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皖江城市带与苏南城市群茶文化特色比较

皖江城市带与苏南城市群茶文化特色比较

摘要:茶文化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中,不同地区的茶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将皖江城市带与苏南城市群的茶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从现状、特色等方面入手,拓展并完善皖江城市带茶文化发展思路。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苏南城市群;茶文化

茶叶源于中国,人们食用茶叶经过上千年的发展,逐步产生了文化现象,并在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了茶文化特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大众消费中文化、休闲、娱乐比例越来越高,不同地域的茶文化特色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将皖江城市带与苏南城市群的茶文化特色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建立和完善皖江城市带茶文化特色发展思路。

一、皖江城市带茶文化的现状及特色

唐代陆羽所著《茶经》最早提出了茶文化,《茶经》共三卷十章:卷上三章“一、茶之源”“二、茶之具”“三、茶之造”,卷中一章“四、茶之器”,卷下六章“五、茶之煮”“六、茶之饮”“七、茶之事”“八、茶之出”“九、茶之略”“十、茶之图”。将制茶、烹茶、品茶等一系列活动升华为茶文化。此后茶文化逐步发展并影响到日韩等国家。根据文化学研究,文化内部大致分4个层次:行为文化层、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心态文化层。广义的茶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茶文化主要是指在茶叶生产消费所产生的社会文化现象,不包含茶叶的种植、加工、保存等。本文从狭义的茶文化出发将茶文化从行为文化、审美文化、心态文化、物态文化4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皖江城市带茶文化现状

皖江城市带茶文化现状主要体现在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而其特色则呈现于审美文化和心态文化中。1行为文化茶文化中的行为文化是指茶叶在生产消费中形成一定的约定俗成模式,表现为茶俗、茶礼、茶戏、茶歌等方式。皖江城市带的茶区早在唐代时属于淮南茶区和浙西茶区,现在属于江南茶区,历史悠久。皖江城市带每个城市都出产茶叶,与当地风俗文化结合,出现了一些茶歌、茶戏、民间传说等。但是茶文化的发展并不平衡。大别山区发展较为丰富,一方面是因为大别山区的茶叶品质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历史久远,知名度高,文化发展较为成熟。皖江城市带的茶文化,除了表1中所提到的茶歌、茶戏、民间传说外,还表现在诗歌、风俗中。一些诗歌直接提到了这一地区的茶,像杜牧的《题茶山》中提到瑞草魁,“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明代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作《咏六安茶》说,“七碗清风自六安,每随佳兴入诗坛。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辟清欢。何时一酌中冷水,重试君谟小凤团”[1]782。给予六安茶极高的评价。由此也可以看出皖江地区茶文化发展历史久远。在风俗方面,茶已经融入生活中,成为不可缺少的待客之礼。客人到,主人第一礼便是上茶。给客人倒茶千万不能斟满,因为斟满有“自满骄傲”的意思,这是对客人的不敬。而客人接茶也要用双手,欠身起坐,以示还礼。在徽州,通常冬天用泡茶敬客,夏天则用壶茶敬客。敬茶时要用双手,以示尊重,有的主人嘴里还要说句“喝杯清茶”,表示谦逊。2物态文化这里所说的物态文化层面并非是指茶叶的形态、种植、生产等物质方面,而是指茶文化在发展、传播过程中所出现的物质载体、传播方式等。皖江城市带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重视茶文化的研究及教学。早在1935年安徽徽州农业职业学校就增设茶叶班。从20世纪40年代安徽农业大学开设茶学学科至今,安徽农业大学成立了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开设了文化与贸易方向茶学专业。对于茶文化的研究,还设立了科研所,如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安徽省徽茶文化研究会等。此外,还通过举办安徽省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来展示安徽省茶文化的底蕴,提升徽茶品质和品牌形象。自2000年以来,每年举办的六安瓜片国际茶文化节,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为文化交流、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提升了皖江城市带茶文化的品牌效应。

(二)皖江城市带茶文化特色

1审美文化特色茶文化的审美文化是指在泡茶、品茗的过程中孕育审美境界,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是将茶道、茶艺与人生哲理相结合,体现了茶文化的特色。王玲在《中国茶文化》中说:“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2]87茶艺萌芽于晋代,形成于唐代。从唐宋的饼茶改进为明清的芽茶,把煮茶方式改为了冲泡,一直延续至今。茶艺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绿茶、黄茶、花茶的冲泡主要是盖杯茶艺和玻璃杯茶艺,乌龙茶多为功夫茶。盖杯也称为盖碗,盛行于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盖杯有杯盖、杯托,在冲泡品饮茶时具有观赏价值,也是茶艺表演的基本形式之一。皖江城市带地区产茶主要为绿茶,在茶艺表现上主要为盖杯茶艺,茶叶冲泡的程序大致如下。(1)备器、煮水。把泡茶的器具和装茶的茶罐放置在茶几上,将水壶放置炉具上烧煮。(2)备茶。从茶罐中取适量的茶叶倒入茶盏中,可欣赏茶叶的色泽形态。(3)温壶。先把开水倒入茶壶、茶杯中,接着用开水烫壶、杯,把水倒掉,用来提高壶、杯的温度,同时使茶具洁净。(4)置茶。用茶匙将茶盏中的茶叶拨入壶中。(5)初泡。将烧好的开水注入壶中,浸泡数秒后将茶汤倒入茶盅,分注各茶杯中,再把杯中茶汤倒入水盂。这一道茶汤不喝。(6)正泡。将开水再次注入壶中,通常在壶中注水至八分满为度,加盖30~60秒,即可将茶汤倒入茶杯中。(7)分茶。将壶中茶倒入茶杯中,以茶杯八分满为宜,各杯均匀,然后呈至客人面前供品尝。(8)品饮。闻香、观色、品味。绿茶以青翠为胜,汤清叶绿者为上品,浑黄者次之。“茶的沏泡艺术之美表现为仪表的美与心灵的美。”[3]110取材于明清徽州地区文人雅士品茗活动的《文士茶》,通过盖杯茶艺表现明清文人茶文化的高雅风韵。皖江城市带的茶道所表达出来的是静、雅、情,返璞归真的审美特征。2心态文化特色心态文化层面是人们在生产消费茶的过程中通过意识活动所产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茶德等。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指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4]103。茶德可以说是茶文化的内核,在皖江茶文化中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勤俭育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以茶赠友。用茶待客显示了对客人的友好和尊敬,通过一壶茶的品饮,宾主感情融洽,增进友谊。清茶一杯也是廉洁清白,清心健身之意。(2)敦亲睦邻。在家庭中,茶是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载体,晚辈向长辈敬茶就是体现敬尊长、明伦序的重要内容。(3)和诚处事。在品茗的过程中,可以涤荡心灵,洗刷污浊,达到天人合一,与人和诚相处。

二、皖江城市带与苏南城市群茶文化比较

(一)苏南城市群茶文化现状及特色

苏南城市群在唐代时属于浙西茶区,现代属于江南茶区。南京产雨花茶、江宁翠螺,苏州产碧螺春,无锡产无锡毫茶、二泉银毫,常州产前峰雪莲、南山寿眉,镇江产金山翠芽。苏州虎丘是明代茶艺的发祥地,茶文化发展悠久,文人雅士把茶与儒释道文化相融合,提升了茶文化境界。唐代诗人陆龟蒙,出行只有书和茶具,曾写《奉和袭美茶具十咏》。明代唐伯虎的茶画、茶诗非常有名,有茶画《琴士图》《品茶图》等,并为《事茗图》《品茶图》题诗。明代文徵明一生曾写过150多首茶诗,传世茶画有《陆羽烹茶图》《惠山茶会图》《松林煎茶图》等。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曾写茶词《解语花题美人捧茶》。范仲淹也曾写著名的《斗茶歌》,可见苏南地区茶文化底蕴浓厚,茶成为修身养性的重要载体。苏南城市群所产茶叶以绿茶为主,茶艺主要为盖杯茶艺和玻璃杯茶艺,玻璃杯茶艺主要盛行于长江流域中下游的江浙地区,因质地透明,人们在品茶时可以直接欣赏到茶的汤色及茶叶浮动的优美形态。在现代玻璃杯茶艺中,多采用投茶法。根据不同的茶叶使用不同的投茶方法,一是下投法:用茶匙将茶叶拨入杯中,用360度回旋将85℃水温的沸水倒入杯中,一气呵成。二是中投法:现在杯中注入三分之一开水,投入茶叶,再注入开水。三为上投法:先将杯中注入七成的开水,然后将茶叶从水面上慢慢投入,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冲泡绿茶中的早春嫩芽,茶芽吸水后缓缓下沉,似春花漫舞,茶汤清澈明亮。苏南人们以茶敬客,有源于无锡的江南元宝茶,在春节期间,要给客人端上元宝茶。在茶碗内放上两颗青橄榄和几片高级茶叶,沏上开水即成。客人在喝完茶汤后再吃掉两颗青橄榄,两颗青橄榄代表一堆金银元宝,表示恭喜发财。江浙一带民间结婚时要行三道茶仪式。拜完天地后家人送上第一道茶一杯白果汤,新人对神龛作揖不喝,然后献上莲子红枣汤向神龛作揖不喝,最后献上一杯红浓茶汤,新人向神龛作揖后可一饮而尽。苏南城市群在茶文化发展中,不断的创新研究,成立了江苏省茶文化学会,苏州洞庭山茶文化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新增设了茶学专业。

(二)皖江城市带与苏南城市群茶文化的异同

1二者茶文化的相似之处在唐代,皖江城市带的茶区属于淮南茶区和浙西茶区,苏南城市群的茶区属于浙西茶区,可见二者所属茶区有重合之处。而在现代对茶区的划分而言,皖江城市带和苏南城市群都属于江南茶区。同属一个茶区,那在茶文化中,二者必然有着相似之处。首先,皖江城市带和苏南城市群所出产茶叶主要为绿茶,皖江城市带中的六安瓜片和苏南城市群中的碧螺春都列为中国十大名茶,历史悠久,有美丽的民间传说,丰富的茶诗文化。在茶艺方面主要为盖杯茶艺和玻璃杯茶艺,以茶敬客是对客人的尊敬,而一些婚嫁中的茶俗都是为取吉祥之意。其次,皖江城市带和苏南城市群形成了一定禅茶文化。皖江城市带举办过九华山佛茶文化节,九华山周围山民以植茶为生,寺院众僧在禅事活动中参茶悟道,可谓“茶佛一味”。品饮“九华佛茶”,可清心静神,明志益行,感悟自然山水之灵气。苏南城市群禅茶文化底蕴浓厚,有苏州的水月寺茶、南京栖霞寺茶、苏州虎丘寺茶,成为茶文化中心和佛教文化圣地。再次,皖江和苏南地区在茶文化中,都注重泡茶水源。皖江地区认为泡茶之水以山泉为一、雨水为二、井水为三。唐代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中记载:较水之与茶宜者,凡七等: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寺石水第二;苏州虎丘寺石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松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镇江金山中泠泉又名“南零水”,宜茶之水前三都为苏南城市群中,可见苏南在品茗中对水的重视。最后,皖江城市带和苏南城市群在茶文化的发展推广上,都开设了专门的研究所,像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安徽省徽茶文化研究会、江苏省茶文化学会、苏州洞庭山茶文化研究院,对茶文化进行研究,保护茶文化遗产。同时还在高校开设了茶学等相关课程,不断培养茶学人才,推动茶文化经济等产业发展创新。在城市发展中,都有大量的茶馆涌现,通过茶艺表演等形式来传承茶文化。2二者茶文化的差异之处首先,皖江城市带所产茶叶大部分历史悠久,现代创制茶较少;苏南城市群中所产茶叶很多都是现代创新自制茶,发展很快。在茶艺方面,皖江城市带以盖杯茶艺为主,苏南城市群不仅有盖杯茶艺,现代还采用了玻璃杯茶艺,并在玻璃杯茶艺中使用陶瓷茶壶中的3种投茶法,玻璃杯茶艺可以更好的观赏茶叶的形态、色泽。其次,皖江城市带在茶歌、茶戏方面有专门的民歌、戏曲来反映茶事,苏南城市群则较少。在茶俗方面,皖江地区的一些茶俗保留了古代的煮食法,如皖南琴鱼茶。在泾县琴溪,人们用河中的一种长度不过一寸的小鱼(琴鱼)用茶叶、茴香、盐、糖烘焙加工成芳香可口的鱼干,客人来时将琴鱼放进玻璃杯中冲入开水,即为琴鱼茶。而在苏南城市群的茶俗中,则是注重茶礼、仪式等,像苏州跳板茶。传统的苏州婚事中最热闹的场面就是跳板茶。当新女婿进入女方家门,亲朋入座之后,由当地的“茶担”(专门受雇为人烧水泡茶之人)右手托着放有4只盖碗茶杯的茶盘,扭着舞蹈步伐一走一跳走着如意步,边把茶碗送给客人。当客人将茶饮完时,“茶担”又一走一跳来到客人面前将茶碗收走。如意步有正反两种走法,合称“四合如意”,为讨个吉利的口彩。再次,在茶文化的发展传播方面,皖江城市带和苏南城市群也存在着差异。皖江城市带茶文化的发展主要在于推广传统茶叶品牌,茶文化节的开展,相对比较单一。苏南城市群在茶文化的发展中,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把茶与地方戏曲评弹、昆曲相结合。在茶馆中品一壶清茶、听一首昆曲,成为人们释放压力、摆脱尘俗纷扰,净化心灵的方式。同时将旅游和茶文化自然融入为一体,如南京的雨花茶已经成为城市的名片。旅游、品茗、休闲一体成为苏南城市群茶文化的一个较为系统的生态体系,茶文化成为大街小巷随处可寻的生活之一。另外,皖江城市带在茶文化的人才培养上较早,在20世纪40年代安徽农业大学就开设了茶学专业,现在还开设了茶学文化贸易方向,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开设了茶艺专业,为茶文化的传承发展培养了人才。苏南城市群在茶文化人才培养上较晚,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也新增设了茶学专业。

三、苏南城市群对皖江城市带茶文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苏南城市群现所产茶叶多为现代创新自制,茶文化发展迅速,形成较为全面的体系,对皖江城市带茶文化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一)建立多元化城市茶吧

皖江城市带地区城市在茶文化发展中,也开设了不少茶楼、茶馆,但是往往忽略了茶文化的本质,而演变成为吃饭休闲的场所,类似于一般的快餐店或者是咖啡店。而苏南城市群中的茶馆将茶文化很好地发挥出来,如苏州的山塘街和平江路。江南水乡的特色建筑,古色古香的茶馆,茶馆中会有专人来唱昆曲或评弹,听一曲评弹,品一壶碧螺春,看一段水乡美景就将茶文化的审美境界融入进去,真正地能去浮躁而净心灵。在皖江城市带的茶文化发展中,可以建立茶吧,可以融入地方文化,结合皖江地区的文化区域,在茶吧中多融入茶艺表演,或茶艺体验,或听黄梅戏等地方戏曲,提供一些茶文化等书籍,形成一个茶文化圈,为人们提供休闲、交流、释压的文化场所。

(二)建立区域茶文化生态体验园

以茶园为中心,在其周围建立茶馆、茶食农家乐、茶点工坊等配套设施,从而形成集聚食、住、游乐、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茶文化体验园。茶文化体验园不能仅仅局限于现在的采茶、炒茶这种单一的体验形式,要加入以皖江地区特色的茶歌茶戏茶俗等为主要内容的茶民俗文化活动,同时也要包括茶艺的学习,品茗活动,茶文化历史、民间故事的解说,让人们参与其中体验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将茶文化发展融入旅游、休闲服务业

在茶文化的发展中要融入到旅游业中,这不仅仅是说要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业的发展。而是应该在发展皖江地区旅游业时自然的融入茶文化,可以将大别山的红色旅游与茶文化相结合,将皖江地区的山水景点旅游和茶文化结合,使茶文化无处不在,很自然的融入到旅游、休闲服务业当中,成为城市的明信片。

参考文献:

[1]徐海荣.中国茶事大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书店,1992.

[3]童启庆.习茶[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4]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作者:戴倩 单位:铜陵学院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