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

谈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

摘要: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新媒体素养对辅导员增强工作实效、提升职业素养、践履职业使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存在的内容提升与能力提高不匹配、方法提升与技术更新不匹配、主动性提升与新媒体发展不匹配、工作载体提升与现实工作需要不匹配等现实困境,高校辅导员应立足本职,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践行者;助推发展,做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提升的培育者;遵循规律,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发展的推动者。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

党的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命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工作要求不能削弱。当下,媒体融合的力量不断彰显,全媒体时代已是大趋势。全媒体时代需要具有执着行业情怀、扎实新媒体素养、持续发展动力的高素养创新型人才,新媒体素养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新媒体素养指与各类新媒体相关的智力和非智力能力,主要由后天实践和培养而得,包括价值观、知识、技能和技术四个维度。作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之一,新时代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新媒体素养势在必行。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的必要性

理解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的必要性,要把是否有助于辅导员践履职业使命、提升职业素养、增强工作实效作为新媒体素养提升的首要标尺,要把高校辅导员历史使命的践履作为检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遵循。

1.践履高校辅导员职业使命的基本前提。只有充满职业使命感,人们才会更多地关注精神层面的获得感,主动提升工作素养,挖掘工作价值。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使命,是促进高校辅导员提升工作积极性、拓展职业发展路径和提升自身素养的内生动力。为了更好地践履职业使命、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作为基本素养的新媒体素养,是高校辅导员在全媒体时代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

2.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提升提供了理论命题,职业素养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前提,是高校辅导员区别于其他职业并获得社会认可的必备条件。高校辅导员的新媒体素养和其他职业的新媒体素养有较大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具有思想引领的功效。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加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构建、积极发挥新媒体的载体功能、促进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提升,是新时代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与外延的时代回应。

3.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的重要保障。研究如何通过新媒体增强工作效力,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命题和着力点。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校辅导员开展日常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工作载体,也对其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新媒体素养的提升不仅与其实际工作成效相联系,而且与其他素养的提升相贯通。急剧变化的工作环境需要高校辅导员及时提升自我素养,把握时代脉络,在变化中主动寻求适应,牢牢掌握育人主动权。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

准确把握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要把内容提升与能力提高是否匹配、方法提升与技术更新是否匹配、主动性提升与新媒体发展是否匹配、工作载体提升与现实工作需要是否匹配作为衡量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的重要标尺。

1.内容提升与能力提高不匹配。内容提升与能力提高的失衡主要表现为高校辅导员更多地将新媒体作为事务性管理的辅助工具用于事务的,缺少原创性的观点。比如,通知的上传与下达、网上请假审批、学生集中点名签到和活动报名等,辅导员很少通过博客、微信公众号以及各种论坛原创性的评论和文章。尽管高校辅导员已经认识到了新媒体的工作载体功能,但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仍然仅局限于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和方式,也未能熟练掌握与新媒体素养相匹配的网络心理学知识,缺乏对网络突发事件的线上引导和线下疏导经验。由于高校辅导员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部分辅导员的新媒体应用能力未能得到及时的提升,也缺乏科学研判网络舆情、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自身的核心职业能力难以彰显。

2.方法提升与技术更新不匹配。方法提升与技术更新的失衡主要表现为高校辅导员对各种新媒体操作不熟练、不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比如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已经注册了易班,但对账号的管理、运行并不是很到位,日常工作中的使用频率也不高。包括微博、直播平台、短视频APP、QQ、微信等在内的网络平台使用广度、深度普遍不够。许多高校辅导员能够做到经常性地关注网络动态,但由于自身研判网络舆情的能力不足,无法及时把握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对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思潮的变化作出科学准确的预判。

3.主动性提升与新媒体发展不匹配。主动性提升与新媒体发展的失衡主要表现为高校辅导员在事务性工作上花费了较多的精力与时间,对于系统提升自身的新媒体素养缺乏动力,出现了参与意识强而行动能力弱的矛盾。许多高校辅导员只是者而不是创造者、只是组织者而不是引领者,只将自己定义为传声筒、扬声器,缺乏新媒体素养提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对于如何利用新媒体虚实结合的特点实现立体化育人、如何构筑新媒体矩阵形成体系化的育人格局等尚未进行深入地思考与探索。

4.工作载体提升与现实工作需要不匹配。工作载体提升与现实工作需要的失衡主要表现为高校辅导员缺乏对信息的批判意识和甄别能力。网络平台的信息鱼龙混杂,高校辅导员在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信息的来源及内容加以甄别,必要时也可以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和处理。现实中,部分高校辅导员对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不足,不能明确媒介所传达的理念和观点,致使其错失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制约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对辅导员新媒体素养的提升不够重视,忽略了新媒体素养的重要作用,导致高校辅导员的新媒体素养发展没有明确的政策保障。其次,由于社会普遍认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专业性不强,因而许多高校缺乏专业的新媒体素养培训和实习实训基地,也没有完善的与新媒体素养提升相关的奖惩机制。再次,从高校辅导员自身来讲,因为新媒体素养没有被明确列为评优评奖、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所以高校辅导员对提升自身的新媒体素养兴趣不大、热情不高。

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的路径探索

要想持续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新媒体素养,就要把是否有助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是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是否有助于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路径选择的重要标尺,既要体现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又要呼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走向。

1.立足本职,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践行者。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职业泛化、社会认可度不高、职业倦怠感突出等职业发展困境。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高低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否在高校得到巩固、关乎在校大学生能否得到全面的发展。首先,下足“学”的功夫,强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育人能力。一要建设学习型队伍,开展关于新媒体素养提升的培训与研讨,建立高校辅导员新媒体“名师工作室”,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新媒体素养和意识形态研判能力。二要鼓励高校辅导员积极开展新媒体应用与德育实践活动,新媒体素养是关于行动的知识,必须在行动中学习,新媒体素养的提升要以实践为基础。其次,塑造“新”的形象,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形象。高校辅导员只有在掌握话语权、重塑话语权威上有所作为,才能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的评选,以及各种“网红”辅导员的诞生等,对大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提升符合新媒体要求的沟通表达能力,提升运用网络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教育能力。

2.助推发展,做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提升的培育者。检验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的标准之一就是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的提升程度。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是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的动力,契合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因时而进的提升维度。首先,做实“用”的文章,丰富新媒体载体。高校辅导员一要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主动开展思想引领工作,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使新媒体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工具。二要善于运用新媒体平台日常事务通知、评优评先、班团活动等信息,将日常工作融入新媒体实践。三要实现网上网下相结合,将校园活动网络化,举办当下流行的快闪活动和深受学生喜爱的“网红”辅导员评选活动。其次,培育“好”的学生,提升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高校辅导员要充分挖掘校园内的新媒体资源,增强大学生的新媒体认知。通过组建校园新媒体管理委员会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校园官方微信、微博的创建和运行,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接触并了解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校报等媒体资源。例如建立校园校报编辑室,让学生亲自采集、编辑、制作和信息,从而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

3.遵循规律,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发展的推动者。高校辅导员要想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就必须提升自身的新媒体素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契合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因势而新的提升维度。首先,学校在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第一,高校可以将新媒体素养作为辅导员的准入条件之一,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岗前新媒体素养培训,强化入职前的教育。第二,加强在职培训,鼓励高校辅导员通过脱产进修的方式接受新媒体素养教育。第三,高校可以考虑在职称评定或绩效考核中,将辅导员在主流新媒体的网络原创评论文章、网络回帖、网络心理咨询等纳入评定范围;制定新媒体考核办法,对高校辅导员利用新媒体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考核,还可以通过专项表彰的方式对主动占领新媒体阵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校辅导员进行嘉奖。其次,政府在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针对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日常工作的指导性书籍较多,但是指导其如何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书籍却比较少。政府可以推出一批与新媒体教育相关的书籍或教材,将具有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的高校辅导员组织起来,通过挖掘工作案例、寻找应对办法、梳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方式,编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案例书籍。再次,传媒机构在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提升中发挥着基础作用。主流传媒机构不仅具有极大的资源优势,而且在引领舆论导向、加强正面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通过开设与新媒体素养提升相关的讲座或通识课程、编写新媒体素养教材等方式,高校辅导员能够切实参与新媒体实践活动。学校可以与传媒机构建立实践实训基地,委派高校辅导员到传媒机构挂职。有条件的传媒机构可以通过设立新媒体开放日的方式,邀请高校辅导员亲身体验以加深对媒体融合的认识、熟悉媒体运作流程;还可以借助现有平台,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与深化,比如,支持网页登录和手机客户端用户的易班网,是集博客、社交和论坛为一体的主流综合性互动社区,已经成为全国高校中具有良好口碑和广泛用户的主流平台。

参考文献:

[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9-01-26(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1-20(1).

[4]冯刚.互联网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3).

[5]魏金明.“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新使命与角色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2020,(2).

作者:张丹 邓卓明 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