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探究

摘要:分层教学秉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其最终目标就在于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新课程改革以及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急剧突显。通过对分层教育必要性及其实际应用的探究,旨在完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寻求英语语言教学的突破。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必要性;应用

1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1分层教学的理论科学性

分层教学符合现代教学理论,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新课程改革下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都为分层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学生有两个层次的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在获得外界帮助的条件下所能激发的潜在发展水平。两种水平间的差距构成了“最近发展区”[1]。可见,学生的阶段性认知能力会受到“最近发展区”的限制,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同,因而他们对新知识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或者说他们的接受能力层次不一。“一刀切”的班级授课制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认知水平远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学生,由于一直在接受低于自己最近发展区的重复教学,而对英语学习失去了热情。而对于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发展区水平远远够不上班级平均水平,揠苗助长式的学习使他们疲惫不堪,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要想真正实现课程标准中的“面向全体学生”,首先必须承认,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针对这一现实,分层教学可以从个体上逐个突破,确保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权益的实现,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益。

1.2外语学得的特点

语言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获得,主要分为“课堂环境”与“自然环境”。环境的区别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语言学习的效果,显而易见的是,“自然环境”下的语言习得比“课堂环境”下的语言学习容易得多。在新加坡等国家,英语作为一门第二语言,是在“自然环境”中习得的,也就是说,通过在自然交际环境中大量的接触和使用而习得的[2]。因此并不需要用系统化的语言知识做铺垫,即使脱离了“课堂环境”下的正规教育,也不会对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流造成阻碍。与之相反,在中国,英语是作为一门外语而存在的,它的主要学习环境则是“课堂环境”。与二语不同,外语学习禁不起断层,尤其是在没有“自然环境”熏陶的情况下,必须保证其渐进性和持续性。因此,科学化的英语教学实践应满足以下两点。首先,从大方向上,保证各个学段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从总体上看,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教学目标随着学段的上升而逐步实现;而从个体上看,学生进入初中后,英语水平实际上是参差不齐的,大范围目标的实现只是基于平均水平而言的,个体的差异性不容忽视。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实行统一流水线作业,一方面忽略了尖子生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差生无法弥补的语言断层,从而影响其下一阶段的继续学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应采取适当的分层教学策略,保证每个语言学习个体在知识链上的层层递进,这就是依据大方向必须满足的第二个点。

1.3人口流动与个体个性化的突显

20世纪初分层教学之所以兴起,是由于当时美国面临大量移民儿童的涌入,学生背景各异,水平差距大,给统一教学带来了困难。而在当今社会,人口流动与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实行使我们看到了当时美国教学困境的缩影。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不同地区的人口流动,也带来了背景各异的生源。免试入学也使得学校无法把控生源素质,政策的公平化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家长抱着经济发达地区教育水平相对高的想法,在新的城市站稳脚跟后,费尽人力财力将孩子接来上学,期待孩子在学习上有新的突破,而由于两地教学进度、模式、甚至教材版本的不同,使得结果适得其反。有的学生由于地区英语教学水平或者进度的不同,造成了英语学习的脱节。同时,生源的多样性使得学生个体的个性化日益突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能学,还要让学生想学。因此,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势在必行,而分层教学则是因材施教具体实施的一个重要模式。

2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实际应用

分层教学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分层是否科学,社会对分层教学可行性的怀疑很大一部分来自对“分层”含义的误解。所谓“分层”绝对不是简单地将学生分为好或者差,学生分层只是分层教学的一个基本点。在实际应用中,分层教学涉及教学的各个方面。事实上,初中英语在起步时很大一部分是对小学英语的回顾,教师如果能够抓好这一过渡期,就能缩小班级内部英语水平的差距,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个体需求,持续用同一标准要求不同学生,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进一步加大,英语教学的开展将越来越困难,英语课堂甚至会沦为少数学生的课堂。如何在满足中上水平学生的进步需求的同时,兼顾水平偏下学生的查漏补缺,是每一位初中英语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分层教学积极探究的内容。(1)学生分层学生分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A类学生英语成绩相对优异,应在保持的前提下向上冲刺;B类属于中等生,中等生在班集体中通常最容易受到忽视的群体,事实上他们面临着英语学习的瓶颈,迫切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他们向A类进阶;C类学生英语认知能力相对落后[4]。学生的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初次考试对学生进行预分层,再通过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了解不断调整分层。为了保证分层的合理化,教师不仅仅要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实际英语水平,还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比如说,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状况,从而对学生未来的英语成绩走向有一个相对正确的预估。必须强调的是,学生分层应该是一种隐性分层。或者说,教师在实施分层时,应充分把握分层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影响,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对自身的消极定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有差异的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产生互补以及教学的生长力和助推力”[3]。因此,教师应以积极鼓励的态度展开教学分层,并让学生意识到水平互异的每个个体在集体中的作用是平等且不可或缺的。同时,分层教学可以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以异质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分层教学带来的同质化问题。即教师在了解学生分层的基础上再将A、B、C类平均分入不同小组,实现以好带差。在这种理想状态下,学生不仅仅成为教学过程中学的主体,也在某种程度上为教学集体做出了贡献,发挥了教的能动性作用。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避免形式主义的小组合作,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担负起自己的一份职责,从而保证组内合作的高效运转。(2)目标分层在实际教学中,以统一的分数线作为所有人的目标是不切实的,进步是相对的。因此,教师应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事实上,学生分层、目标分层与作业分层是层层递进、相辅相成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层次的目标,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巩固才能实现其目标。A类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做一些冲刺题,选题要精,避免无选择性的题海战术,这样只会挫伤其英语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后沟通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布置一些有挑战性的开放性任务,以提高其学习兴趣;B类生应选择一些难度较为平实的题目,并且要重视错题的订正,明确自身薄弱点以寻求突破。C类生的首要目标是掌握基础题,平时练习中频繁出现的单词和词组搭配要熟记。结合目标分层将作业分层后,不仅仅有望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减轻教学双方的负担。(3)授课分层课堂教学,尤其是新课教授,是学生英语提升的关键。一直以来,高效课堂是学校教学不懈追求的目标。要实现高效,就要确保有效教学的覆盖面,让课堂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课堂。这就需要分层教学来实现。课堂教学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理解性层次,即对新知识的基础性掌握,这是每个学生都需要达到的层次。不得不引起重视的是,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一致的,这将反应在他们的应用能力上。第二个是操练巩固层次,基于第一个层次带来的差距,操练巩固阶段的分层应兼顾横向分层和纵向分层,横向分层包括听、说、读、写等不同题型的训练,纵向分层则是在每类题型中设置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以适应A、B、C类学生的不同需要。习题的设置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大考验,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无用题,即对所有学生来说答案一目了然的题目;二是超纲题,一旦题目难度超出了A类生的发展区水平,在课堂上缺乏受众,也是毫无意义的。(4)评价分层评价分层是对前几项分层的递进,是对教学成果的反馈,同样需要横向、纵向结合。一方面,从评价内容来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应从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给予其全面而中肯的评价,确保评价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从学生个体来看,每个学生的进退步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其原来的基础而言的,因此评价标准必然不同,这个标准可以参考先前的目标分层,达到了就是进步。对于一个平时上课不作声的学生,这一节课能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他的答案不够尽善尽美,也已经是一种进步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包括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的优点在于经过深思熟虑,因而正式而切实,口头评价的优点则在于它的自由度和及时性。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初中生正处在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时期,教师评价的导向作用不容小觑。因此教师必须牢记评价分层的重要性,善于鼓励、及时提醒,以正确而适时的评价为学生指明方向。

3结语

分层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正如教育需要不断的改革,它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以突破层层阻碍。20世纪初美国分层教学的失败是由于它破坏了种族间的民主与平等,这也是如今社会各界所担心的问题。初中教学是英语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阶段,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探索出适应现代化英语教学的新模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莆莲.隐性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英语广场,2018(07):152-153.

[2]张丽媛.对二语习得与外语学得的再认识[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8(14):165-166.

[3]刘泉.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策略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3(22):93-93.

[4]吴文俊.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初探[J].学周刊,2016(24):68-69.

作者:周颖娇 钟兰凤 单位: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