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电视新闻论文范文

电视新闻论文全文(5篇)

电视新闻论文

第1篇:电视新闻论文范文

1、培养细节观察能力

新闻记者要想将画面细节的作用充分运用在新闻采编过程中,首先就要培养自身敏锐的观察细节的能力,形成自觉捕捉细节画面的意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细节画面的作用。作为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记者,传达新闻的同时还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这就需要借助于传统的图像信息。超强的洞察力也是新闻记者职业特征的一种体现。敏感度训练需要新闻记者切实融入到实际社会实践中,体现真实的新闻现场,全面掌握新闻事件。

2、做好新闻采编前的准备工作

新闻记者在进行实际的采编工作之前需要制定详细且明确的采编方向,这对掌握采编内容具有重要作用,甚至严重影响新闻采编效果。除此之外,新闻记者还应该全面了解新闻的相关资料,熟悉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相关联系事件,便于新闻采编人员能够应对新闻现场的突发情况。对新闻当事人进行有针对性、有突破点的问题访问,使整个采编过程有逻辑性。新闻采编的拍摄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人员在采编工作进行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注重拍摄地点的细节问题,这样能更好的捕捉细节画面,保持整个新闻内容的清晰完整。

3、选择有视觉影响力的细节画面

新闻记者才整个访问过程中需要着重把握新闻事件源的细节画面,这样的细节画面才能够吸引观众视角。例如在2005年中央电视台的一则新闻报道中,总书记和连战会面,整个新闻报道中,两者握手的镜头长达一分钟,同时用固定镜头显示连战不断点头的画面。可见,要想在短短几分钟的新闻报道中将新闻事件完美展现,就必要做到简洁精干,力求使用细节画面展现新闻事件的关键点,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新闻传达效率。

二、结语

第2篇:电视新闻论文范文

1.1加强编辑的创新意识

创新的基础就是质疑,敢于突破现状,寻找新的亮点,这就要求编辑能够多角度的看待问题和事物,以科学为前提,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除了理论上的创新外,编辑还要用大量的实践来检验这些理论的正确与否,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检验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创新性。实践的过程中,即验证了自身的理论是否正确,又为自己累积了一些实践经验,更有利于促进编辑的综合发展。

1.2创新新闻内容和形式

新闻内容是电视新闻的关键,因而编辑需在新闻的内容上进行创新。在进行新闻内容方面的创新时,首先,新闻的内容要通俗易懂,要明白新闻的大多数观众是普通百姓,这样便更加利于观众理解和吸收电视新闻中的信息。当今社会是快节奏的社会,人们生活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大多数人都喜欢直观简洁的新闻内容,不愿花时间多加揣摩,内容复杂难懂的新闻必然不会受到大众的喜爱。其次,为了确保新闻内容的通俗易懂,编辑应当注重新闻与社会的结合,并对难懂的新闻搭配合适的解说和图文,新闻解说时尽量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最后,编辑要增加新闻内容的含量,但并不意味着要将大大小小的消息全都说一遍,而是要有选择的进行,给大众一些贴近社会生活、价值含量大的消息。除此之外,新闻的形式也是至关重要的,电视新闻形式的创新可采用这些手段:

1)融合各种形式的声音、文字、符号、表情等图文信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融合在新闻中,不仅可以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度,还可以增强电视新闻的技术含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因而在编辑新闻时,可以融入一些文字制作、动画、图片、声音等元素,创新电视新闻的形式。

2)为观众提供更多的参与新闻的机会。我国是民主法制国家,公民有言论自由,这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发表言论的机会,因而在电视新闻编辑中,要关注群众的意见,为群众提供参与新闻的机会,如群众互动,街头访问、电话随机采访等其他创新的参与方式,让群众参与到新闻中来,在尊重国家法律法规和民治法治的前提下,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1.3编辑应培养敏锐的新闻嗅觉

这里所说的嗅觉,就是对新闻的本能认知,依靠以往的经验自然而然的判断消息的新闻价值。作为一名出色的编辑,必须能够拥有这样的基本能力,善于区分头条新闻和普通新闻,有追踪价值量大的消息的本能。注重独家新闻的报道,这就要求编辑能够敏锐的把握新闻的舆论趋势,善于挖掘人们感兴趣的话题,迎合大众口味,并将其做成新闻,紧跟时代潮流。

1.4编辑应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电视新闻编辑每天的工作就是对大量搜集到的素材进行删减、编排等加工工作。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有扎实的写作功底和充足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各种信息包罗万象,这就要求编辑们除了拥有专业的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外,还要有更加广泛的知识领域、新颖的思维和良好的观察力。无论是宣传的艺术、手法、心理,还是军事、政治都要有一定的认知,这就需要新闻编辑在工作的同时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力求为广大群众做出更好的电视新闻。

2典型案例分析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在国民的新闻生活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它从1976年开始开播,并一直至今每晚与观众相约7点首播,甚至在一些家庭中,每晚半小时的新闻联播时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该节目以“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的宗旨,在新闻界屹立将近39年,期间也伴随着许多改革和创新,就从2013年的创新改版来说,内容变得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使其收视率比2012年平均增加了24.32%,改版效果十分明显。另外,随着网络的发展,《新闻联播》的历史播放记录也可在网络上观看,还可在网络观看直播,虽是电视新闻,却并不局限于电视,这种跟上时代潮流的转变,也为其吸引了更多的观众。除此之外,其也在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进一步扩大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比起腾讯、新浪等网络媒体新闻和其他新闻杂志来说,有更强的可靠性,更易获得人们的青睐和信任。由此可见,创新对电视新闻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这就更加体现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3结论

第3篇:电视新闻论文范文

1、内容缺乏吸引力

电视新闻节目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人们关注、了解新闻的主要载体。然而实践中,电视新闻节目缺乏创新意识,内容空洞,使观众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得最为有价值的新闻消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强,人们的休闲时间有限,关注电视的时间不多,一成不变的新闻编排报道方式,缺乏深度与广度的内容,很难吸引观众的眼球与注意力。平淡无奇的语言、雷同的节目内容更不能引起关注电视新闻的兴趣。

2、电视新闻缺乏实效性

实效性是新闻的最为关键的特点之一。在注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及时、有效的报道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与兴趣。在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日益普及,手机也成为了人们必备的通讯工具。因此,人们关注、获取新闻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与及时性的特点。而电视新闻的报道往往滞后于网络新闻,人们对于过时新闻的关注度会大大降低。在部分新闻里,时常有“前不久”“最近”或“今年以来”等时间概念的新闻报道。同时,在有些新闻报道过程中所引用的材料过于陈旧,不能准确、及时的专递有价值的新闻,使观众失去了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新鲜感。

3、编排方式缺乏新颖性

多样化的电视节目编排样式,有利于增加观众对于此类节目的关注与收看。固定不变的排版格式、节目报道形式,每档节目均以完全相同的程序化方式进行,会使观众对相同的新闻节目产生抵触感。任何缺乏变化的事物都会使人产生审美疲劳,更何况在如今网络信息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单一、程序化的电视新闻编排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同时会降低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二、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1、培养创新意识

电视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的创造者与制作者,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提高是新闻电视节目的创新之关键与基础。同时,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只有具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善于发现问题、创新思维,制作出别具一格、具有吸引力的电视新闻节目。新闻编辑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善于质疑,其不仅仅是对问题的质疑,而是在一定科学方法与理论的基础上,对于所编辑新闻消息的创新,只有掌握了扎实、熟悉的理论知识,才能在了解素材的基础上提取有价值、值得报道的新闻点。其次才能对整理的素材进行多样化、多角度的分析,编排,将其合理、高效的融入于电视新闻节目中。电视新闻编辑熟练的理论知识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根本,但是有效的实践有利于理论的验证与摸索,是编辑对于新闻加深印象的过程,同时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将编辑的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能力与思维。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逐渐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从而使电视新闻节目充满吸引力。

2、培养创新型电视编辑人才

人力资源、人才是行业发展,提高竞争力,增强综合实力的关键性因素。科学技术的创新,电视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果,人才创新的收获。首先,电视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专门的专业人才开发与管理制度,制定定期的培训、考核机制,使其永远充满活力,具备掌握信息的最高灵敏度。其次,投入电视新闻编辑人才培养专项资金,选派管理人员到优秀电视台、同行业新闻媒体进行经验的交流与学习,引进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将先进的思想、理念与本电视台的特色文化结合,培养出更多的电视新闻编辑创新型人才。

3、强化新闻“嗅觉”

所谓的新闻“嗅觉”其实就是指对新闻的敏感程度,这一点是身为编辑所需要具备的最基本、最特殊的素质。身为一个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发掘各种新闻稿件和素材中的新闻要点,特别是对当天新闻报道中头条新闻的发掘,因为这将决定当天的新闻舆论走向以及观众的兴趣所在。

4、创新新闻的编排模式

新闻编排模式的多样化创新程度是创新新闻电视节目的关键所在。因为新闻编排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步骤和必经过程。电视新闻信息主要包含两大类,主要分为有效和无效两大类。新闻编辑的过程就是将这两类信息按照合理的整理与筛选,以适当的比例安排到新闻传播过程中。将重要的、价值性较高的信息重点突出且置于新闻节目的开始部分,同时让新闻排版模式具有灵活性,让不同种类的新闻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创新电视新闻的编排模式,首先要改变电视新闻官方化的风格,电视新闻面对的大部分还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报道的内容应体现出较强的现实性,让人感受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性,从而提高人们收看的兴趣。同时报到时采用的语言应尽量减少难懂的专业术语,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利于提高观众的接受程度。其次,新闻报道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可以将背景分析与现场播报结合在一起,让访谈性报道和动态新闻结合在一起,使电视新闻报道具有立体化的效果。还能突出比较重要的消息,对于观众有一个重要的引导,使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舆论对于新闻媒体的监督。最后,可以将电视新闻的播报形式进行混搭,将长短新闻、新闻与评论互相结合,让形式单一的电视新闻变得更加丰富与立体化。

三、总结

第4篇:电视新闻论文范文

(一)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滞后,服务功能较差

在报道方式方面,报道方式是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信息时代,由于对网络媒体的充分利用,各媒体的报道方式新颖而多样,给电视新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例如,各网站可以通过用户的注册信息将相关新闻的链接、新闻图片等信息发送到用户的邮箱中,不仅查看方便且易于保存。但是在电视新闻报道方面,由于受时间、地点等外在因素的制约,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较为滞后,导致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下降,严重阻碍了电视新闻的发展。在服务功能方面,电视新闻节目的服务功能明显落后于网络媒体。在信息时代来临之前,电视新闻节目作为传统的主要的新闻联播方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掌握重要的新闻线索,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其在服务功能方面的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网络媒体能够通过网络实现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用户的参与性,但是电视新闻却没有这种功能。

(二)电视新闻的报道内容单一,听众参与性较低

在报道内容方面,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电视新闻的报道内容较为单一。纵观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可以看到,我国的电视新闻类节目大多模仿央视,可看性较低。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是线性传播,其播出时段具有固定性。例如,我国的电视新闻一般在18点至19点半,观众想要获取新闻信息就只能在这个时间段观看,且信息不易保存,必须经过第三方的支持。在观众参与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广大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电视新闻只有不断加强与广大观众的互动性,掌握新闻话语权,提高广大观众的参与度,才能保持其生命力与持久性。但是,在当前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中,常常忽视社会上的弱势群体,避免与敏感话题有关的报道,导致电视新闻节目无法引起观众的心理共鸣。

(三)电视新闻的接收方式单一,信息更新速度慢

在接收方式方面,新媒体的传播路径较广,且信息接收不受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制约,网站、手机报、手机广播、网络电视台、手机电视等都可以用来新闻。但是电视新闻的传播路径则主要需通过卫星、地面有线和无线发射的方式来进行,接收终端则为家庭电视机。在信息更新方面,时效性是新闻的重要特征之一,确保新闻的“新”与“快”,新闻才能够保持其生命力。一有重大事件发生,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就可以马上把信息发送出去,并及时与他人交流,但是电视新闻的信息更新速度则较慢。

二、信息时代提高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一)创新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内容

第一,电视新闻节目应当注意适应当前信息时展的需求,将广播、报纸、微博、手机以及互联网等媒体信息与电视新闻节目有效融合起来,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多维度与多视角。与电视新闻节目相比,互联网等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不受时间限制等优势,因此,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当注意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适当增加报纸的解读、微博播报以及网络论坛的互动参与等内容。例如,凤凰卫视中文台在其电视新闻节目中增加了“网罗天下”这一内容,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增加了包括新浪网站在内的大量的网络资讯;湖南卫视于2005年开始在其《播报多看点》这一午间新闻栏目中增加了“网络评道”这一板块。第二,电视新闻节目应当注意增加具有互动性的报道内容,增强广大青少年的观看兴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观众观看新闻节目的渠道不再局限于电视,互联网、手机微博以及数码设备等都为广大观众观看新闻节目提供了便利。但是,这些新媒体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国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电视新闻节目应当注意创新其报道内容,增加具有互动性的内容,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此外,依据我国当前手机网民占网民总数量的百分比情况、微博用户数量以及网络用户数量的增长情况,青少年群体将成为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受众目标。因此,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当注意开发针对年轻受众的电视新闻节目。第三,电视新闻节目应当注意增加与农村题材相关的报道。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增加与农村题材相关的报道,一方面可以起到连接党、国家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农业和农村建设的政策与方针,反映农村基层干部与老百姓的要求与意见;另一方面体现了电视新闻节目的服务功能与舆论导向功能。在进行农村题材相关的新闻报道时,首先,新闻工作者应当注意选取具有启示性与可操作性的致富实例,为广大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满足其对技术、信息、经验等的需求;其次,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为了使广大农民能够有效理解中央所出台的一些惠农支农政策,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报道时应当注意,使用说故事等方法尽可能地将那些教条死板的政策变得生动活泼,使广大农民能够看懂听懂;最后,新闻工作者应当注意不断挖掘较为新颖的新问题和新题材,拓宽新闻报道的深度与广度。掌握事物发展的新动向与新价值,不断挖掘新事物、新风尚与新成就是电视新闻节目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许多事物的发展都存在一个渐变、续变或叠变的过程,因此,广大新闻工作者应当注意观察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加强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二)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

第一,加强深度报道。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加强深度报道是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突围、促进电视新闻节目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深度报道主要指对某一重大事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对事件的背景进行介绍,对事件的内在本质与社会影响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分析,它起源于西方新闻学,我国中央电视台所创办的《焦点访谈》这一新闻节目就是深度报道节目的典型代表。为了满足广大听众的需要,新闻工作者应当注意加大对新闻深度的报道力度,开设深度报道栏目,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第二,提高剪辑手法。合理的剪辑是提高电视新闻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它能够使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完整地表现出来。因此,新闻工作者应当注意,依据新闻事件的叙述方式合理地选择剪辑结构,将故事情节作为剪辑线索,注意细节并巧妙运用蒙太奇、空镜头等剪辑技巧,提高剪辑的效果。

(三)加强与其他媒体的有效整合

在信息时代,电视新闻节目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加强与其他媒体之间的有效整合,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注入活力。电视新闻与其他媒体之间的整合可以增加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性,提高其收视率。互动性较差是当前电视新闻节目的一个重要缺陷,电视新闻与其他媒体的整合为广大听众提供了较多的互动方式,使得广大听众能够依据自身的喜好来选择新闻,便于听众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结语

第5篇:电视新闻论文范文

1.电视新闻栏目要具有创新性

电视新闻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往往是采用“复制”的形式来寻找新闻节目素材。要想改善目前电视新闻的被动地位,提高其竞争力,必须进行节目创新。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必须将电视新闻的传统模式打破,进行改革创新,树立品牌,才能求生存,求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通过一些创新性的节目我们可以看到,改变能够赢得观众。尽管创新也是非常容易复制,但是创新的核心价值并非复制就能得到,例如,江苏电视台的金牌节目《非诚勿扰》,其他地方电视台也曾做了类似的相亲类节目来赚取观众的眼球,但是均不能影响观众对《非诚勿扰》的忠诚度。也就是说,电视新闻不但要创新,而且要创造核心的竞争力。电视新闻不但要在题材上进行创新,还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定位准确,就是找准观众,根据观众的需求进行节目的设计和安排节目的内容。市场定位不准确,很难打造适合观众的节目,更不用谈品牌建设。目前,我们看到众多新闻类的节目并没有细分观众这个市场。在当前数字电视和付费电视发展的环境下,细分市场是必然的趋势。民生类的话题早晚会降温,电视新闻必将走向“量身定制”的设计。二是与时俱进。时展快速,全球经济化步伐加快,中西结合,势必要将电视新闻类节目打造成差异化、个性化的节目。一成不变的电视新闻早已使得观众厌倦乏味。所以,电视新闻尊重特性并非要墨守成规,而是在时代的要求下,在保证电视新闻特性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革。只有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时代淘汰。三是创新也并非彻底自创。电视新闻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在以往成熟的运作基础上增加新的元素,也可以从基础上创新,并非彻底要改变。采取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寻找观众的兴趣点,通过自身的运作模式特色来展示个性,更好地迎合观众的需求,提高收视率。四是借力于新媒体共同进步,面临新媒体的挑战,机遇与威胁并存,两者并非排斥、非此即彼的关系,通过与新媒体合作,转变观念。电视新闻也可以借鉴互联网的力量,拓展传播途径,拓宽信息渠道,提高新闻信息的影响力,也能有更多途径与观众互动,拓宽电视新闻市场。

2.电视新闻实施金牌主持人策略

金牌主持人在营销的概念中好比是名人效应,通过名人,来增加其个人魅力的展示,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从而提高电视收视率。优秀的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起到的作用很大,也能起到建设电视品牌的作用。尤其在当今电视节目同质化,优秀的主持人能够在保证高收视率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利用名人效应,在国外已经采用多年,高素质的新闻节目也是基础之一。要想打造金牌主持人,必须给新闻工作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由于中国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压迫,电视新闻或者说人们的思维也受到禁锢,从呆板的观念转化为创新,势在必行。让新闻工作者从身心转变,发挥其长处,给予其充分发挥的空间,全面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新闻节目主持人相对其他节目应该是具有威望的,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善于使用非语言来吸引观众,电视新闻不仅关乎百姓生活方方面面,而且必须让主持人具有亲和力,才能将节目贴近生活,而不单单只是谈论偏离社会的经济问题。通过主持人的带动,让更多的观众和百姓积极参与其中。主持人的亲和力除了在电视节目上,还能通过微博、博客等方式树立其形象,利用网络与观众产生互动,实现金牌主持人大众化。对金牌主持人进行宣传,虽然不能炒作或者过度包装,但是,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主持人,进行适度的宣传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参加访谈类节目或者其他宣传手段,让主持人能够正确了解自身的不足与优势,提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善于发挥电视新闻的优势

电视新闻要想持续性发展,必须要“知己知彼”,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对手的优势,让观众乐于接受电视新闻。电视新闻的本质可以归纳成三个短语:过程求实,现场同步,人性报道。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现场采访、记录、直播的全过程。

(1)提高拍摄视觉和技巧来营造新闻深度在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尽管新媒体更能适应,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体验者的关注,但是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媒体常常仅是依托文字和图片进行渲染,倘若受众想要全面掌握事实,必须根据网络播报的文字和图片进行“筛选”和整理,所以依托网络的新媒体要想达到播报效果,前提是受众必须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很多受众往往认为电视新闻不及报纸的文字表述具体,但事实上,电视新闻是经过编辑独特的视觉,运用不同的拍摄技巧,彰显电视新闻的魅力和效果。通过利用高超技巧的摄影人力和器材,对新闻事件的现场进行全程跟踪式拍摄录制,将身临其境的画面展示给受众。通过画面而非单纯的文字表述,这也正是电视新闻的优势所在。例如报道留守儿童教育,文字描述效果就不如用影片声音打动观众,镜头中留守儿童通过稚嫩的语言、渴望的声音,向远方打工的父母说:我多希望你们能回来看看我,都已经五年没见面了。通过孩子简单的话语,镜头对准孩子的泪眼,这样的场景,大多观众都会为之动容。再比如,播报体育赛事,通过运动员胜利的喜悦、呐喊,让观众体会运动员获奖来之不易,感受他们胜利的激动心情,这些都不是文字描述能够比的。没有运用夸张等华丽的文字修饰,而是真实直接的报道,体现了电视新闻的特征。

(2)突出电视新闻现场的优势电视新闻通过采访、拍摄录制以及编辑作为手段来向观众展示真实的事发现场,展示的是事情的本身,而不是像新媒体那样作为一种载体。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现场,将观众带入现场中,拉近两者间的距离。想要做好电视新闻,必须利用其核心竞争力掌握采访、拍摄等技巧,既要了解观众的关注视觉,又要做到随机应变,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如果遇到一些事件不能现场直播,也能通过真实情景再现等手段来让观众理解,这些是其他媒体不具备的优势。例如新闻播报地沟油、环境污染等内容,通过污水排放、蚊虫乱飞、生态变化、满地垃圾等视觉冲击的画面,不需要大量文字播报,就能够使观众产生共鸣。

(3)继续加强电视同步的优势网络以及数字卫星技术的大力发展,使得电视新闻直播现场真实展现已不再是梦想,曾经大多数观众认为新闻是早已发生过的事情,但是现如今,电视新闻能够与人们的生活同步,电视新闻能够在异地进行现场直播,严格地说,存在的时间差仅仅是信号传输的微乎其微的差距。很多电视新闻节目早已经实现了卫星转播,也有很多新闻已经引入了直播间和新闻现场之间的主持人连线,进行实时播报。尤其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播报,都是通过现场直播来展现给观众的,一些地方卫视电视台也采用了直播的形式。可见,直播的方式已是新闻播报的主流,并快速发展。电视通过展现动态、真实、原本的场景,让观众“置身其中”,随着事态发展而随之变化,实现新闻和生活同步,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罐头新闻”包装,这对传播学领域也具有深远意义。

二、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