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国际贸易论文范文

国际贸易论文全文(5篇)

国际贸易论文

第1篇:国际贸易论文范文

(一)国际贸易促进国际物流的进步

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为国际物流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一些要求,这种要求促使了物流技术的产生,物流技术包含很多内容,不仅包括在物流工作中所应用的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理论,还包含物流活动中应用到的各种设施、工艺和装置的总和。国际贸易为世界各大企业提供了在世界市场相互竞争的机会,商品的质量和价格都是衡量商品价值的标杆,各大企业努力加强制作工艺,压缩产品成本的同时要想继续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就要从物流上入手。所以对国际物流的各个环节如材料价格和订单、运输成本都必须要有一个严格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成为了国际物流发展的内动力。

(二)国际贸易的发展不断对国际物流提出新要求

21世纪,人类的经济水平每天都在发展,需求层次每天都在变化,这种变化促使着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物流必须要满足贸易量的迅速增长,并丰富贸易产品的种类,还要及时调整国际贸易结构,以保证国际物流的质量和效率。可以说,正是国际贸易让国际物流与时俱进,不断成长。

(三)国际贸易影响着国际物流的发展方向

现今的国际贸易已经更加注重买方市场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现在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日益个性化,所以国际贸易只有采取多种类少数量的贸易方式才能适应消费需求的转变。一些高额度小数量的配送需求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而且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这种配送需求很可能成为将来业务发展的主流。国际贸易也必将影响着国际物流走上专业化、集约化的道路。

二、高效的国际物流系统是国际贸易持续发展的保证

(一)货物的国际转移带来的国际贸易量的上升

国际贸易一般都需要跨越国境,这样一来,国际物流量自然会大幅度的上升。贸易量要求国际物流必须要让货物在运输、装卸、仓储等多个环节都获得便利,很多方面现代物流可以通过对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并选择货物流通的最佳渠道,用一种最能让消费者满意的方式将商品快速的送到消费者面前,提高市场对消费者需求的反应速度,加强资源共享,缩短产品的流通周期。通过规范化的作业避免在产品在流通中的各种问题,让消费者享受懂最好的服务。

(二)货物的转移对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货物转移的过程中,通常都要面对各种问题。和国内的贸易不同,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往往有着更高的要求。国际物流环节多,周期长,风险大,遇到的问题和情况也更加的复杂。国际物流常常要在多种运输方式和路线中进行选择,还要按照客户的要求对零件进行流通加工,让商品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

(三)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

国际贸易促进着国际物流的发展,国际物流也支持者国际贸易走的更远。从以上的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国际物流如果跟不上国际贸易发展的脚步,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会停滞不前;国际物流水平的发展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先决条件,大力支持国际物流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才能获得更加有力的支持,才能具有持久的发展动力。

三、结语

第2篇:国际贸易论文范文

(一)国内环境分析

1.中国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国际竞争力弱

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来看,我国工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低,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产业国际竞争力弱。我国主要行业的平均集中率水平也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水平。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国内企业仅万分之三有核心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乏,产业发展受制于人,产业国际竞争力弱。

2.跨国公司利用其地理优势地位,控制市场、克制竞争的倾向初现出来

在国内包装企业诉利乐案中,利乐倚赖其在无菌包装机方面的垄断地位。在包装耗材上实行了不正当的限制性商业策略,控制了绝大部分包装市场,并且使利乐纸的平均价格在2003到2005年的两年时间内上涨了大约2倍。

3.国内行政性垄断问题严重,行政性垄断产业的改革任重道远

我国的行政性垄断产业主要包括铁路、港口、民航、电力、电信、城市公用事业、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特殊行业、邮政、城市公交、烟草食盐粮食药品等重要商品以及流通、军工、铸币、银行保险等金融业,产业部门涉及面广。行政性垄断造成了双重恶果:一方面,垄断地位使得这些产业内的企业一方面攫取了远高于其他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排斥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和发展动力的缺乏,长期以来.使这些产业成本居高不下,产业经营绩效低下。行业的特殊性加上国有企业的身份,使得这些产业的改革举步维艰。

(二)国际环境分析

1.跨国兼并成为主体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第五次企业兼并浪潮,这次兼并浪潮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兼并数量急剧增多。二是单项兼并交易金额世界记录屡创新高,兼并规模日趋扩大。三是跨国并购发展迅猛。四是兼并范围广。第五次兼并浪潮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加剧的结果,为了生存和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以取得竞争优势,同行业的领头企业纷纷走向联合。同时,第五次兼并浪潮的出现并没有缓和竞争。它使得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更趋激烈,通过此次兼并,在某些产业,只剩下实力超群、为数不多的几家巨型企业,为了争夺世界市场,这些企业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竞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波音和空客的竞争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注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调整竞争政策,放松规制和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国际潮流。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兴起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改变了传统自然垄断产业的性质。竞争政策调整的另一个动向是从对反垄断的强调转向扶助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当前,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政策对垄断的认定已从结构标准转向行为标准。并且还要考察垄断行为的市场绩效,“一事一议”已经成为通行的原则,对横向兼并等过去严格限制的行为已基本放任自流。

2.网络经济的兴起,对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提出了新的挑战

网络经济是以计算机网络业为中心以及由这个产业派生出的若干相关产业。网络产品固有的规模经济性、网络外部性(正反馈效应)、技术的市场不相容性和网络产品技术标准造成了网络产品的锁定效应和先行者优势。从而使得垄断成为网络产品市场上的一种必然而普遍的现象。在结构和行为上显然构成垄断的厂商,在绩效上却无可指责,结构、行为和绩效的脱节将政府的反垄断政策推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反垄断,意味着绩效损失;不反垄断,从道义上又说不过去。网络经济领域的垄断问题对各国政府的反垄断政策提出严峻的挑战。从1997年开始的微软垄断案,2002年最终以和解的方式解决,和解协议中,微软并没有做出多少让步。

二、我国调节外汇储备对中国产业调整的举动

2008年12月以来,计有美国、欧盟、加拿大、印度、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超过10起贸易救济措施或者法案,而以其他方式抵制中国出口的政策也屡屡出台。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出口保持增长的前景更加难测。印度提高了部分钢铁产品的关税;南共市成员试图将外部共同关税提高5%,但未获其首脑会议通过。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55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为2900亿美元,吸引国外投资900亿美元。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1.95万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5年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国外直接投资始终处于净流入,目前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因此这两方面的净流入使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数量剧增。其规模已远远超出理论界提出的外汇储备应维持在其外债总额的40%左右的水平上。摆脱“金融恐怖平衡”的枷锁,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急需破解的难题。

1.扩大内需,加快产业调整步伐,降低对外依存度

以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降低以净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的依赖,这是减少巨额的外汇储备的根本方法。中国储蓄率高,除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外,很大的缘由是居民有许多后顾之忧而不敢消费和没有能力消费。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政府应加大在就业、教育、养老、医疗、环保等方面的投入。使国内居民的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以内需为主的产业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减少对出口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依赖,尤其是限制初级原料加工出口的企业。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及资源性原料进口,从而减少国际贸易顺差,降低巨额的外汇储备。

2.谨慎地购买美元资产,逐步加大黄金购买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购买美元资产是拥有外汇储备国家不得不的选择。美国国债因其良好的信用、稳定的收益及流动性,是各国政府首选的投资对象。但近几年美元贬值的狂潮也令各国忧心匆匆,外汇储备多样化可以在一定程度的化解风险。同时。除了购买美国国债,还可以考虑购买美国通货膨胀保值债券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发行的债券等。截止到2009年4月,中国已拥有黄金储备1054吨,在世界各国排名第五。2000年以来,中国调整过两次黄金储备,即2001年和2003年,分别从394吨调整到500吨和600吨。但目前中国的黄金储备价值约占全部外汇储备资产的1.6%,该比例远低于超过10%的全球平均水平。黄金在中国总储备的比重实际上自2003年以来一直在下降。中国黄金储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至少应达到10%左右的国际水平。但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漫漫,2000年5月亚洲国家签署了《清迈协议》,开辟区域货币合作新篇章。到2009年3月中国已经与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阿根廷等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达6000亿人民币,与此同时,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也在香港和内地沿海城市开展,这种“贸易结算+货币互换”的模式,是两国规避美元汇率风险,扩大双边贸易的新探索,它对中国政府加快人民币区域自由化进程,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帮助,为中国外汇储备摆脱美元体系的束缚提供了新途径。

三、案例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产业的影响

(一)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历来是国家重点的关注行业。根据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高新技术出口商品共分为十类。在这十类中,出口的主要是计算机类、通讯技术类和电子技术类相关产品,而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产品的出口相对薄弱。在进口方面,也主要集中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类。可见,信息技术类商品在高新技术贸易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率看,2001年至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增长率均超过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但从近期看,无论是外贸总额的增长还是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增长,其增幅均有所放缓,特别是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首次出现低于总体贸易额增长的情况。这也与总体的外贸环境不容乐观有一定的关联。即使外贸环境发生如何的变化,国家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态度始终不变。国家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大部分都维持在17%的最高退税率。国家多次调低出口退税率。虽然使得一些生产效率低的中小企业从市场中淘汰,低端产品规模逐步减少.产业结构有所优化。国家又不得不提高其出口退税率,以缓解由于产业结构升级所导致的剩余劳动力释放所带来的就业压力。

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经济分工不断深化、国际经济分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和国际分工政策环境不断改善的产物。商品的区际间或国际的价格差异引发了国际贸易活动,而资本的区际间或国际间的现实的或潜在的综合获利差异是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基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对广泛存在的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给予合理的解释。因为大规模的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最早是由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和后来的美国等发达国家来完成,所以经典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行为长期跟踪分析和研究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兴起,又形成了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各种理论。总结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可以看出:各种投资理论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各国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国际投资领域的现象和特点,对产生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决定因素以及对各国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这些认识可以为各国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各国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理论参考。由于不同国家和经济体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不同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利用外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上也呈现不同的经济特征。

第3篇:国际贸易论文范文

1.1国际展会是一种国际贸易的有效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展会营销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营销方式,能够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壮大。据以往法国关于展会机构的统计数据来看,参展商在展会上合理范围内的投入上多增加1法郎的成本,那么就平均能够给参展商多带来35~40法郎的合同,可见国际展会在国际贸易中起到的促销作用极大,因此作为一种有效的促销手段,每年在全球范围中举办的国际展会越来越多。

1.2国际展会就是一种国际贸易的方式

从本质上来讲,国际展会就是一种国际贸易形式,根据国际世贸组织定义来看,国际贸易机构除了需要提供商品进出口以及商业存在必须的服务,还需要在境内为境外的服务接受者提供服务,而国际展会的举办不仅仅带动了商品及商品相关的物资、信息、人员的流动,同时也带动了服务流动,这些服务就是国际贸易组织对国际贸易定义中提到的国际贸易服务内容。

1.3国际展会促进国际贸易量

举办国际展会,扩大了国际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的途径,促进了贸易渠道建设,扩大了商品生产规模,这必将促进国际贸易的量,而根据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式,各国家的分工逐渐明朗,各国的资源配置也具有独特的分工标志,通过国际展会这种形式将资源进行重组组合,进一步的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形成各国良好发展的局面,因此国际展会对于国际贸易来说至关重要。

1.4国际展会和国际贸易相互作用

国际展会对国际贸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同时国际贸易的良好发展给国际展会的举办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随着国际贸易的范围进一步加大,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项目越来越多,以往很多没有的产业也纷纷进入到国际贸易行列中,越来越多的国际展会也因此而广泛的开展。

2国际展会在国际贸易中的功能

2.1聚集功能

国际展会在国际贸易中典型的功能是聚集功能,其能够有效的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正因为其能够有效的聚集流量,在国际展会上就能够有效的对国际贸易所以的生产项目的要素进行重新组合配置,从而实现全球资源共享和优化,聚聚的效应直接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国际贸易量,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

2.2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重组功能

国际展会的举办带动了生产要素流动,将国际上的生产要素汇集到国际展会上,再进行生产各要素资源重组,其作用越来越明显,我们知道一个企业和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优势要素,将国际最优势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组是推动一个企业和一个行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组合的新的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生产效率都更高,直接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3国际贸易扩大功能

国际展会具有扩大国际贸易的功能,这一点显然毋容置疑,国际展会除了具备上述的典型功能外,还能够对企业的品牌进行广泛的推广,通过国际展会能够将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传递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这无疑能够提高企业的销售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良好发展,而参展的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上其交易的量更大,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也将会增大,这无疑是扩大了未来国际贸易的贸易量,增加国际贸易的规模。

3结束语

第4篇:国际贸易论文范文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业在基础设施上的固定资产投入较小,包括农田水利工程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市场设施。西南各省仍旧有些地区还没有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因为功能老化、配套不全等原因不能保障有效抵抗自然灾害。90年代以来农业的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成灾率都呈明显上升态势。在我国地理条件复杂的南方地区,交通设施不完善以及市场设施不成熟使得农产品因为运输和销路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总之,基础设施差使得我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低,并不能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对资本和技术依赖性提高的需要。

(二)科技含量低

我国在农业科技上的科技成就并不多,对农业科技的资金政策支持也与新阶段的农业发展要求不匹配。科研与需求脱节,并不能及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推广到产生并形成面向市场的科技创新机制。另外,农业科技成果集中在较为常规的方面,缺乏创新性强的核心科技。以上原因导致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农产品多为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

(三)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关税壁垒主要指收取高额关税、附加税,非关税壁垒指海关采取进口农产品配额限制、强制性进口许可证制度等以及绿色壁垒。通过收取高额关税和附加税来保护本国农业企业的行为属于狭隘的地区保护政策,违背了贸易平等化原则,不仅损害了外国农业企业的利益,同时也弱化了本国农业企业的健康发展能力。通过施行进口农产品配额限制、强制性进口许可证等制度来控制进口农产品的总量和总金额的行为和收取高额关税如出一辙。我国农业国际贸易的市场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产品安全、环境保护、卫生等方面设置的标准普遍偏高,而我国农业企业普遍环保意识差,不了解国际的相关标准,应对绿色壁垒普遍意识和能力均较弱。

(四)发达国家滥用高补贴政策

农业补贴政策的滥用是对国际市场自身运转机制的过度干预,势必农产品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违背了国际贸易平等化原则。补贴政策短期来看是有益于本国农业发展的,长期来看实则削弱了本国农业经济实体的市场竞争力。政府的过度干预将导致市场丧失资源配置的功能,能力强的农业企业也不一定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二、解决途径

(1)固定资金投入是保障。资金投入包括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基金以及农业科技研究基金。

(2)科技进步是核心推动力。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加快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的速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其符合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而不仅仅是有能力应对自然灾害;另外,改善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还有于有效应对国际针对我国指定的各种贸易壁垒。

(3)农业企业转型是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大量转移,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应当从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体现在数量和质量两个层面的内涵,在数量层面,集约化通过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的方式大幅提升其产量,在质量层面,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确保农产品质量逐步提升。

三、结语

第5篇:国际贸易论文范文

最近跨境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大受亲睐,跨境电子商务有其独特的优势,他不仅具备电子商务部分缩短中间环节、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机遇等传统优势,还具有重塑国际产业链、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增强国际竞争力等作用。

(一)电子商务使国际贸易市场环境有了新气象

和谐有序的国际贸易市场不仅可以减少贸易双方的摩擦,还可以使整个国际贸易的环境得以优化推动新的贸易需求的产生。电子商务的横空出世优化了国际贸易的环境,电子商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在数字化的网络世界里面使国际之间的信息,资源都可以实现更好的交流共享。

(二)促进中小外贸企业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

中小企业一直都在夹缝中生存,面临国内市场的饱和的危机他们急需要开拓国际市场的机会,但是由于资金和人才技术方面的局限性使他们望而却步。

(三)电子商务促进国际贸易营销模式改变

网络贸易互动、网络贸易资源整合和网络贸易私人定制式营销模式就是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产生的。其中网络贸易互动营销体现了人性化需求,尊重贸易主体的选择,加强了客户参与的积极性。

二、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基本功能及优势

(一)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基本功能

1.挖掘潜在的贸易伙伴。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向世界市场有关商品的信息,建立属于自己企业的信息网络。这样有意愿的顾客就会很方便的咨询洽商。

2.方便贸易双方磋商业务。电子商务模式下买卖双方通过网络来了解商品和国际市场的走势,利用电子邮件来进行询发盘等相关业务,这样极大地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有利于降低面谈的成本。

3.实现网上合同、订购与付款一体化。国际贸易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来签订贸易电子合同是对纸质合同的超越,同时还可以就感兴趣的货物下订单及电子化付款结算。

(二)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运作中的优势

1.电子商务有利于降低各项贸易业务成本。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作业,减少了电话、传真、邮件的使用,直接降低了沟通联系间的费用;电子商务不再利用单据进行商务信息处理,降低了劳务费用的同时,也节省了时间。

2.电子商务提高了国际贸易的工作效率。在国际贸易中比较困难的是时间和距离的差距,而电子商务则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利用最短的时间做最有效率的工作,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以及畅通的共享功能,有效高速的完成工作任务。

3.电子商务突破了实体店的时间限制。由于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因而一些重要而且焦急的工作就会因此受到限制,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进度。但是电子商务可以避免这一难题,通过网上银行等办理各种业务都没有时间的约束,是十分方便的。

三、电商在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电商应用于国际贸易事务以来成果显著,但是我们还得从现阶段的初级国情出发清醒的意识到与国际接轨的差距,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的电子商务发展还处于低水准不平衡的阶段,然而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实现一体化,现将本国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不足归纳如下:

(一)缺乏健全的安全保证机制

目前网上交易主要隐患就是贸易主体身份真实性很难辨别,那么交易主体之间的商业机密,通讯过程的安全性,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就会大打折扣。银行网之间相对比较封闭,没有安全保障的绝对性,可能出现电子商务欺诈、电子商务信息被盗等等这类安全问题。

(二)没有健全的电子商务法制法规

由于电子商务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科技,大多数国家还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相关的法律法规还都不健全。少数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制定相应的电子商务法律,但是我国还没有相关的规定,导致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一些商务诈骗等现象。

(三)电子商务人才短缺

人才是竞争的根本,是电子商务的动力源泉。电子商务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没有高科技的应用人才,电子商务也就是个摆设而已。

四、促进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对策

(一)创造一个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目前,国际上电子商务发展的水平还处于不稳定阶段,不适合电子商务的更好地发展。应该由各国政府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一个积极良好的发展状态,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法制法规建设,利用科学的筹划和资源的利用,进行快速建设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安全建设

针对强大的黑客袭击应该通过国际上的共同力量积极的研发各种预防和治理软件,让黑客的袭击可能性降低,避免电子商务信息的被盗,避免电子商务欺诈现象的发生。通过严格的法律制裁,将影响电子商务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

(三)利用优势资源优先培育电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