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探讨(6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探讨(6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摘要】通过课前备课、合作探究、良好习惯培养、课堂练习设计、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后反思六个方面来阐述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备课;探究意识;精心设计;多媒体;课后反思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踊跃思考,在单位时间内(1节课)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获得高效发展.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必须立足课堂,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一、课前下足功夫去备课

目前,大多数老师备课只是照抄照搬教参或现成的教案,不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不依据教材、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要实现课堂高效化,必须在课前下足功夫去备课.首先,应当熟练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准确确定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防止课堂教学中抓不住重点内容,而降低教学效率.其次,要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现有知识水平,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分层教学目标.第三,还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并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好教具、学具或教学课件等.

二、培养合作探究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量一量、摆一摆、议一议等活动,让他们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可以降低理解教材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时,我把全班分成了5个小组,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去测量教室中的物品.有的小组拿皮尺去量教室的长和宽;有的小组拿米尺去量教室门的宽和高;有的小组拿卷尺去量窗户的长和宽……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掌握了测量的方法,也学会了正确地使用长度单位.

三、培养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1.心理学研究证实,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课堂上要求学生不但要仔细看老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还要认真听老师的提问、指导,也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思考他们回答得正确与否,是否需要补充,有没有更好的建议.2.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数有畏难心理,做题时自己不动脑子,急于从同学和老师那里得到答案.其实不会做的原因在于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题太难.教学中,必须使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习惯.遇到困难,要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不要依靠他人.3.课堂上对于胆大肯发言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对于胆小怕说的学生,要加以适当点拨、引导、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也可以让他们复述、模仿他人的发言,还可以把个人回答改为同座互相说、小组讨论等方式,逐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提高练习效率

首先,基本题要练好、练扎实,保证学生当堂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题要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要有一定的质量.第二,练习设计要有坡度、要由易到难,逐步增加难度.第三,要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要设计对比性练习.如在教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时,巩固练习设计了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对比练习题,分组讨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的加、减法的异同点,最后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练习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理解.

五、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多媒体技术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方式直观、形象地向学生传递信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元、角、分的认识”,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拿着学具钞票自由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情境的设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互动.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缩小了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间的距离,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2.教学中依据教材内容,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年级简单的加减法解决问题:“公交车上原来有9人,到站后下去4人,又上来3人,现在车上有几人?”这道题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学时,我把上车、下车的过程用动画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轻松理解了题目的意思.很容易地列出了综合算式,也理解了运算顺序.3.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依然离不开实物具体形象的支持.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借助其具体、形象的特点,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如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我在PPT课件插入了FLASH动画,让学生认真观察演示过程.学生发现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所以1分=60秒.通过这样直观的教学,学生对分、秒有了深刻的认识.

六、认真进行课后反思,不断积累经验

课后反思首先要反思教师的“教”,反思课堂教学中运用成功的措施、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等,把这些经验记录下来,不断改进、完善、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课后反思还要反思学生的“学”.从学生的思维出发,反思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闪光点、独特见解,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造优质高效课堂,是我们广大教师的心愿.我们要认真贯彻“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高效课堂教学理论做指导,不断改革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构造优质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建兴.学习杜郎口,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J].新课程,2013.

[2]许彩琼.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数学行为习惯[J].中学教学参考,2014.

作者:张炳年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松涛小学

第二篇: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研究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从传统教学的模式中走出来,以新课标的要求为依据,对教学进行创新改革,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发挥思维的积极性,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优化教学内容,运用有趣、丰富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

【关键词】创新教学;学习主体;探究;数学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具有主动思考的动力,通过深入分析数学知识,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有效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要达到高效的教学效率,需要转变教学观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对学生进行耐心地引导,让他们产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积极的思考中提高学习效率,体会学习的乐趣。

一、优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的性格活跃,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能进行深入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这个特点进行教学,优化学习环境,给他们提供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主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少走弯路,有效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在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掌握教材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让他们说一说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收获。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纷纷发言,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见解说出来。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其他学生学会倾听,从他们的发言中寻找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地方,并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正确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促进他们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在更新教学观念的同时,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开展探究活动,发挥思维的活跃性,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使他们在成就感的激励下产生乐学、好学的信念,提高学习积极性,实现高效的学习效率。在创新教学模式时,教师可以运用以下方法进行:

1.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通过分析和思考,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加深对知识理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先让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阅读和思考,在掌握新知识后,让他们计算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需要知道封面的长和宽,通过实际测量,学生能根据教材中的计算公式得出答案。在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把他们的视野拓展到课外,让他们运用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学校大门的面积、计算一块地板砖的面积。通过知识的实际运用,让学生了解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2.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成为教学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视觉的吸引下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进行思考和分析,降低了学习难度,让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本质,促进他们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在操作多媒体时,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关注,在他们遇到问题时进行指导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直观情境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他们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学习热情,促进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

3.开展小组合作,拓展学生的思维面。在小学数学高效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主动学习,并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思考和分析时间。在学生积极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效率不断提高,但是在学习教材中的难点知识时,仅仅依靠学生的自主探究很难实现,这时就要依靠小组合作的力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析,运用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有效解决遇到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让他们在小组范围内进行分数知识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纷纷说出自己对分数的认识。通过积极讨论和认真倾听,让学生掌握了多种思考方法,有效拓宽他们的思维面,让他们深刻地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重视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作用,培养渗透数学思想的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理论知识探究的同时,要向他们渗透数学思想,使他们能在数学思想的作用下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例如,在教学乘法和除法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函数思想;在教学“三角形”,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分类思想,使他们可以根据边的大小,把三角形分为三类: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而根据角的大小来分,把三角形分为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在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过程中,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运用的过程中体会,提高他们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获得发展。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创设高质量的教学课堂,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进行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在促进他们思维深入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深刻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在高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多进行鼓励和表扬,对他们产生激励作用,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作者:徐正朋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八滩镇粮东小学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

摘要:作为整个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小学数学的教学成效备受关注。而作为教学主阵地的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高效,这是探讨的重点。在日常教学中显性与隐性的制约因素有哪些?有效的教学方式又该是怎样的?最终又该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及教学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相对应的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观念;高效课堂

作为整个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小学数学的教学成效备受关注。而作为教学主阵地的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高效,这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因循守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不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提出,恰恰解决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高效课堂是一种理想的教学境界,在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要改革教学方法,要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效的数学课堂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实现一举数得的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改变传统思维认知中较为单一性质的高效课堂的认知。与此同时,高效课堂之所以高效,是因为能够认识并且处理好阻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教学方式,这样才会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思维

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思维能够影响和限制其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二者决定和反映着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能力。对此,教师必须注重自身教育观念及思维的先进性与科学性,能够跟得上时展下的客观实际要求,这也是教师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性一步。现如今,我国整体教育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发展的关键阶段,作为教师既要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理念,同时还应该将其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

二、围绕学生进行教学创新

1.尊重并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单纯扮演着课本教材的“翻译官”,学生学习过程则非常被动,被动地去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相对应来讲却非常缺乏独立思考与学习的空间,相关个人能力也得不到提升,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学习兴趣,最终导致成绩不佳。对此,教师要坚持学生为教学主体这一基础理念,善于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自主性,这种有关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势必会使学生更为有效的学习。具体来讲,比如,在“长方体与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学习阶段,由于小学生自身立体思维能力不足,加之个人阅历较少等原因,初学阶段可能比较吃力。在此教学阶段,如果教师单纯地基于自身视角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定会难以理解。所以,我认为应该将看似抽象的概念进行形象化处理,如利用身边可利用的一些实际物体来进行教学,比如,学生的文具盒是长方体,实物摆在面前去研究与学比脑海里面空想要直观明了得多。

2.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习兴趣能够产生学习动力,学习动力则是学习效率与成绩的一个有效保障。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贪玩好动这一天性使然,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与钻研,尤其是数学又略显枯燥,尤其又包含很多抽象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吃力,那么如何才能够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对此,我认为对于抽象的概念教师应该尽量将之形象化,运用恰当合理的教学方式来辅助教学。身为数学教师要努力将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创设高效情境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逐步形成。教师还可以适当指引学生善用数学知识去感受成功,自然形成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前备课的过程中,不要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排除在外,不要单纯思考和设想自己的教学步骤而脱离学生,这样学生学习效率根本无法保证。相反,我们必须在设计的过程中,将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考虑在内,善于调动与引导,这样我们的课堂学习才会焕发出无限的潜力,也才有真正的课堂效率可言。

参考文献:

[1]张淑芳.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创造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2(22):52-53.

[2]翟艳霞.浅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教育,2015(14):187-188.

[3]张艳英.浅谈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123-124.

作者:谭春慧 单位: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滨河实验学校

第四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探讨

本学期以来,我以高效课堂的模式进行了教学尝试,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面对新的座位和教学方法,具有新奇感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比较浓厚,课堂充满了竞争和对知识的渴求,学生基本上能说、敢说、要说,已经基本培养了从老师处获取知识到学生自求知识的转变,部分学生的进步十分明显,当然中间有收获,也有困惑。

一、高效课堂教学实施中存在的困惑

1.合作学习收效难

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能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是流于形式,表现在:时间上没有保证,问题不分难易,有些根本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拿来讨论,浪费时间;交流缺乏平等,所谓的合作学习,变成了几个优等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大多数学生成了看客;说是主动探讨,实际是被动应付。老师一声令下,大家开始讨论,并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需要。这样的合作学习收效甚微。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

2.优差学生共进难

学生个体是存在差异的,表现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有的学生习惯好一些、学习能力强一些,有的则相反,他们在一堂课中学知识有快有慢,知识面有广有窄,同样的一节课,他们完成的程度是有差异的。由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好学生的机会更多,得到了超常的发挥,学困生成了旁观者,得不到独立思考和表现的机会少,获益少。这样,学生的成长也就形成了两极分化。在数学教学中,究竟该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共同进步,得到全面的发展呢?

3.小组合作探索的时间掌控不好,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设计的活动与教学目标相关,但是时间上却控制不好。学生探索过程时间比较漫长,和我们的教学任务完成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规定的时间内要讲新课,要让学生自主活动,要进行基本的、巩固性的,甚至是拓展性的练习,真不知该向谁要时间,而且花很多的时间在探索中,学生训练的机会和时间少了,解题能力和习惯得不到充分的培养。

二、高效课堂教学中的感悟与反思

作为一名一线小学数学教师,面对高效课堂的种种困扰,我没有放弃而是紧跟形势刻苦钻研,不断尝试。白天我忙于教育教学,我的高效课堂学习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正是这种学习,带给我的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同时,我发现了高效课堂的金点子。

1.分层练习,提高效率,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练习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基本环节,也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在高效课堂下,我在作业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我的作业基本分为三大块,第一大块,是把当天学习的内容说给家长听。这个作业,旨在让学生及时对当天内容进行复习,在讲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复习了当天所学的知识。第二块,是进行当天内容的巩固练习。在布置作业时,我给学生选择上的一些自主权。比如说,学困生可以只选择基础题;优等生对于已经掌握很好的基础题目,可以不做,把重点放在那些变式练习和综合练习上。这类题学生如果能做对,就说明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第三块是预习作业。顾名思义,就是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完成预习题。这样尝试了一段时间,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但其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学困生对自己定位不准,往往为了少写作业,不去完成基础题,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复习和预习作业对于他们流于形式等。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有待继续改进。

2.做好课后的教学反思,为高效课堂保驾护航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是反思教师的“教”。它包括:(1)总结本课“亮点”,积累成功经验。一节课下来,教师回味课中的成功之处,并且对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这样会使自身的教法越来越活,教师水平大大提高。(2)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对应策略。不是每节课都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教师面对自己失败的课,应该及时查找失败原因,找准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找到应对的策略,记录下这些策略,对以后的教学帮助会更大。另一方面是反思学生的“学”。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上好一节数学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有很多,要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喜欢的、高效的课堂,更加需要我们每个教师认真的准备,而方法唯有自己不断的反思和求教,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努力让学习数学成为学生生命存在的重要方式,让数学知识成为学生体验生命快乐的重要内容。

作者:安粉粉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第一小学

第五篇: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摘要:要使理性的数学课深受小朋友的喜欢,那得看老师有多高的教学艺术。在教学路上,有时还真得像导演一样,既要导好教学过程,又要选好演员。如果对那些不进戏的演员,还得使出浑身解数才行。有时还得采取一定的战略战术:明知故问、欲擒故纵、软硬兼施、连哄带骗、举例子、打比方……也就是说首先老师得让孩子们喜欢上你,孩子喜欢上哪个老师了,才能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从而你所教的学科才可能产生高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教学实践;感悟

在这十几年的教学经历中,我经过探索、总结、反思,与学生及家长的相互学习、成长,收获颇多!下面我将自己的一些经验与同仁们分享!

一、打比方———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

在教学《因数和倍数》一课时,学生经常爱犯的错误就是:6是因数,12是倍数;或者说6是因数,18是倍数。往往掌握不了重难点“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问题。为了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就能记住、掌握这一重难点,我先让学生与我玩一个“文字”游戏———出示三个词语:老王(爷爷)大王(爸爸)小王(儿子)。我的问题来了,请同学们判断下面三句话有没有问题?并说明理由。1.大王是儿子。()2.小王是孙子。()3.老王是爸爸。()学生A:第一句“大王是儿子”是对的!他就是老王的儿子。学生B:不对!因为这句话里没有说清楚他是老王的儿子,万一说的是小王的儿子呢?那就是错的。学生C:同意学生B的意见。学生D:第二句“小王是孙子”也不对,应该说“小王是老王的孙子”才对,他也没说清楚。学生E、F、G……争先恐后地脱口而出:第三句“老王是爸爸”也不对,应该说成“老王是大王的爸爸”才对,那要看老王面对的是谁了。不能单独说谁是爸爸,谁是儿子。最终总结出:三句话都错!只要没说明“谁是谁的……”都是错的!

二、巧借“东风”———让自己增强战斗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当我们个人的精力和能力不够时,要学会借力!作为教师,我们的事业特点是:(教师)孤军奋战(学生)人流大军!胜利者永远是学生!要想收服学生,就得讲方法、耍手段、讲技巧,还要学会借力。1.向学生家长借力大家都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长的话对孩子的影响力是无穷的,教师如果利用好了家长这一强大的资源,那在教学效果上将是事半功倍的大好事!教了十几年的小学高段,突然回头来教一年级,真有些害怕教不了。上学期,我们班里有好几个聪明的孩子,但是却让我头疼至极!例如,我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之前,发动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钟表,第三天上交作品评比,将获奖学生与家长通过校讯通平台提出表扬,先提高家长参与学习的热情。2.向信息技术平台借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利用它来为教学服务。我将学生家长的优秀作品,用手机拍下来,发到班级QQ群和微信群里,让家长孩子都来围观评价,我当然要大力表扬家长的优秀,心灵手巧,关心孩子,孩子才会更优秀!提高了孩子和家长学习数学的兴趣。上完这一课后,又让家长配合孩子在家一起动手拨钟表,认识整时、整时半,有条件的可以用手机拍视频,传给班级微信群,供大家一起学习!这一活动,掀起了家长门互相学习的高潮!以前有些对孩子漠不关心的家长也怕落后别人,也积极参与,因此,我们班这一单元的《认识钟表》内容效果极佳!我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坚持在别的授课中,将好的作业、好的板书,学生的现场表现,用手机拍成照片或视频,传到班级家长微信群里,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与赞赏。阿基米德有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学生的可塑性和潜力也是无穷的,如果老师也能为他们提供“一个杠杆和支点”,他们也有开启知识大门的能力!奇迹往往就在不经意间产生,不可预设!例如,在教学《跳绳》一课时,问一共有几个学生?根据画面信息,我让大家列出算式,要求:必须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大多数列式:2+6=8(人)2个摇绳的和6个跳绳的一共是8个人。也有人说:1+7=8(人)右边1个人,左边7个人,一共也是8个人。某学困生:3+5=8(人)3个男生加5个女生,一共是8个人。……我当时就表扬了后两位同学:你是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好孩子!李老师为你骄傲!并让全班学生给以热烈的掌声!我觉得应该没有答案了,但是出于习惯,接着又问了一句:“还有不同算法吗?”好家伙!已经发过言的王××小帅哥急不可耐地站起来就说:3+5=8(人)!我当即打断了他,反问:相同的问题就不要说第二遍了!刚才没听老师的问题吗?“不一样的,我的就是和他们的不同的!”王××急红了脸顶撞了我,我有点挑衅的责问:“那你讲讲有啥不一样呢?”“我的3+5=8,是3个穿裙子的和5个穿裤子的,一共是8个人。”我为他响起了掌声!同学们也有鼓掌的,也有点头同意的!是啊,真没想到孩子的潜力有多大啊,同样的算式,可表示的意义完全不同!这需要老师给他们说话的机会,才有奇迹的诞生!总之,教育是改造人、塑造人的工程,我们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去学习、去研究、去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方法,了解被教育主体的需要,才能使课堂更高效。

参考文献:

[1]刘溪坤.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6(21).

[2]王善辉.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初探[J].亚太教育,2016(21).

作者:李晓琼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第四中学

第六篇: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摘要:生本理念要求教师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应以学生认知规律为核心进行针对性地整合,让知识以契合他们认知和发展的方式呈现出来。结合本区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几点提高课堂效率的心得。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本理念;高效课堂

小学阶段是数学知识学习初期,基本内容是数字运算和应用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藏区孩子对学习重视度不够,再加上传统教学方法呆板,让课堂陷入了低迷不振的境地。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我们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核心,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小学生处于身心发育初期,他们以形象认知为主,对耳提面命的抽象说教不感兴趣,我们要结合他们的这些认知规律采用形象、灵动的教学方法,鉴于此,我们从下面几个角度说一说生本理念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形象

小学数学虽然抽象概念并不对,但是它注重逻辑思维,因此,对于认知初期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再以理论说教和题海战术肯定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为此,结合藏区小学生的特点,我认为设置形象认知的数学课堂不但可以激活学生兴趣,还可以提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参与度和体验度,从而变抽象为形象,提升学习效率。就拿“面积”一课为例。我发现许多孩子对周长概念认知很明确,但是对面积理解不到位,不知道具体指的是什么,在生活中有什么意义,所以导致知道怎么算,却不知道怎么用。结合这种情况,我决定以形象的教学方式进行启发和引导:一方地有5行树,每行9株,那么这块地一共有多少树呢?提出这个问题,许多学生就开始数,别打断让他们数出结果,然后再启发认知:如果我们把树连起来就成为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9,宽是5,那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和你数的是不是一样呢?这样一引导,孩子们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面积的概念和实际意义,在以后遇到实际应用问题时就知道怎么用了。这样就完成了知识到能力的有效转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可以借鉴。

二、对比

要想真正掌握知识就得深入知识的细节,小学数学概念和知识点并不多,但不代表知识细节少。小学生毕竟处于认知初期,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尚待完善,因此,会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迈步过去”。例如,有一个常见的脑筋急转弯:一斤铁重还是一斤棉花重。很多学生就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铁重啊。这就是没弄清对比的是什么概念,没弄清其中的逻辑关系。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学生容易出问题的细节,然后整理成容易对比理解的典型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归纳、整理,最终完成深刻理解与认知。譬如,到了小学高年级,很多学生学了比例知识以后,在做应用题时往往分不清具体分数值和比例,这就容易造成理解错误。为此我就这样整合经典例题,启发学生进行对比理解。例题:(1)一条大渠长20千米,维护了12还有多少千米?(2)一条大渠长20千米,维护了12公里还有多少千米?这样一对比,学生就会发现这两个看似一样的习题实际有一个区别:第二题比第一题的12多了个单位。这时我们要趁热打铁进行引导:分数后面带单位的是具体的数值,不带单位的就是比例关系。这下学生就一目了然了,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就不会再混淆啦。数学中很多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我们都可以这样总结,让学生通过鲜明的对比来学习和认知,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

三、实践

小学生比较感性,许多数学知识点记住了,但是涉及生活实际情境可能就不知道怎么用了,这就是能力问题。从知识到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所以数学课,不光要注意理论输入,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和探究,这样才能产生深刻的理解和记忆,才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形象的方式进行认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链,进而内化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给出不同长度的小棍,让孩子们摆一摆。尝试几种在确定两个边长的情况下,第三边长度能不能大于两边之和,学生经过实践不但激发了兴趣,更提高了认知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动手实践和数学思维能力。学习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同底等高情况下将圆锥体里面的沙土导入圆柱体,让学生观察能导多少,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圆锥体的体积怎么计算了……通过具体的实践,我们能抓住学生的认知情趣,更容易引导他们找到规律,深入探究数学原理,达成教学目标。此文是我结合我区小学生认知特点及生本理念总结的三个角度的小学数学课堂提效经验。总而言之,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让数学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治国.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构建探究[J].江西教育,2015(18).

[2]席娟.高效构建小学数学生本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2014(6).

作者:赵胜利 单位: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卡若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