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析山区传统建筑演变

浅析山区传统建筑演变

摘要:文章从荔波瑶山乡白裤瑶的“下山”迁徙史入手,对当地传统建筑演化类型进行分类并梳理其演变脉络,探析其演变规律,借此初步了解其民族发展史及其民族特质,为深入的保护与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白裤瑶;“下山”;传统建筑;干栏式;演变

引言

白裤瑶属瑶族苗语系的分支,因男子皆着齐膝白裤故得名。白裤瑶现多集中在广西、贵州一带山区,至今仍遗存母系社会特征,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过渡到现代,因而被认定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人口稀少带来的弱势导致了其在民族垂直分布的生态进程中饱受挤压,依从“武力决定农耕形态,农耕形态影响建筑形式”,绝大多数情况下只得退居贫瘠的高山区,过着“刀耕火种,食尽一山移一山”的游居生活[1]。随着社会的发展,白裤瑶的居住状态逐步稳定,开始由高海拔的深山向中低海拔山谷、低海拔丘陵平地迁徙,在这个过程中,其传统建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荔波县瑶山乡作为白裤瑶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目前仍保留着当地白裤瑶下山迁徙过程中各个集居时期的村落原貌(遗址),集中展示了不同类型的传统建筑。文章以瑶山乡为例,借助白裤瑶“下山”迁徙史来研究其传统建筑的不同类型,尝试解读其中的演变规律,并探究其文化内涵与民族特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

1瑶山乡白裤瑶历史信息

1.1瑶山乡白裤瑶源起

白裤瑶主要聚居于瑶山乡,其先祖远在殷周之前就在此繁衍生息,是最早开拓荔波的土著之一。当地瑶族最早统称为“苗族”,而后根据衣着区分三支:白裤瑶、青裤瑶及长衫瑶。其中,白裤瑶自称为“董蒙”(Ton55Mog33)或“多摩”[2]。

1.2瑶山乡白裤瑶下山迁徙史

结合史料记载、瑶民口述以及田野调查,瑶山乡白裤瑶迁徙轨迹总体上看是从高海拔林地到中海拔盆地,再到低海拔丘陵。从村寨年代序列上看,明代初期开始形成一定的高山集居(董舒),结束长期高山“游居”状态,开始定居下来,清代逐步向生存、生活条件较好,生产资料相对丰裕的地区(董蒙)发展,到了清末民国初,迁徙到低海拔丘陵地区(拉片),形成目前的中心村寨。

1.3历史片段中的白裤瑶传统建筑线索

瑶山白裤瑶原始建筑今无实物且史无记载,但可以从历史遗迹、丧葬、宗教活动以及其生产生活中窥见一斑。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的白裤瑶仍旧保留着洞葬习俗,宗教信仰中的寨神以巢为居、副寨神以穴为居以及当地发现的穴居遗址,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白裤瑶早期过着穴居树栖的生活。而后取代原始狩猎经济发展起来的是刀耕火种式农业经济,与之伴生的建筑类型便是叉叉房,承袭了巢居的建筑技艺,将房屋移至地面、以埋柱替代树干。随着居住状态的逐步稳定以及建造技艺的提高,叉叉房开始被淘汰,随之出现半干栏式建筑和干栏式建筑,意味着刀耕火种生产方式的消逝,是白裤瑶走向定居的重要标志。总体上,瑶山白裤瑶的传统建筑大致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穴居树栖—叉叉房—半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

2白裤瑶传统建筑的基本构成

2.1白裤瑶传统建筑的类型

根据建筑功能,白裤瑶传统建筑大致可分为居住建筑和辅助性建筑,其中辅助性建筑以禾仓为典型。根据上文历史片段中的传统建筑线索,又可以将居住建筑按时间线分为原始穴居树栖、叉叉房、半干栏式建筑以及干栏式建筑(图1)。

2.2居住建筑

2.2.1原始穴居穴居遗址位于拉片后山山腰,为亿万年前形成的天然溶洞,总体平面为一个主洞连接三个支洞(图2)。主洞保留有原始石灶和取水口,猜测其是作为原始的火塘及起居空间,三个支洞分别作为储藏间、畜圈以及独立卧室。从空间布局来看,与当地白裤瑶传统居住模式别无二致,虽人畜合居,但基本遵循着上人下畜的形制,畜圈及储藏空间因其特殊性与重要性往往占据通风良好的位置。同时,强烈的家庭意识决定了火塘作为整个居住空间的中心,这一点在不同时期的白裤瑶传统建筑中均有体现。

2.2.2叉叉房叉叉房是白裤瑶最为典型的传统建筑。最原始的叉叉房一般是由树干、树枝以及茅草竹篾建成的,室内不分隔间,卧室和火塘合二为一,火塘居中,全家食卧都围绕火塘解决,整体建筑水平较低,适合于迁徙无常的流动生活。到了董舒时期,当地瑶民对叉叉房进行了改良,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出现了石制基础,分为地穴式和半地穴式。一般分为两层,底层作为储藏或是畜圈,墙体内侧多数留有“空龛”,底层石房门一般开于朝向左侧,符合传统观念中的“左生右死”。毗邻叉叉房出现了由岩石堆砌的石墓“死”葬区,瑶民认为逝者与生者是同处一个“生存”空间。董舒改良版叉叉房和“死”葬区的出现意味着一部分白裤瑶开始定居下来,结束长期的高山“游牧”生活,是白裤瑶“下山”迁徙史中的重要一步。

2.2.3半干栏式建筑居住状态的稳定促使白裤瑶与汉族及其他边民的交往日益频繁,其传统建筑也开始吸收其他民族的特征,比如传统汉式木构民居、苗族“半边”楼、侗族吊脚楼等。与此同时,木工和石工工艺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白裤瑶的建筑建造水平,开始出现半干栏民居(图3)。董蒙村地处高山峡谷地形,顺地势布建村寨,大体上形成了依山构筑的排桩民居,多为半干栏式木构民居,类似于苗族的“半边”楼。一般分上下两层,底层作为储藏或畜圈,上层住人;穿斗式结构,屋顶样式有斫山式(屋面两端无山花的歇山顶、悬山顶)和少数偏厦式(正房两翼的小屋,有耳房的意思)。二层空间布局基本延续了传统火塘为中的模式,不设中堂、祖宗龛位,卧室独立偏两侧,设有挑廊用作晒台(图4)。较之董蒙,拉片的半干栏式民居特征则相对不明显,从外观上看,更接近汉族的砖石结构瓦房,但其内部保留了穿斗结构以及“半边”楼的基本形制。硬山搁檩结构,局部增设穿斗架,悬山顶。功能布局与前者相似,开敞式内部空间(底层较高时,为避免台阶太过外延,有时会在入口两侧设置“退廊”并用作储藏),基本不设隔断(分户情况下设简易木隔断),火塘位于左后侧,起居空间靠近火塘一侧布置,上部设搁物架空(图4)。

2.2.4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与半干栏式建筑最大的区别在于不依附地势,修建于平地,大多出现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瑶王府旧址(图5)。建筑主体为两层(带搁楼层),大体上延续了传统的民居模式:支柱层为砖石结构或木结构,做畜圈、杂物间甚至是厨房等辅助性用房;上层为穿斗式木结构,斫山顶并设有草架。二层的平面布局较原先的民居有了很大变化,空间划分变得灵活,不刻意追求两侧布局对称,建筑前部增设檐廊及退堂。堂屋作为布局的中心,设神龛,上部楼板抬高通往搁楼层,需架梯。火塘空间退次要位置,一般位于左后侧,卧室居两侧,后侧用类似于侗族宽廊的纵向空间相连,并增设石梯通向地面。干栏式建筑是白裤瑶“下山”迁徙史的最终产物,在保留了传统“上人下畜”居住模式的基础上,对内部空间进行重新布局,使之既符合白裤瑶的传统习性,又适应现阶段的生活状态。

2.3辅助性建筑

辅助性建筑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禾仓建筑,大致出现于明朝后期,因其悠久的历史被称为传统粮仓的活化石。一般分为圆形禾仓和方形禾仓两类,均为干栏式结构(图6)。圆形禾仓出现较早,一般为圆形锥状,茅草攒尖顶,仓体用竹篾围合望板而成;伞骨状结构,内无隔断;粮仓基座为穿梁结构,四柱鼎立,立柱顶部采用缩柱形式并附釉陶罐;底部空间通常作为瑶民闲聊、逗鸟、斗鸡、纺织及存放农具的空间。方形禾仓出现时间较晚且结构相对复杂,吸收借鉴了布依族粮仓的营造技艺,多数为单仓,个别为复合仓(姊妹仓、兄弟仓);穿斗式木结构,斫山顶,四周挑檐,仓壁由横向望板组成,每块望板均有墨迹标注,便于拆卸后重装;粮仓基座与圆形禾仓一致。一般认为,原始圆形禾仓的出现是刀耕火种的“游牧型”农业经济开始的标志,具备了小规模的农业生产,但此时的禾仓属于临时性的,较为简易。随着白裤瑶的“下山”迁徙,禾仓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对储藏提出更多要求,也开始在民族交往中借鉴学习先进的建造技艺,而后出现各种形式的方仓。可以说,禾仓的发展是白裤瑶传统建筑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3白裤瑶传统建筑的演变

3.1白裤瑶传统建筑演变的总体脉络

白裤瑶传统建筑的演变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及两个特征。阶段一是以改良版叉叉房的出现为主要标志,特征表现为原始生活习性和文化特点的传承延续,是白裤瑶自我意识的一种展现。阶段二是以半干栏式建筑和干栏式建筑的相继出现为标志,这个阶段虽说经历的时间短,但由于外部因素的强烈冲击,变化巨大。其特征表现为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建筑特征的吸收采用,主要引起白裤瑶传统建筑在空间构成、建筑结构与构造两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丰富了白裤瑶传统建筑,还对白裤瑶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一种被动的演变。但就目前来说,这个阶段还在持续进行,部分的白裤瑶开始被迫接受汉式砖瓦建筑以及汉族的生活方式,其传统建筑也开始面临特色消逝的窘境。

3.2白裤瑶传统建筑的空间构成演变

白裤瑶传统建筑长期以来都是木构房屋,其空间构成演变往往体现在间架、建筑体量、空间布局以及地形利用等方面。早期的白裤瑶传统建筑,多是采用简易竹构绑扎技术,因而无间架概念。但随着汉族穿斗木构技术的引入,三间一幢逐步成为其民居的基本形制,开间尺度也渐渐加大,从250cm到280cm、290cm,再到标准清式的一丈开间(320cm),明间稍大,一般为380cm,有的甚至达到560cm(两间联用去除部分梁架),并通过增设斜梁加固屋架。传统的小家庭制决定了白裤瑶传统建筑一直沿用单栋形式,早期以合围火塘为中心,全家共居共食、席地坐卧,起居、炊事、睡卧皆在一个空间内完成。随着生活习俗的改变,其平面布局趋于灵活多变,开始划分功能空间。堂屋居中,设神龛,两侧划分若干卧室,面积不等。火塘空间退居次要位置,一般居于左后侧与宽廊相连,前半部设置檐廊、退堂、挑廊、晒台等。随着建筑使用空间需求的增大,加上地形条件的限制,当地居民在借地形方面不得已采用“挑”“台”甚至“吊”的房屋建造方式。

3.3白裤瑶传统建筑的结构与构造演变

白裤瑶传统建筑结构与构造的演变大致可以分成承重结构、屋顶构造以及围护结构几个方面。早期的叉叉房为棚架式结构,空间小,便于拆卸,建造水平低,适应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因而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白裤瑶传统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随着白裤瑶居住状态的稳定与改善,其对空间的需求扩大,开始借鉴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采用穿斗式的木结构或硬山搁檩结构,通过在两山之间增设穿斗架及斜梁来增大开间与进深,起到加固的作用。建筑结构的变化带来屋顶构造的多样化,出现多种屋架形式,包括了两柱三挂(搁檩)、三柱两挂、四柱三挂、五柱四挂两步挑等,为斫山顶或悬山顶。直线屋面形式无举架,冷摊瓦做法,椽条末端垫横条或是增设护檐板,一般为单挑出檐或设檐廊。正脊堆瓦,钱形腰花装饰,其两端与戗脊腰部偏下堆瓦起翘。在围护结构方面,采用木板填充墙,或者砖墙、石墙等自承重墙。

4白裤瑶传统建筑演变中的历史文化传承

在长期的自然改造与社会融合的过程中,白裤瑶传统建筑被刻上了深深的历史文化烙印,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干栏式建筑形式的沿用。从原始穴居(“干栏式”平面布局,深坑畜圈)、树栖、简易草房,到后来明代出现的“地穴式和半地穴式”二层叉叉房,最终发展为现代砖瓦房。原始社会的生活习性及强烈的民族情感在演变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狩猎经济及刀耕火种式农业决定了上人下畜、粮仓分离的居住模式,并沿袭至今。单栋建筑的形式适应传统的小家庭制成为主流,区别于青裤瑶长屋及排瑶排房等“集体”住房。建筑装饰方面,其民族文化元素及符号随处可见,墙面的绘画(狩猎、鸟、服饰、皮鼓等文化)、狗爪鸡毛等做成的门神、门口摆放或是堂屋悬挂的母神坛(母系社会特征)、求子桥,都体现了白裤瑶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

结语

“干栏”式的建筑延续至今,是白裤瑶“下山”迁徙史的见证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通过对白裤瑶传统建筑演变的研究,梳理其传统建筑演变脉络,我们能够初步了解其民族发展史,探析其传统建筑的演变规律及文化内涵。白裤瑶传统建筑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始终坚守其特色,展现了白裤瑶乐天安命、寻求自然祥和,但又传统守旧、隐忍退让的民族特质。如今,日益复杂的民族交往及快速的社会发展都对白裤瑶传统建筑的生存与革新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无疑将成为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林宪德.民居立体分布论——壮族占水头,瑶族占箐头[J].新建筑,2011(02):114-118.

[2]贵州省荔波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荔波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197.

作者:尤杰 李建军 单位: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