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工程材料》微课建设实践

《工程材料》微课建设实践

一电子资源对“教与学”的辐射

现代信息技术产生的“互联网+”必将连接一切,也意味着更多(多专业、多学科、多类别、多组合等等)的电子资源。于是,各大院校的馆藏电子资源库日渐全面和完善,如果某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配置没有及时得到扩充与完善,必将深受该校师生的诟病。而互联网+前馆藏已有的电子资源体系主要由电子图书与附带光盘、电子杂志期刊,以及各类论文数据库构成。当下学子们却对电子资源的利用情况有待改善。其一,不同层次高校的学生群体对电子资源的渴求因重点院校、一般高校和高职学校等的学习氛围、师资水平、学术土壤肥沃等因素而有所下降;其二,同一高校学生单体对知识的求知欲、学习主动性、查阅资源的本领等方面亦存在较大偏差,更不用纵向对比不同高校学生接触实践实习、课题研究等机会的多少;其三,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的时间与精力、主持参与科研课题的多寡与深浅、科研实践结合教学程度的高低,都或多或少影响着该群体对电子资源面和量的需求。因而,互联网+时代的学生和教师群体应有针对性地、高效地利用电子资源,更应突破高校围墙,面向社会,进行远程访问以寻求可用资源为学习与教学更好地服务,尤其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精品课程以及当下火热的慕课、微课等教学服务,更好地推动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深度。

二互联网+对微课的推动

之前,大学课程的建设以各级别的主干课程、精品课程为目标[3]。以我校《工程材料》(它是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是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本科生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为例,在建设精品课程的路途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板书视频、知识片段动画,以及具有自身特色的各章节ppt、试卷习题及其解答和实践图片等资源,并通过互联网+平台下的QQ学习群、微信群等公开介质,将现有电子资源悉数免费分享于其中,更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与学生进行学习和学术方面的交流,效果却差强人意,但我们一直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探究教与学的不对等根源之所在,在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波动较小,电子资源不可谓不丰盛。恰恰是与45分钟课堂相似的视频资源、与纸质文档相仿的习题试卷等资源、与教材和搜索引擎上类似的图片等等,碍于精品课程等建设的规则限制,学生在教材内外得到的知识深化、视野拓展和发现分析解决的能力的提升都有限。以《工程材料》课堂教学为鉴,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教师一个人在课堂上,怎能在有限的授课课堂上照顾到少则一个行政班,多则120人,甚至更多学生的大课堂。除却少数学生积极主动去听讲、笔记,课下查阅书籍文献等资料,将课堂知识消化吸收。实践表明,微课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传统教学的缺陷,结合互联网+可助力教与学的综合提高。

三制度与措施保障

学校一直十分重视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注重课程资源信息网络化建设,积极推进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学校相继出台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的通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学校专门投资建立了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学资源网、华水学堂,所有精品在线课程和网络资源按照国家、省级精品课程相关要求进行建设,并持续进行维护和创新,学校还投资建设了专业课程视频摄录教室,满足高质量视频录制的要求。除保障配套和建设经费外,进一步加大对本课程多媒体课件建设、教材建设、学术专著出版等投入,支持本课程的后续建设。《工程材料》课程团队将持续加强课程负责人及团队的培训,每年召开不少于三次的课程建设工作研讨会,团队之间成员进行交流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加强课程负责人及团队的科研能力,建设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互相促进、提高,通过科研、教学的建设,促进课程建设的创新,实现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良好循环。课程团队将建立完善精品课程机制,将精品课程的建设纳入学科建设,推进学科与课程的一体化,从而促进教学、科研、课程的相互融合。严格执行精品课程管理制度,精品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负责制,在精品课程进行建设期间,课程负责人领导和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定期向学校汇报精品课程建设情况,团队内部不定期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找出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本精品课程网上教学资源的维护、升级,提高精品课程的受益面和效果。

四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

课程按照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本科专业规范、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设置,主要讲述金属材料分类及组织性能、常见金属材料热处理方法及新材料等基本知识,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掌握金属材料分类、材料热处理、成形方法等内在规律和物理本质,正确选择材料及使用的原则、方法,并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学习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在《工程材料》参与校内微课建设的基础上,教学团队始终把教学团队的执教能力、科研水平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素质的建设作为孜孜追求的目标,力求在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丰富、教学资源网络建设等方面有全新的突破教学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有材料的结构与组成、材料的力学行为、二元合金相图及基础知识、材料的改性、工业用钢及铸铁、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选用和新金属材料等知识。《工程材料》作为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定位于加强基本知识讲授,致力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学生进行后续专业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工程材料》课程内容丰富,教学设计科学,既注重了课程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又加强了学科基础关联,真实反映了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五电子资源在微课教与学中的新展现

麻雀虽微,却五脏俱全。微课具有主题独立、目的明确、内容完整、展示时间短小精悍等特征。它作为45分钟课堂教学的较为有效的补充,可以是教材某一个知识点的深层次解读、某一重点或难点的画龙点睛,某些易混淆问题的梳理归纳,一些实践问题和教材中知识点的映印,亦或某一题型精讲、某一知识的学习思路或方法等技能方面的讲解和展示。更应注重讲解和展现形式的创新,而电子资源的选用、分类、精心制作与教与学的进行则相得益彰。当然,在微课这种新教学模式中,形成的特色鲜明的电子资源,应注意抽取各知识点模块的主线与分支脉络,避免“各自为阵”或“泾渭分明”现象的各个子资源的简单拼凑,应紧紧抓住课程的知识主干,剖析学习与理解知识规律的共性与区别,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如同解一道高等数学归纳题,抓牢主题,将题目包含的“碎片”一一分解、重构成容量小且成果简化的电子资源[4,5],并形成新的知识框架体系。在教与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材料科学知识,结合合理选材、设计加工工艺等的工程案例了解工程材料的失效机制。这就要求微课教学重点难点明确具体;8分钟左右的视频字幕信息完整详实、图像清晰稳定,视频声画同步,配套微课教学资源完备。首先,在《工程材料》历届学生中间开展细致分门别类的调查工作,调研选取率较高的课程重点难点如图1所示(调查样表60份),为微课视频点的制作打好了基础。做到真正从学习者的角度着想,哪些是理解难点、容易混淆点以及贴近科研前沿和工程实践的模块。以避免该微课成为传播诸如工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及其它新材料的普及课,而应融合贯通《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学与热处理》、《材料分析与检测》、《材料力学性能》和《材料成型新工艺新设备》等课程知识,实现电子资源配置知识的精简与深入、逻辑关系的强化与明确。今后,《工程材料》微课将进一步改革并更新实验教学电子资源,降低教学成本、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建设最受学生喜爱的微课课程。在保证基本操作训练的基础上,压缩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频点的制作打好了基础。做到真正从学习者的角度着想,哪些是理解难点、容易混淆点以及贴近科研前沿和工程实践的模块。以避免该微课成为传播诸如工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及其它新材料的普及课,而应融合贯通《材料科学基础》、《金属学与热处理》、《材料分析与检测》、《材料力学性能》和《材料成型新工艺新设备》等课程知识,实现电子资源配置知识的精简与深入、逻辑关系的强化与明确。今后,《工程材料》微课将进一步改革并更新实验教学电子资源,降低教学成本、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建设最受学生喜爱的微课课程。在保证基本操作训练的基础上,压缩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正确引导学生在互联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正确引导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树立端正的专业思想和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结合工程材料知识,调研自己的专业领域或感兴趣的领域,探索该领域里所用工程材料的最前沿和发展趋势。

六结语

互联网+时代高校电子资源对微课发展的促进,直接影响着学生和教师之间完成“学与教”环节的效果。微课教学不是推翻传统教学模式,而是与之形成有益的互补。以《工程材料》微课的建设为例,阐述了电子资源策划筹备的重要性,配以互联网+时代的各种传播与交流知识的平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激发了教师团队对教研工作的热忱。也为更好地培养有知识、有理想的技能型综合型人才起到了良好的催化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新新.“互联网+”教育价值取向纲要[J].考试周刊,2015(60):160.

[2]王竹立.“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J].今日教育,2015,450:1.

[3]郝竞.工程材料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应用[J].科技咨询,2010(18):210.

[4]李召华,吕勤云,杨萍.提高工程材料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2(74):174.

[5]梁克炳.工程材料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广场,2011(11):221-223.

作者:李勇 张玉新 齐新华 张占哲 冯在强 谭群燕 上官林建 吴林峰 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材料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机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