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9篇)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9篇)

第一篇:乡土资源构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思考

摘要: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要结合地区特点、学习条件相符的素材,乡土资源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的导入环节、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堂迁移环节,有利于学生智能发展,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乡土资源;高效;地理课堂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可用于课堂教学的师生自身经历和体验。任何学校所处环境中都有非常丰富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基于学生对这些资源的认识,教师对其充分加工,以乡土资源为主线,以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全程呈现出来,使乡土资源更具有过程、方法意义和情感价值,也能使地理课堂焕发新的活力。笔者在东莞七中实习半年期间,有感于周围地区丰富的乡土资源,所以在本文以东莞七中所在的企石镇周围地区为案例进行教学分析。

1用乡土资源导入,创设魅力情境

课堂导入应能激发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并使学生进入准备状态。用乡土资源导入课堂,优势在于用学生生活熟悉的事例和场景,给学生造成学习心理优势和知识的亲近感,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联想的思维,使学生尽早进入学习状态。利用乡土资源导入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模式来制定,形式多样:(1)利用多媒体系统导入:即使用音频、视频、文字等媒体或多媒体交互系统引入课堂。例如在必修二《城市的空间结构》学习中,就展示了东莞七中所在的企石镇和东莞市的城市三维遥感影像图像导入:这些城市景观中各地的用途是什么?《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中,对比东莞市和企石镇在具体生活中功能差异:大型医院治疗疑难杂症、买文具、读市重点中学、看感冒、看时装展等,作为在企石镇生活的你分别会选择哪里?让这些内容更加贴近生活。(2)利用教师语言导入:即用教师丰富、深情的语言魅力渲染课堂气氛,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入教学内容设定的环境中,激起乡土情感认同,这样学生便有求知欲望。利用乡土资源导入形式有诗歌朗诵、故事引入、巧设疑问等。(3)课堂活动导入:包括学生组织的简短表演活动、游戏、实验操作等。例如就企石镇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各政府部门、学者、企业、居民应履行哪些责任?

2用乡土资源贯穿,呈现多样课堂

目前地理教学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材料导入后仅仅作为导入使用,导入完成后又恢复到传统教学框架中,导入材料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密切,以及导入的启发性不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导入的材料本身与知识点结合点不多,无法扩展所致。而乡土资源恰好以其科学性、灵活多样性、案例性和探索性给地理课堂提供更丰富的材料和更宽广的知识面,激发地理课堂别样的生命力。不同课堂类型下乡土资源的加工方式不同,以以下几种课型作为说明。

2.1情境教学式课堂

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创。教学模式:确定教学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寻找教学内容与乡土材料的切合点展开学习,师生协作学习,最后成果交流,反馈提高。案例一: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师:(展示东莞市地形、气候、河流状况图)结合教材,东莞市是基于怎样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各自然条件对东莞市的发展有何影响?生:结合文、图列出提纲(独学,5分钟)生:与同学交流补充(小组合作,5分钟)师:组织展示,总结(15分钟)

2.2专题探究模式课堂

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全程由学生完成,教师提供辅助性帮助。教学模式:提出问题,收集信息,汇总展示,总结提升。案例二:企石镇农业发展之路——以基塘农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提出问题:学习《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后,企石镇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发展特色农业?收集信息:学生分四小组,ABC三组以东莞七中为出发点,分别调查走访所划分好的区域农业类型、作物、投入产出等信息,并登记。D组去镇相关政府部门收集近年农业政策,农业经济资料。展示汇总:各小组就收集好的资料进行整理,讨论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与特色,在课堂上汇总展示。总结提升:根据汇总内容,总结规律。

2.3网络自学课堂

当下学生接触多媒体网络资源越来越便利,乡土资源以其丰富灵活的特点满足了不同爱好的学生的追求。建设乡土地理网站,既能满足学生对家乡基本知识的了解掌握,也能拿体验异样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还能培养其对家乡的热爱情感。乡土地理网站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案例三:企石镇乡土地理资源网网络学习中教师要摒弃放任学生的现象,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制定任务型的活动,提供网络学习策略,以乡土网站为载体,在独学、相互协作下完成学习。

3用乡土资源迁移,实现三维目标

乡土资源的学习不应仅停留在资源本身,而应让学生通过学习实现地理学习的迁移,由个别到一般,掌握认知策略,认识学习过程,达到情感的迁移。由乡土资源迁移是逆常规的途径,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现象推广到课程要求的一般规律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感情的激发。案例四: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之路距离东莞七中25公里的东莞市松山湖科技园,经历了普通工业区到东莞市示范科技园区、转型升级引领区的历程。(学生了解松山湖的发展后)师:松山湖科技园区发展的原因?生:①一心一带三廊三片区规划;②国家扶持政策;③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承接国际产业技术转移;④以科研、教育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金融、旅游、生态产业。师:珠三角地区或其他地方与松山湖区有何相似之处?可以借鉴哪些措施?生:……基于乡土资源的高中地理课堂,能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身边的地理知识,创新地理学习方法,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情感。从高中地理教学的角度来看,用乡土资源贯穿整个课堂既改进了教学方法,也为地理教师从新的角度提高课堂效率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巴登尼玛.乡土教材编写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思考[C].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2008:23.

[3]赵欣.中学乡土地理教育基本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4]景春泉等编.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

作者:李四方 白文新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第二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区各个学校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高中地理课堂通过师生互动、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题型、导学案等方面实施的教学技巧与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使高中地理教学真正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改;地理课堂教学;技巧;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实施,高中的地理课堂教学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同时也给所有的高中地理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大家都在寻找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模式。在摸索的过程中也折射出令人深思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没有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没有充分地挖掘学生的地理潜能。因此,研究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方法技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一、科学创设地理问题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地理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地理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正的地理问题,以掌握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地理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合作探讨、交流得出很多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给学生留下思考、讨论的余地,并及时给予提示和补充,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力求创新的能力。如在讲解地质构造的褶皱时,采取实验演示导入法。先通过一块柔软的物体,教师拿在手中从该物体的两侧向中间用力挤压,学生会看到该物体会发生向上和向下的褶皱和弯曲,当看到这种现象时,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于是教师引出课题,师生共同分析,最终实现对褶皱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这样实验演示,就把复杂、抽象而又枯燥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通俗化了,同时也趣味化了,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1.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解决问题,教师就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缓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并以课堂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这样学生的求知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积极参与教学。例如,在教学“中国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西安有沙尘暴吗?如果有的话会什么时候出现呢?西安出现沙尘暴的原因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够有效治理沙尘暴呢?对于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能简单地将其否定,而应该在不打击学生回答积极性的前提下妥善处理,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通常情况下,在情境中学生的思维会比较活跃,学生更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大气运动的动画演示,使学生直观地掌握大气运动规律,然后提出问题:大家在生活中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吗?这样,教师就可以使学生联系生活掌握知识,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好习惯。

3.传授提问的方法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适当地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提问。例如,在教学“荒漠化的防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讨论荒漠化的具体概念,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过程与防治荒漠化的具体措施提出问题,从而最终展开教学。教师在教给学生提问技巧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综合提问,还要让学生学会对比提问,比较已学知识与新传授知识。

二、有效体现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科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地理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只有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没有互动,教师只是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感受。结果就是整堂课死气沉沉,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科学讲授基础知识后,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讲,学生评,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要注重地理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地理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在地理问题情境的设计、地理教学过程的展开、地理相关练习的安排等过程中,尽可能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然后,有意识地进行师生间的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教师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讨论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对一些不易解决的地理难题,要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学生在这样的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三、要体现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应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让学生展示点评时,教师应就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引导、提示、补充和讲解,以便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发现地理知识的奥妙,掌握地理规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如在讲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可结合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水稻研究的相关知识素材,来认识水稻对于亚洲的重要性,这样既关注了时事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从生活事例,发觉地理的奥妙,体会地理科学思想。从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总结规律,挖掘出学生的地理潜质。

四、要学会把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地理教学的整合,是解决地理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多媒体可以提供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能使抽象的概念、复杂的规律形象化。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感官同时接受信息,大大增加了课时的信息量,提高了地理教学的效率;同时学生在这样轻松、偷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不再感到单调枯燥,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进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教学中,教材上只有几幅简单的相关图片,在讲解时如果不借助多媒体的话,学生就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那如果我们借助多媒体手段,制作地球运动的flash动画,然后播放给学生观看,再配合教师的讲解。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掌握地理运动的地理意义,所以多媒体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提高对地理学习的效率,增强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守宝.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4,(13):151.

[2]郑乙.怎样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J].商情,2014,(28):194.

作者:聂惠玲 单位:河北乐亭第二中学

第三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思考

【摘要】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许多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都有许多失败和迷茫。新课标下的地理课程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着眼于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转变观念,创新教法成为了当前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呈现出模块化(或叫小专题化)、前沿化、实用化、多元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部分变化均较明显。因此,在新课标下地理学科的教学策略有必要进行调整。为此,结合本人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教学策略,以供同仁们探讨。

一、激发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

1.合理利用教材中案例,以提高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

新的地理教科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引进了大量的案例和活动,改变了以往教材知识性文字表述太多、缺少活力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教师必须认真阅读教材中案例的内容,理解各个案例所描述的具体地理事物、说明的问题、表达的思想等,在深刻理解案例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看案例开始,充分发挥对案例内容进行联想、延伸分析的能力。因此,对于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减少资料的搜集、整理、核实的麻烦,同时使同学们养成演绎、联想等学习的良好习惯,并且培养了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2.创外部的“境”激发学生,以境促情

通过生活引导学生发现地理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敏感地捕捉学生生活实际与经验中有教育价值的地理问题或现象,创设生活情境,将抽象的地理知识生活化,将具体的生活经验地理化,让学生经过探究活动解释说明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创建富有激情与生命力的生活课堂。

二、巩固基础知识,构建脑图

1.教师通过对地理知识的灵活应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高考地理试题往往以教材外某一事件或某一区域为载体,但答案却在教材之内。所以,拿到题后,我们要将试题所考内容迅速与教材的具体单元章节相对应,看命题者到底要考查哪一部分内容,这样总的方向便能把握住,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情境教学、角色扮演、地理调查等使学生多感官应用,获取各种情感体验,可增强教学效果。这些方法可帮助学生从环境角度开阔思路,以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与态度来考虑影响某一问题的多种因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此外,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地理考试更离不开地图,在某种意义上,地图可以称得上是地理的灵魂。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所以,我们要重视构建“脑图”,把每幅图都印在脑中。

2.难易有别,因材施教

尽管新课标教材和课标本身大量删减了过去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中的繁、难、偏、旧等内容,但依然存在一定比例的难度较大的内容。特别是自然地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抽象,难度大,综合性强;而人文地理部分,因为与社会生活较为接近,所以相对简单。应针对难易程度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自然地理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运用传统的教具、教材中的图表和多媒体手段,把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演变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性活动供学生参与地理科学的研究。而对于人文地理,可以结合社区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设计一些生活化、社区化的调查案例,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外的知识加以联系并自主归纳形成自我发现的知识。当然,针对学生参与的意愿和水平差异,需要考虑教学方案的科学和有效性。这就需要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深入研究,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三、深浅适度,应以课标为依据

很多任教高一的教师都是从高三下来的,常把高一的学生当高三来教,把新教材的内容按考试说明进行补充和拓展。动辄就用高考题作为问题分析案例。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很多人初中地理学得并不好,于是就产生了老师的深入教育意愿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之间的矛盾,结果是深入不能浅出。学生听得一头雾水,老师累得满头大汗。那么,应该以怎样的深度和广度来组织教学呢?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新课标内容,准确把握新课标精神,仔细对比新课标与旧大纲之间的差距,才能找到适应课标的变通之法。例如,新课标内容中《宇宙中的地球》第一条“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可以理解为在进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教学时,具体要求为:“不是要系统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过去的那些天球、星座都不要刻意涉及。甚至连“天体”的概念都不要讲,只用具体的实例来说明什么情况下可以叫做“天体”即可。也就是说只要求学生在感性层面上对宇宙环境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就行了。同样道理,在进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节时,新课标内容是“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所以关注的重点不是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本身,而是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提供能量的有利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换句话说,只要学生能达到课标中“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用较为准确的描述归纳出上述有利和不利影响就算达到教学目标了。什么“核聚变”“开氏度”都不是要详细阐释的内容。总之,只有明白新课标的要求,就能做到深浅适度。

四、评价有变,不能仅绕高考转

很多刚接触新教材的老师都存在这样的疑惑:“新教材只是内容上作了些改动。知识还是没变。而且有很多内容是原来老教材都去掉的内容,如今又回到教材上了。单元检测和期末考试还得照样进行,而且最终还是以高考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就。那么,课标下的教学还得以考试作为评价工具,还得绕着高考转。”这种认识偏差使得很多老师从高一开始就把教学的深难度和综合性提到高考前复习的层次。其实,这种轻过程、忽略形成性、重终结性的评价方法,使师生过度关注分数,而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严重违背课标精神的。总之,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调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正确引导其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锻炼其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使其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收获快乐。

作者:郑军娥 单位:江西省贵溪市第一中学

第四篇: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研究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要正确理解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高中地理课堂真正成为新课改理念下全新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课程改革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取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在培养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效率;有效性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教会学生最基本的知识,要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新问题,能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健康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要正确理解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高中地理课堂真正成为新课改理念下全新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课程改革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是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高中学生课外时间少,学习活动都集中在课堂上,绝大部分地理知识都来源于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取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在培养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地理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和前提条件。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融洽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感觉到家的温暖,学习时就会变的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建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氛围。教师只有对学生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在学习上给予指导,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会对老师产生良好的印象,进而产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高中地理教师,从学科的实际情况出发,去理解、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使学生体会到尊重、信任、理解与呵护,便于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沟通、交流。师生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默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生动形象的地理教学语言,是构建地理课堂有效性的保障

教学语言作为教学信息的载体,是师生沟通交流的第一通道。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语言对地理教学任务的完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理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指在地理课堂教学信息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运用语言传递地理知识,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对教学语言的特殊要求。精心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形成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语言的恰当运用对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地理教学本质在于学生在教师的语言叙述帮助下形成地理表象和地理概念,掌握相关的地理常识,然后达到认知符合地理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地理教学语言实际上是一种地理学、教育学和语言学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语言。通过形象生动的地理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多种感官积极活动,起到语言的交际作用,使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飞跃,切实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优化、整合教学媒体资源

地理科的趣味性较强,大部分的地理知识可以使用多媒体,生动、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很多地理现象也可以使用flash动画来模拟展示。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以让学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地理现象,调动起学生多方面的感官,科学形象生动的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提高了地理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和推广,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有趣、更丰富,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尽量把最生动的知识传达给学生。只要教师恰当的使多媒体教学技术,实现多媒体教学与教材完美的结合,我们建构的地理课堂才更有实效性。

四、“授之以渔”,重视地理学科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变高中地理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有效掌握地理知识是很重要的。地理知识内容广泛,丰富多彩,如果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就变得事半功倍了。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很重要。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学生学会读书是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前提和途径。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理顺地理知识结构,搞清重点地理知识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其次,要教会学生读图、用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特色,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学生会读图、用图就可以应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地图、掌握地图的语言。再次,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事实上地理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所以在地理教学中要做到学以致用,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建立开放性、探究性的课堂,实现课堂与生活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及时将知识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好方法。综上所述,要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主旨,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创设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使用生动形象的地理教学语言,优化、整合媒体教学资源,重视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扎实上好每一堂课,使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吕洪华.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J].考试周刊.

[2]陈耀珍.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新教育.

[3]曾建明.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有效交往活动.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4]周慧.有效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8).

[5]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陈澄.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静 朱松梅 单位:昌邑市第一中学

第五篇:高中地理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创新和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发展学生的学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代课堂的发展必然要求广大教师要积极去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从而让课堂变的高效、充满时代气息和青春活力,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搭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促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主动自主的学习。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对学生掌握基本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现代地理思维和学科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教学;学习方式

“有效教学”是在符合时代和学生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高于平均水准的课堂教学,它包括了教师高效的“教”和学生高效的“学”。是一种以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有效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现代课堂的有效教学其根本宗旨是谋求人的自主发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这一教育主阵地中实现自我的知识积累和素质提升,它不仅要实现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更加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就地理课堂教学而言,个人认为在地理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教学应突出体现以下几方面意识。

一、在传授地理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传统的地理课常常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教学目标简单、具体。而现代课堂的“有效教学”则更多的是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目标是要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或者说,它倡导的是目标的多元化、人的发展的全面化。由此可见,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绝不是片面地达成基础知识掌握,在日常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按照目标的多元化要求去设计教学过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让有效教学落到实处。根据笔者观察了解,在实际的地理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并不重视地理教学多元目标的设计和制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照搬照抄教参中的目标,不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2.缺乏对学生教学目标的“三维目标”的培养;3.教学目标过于笼统、简单化,将简单知识传授作为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当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等存在显著差异,这也要求老师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都应不尽相同,所谓“读学情”就是如此。另外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知识、能力、情感等的培养往往是交叉在一起的,任何老师都不能简单地把一节课的培养目标分成若干“板块”,一一进行,所以我们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时,就要从努力从地理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出发、读学情、析教情,制定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二、在组织有效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的主体地位

现阶段,高考模式日益完善,新的高考精神也在与时俱进,这使得试卷的命题思想不再拘泥于教学大纲,而是更注重知识能力的考察,注重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生活的能力。高考更加“开放、变通”,诸如很多情景性题目的出现,给了学生更多的想象和发挥的空间。所以地理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必然要摒弃传统的枷锁和条框,以适应新的高考精神,做到以生为本、联系生活,通过开放式、合作式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自由活动、自由发展,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个人认为在地理课堂中实施“开放、互动式”的有效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变单教为互学,让教学相长

如何有效的教、高效的学,更是教学论中讨论的重点,也是课堂改革的目的。“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从教学论的观点看,“教学”的本质就是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传统“填鸭式”的单教已经偏离了教学本源很多,互动才是其本质。所以地理课堂要实现高效、吸引学生,就必须真正落实师生互动,让老师本着一种向学生学习的态度走进课堂,努力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帮助者、合作者,合作互动、朋友式进行教学,实现由“单教”向“互学”的转变。

(二)平等和谐,让课堂变得平常

“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德国教育家戈特福乐德.海纳特指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他们的班倡导一种合作、民主、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益于集体创新能力的发挥”。老师的教学水平不仅是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也要有把课堂变成一个学生乐于学习的乐园。所以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老师还必须学会与学生的相处、学会调控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在一种愉悦和谐的环境下“乐学”,在具体课堂上老师要坦诚、富有人情味,对学生的要求要松弛有度、平等和谐,让学生感受到你的人格魅力,这样的课堂才更能吸引学生,才更有利于课堂效益的提升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三)课堂有效教学应注重开放性。

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要积极尝试多种方法去改变以往课堂“老师单教”的施教定式,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积极培养学生开放、合作学习的意识。一是要开放学生的头脑。要积极避免传统教学中束缚学生个性发挥和创新性思维的教学习惯,避免按部就班、约定俗成的教学套路,充分让学生的多彩个性展示出来,敢发言、不胆怯。二是课堂教学不应只停留于书本知识,而要贴近生活、面向现实,打破书本的条条框框,努力让地理课堂成为学生的生活课堂、做人课堂和处事课堂,让学生走入社会,自己思考,去营造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这将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

三、要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探究学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观点,通过质疑、发现、研究、分析一系列环节,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通过表达、交流、互助手段等,培养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如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可采用质疑——思疑——解疑的模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一)情境创设,引质疑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其认知能力、思维水平和预判本领都会有所体现,所以地理教师要能根据其原有的学习能力,选择“恰当的”地理素材为学生探究学习创造情境,引发学生自主质疑的兴趣。能吸引学生的话题和问题,才是最好的学习载体,才会让学生乐于思考、探究,甚至自发地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乐于质疑,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基本前提。

(二)氛围营造,促思疑

浓郁的学习氛围会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去静心于课堂思考。为此课堂上老师要善于营造轻松良好学习气氛,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疑问,要学会尊重学生的“答案”和质疑,绝不能向学生快速地传递教师的“正确答案”。这种浓郁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乐于思考、敢于回答,才会让自己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和真正的“思考者”。

(三)互动交流,试解疑

学习交往理论认为:课堂上充分地讨论、交流,让学生彼此交往将更加有利于浓郁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学生的互动、互帮、互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地理课堂上适时引导学习小组采用组员讨论、交流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彼此的质疑和补充中互相启发、评价,将更有利于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并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自我教育能力。教师应在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对学生的讨论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的探讨交流,鼓励学生学会与他人共享成功的快乐,学会把探究从一种“学习方式”培育为一种基本“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不仅能学到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学会如何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式,最终实现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发展。总之,在当前地理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不仅是对教师教的一场深刻的改革,也是对学生学的方式的深刻变革,它必将促使广大师生教育教学观念及手段的不断创新和革新,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作者:袁文斌 单位:江苏徐州市第一中学

第六篇:高中地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思考

摘要:知识创新及其创造性的应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知识的发展与创新决定着人类发展的进程与方向,课堂创新又是促进知识创新最直接的方式与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所有学科必须要做到的事情。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思索。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创新能力

中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课堂,在于老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导,在学科教学上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时代的要求促使我们地理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探索教育规律,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以适应地理教学的需要。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没有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动力。同时为了摒弃传统地理课堂教学的弊端,要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在学生有兴趣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的事情,才能让其在实践中懂得什么才是自己所需要的,真正懂得怎么做。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素养的品质。众所周知,创新是时代的呼唤,创新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创新也是个人自我发展的必备素质和未来竞争的前提。为此应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确定探究课题,自主探究,自主得出结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不论是学生探究的能力,还是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创新精神,都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如:在天体地理太阳系的有关知识时,就可以通过模型来演示太阳系的运转情况,这种宏观的东西可以紧紧的抓住学生的心思,一下子提起学生对天文地理的兴趣,从而让其愿意去学愿意去探索,可以这样说教学效果自然就高效了。

2课后整理:在实践中学会搜集与思考

传统的班级化教学让每一个学生失去自我,也失去了在实践中发现与发展自己的任何可能性,更别说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了,为此针对这一特点,教师拟定一个问题供大家在课后收集或整理,当然这样的问题一定要有可行性,否则只会让学生失去整理与在实践中收集与思考的任何耐性。如一个地理老师布置了一个课后题,要求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空气进行化验,找出空气中所有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根据经验,这个问题有很大可能就是不了了之,因为要想做出来,就必须要很专业的器具与高深的相关学科知识,这个是高中生所不具备的。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学生仅有的一点学习地理兴趣也会被消失殆尽的,更别提什么课堂的高效了。所以要注意问题的可行性,在此前提下做到集思广益,待大家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方法后,教师从中选择出共识,得出一个最佳方案。这种思考方法与学习方法的作用在于,学生讨论选择中都会提出有创见性的独特见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在热烈的讨论中迸发出创新的思想火花。这些设想与建议是地理课本中找不到的,是学生自己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创新意识思索出来的,也体现了学生集体的智慧。

3充分将相关学科知识运用到地理教学中

学科不是孤立的,作为学科知识也不是孤立的,因此,我们要在地理学习中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辅助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并恰当运用到地理教学中,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思考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能力和多方面思维能力。我们要把不同学科的知识当作地理知识的补充与解决的方式之一来引导学生,开发学生的立体思维空间。教师要有的放矢,恰如其分地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到地理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如:物理学知识就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在讲到自然灾害时,有时需要物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其他的相关学科知识,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

4不走寻常路:打破常规求创新

要让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学生的自己的问题,我们要做到在现在的地理教学中,把课堂上的知识转化成现实中的生活场景,进而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提出属于自己的问题,并以小组合作探究等新理念下的教学形式展开,就会改变过变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这类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会让学生感觉新颖,同时在内在的驱动下,使学生不拘泥于固有的思维定势,不拘泥于既定的理解,放飞思维,从而摆脱了先前固定思路的束缚,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而且创造性地认识地理现象,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与内驱力。教材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是已知的、现成的,常常是一个答案。仅对教材中已有的标准答案进行记忆,思维会在定式化了的、封闭狭窄的、受到各种限制的单轨思路上发展而导致思维的刻板僵化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这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十分不利。教师要注意搜集克服思维定势的信息并设计独具匠心、激发学生探究心理、打破思维定势倾向的问题,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相反方向、不同途径去思索和探讨。

5开展课外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要注意多创造些实践的机会去开拓学生视野,提高思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就必须开展地理课外活动,让学生将所学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而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它是更广阔、更生动、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课堂。

作者:王立华 单位: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

第七篇:高中地理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开创了一个新的教学时代,给我们带来教学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思考。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教学实例来展示地理课堂教学的时空拓展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些都是运用多媒体时应该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多媒体;地理课堂;刍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教学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计算机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开创了教学的新时代,促进了教学的发展与改革,同时也让学生的参与成为了现实的可能,参与度也因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的增强。从而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精简实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而且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的质量,提高了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1多媒体拓展了地理课堂教学的空间与时间

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贯彻和体现地理课堂教学原则,如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大家知道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性,地理课堂要求直观性、课堂的延展性,在多媒体技术的今天,可以做到使广大的地理教师能收集道地理素材,从而制作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图像或音频,从而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大大的提高。多媒体技术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界面友好,操作简捷方便、灵活易用,易于控制,我们通过多媒体来制作或演示地理课件,就可以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发挥地理学科的直观性优势,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多姿多彩,来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与高中地理课堂的高效性。此外,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出示地理感性材料,便于学生观察,这些都是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特点:能够对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进行大批量处理,也就是说在显示地理事实材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如演示褶皱、断层的形成过程。既可以显示地理事实材料,又可揭示地理基本原理。由于多媒体计算机能播放影像资料,所以在讲火山、泥石流时,可播放相应的录像资料,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媒体技术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能把各种地理事实材料:平面的、立体的、静止的地理事物图像、外部的形态和内部的结构等呈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动态的制作控制进行变化过程的演示来启发学生,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使学生能够有选择地、更仔细地观察到各种地理事实材料,不致漏掉某些关键的信息。这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正是因为学生能充分接受多媒体计算机所提供的地理事实材料,从而有利于学生认真分析所获取的信息,得出所要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如:大气的运动,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如果我们就是纯粹的以书讲书的话,估计5分钟就结束,但学生能理解多少,估计只有学生自己知道了。如果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过程中大气的走向,以及所产生的气压力的方向,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大气中空气运动的规律,深刻理解大气运动的垂直与水平的运动趋势。多了更深层次的感悟,这比用嘴的效果好上千倍万倍。

3多媒体是地理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全部取代教师

在当前的很多的地理课堂教学实例中,多媒体用得过于泛滥,也就是说,多媒体就是多媒体,不是教学的全部也不是教学手段的全部,在本质只是一个辅助手段,是为了我们教师更好地呈现教学或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使用的方式而已,绝对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笔者在教学就出现失败的教训,在教授水循环这一纲目时,通过多媒体把水循环的过程演示出来了,但忽视了不同的环节中水气的分布,如在高山的影响从而影响了降水量的问题,这种量的多少从整体上看没有什么稀奇的,但就某一地区来说却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他影响着这个地方的生物圈与食物链等其他的因素。也就是说在由于笔者过分依赖多媒体,从而导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从而造成教学过程对一些重点逻辑思维上的知识没有及时或是不能让学生深刻掌握。这说明真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非可预见性。学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所有即将发生的事情,课件设计更不可能把对这些事件作出的“反应”纳入可控流程。因此多媒体是辅助,不能使用泛滥。

4多媒体:地理教师成长的助推器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想真正地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正确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不仅要求老师要对本学科的知识特点有熟练的了解,也需要对相关的多媒体技术进行非常娴熟的技术要求,所以对地理教师来说,要想提高自己,多媒体技术的“逼迫”也是促进教师不断成长的助推器之一,对地理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知道由于课件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授课策略和特点,具有不可移植性,所以课件的编制工作必须有授课老师亲自参与。因此,地理老师除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外,还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一定的音乐和美术素质;了解多媒体制作工具和图形处理工具;熟悉各种常见的地理教学软件。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它更体现和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多媒体计算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地理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广大地理教师应当努力学习并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的使用,为地理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作者:何海华 单位:江苏郑梁梅高级中学

第八篇:高中地理互动型课堂教学实践

本世纪初,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适应时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各种基本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师生互动,避免出现形式主义的互动教学。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高中地理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仍需在实践中加以总结和提高。

一、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系统性

互动教学是一种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性教学模式,它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问答,同时还涵盖了书本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系统性工程。在进行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了解,并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加强与学生的情感纽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运用的能力,营造一种生动、有趣、开放、愉悦、自由、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必须注重课内外知识的整合,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所学知识的实际意义,体现出互动教学的真正价值。

(二)特殊性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互动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特殊性的特征。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课堂的组织纪律性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体现的是学生与老师双向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其中,学生扮演主要角色,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幅提高,学习中也会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学生和老师的双向交流,不仅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它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的教学,而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互动不是指形式上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而是真正让学生参与其中的一种深刻的互动。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主动性

互动教学具有明显的主动性。其主动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方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偏低,在课堂教学中显得比较被动。而互动型课堂教学大大改善了这一现状,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平等性

相比传统教学来说,互动教学体现出了一种更加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传统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往往认为自己就是课堂的权威,在教学过程中一味按照自己规划的教学进度来讲课,忽略了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了解,学生有不懂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在课堂学习中极其被动。实行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后,教师不再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可以和学生建立友谊。这样可以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上帝”,而是朋友。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内心爱上学习并主动学习。

二、高中地理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只追求互动的形式,忽略了互动的实质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高中地理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还普遍存在着只重形式的问题。尽管在互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突出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合作学习的机会,但是忽略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许多学生往往将课堂上的疑问寄托于合作讨论,而不对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这样的合作学习只是停留在一种浅层次的阶段上,对于学生的帮助并不大。在经过小组讨论之后,从表面上看,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比较多,最终也得出了问题的答案,但是这种形式上的互动在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逐渐失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长久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师在师生互动中没有明确的角色定位

师生互动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互动教学法。这种互动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长期处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指导下,许多教师都不能在师生互动中对自身角色进行明确定位。整个课堂教学完全是围绕着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展开,教师并没有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发挥导向作用,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讨论的问题没有实际价值,根本不能达到互动教学的目标。有的教师虽然对学生合作学习活动进行了一定的指导,但是对他们的讨论结果没有科学有效的评价、点拨和建议。这实际上是一种放羊式的互动教学管理模式,活动形式过于轻松,最终导致学生的放任自流,其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必然会大打折扣。

(三)互动形式单一,师生互动多,生生互动少

高中地理教学本身是一项灵活性较强的教学任务,因此,课堂互动形式也必须灵活多样。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课堂互动形式单一。大多数教师都倾向于选择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而很少设置生生互动的教学环节。采用课堂问答的形式来实现学生和老师的互动,这种互动形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一些教师对课堂设问的环节不够重视,提问水平偏低,对学生的帮助并不大。

三、改善高中地理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做好互动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

高中地理课堂互动教学是一种师生双向的课堂教学模式,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必须做好互动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其主要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和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两项内容。对于教师来说,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课前准备工作:第一,教师应在教案设计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第二,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着重联系实际生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并发现地理知识,从而增加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第三,教师应在课堂上留出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进度。对于学生来说,其课前准备工作主要是对课本的预习,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必须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发现并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为课堂互动活动打下基础。

(二)完善互动教学的指导策略

1.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学习情境。对于当代教育来说,素质教育观念已经得到普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课堂氛围的创设,摒弃传统的教师权威观念,主动与学生交朋友,创设出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民主。对于高中地理互动教学来说,良好的学习情境也是必需的。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才能真正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高中地理教学涉及到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因此,教师必须运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设计便教利学的问题情境。合理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要提高互动教学的质量,首先必须重视课堂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师设置的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生活化和难度适宜的特点。例如,在讲解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分布规律时,教师可提出“为什么南侧的雪线低于北侧雪线”的问题,然后提示雪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答案。总之,高中地理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改善教学策略,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互动型课堂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蔡颖杰.高中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科学咨询,2011,(17).

[2]陈忠平.“自主—探究—合作”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江西师范大学,2005.

[3]朱卫青.中学地理互动教学探索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5.

[4]戴申卫.翻转课堂与高中地理教学微视频制作[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0).

[5]徐妲,钟绍春,马相春.基于翻转课堂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及支撑系统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5).

[6]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

作者:付桂军 李玲 单位:广饶县第一中学

第九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水平提升策略

摘要:为了满足当下素质教育环境的需要,把握好高中地理课堂的节奏是必要的,可以更好的实现地理课堂的效率掌控。地理课堂节奏的掌控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这都需要教师结合当下教学的实际,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下的教学方法、教育环境等方面出发,进行地理课堂的节奏调控。在当下教学模块中,课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师生进行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师需要掌握好课堂教学的具体节奏,实现当下教学步骤的循序渐进,保证学生学习状态的良好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的节奏感;教学水平;应用;存在问题

1趣味式教学模块的节奏感

在地理课堂教学节奏的控制过程中,掌握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必要的。毕竟地理知识的教学本身就是比较抽象的,如果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上更容易出现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保证满足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渴求,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视野,更好地进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在当下地理课堂教学模块中,教师需要进行学生兴趣引导体系的建立,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手法上循序渐进,进行学生的思维促进,保证课堂节奏的把握,再就是实现教学过程的松紧结合,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学习和放松。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针对地理课堂知识的抽象性,进行趣味式的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实现课堂日常教学节奏的控制。毕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数据知识都需要学生进行掌握,如果学生只是简单的死记硬背,是很难提升地理学习效率的。针对某些抽象的地理知识,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上的灵活性,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针对日常地理知识的规律,进行相关难记知识点的口诀化,这样引导式的教育,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这样对于日常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是非常有意义的。综上所述,趣味式教学模块节奏的掌握,需要教师做好认真的备课工作,需要教师良好地掌握课堂节奏,需要教师进行趣味式教学体系的构建,实现其内部各个模块的协调。这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这是掌握课堂节奏的不二法门。当然,在日常实践上,教师要注意到一些关键的教学步骤,这与教学的节奏是密切相关的,比如基础教学环节的循序渐进,学生知识认知上的积累,对学生各个阶段学习的认识等,都需要教师良好地把握住各自的关键点,从而抓住问题的关键,解决问题,这样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需要教师注意到应用方式的灵活性。

2教学语言及其教学方法的节奏感掌控

(1)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教学节奏的掌握,就要保证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不一定是唯一的,也可以是多样性的,最终的目的是保证学生学习上的新鲜感,这种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更有利于保持学生学习过程的新鲜感。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体系的健全,实现教学方法的更新,避免教学形式上的单一性,保证教法的灵活性及其多样性,通过对教学形式的变化,转换学生学习过程的疲惫感,保证学生的持久学习注意力。为了更好地提升学习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应注意应用地理的特殊语言,比如顺口溜的地理化就是特殊语言的应用形式之一。如教育学生记忆我国各个省份时,可以进行顺口溜的编造,如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对冤家死对头等。这种形式上的顺口溜更加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于学生在省份知识的加强理解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和多样性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磁力效应”。地理课堂教学不能总是固守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堂堂用、年年用,而要追求教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不断的变化去刺激学生的接受欲望,使之形成持久的注意力。

(2)在高中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省份具体知识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各个省份的轮廓及其位置。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进行形象教育法的应用。比如可以进行拟形教学法的应用,如辽宁省像个巨大的蝌蚪,福建省像是一只鸟。这种形象的教育法,更有利于学生记忆我国各省份版图的形象,保证学生记忆的深入。在日常教学语言的应用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教学感情的投入。毕竟地理知识的教授都是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投入适当的感情,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掌控好教学的节奏感,教师需要进行自身教学语言的优化。比如讲课时,要保证语言的清晰性,保证语速的控制,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3)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是掌握课堂教学节奏的关键。比如在进行内蒙古高原具体特征的讲授中,教师可以先进行情景的假设,让学生置身于内蒙古美丽的情境中,这样接下来的各种内蒙古知识的教授就相对简单了。又如在进行东南亚国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附近国家顺口溜的编造,让学生顺着规律,掌握住各个国家的名字。这种非常趣味化的教学语言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缓解高中地理学习的抽象性,更有利于实现学习范围的轻松化。

(4)在地理教学模块中,要想掌握好教学节奏,就需要教师把地理课堂教学当做一种艺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这种艺术的精髓。为了掌控好教学的节奏,教师需要凝练自己的地理教学语言,这样就能够提升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益。教师需要善于处理日常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针对实践中的教学问题,做出及时的反应,采取措施保证课堂教学体系的健全。在课堂教学节奏的控制过程中,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避免过分的批评,因为这种情况会导致师生之间的情感对立。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的了解教育理念和教学情感,善于对教学难题进行冷处理,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化小,形成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这样恰到好处的运用冷热结合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在日常实践中,教师也需要注重对于自身情绪的控制,也就是要善于利用情绪,控制好自身的情绪,让情绪为自己所用。因为在实践教学中,师生之间必然是需要互动的,那就需要双方情绪的融合,如果师生之间的情绪处理不好,就必然难以提升日常课堂的教学效率,更不用说掌握好课堂节奏了,这是每个教师都需要关注的一点,在下文中会详细地列出这样重视的理由。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有很多是学生在无意中造成的,如果教师不考虑学生的心理,严厉批评训斥学生,极易造成师生间的情绪对立。教师如果能够站在教育者的高度,运用教育机智,将“热问题冷处理”,把事件化大为小,化不利为有利,就能在短时间内平息“偶发事件”,使课堂教学转入正轨。对地理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调控,是师生沟通感情,加强信息交流,是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应当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寻找出适合学生的最佳方法,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课堂调控艺术,激活学生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保证课堂节奏的掌握,提升课堂效率,保证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满足当下课堂素质教学的需要。

3结语

在高中地理节奏的控制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师生关系营造的必要性,从而进行课堂节奏的控制,提升当下地理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钟作慈.全国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活动在皖圆满结束[J].地理教育,2003(1):78.

[2]商治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1):81-83.

[3]金建辉.高中地理课标中“活动建议”浅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12):11.

作者:秦学玲 单位:昌乐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