疆少数民族的视觉心理和造型传统,在表现语言上强化新疆城市雕塑本体的民族文化意味。作为公共艺术的新疆城市雕塑首先建立在公共互动的文化场域中,汉族与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历史现实和对“嵌入式”城市民族居住模式的倡导决定了新疆公共性诉求中民汉交互与认同成为必然。认可自我民族身份的同时也认可其他民族的文化差别是和谐新疆、和谐城市对新疆公众的基本素质要求。而生活在新疆的各个民族都要面对新疆这一共同地域的特有文脉,地域归属感的获得也是新疆城市雕塑创作中所面临的重要诉求。在新疆现代城市形象构建和对民汉交互的新疆公众审美的引导与体现中新疆城市雕塑的民族文化视觉形塑就成为重要课题。新疆的和平解放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象构建,新中国城市雕塑的起步也构成了新疆城市雕塑建设中的国家经验,这时新疆城市雕塑主题与表现手法及其中蕴含的意识形态与全国各城市一致,生产劳动、工农兵和造像印证着共同的时代背景。唯有不同的是个别的少数民族欢庆歌舞题材的雕塑透漏出新疆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中城市雕塑的少数民族文化诉求。城市雕塑既是现代城市形象建构中的一部分,也是公众审美的引导和体现,不同的城市应有不同的形象特点和不同的地域文化反映,对于新疆城市雕塑中的少数民族文化表达而言,民族历史文化人物、现实生活风情的题材选择和具有伊斯兰宗教和少数民族装饰手法的形式语言、表现方式等既是行之有效的经验,也具有进一步深化和开掘的空间。

一、题材:新疆城市雕塑的少数民族文化涵义

新疆是有着十三个主要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俄罗斯族、塔吉克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涌现出许多凝结着民族智慧的文化经典和历史人物,对少数民族历史和现实生活的表现就成为新疆城市雕塑中最有特色的题材。新疆雕塑家孙增礼为喀什创作的《阿曼尼莎汗》,用白色大理石塑造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木卡姆的搜集整理者、维吾尔族音乐大师阿曼尼莎汗的形象。雕像中阿曼尼莎汗表情端庄、素裙端坐,左手竖扶萨塔尔琴,右手持弓,仿佛正用音乐向凝视她的公众传达着民族历史的沧桑与民族文化的智慧。雕像造型手法典雅简洁,面部圆润,颇具古典气质,而在帽饰和萨塔尔琴的处理上细腻丰富,充满维吾尔族特有的装饰意味,同时与雕像整体的质地构成和谐的肌理对比。此类民族文化色彩明显的作品有的表现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人物,如维吾尔族雕塑家迪力木拉提的《麻赫穆德•喀什葛里》,塑造了11世纪我国维吾尔族著名的学者、语言学家、《突厥语大辞典》的作者麻赫穆德•喀什葛里;再有表现解放之后少数民族的先进人物,如白昆亭为于田县创作的会见于田县“骑着毛驴去北京”的维吾尔族老农库尔班•吐鲁木的雕像;还有表现少数民族生活风情的如李宇翔、黄以德为乌市人民剧场创作的维吾尔族舞蹈雕塑等。这些雕像背后的故事和生活真实可感,他们被放置在城市的广场、公园等公共日常活动的区域,既符合民汉交互的地域人群对民族与地域历史的认同与需求,也在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城市的视觉形塑中彰显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色彩。回望历史,新疆的不同地域、不同城市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资源,可以在当下公众审美引导和城市文化视觉形塑中进行转化,只是这些资源还未被有效挖掘:新疆自古以来曾经居住过塞种、车师、月氏、乌孙、匈奴、丁零、坚昆、楼兰、龟兹、疏勒、突厥、吐谷浑、党项、回鹘及汉族等多个民族,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是丝绸之路古道上遗留下的重要文化财富。

考古材料给我们提供了大量视觉形象证据,使我们对新疆民族文化历史的了解不仅停留在文字上。先秦时期,罗布泊人服饰流漏的原始自然之美;伊州、伊吾地区织物中的装饰图案;若羌县小河墓葬发掘的插羽毡帽造型简单,装饰古朴;扎滚鲁克古墓群中出土的“羊角帽”独具特色……公元前2世纪前后传入的佛教文化,对西域各民族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龟兹与高昌的佛教洞窟壁画中,不难看出印度半岛犍陀罗艺术与秣菟罗艺术的交融及本土化发展的印迹,洞窟壁画中供养人的形象成为我们开发地域民族文化资源的视觉证据。公元640年,唐朝在吐鲁番地区设置西域都护府,高昌古城区域的阿斯塔那古墓群的出土文物是此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大量的彩衣人偶、绢画及实物,再现了当时的高昌繁华之景。这一时期的西域妇女头饰与妆容形象独特。明清时期,维吾尔族服饰的形制与图案造型已逐渐确定且具有明显区域特色,吐鲁番、哈密等地的维吾尔族形象与和田地区已有明显不同,维吾尔族宗教人士的穿着与常人也有所区别……历史上中原与西域频繁的文化交互中所留存的视觉材料其实都可以成为当下新疆不同城市、不同地域的城市雕塑与形象构建中的题材资源。就新疆城市雕塑题材的挖掘而言,除了上述以少数民族人物为主的历史形象和视觉遗迹的开发之外,与少数民族传统或现实生产生活相关的建筑、场景、动物、植物等都可以纳入进来,前文所说的马的形象、南疆维吾尔族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毛驴、塔吉克族的训鹰、牦牛,喀什、和田、吐鲁番等地维吾尔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生活用具、乐器等等,这些本地居民熟悉的事物同样具有承载地方归属感的造型符号性质,而且此类题材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城市雕塑的创作中易于转化,当然这里说的是转化,而非仅仅具象地表现,因为那样不仅会减弱作品解读与延展的空间,而且对其内涵的投射也往往失之生硬,因此,这就必然涉及新疆城市雕塑表现方法和雕塑形式语言的探讨。

二、表现语言:新疆城市雕塑本体的民族文化意味

正如上文所说,解放前由于伊斯兰教偶像禁忌的原因,新疆少数民族的造型艺术中是不允许不表现包括人在内的有生命、“长眼睛的”事物的,人像雕塑更无从谈起。解放前新疆整体的造型艺术仅仅包含几何、植物、阿拉伯文字元素组成的装饰纹样和有限的装饰画,用固体材质雕造物品的金银器皿和木质工艺品的制作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真正意义上的雕塑并不存在,自然也就没有任何雕塑技法经验可言。就雕塑技法而言,新疆城市雕塑的先行者席时荣、李宇翔、张辛民、孙增礼、王引家、迪力木拉提等人是五、六时年代和八十年代从内地的艺术院校学成归来,从事创作、教学,因此新疆城市雕塑的基本技巧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框架下的具象写实风格。近年来伴随着雕塑家和研究者对民族性地域性的重视,少数民族装饰艺术的手法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雕塑家和接受者的认可和关注。与汉族儒、释、道哲学思想及农业生产方式影响下的节制、中和、素雅等为总体特点的审美习惯不同,维吾尔族受波斯、土耳其等中亚伊斯兰装饰和手工艺文化的直接浸染,强调视觉细节的重要性和“手物之间”的身体痕迹,这与新疆维吾尔族绿洲果园文化的热烈、浪漫氛围和明朗、幽默的民族性格发生同构,院落、建筑、室内陈设、服饰妆容以及地毯、金银器、铜壶等生活器皿中,处处充满富有节奏的纹样和绚烂的装饰图案,折射出维吾尔族对视觉细节、肌理、质感、光感极其敏锐的审美习惯;再比如新疆哈萨克族同样在伊斯兰装饰文化的土壤中吸取养料,但游牧生产方式的单纯、宁静与追逐、狩猎的热烈、张力所形成的反差空间中,逐渐形成装饰简洁粗壮、色彩单纯强烈的审美习惯。少数民族公众审美中的这些特点与汉族完全不同,这使他们的装饰艺术风格手法和质感也差别极大。

新疆有13个主要民族,以维吾尔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视觉心理和审美习惯在今天的公众生活中处处显露,不可避免地对新疆汉族群体发生影响。因此,对于公共审美视野下新疆城市雕塑的民族性构建而言,在原有的写实手法的基础上拓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方式和形式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路向。新疆雕塑家叶繁在他的文章中表达了这一认识,他认为在新疆艺术院校雕塑专业教育中,甚至应该开设与少数民族审美基础契合的装饰性雕塑课程。而本文所说的城市雕塑的装饰性手法,并非仅指对一般的装饰规律和现成手段的应用,而是要切实研究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图案、纹样的符号元素、造型特点、肌理色彩和构成方式背后的视觉经验和审美习惯,在形式语言上强化新疆城市雕塑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意向、构成、抽象等表现手法其实也可助力于新疆城市雕塑的民族性、地域性表现。位于丝绸之路的新疆地域辽阔、地貌多变,雪山、草原、沙漠、湖泊、戈壁、绿洲交错的民族生活环境宽阔而宏大;而新疆古来民族文化交互影响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无论新疆现实还是历史景观资源都透露出苍茫大气的意境,这也符合新疆地域人群的心理素质和美学诉求,因此,对于新疆现代城市构建的而言,如何在城市雕塑中体现地域气质中的这种宏大意境也是需要考虑的。在这方面,美术史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成功的案例,比如位于陕西茂陵的霍去病墓前的群雕,以原始石材的基本形体为基础,循石造型的手法充满夸张、写意的意味,野猪、跃马等动物的粗拙形象和巨大体量与封土上的杂草、树木相互掩映,环境与雕塑交互的景观整体构成对汉代在祁连山征战匈奴的年轻将领霍去病的纪念碑。新疆的草原、绿洲、沙漠、山林等不同的环境养育了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但在雕塑的视觉传达中,文化的指向最忌贪大求全,因此如何使作品表现时言之一二,而受众接受时所获至三,为增强作品的解读可能提供空间,中国传统的“笔才一二,相已生焉”的智慧、将理性结构、视觉秩序的构成经验结合抽取决定性特征的符号性造型进行夸张、变形的非写实性手法在深化新疆城市雕塑中少数民族特色方面前景广阔。公共审美关系中城市雕塑的民族气派与民族风格不仅存在于以往的经验中,更存在于普通大众的习惯和希望中,无论出于城市雕塑与公众审美关系出发,还是对于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雕塑对构建现代新疆文化形象的意义而言,新疆城市雕塑的空间都很大、路也很长。

作者:邬建华 杨树文 单位:昌吉学院

第三篇:俄罗斯城市雕塑艺术作品审美取向分析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俄罗斯城市雕塑的研究,解读其审美取向的表现和价值,并结合历史因素分析这种审美取向所带来的影响。文章分析得出,俄罗斯人对力量美情有独钟,崇尚英雄、赞美功绩是俄罗斯最为重要的审美文化,也是国家持久强大的助力性因素,现代俄罗斯延续了以进取精神和完美形态为核心的审美取向。

【关键词】俄罗斯;城市雕塑;审美取向

世界强国大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审美与行为,中世纪以来俄、英、德在审美取向上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在俄罗斯的艺术作品中,很难找到纤弱文人形象或弱不经风的女人形象。俄罗斯人崇尚强悍的身躯、威武的形象和对英雄史诗般的赞美。

一、俄罗斯人艺术审美取向的历史性因素

俄罗斯对武力的追求与对身体力量美的赞赏是以沙皇集团为代表的,并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翻开俄国沙皇图册,俄国沙皇画像基本都是军人装束,其形象威严睿智,饱满康健,霸气十足。其中女皇体态丰满,虽然不穿军服,但通常披着绶带,展现出功勋卓著的姿态。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依靠人们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和意志,以及良好的战略意识和战术思维。国家的战争能力和人民身体素质的关系是循环共生的,通常是人民越战越勇,国家在战争中胜利越多越是向好的方向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而战争失败会给国家带来灾难,使民众生活艰难困苦,难于温饱,造成营养不良,身体素质也就随之降低,从而进入恶性循环。17世纪后,俄罗斯在对外的征讨和抗击外来军事力量的战争中几乎没有重大失败,几次涉及国家民族存亡的战争都是在危亡的边缘线上坚持下来,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对俄罗斯人形成坚毅的性格和崇尚健美的审美诉求起到关键作用,也为这种性格得以保持提供了客观基础。

二、俄罗斯人对力量美和健硕的形体情有独钟

以配合建筑装饰为目的设计的雕塑,多数是俄罗斯人从对形体美的喜好出发塑造出来的,通过这些雕塑能够更本源地理解俄罗斯人对形体美的审美追求。以俄罗斯夏宫为例,笔者在考察中看到的26尊(包括组)人物雕塑以男性裸体为主,都是以英雄作为题材,最大程度地展示男性的勇敢和力量,其中雕塑《参孙》最为典型,这个勇士浑身肌肉发达,凭借双手的力量掰开狮子的血盆大口。这些男性都显示出极强的体力素质,勇猛凶悍,强壮无比,极具阳刚美感。夏宫中的女性雕塑也多为裸体或半裸体,这些女性身材挺拔,形态标致,呈现出丰满健康的状态。不仅夏宫如此,圣彼得堡隐士芦博物馆中男像柱门廊的雕塑同样也是充满力量的造型。皇村大殿也称凯瑟琳大殿,该殿外为建筑配置的女性雕像也如夏宫的喷泉雕塑《夏娃》那样丰满高大,具有很强的形体美感。通常室外雕塑相比生活中的正常人要高大一些,这样雕塑置放于室外空间中看起来才符合正常的视觉要求。排除这样的技术处理,仍然能感受到俄罗斯女性雕像要比其他国家的女性雕塑更加丰满、富有力量。这些雕塑充分说明了俄罗斯人对健壮美的情有独钟,其自身也在追求这种力量与健壮。俄罗斯人在艺术作品中对这种美的追求做到了形神兼备。

三、俄罗斯具有崇尚英雄、赞美功绩的审美文化

也许有人会说,俄罗斯最大的财富是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有储备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无边的森林等。笔者认为,这些并不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财富,其最重要的是崇尚英雄、赞美功绩的审美文化。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文化,才决定了俄罗斯长期具备强大的军事能力,才使其保卫了这些资源。在莫斯科、彼得堡,甚至是在哈巴罗夫斯克这样的二三线城市,都能感受到俄罗斯人对文化艺术的重视。无论是在广场、公园、博物馆、街,以及宫廷内外都有大量的雕塑,这些雕塑有的使用青铜材料铸成,有的使用硬质石材,数量多得让人目不暇接。表面上这些雕塑都具有不同的特征,但不管是沙皇时期留下的,或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后雕铸的,还是现在俄罗斯联邦树立的艺术品,赞美功绩、崇尚英雄一直是这些艺术品的核心内容与诉求。其审美诉求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对于这些作品我们不应该单纯的用装饰性雕塑的观点来看待。在俄罗斯,当一个沙皇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当一个将军在战场上取得了赫赫战功,当一个士兵在战场上奋力杀敌鼓舞人心时,他们都会受到全体俄罗斯人的尊敬与崇拜,人们会为其塑造完美的雕像供后人学习。现代俄罗斯延续并发扬了这种以进取精神和以完美形态为核心的审美取向。莫斯科为纪念击退拿破仑而建立的凯旋门就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体现了俄罗斯人对胜利的自豪,同时也是对俄罗斯帝国元帅米哈伊尔•库图佐夫做出历史性军事贡献的表彰和弘扬。这种尊重与崇拜不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更是发自俄罗斯民众内心的,其审美取向具有历史性、长期性和普遍性。俄罗斯纪念雕塑的主题一般分为四类:一是表达对沙皇和领袖的纪念。例如,彼得堡彼得一世青铜骑士像、亚历山大二世青铜像、埃撒广场尼古拉一世沙皇铜像、亚历山大剧院前的叶卡捷琳娜二世青铜像,以及各大城市都有的列宁青铜像等。大部分有所作为的沙皇与领袖在俄罗斯都有雕像供人们瞻仰和怀念。二是表达对民族英雄的怀念。例如,弗拉基米尔大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青铜雕像、瓦西里大教堂前民族英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青铜像、莫斯科大街上的尤里•多尔戈鲁基纪念碑青铜像、博物馆前的朱可夫青铜像,以及无以计数的英雄青铜像。三是表达对科学、文学、艺术等各领域有贡献的专家、学者的赞誉。例如,俄罗斯作家、诗人玛克西姆•高尔基的雕像、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青铜像、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雕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雕像等。四是表达对普通公民积极为国家做贡献的赞誉以及对俄罗斯民族有精神支持作用的大事件纪念。例如,莫斯科新圣女公墓、伏尔加格勒的雕塑《祖国母亲在召唤》、卫国战争纪念雕塑、展览馆大门顶上的工人农民雕塑《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等,这些都是能够激励人们积极向上的艺术作品。以上列举的伟人有的在多个城市都有其雕像,有的在一个城市里就有多个雕像。他们的雕像绝不是无人问津的摆设,俄罗斯百姓经常会自发地去纪念。

四、俄罗斯审美取向产生的作用

首先,俄罗斯的审美诉求具有激励作用。俄罗斯崇尚英雄、赞美功绩的审美文化,以进取精神和完美形态为外在审美诉求的作品形式,对国家和人民都有着极大的激励作用,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人追求强健的体魄以及建功立业的愿望。其次,俄罗斯的审美诉求是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核心展开的,所以对于国民而言产生了强烈的对国家归属的认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凝聚力。这种作用是俄罗斯国家强大的重要原因和持久助力。最后,俄罗斯的审美诉求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从17世纪以来一直持续到现在。俄罗斯人对英雄的赞美不仅体现在静止的雕塑作品上,在特定时期展开的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也相当丰富。俄罗斯的审美诉求已经深深扎根于全国人民的内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俄罗斯是极力赞美英雄的国度,只要曾经为国家做过贡献,就都会被赞美和怀念。他们的雕像很多都在城市主要街区的醒目位置伫立,这为人们进行瞻仰和纪念提供了方便。人们经常能够看到这些英雄,并时刻受到他们精神的感染。在俄罗斯到处可以看到激励人们进取的历史,到处都是值得人们敬仰和学习的英雄雕塑。艺术作品的审美取向,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中国自宋朝以来,在艺术技巧、表现意境等方面成就斐然,然而为什么自宋以来传统中国画的人物绘画审美取向偏差如此之大。一些过于重情趣、重嬉戏、重形式而忽视审美功能的作品大行其道,与国家倡导的正能量审美相去甚远。笔者认为,我们的民族目前仍没有完全认识到艺术审美取向能够产生巨大的引导力量。为此,艺术从业者、教育者、宣传媒体都有责任做出努力,且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单国强.中国美术史:明清至近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刘天情,张博.俄罗斯建筑艺术在高校建筑设计专业中的地位[J].大众文艺,2012(23).

[3]段禹农.十八世纪俄罗斯建筑艺术中的“中国”情调[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5).

[4]于帅,迟俭辉.俄罗斯建筑艺术对我国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2(22).

[5]邵佳岭.论俄罗斯建筑艺术设计与宗教的联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

[6]汪文一.漫谈俄罗斯建筑艺术及主要教堂[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9).

[7]杨玉明.浅谈俄罗斯建筑艺术风格[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8).

[8]艾亚玮,刘爱文.俄罗斯建筑艺术的时代印记[J].美术大观,2008(5).

[9]高兴利.俄罗斯建筑艺术浅析[J].艺术教育,2011(3).

[10]周巩平.俄罗斯雕塑掠影[J].上海艺术家,2005(4).

[11]陈辉.从列宾美术学院谈雕塑基础教学[J].装饰,2005(10).

[12]张昌.永恒的美——俄罗斯环境雕塑艺术[J].装饰,2001(5).

[13]邸鹏宇.浅谈俄罗斯建筑艺术现状[J].美术教育研究,2013(4).

作者:吴志民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第四篇:城市雕塑情感化设计研究

摘要:情感化的城市雕塑设计要求在设计中充分关注大众情感的体验需求。文章基于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诺曼的著作《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中对现代人心理学的分析,从情感设计的三个层面——本能、行为、反思着手,分析大众对城市雕塑的心理感受,对城市雕塑情感化设计进行剖析,以期达到改善城市雕塑创作现状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雕塑;情感化;设计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变革整合城市功能,尤其是重塑城市形象迫在眉睫。因此,提升城市景观形象成为各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城市景观形象作为一种综合空间艺术,包括人类群居环境中固有的和人们创造出来的自然景观,反映城市的社会文化氛围。其中城市雕塑设计至关重要,它的成败直接影响人们对城市的整体印象。

一、形象与印象:本能情感设计

本能情感是自然法则,它是大脑活动中先天的部分。本能情感捕捉雕塑作品信息很灵敏,在短短45秒的时间里,通过作品造型、材质、颜色等元素整合就能判断出各种情感讯号。城市雕塑直面城市中的人并与之互动,受众群体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尤为重要。郑州地标性建筑中原福塔广场前的一尊雕像,一出现就引发各方质疑,被指姿势不雅。该石雕中两只卡通猪的动作奇特:其中一只卡通猪伸出舌头趴在抱枕上,而另一只卡通猪跪坐在它的身后像是在捶背。正是作品中两只猪的动作过分亲昵,外加表情夸张、衣着暴露,才引发网友对其的声讨。设计者积极回应,称作品反映的其实是“小猪在给妈妈捶背”的孝心。我们细心观看作品,可发现后面小猪的手型的确是常见的捶背按摩手型。可是为何公众对此视而不见?这就说明城市雕塑与公众情感需求的背离,归根到底还是在本能情感上出了问题。即便设计者的初衷是积极向上的,大众看到作品的本能反应还是这对卡通猪的行为举止不雅,第一反应就从心理上排斥它,便无心再探究作品的真正意义。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在起作用。第一印象影响很大,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人们在45秒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因此,注重本能情感设计才能拉近公众与作品的距离,设计师应该给大众更多参与的权利,而不是任由一些专业人士背离民意兴建重复性的填充性雕塑,强制性地把他们对于专业的认知转嫁到大众身上。只有民众需要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

二、功能与交互:行为情感设计

大脑活动的行为层次指的是大脑活动控制身体日常行为的运作部分。行为情感设计和使用有关,其将所有的重心都放到实现功能上。只有产品本身的功能有吸引力,才会让人喜欢它。诺曼提出,优秀的行为情感设计具备四个要素,即功能、易理解性、易用性和感受。正如“瑞秋猪”(Rachel)铸铜雕塑给公众带来的正能量。该作品由美国雕塑家乔治亚•盖博于1986年8月17日完成,是根据1985年Island县展览会的冠军猪制作的铸铜雕塑。作品在喧嚣的街区,人们通过嵌入地面并刻有文字的猪蹄印便可寻到“瑞秋猪”的身影。作品从诞生至今一直是西雅图市面最受欢迎的公共艺术品之一。现在“瑞秋猪”已经形成了一种城市文化。每年以“瑞秋猪”的生日为契机,城市都会举行各种庆典活动。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各种以“瑞秋猪”为原型制作的衍生纪念品也深受大众和旅游者的喜爱。为了使得“瑞秋猪”雕塑的功能更有吸引力,艺术家还在“瑞秋猪”雕塑上设计了一个投币孔,通过它每年为社区的近1万名低收入居民筹集到6000至9000美元。“瑞秋猪”雕塑把公益、装饰、城市雕塑等文化元素完美结合起来。这件作品通过受众观看作品的不同视角,改变主客关系,使人们获得不一样的艺术体验。当人们参与到以“瑞秋猪”为主题的各种庆典活动和慈善活动中时,其实已经拉近了观众彼此的关系,使得作品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进行交互,让观众成为作品中的一部分,参与到作品本身中,淡化作品与人的界限,使二者交互融洽,成为一个群体。“瑞秋猪”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独有的文化体验,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作品。它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城市雕塑,更是联系人们的纽带。这种温馨的交互最终去中心化,让个体的人不再孤立,而形成一个群体,在心理上、情感上真正得到满足。

三、体验与感受:反思情感设计

大脑活动的反思层次是指大脑的思考部分。反思情感设计与信息、文化、产品的含义和用途紧密相连。对于同样的产品,不同的人体验到的含义、唤起的回忆都是不一样的。反思情感与每个人的阅历、文化修养、所处的时代背景都分不开,是人类核心的情感。反思情感设计是对产品的一个整体印象。如美国洛杉矶的工作狂纪念碑,设计师赋予雕塑作品夸张的形态造型,表达工作狂一头扎进工作的精神状态。作品特意将工作狂人的头部省略,设计成颈部与建筑结合,整个身体弯曲向前,西装革履的他手里还牢牢地抓着公文包,这些直白易懂的信息很快让人们获得感知。经过反思、信息解码转化,人们就能够唤起对这类人群的特殊情感,在与雕塑的相处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事实上,每一件真正伟大的城市雕塑作品都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在反思情感层次上具有丰富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时代、面对不同人群时都同样优秀。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3:情感设计.何笑梅,欧秋杏,译.中信出版社,2012.

作者:冯晶雅 单位: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第五篇:城市雕塑对公共艺术空间影响分析

摘要:城市雕塑的存在是对一个城市灵魂的再现。作为空间艺术的城市雕塑,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立体视觉艺术,其存在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有着重要的文化内涵,它具有代表性、历史性、人文性、启迪性、地域性、时代性、纪念性等意义,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文章以“斑海豹”这件城市雕塑为例进行论述,探讨城市雕塑对公共艺术空间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雕塑;公共艺术;设计理念

一城市雕塑的设计理念

1.1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雕塑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远古时期使用的陶器、玉佩之类的也可以称之为雕塑。从古至今,雕塑一直都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屋顶和屋脊上面那些寓意吉祥的雕刻物是古代雕塑的显著特征。城市雕塑大部分最早出现在香港、广州等地,真正体现民族价值的雕塑出现在20世纪初,一批从西方留学归来的艺术家为纪念伟大的革命精神而创作。

1.2对城市雕塑设计理念的理解

城市雕塑的设计理念决定了城雕作品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内涵。生活中不存在“完美”,但雕塑要给与人们“完美”的视觉感受。把雕塑比作“定格的舞蹈”是出于描述的方便和易于理解,但这仅仅是一个比喻,因为它无法完整表达雕塑本身的意义。即便如此,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比喻,因为它把两种美妙的艺术联系在一起,这与“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同理。舞蹈,新华词典的定义:“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和造型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美化、精炼的肢体语言和造型动作,在优美的舞动中,故事情节得以叙述、思想情感得以流淌。从某种意义讲,艺术是表达情感、寄托情感和传递情感的方式,欣赏艺术需要情感的共鸣。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可以看出“情感”和“修养”是欣赏者与艺术家之间的桥梁,它可以消除接受和欣赏艺术作品时的各种屏障,同时也成为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纽带。这个纽带,促使不同门类的艺术家在艺术交流和借鉴方面成为可能,并最终完成艺术语言的转换。舞蹈是运动的,雕塑是静止的。把舞蹈定格,有可能成为一座雕塑,但究其本质,雕塑并非一个静止的画面。雕塑也是一种“运动”的艺术。这里涉及到雕塑的一个基本属性——空间,这一点与建筑相关联。雕塑与舞蹈对比而言,舞蹈是舞者作为主体的运动方式,观众是可以静止的(有时必须静止);雕塑是观众围绕主体运动的方式,雕塑主体是静止的,但观察的角度是变化的。两者相同点是:某一时间段里的空间姿态流转。简言之:舞蹈是动起来给你看,雕塑是需要你动起来看的。对“城市雕塑”这一概念的解析要涉及两种属性:其一是“雕塑”,其二是“城市”,两种属性需要同时兼备,缺一不可。雕塑要依据城市空间环境来思考时它才属于“城市雕塑”的范畴。对于建筑装饰雕塑和雕塑艺术的户外展览,则不能算作真正的“城市雕塑”,尽管有时它们的界限相对模糊。城市雕塑是需要雕塑家以“城市意识”为基础的公共艺术创作,是一种参与建筑活动的艺术形式。这里所说的“建筑活动”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和园林景观等城市建设行为。这样,对城市雕塑的艺术考量自然要从城市艺术的价值体系出发了。

1.3城市雕塑的设计理念确定与运用

既然城市雕塑是城市建筑空间的一部分,它能起到什么作用?或是期望它起到什么作用?城市雕塑的计划任务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阶段或建筑(包括风景园林)方案设计阶段,由设计师和主管方面根据方案需要预先确定的雕塑计划;另一种是已经存在环境空间或城市节点在发展、改造和完善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追加确立的雕塑需求。无论是哪种模式,都需要城市雕塑去承载城市空间的人文和艺术之重;从空间位置看,它一定是某个环境空间的焦点;从形态角度讲,它的美感必须被大多数人接受;从思想内涵论,(多数时候)它必须具有一定的意义与象征。这样一来,城市雕塑方案岂是一个轻松的选择?它注定被人关注,必须承受公众品评。从功能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两方面,都要求城市雕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说到“画龙点睛”似乎贴金或标榜,且显得有些夸张。但毫不例外的,每当需要城市雕塑出现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期待。或许因为这样的期待,悄悄地培生出城市雕塑必须具有的一种秉性。尽管“画龙点睛”不成反倒“画虎成狗”“画蛇添足”的尴尬也时常发生。但不论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愿望,都不约而同地要求城市雕塑成为照亮城市空间的篝火。一块城市空间等在那里,等着一座雕塑来画上点睛的一笔,城市雕塑只有点亮一个空间才能成就自己。

二城市雕塑对空间环境的影响

1城市雕塑内容设定

在这所举案例是一个中轴线上的故事。如前面所讲,一个城市空间等在那里,等着属于它的雕塑。公园的广场,在设计草图时就早已标注“主题雕塑”的位置上,直到广场铺装完工、绿化种植完成、景观照明点亮、喷泉气势汹涌的时候,依然是一方预留的泥土,与周围极不相称的趴在地上。那时的甲方正像为儿女婚事犯愁的家长,高不成低不就,还有一群七嘴八舌的亲朋;方案的选择有点像相亲,追求门当户对,或一见钟情。“联姻的契约”当然要以相亲成功作为前提……对这块基地的了解是从现场开始的(之后才看的图纸、效果图和沙盘)。我固执地喜欢这种笨拙的方式,并乐此不疲地徘徊于现场及周边,扮演各种角色进出往返,以此换取不同的想象和定位。公园的北面是政府广场。政府办公大楼、火炬雕塑、旗阵和对称的广场绿化聚成一条射线,跨越城市主干道射向公园;公园的布局接过了这条射线,通过主入口、通道、灯阵和喷泉接续延伸,到达预留的主题雕塑区域形成高潮,再让这一动势继续向南发展,穿越数百米的湖面抵达对岸。这条中轴线像蓄势的强弩咄咄逼人,它告诉我必须给予必要的尊重!这样一条被拉长和强化的轴线,是城市的固有秩序,它像一根长长的秤杆,挑起城市空间的重量。力量的分布是至关重要的,雕塑在这个平衡系统中间可能成为小小的秤砣。城市雕塑的主题,经常是预先就圈定的,虽然这种束缚会给创作带来困难,但也省去了寻找主题的烦恼。同时,这种“命题作文”也体现了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属性和价值。一件能被公众感知、接受和认同的城市雕塑才可以称为成功的作品。因而,在题材和形式方面首先要考虑公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认同,必须与区域文化及城市精神相匹配。当一件城市雕塑作品落成之后,公众评判与艺术家立意之间的契合程度,成为衡量城市雕塑的一把标尺。“斑海豹”是当地政府领导为这个项目指定的内容。尽管我本人并不认为对于这样一个空间环境它是一个好的主题选择,但还是必须接受这个命题,并为此查阅相关的资料和学习相关的知识。斑海豹[commonseal],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也有发现,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辽东湾斑海豹是唯一在我国海域内繁殖的鳍足目海洋哺乳动物。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小道子老渔港是斑海豹在中国唯一的繁殖地,这里极为适合斑海豹的生存。因此,主管方认为斑海豹和丹顶鹤一样,是可以代表该地区的标志性符号。斑海豹城市雕塑以动物为主题的创作可以说既容易又困难。说它容易是因为形象有参可考;说它困难是因为既要让观众认同形象的肖似,又要摆脱“像”的捆绑,避免作品流于庸俗或沦为“草地上小动物”的园林小品样式。要打造广场中心雕塑的形式感和现代艺术审美的时代感,并于主题内容(斑海豹)相吻合,实在是需要用心经营的。

2尺度优先

2.1空间背景下的尺度

作为空间的艺术,尺度是城市雕塑最为重要的先决要素。这是雕塑在空间背景下的“构图关系”。雕塑的大小,要从空间的开阔度、周围建筑物和地貌植物的比例、主要视点距离上的尺度等几个方面综合定位。既要突出雕塑,又要尊重空间。这是一个极为重要却常常被忽略的环节,雕塑本体和环境空间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被轻视、弱化,它决定了接下来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2.2体量与造型

空间决定了城市雕塑的体量,体量也左右着造型的变化。同样一组造型,在不同的尺度上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并且常常超乎想象。于是,造型的安排和比例调整便成为城雕设计里面举足轻重的工作。“照猫画虎”常常是用来形容不求甚解和简单模仿。猫、虎看似很像,其实比例关系上的差别很大,这是大自然对尺度的明确选择。在城市雕塑和建筑领域,类似“照猫画虎”的放大或缩小而导致失败的案例并不稀罕。在最初的构思里,造型意向、动态和比例都是建立在一定尺度基础上去探讨的问题。在尺度之上,造型就是雕塑本体的语言问题,这种雕塑语言,既要保持雕塑的“纯粹性”又要考虑包括空间、建筑形式与质感、绿化、天空、天际线及人的运动参与等能够对雕塑产生影响的诸多背景因素。然后选择何种艺术手段,那就见仁见智、见观念见追求、见功力见修养了。在充分尊重雕塑所依托的背景条件之后,雕塑造型空间和形象之上所承载的人文精神追求永远是作品艺术格调和水平的标志。

2.3不同距离时的肌理感受

材料质感是城市雕塑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材料工艺和造型相得益彰是雕塑艺术的一种境界,造型美和材料美可以相辅相成。城市雕塑通常是设置在室外空间,对城市空间有着持续影响的公共艺术作品。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情况制约了对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要求。这一点是城市雕塑具有明显的“工程”特点的重要原因,也是在创作之初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观察距离对城市雕塑的影响,这一点更强化其“城市”属性,而与“架上雕塑”在质感问题的思考方向上有所差异。本案例考虑到海边城市的气候特点和雕塑造型的视觉感受,选用了紫铜和特种白钢,分别塑造斑海豹和浪花的造型,利用材料的质感强调了实虚对比和节奏变化。值得一提的是主体部分对不同距离的视觉感受给予了充分思考:以圆环为单元,经过焊接,形成镂空的结构造型;圆环的大小和宽度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实验的,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巧妙地表现了斑海豹的“斑”,并在不同距离上获得了不同的效果变换。

2.4基于造价和成本的选择

造价和成本,似乎永远是城市雕塑项目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方面要节约,另一方面要保证品质;所有的方面都是在不牺牲艺术质量与体量的前提下,做出艰难选择。当然这也是设计师发挥灵感与智慧的大好时机。因此,我把城市雕塑视为“有条件的艺术创作”,它是艺术与设计的有机体。

三城市雕塑在城市空间里的舞动

把城市雕塑比作“定格的舞蹈”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比喻,尽管这样还不能完全表达雕塑本身的意义。城市也更像是一个大舞台,这“定格的舞蹈”在为我们尽心表达。我很喜欢“一台戏”这个叫法,演员和布景、道具、灯光……台上的演员和台下观众,人和整个剧场浑然一体,每个角落密不可分;一台好戏是全部元素的集合,是一部完整的机器。在城市空间的大戏里,城市雕塑是无声的演员,或翩翩起舞,或傲然屹立;有时候它更像主持人,虽然不是主角却引导着演出的进程,与演员对话,与观众互动,与周围环境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就在那里,高高的舞台上无休止的舞蹈。舞动了一个空间,亦或被空间舞动,像一个孤独的舞者。不过,在这样一场舞蹈里它不会孤独,空间里的每个人也该不会孤独,整个空间在舞蹈。

四结束语

文化在不断进步,城市雕塑就是传承文化的一种体现,要让城市的文化处于一种不断汲取新鲜文化的状态,这座城市的文化才会永久的传承下来。城市雕塑是这个城市的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寄托,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雕塑与平面造型艺术》李险峰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艺用人体造型图集》(美)道格拉斯.约翰逊,莫林.约翰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06

[3]《装饰雕塑》王铁成,刘玉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01

作者:郝燕1 蒋小汀1  伊华丰2 单位:1.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2.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