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情感陶冶法的德育教育工作应用

情感陶冶法的德育教育工作应用

摘要: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为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指导,使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对德育有了新的认识。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探讨了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以情感陶冶法实施德育的策略,以期促进这一指南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落实,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情感陶冶法; 高中班主任; 德育教育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了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总体目标,并结合中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教育规律,力求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以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实效化。这一文件也使我们能够认识到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于德育教育工作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基于此,我结合自身经验,探讨利用情感陶冶法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教育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德育教育恰巧是学校教育举足轻重的关键一环。班主任,特别是高中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作为班级全体任课教师教学与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在德育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蔓延至中小学,对中小学生思想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例如,拜金主义渗透进校园,部分教师收受家长的礼物,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了较为恶劣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要求中小学教师应以“以德树人”为基本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中小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指明了方向,有效遏制了不正之风在校园的蔓延,引导和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和民族的建设事业联系起来,促进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高中班主任工作存在的不足

以往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知识轻实践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以往班主任工作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没有将德育的要求贯彻落实到班主任工作中,一味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没有注重自身素养,未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未能对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积极作用。2.未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一味督促学生加强学习,而未能采取合理恰当的工作方法,导致师生之间存在一些隔阂,进而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思想,往往通过讲授和说服教育为主,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广泛,获取知识的成本越来越低,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性降低。在此情况下,高中班主任以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往往起到相反的效果,学生与班主任之间产生隔阂,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例如,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部分班主任不仅没有加强沟通和引导,反而对学生产生看法,伤害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学生对班主任的教导不仅不听,相反以叛逆的心理对待班主任的管理,致使德育工作陷入尴尬局面。3.德育工作方法单一在《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颁布之前,班主任对于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首先,由于没有系统的德育方法为指导,“说教为主”和“形式主义”严重,缺少对学生德育过程的关怀,情感培养少,其结果是学生对规范的接受可能只是表面和机械的,不是出自内心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其次,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特点,更谈不上以分层的方式开展德育教学,一味采取说教的方式,导致学生对德育产生厌烦心理,严重影响了德育有效性。

三、情感陶冶法的实践运用

针对上述问题,《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明确“强化道德实践、情感培育和行为习惯养成,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的基本原则,为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情感陶冶法是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熏陶学生和感染学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德育方法,我就如何应用情感陶冶法,提升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进行研究。1.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而这一目的的达成,离不开教师的影响和引导,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应从自身做起,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和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德育工作效果。例如,在劳动实践中,班主任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清洁,班主任带头打扫和清理校园卫生,带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劳动过程中渗透德育,增强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以身作则逐步感化、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健康向上的心理感知,引导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2.加强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德育氛围《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的落实要求班主任必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情感陶冶法也是基于师生情感的交流。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加强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困惑,与学生成为朋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不同的道德视角观察和引导学生的行为,构建和谐的班级德育环境,从而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和完善,形成健康积极的班风,通过各种班集体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班主任应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符合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情境,将启发、引导融汇于班级管理中,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使《指南》的目标成为班级活动的准则,从而形成和谐的班级德育文化。3.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德育有效性班主任通过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健康积极的班风,通过各种班集体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配合融洽的校园环境、充满正能量的校风,让学生无论是在班级的小环境中,还是在校园的大环境中都始终沐浴在良好健康的环境氛围里。班主任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符合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情境,将启发、引导融汇在整个教育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使学生直接或间接的受到熏陶与感染。针对传统德育工作中方法单一、效果不理想的情况,班主任应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和协同方面加强德育工作多样性,提高德育专业化水平,创新德育工作途径和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针对学生学习压力大的实际情况,班主任应定期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课外教育活动,精心设计教育活动内容,以鲜明正确的价值观感染学生,通过活动、艺术感染的方法渗透德育,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德育中体会、理解和转化,真正将德育要求落实到实践中。

四、结语

我国的教育已经步入到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已然成为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只有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提高高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情感陶冶法就成了高中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而作为高中的班主任更是贯彻与落实这一方法的执行者。班主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德育教育中运用情感陶冶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自身的教育因素,融合环境因素,以境陶情,将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地被熏陶,被感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在德育实践中还存在着不足,主要体现在德育工作思想和方法上。《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的颁布,有效解决了德育工作中的理解偏差、方法不正确的问题,为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明确的德育目标和指导,促进了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情感陶冶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方式,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自身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融洽的师生关系改变学生,以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引导学生,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伟波.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下旬,2016(27).

[2]王家源.“六大实施途径”细化德育工作[N].中国教育报,2017-09-06(001).

[3]樊未晨.我国中小学德育有了工作指南[N].中国青年报,2017-09-06(005).

作者:陈燕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金沙高级中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