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高校人才论文范文

高校人才论文全文(5篇)

高校人才论文

第1篇:高校人才论文范文

电子科技大学历经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为了适应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学校大力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2]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厚基础重人文,突出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理念,从顶层开始设计电子信息大类人才培养新模式。致力于电子信息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开创了具有电子科技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其特色体现在:注重夯实基础,突出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帮助学生构建多学科综合平台;强化科研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实施个性化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科学制定课程体系,精心设计教学培养过程

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任务。我校英才实验学院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认知与心理特点,制定了特别培养方案和专门课程体系。构建了从新生研讨课、低年级工程实践训练和基础理论学习,到高年级基础科研训练和毕业班的综合科研训练,四年连贯的、理论结合实践的全新培养体系。具体而言,前三年不分专业,注重数理化、管理、人文素质和电子信息大类基础培养。主要课程包括数学、物理、英语、人文类(创造心理学、管理与领导学等),以及电子信息大类的学科基础课(含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逻辑电路、电磁场与波、信号与系统等)。第四年,学生任选兴趣学科和专业方向,进入导师科研实验室,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专业学习和综合科研训练,并顺利衔接研究生阶段学习。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全面推行研究性教学改革传统

“单纯的知识传承式”大学教学方法,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工作。“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研究型、研讨式、体验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氛围。

实验班聘请部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首席教师等校内外优秀教授为学生授课,广泛实行研究性教学。根据英才实验学院学生特点,绝大部分课程教学进行了大幅度改革探索。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甚至跨课程、跨学科设计,并进行公开演讲、撰写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实验报告等都是常见的作业或考核形式,其中很多优秀成果都正式发表在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或期刊上。

构建多层次科研训练平台,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切赫教授曾表示,研究型大学给学生最有震撼力的教育并非来自课堂,而是让本科生进入科研实验室,接触新设备,求解未知问题,获得终身难忘的个人体验。

英才实验学院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的工科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四年间学生100%有机会进入科研课题组实习实训。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不间断地接受电子信息类多层次科研实践与创新训练,除了享有学校各类公用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的使用权,还能使用开放式、自主管理创新实验室。一年级新生入学即可享受由院士、长江学者、资深教授等组成的导师团队的指导,选择感兴趣的新生研讨课,聆听大师教诲,体验神奇的学术科研过程。第二、三学年,学生可自由选择进入科研实验室短训,完成基础科研训练。第四学年,学生全天候在导师的科研课题组接受综合科研训练和专业培训。

经过两年的基础训练,学生开始跨学科学习,并进入两个以上不同学科的科研实验室进行短训。确定专业方向以后,进入导师科研课题组,接受为期一年的科研训练,同期开始本科毕业设计。此期间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并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科研训练、创新能力培养等。学生必须通过毕业论文公开答辩、研究成果汇报与展示等考核,才能获得学士学位。

着力文化建设与综合素质培养,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杨叔子先生曾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4]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志存高远、学术与人文氛围浓郁、健康积极的良好成长环境。英才实验学院围绕学校“责任、卓越、创新”的教育主题,致力于营造全面发展、人人成才的教育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

“成电英才计划”实验班既强调学生的基础教育,又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开设了形式多样的人文、管理学、心理学等课程,还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络资源,选修世界名校的经济、哲学等领域的公开课。此外,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和系列主题活动。与院士、长江学者等名师的零距离接触,优秀学长的先进事迹报告,文艺、科技、社会等多主题讲座,辩论、演讲、舞台剧等精彩表演,摄影、诗歌、绘画等高雅作品,无不感染和激励学生树立高远的学术追求和人生目标。同时,由学院牵头,组建了分团委、学生会、志愿者协会等活动平台。在学院的鼓励下,依托学院的自主创新实验室,学生自发组建了属于自己的自主创新协会。此外,机器人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ACM程序设计大赛等各级大赛,已成为英才实验学院学生热衷的课外活动场,学生们在攻坚克难、团队协作的体验中茁壮成长。

高度重视制度创新,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英才实验学院十分重视学生专业选择、学院建设与发展、培养方案的制订及教学与学生管理等各方面的参与,并逐步制度化。

(一)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制度。进入“成电英才计划”的学生,前三年接受基础教育,第四年根据自身兴趣确定专业方向,有效避免了高考填志愿时盲目选择专业的弊端。

(二)学生参与学院政务的制度。传统的大学管理体制大多采用“家长制”管理模式,学生是被教育对象,无法直接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英才实验学院充分发挥学生的参政议政能力,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构建等均需要学生的参与。对每门课程的教改、课程设计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属于学生的常规工作。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业基础、个性特点、学术兴趣等,由学生和导师共同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是英才实验学院人才培养的显著特色。

(三)纳新分流动态管理制度。英才实验学院的学生一部分来自高考提前批次录取,另一部分来自校内一年级学生择优选拔。相应的,不适应该培养模式的学生可以自愿退出。这种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也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一项有益探索。

建立多元质量评价体系,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提供多样化的资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以提升其创新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真正实现“全人教育”。多元质量标准涉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诸多方面。个性化课程体系应加强课程的可选择性,因人施教,增加适应不同学生特点的选修课。教师应勇于打破常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突出教学内容的个性化与多样化,探索各种有利于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激励学生主动探索、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考核评价方式应多元化,切忌把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能力作为考核目标。[5]

阶段性成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电英才计划”作为电子科技大学的一项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刚刚完成为期四年的一轮尝试,拥有一届本科毕业生,尚无法全面评价其人才培养的效果与质量。

第2篇:高校人才论文范文

1、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对高校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限制作用

地方舞蹈人才的需要在对河南民间舞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限制作用,在对民间舞蹈创新的过程中,要求舞蹈的性质要能够立足与河南,立足与地方文化的发展,因此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高校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地方的需要。由于河南民间舞蹈的发展对地域文化的促进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要求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能够理解和认识到河南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与内涵,而河南民间舞蹈的创新与发展需要一定的地域文化作为支撑,只有立足与地方应用性舞蹈的发展需要,高校舞蹈专业的人才才有可以会把常见的地域传统文化形象赋予了新的意义与想象,才能促进河南民间舞蹈的发展。

2、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了高校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价值

河南民间舞蹈的产生与发展需要地方民间舞蹈的传承者加深对河南地域文化的理解,提高对河南地域文化的研究,才能提高河南人民对地方民间舞蹈的理解,这样就要求高校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够立足与地方文化发展的需要,将地方民间舞蹈与高校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地方民间舞蹈的发展,因此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与高校舞蹈专业人家的培养有机的起来,提高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对河南不同地域文化的研究与认识,在进行民间舞蹈创新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地域文化发展的魅力,这样高校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只有结合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地方高校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才具有价值。

3、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促进高校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河南地域文化的思考与认同

河南民间舞蹈的现代化内涵,是现代人们辛苦劳作和智慧结晶的结果,这就需要高校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紧紧的围绕河南文化与舞蹈的发展,提高他们对河南文化发展的认可,才能促进河南民间舞蹈的现代化发展。地域文化的发展对河南民间舞蹈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也能够有机的促进世界人民对河南地域文化的思考与分析,使得民间舞蹈的发展与河南历史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人们就可以用现代的眼光来分析和认识河南地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校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对河南地域文化的发展与民间舞蹈发展的思考与认同。

二、结束语

第3篇:高校人才论文范文

目前,闽台高校艺术设计人才联合培养大多还处在课程合作、学生联合培养和师生交流等有限层面,尚未“无缝衔接”。究其原因,闽台两地间政策法律层次的障碍是为关键因素。

1.闽台合作缺少法律保障

在闽台合作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过程中,面临着台湾方面所持有消极态度。目前,台湾只承认少数在闽高校的学历,对陆生赴台高校就读仍有不公正的待遇,“学分互认、学历互采”的双向认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台部分政党在两岸交流中过分要求其所称的对等与尊严,肆意阻挠两岸间各项合作,特别是高校间的办学合作,阻挠相关法律法规的通过,最终导致合作办学协议在台湾高校均面临政策法律层面缺失的问题。两岸高校的合作协议多是以交流为主要内容的高校自主行为,办学主体也以高职院校和私立大学居多,研究型大学、综合类院校间多以师生互访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合作。法律保障的不足也造成闽台高校间联合培养的局限性,给本已具有差异带来新的难题,诸如联合培养过程中的双向认同、闽生在台的公平待遇、台湾高校所提供的教育保障等都是未来所要面对和解决的。目前福建省与台湾合作办学的依据主要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闽台合作办学的几点意见》;而台湾则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台湾地区并未履行对大陆地区平等开放教育服务的承诺;福建省的相关政策也只限于对陆生的培养。因此,闽台高校间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只能停留于初步的、最简单层次的合作,无法深入发展。

2.人才培养无法很好融合

闽台高校高等教育发展背景、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的差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方式等环节会出现无法完全融合的问题。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招生过程中对学生专业基础考察、教学环节以实践为主、课程设置具有系统性、动手能力要求较高、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等方面。而目前的合作模式导致双方只能以“拼盘式”的课程教学、“分段对接”和“交换生”等为主,无法满足艺术设计人才的特殊需求;联合培训师资等形式由于时间、规模、地域条件所限,虽对老师素养普遍提高有较大帮助,但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且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闽台艺术设计人才合作培养解决方案

近年来,两岸关系向和平方向发展的重大积极变化,激发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巨大内在需求和潜力,闽台高校合作培育途径来培养福建文化产业人才是提升福建文化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突破种种障碍,使闽台高校间艺术设计合作办学实现合作办学机制的规范化、常态化发展,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快教育合作立法进程

从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实践看,政策的缺失、政策出台缓慢、双方人才流动手续繁杂和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仍是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当前应充分利用两岸关系积极向好发展的优势,通过协商沟通,进一步加快教育合作立法进程,把两岸合作办学通过法律固定下来,并通过充分调研和协商,使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符合科学规律;并尽量避免出现立法滞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情况,以保证闽台间合作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工作的健康发展。

2.加快消除闽台学历壁垒

目前,大陆已经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台生赴陆求学的政策体系,福建省也出台了地方性的鼓励政策。但台湾当局在招收大陆学生、承认大陆高校学历方面还存在不少障碍。台湾方面人为设置的学历壁垒主要是不承认大陆大部分学校的学分、学历、学位,这种歧视性的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这些具体问题亟待两岸有关部门加强沟通磋商解决。为了合作培养的深入发展,福建省需积极与教育部门沟通制定闽台高校合作办学条例或更具体的实施办法,对合作双方权益和高校合作办学质量等内容进行详细规定,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具体操作;国家教育部门也应与台湾地区的教育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则应尽快制定出鼓励两岸学历互认和发展高校合作办学的政策或措施。

3.吸收引进先进教育理论

对于参加闽台合作培养的高校及院系,应鼓励其参照台湾高校相关专业培养模式设置,结合本地特色构建一套完备的联合培养质量评估体系。结合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使参与该项目的高校合在教学目标设置、课程安排、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内容分门别类地针对合作培养的模式进行重新设计;同时构建合作培养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对高校在合作培养的执行方面进行监管,通过对管理过程、专业和课程设置、实施过程、结果评价及学生学习成果的评鉴等方面监管,尽量提高合作办学质量,确保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4.创新闽台高校联合模式

由于地缘关系,闽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具备巨大的地缘优势,双方合作模式及合作内容走在全国前列。福建省政府还从制度层面保障闽台合作得以顺利推进,在专门制定有关推进闽台合作办学的实施意见,并提出推动两岸高校校际及教育协会间的合作的新模式。目前,闽台已协调成立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适时启动了两岸教育合作试验园区、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两岸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基地等一系列新交流模式的建设。要实现闽台两地高校人才培养高度融合发展,还需再进行教育合作模式创新。首先可利用两岸教育合作试验园开展各层次学历教育,为两岸高校艺术设计学生创办二级学院或者设学分班,并自主调整设置和单列招生计划;在现有联合基础上,鼓励在闽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充分发挥内地高校理论教学优势,利用台湾教学实践方面优势资源,按照培养需求在培养目标不变的基础上灵活安排两地学生课程,并与台湾高校合作的知名艺术设计单位建立合作激励和保障机制,打造优秀艺术人才培养平台;鼓励充分利用闽台高校充分利用双方的比较优势,包括优势专业、生源、师资、设备、社会环境等,通过构建学校间协调机制,发挥两地高校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构建适宜本领域高端人才快速成长的环境,使艺术设计学生的培养更加适合时展的需要,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通过灵活开展两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服务于两岸艺术领域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秀应用型高级人才;鼓励闽台高校从服务学生、培养人才的理念出发,全方位从学生(学历互认)、教师(双师制度)、课程(学分互认)、研究(建立长期的研究交流平台)等关键点全面推进两岸教育合作。

三、结论

第4篇:高校人才论文范文

管理科学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数学、计算机、经济学、财务学等管理学科基础知识,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视野开阔、基础扎实,具备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基本知识,具有较强数据分析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合在管理领域、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教学与科研单位等机构从事管理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现代经济管理人才。该专业从事领域广泛,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强,是需要创新型培养的重点学科之一。因此,本文对该专业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影响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培养建议。

二、管理科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Scott等认为创新是一个多阶段过程,首先产生新构想或解决方案,接着是寻找支持者支撑创意,最后是实现创意即形成创新的“产品”。King等提出了个人创新包括创新想法的产生和创新想法的实施。而针对管理科学专业学生来说,其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意的产生及执行两个方面。创意的产生指学生通过观察,对现有产品、服务、现象等提出新构想或解决方案,而创意的执行则指新构想或解决方案的实现。其中创意的产生主要受到学生自身知识积累、创新思维能力的影响,而创意的执行则受到个人执行能力、创意实现过程中所需资源支持及创新氛围等影响。基于此,目前影响管理科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有:

1.知识积累

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丰富的知识能够使人成长并学会多角度看问题,从而更容易产生新创意。

2.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主要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能对周围的现象、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敏感度,提出自己的新想法。同时,还需要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思考,搜集资料,并通过分析搜集的相关资料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执行能力

在创意产生之后,需要制定相关的计划去实现创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执行能力。需要针对创意实施的相关资源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计划去获取资源从而实现创意。

4.创新外部资源支持

创意执行过程中的需要的外部资源主要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三个方面。资金为创意的执行提供了保障,相关技术提高了创意实现的成功率,对应的人才保证了创意的有效执行。

5.创新氛围

良好的创新氛围能够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力及创意的实施。包括制定相应措施推动大学生创新,鼓励其参加各类创新大赛,同时在校内建立相应的创新平台,为大学生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外,应积极推广一些较好的创新平台,如“任务中国”、“topcoder”等,让学生加入这些平台并可以通过参与其中的创新竞赛实践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管理科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改进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国内目前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本文提出改进我国管理科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如下:

1.完善图书馆建设,增强知识积累

高校的图书馆是学生课后学习的重要场所,相当于第二课堂,并且更能锻炼其独立学习的能力,建设一个好的图书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图书馆的藏书尽可能丰富,查询简易并且有自习室能够提供学生学习,以便学生能够及时查阅并学习相关知识,从而开拓其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2.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强调引导性、互动性教学,而非传统灌输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之具备明辨性思维。

3.提供强有力的外部资源保障

在创意执行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学校或学院可设置大学生创新基金,并制定相关申请制度,为有创意的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为了让学生的创意更具可行性,学校可建立指导教师数据库,申请到创新基金的学生可选择相关教师为其创意的实现提供技术上的指导,以保证创新成果的产出。

4.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第5篇:高校人才论文范文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合理

大多的地方高校财政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口头表述上都有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但比较空泛,缺乏适应市场需要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目标。实际上与过去相比,并无根本的改变,作法上仍然是“换汤不换药”。导致毕业生缺乏适应市场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未能体现自身的特色

具体表现是,选修课少、没有特色。由于出于成本的考虑,人才培养方案中选修程少,学生可选余地小,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度。同时,专业课设置缺乏特色。众所周知,而特色又是通过课程具体体现的,是专业的生命。1999-2000年,斯坦佛大学开设了5735门课程,其中只有1名学生选的占21%,8名以下学生选的占52%;15名以下学生选的占75%。选修课数量及特色课和专题讲座对地方高校无疑是重要的。

(三)课堂教学的社会延伸不够

大学课堂很大一模块来自课堂之外,课堂教学社会延伸就是大学在传统课堂之外还应为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如学述报告、社会实践、学术交流、社团活动等,学校虽然也有一些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学术报告、社团等活动,但由于经费及师生积极性等原因多半这些活动流于形式。没能为学生安排专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到对口部门进行锻炼与体验的机会,而上交的报告多半是学生从网上找到范文并稍加改造的产物。

(四)教学环节存在着问题

对于许多地方校财政学专业而言,课程信息化就是从在黑板的“满堂抄”变成了电子版的“满堂念”。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及应变能力。许多情况是教师只对课上的时间负责,课下学生所做的与课堂没有关联性,学生找缺少方向感,导致自学能力和自制能力差的学生课下时间大都“荒废”了。

二、构建地方高校财政学专业需求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办学的关键在定位,定位的关键在人才培养方案。需求导向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无疑是地方校财政学专业理性之选。根据国外对高等教育的分类标准,财政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区别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点,是应用型人才更强调知识的串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其方案要有所兼顾经济理论、经济方法、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应用。

(二)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应进行如下的改革:一是强调专业特色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如开设地方财政、公共支出管理、政府采购等理论性较强的应用类课程。二是增加了操作性应用类课程的比重。如开设了财务会计、证券投资、税务、纳税筹划等课程。三是强化了基础类课程。如英语、计算机等课程。四是增加了课内实验的学时数。增加税务、税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纳税筹划等专业课程的课内实验学时。

(三)改进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财政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税收和税收管理知识,还是政府预算管理和预算会计知识,基本上依赖传统的“空对空”的课堂讲授方式,既给教师授课带来困难,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无益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具体操作上,在重视财税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重视对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成为“双师”。

(四)强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