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古代服装论文范文

古代服装论文全文(5篇)

古代服装论文

第1篇:古代服装论文范文

关键词:丝绸之路;服饰;艺术;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被誉为“两千年来始终主宰人类文明的世界十字路口”,其海陆通道曾经是整个世界的神经中枢。中国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交织出璀璨的丝绸之路服饰文明。近年来,对丝绸之路艺术的研究成为了中国社科类学术研究新热点,“丝绸之路服饰艺术交流”是丝路研究和中国服装史论研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课题。文中拟结合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丝绸之路中外服饰艺术交流的学术研究情况作以梳理和评述。

1丝绸之路中外服饰艺术交流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丝绸之路是世界最早开通的连接亚、欧、非3大洲的交通大动脉,也是一条最古老、最辉煌的人类“文化大运河”。但正式命名其为“丝绸之路”则是在19世纪70年代,由德国历史地理学家RICH-THOFENFVR[1]首次提出,他将古代中国从长安经西域到希腊、罗马的陆上交通网络称为“丝绸之路”(即德语“dieSeidenstrasse”),其著作被译成英文版本后,“丝绸之路”(TheSilkRoad)这一代称被广泛使用。“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最早由国学大师饶宗颐[2]提及。

在汉语中,“丝绸”一词是“由含蚕丝纤维织成的纺织品的总称”,而英文中的“silk”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囊括了“蚕丝纤维”“丝线”“丝绸面料”及最后的“蚕丝面料制成品”。作为商品或者流通货币的“silk”(丝绸纺织品),在经由海、陆丝绸之路的运输、交换、行销之后,大多会被进一步加工处理,最终成为穿在人身上的服饰,是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们从物质流通到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广义的“服饰”意指装扮身体所用具体可见物品的总称,包含穿衣服、佩戴饰品、美容化妆等。丝路沿线各国的服饰艺术交流,不仅是简单的物质交换和艺术借鉴,其背后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动因,体现出一定区域族群内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集中了科技、文化、艺术、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将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史置于丝绸之路视域下进行观察,可以清晰发现:正是由于丝路沿线各国在历史上频繁密切的服饰文化交流互动,促使中国服饰文化在传承、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吸收大量优秀的异质文化因子,使中国服饰在形制、款式、面料、纹样等方面都呈现了不同以往的新面貌。因此,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丝绸之路服饰艺术交流”是丝路研究和中国服装史论研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课题。

由于以往诸多条件的限制,中国服装史多注重对本土服装的断代研究、民族区域性研究和个案分析,普遍缺乏国际化的视野和跨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体系。自“TheSilkRoad”的概念提出以来,世界范围内关于“丝绸之路”的综合研究已成显学,国内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尤其自2013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等建设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国内外社会对于丝绸之路的关注度直线攀升,学界也迎来了丝路文化艺术研究的新机遇与新热潮。

笔者检索了中国知网有关论文篇目(截至2018年9月10日):共有丝绸之路各类综合研究成果论文信息24781条(1972—2018);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成果2107条(1985—2018);丝绸之路交流研究成果518条;丝绸之路艺术研究成果193条(1981—2018,1981年前未见);丝绸之路纺织研究成果81条(1997—2018);丝绸之路艺术交流研究成果10条(1997—2018);而丝绸之路服饰艺术相关研究成果仅有5条(2011—2018)。尽管以上统计存在一定误差,但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目前关于丝绸之路的各类研究成果虽多,而针对中外服饰艺术交流的专门研究尚未引起国内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

2丝绸之路中外服饰艺术交流相关文献综述

通过梳理丝绸之路相关研究成果中提及“服饰”和“文化艺术交流”的内容可知,自20世纪以来中外学界有关丝绸之路服饰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个两个阶段。1)中外服饰艺术交流研究的铺垫阶段,其又可细分为两个时期:①20世纪60年代以前,这一时期主要是完成对丝绸之路概论性、整体性的研究,其特点是较为全面但深度有限,而以服饰为视角的研究成果鲜有发表;②20世纪60—80年代,这一时期的丝路研究向着纵深方向拓展,出现了更多断代史类研究和专题、案例研究成果,以服饰为视角的研究成果发表量开始持续上升,服饰的国际化交流研究开始被学界注意,比较性研究类的成果开始陆续出现。2)中外服饰艺术交流研究的崛起阶段,其时间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近30年,丝绸之路中外服饰艺术交流的相关基础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迎来了全新的学术契机,研究成果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2.1早期丝路历史研究成果中有关服饰和对外交流的部分

100多年以来,中国、德国、法国、瑞典、日本、俄国、英国、美国、印度等国家的专家学者陆续对丝绸之路进行研究,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切入,共同拓展着丝路研究的国际视野。早期有关丝绸之路或者中外文化交流、文化比较的研究论著中,一些学者对丝绸之路的服饰给予了篇幅不等的关注,为研究丝绸之路中外服饰文化交流进行了铺垫。

自1877年RICHTHOFENFV提出“丝绸之路”以后,西方掀起了一股发掘中亚腹地地理历史的探险热。RICHTHOFENFV的学生、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率先对“丝绸之路”沿途诸国,特别是对中国新疆、西藏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并在20世纪30年代出版了著作《丝绸之路》。英国籍匈牙利探险家、地理历史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自19世纪末开始,先后在印度、克什米尔、伊朗、叙利亚、阿富汗及中国新疆、甘肃等进行了4次考古探险考察,重点研究了丝绸之路葱岭古道一线,出版的《古代和田》《西域考古图记》等详细记述了他的探险考察研究成果,其中《西域考古图记》[3]第22章翻译了斯坦因发现藏经洞绘画、刺绣、织物等的详细记录;第24章记录了千佛洞的织物。法国的东方学家保罗·伯希和,于1906年开始前往新疆喀什、图木舒克、阿库尔、克孜尔等地对佛寺和石窟进行考古发掘,其间发现了大批健陀罗艺术品及古梵文、龟兹文写本;1908年掠走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珍贵绘画3000多卷,还有大量纺织刺绣艺术品,拍摄了数千卷文献照片。保罗·伯希和一生著作等身,所出版的《马可·波罗行记注》《伯希和考古文献》等,即便是对当下学者开展古丝绸之路服饰文化交流研究仍具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1975年,日本学者加藤九祚和前岛信次联合编写了《丝绸之路事典》,是亚洲学术史上较早的丝路研究著作。此后的中国学界也陆续出版了多部丝绸之路古代资料汇编类文献,例如张星烺[4]集中梳理了17世纪中叶(明末)以前中外史籍中涉及中国与欧洲、非洲、亚洲西部、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往来互动的珍贵文献史料,并对其中部分地名和史实加以详述考释,书里汇集了诸多介绍域外国度服饰风土人情的史料。此外,吴丰培编纂的《丝绸之路资料汇钞》、牟实库主编的《丝绸之路文献叙录》等,均收录了与服饰相关的资料。

早期“丝绸之路与对外交流”的专题研究成果中,也有很多对研究丝路服饰文化交流具有极大参考价值的信息。向达[5]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概述中国与欧洲各国的交通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6]编辑出版的图集有详细的文物介绍,图版质量较好;冯作民[7]对罗马与东方进行纺织服饰贸易交流的详情进行了介绍;日本学者书上诚之助[8]对日本古典服用狩狮纹的丝路源流展开详述考证;沈光耀[9]在著作中介绍了丝绸之路海上与陆地贸易线路的形成及变迁,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贸易国的经贸关系,对于了解丝路贸易历史背景有重要意义;常任侠[10]介绍了香料和装饰艺术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史。此外,周一良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文化书院讲演录编委会编写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缪良云的《中国历代丝绸纹样》等,均有论述中外服饰交流背景、轨迹及艺术表现的内容。另外,还有许多零星发表的学术论文,如日本学者高桥健自的《古代遗物所见大陆文化的输入》、陈竺同的《汉魏以来异域色料输入考》、李均祥的《中日羽衣传说之比较》等,对体现丝路服饰文化交流的案例进行了论证分析。

1987年以前有关丝绸之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陆上丝绸之路范畴。1987年为了强调中西相遇时所产生的复杂文化交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对“丝绸之路”进行国际性的全面研究,启动了“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激发了全世界对丝绸之路的兴趣,也标志着丝路研究进入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新阶段。国内随即出版了一大批相关研究成果,如彭德清[11]、庄为玑等[12]、姜培玉[13]、吴家诗[14]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15]、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16]等学者和单位出版的专著,对古代丝绸之路中外服饰交流的海上传播路径及情况展开概述性、整体性的研究。

2.2近30年来丝绸之路中外服饰艺术交流相关研究成果

中国服饰文化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其所体现的文化对外交流、设计创新等都与中国本土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近30年来,以服饰为视角的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研究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

2.2.1通论性研究。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建设推动了中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且无论从内涵还是从外延上都远超其本意。近30年来,学界有许多关于丝绸之路的通论性研究,其中有一些涉及到服饰文化的部分。

《中国丝绸之路交通史》梳理了丝绸之路公路交通网道的历史文献记述,以及各个时期交通与经济的因果、主从关系的变化情况,对研究服饰文化交流的地理路径提供参考[17]。李明伟[18]从丝路贸易史的角度展示了先秦、两汉至明清时期中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向和多向交流的相关史实,为研究丝绸之路的纺织服饰商贸活动以及由参与这些活动的外国商人所带来的异域服饰文明提供了直观素材。

还有一些中外学者在其专著中介绍了部分丝路沿线服饰史料的相关历史记载情况。例如:杨蕤[19]以10—13世纪陆上丝绸之路为研究对象,统计了中外历史文献所载中国五代、宋、辽时期诸蕃的朝贡情况和朝廷的回赐情况,对唐、五代、宋时期丝路所贡物品及外来物种进行统计及对照分析,其中涉及大量服饰品;薛爱华[20]引据古代汉文典籍,列举了唐代舶来服装及纺织材料、用以制作服饰品的宝石和金属、丝绸染料和化妆颜彩。服饰艺术交流的研究不同于概念假设和逻辑推演的纯理论研究,它是以具体服饰品对象为物质依托,建立在多方、多样、多层次交互的外延之上,从研究方法到学术视域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对此,刘瑜[21]指出丝绸之路中外服饰艺术交流研究宜分作3个层次进行推进:①从服饰的物质性角度出发,考察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具体的服饰款式、造型、设计、工艺等特点;②研究人与服饰共同构成的服饰穿着体系,包括人穿戴、搭配服饰的方式,以及服饰对人体的表现和规训等;③从服饰的社会性角度出发,着重研究各种体现服饰艺术交融的服饰现象与政治、经济、宗教、环境、生产力、艺术审美等社会因素的相关性。

这些通论性的研究成果,向人们展示出丝路沿线的异质服饰文化之间具有相互理解、吸纳、互鉴、衍生及创造发展的可能性。开展丝路服饰文化交流的系统性研究,旨在探求丝绸之路视域下,服饰装扮这一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行为方式,如何通过这条古代世界东西方之间最为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在不同的地域、民族、宗教等条件下相互交流和影响;及“服饰”这一具体艺术形式在丝绸之路所涉的民族、国家、地域之间的异同和关联。

2.2.2专题性研究。丝绸之路服饰艺术的交流融合具有多向性和流动性。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服饰交流通过款式互仿、纹样互鉴、工艺互促、文化互融,互通有无,生成了一系列缤纷且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一些学者对体现在服饰上的综合艺术表达形式进行了专题性研究。

丝绸之路敦煌服饰艺术一直是学界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是世界范围内敦煌学研究的分支。笔者在中国知网中检索“敦煌服饰”,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多达405条。西北边陲的敦煌莫高窟,地处中原王朝与西域少数民族政权的中间地带,自古就是丝路上重要的商品贸易和文化集散地,历史上此地居民和往来人员的国别及民族成分十分复杂,敦煌本地服饰艺术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十分明显。

敦煌莫高窟拥有从北朝至宋元时期的壁画、文书、帛画等文化珍宝,其中包含着丰富而珍贵的服饰图像和文字史料。卢秀文等[22-23]对敦煌壁画中体现文化交流的服饰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郑炳林等[24]从少数民族服饰角度对敦煌地区的少数民族、统治过敦煌的少数民族和在敦煌营建过石窟的少数民族的服饰形象进行了专题研究,所整理的服饰图像及资料主要涉及匈奴、吐蕃、回鹘、鲜卑、党项、蒙古6个少数民族。2016年敦煌研究院出版了总计26卷的《敦煌石窟艺术全集》,其中第23卷“服饰画卷”按照供养人服饰、世俗人服饰、佛国人物服饰3大类,对敦煌石窟的服饰图像进行了整理和研究[25];同类书籍还有敦煌研究院的樊锦诗、谭禅雪编著的《中世纪服饰》。

7—14世纪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帝国之一。唐朝与海外有官方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70余个,与宋元帝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有140多个,针对这一时期丝绸之路中外服饰文化交融的专题研究热点较多。7—8世纪,是中国唐代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最为兴盛的时期,异域风潮推动了中原服饰审美及款式结构等的变革,引领了当时的服饰风潮。针对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献主要有:王若诗[26]从《全唐诗》的角度切入,通过研读唐诗中对当时服饰的描述,分析了唐代在丝绸之路影响下发生的诸如胡服盛行、时世装对胡服元素的吸收、异域舞蹈服饰的流行及民间服饰潮流变迁、新服装材料的引入等服饰新变。马勒JG[27]在其著作中较为充分地利用了世界各地发现的具有所谓西方人(胡人)特征的唐代塑像,并结合绘画以及文献记载,对塑像的类型、特征、年代、族属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涵盖了大量胡人服饰信息,对于研究唐时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及当时胡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服饰形象有较高参考价值。

10—14世纪,宋元服饰对胡服元素进一步加以改造,建立起中原服饰体系的新样式。张飚雪[28]认为胡服元素在宋代已经逐渐融入了宋人汉族服饰文化之中,部分胡服元素还成为朝廷官服的组成部分或者融入官服服饰设计之中;宋代服饰之中的上领、靴鞋、幞头、銙带均为经过宋人吸收创新之后形成的汉化胡服。李咏[29]针对民族文化交流对宋代服饰演变产生的影响及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13—14世纪朝鲜半岛高丽时期与蒙元王朝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金文淑[30]论述了高丽时期服装中的蒙元元素,讨论了这些服装在款式和称谓上对当今韩国常服的影响。位于伏尔加、顿河流域北高加索地区的游牧贵族墓葬中出土了一批13—14世纪中叶的服饰和丝织品,兹维思达纳·道蒂[31]对这一地区出土的服饰品、纺织品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发现所出土的织物运用了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认为其代表了蒙古时期较高级的丝织工艺水平。

当某种服饰符号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时,其会逐渐升级成一种社会服饰现象,而每一种服饰现象又可以被分解为具体实物、行为表现。学界对丝路沿线所出现的服饰现象也有很多专题性研究成果,如对希腊化时期丝路服饰流行“希腊风”现象的专题研究。几个世纪以来,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不断受到希腊风格东传的深刻影响,形成了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独特希腊风艺术,并在纺织服饰品、壁画和造像雕像方面都有体现。艺术史家称公元前32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为“希腊化时期”,也是马其顿希腊文明的“东方化”时期。这一时期希腊艺术文明沿着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在北非和西亚广泛传播。李京泽[32]指出,“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希腊化’时代,为古波斯与古希腊百年来的缠斗划上句号,但却是东西方文明下一轮更强烈的碰撞与交流的开始”。王蕴锦[33]对阿富汗希伯尔罕“黄金之丘”(Tillyayepe)出土的一系列服饰配件进行了研究,认为其属于希腊化晚期,所出土的日月星辰金垂饰、龙形飞翼双马神守护国王金垂饰、格里芬混合中国狮虎造型的金扣饰等黄金饰品体现了中国、波斯、西亚、中亚草原等的多元艺术要素,显示了当时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技术手段和审美,并反映出深层次的传统民族文化信仰之间的交流。

被希腊化的西亚人给印度西北部一小块边界地区带来了希腊式佛教艺术,在犍陀罗地区许多服饰都留存有模仿希腊罗马式样的痕迹。希腊文化随犍陀罗艺术继续向东传播,最远一直传播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西域城邦诸国,且在同时期的中国佛教壁画、雕塑中也有体现。早在19世纪末,西方探险家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城就发现了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希腊风格壁画和艺术品。陈晓露[34]、赵艳[35]、满盈盈[36]等对“丝绸之路佛教服饰的希腊化”这一专题展开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证。

17—18世纪欧洲服饰流行“中国风”的现象,当时的欧洲服饰艺术表达呈现出对于中国文化极大的好奇和向往。修·昂纳[37]针对这一现象考察了从中世纪至18世纪西方艺术家和工匠对东方的认识以及他们的表达方式。王洪斌[38]从全球史视角出发,以东方奢侈品为代表的物质文化“西进”现象为切入点,对东方文明在英国文明转型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王洪斌认为来自东方的丝绸等奢侈品经由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运输进入英国市场,逐渐为英国人所接受,改变了英国人的服饰观念,由此掀起的“中国热”对英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在纺织和服装制造等行业。IMPEYO[39]认为“中国风产生于欧洲人对东方的幻想,对相关物品的收藏始于好奇心,后来才逐渐转变为对美的关注”。迈克尔·苏利文[40]指出:“对18世纪欧洲艺术品味的研究已经表明,当时欧洲人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比他们自己意识到的要深刻得多。”袁宣萍[41]对这一服饰现象以及体现当时中国风与巴洛克、洛可可服饰纹样设计相融合的典型实例进行了分析,指出欧洲人利用中国元素进行服饰表面装饰以追求异国情调的表达,但缺乏对这些元素的深层研究。

透过对这些专题研究成果的深入考察,能够深切感受到丝路服饰艺术互联互通、和而不同的文化共生精神。

2.2.3案例性研究。除了上述专题性的研究成果外,还有一些研究是从服饰品的物质性角度切入,结合文献记载与新的考古发现,考察并分析某一具体服饰品上所体现的丝路文化互动。

韩香[42]以波斯锦与锁子甲为例,指出这两样物品均产自西亚波斯一带,是随着中西交通丝绸之路的展开,传播并且影响到内地的服饰文化。陈习刚[43]以唐代胡腾舞者“葡萄长带”的服饰装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葡萄长带”的丝路源流及与宗教间的关系等。赵胤宰[44]通过高句丽的“鸟羽冠”捕捉其与丝绸之路的交流信息。古代朝鲜半岛国家的冠饰材料在沿着丝绸之路的古代遗迹中多有发现,赵胤宰认为高句丽的“鸟羽冠”为研究服饰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线索,“鸟羽冠”作为证明当时朝鲜半岛和丝绸之路之间联系的证据,透过它可以了解到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区和古代朝鲜半岛之间的交流情况。茅惠伟等[45]针对丝路沿线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多次出现的百衲织物进行研究,采用文献结合实物的方法,从形制与类别、材质与技艺、起源与蕴意、流变与兼容4个方面,对丝路沿线考古出土、民间使用、文献记载和博物馆收藏的各种百衲织物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百衲织物很可能是在东西方各自独立的文化体系下产生的,但随着丝绸之路的延伸和文化交流的深入,丝路沿线各文明有了复杂联系,各自独立的百纳织物共同朝着形式美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丝路织物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阿米·海勒[46]通过对拉萨大昭寺藏银瓶上的人物服饰、纹样以及工艺进行探讨,认为其是吐蕃王朝时期(但在松赞干布统治期之后)藏族艺术家融合西亚、中亚及唐朝的多种艺术风格而制作的杰出作品。

这些服饰品案例看似细小琐碎、零星四散、相互独立,但若将其置于丝绸之路文化视域下进行考察,就能够发现其产生、流行与演变都有着内在的关联。这些已发表的案例性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实验性探索,提供了多种可以借鉴的研究路径和论证体例,为进一步研究丝绸之路中外服饰艺术交流打开了新的视野。

3以往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从国内外已发表的服装史论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于“丝绸之路”上“silk”的关注更多集中在“蚕丝原材料”和“丝绸纺织品”上,而对“丝绸服饰品”的关注度则相对较弱,基础研究呈现出“重纺织、轻服饰”的现象;同时,较之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对于陆上丝路服饰艺术交流的研究成果远超海上丝绸之路,系统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与服饰文化交流”的学术成果鲜见,基础研究总体上呈现出“重陆丝、轻海丝”的现象。

如文中第2节所述,目前国内外学界以“服饰”为视角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研究成果多以论文的形式散点出现,或者穿插在其他学科研究论著的间隙被提及、带过。这些成果为开展丝绸之路中外服饰艺术交流的深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学术基础和理论支持,但迄今为止,尚缺少图文并茂、逻辑严谨、学理性强的丝绸之路服装史论综合研究体例,丝绸之路中外服饰艺术交流这一研究领域中比较系统化的服装史专著暂付阙如。丝路沿线许多国家可以用于服饰研究的出土和传世的服饰实物、雕塑、典籍、古代绘画等珍贵资料还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许多独具丝路特色的服饰文化交流路径和交融历程等尚且眉目不清,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梳理和完善。

近年来,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已经上升为中国社科类新一轮的学术研究热点,这一领域未来或将形成新型交叉学科———“丝绸之路艺术学”。而中国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起始和途经国和现代世界范围内“一带一路”框架体系建设的发起国,有望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并开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艺术学研究新领域。

立足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未来学界对以服饰为视角的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研究有往更纵深方向拓展的趋势。例如以图文互鉴的方式重新发现历史信息间的有机联系并对其进行服装学学理阐释,开展以图像、图解和图示的方式补充国内外现有文字和实物资料的图志研究等。通过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图、文及实物资料,发掘体现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服饰艺术相互交流与相互影响的各类服饰品与服饰现象并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及剖析,加强国际间相关的学术交流,逐步建立起丝绸之路服饰艺术研究资料数据库,逐步开展按照服饰艺术门类进行的系统化比较研究,逐步勾画出丝绸之路中外服饰艺术交流的历史图志。

4结语

研究“丝绸之路中外服饰艺术交流”这一课题需要用跨越时空界限的大历史观来看待中国服饰文化,这将有利于推动国内服装史研究从本土向国际化视野的进一步转化,有利于学界加深对于中国服饰文化和世界传统服饰文明发展历程更为全面的认知。

鉴古知今,通过对历史上丝路服饰艺术互动信息的发现,尝试将丝路服饰品和历史上出现的诸多服饰现象置于当时的丝路艺术场景与艺术创造语境,以探究丝路服饰相互吸纳、互鉴的艺术及文化渊源,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展示丝绸之路辉煌的服饰艺术交互脉络及其所体现促进世界文明互荣共生的精神意蕴。相信这一研究的推进将会对中国服装史和世界服装史学的研究做出有力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为新丝绸之路的建设和当下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设计提供更多有益启迪。

参考文献:

[1]饶宗颐.蜀布与Cinapatta:论早期中、印、缅交通[C]//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编委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广州: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4:561-584.

[2]奥雷尔·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M].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57-464,498-513.

[3]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M].朱杰勤,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

第2篇:古代服装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疆;服饰设计;专业型硕士;培养模式

随着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和规模的扩大,更加需要高校与企业协作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型硕士培养体系。新疆高校开展服饰设计方向专业型硕士培养工作较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均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明确教育目标定位是前提,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是基础,促进毕业生更好地为行业服务是目的,如此才能建立起科学的服饰设计方向专业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满足企业高层次用人要求,真正实现产学研三方面的相互促进。

1服饰设计方向专业型硕士的存在价值

1.1发展历程

我国高等教育界早在1988年就有专家提出了设置专业型硕士学位的构想,1991年一些先行院校开始了试点招生,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教育部最终在2009年下达了全面推进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招生的通知,2010年正式统招第一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服饰设计方向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也正是在此时出现。在此之前,高校事实上已经通过设置不同方向名称来区分服饰设计研究生的类型,考生主要根据招生目录或对导师的预先了解来判定专业方向,可依据个人情况选择偏重于服饰理论还是设计实践,但由于毕业要求没有明确区分,导致学业工作量产生明显的差异,例如偏重设计实践的研究生不仅要完成一系列的作品创作,还要写出与理论方向同样字数要求的毕业论文,投入的成本、时间、精力更多,相对专门研究服饰史论的研究生压力更大。针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定位的不同,我国开创性地将二者进行区分,在高等教育领域是一种创新,也更加合理与科学,对于以实用目的为主的服饰设计专业建设来讲尤为重要。

1.2方向定位

服饰设计方向专业型硕士主要是为纺织服装行业提供高层次专门人才,以产业应用为主要目的,以实践为导向,突出与职业的紧密联系,重点不是学术研究而是从事成衣开发、服装制版、时装设计、品牌营销、纺织品创意等工作,主要在创新、研发、规划等高层次岗位上发挥专业优势,起到引导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作用。服饰设计方向专业型硕士人才与地区纺织服装行业未来需求紧密相关,相关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培养目标的制定对于新形势下的产业升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1]。新疆高校服饰设计方向硕士人才培养相比中东部地区开展较晚,目前仅有新疆大学和新疆艺术学院两所学校开设了相关专业。随着国家“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东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向新疆转移的速度和规模都在提升,产业链的完善为本土的设计创新活动提供了舞台,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新疆引进内地人才仍然比较困难,除了本土高校培养的本专科毕业生,还需要有能理解党中央治疆方略,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的高水平服饰设计人才。

2服饰设计方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2.1专业课

服饰设计方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专业实践等几个类别,其中专业必修课和专业实践是最核心的部分,均围绕设计训练项目而展开,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实际创作能力,促进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达到应有的业务水平,从而胜任对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此类课程与专业方向直接相关,例如印染图案研究、服装造型研究、纺织品创意研究、服装设计选题、服饰表达研究、服装设计思维研究、服饰品牌规划等。尽管本科阶段也有名称类似的课程,但当时主要停留在初步的基础学习阶段,有限的课时数也限制了进一步深入,而研究生阶段的此类核心课程正是延伸性的进阶训练,目的是解决本科未能充分理解透彻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表达方式的创新,相较本科阶段的原理与技能传授,更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突出创造性思维,作业不仅要体现相对成熟的设计思路或工艺质量,还要表现创作者想要展现的创作理念。由于研究生阶段不再进行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因此对学生已经具备的业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与学术型硕士相比,跨专业的考生面临的难度更大,这也体现了其之所以被称作“专业型”硕士的原因。

2.2非专业课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教学并非完全局限在创作实践范畴之内,毕业论文要求字数的显著降低,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理论学习。文字功底是评判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强调论文和作品的紧密联系,更要求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能以精炼到位的语句来阐述创作思路。学生完成一件优秀的作品之后,需要能够从创作过程中总结经验,通过科学清晰的归纳,最终形成规范化的成果资料供同行交流,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证明并非是偶然获得。“工匠精神”提倡的是敬业、专注、精益和创新,但并不是让专业人士都成为仅掌握技术的匠人。动手能力强而不去加以升华,会限制个人能力的持续提高,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服饰设计专业型硕士人才,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中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论文写作等课程,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此外,由于看似与服饰设计专业相关性不高,通识文化课往往容易被忽略,实际上诸如艺术原理、艺术创作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外国语、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检索、设计美学、中外设计经典作品赏析、文化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课程均能够给学生提供多样化思考角度,有助于拓宽人的视野和知识面,对于启发设计灵感、获取创作信息、丰富学习手段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无论在哪一个专业领域,有着良好知识架构和丰富知识储备的人通常更容易取得持续性的成功,在服饰设计行业也同样如此。

3新疆服饰设计方向专业型硕士人才的培养策略

新疆服饰设计方向专业型硕士人才的培养应兼顾共通性和独特性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注重与国内外时尚潮流的接轨,使学生能够把握大众审美并拥有前瞻性的眼光;另一方面,还应立足地区资源特色和优势,促进学生探索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课程建设,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前者是理解产业规律的基础,属于各地高校服饰设计方向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重视的方面,而后者是新疆高校在相关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良好抓手。新疆地处内陆,距离国内外时尚前沿较远,尽管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但本地纺织服装产业体系还远未完善,行业环境和信息条件等方面均不占优势,因此新疆高校服饰设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必须扬长避短,明确重点引导方向,走差异化的道路,避免与内地高校雷同化。与学术型硕士论文的纯理论研究不同,专业型硕士更偏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服饰设计专业型硕士的项目论文和创作主题有着紧密的相关性,在探索深度上应明显超过本科阶段,避开普遍化或不利于开展的选题,突出创新价值,在地域特色和优势上寻找发力点。在方向的把握上,导师应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在研究生入校开始便有意识地去了解学生擅长、兴趣所在、学习能力和潜力等。例如,学生长期关注唐代服饰,但由于距离等原因又无法在陕西、河南等地进行多次、深入的文物考察,那么就可据此建议学生把重点放在唐代西域服饰大量东传并在中原地区引发流行的史实,从唐代服饰中典型的胡服款式、图案等题材入手,立足新疆现有的资料,进而联系国内外相关佐证,以从源头到演化的顺序进行深入;此外,导师也要依据自己在此领域的知识积累为学生提供方向指引,避开已被其他学者研究过的题目并更全面地获取参考材料,最终通过还原唐代西域服饰或将其风格元素融入时装设计中,用实际的作品印证研究内容,实现论文和创作之间良好的相互支撑作用。除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服饰,新疆少数民族服饰、纺织品、图案、工艺和特色纺织材料应用等题材均可作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选题方向,不仅可以突出研究的独特性,也适合用设计作品来呈现。通过师生项目合作和长期积累,也更容易形成系列化和具有承续性的成果。

4结语

在国家的整体部署下,新疆将会成我国未来重要的纺织服饰产业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繁荣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高层次人才支撑对于经济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新疆高校服饰设计方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创意水平与动手能力,同时在此基础上也应走出自己的特色。围绕这一根本目标,通过理论研究联系设计实践,切实增强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对于推动学科发展和产业振兴两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琨,王帅.多方位专业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与实践体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4):83-84.

[2]梁勇,蒋燕燕.设计学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12):53-54.

[3]田贝贝,张锐利.产学研结合的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新课程研究,2019(26):48-49.

第3篇:古代服装论文范文

关键词:秦兵马俑;地域性;服装设计教育

一、兵马俑服饰的艺术价值

兵马俑形象刻画生动,以其磅礴的气势让世界为之惊叹。兵马俑服饰是兵马俑艺术的主要体现,主要包括头饰、铠甲、布袍、鞋靴等。这些服饰形象各异,刻画细致入微,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兵马俑服饰的造型艺术

秦始皇陵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其服饰造型各具特点。秦俑的服装是依据等级和兵种去划分的,如将军俑、中级军吏俑、下级军吏俑、驭手俑、骑兵俑、步兵俑等,他们的服装各具特点。秦俑服饰的装饰性主要体现在秦俑的甲衣上,秦人制作这些陶俑用来体现秦军威武的面貌。通过观察秦俑的服饰我们可以看到秦俑服装巧妙的装饰手法。如将军俑铠甲上的花结装饰,这种花结既可以用于系束铠甲,又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分别排列在将军俑铠甲的前襟部、肩部、背部,飘洒自如;又如秦俑铠甲上造型丰富的连甲带,连甲带本是用于连接甲片的系带,而秦俑甲衣的联甲带造型别致,起到了巧妙的装饰作用。这些连甲带排列整齐有序,形成了一种秩序美。

(二)兵马俑服饰的图案艺术

通过资料搜集和整理,秦俑图案的题材主要包括了几何纹、自然纹、植物纹等。其中几何纹包括菱形纹、双菱形纹、对己纹、三角纹、圆点、八角星纹、回形纹等。这些几何纹样是运用线条勾勒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秦人运用几何图形的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图案形式,丰富了几何图形的造型美;自然纹样主要包括一些矩化了的三角云纹、掣电纹、漩涡纹、雨丝纹等,这些图案有着各自的含义,饱含了对秦朝军人的祝福和赞美之意;植物纹主要是花序纹,分为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状花序、篮状花序等,组合形式灵活多样,极具装饰性。另外,秦俑图案具有整齐、和谐、统一的风格,秦人在装饰兵马俑服装的时候运用有序的排列组合,将这些图案整合起来,形成规则统一的视觉效果,极具装饰性。

(三)兵马俑服饰的色彩艺术

秦俑服饰的着色非常丰富,色彩主要包括了蓝色、绿色、红色、紫色、黄色、白色、褐色、黑色等。这些颜色分别见于秦俑服饰的冠、领口、铠甲、裤子等部位,这些颜色的搭配体现了秦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乐观向上的。如秦俑袍衣色主要为大红、粉红、大绿、粉绿、粉紫、天蓝等热烈明快的颜色。红色给人热烈、喜悦、勇敢的感觉;绿色给人平和、喜悦活泼的感受;蓝色给人宁静、沉着的心理感受;紫色给人委婉、尊贵的视觉感受。色彩可以影响人的心情,属于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之一,秦俑服饰色彩追求明快、艳丽,给人积极向上的心理感受。通过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增强了秦俑服饰在视觉上的丰富性和立体感,给人热烈、朝气、坚强、乐观的视觉心理感受。兵马俑的服饰色彩搭配为现代服装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启示。

二、陕西高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陕西的许多高校都增设了服装设计的相关专业。由于开设专业的时间较短,很多学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发展的模式往往还在探索之中。

(一)教育课程设置同质化,缺乏地域特色

据调查,艺术设计专业在陕西各大院校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些院校都以不同的优势为所在设计学科发展提供了各自的特色资源。陕西的艺术教育在全国已占有一席之地,如西安美术学院这样专业的艺术类院校,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陕西各所本科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大体一致,没有形成学校自身的培养特点。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民间艺术种类众多,如凤翔泥塑、洛川毛麻绣、华县皮影等艺术形式都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而陕西高校的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中并没有体现陕西的艺术特色和优势,地域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与此同时,地方艺术也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承。没有地域特色,就会形成全国各类艺术类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大体相同。因此,难以形成各自学校的特色,更没有体现地方特色,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二)教育课程中对地域性资源利用不够

据了解,陕西许多高校艺术专业设民间美术理论和考察课,理论课程课时量一般为60学时,通常开设在二年级,主要内容是陕西周边民间艺术文化考察,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介绍的形式,让学生了解陕西地区的艺术文化资源。考察课程是通过深入民间艺人家里,学习并制作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魅力。但是在短暂的考察中难以深入感受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学生在考察中往往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的现象,对考察的对象并没有真正做到细致的体会和研究,导致考察学习出现了“旅游化”的现象。由于当前网络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学生在设计自己的作品时往往是通过网络获取资源的,但这种提取灵感的方式往往具有图像化的特质,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融入感情的设计,导致设计作品的形式化和单一化。因此,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应该重视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注重实践教学。

三、秦兵马俑在高校服装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相比较而言,对于陕西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结合陕西本地的地域文化进行课程设置。秦俑位于陕西临潼,为陕西地方高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具体建议如下。

(一)发挥地域性优势,开展特色教育

陕西是西部文化的中心,应在服装艺术设计专业上有所建树,陕西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秦俑服饰艺术对现代服装设计具有很大的启示。在课程设置的选修课环节可增设秦俑服饰研究的相关课程,增加对人文地域风情的选修课程的开设,丰富学生人文素养。同时,在教材讲义撰写上,收集整理秦俑服饰艺术资料,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同时在专业配套方面成立专门的服饰文化研究室,配置相应的资料设备,力争打造西部乃至全国服装专业的特色品牌。

(二)建立校企合作,注重实践教学。

针对当前艺术教育存在的教育理念滞后且不适应艺术实践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产学研不到位、政府和企业很少参与人才培养导致重论文轻设计和实践等问题。陕西高校在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文化产业发展与研究、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及与当地政府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优势,陕西秦兵马俑博物馆作为陕西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文化之一,具有极大的价值。通过合作共建协议的签署,将为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发展规划工作等方面搭建一个更为宽广的合作发展平台,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政府为引导、学校为依托、地方产业为支撑,通过广泛深入地校地合作与实践,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

四、结语

秦兵马俑服饰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神韵,是世界人类艺术的瑰宝,为陕西服装艺术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陕西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发挥地域性教学优势,充分挖掘地方艺术文化资源,探索新的艺术教育方法,形成陕西地区艺术教育的特色模式。

参考文献:

[1]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周锡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

[3]曹玮.真彩秦俑[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4]孟剑明.秦始皇帝陵探秘[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1.

[5]刘永华.中国古代军戎服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徐人伯.秦俑艺术研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3.

第4篇:古代服装论文范文

关键词:祥瑞文化;云纹图案;现代创意;服装设计

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每一个华夏儿女来说既是任务也是使命。祥瑞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其审美特性被后世广泛的继承和弘扬,其中云纹图案作为中华传统祥瑞文化的代表之一,在现代创意服装设计领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代设计师应在设计过程中积极引入传统文化,以服装为载体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对云纹图案内在精神内涵的研究和探索,并从现代服装设计角度来审视云纹图案独有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积极将其引入到现代创意服装设计之中,以传统文化的厚重来启迪中国现代服装设计的未来,向世界彰显中华传统祥瑞文化的独特魅力,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来编织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一、中国祥瑞文化

祥瑞观念诞生于生产力低下的遥远古代,象征着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大自然的一种敬畏和期盼,可以说从祥瑞这一观念诞生起,浓厚的主观主义色彩就成为其最为突出的特点[1]。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人们对于祥瑞的热衷丝毫不减,并且不断将其内容、形式、内涵、外延等进行拓展和完善,并最终形成一种独具一格的文化现象。虽然极具唯心主义色彩,但是足以反映中华民族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是中华民族积极向上、锐意进取内在精神的具体表现之一。

二、云纹图案

1.云纹图案的起源与发展云纹图案是我国祥瑞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图案之一,一直以来都以象征着吉祥美好而被人们所喜爱,祥云以其独特的形状和寓意,被很多文人当成美好的预兆,如唐朝诗人赵彦昭在《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中写道:“祥云应早岁,瑞雪候初旬。”诗人在这里将祥云与瑞雪相对应,借这两种祥瑞现象的描绘来抒发对于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期盼。可见,祥云在中国古代祥瑞文化之中的重要地位,不仅祥云本物为古时人们所津津乐道,其图案也被人们赋予了非常深刻的吉祥寓意[2]。云纹图案色彩丰富、变化多样,在视觉上极具装饰效果。在服饰、瓷器、建筑、饰品、家具等方面云纹图案应用得非常广泛,在上千年的发展历程之中,不同时期的云纹式样虽有所不同,但是其所蕴含的吉祥寓意却是相同且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我国传统祥瑞文化之中的云纹图案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象征着人们对于大自然最为原始的敬畏和崇拜,当时由于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低下,人们对于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敬畏是发自内心的,认为这些都是上天对人们的惩罚,而与之相对应的云,尤其是形状温婉和顺,颜色明亮柔和的云则被认为是上天的鼓励,渐渐地被人们升华和抽象成云纹。

2.云纹图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古人对于云纹的崇拜早已有之,先秦时期古人便已有了“云从龙”的认识,在对龙有着无比崇拜的古代社会,云纹已经上升到与龙息息相关的精神层面之上,有据可考的商周时期云纹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云雷纹,一般分为单一形式和多重连续形式,单一形式称为云纹,而多重形式一般称为雷纹,此时的云雷纹主要以装饰和点缀青铜器为主[3]。春秋战国时期云雷纹的造型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进行了简化,将多重复杂的云雷纹简化为卷云纹,结构上为左右对称,有双层纹也有单层纹,保留了商周时期云雷纹的云卷部分,并发展成了云纹图案之中最为突出的一个元素——云头。秦汉时期,云纹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虽然能够看得出春秋战国时期卷云纹的一些特征,但由于加入了许多具有时代气息的云气纹,使得这一时期的云纹图案渐渐脱离了写实的特点,向着艺术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隋唐时期云纹式样由于受一定的外来文化影响,从形态上来看倒有几分返璞归真的意思,隋初流行的朵云纹看起来更像是一只蝌蚪,头部有着先秦时期云头特征,尾部则继承了秦汉时期的云尾式样。式样上也较秦汉时期的云纹式样更为简单一些,更为写实一些,缺少了秦汉时期的仙幻和浪漫主义色彩。宋元时期为我国封建文化最为灿烂的时期,社会气象为之一新,云纹式样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发展之后又再次呈现出秦汉时期的复杂化特点,此时云纹式样主要为如意云纹式样,更加曲折婉转、勾卷自如。明清时期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此时的云纹单独式样颇多,组合形式更是多样,云纹的装饰效果较之前有了长足进步,明代的团云纹式样繁复,姿态万千,承袭了云头和云尾的基本元素,但又以相对独立的式样发展了更具装饰效果的四合如意云纹。清代的云纹图案由于受西方文化影响,在继承明代云纹图案繁复和气象万千特点的基础之上又融入了西方美术学之中的阴影和透视特点,让云纹图案前所未有地具有了立体化的特点。

三、传统祥瑞云纹的审美特征

云纹图案不仅寓意美好,而且极具审美特点,在我国传统装饰、服饰中云纹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1.内涵深蕴的厚重之美云纹作为中华传统祥瑞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其在精神内涵上就具备了装点能力,另外,其流畅的线条和颇合自然的造型为中国古代祥瑞文化浓郁的思想文化氛围所青睐。中国古代强调天人合一,不论是在服饰还是在建筑装饰方面都刻意追求这一点,因此,在我国传统服饰的花纹式样之中,云纹图案占据非常大的比重。

2.独具一格的韵律之美云纹式样所独具的韵律之美也足以让服饰在视觉上呈现出节奏与律动的美感。由于云纹图案都是以一定的内在规则进行排列,所以其从本质上就具备一定的韵律意味,而由于其独特的造型,更让服饰的整体构图呈现出局部回旋与整体环绕的独特美感。

3.彰显华贵的立体之美云纹图案还具有立体感,其在服饰上通常会呈现出线性或者是面式的排布,这样的造型特点本就有着一种非常让人捉摸不透且又玩味有余的立体视觉冲击,细细观之往往甚有一种浮雕置于眼前的感觉。造型精美的云纹图案会给人一种超乎平面的空间感觉,在品味每一朵祥云艺术美感的同时能感受到云纹图案彼此之间相互协调而传达出的一种厚重与华贵。

四、中华传统祥瑞云纹对现代创意服装设计的启示

1.文化的继承是创意设计的起始所谓创意服装设计,理念的革新和既有设计思维障碍的突破尤为关键,现代物质文明极度发达的社会,服装的作用已经远远不止于为人们提供穿着的功能,更在于一种精神的传达和理念的弘扬。对设计人员而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更要相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之中,往往是对于自身文化研习更加透彻的民族会占据更为强势的地位,展现自身的风采。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传承时间最长,且没有中断的古老文化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足以让当代服装设计人员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所以,当代服装设计人员更应自觉挖掘传统文化之中可以启迪现代服装设计创意的元素。

2.内涵的挖掘是创意灵魂的注入传统云纹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对于当代创意服装设计依然有启示作用,其丰富的内涵和独具审美价值的造型都值得当代创意服装设计人员给予高度的重视和细细的品味琢磨。当代创意服装设计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对于一种精神内涵的钻研和挖掘,而不是简单的式样的借用和继承,就像云纹图案一样,其之所以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服饰文化之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除独特的美学造型之外,更多的还是因为其寓意和丰富的祥瑞文化内涵及外延。因此,现代创意服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首先注重对于一种精神和理念的理解和继承,让其融入到自身的思想体系之中,经过不断的学习使其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在此基础之上将现代创意服装设计的一些理念加以融合,从内在精神层面推动创意服装设计过程理念的革新和思维障碍的突破,并让全新的设计理念和思想传达更具有感染力和系统性,给观赏者以一种视觉冲击和思想共鸣的完美结合之感,让每一部设计作品都能够如注入灵魂一般。

五、现代创意服装设计之中传统云纹的应用

1.以继承和发扬为目的的再创造应用现代创意服装设计之中对于云纹图案的使用既是一种大胆的突破当代流行元素的尝试,同时也是一种对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壮举。传统云纹图案之于每一个中华儿女而言,其吉祥的寓意早已深入心间,对其的接受和认可是早已经刻在文化基因深处的。但毕竟传统文化经历了千年的发展之后,时至今日中华民族所拥有和认可的文化已经较传统文化有了明显改变。任何一种古老文明的传承都不可能是其一开始的模样,都会经历一定的演进和发展,就像传统云纹一样,都经历了不同时期的人们融入当时社会文化元素的改造。因此,现代创意服装设计对于传统云纹的应用并不能直接借鉴使用,虽然云纹图案发展至明清时期已经在构图和造型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装饰效果也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但于现代创意服装设计而言,其造型依旧古朴,虽然在部分复古理念的服装之中可以借用,终归不能直接使用,还是要在继承云纹图案理念的基础之上进行革新和再创造。

2.以借鉴和突破为方式的交错应用在传统服饰之中,云纹图案虽然造型不断向着复杂化的方向演进,在现代创意服装设计之中,仍旧略显单一,在更加强调个性和层次感的设计理念之中,造型简单的图案往往更需要打破既有相对稳定的法则和惯用的组合形式,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具冲击性的视觉效果。另外,在使用传统云纹时也要非常注重色彩的改变,在传统服饰之中云纹的色彩虽然多变,却也是相对固定的,服饰文化发展至今除了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之外,本土的传统服饰文化也对其影响颇深,所以,在借鉴和使用云纹图案时应注重打破传统的配色原则,将更多的流行颜色与传统的云纹图案进行配比组合,使其达到一种时空交错的独特美感[4]。

六、现代创意服装设计之中传统云纹的应用意义

1.赋予创意设计以更多的灵魂内涵传统云纹的使用的确能够让现代服装设计融入更多厚重的文化气息,使得现代的服装创意更具民族特色,也让创意设计注入更多的灵魂。而云纹图案的使用可以通过现代先进的制衣技术和材料科技让传统云纹焕发出新的光彩,而新的材料和技术也能够借助于传统云纹的古朴和厚重而达到理念突出的效果。

2.赋予创意设计以更多的表现手法云纹图样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其他图纹式样使用,通过主次形象的对比关系形成一种强烈的空间效果,让彼此之间形成一种相得益彰、交相呼应的灵动美感。而现代服装之中有许多可以很好地突出图案立体效果的手法,如针织法和拼贴重组法等等,让本就有着很好空间感的云纹图案更加具备立体的视觉效果。3.赋予创意设计以更为深厚的创作基础不仅在创意效果上传统云纹为现代创意服装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灵感源泉,同时在内涵上传统云纹更是赋予现代创意服装设计以灵魂。一件设计作品如果单从外形上而言很难获得更高的评价和赞扬,往往那些获得很高认可的设计作品,其成功都是源于其深刻的内涵,以及对于其内涵的清晰表达。云纹的根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其每一寸枝叶都有着丰富的文化给养。不论是其外形还是内涵都与千年之久的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血脉关联[5]。现代创意服装设计者在采用云纹作为设计元素时,其实就相当于获得了悠久传统文化的支撑和供养,剩下其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这种厚重的文化内涵用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方式表达出来。

七、结语

现代创意服装设计需要的不仅仅是在式样、色彩、材料等方面的突破和创新,更需要的是在理念方面的找寻和回归。对于有着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民族而言,传统文化就像是一眼取之不尽的甘泉一般,创意服装设计者不应当忘记这眼甘泉的滋养和醇美,应积极从中汲取优秀的可以用作设计的元素,让自身的设计理念更具感染力和渗透力。对于云纹的采用,设计者要坚持秉承再创造的原则,既承认传统祥瑞文化的甘美,同时也要以当下流行的服饰文化为载体,让云纹图案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让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在服装设计领域绽放新的光彩,也让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为现代创意服装设计注入更多的灵感。

参考文献:

[1]王艳茹.汉晋时期祥瑞文化在服饰纹样中的表现[D].青岛: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16.

[2]蒋丽娟.天趣赋祥云,端庄释如意——紫砂壶“祥云如意”创作漫谈[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9(8).

[3]龚世学.中国古代祥瑞文化产生原因探析——以周初天道观的形成为基点[J].天府新论,2012(9).

[4]王银明,陶颖彦.吉祥云纹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9).

第5篇:古代服装论文范文

【关键词】服装设计;跨专业;跨学科;多功能;必要性

一、服装设计跨专业协同创新

(一)服装设计与音乐跨专业协同创新

服装设计与音乐的跨专业联姻早就有之,从有音乐存在的那一刻起,随之服装的律动就悄然而至。各种流派的音乐都与服装有着自发的联姻。诞生于70年代欧洲次文化的“朋克文化”中的朋克音乐和朋克风格服装是音乐和服装设计两个不同艺术专业互为跨入的最佳案例。以扭曲的线条、不对称的裁剪、不调和的色彩,以及黑皮和金属铆钉等丰富的设计形式,突出了朋克音乐的表现魅力和审美情趣。其给朋克音乐配置的服装哲学性相当独特,折射出当时社会群体对社会的不满,抗争革命性,自由意志思想的社会背景。这证明了服装设计功能的非单一性,彰显了服装设计跨专业协同创新多功能化的可行性。

(二)服装设计与建筑跨专业协同创新

服装设计与建筑艺术的相融也由来已久,吸取建筑艺术的元素风格来表达,使服装从自身的风格上就能让人了解当时的建筑风格和历史。[3]例如,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和巴洛克风格服装一脉相乘,服装上皱褶、繁复、蕾丝正体现建筑装饰的豪华繁缛,并反映了当时社会一种以浪漫主义精神为出发点,反古典主义偏重理性的思维,赋予自己偏重感性自由生活的社会状态,同时给后人研究该段社会人文历史提供了借鉴性的帮助。

(三)服装设计与瓷器跨专业协同创新

瓷器造型与服装结构形态也有关联,外部整体轮廓相似性极高。立体展示及传播途径是这两种艺术最大相同之处。服装设计在跨专业创新中能以包容的姿态吸纳瓷艺术的养份,而且成绩斐然。2006年在第三届中国泳装大赛“浩沙杯”中以青花瓷为元素的泳装斩获大赛金奖。这款泳装是现代服装设计完美地运用中国传统青花瓷图形元素创新的作品,使其艳压群芳,脱颖而出。这是跨专业创新的极佳例证。在中国众多的服装文化中,“旗袍”是中国传统服装文化中的经典,可以和中国瓷器相媲美,更是中国服装文化艺术中的翘楚。旗袍是中国和世界华人的经典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旗袍在中国女性身上体现出端庄、优雅、温柔、娴静的高雅服装设计文化。旗袍服装的整体设计元素,在中国服装设计发展史中跨界运用瓷文化最为突出。在服装设计跨专业创新的众多案例中,再例举旗袍与中国传统瓷器中的“梅瓶”跨界结合来作佐证。旗袍整体形态结构与瓷中梅瓶极为吻合。旗袍形体线条借鉴了青花梅瓶的精妙之处,线条简洁流畅,如行云流水,姿态婉约含蓄,似空谷幽兰,而且梅瓶中的传统穿枝花卉图案被设计师巧妙地应用到旗袍布料中,使旗袍布料画面有古朴、凝香之感,把中国博大精深的瓷文化和具有东方古典美学情趣的中国服饰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图。

二、服装设计跨学科协同创新

(一)服装设计与智能科技协同创新

服装设计在智能科技中的运用极其广泛,将各领域穿戴智能设备与服装相结合,能为传统服装增添附加功能特效。例如,在老年人服装中植入智能体温调节和血压、生理监测智能穿戴系统,通过手机连接实时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数据,使医疗机构和子女及时了解老人的健康状态。还可在服装中运用智能定位引路设备,给记忆、视力不佳的老年人提供实效可行的帮助。

(二)服装设计与现代材料学协同创新

服装作为人类的“第二皮肤”,十分亲和地紧贴人的身体,材料的选择运用十分关键,材料学是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学科。服装设计能够结合各种不同的先进材料,设计出不同功能的服装产品。其一,与功能性材料结合创新出保暖调湿、凉爽透气、变色反光的舒适性服装。其二,与智能型服装材料结合设计出形状记忆纤维、导电纤维、调温纤维性的智能服装。其三,与高性能服装材料结合,可设计出耐热纤维、高吸水纤维的高性能服装。服装与这些材料结合使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有效的作用。墨子星智能科技公司研发的墨玺智能纤维,是一种新型纤维,它将石蜡类相变材料(相变材料PCM-PhaseChangeMatenal),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能的物质)制成纳米颗粒,再结合磁性纤维一起融入纺织纤维中设计成服装,使服装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压、镇静安神、改善血脂代谢等医疗保健的功能,给人的身体带来了健康。

(三)服装设计与心理医学的协同创新

在医疗类学科中,光靠其单一学科往往在医学临床中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服装设计就可以进入这一学科发挥作用。例如,儿童自闭症是生命医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难题,单一学科介入治疗儿童自闭症孤掌难鸣。服装设计针对这一情形可跨学科主动介入创新,可受“海豚疗法”的启发,在服装造型上模仿海豚的外部特征,在此基础上创新出适合自闭症儿童的服装产品。这是服装计与跨学科协同创新多功能服装极好的设计思路及理念。

四、服装设计跨学科创新多功能化的必要性

(一)应时展的要求

作为创造社会物质形成过程中的服装设计学科,应时代的要求摒弃不合服时代的设计观念与时代相辅相成,开放观念,不落窠臼,更新设计法则,跨学科协同创新出个性化、人性化的多功能服装。从各学科寻找先进科学技术来支撑服装创新,更好地把艺术与科学技术有效地统一起来。在各学科复合交叉协同创新的思潮方兴未艾之时,服装设计应因势而动,如消极坐待,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下,就一定会被别的学科取而代之。纵观历史跨学科交叉介入古之有之。中国古代“黄老”创建的博大精深道家哲学学说中的“五行”在历史的过程中就介入到了中医学、天文、地理、历法等学科之中,使道家哲学学说得到空前的发展。

(二)应服装设计自身发展的要求

每门学科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孤立、自封的闭门造车都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前景,也跟不上当今时代对各学科发展的要求。最近,北京大学成立了“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其就是充分利用北京大学多学科综合优势组成文、理、医多学科协同交叉科研的共同体,研究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生物技术与社会伦理规范和法规制度。这种跨学科协同复合创新的结果无疑是一个产品形态,是单一学科跨学科研究多功能化的成果。这个研究中心的成立,凸显了跨学科协同创新多功能化的必要性、重要性。为此,服装设计应受以上各案例的启发,调整本学科内的设计机制,突破各学科之间的壁垒,充分地把各学科人才、资源、信息、技术组合运用到服装设计学科中,深度挖掘各学科之间协同的可能性,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主动介入与其它学科的协同创新,为服装设计艺术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服装设计跨学科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是对自身传统发展模式的否定和改进。在传统模式中的服装设计强调设计与艺术相结合,偏重于人、物、形式的变化、但学科性交融差、知识结构落后,阻碍了服装设计良性发展。服装设计专业学科是一个应用型学科,相比其它学科而言贴近产业化要求较高,对带动整个服装产业链经济有着关键的作用。服装设计要打破单一的从美学欣赏角度出发的思维,赋予服装设计新的设计思维,认识到跨学科协同创新的必要性,设计出更多具有创意性多功能化、智能化、科技化的时代性服装产品。

参考文献:

[1]赵永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发展及定位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4):180-181.

[2]曾亚,章华霞.传统手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辽宁丝绸,2017(4):36-37.

[3]胡莹.哥特式建筑艺术形式特征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