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互联网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互联网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摘要为了满足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催生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高校有必要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和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本文通过倒推梳理跨境电商人才的技能要求,分析了当前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探讨了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并探索出“培养目标修订-产教融合-体系重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的创新模式。改革结果表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满足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行业发展的跨境电商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跨境电商;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1引言

近几年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一些高新技术的成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促使跨境电商以一种新的业态模式呈现。当前,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人才需求主要是来自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但是,由于跨境电子商务所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多,因此对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商务英语等多个专业的综合型人才有很高的需求。显然,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与企业的需求相适应。在这种背景下,高校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改变原来传统贸易人才培育模式与目前跨境电商企业人才需要存在偏差的局面[1]。本文以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从跨境电商人才的技能要求、当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究与实践。

2跨境电商人才的技能要求

2.1核心能力

《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显示,超过70%的跨境电商企业在选择就业人才时,倾向于选择国际贸易专业或者跨境电商专业的毕业生。这给专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报告的数据表明,有多于60%的企业希望聘用复合型人才。互联网的发展促进电商企业的市场和产品类型趋向于多样化,因此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跨境电商企业要求就业者需要有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国际物流、跨境网络营销、外语沟通、职业素养等核心专业能力。

2.2通用能力

首先,外贸人才应该要具备一定基础的外语沟通能力和人际沟通理解能力。外语沟通能力不仅限于英语能力,还要能掌握一些小语种,如日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这样在运营平台上传商品时,使得产品描述更准确,还能够增加产品推送,吸引更多顾客从而提高商品浏览量[2]。其次,从业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电商平台的操作以及运营管理能力。通常,企业首先会选择在Wish、eBay、速卖通等平台开设网店。这类平台往往都是需要从业人员编辑产品信息并且,对商品进行报价及核算、结算。这些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自身知名度和产品点击量。表1数据是企业对人才的能力结构要求。从表1可以看出,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排在首位的是网络营销与客服能力;同时对于跨境电商企业来说,操作能力、电子交易以及电子物流能力都是人才所需要重点掌握的技能[3]。

2.3专业能力

跨境电商交易的中心环节就是依靠电商平台进行网上交易活动。而平台运营的关键在于供应链的管理是否成功[4]。跨境电商倾向招聘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有优秀的语言沟通能力、稳固的国贸的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跨境物流、金融、供应链管理和电商平台的运营等方面的知识。不仅如此,具备必要行业经验和政策灵敏度也在专业能力的要求范围内。以福建省为例,福建省三大自贸区都有与之对应的扶持政策、供应链优势以及行业经验需求。

3当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3.1培养目标

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许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跨境电商企业需求存在偏差,跨境电商企业则是希望高校培养出实操性强的人才。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国内高校在制定课程培养的目标上忽视了实际市场所需要的跨境电商人才,与当前经济发展状况相脱节,导致毕业生无法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美国国贸人才培养模式相较于中国,显著的特点就是更有针对性。

3.2课程设置

国贸专业作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摇篮,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把跨境电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是将跨境电商归纳到电子商务教学上。而传统电子商务与跨境电商之前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3.3实践教学

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以中国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中国高校显然在培养人才方式上缺少了实践教学。即使有些高校使用模拟软件对学生进行实操训练,但是这并不能满足课程的要求。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践操作,只会导致学生学习的专业内容停留在书本上,缺少市场数据和交易环境。这实际上是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造成学生无法在将来多因素影响下的工作环境中很好地运用知识与进行操作。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1人才培养方案

突出应用型,吸收企业和专家意见,密切跟踪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调整并修订了培养方案,启动教学改革工程。开展专业群建设、跨境电商特色专业的教学改革,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建立共建共享的课程开发机制;根据产业和市场发展需求分别设置多个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课程模块,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4.2校企合作

首先,扎实推进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基地建设,拓展实践基地群,与知名电商企业签订合作育人计划,学生分批次进入企业学习。与企业共同打造“校企教室”,使学生感受到新的发展环境下企业对外贸易人才的新要求和新标准。其次,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尝试“订单式”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并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5]。

4.3实践教学体系

进一步提高实践课程比重,打造信息技术优化的跨境电商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践体系依托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系统仿真、流程及岗位模拟等多种教学形式,校外实践体系同时增设创新创业类课程模块。依据学习成效和就业情况持续改进教学目标、核心能力、课程规划,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采用“专业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室”的结构方式进行建设,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和实践教学质量。

4.4教学模式

实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项目式教学模式。使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等方法,结合“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争取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达到100%,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参与率达到100%,并改革与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法,把企业与市场需求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来源。具体如图1所示。

5改革成果分析

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为例,通过积极修订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对接现代跨境电商建设及服务全产业链的特点,得到了省应用型学科建设项目、国家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等多个项目立项支持。而且,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5.1实践教学平台

搭建跨境电商专业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实训仿真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设置跨境电商运营流程及岗位职责,采用最新的实训仿真技术、物联网技术并升级软硬件设备,通过外贸实训平台、数智化供应链仿真平台、协同创新创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等实验实训平台,将学生平时所学的模块化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从而提升学生专业实践及创新能力。

5.2校外实训基地

2017-2021年,与学校中国邮政速递福州分公司、兴业证券等多家知名企业或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通过“走出去,迎进来”的方式,共同制订与审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如图2所示,签约基地数量逐年递增。

5.3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实践氛围,积极参与各项课外实践活动,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17-2021年,学生已经获得6项部级,14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专任教师科研项目发表了13篇学术期刊论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专业学科竞赛成果显著,参加的赛事包括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互联网+”大赛、电子商务、跨境电商技能大赛等多项部级、省级专业竞赛,获奖数量逐年递增,如图3所示。跟踪调查显示,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就业单位反馈良好,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从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情况来看,在工作五至十年左右的毕业生中,有近50%的人已经成长为所在单位基层或中层管理骨干,达到了人才培养的预设目标。

6结束语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密切跟踪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现代贸易转型升级动态趋势,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跨境电商必需的知识、技能、方法,具有从事多专业、多领域实际工作的才干,并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推行“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共建共享的课程开发机制,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参考文献

[1]马玉霞.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20,12(50):267-268

[2]杨雅芬.高校国贸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跨境电商方向为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3(05):69-73

[3]付传明,何倩.“互联网+”时代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3):44-45

[4]周静言.跨境电商背景下国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以辽东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6):114-118

[5]闫华清,吴芳.福建自贸区背景下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3):75-77

作者:张亭亭 单位:福州大学至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