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微视频在电工技术基础教学的应用

微视频在电工技术基础教学的应用

摘要:为了最大化发挥微视频的效能,强化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文章阐述了微视频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包括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拓展三个方面。

关键词:微视频;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预习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实现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有效教学的必要基础。教师可以将微视频应用到课前预习环节,使课前预习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进而规范化指导各层次学生高效预习新的课程知识。以“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章节中的“串联电路”为例,上课之前,教师要在分析教材基础上结合班级学生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等,明确课程基础知识、重难点内容,同时合理设置知识、能力等层面的课程教学目标[1]。与此同时,教师要借助网络途径,收集、整理、分析与课题内容紧密联系的文字、视频等音像资料,通过资料的有机整合丰富课内教学内容。教师要立足课程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利用摄像机等现代化移动设备,录制“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章节中“串联电路”课程知识讲解、实验操作、预习作业布置等全过程,并在对拍摄的画面进行合理化处理的同时,对剪辑、拼接拍摄的素材进行必要的标注、润色等,确保微视频内容难易度适中、重难点突出。随后,教师可以将微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QQ等互动平台中,让学生自行下载观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学生也可以观看相关内容的其他微视频,针对性预习“串联电路”课程知识,完成对应的预习作业,并录制预习作业完成的过程,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课前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为解决问题与其他学生进行的互动交流,这样教师可以在观看学生录制的微视频的基础上实时、高效地了解各层次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优化引入课中的微视频内容。

二、课中教学

课中阶段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针对课前预习情况,将多样化的微视频巧妙贯穿到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课中教学的各环节,降低课程内容难度系数的同时,明确知识点、突出重难点,使学生轻松破解重难点。在“串联电路”课中教学时,教师要巧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将知识精讲、实验演示、随堂练习等微视频引入课中,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下,直观、生动地展现课程内容,进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讲解课程知识,动态演示交流串联电路实验操作全过程,并联系课前预习问题,设置层次鲜明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效思考、探究,轻松理解课程知识点[2]。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层次化的实验操作任务,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流程等,利用交流电压表、示波器等进行多层次实践。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设备拍摄学生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在后面的讲解环节中进行动态呈现,并补充讲解课程内容、深化课中实践,促使学生在突破课程重难点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三、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在高效应用微视频的基础上延伸拓展课内教学内容,科学布置课后实践任务,让学生在拓展训练过程中促进自身知识层次与能力的提升。如在“串联电路”课程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联系“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章节前面“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课程知识,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制作课后实践任务的微视频[3]。学生要在观看微视频后,巧用课内掌握的理论知识,以及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交流电压表等设备进行规范化操作,并用现代化设备录制实践任务完成全过程。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进行合理化点评,以问题为基础,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实践,准确把握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电压、电流二者的关系和串联电流中电压、电流二者相位差等知识点,这样既能巩固复习课内学习的知识,又能提升电工技术应用能力。总而言之,教师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微视频应用为中心,在探索教学新路径过程中不断创新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教学方式,促使各层次学生在高效学习中不断完善课程知识体系,锻炼其电工技术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等,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及全面化发展,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建斌.基于微课的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8(32):183.

[2]谈文洁.信息化教学在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中的应用实践[J].职业,2019(6):71-72.

[3]曹红.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中微课教学资源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48-249.

作者:薛小海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