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低碳经济发展现状3篇

低碳经济发展现状3篇

低碳经济发展篇1

摘要:低碳经济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对生态与经济发展两者调和的有力方法。要求低碳排放量的同时去谋求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符合我国的发展理念。通过低碳经济的含义、作用、发展现状及发展措施等探讨了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与未来走向,以期为基于基尼系数赋权的低碳经济在我国的更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态;碳排放量;经济发展

我国“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中,将经济和生态都列入其中,低碳经济理念则是两者兼顾的结果。马克思也曾将生态问题作为重要研究点来审视随着技术革新,随之产生的生态危机与经济发展两者的关系。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使用,有效地减少我国碳排放量,改善环境,对我国不堪重负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缓解作用。是我国良性循环发展的长久之计。

1低碳经济的含义作用

“低碳经济”最早于2003年提出,在此之前加拿大学者曾提出生态足迹,来衡量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后又有学者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用于评价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间可否达到平衡的状态,之后各国不同的学者又提出“城市矿山”理论、“脱钩”理论等都为低碳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1]。目前学术界对于低碳经济的具体含义还未有定论,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角度阐释低碳经济,但他们的理论都有一个共识就是通过技术升级减少碳排放,兼顾生态与经济发展,使得两者达到平衡。目前对低碳经济比较主流的认识是指通过制度改革、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等多种方式进行碳减排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让两者之间达到一种良性的动态平衡。低碳经济具有3大特点:经济性、技术性、动态性,即在保持经济在以一定速度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减少碳排放,但整个过程是动态变化的,不会一直减少,而是起起伏伏的状态,但总体处于碳排放减少,经济逐步发展的状态。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和群众等多主体各司其职的配合才能完成,单靠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成,它是一个巨大且复杂的系统性工程[2]。政府应从政策制定与革新上多方面考虑后,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经济生态政策,并有意识地引导群众低碳经济观念,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低碳经济风气。企业要符合既定的政策,不断优化革新技术,并发挥企业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尽可能地降低碳排放量。群众应培养自我的低碳意识,在生活中有意识去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提升低碳消费意识。低碳经济发展有3个阶段,分别为:产业发展低碳化、区域低碳化、低碳社会建设[3],初阶段也是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主要是进行产业结构优化与技术升级,需要各地区和企业发掘自身的低碳资源并深入挖掘,之后两个阶段分别是从产业上升到区域和全社会,由点及面,逐步扩大低碳经济的覆盖面,最后达到全社会都具有低碳经济的意识,以科学技术手段实现技术革新,绿色发展,让生态与经济达到平衡。

2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从发展工业开始,就是以煤等高碳能源为主,对于处在工业高速发展时期的中国,高碳能源充足的供给是进行高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这就导致我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以高碳能源为主,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转变能源供给结构。目前我国生态压力较大,因前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不可逆影响,亟需保护修复生态,我国的生态现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且低碳经济发展处于第1阶段—产业发展低碳化,新能源开发力度仍然处于较低状态,产业调整和优化方面没有充足的经验可以借鉴且整体创新能力都比较低,流于形式,各地区亟需调整产业结构,将碳排放量超标及较高的产业进行更替和优化,同时积极寻找可替代经济发展产业,在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3]。低碳经济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有机结合,并各自发展,是一项目光长远的布局举措。生态方面可以有效较少碳排放量,通过定向培育森林与城市环境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的同时可以同化碳排放物,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经济方面通过产业调整,结合我国各地不同的资源现状,发展低碳经济产业,例如开发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与发展林下经济,构建较完备的低碳产业体系。对于一些林木充裕地区可发展能源林的种植,应对气候变化,为国家长远木材供给提供安全保障,形成不依赖不可再生能源的良性发展的产业。

3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

低碳经济是基于生态现状的未来全球发展的一大趋势,在自然灾害频发的现状之下,能够很好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减少碳排放量。因此,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由高碳能源需求向低碳发展,有利于缓解生态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形成长效的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

3.1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已多次强调并制定了多项措施鼓励创新性发展,转变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力,但三大产业比例失调,第2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仍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应加快调整三大产业结构,并进行产业布局的优化,基于我国人口较多的特点,可以向第1产业和第3产业靠拢。除此之外还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我国在高新技术上的话语权[4]。

3.2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改变经济发展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才能真正地发展低碳经济,新能源技术的开发是世界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差距仍较大,要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交流,积极学习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来补足自身短板。除此之外,中国应加大对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沿海地区发展潮汐能,高原地区发展太阳能,东北等森林资源多的地区可以发展生物质能,各地区根据本地的资源特点进行可再生能源的挖掘与开发,减少污染缓解生态压力,同时也为本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发展。

3.3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当下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以高碳能源为主。因此,生产过程中应当创新技术和精简流程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5];除此之外,应对生产机器进行革新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能源一次利用后回收再次利用的可能。

3.4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相关机构应当完善政策以推动高碳能源消耗量大的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新能源的开发。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保证我国低碳经济能够正常运行,运用法律手段强制性地将碳排放量控制在一定程度内,将减排任务逐级分解到各个级别,分层落实并定期进行检查落实。对于碳排量高的行业应当完善环境保护税与低碳发展税去倒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改革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碳排放量较低的行业,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例如减少税收、财政贴补等,鼓励低碳行业的发展。

3.5加强合作与低碳意识的建立

积极学习他国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各项相关的低碳新技术研发去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将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中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尽全社会之力去发展低碳经济,因为它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从国家、社会、个人等不同层面上彻底建立待摊意识,将低碳践行到每一个方面,营造全员低碳的氛围。

4结论与讨论

低碳经济模式的建立是必然,良好的生态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前期的工业发展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造成严重的失衡,带来一系列负面的效应,现在亟需我们改变发展模式去修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不应盲目地利用科技的发展对自然进行无限的破坏以忽视生态对于人类进行生命支援的重要意义。工业的发展确实能带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同时也是以消耗着能源与资源为代价,在以追求经济发展为唯一目的的前提下,生态与能源消耗、经济发展难以调和,而低碳经济模式就是调和三者关系的一种方式。低碳经济要求摒弃以往的发展模式,需要我们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变现有的发展方式—通过对自然的掠夺发展经济的形式,要发展绿色经济,能够保证在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努力发展生态友好型经济,将经济与生态通过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达到良性共处并寻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参与,国家要做好顶层设计,从政策上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各级政府和企业要根据本地区特点与自身特性落实低碳任务与创新技术,进行产业优化升级,尽可能地超标完成任务;个人应建立低碳经济意识,将低碳理念践行于实际行动之中。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很艰难,但其对于我国未来的长久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作者:陈豪伟 单位:郑州市森林公园

低碳经济发展篇2

一、引言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恶化已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2003年,英国了《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即用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实现更多的经济产出。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民族地区又处于对气候变化较敏感的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20年民族地区经济总量达到104491.76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28%,较2000年增长了12.42倍。长期以来,发展工业被视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发展道路使民族地区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资源和环境问题。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总体格局,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背景下,民族地区应紧抓机遇,加快低碳经济发展,逐步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民族地区更应该积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绿色经济,促进能源结构转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碳汇经济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向全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转型。此外,民族地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有助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一)民族地区碳排放快速增长势头已初步扭转

根据《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本文将北京等10省市作为东部地区,山西等6省作为中部地区,云南等8省区作为民族地区①,根据IPCC碳排放系数法对各地区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和对比(见表1)。通过测算,2000—2019年,民族地区碳排放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从4.19亿吨增至22.07亿吨,增长了约427%,其中,东部地区增长了244%,中部地区增长了236%,民族地区碳排放量增长幅度高于中东部地区。2000年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国家对民族地区采取了更多的优惠政策,有力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碳排放量增长速度开始加快,其中,2000—2008年增量占到全部增量的65%。“十一五”时期,国家实施了强制节能减排措施,从2005年开始,东中部地区碳排放量增长速度开始下降,说明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已有成效,2008年之后,民族地区碳排放量增速出现明显下降,但降幅小于中东部地区。2000—2019年,民族地区碳排放强度从5.05吨/万元下降到2.24吨/万元,下降了55.7%,同期东部地区碳排放强度下降了65.6%,中部地区下降了69.5%,民族地区降幅小于中东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工业结构呈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特点,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技术滞后,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层次较低,碳排放强度仍明显偏高。综上,民族地区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碳排放量快速增长的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但仍须进一步加强低碳技术应用,持续推进节能减排。

(二)民族地区已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据统计,2000年民族地区三次产业比值为23.10∶39.13∶37.77,2014年为12.21∶45.29∶42.50,这一时期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表现为以工业为主的“二三一”结构,2015年调整为12.27∶43.53∶44.20,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在民族地区,第二产业碳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70%,随着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占比逐步减少,第三产业占比逐渐增加,有助于民族地区从根本上减少碳源,降低碳排放。民族地区依托自身优势不断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例如,贵州省以大数据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城市智能化、信息化转型效果明显。据统计,自2015年开始,贵州省数字经济增速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大数据集聚效应逐步凸显,形成中国南方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集聚区;宁夏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打造粮油类、禽肉类、乳品类、葡萄酒类、枸杞类和果蔬类绿色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了一批特色明显、产业集聚的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广西以推进工业振兴为目标,不断支持石材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向中高端、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加快发展稀土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百亿石材建材、百亿稀土新材料、百亿高端纺织服装”三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三)民族地区可再生能源产业已初具规模

民族地区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持续推进“能耗”双控,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已初具规模,煤炭消费占比逐渐下降,能源结构低碳化趋势明显。2019年,云南、贵州、广西和青海使用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例分别为44.5%、44.1%、37.4%和43.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4%);宁夏、内蒙古和新疆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高;贵州能源结构优化效果显著,煤炭消费占比由2000年的50.2%,下降到2019年的30.9%;2020年,青海发电量为948.4亿千瓦时,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847亿千瓦时,占比89.31%;西藏先后实施了“阳光计划”“科学之光计划”“阿里光电计划”等一批具有较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太阳能推广示范工程,总装机容量达到180兆瓦;2019年,内蒙古风电装机容量为2896万千瓦,居全国首位;新疆风、光、热资源丰富,已建成哈密等千瓦级风电基地;云南水电可开发容量约为9570万千瓦,2020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达到90%;2012年,宁夏被确立为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十四五”时期,全区规划新能源电力装机力争达到4500万千瓦以上。

(四)民族地区碳汇经济带动能力已初步显现

民族地区碳汇经济快速发展,林业等碳汇经济先行先试,经济带动能力已初步显现。2004年,广西、内蒙古和云南等省区首次启动了林业碳汇试点项目;2006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首个清洁发展机制CDM林业碳汇项目正式落户广西,截至2019年,该项目累计获碳汇交易141万美元;2007年,云南腾冲9万吨森林碳汇项目成为全球首个CCB金牌项目,交易收入50万美元;2009年,贵阳市首次在开阳县开展农村沼气池CDM试点工作,将已建成的22万口农户用沼气打捆包装为CDM项目,贵州恒远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国际著名碳信用买家日本艾可资产公司达成第一期减排量购买协议,开阳县10402户沼气用户得到208040元资金补助[3];2014年,内蒙古启动林业碳汇项目试点工作,至今累计销售VCS碳汇产品115万吨,总收入达1616万元;根据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测算,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绿色碳库”每年总价值约为1071.75亿元。

三、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国家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01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路径[4];“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1];2021年6月的《支持能源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工作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在能源领域设立总规模为5000亿元的“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贷款,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5]。同时,国家发改委分别于2010年、2012年和2017年先后在6省77市4区县开展了三批次低碳试点工作。当前,低碳试点在民族地区八省区已实现全覆盖,民族地区已确定云南省为低碳试点省、昆明市等18个市为低碳试点城市(见表2)。试点地区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制定长期节能减排发展规划,不断探索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持续完善低碳经济发展体制,建立以低碳经济为特征的现代生产和消费体系。因此,民族地区要紧抓“十四五”规划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发展机遇,依靠科技进步,依托低碳试点的示范推广,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低碳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发展低碳经济的后发优势,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助推民族地区低碳产业快速发展

中国碳交易试点自2011年建立以来,覆盖20多个行业近3000家企业,累计成交额超过100亿元[7]。2021年7月,我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线上交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可以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促进碳减排技术研发,提高企业自主减排意识,带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提升低碳经济发展能力;同时,加大非化石能源技术开发,降低经济发展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通过碳定价倒逼企业强化技术创新,提高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效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助推民族地区低碳产业快速发展,民族地区主动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严格执行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制度,加强电力、钢铁、水泥、石化和造纸等重点行业的碳排放控制与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碳资产管理能力,切实提高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从而加快民族地区低碳产业发展步伐。

(三)民族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

民族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一是风能发电。在风能的储量、分布、建设条件等方面,民族地区具有很大优势,内蒙古东部地区、青藏高原地区是风能最丰富的区域,仅内蒙古风能总储量为8.98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达1.5亿千瓦,约占全国的50%。二是水能发电。民族地区水能丰富,水能蕴藏量为44568万千瓦,占全国的65.9%。三是光伏发电。西藏是全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区域,全年日照时数达2900—3400小时,年辐射总量高达7000—8000兆焦/平方米,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居世界第二,新疆和宁夏太阳能也十分丰富。良好的资源禀赋条件为民族地区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力保证,也为区域构建和推广低碳经济提供了机遇。

(四)民族地区碳汇资源优势明显

民族地区碳汇资源丰富,优势明显,为碳汇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统计,2020年全国森林面积为24145.31万公顷,其中民族地区为9700.26万公顷,占40.17%;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有自然保护区2750个,其中民族地区有647个,占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的68.69%。据统计,我国参与的国际森林碳汇项目有清洁能源发展机制国际项目(CDM)、国际核证碳减排项目(VCS)、国际核证碳减排黄金标准项目(GS)和中国资源减排项目(CCER)等四种,民族地区已实现全覆盖,29个项目中民族地区有12个项目[8]。内蒙古森林总面积和草原总面积分别为2614.85万公顷和7880.45万公顷,均居全国第一。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统计,我国湿地总面积为5360.26万公顷,其中,民族地区有湿地2636.61万公顷,约占50%,据测算,民族地区自然湿地每年固碳量为1.15亿吨。

四、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相对脆弱,新冠肺炎疫情阻碍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

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并且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呈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特点。另外,相较于中东部地区,民族地区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人力资源缺乏等问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短板,低碳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相对脆弱。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可能会在短期造成CO2排放量减少,但是长期来看,CO2排放量会随着经济的反弹而增长[9]。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新冠肺炎疫情同样会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增速显著下降,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10],但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的复苏必然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未来高碳、高污染经济有卷土重来的风险。因此,在相对脆弱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如何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减少碳排放,是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

(二)民族地区高碳经济仍占主导,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依旧偏重

目前,民族地区是我国能源输出最大的区域,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仍未改变,80%的发电能源来自煤炭[11]。内蒙古作为产煤大省,在减少煤炭消费方面难度最大,2019年煤炭消费占比达到103.94%;宁夏煤炭消费占比居高不下,常年维持在88%左右,人均碳排放、碳排放强度居高不下,工业效率处于民族地区末尾;云南有40%的电力被用作输出,而且云南火力发电系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其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增[12];新疆煤炭消费占比呈增长趋势,低碳转型压力较高。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重工业化特征明显,以煤炭、水泥、钢铁、化工和采掘业等为主的高碳排放产业居多,多为资源消耗型和粗放型产业,造成民族地区工业碳排放持续增长。另外,民族地区新材料、大数据和互联网等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相对落后,因此,民族地区彻底改变工业发展现状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三)民族地区低碳科技发展能力相对滞后,低碳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缺乏技术是当前民族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瓶颈。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据统计,2020年全国投入的研究与试验经费为24393.1亿元,其中,民族地区为888.9亿元,仅占3.64%,而民族地区研究与试验经费投入强度则为0.81%,远低于全国2.40%的平均水平。二是低碳经济人才匮乏。低碳经济发展具有多学科交叉特性,碳汇测度、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等各环节均需要不同类型的技术型人才作为支撑,民族地区人口教育水平总体偏低,人才储备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巨大瓶颈。三是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能力弱。民族地区缺乏支持相关低碳技术研究的平台和研发资金,技术和资金制约了民族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提高。民族地区水能资源的平均开发利用率只有健康开发率的28.8%,太阳能装机容量仅为东部地区的12.5%,项目数量为东部地区的17.5%,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较少,仅为东部地区的20.8%[13]。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体制并不完备,缺乏法规、税收及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支撑,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亟须借鉴国内外先进模式和经验,并结合自身发展模式,建立健全适合民族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体制。

五、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坚持低碳发展理念,利用政策发挥低碳经济后发优势

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国家应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产业。同时,民族地区作为国家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应充分利用“十四五”规划和“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的政策红利,发挥低碳经济的后发优势,高水平、高起点地发展工业,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低碳技术引领,建立低碳经济发展体系和模式

民族地区应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严格执行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制度;加快低碳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推广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持续推进能耗“双控”;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大力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和项目,加强低碳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先进企业的交流合作,积极拓宽低碳发展交流合作渠道,不断夯实低碳发展的科技基础。同时,民族地区应结合国家政策和自身发展实际,不断完善适合自身发展的低碳经济发展体系和模式,利用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财力和制度保障,推进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体系,充分发挥碳排放税收制度在引导低碳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从源头节能减排。

(三)立足资源禀赋优势,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

当前,在国家发展新能源的形势下,民族地区应立足资源禀赋优势,逐步降低煤炭等能源消耗比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占领新时代能源高地,强化先进新能源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普及。同时,民族地区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严控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能源消耗高的行业新增产能和过快增长,依法依规淘汰水泥、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加快构建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构建战略性产业增长引擎,激发经济增加新动能。

(四)加大推广低碳试点,不断增强居民和企业低碳意识

民族地区应开展对气候变化的宣传培训,充分利用报纸、电视、新媒体等宣传方式,传播气候变化知识和低碳理念,开展“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低碳意识,积极引导公众参与;鼓励企业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培训,帮助企业研发低碳技术,不断推出低碳产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社会团体和志愿者的作用,促进公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同时,要持续支持低碳城市建设试点,进一步推广低碳城市的成功经验,形成低碳工业、低碳能源、低碳农业、低碳交通、低碳建材和低碳生活等先进发展技术体系和经验,引导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向低碳发展转型。

作者:刘湘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

低碳经济发展篇3

低碳经济是21世纪初兴起的概念,降低经济中碳含量的相关活动均含在其中,包括节约能源、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以及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去除等,其经济学含义是:同样的国民生产总值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逐步下降,或同样的二氧化碳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国民生产总值。低碳经济,可以分静态和动态评价视角:静态看,不同主体经济中碳含量有大有小,含量小者低碳经济占优;动态看,同一主体在不同时间内经济中的碳含量不同,一般而言,随着经济发展碳含量是下降的。本质上看,低碳经济是能源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制度及观念创新等的结果,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1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及其评价

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低碳经济源于2003年英国的《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2006年,《斯特恩报告》明确提出,以每年1%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投入可避免将来5%~20%的GDP损失,呼吁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型[1]。随着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核能等的开发利用,人类社会将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1.1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坚持先立后破,破立并举,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实现安全降碳。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装机规模、利用水平、产业竞争力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25×1012kW·h。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在安徽六安投运,首次实现兆瓦级制氢-储氢-氢能发电的全链条技术贯通。在发电端提升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可以明显降低每度电的碳排放量。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成效显著,10.3×108kW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93%,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低碳煤电体系,传统能源的退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之上,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煤耗超过300g/(kW·h)的煤电机组全部改造升级。持续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上大压小、清洁能源替代等措施,淘汰能耗高、排放大的燃煤小锅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35t/h以下,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内10t/h以下燃煤锅炉基本清零。推动散煤治理。截至2021年底,完成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散煤治理2700万户左右,减少散煤消费量超过6×107t,北方平原地区冬季取暖散煤基本清零,以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产业结构不断绿色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工艺革新,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202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优化为7.3%、39.4%、53.3%。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壮大。2010—2020年,节能服务业产值从836亿元提高到5916亿元,年均增长约2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5.1%。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产业布局及土地、环保、质量、安全、能效等要求的企业及集群开展综合整治,全国累计治理超过10万家,重点区域实现“污染型”企业动态清零。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引导行业改造升级、加强技术攻关、促进集聚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促进了钢铁、建材、有色金属冶炼、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装备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不断化解过剩产能。全国累计淘汰和化解钢铁产能约3×108t、水泥产能近4×108t、平板玻璃1.5亿重量箱。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稳步推进。2021年,全国23家钢铁企业约1.45×108t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225家企业约5.36×108t粗钢产能实施超低排放改造;两者占全国粗钢产能的65%左右。总体上看,中国经济的碳含量逐步减轻。

1.3节能减排降碳成效显著

通过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推进碳市场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2021年中国能耗强度较“十五”末累计下降44%,支撑碳排放强度下降50.5%,节能对碳排放强度下降的贡献达80%以上。深化重点领域节能降碳,重点耗能行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燃煤发电、电解铝、水泥等能效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遏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绿色节能建筑发展较为迅速。截至2020年底,全国城镇当年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77%,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过6.6×107m3;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过2.38×1010m3,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3%[3]。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完善,高速铁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世界一半左右。2022年上半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280GW·h,全行业收入突破4800亿元[4]。上半年储能电池产量达到32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约110GW·h,锂离子电池产品出口同比增长75%。“十三五”时期,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累计节能7.1×108t标准煤。节能量占同期全球节能量的50%左右,为加快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发挥重要作用。

1.4植树造林和循环经济发展降低了碳强度

生态系统碳汇是实现碳去除的主要手段。近年来,中国围绕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和提升,持续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守住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底线,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变化和修复,大幅提升了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全国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12%增加到2020年的23%,森林面积达到2.2×108hm2,森林蓄积量1.756×1010m3,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中国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量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循环利用率为目标,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加强园区产业循环链接;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统筹推进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的“两网融合”,提高二手商品的再利用;推进循环型农业发展,打造生态农场和生态农业产业联合体,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高废旧农用物资规模化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循环经济对碳减排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例如,利用粉煤灰等固体废物替代石灰石等碳酸盐类高载碳原料,可以减少水泥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又如,以废钢铁为原料的短流程炼钢,与用铁矿石的长流程相比,每生产1t钢可减少1.6t二氧化碳排放。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中国不仅解决了固体废弃物排放增长的势头,还明显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

1.5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时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正成为更多群众的自觉选择。倡导绿色出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2013—2021年,全国低碳日活动成功举办9届,成为宣扬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培育全社会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平台。可回收垃圾再利用、湿垃圾发酵沼气利用,可有效减少生产同等数量产品和垃圾焚烧时的二氧化碳排放。鼓励和引导国民参与低碳经济发展,提高公众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并渗透到日常生活中,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出行时,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者碳排量小的交通工具。在工作之后,及时关闭电脑等。202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宣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倡议主张。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绿色低碳生活风尚初步形成,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故事”在国际舞台上更加深入人心。

1.6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开展气候变化的多双边对话交流和务实合作,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截至2022年6月,与38个国家签署了43份合作文件,援助小水电站、光伏电站、气象站等应对气候变化项目[5]。2021年起,中国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作为推进节能、促进低碳发展的重要方面。从1997年出台,到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等部门推进节能工作,控制能源消耗。2020年9月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构建“1+N”政策体系。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的。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战略定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搞“碳冲锋”,不搞运动式“减碳”,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双碳”工作,组织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不断取得新进展。

2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意义、机遇和挑战

人类社会活动带来全球的气候变化,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既是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履行国际公约的必然选择。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特别是国家层面“1+N”政策体系的面世,给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历史任务尚未完成,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开发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增长,实现经济向低能源消耗、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转变。高碳经济发展引发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气候变化关系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发展战略,是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国际问题。碳减排和“碳关税”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国际压力和低碳壁垒。鉴于此,中国必须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做出不懈努力。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百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从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由高碳到低碳、近零碳的转变,低碳产业、技术和产品均有巨大机遇[6]。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挑战也是机遇,压力也是动力。以发展的思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正是中国以较短的时间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经验。

一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并表现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等方面;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历史任务,改善14亿人口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能源消费将保持刚性增长,二氧化碳排放在一段时间内也将合理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的四成,二氧化碳排放占将近八成,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高,个别地区仍存在盲目发展高能耗高排放的冲动。与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后再用40~80年实现碳中和不同,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仅30年。既要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无法效仿西方国家自然达峰的模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另一方面,无论是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乃至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均为相关产业发展留下了空间。

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富煤、少气、缺油的化石能源禀赋,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虽然近年来中国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但2021年煤炭消费火电占比依然较高,达56%。而油气等优质资源不足,石油对外依存度达74%,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44%以上。虽然中国人均能耗水平较低,相比于西方国家人均能耗8t标准煤以上,2020年中国人均能耗仅3.5t标准煤。由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已与欧盟国家相近,碳减排压力大。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仍然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另一方面,虽然中国水电开发容量世界最大,但剩余经济可开发量有限。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发电的间歇性和不可控性特征明显。中国电力系统中灵活调节电源配比严重不足,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运行面临较大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用煤炭少排碳乃至不排碳的技术路线,颠覆性技术的研发及其产业化应用尤为重要。

三是由“高碳”向“低碳”转变,基础支撑比较薄弱,科技研发能力有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亟待加强,重大战略技术储备不足,部分关键材料、装备缺乏自主可控能力,存在“卡脖子”问题。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上,中国有钱也买不到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设备。此外,重要温室气体的甲烷排放量“家底”还不清,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亟需建立健全,标准和认证制度也需强化。跨领域、高水平、多层次的专业人才队伍存在缺口,相应人才队伍建设尤为迫切。

四是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存在一些误区。由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刚从气候变化的“小圈子”中脱颖而出,部分地方和行业的领导还存在模糊的认识。有的地方认为,2030年前是发展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窗口期”,意图抓紧上项目攀登碳排放新高峰。有的地方脱离发展阶段和客观实际,搞“运动式减碳”,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拉闸限电”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些做法与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不符,必须坚决防止和纠正。

3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展望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不仅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降碳科技创新,还要引导公众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要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把经济结构优化作为重要任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努力方向,实现永续发展。

3.1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2022年4月世界银行《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数据显示,2020—2021年全球能源价格平均涨幅达到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的新高,在全球大宗能源商品涨价的情况下,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中长期方针[7]。虽然中国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但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依然较低,光伏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并迎来“量价齐升”时代,风光水电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可以与传统能源竞争。然而,由于风光水电的不稳定特征,需要大力发展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等产业。氢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性得到国际能源署和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氢与柴油、汽油等性质类似,属于二次能源,均是“含能量”物质或“含能体”能源,既可作燃料也可作原料,可作为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的燃料直接使用。氢的特点,一是燃烧热值高,约为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二是燃烧剩余物是水,因而是清洁的能源。三是可由水制取,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资源。四是效率高,氢燃料电池效率高于内燃机。内燃机效率最高位为20%~30%;如果考虑马达和控制器耗损,内燃机输出能量仅约24%或更低;燃料电池效率最低达到35%~45%。总之,要立足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统筹降碳和能源安全,发展新能源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3.2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据“十四五”规划纲要,降低钢铁、有色、石化、化工、造纸、水泥等行业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高端装备等的发展潜力巨大。能源替代、循环经济、节能增效等成为碳中和的重要实现手段,以电池回收、金属资源化利用为代表形成众多循环再生产业需求。随着疫情后物流及供应链的逐步通畅,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实现稳步回升。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提高至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从而为新能源汽车及其上游“三电”、氢能、材料、设备及充电桩等带来机遇[8]。在太阳能作用下充分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变成生物柴油,消耗二氧化碳变成储藏的能量,效能远远大于普通植物对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及对太阳能的利用。荒山滩头可养殖经济藻和能源藻类,而且可以立体养殖,因此值得大力发展。藻类养殖对二氧化碳的消耗最快,为生产天然虾青素而养殖的雨生红球藻(一种单细胞的经济藻),每100mL的藻液消耗18g左右的二氧化碳;藻类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除需要少量的氮、磷、钾外,二氧化碳转化为藻类的细胞壁以及脂类和多糖类,大力发展经济藻及产油的能源藻是消耗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的一个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发展绿色建筑,推进既有建筑节能低碳改造,绿色建筑产品、技术及认证等服务业,发展空间均很大。

3.3大力发展新型节能产业

推进5G和数据中心等新基建的能效提升。2020年,中国5G基站达70万个,占全球比重近七成。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对提高全社会能源配置效率带来积极的贡献。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能耗需求快速增长,也蕴含较大节能潜力。“十四五”时期,需加强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能效管理,对5G基站、数据中心等开展能效对标行动,推广高效制冷技术、先进通风技术、余热利用等,因地制宜采用自然冷源、直流供电、“光伏+储能”等技术。引导企业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到节能方案中。推进产业园区的系统节能。中国各类园区达15000多家,对经济贡献达30%以上,是工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开展园区综合能效升级改造对推动工业碳达峰意义重大。“十四五”时期,要深入推动工业园区产业和能源协同发展,促进企业间、产业间耦合共生。开展资源节约型基础设施建设,翻新老旧水、电、气输送管道,建立水电气资源集成平台,集中建设完善园区内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心、中水回用厂等公用辅助系统。推广复合型工厂和社会化企业模式,在钢铁行业推广高炉协同处置废旧轮胎、塑料等;水泥行业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可燃性垃圾、危废等,加快电石渣、粉煤灰替代熟料进程。加大节能降碳改造财政扶持力度,允许符合条件的新基建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3.4完善制度和政策体系

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价格机制的作用,也发挥好政府规划引领、政策引导的作用,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财税、价格、投资、金融等政策,推动碳排放外部成本内部化,激励和引导各类主体参与碳减排,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要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继续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采集、交易、运输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等违法犯罪行为。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提高碳汇水平。到“十三五”末中国森林积蓄量超过1.75×1010m3,但绝对水平较低,碳捕获、使用和储存(CCUS)及碳循环经济(CCE)等技术蕴藏着巨大机遇。要加大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力度,使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者、美丽中国建设者获得应有的收益,实现中国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5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真谛。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kW·h,相当于多耗约19t标煤,多排放约48t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L净水。要戒除“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来人们盛行便利消费最典型的嗜好之一。据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能耗约1.2万t标煤,减排31万t二氧化碳。改变使用“一次性”用品与节能、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鼓励购物袋重复使用,开展家庭垃圾分类回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周宏春.低碳经济学:低碳经济理论与发展路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5.

[2]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22:23.

[3]丁怡婷.提升建筑能效助力低碳发展[N].人民日报,2022-01-11(12).

[4]闫祺.工信部:上半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280GW·h[EB/OL].(2022-08-03).

[5]陈尚文,李欣怡.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2-06-30(4).

[6]周宏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有了路线图施工图[J].中国发展观察,2021(21):7-10.

[7]世界银行:2022年Q1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EB/OL].(2022-06-04).

[8]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EB/OL].(2020-11-06).

作者:周宏春 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