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技巧策略(5篇)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技巧策略(5篇)

第一篇: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及高中地理教学

摘要:人口政策调整,不仅对中国的人口数量产生影响,也将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一定影响,甚至于会牵动全球人口的消长,同时它也必将成为近几年高考的一个热点,也会对高中地理教学和日后的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产生影响。

关键词:人口政策;中学教学;应对高考;教材

为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于2013年、2015年两次调整完善人口生育政策,主要涉及“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这意味着自1979年实施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已经走入历史,这次人口政策变化,会对中国的人口消长和社会经济各方面产生一定影响,甚至于会影响到全球人口的消长,同时会影响到高考命题,也会对高中地理教学和日后的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产生影响。然而在教材没有修订的情况下,教师只有借助时政资料积极应对,才能使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和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1教材与高考的差距

教材中涉及中国人口政策主要是在初中课本,主要内容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见人教版1993年地理第3册)。而高中教材只是在人教版必修二阅读材料“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政策”中提及日本的鼓励生育的政策及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旨在告诉学生,各国或各地区应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人口政策。目的仍是在宣传计划生育政策。而近年来的高考题及模拟题大多考察的是“老龄化问题”、“性别失衡”等问题。显然教材与高考出现了脱节,这就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一些困难。笔者的观点是在没有教材的前提下,教师应全面拓展知识,积极应对人口政策的变化。

2补充拓宽知识面,积极应对高考题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我们应该做一下几方面的知识补充。

2.1回顾中国的人口政策

1949-1953鼓励生育政策;1954-1979逐步推行限制生育政策,推行“晚、稀、少”;1980-1984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4-2013开小口堵大口,形成地方计划生育条例,并稳定实施;2013年11月15日中央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01月中央决定启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2.2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的原因

(1)中国已经陷入严重的低生育率危机。各种调查显示,中国的生育意愿都已经远低于平均水平,更不用说通常比生育意愿要低得多的实际生育率,未来人口的长期的急剧萎缩已经不可避免。另外,庞大的人口规模是中国的核心优势,但却由于严厉的生育限制政策而逐渐消减。(2)保持社会创新和创业的活力,提升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对创新和创业与人口关系的研究证实,年龄结构越年轻的社会,创新和创业活动越旺盛。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更为明显。同时,在人口老化的社会中,年轻人掌握的社会资源和历练的机会都受到影响,这让数量本来就少的年轻人的创新和创业能力都受到进一步的压制。此外,随着社会年龄结构的老化,产业和公共政策也倾向于老年人,因而越来越趋于保守,这对社会经济的上进动力有抑制作用。因此,提高生育率,避免年轻人口数量的雪崩式萎缩,缓解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对保持社会创新和创业的活力,提升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至关重要。(3)“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老龄化加速。由于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加上严厉的人口政策,2014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已达到10%,尽管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与日本(26%)和德国(21%)相比还比较低。但已超过临界值,预计还会加速上升。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日见初现:1)社会负担加重;2)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3)家庭养老功能减弱;4)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鼓励移民,鼓励生育,完善社会保障措施,促进老龄事业的发展,改革退休制度(延迟退休)等。(4)性别比失衡。由于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中国家庭偏好男孩,采用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加上农村独女户可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政策的影响,我国性别比逐年上升,到2020年,将有3000万光棍汉,20年后,将会有10%左右的男性出现婚配困难。还有媒体报道,现在我国边境一些地方就已经出现了进口“新娘”的现象,可很难想象二十年后每年需要进口上百万新娘的情形。(5)独生子女的非社会化问题。在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出生既不存在孩子之间竞争也不存在孩子之间的合作,从而使得这些独生子女的人格培养、价值观的形成、道德的养成等方面完全非社会化,在课堂上时常会发现一些独生子女发呆或自己一个人玩好长时间,课外与其他人交往出现障碍等就是非社会化的结果。不仅如此,这些独生子女的孩子一进入社会就面对着许多障碍,这将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繁荣的严重障碍。而新的人口政策或允许普遍生育二个孩子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状态。

2.3对今后生育政策的预测———全面放开生育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近一年,并未出现人们想象的“扎堆”现象,人们预测的生育高峰并未如期而至。这与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有很大的关系。经济水平的发展,工作节奏的加快,就业形势紧张,人们对生活及生命质量的要求提高,加之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备,养育孩子的成本提高,尽管人口政策转变给予了生育二孩的权利,但由于各种顾虑和需要,人们生育的欲望并不强。所以全面放开生育指日可待!

3全面修订初高中地理教材内容刻不容缓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和传授知识的载体,如果我们的教材内容和现实不接轨,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讲述以及人口政策的宣传都显得很尴尬。因此希望有关部门应该尽快修订相关的教材,将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的调整写进教材,及时更新内容,既有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也有利于国家政策的宣传和落实。

参考文献

[1]人教版1993年地理第3册.

[2]人教版2004年高中地理必修二.

作者:肖心娥 单位:兰州市第71中学

第二篇:高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摘要: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不断改革的全新背景下,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环节中的重点问题,此种背景下,地理课程的改革工作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那么地理学科中怎样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也是当前地理教学工作者需要进行关注的一个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在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研究,全面分析这一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重要性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较为丰富的地理资源,特别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对于地理人才的素养也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各个企业在对专业人才进行招聘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专业人才技能要求提升,同时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将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此种背景下,高中阶段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地理素养培养的重要阶段,就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对学校资源和社会教育资源进行利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下文中,笔者就将针对高中地理教学展开研究,进一步确定在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一、地理核心素养中的育人价值培养意义

(一)促进课程核心价值的体现

课程设置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保障,在各种课程体系中对学生进行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多元化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地理课程的核心价值取向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能力提升,因此对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地理素养进行培养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对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未来意识和相应价值观的培养重点[1]。所以,对学生地理素养培养就应该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作为基本原点,确保工作围绕学生开展。

(二)促进地理课程目标的实施和评价

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曾经明确提出:地理教育是当今社会和未来发展中培养广大人民群众活跃而负责的一项基本能力。而地理素养也是需要在日常的学科教育、长期自我能力积累上获取的地理能力、知识和思维意识,因此在地理素养中具备显著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特性,同时这一能力也将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地理教育课堂是对公民地理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和提升的主要阵地,所以,地理核心素养也是对教育教学评价和教师教学水平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

(三)促进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将对学生地理素养产生直接影响作用,因为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学生核心素养的组织者,同时更是重要的参与者。所以广大地理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做到育人方向的准确,还应该采用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形成所在学科的核心素养。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地理教师需要具备几个基本素养:首先就是对教育观念进行转变,并且教师也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过硬的地理专业素养。其次对于素养和相关观念的内涵或是延伸知识点有着更为准确和清晰的认识,通过这种方式明确素养培养的基本目标,将教学中的目标进行更有效的准确[2]。

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对策

(一)在教学过程中对核心地理概念进行落实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核心地理概念作为地理基础知识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当前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最为关键的载体。因此能否对概念的定义和延伸环节进行理解,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对地理知识、规律、成因等环节的理解,甚至将直接影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形成。

(二)在规律中对地理规律进行探索

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掌握是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重要展现,同时也是人地协调关系思想与理念形成的最重要保障。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必要的开展系列“过程”设计,通过相关案例对学生的地理规律和原理进行掌握,从而借助案例对学生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掌握提供帮助,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3]。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项割裂的过程,而是需要将观念、技能和方法等环节融为一体,通过教学中对各种问题探究力度的提升,进一步对知识进行渗透,帮助学生进行地理核心素养能力进行培养和完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理核心素养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也是当前地理学科课程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在学科教育中不断加强对思维和方法的重视,进一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深化地理观念、进一步强化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思想水平。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核心素养,运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手段和策略,全面推进地理核心素养在地理课堂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更为准确的提升自我认知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洪丽.高中地理教学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51(29):54.

[2]丁武营.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地理教学:从学科到课程[J].地理教育,2016,26(5):1.

[3]马进东.高中地理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素材的挖掘与实施[D].河北师范大学,2016,68(3):189-190.

作者:马昌凤 单位: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

第三篇:问题解决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

【摘要】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以问题为导线,让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高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地理知识应用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高效教学。本文就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高中地理;应用

一、引言

高中地理这门学科的应用性较强,就目前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课堂上依然以教师为主,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机械式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反而会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而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围绕问题去探索知识,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是指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围绕问题去探究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有利于实现高效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喜爱,学生扮演的是“问题解决者”的身份,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目前,高中地理教学已经进入到一个瓶颈,而要想打破这个瓶颈,就必须结合教育改革要求,不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而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借助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究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在探究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基础,只有提出问题,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保证问题的合理性、趣味性,确保问题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如,在学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列举一些常见的人类活动,譬如砍树、建筑施工等,问学生:这些行为活动为什么会破坏环境。通过提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联性。另外,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的让学生来提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2.分析问题。分析问题是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关键步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而要想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将分析问题的主导权交给学生,不能强占学生的地位,只有让学生成为分析问题的主导者,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妙用。如在学习《地球自转》这一知识时,在提出问题:地球自转是符合形成的?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分析,在探究、分析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开展小组讨论。作为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况,在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不能直接给予帮助,要有策略的指出方向,让学生独立的去完成任务,从而实现高效教学。3.加强师生互动。互动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可以更好地方便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而通过师生有效的互动,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缕清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如,在学习《气候类型的时候》,在提出相应的问题后,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当的与学生互动,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4.分层教学。学生的差异性是制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同的学生,其理解能力、消化能力也会不同,因此,在应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想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进行,做到分层教学。如,在《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实行分层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范畴选择相应的问题去探索,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保障,而要想实现高校教学,教师就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合理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斌.“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11):99+107.

[2]高大海.“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应用初探[J].教育,2016,(43):30.

[3]尹相君.“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6,(02):142-143.

作者:李培喜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许中学

第四篇:高中地理教学中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

摘要:地理学科是高中所有学科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一些地理常识,同时可以将高中整体教学课程多元化的程度不断增加,所以高中地理学科的作用非常重要.自然和人文是高中地理主要的结构体系,因此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本文主要是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

一、前言

由于我国不断深入改革教育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高中地理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对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合理地使用,其不但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符合,同时可以将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所以具体研究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设计要符合生活化的特点

抽象性和枯燥性是高中地理所具备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无法联系实际生活,这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难度.如果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则无法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从而对地理教学目标的进度造成影响,同时学生也无法提升自己的地理学习成绩.对于这种状况,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使教学设计与生活化的特点相符合,这样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点的过程中更加容易,从而可以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大大提升.如在对«环境与环境问题»讲解时,在讲解这一内容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存在的环境问题仔细地观察和详细地记录;接着教师让学生将观察到的环境问题在课堂上讲出来,其中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等都是学生提出来的环境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造成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同时要与学生积极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其中煤炭的燃烧、工厂生产等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而施工和汽车鸣笛等则是造成噪声污染的原因,最后教师对学生讨论出来的原因合理地总结,这样学生也能够将地理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通过对这种教学方式的使用,使高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更强,同时也将课堂中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大大提升.

三、将生活化的场景积极创设

教师对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树立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导者是教师的主要角色,而探究者和体验者则是学生的角色,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教师要将良好的学习平台提供给学生,对生活化的场景合理的创设,这样学生可以在融洽的氛围中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在对生活化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对学生的兴趣、理解和学习能力充分的了解,这样创设的生活化情境才能够与学生的兴趣要求相符合,使学生理解和接受过程更加容易;(2)教师应该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融合教学目标和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3)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要最大限度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近,而且要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合理地创设.如在«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这一内容的讲解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河北省要具备怎样的服务功能才能够使居民的需求得以满足?学生会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大型高档的商场和高等学校等是石家庄市应该具备的,而高中学校和家电商场应该是衡水市具备的,普通的日用品商店和小诊所等应该是枣强镇具备的等,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让学生联想到各个城市中的服务功能,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所以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将地理知识点生活化的强度不断提升,这样学生才可以根据自己对实际生活的理解更容易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从而可以有效地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对生活中的实例合理应用

规律性是高中地理知识点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依然是死记硬背,则会使学习地理的效果大大降低.对于这种状况,教师可以通过对生活中具体实例的应用,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断加强.教师可以在布置学生作业中体现生活实例的应用,如让学生对所在地方交通状况和所住市区交通建设的位置等进行观察和了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进行培养,让学生对隐藏在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点及时地了解,这样不但可以将学生的思考能力大大提升,同时可以将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如在对«地球运动»这一内容讲解时,教师可以对学生都理解的生活现象充分的利用,提出相关的问题,即在早上6点钟时,为什么冬天是黑的而夏天是亮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要通过地理知识来回答,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熟练地掌握,同时可以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升,从而可以将教学效果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五、结语

由此可见,利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讲解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理知识点,能够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同时可以将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要对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合理地使用,如可以对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合理应用以及将生活化的场景积极创设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不断加强,在理解的过程中更加容易,从而使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不断提升,进而使提升地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得以实现,同时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桂香.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19(02):330-331.

[2]宋昊洋.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J].赤子(上中旬),2016,18(05):214.

[3]蒋玉华.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6,23(09):238.

[4]黄好.探析高中地理知识点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1(12):162-163.

作者:黄开军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第五篇: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新课标指出,高中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有目地的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加以培养,从而使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但是当前,由于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太深,导致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造成目前高中学生自学能力的普遍缺失。因此,本文以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为探究话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自学能力;教学策略

前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与落实,对高中地理这门学科的教学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的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加以培养,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便于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但目前,高中地理教学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对教学的最终效果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面对这一现状,教师一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学观念,并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加以重视,从而为我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以为祖国未来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1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有目地的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的用人需求。一些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长时间之后,学生很容易逐渐的失去学习动力与积极性,最终的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面对这一现状,教师一定要积极的摒弃以往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正确的学习态度,从而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2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2.1注重学生自学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动力。因此,教师要想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就要注重学生自学兴趣的激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问题创设的方式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对相关的地理知识展开探索,从而在提升自身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使最终的学习效果得以有效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的过程中,就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能够使创设效果双倍的发挥出来。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相关知识时,在导入环节就可以以创设问题的方式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学热情。譬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在这些主要方式中,哪一种是最基本、地域性最强、历史最悠久的联系方式呢?(交通运输)”以让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思考,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以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2.2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去,使学生能够对一些新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更加深入的体会知识所蕴含的奥秘,感受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喜悦与乐趣。因此,教师一定要对教学的整个过程加以优化,从而引导学生积极的加入到教学中来,以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不断的提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参与的机会与平台,以活跃学生的各项感官,使学生能够有更多、更好的机会进行动口与操作,并通过观察与思考以及谈论等,来更好的掌握与学习相关的地理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更好的发现地理规律、地理原理以及地理特征,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每一个环节里得到有效的锻炼,以更好的发挥自学潜力,使其能够好学、乐学、善学[1]。

2.3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新课标提出,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使其能够自主的对相关知识进行发现、探索与学习,从而在这一过程中使自身的自学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当的放手,多多给予学生一些自学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以显著的提高[2]。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水圈与水循环》一课的过程中,在课程开始部分就可以留出10至15分钟让学生开展自学,并在自学的过程中对一些不理解的问题进行标注,从而在自学结束后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思考与解决。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不仅能够使有效的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也能够使学生自身的自学能力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2.4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梳理能力

高中地理这门学科所涵盖的知识点比较零碎和广泛,需要学生记忆与学习的知识点也非常多。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容易遗漏和混淆。比如,年际变化规律和季节变化、海水温度以及盐度分布规律、气温以及降水变化规律等等。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从而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并逐渐的找到一套适用于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以使学生在增强自学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对一些规律性较强的知识有一个深入、清晰并透彻的分析,并能够将其合理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去,以运用地理知识有效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

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不断的进行更新与改进,从而给学生更多自学的平台与机会,让学生能够多实践、多参与、多发挥,以充分的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使学生成为拥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并符合现代教学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以为我国未来更高层次的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更多关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让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一起探索吧。

参考文献

[1]韦晓华,李杰阳.BYOD策略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研究[J].海外英语,2017,(05):36-37+39.

[2]朱丽娜.健美操教学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8):243-244.

[3]王丽.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学周刊,2016,(26):160-161.

作者:吴勇 单位: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