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教育离不开党的教育方针,学校教育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1+X模式全面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一项的改革措施和制度设计,务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就业。目前我国的软件技术专业技能人才较为缺乏,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为了培养企业和市场需要的基础软件人才,基于1+X模式,寻找两者的结合点,为我国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铺路。

关键词:1+X模式;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

一、前言

近些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变化,高职软件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面临着如何更好地培养软件专业技术人才,做好相关课程的衔接问题,教学模式也是改革的重中之重,软件技术课程强调对程序编程的掌握,实施操作技能的练习,重点加强学生对于编程语言的培养。而1+X模式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完成各项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1+X证书制度中的“X”与学历教育没有关系,是学生学历教育之外参加职业培训的额外学习和额外收获。根据这个1+X模式,结合软件技术专业的特点,可以对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如下研究。

二、技能人才模式改革

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采取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制订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启动1+X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好人才培养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高职院校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组织制定职业标准,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依照职业标准牵头组织开发教学等相关标准,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改革实践

(一)制定“1+X”课程设置方案要遵循的原则

对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单是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因此,软件基础教学要与专业教学融合,把市场需求作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制定“1+X”课程设置方案时可遵循以下几条原则:基础性原则。高职的软件技术专业是一门偏基础性专业,是为专业基础教学服务的,软件技术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必须要会的。科学性原则,学校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必须要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要有针对性的分析各种教育手法,不同的专业的教学内容要有区别性。实用性原则。在学取教材时,要选取实用的教材,要舍弃对专业学习来讲不符合实际和不实用的知识。

(二)软件课程与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衔接问题

目前许多学校都开设了软件技术专业,这些课程通常都有相关专业教师授课,软件技术专业的任课教师,主要任务是完成对学生如何运用编程语言的教学。软件学习比较枯燥乏味,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在教授编程语言时,有更多的精力传授软件技术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切入点进行教学,既可以减轻学生在日常学习压力,又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课堂上内容,熟练掌握编程语言的使用方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而且己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软件技术课程可划分成不同的课程群,依专业的不同分阶段开设,实现为软件专业的学生构建软件课程体系的目标。

(三)依据行业需求,精化软件学习方向

软件的应用已普及到各个行业中,单纯的软件技术专业市场需求不多,因此,针对市场变化和行业需求,可相继精化新的软件方向,与企业合作办学,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人才。另外,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经济合作也日益加深,特别是软件行业,大量的外包定单进入中国市场,软件编码所需的都是外语专业,比如说英语或者日语。对于从事软件技术专业的人员来说,外语的能力就显得极其重要。因此,我们可开展软件技术与语言专业课的专业方向,进而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四)依据专业特点和行业需求开展教学计划

在办学中,可充分利用专业的技术、设备及人才优势,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实用人才。1+X证书制度体现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通过分析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学校可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使软件技术专业所学内容真正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减小高职人才的社会竞争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学校要重视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征求学校师生的意见,编制专业的职业能力结构图,开展的教学计划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要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结合,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重视软件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内容的编排,以培养学生的编程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加强编程语言基础的学习,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结构模块化,在专业方向上引入校企合作由企业或行业资深工程师讲授,学校必须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完成技能训练课程。

(五)加强课程体系研究和改革

企业是人才展现自己的载体,把企业真正所需的技术放在第一位,对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和教师制定改革课程结构和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实施1+X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引领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并将引导高职院校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进一步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高质量开展社会培训。高职软件技术课程体系主要以模块的形式和综合化的方法构建,采用新的教学内容。必修课主要学习本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选修课可以和专业方向相结合,满足学生自己的爱好和需求,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这样可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在课程的开发中,高职学校可重视课程综合化的问题,这样既可以避免内容的交叉和重复,也可以节省课时,在开展综合过程中,要加强内容,摒弃繁琐的理论指导和与职业能力无关的教学内容,增加新技术和科技内容,提高课程的含金量。

四、高职软件技术专业1+X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高职软件技术专业1+X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

由于现阶段高职考试制度,使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高职院校多采取单一的授教方式,把课本知识内容传授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而且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了解不同,专业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也较大,个体需求差异很大的学生,教师难以开展创新教育,对于学生潜能的挖掘较少,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影响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是针对学生不同的语言能力和性格等个体差异施行不同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技能,考取相应的技能证书,不轻言放弃每个学生,让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得到较好的进步和发展。

(二)高职软件技术专业1+X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意义

1+X制度属于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是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实施1+X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更好地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吻合度、前瞻性上还存在一定差距。高职院校通过引导以社会化机制建设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加快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吻合度,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拓展就业创业本领。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1+X模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引领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并将引导院校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进一步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高质量开展社会培训。探索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的基础性工程。职业技能对学习成果的认定。实施1+X模式,积极推进探索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制度设计与构建国家资历框架相衔接,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五、总结

1+X模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学校分配式教学,这种转变,按照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来重新设置,安排较好的课程学习,结合分类课程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使学生成为适应未来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1+X模式在当前能部分解决高职学生学习软件技术课程的需要,开拓了高职学生的毕业求职之路,作为软件课程教师,必须使之贯穿于当前及今后的软件技术教学过程之中,做到不断调整和深化,面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兴娟.基于微信平台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校园英语(下旬),2018,(7):51.

[2]张海波,唐天国,曾庆勇等.IT类高职学生“1+3+X”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与实践[J].卷宗,2018,(28):195-196.

[3]张哲勋.高职高专学生党建工作”三横X纵”模式创新性研究[J].消费导刊,2018,(41):96.

[4]刘晓君.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1+4+x”规范化机制建设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222-223.

[5]李明明.产教融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三层融合”双轨阶段式现代学徒制实践——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为例[J].商品与质量,2017,(40):298.

[6]崔敏.新时期行动导向模式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8,7(4):130-131.

作者:刘艳 单位: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