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核心价值观范文

核心价值观全文(5篇)

核心价值观

第1篇:核心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出了答案,即培养爱国、敬业、友善、诚信、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关于如何培养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给出了答案,即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中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培养出爱国、敬业、友善、诚信、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发展所秉承的价值追求,其核心也聚焦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培养人这两个问题。如此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核心价值观其内在本质是相同的,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国家层面上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而学校核心价值观是从学校层面上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两者是上位与下位、一脉相承的关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风向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结和概括,其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特征,对社会各个领域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对于学校核心价值观而言亦是如此。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风向标,它为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导向。特别是在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之下,学校教育的外在环境变得日趋复杂,学校组织和学校成员极易陷入价值选择的困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关于价值取向的论述,为学校教育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指明了育人的正确方向,这不仅利于学校组织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匡正学校成员的思想偏差,统一学校成员的思想。

3.学校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是人们思想的总引领,这种思想的引领最终要具化为社会个体的行为表现。但毕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总括的、抽象的价值观念,若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当中,进而成为人们思想的指引和行为的准则,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各个领域中较为具体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对人们的生活实践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而具体到学校,学校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领域的细微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挑战

1.学校组织的环境日益复杂化

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驱使社会发展走向多元。在这多元的社会之中,人们呼唤个性的张扬,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吁个体生命价值的提升。相应地,学校不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放飞梦想、提升价值的地方,学校教育也被赋予了多元的职能。因此,当今学校不仅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也要满足个体多样化的需求。环境的日趋复杂,人们思想观念的日益多元,使得学校以往所秉承的价值和信念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学校组织在人们的质疑声中开始反思: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多元需求之下学校该如何发展?这些问题的困扰都容易使学校发展陷入价值定位的困境,从而增加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难度。

2.教师群体的价值取向逐渐分化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趋多元,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形象也日渐平凡化,教师的文化威信和道德威信不断下滑。在现实中,教师一面接受“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道德标榜,一面却要忍受社会和家长的不断质疑和刁难。这种自我身份认同的两难境地使得教师群体对其职业的认知和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分化。有的教师对教师职业仍秉承着传统认知:认为教师就是最无私、最具爱心的职业;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人梯,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职业。而有些教师对其职业的认知已经发生改变:认为教师不应是一个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职业,教师也不应是一个自耗性的职业。这些不同的职业价值认知影响着教师群体,也给教师群体带来价值选择上的困惑与迷茫。教师群体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体,由于其价值取向的逐渐分化,必然会影响到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

3.学生群体的生态日趋多样化

西方外来思想的全面袭来,大众文化的异军突起,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日益开放和自由,学生群体的思想也更加开放,“超级女生”“超级男生”“中国好声音”“跑男”“欧美风”“日韩风”都冲击着学生群体的思想,学生群体的生态越来越多样化。面对如此多元的社会环境,学生群体特别是中小学生,由于其社会经验少、阅历浅、思想发育尚未成熟等因素,难免会出现信仰危机、理想空无、情感淡漠、价值混乱等问题,这些思想偏差都急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1.从理念层面入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

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学校长期办学历史的积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日益复杂的外界环境和人们多元化的需求,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理念层面的合理设计,可以为学校进行合理的定位,给学校发展指明方向,从而使学校从容应对复杂的外界环境,逐渐步入内涵式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出了要培育爱国、敬业、友善、诚信、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不仅为学校教育培养人才指明了方向,也为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学校发展规划的形成提供了依据和标准。因此,在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等理念层面的设计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据,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笔者调研的一所学校A在其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校长带领学校全体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本校历史传统和发展现状,进行优劣势分析以后提出了“墨品教育”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身端体正,书字立人”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品行端正、善思智慧、宁静致远的墨品少年”的育人目标。这种理念层面上的设计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落地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学校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2.从环境层面入手,让一草一木变为“无声的老师”

校园环境是无声的语言,对学校成员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因此,学校要让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核心价值观展示的载体。仍以学校A为例,该校在凝练出其核心价值观后,对校园环境进行重新设计,让校园的一花一木都成为讲述“墨品教育”核心价值观的“无声老师”。具体说,该校为了凸显“墨品教育”,在校园四周墙壁手写方正品质艺术字。同时也对教学楼进行了精心设计,一楼东以书法基础知识为主,保留一部分墙面张贴、悬挂学生作品。一楼西以名家书画介绍为主,保留一部分墙面张贴、悬挂学生作品。二楼中央墙面以“文化的传递,文明的传承”为主题,展示书法、剪纸、瓷盘书法艺术等多种形式的作品。二楼东以养成教育为主题设置版面,二楼西以中国字文化为主题。具体到各个教室文化也都以突显“墨品教育”为核心,通过努力,学校到处都弥漫着书法的气息,沁人心脾。

3.从课程层面入手,让核心价值观课程化成为常态

学校核心价值观是以校长为首全员参与的过程。在整个培育过程中如何较好地让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参与进去,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小学来说,教师们又是上课,又是管理学生,其工作量大、任务重;小学生虽然学习任务不重,但年龄较小,参与起来难度较大。而对于中学来讲,教师的工作量大自不用说,学生的升学压力更大,其参与的难度更大。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使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成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参与者和践行者,除了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常规课程中外,还有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就是把核心价值观校本课程化。具体而言,把核心价值观校本课程化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好课程设计,生成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生成是在校外课程专家引导下教师群体自主研制的。为了不增加教师群体的负担,学校可以课题申报为依托,依靠校本教研来进行。在具体教材编写中,教师群体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本校实际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材。第二,校本课程的开设。校本教材的成功编制是开展校本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但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学校的制度落实。学校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校本课程开设的时间,特别是中小学校要保证其时间不被其他主课所侵占,除此还要有配套的课程评价和考核机制,促使核心价值观校本课程化成为一种常态。通过校本课程的的学习,学生群体不断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进而也自觉地加入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之中。以笔者所调研的学校B为例,该校根据自身发展的传统和发展优势,凝练出“以书激趣书润人生”的核心价值观,为了使该校教师和学生真正参与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中,成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践行者,该校依托《巧用小练笔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研究》和《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实践研究》两个课题,组建了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结合本校的特点,编制出了不同年级的《爱上读书》的校本教材。在此基础上,该校还把校本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形式,必修课程为以《爱上读书》的校本教材为主线的读书活动,选修课程则包括各种社团活动。并且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该校将《爱上读书》校本课程排进课表,每周一节。读书课分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交流课、读物推荐课等几种类型实施。同时,还安排了专门的早读、课内阅读和晚读时间,早读为早上8:10———8:25分,课内阅读为课间操后的15分钟,晚读为下午第二节课后的社团活动时间。《爱上读书》校本课程的开设和实施,使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成为了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参与者和践行者。

4.从制度层面入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

众所周知,凝练和确立学校核心价值观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使学校核心价值观成为常态,真正内化于学校成员之心,外化于学校成员之行。把学校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各种具体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学校成员在无数次的遵守与践行中不断内化,进而成为一种行为习惯。由此可见,把制度建设作为学校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重要载体,可以使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深入而全面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进行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就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各项制度正确与否的标准。具体说:首先,将“三个倡导”中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学校教学工作制度、科研工作制度、学生工作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尺度。其次,把“三个倡导”中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融入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构建民主、公正的制度文化,在制度的落实中保障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进而形成按章办事的法治形态。再次,将“三个倡导”中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学生管理的出发点和依据,做到道德引导的柔性管理与制度规范的刚性管理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罗生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机制创新[J].教育科学研究,2017(03).

[3]季平.在中小学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J].教育探索,2017(01).

第2篇:核心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价值关系生成性思维

一、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的重要意义

从哲学上来说,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指的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关系,即客体的特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价值关系以主体为中心,意味着客体的属性同主体及其需要相适应、相一致或相接近。在价值论的视野下,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价值,所指的就是核心价值观作为客体,以其特有的属性趋向于作为主体的个人,满足其需要,促进其生存和发展。通俗地说,就是核心价值观对于接受者个人“有什么用”“有多大的用”的问题。研究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核心价值观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主体的形态和层次划分,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可以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种价值辩证统一,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价值则是个人价值的扩充和升华。按照集体主义原则,在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体系中,社会价值相对于个人价值具有优先性,但是,个人价值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核心价值观“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当个人价值缺位的时候,个人将会被异化为单纯的工具性存在,社会价值也将成为一种抽象的存在。强调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价值旨归一致,也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必然要求。

(二)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驱动力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需要构成了人的活动的内在驱动力。社会共享价值观的认同都是从无数单个的个人开始的,他们的需要构成了内在驱动力。当认识到某种价值观能够满足需要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的去认同它,主动将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相反,如果这种价值观对他们是没有意义的,或者他们认识不到这种价值观的意义,那么,认同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就无法形成。这个时候,外在的强制性就成为必然选择,其结果必然造成认同个人对于价值观的反感、抵制,使得认同活动的表面化、形式化。

(三)大学生迫切的现实需要

当代中国正发生着深刻而剧烈的变革,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浪潮为我们每个人都开辟了空前广阔的选择空间,同时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选择困难。对于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而言,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这是一个非常紧迫、非常重要的问题。而核心价值观作为评价是非曲直的基本标准,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价值取向的确立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挖掘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价值,是时代的呼唤必须、人民的期待,对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的生成特性

生成性思维是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建立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它不关心抽象的形而上学的超感性世界,而认为现实的生活世界才是真正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它反对形而上学世界观“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本质主义思维,认为“一切将成”。这种生成性思维的特征为:重过程而非本质,重关系而非实体,重创造而非预定,重个性、差异而反中心、同一,重非理性而反工具理性,重具体而反抽象主义。生成性也是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的内在特性。

(一)价值指向的生成性

“生成性思维无非是如何看待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生成性思维的视野下,人是一个创造性的存在,他没有固定的模式,永远处于生成的路上。而价值,特别是个人价值,它的生成彰显着作为主体的人的否定性、超越性的特性。与之相应的是,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把人的发展作为指向和追求。对个人而言,核心价值观为他们的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活动提供了基本遵循,是他们不断提高主体能力、不断超越自我的指向器。显而易见,生成性思维与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在价值指向上是一致的。

(二)实现过程的生成性

价值的实现是客体对于主体的生成过程,即通过主体的消费活动,价值由潜在的可能性转化为显在的现实性的过程。具体到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个过程就是,核心价值观是精神客体,而个人主体基于自身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具体情况,对客体选择性接受,并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加工创造。也就是说,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造过程。

(三)实现结果的生成性

在价值关系中,主体是中心,是确定者。在现实的生活中,每一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需求各具特色。每一个人都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来接受、理解、解释核心价值观的。这就意味着,相同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千差万别的个人主体不可能产生整齐划一的结果,而只可能生成基本性质一致而形式多样的价值。而且,当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意识和动机的时候,所形成的是个人的性情倾向。这种性情倾向是生成性的,它使得个人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能够按照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而不是进行机械的条件反射。

三、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的生成性探索

生成性思维为我们研究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价值提供了新的视野。根据价值关系的生成特性,可以从应从主体、需要和关系三个层面入手来促进核心价值个人价值的生成。

(一)教育对象主体化

在传统的观念中,学生是教育对象,他们被单纯地视为客体存在,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改造。而在生成性思维看来,价值本身就是一种主体性的生成关系。当我们研究核心价值观的个人价值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把学生视为教育关系中的主体了。因此,在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实现观念上的转换,为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加冕。首先,要承认学生个人需要的合理性。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核心价值观的价值问题,主动地去了解教育对象,把他们置于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中看待,重视并研究他们的价值追求和利益关切,把握背后的深层动因。其次,要宽容学生利益需要的多样性。学生作为个人价值的主体,他们的个人需要和价值取向也各有特色,在与核心价值观所形成具体的价值关系上也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的特征,这是主体性的合理表现。作为教育者,教师对这种多样性的价值取向要抱以宽容的态度,尊重其合理性,不能强制其千篇一律。同时,教师也要发挥教育主导者的作用,引导个人价值的多样化取向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性取向相一致。

(二)个人需要生成化

按照性质的不同,需要可以分为“人的”和“非人的”两种类型,只有那些能够使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主体力量不断增强的需要才是符合人的本性的“人的需要”。也就是说,只有能够促进人的生成的需要,才是真正应该满足的对象。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需要,而后者显然是精神客体形态的核心价值观所重点满足的对象。但是,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人民的“最大公约数”,具有高度的凝练性,不可能期待它能够对大学生个人发挥具体直接的思想引领作用。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做一个合格的引导者、解释者,探寻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生成发展的契合点,主动结合学生的生活境遇,对核心价值观进行科学合理贴近实际的解释和转化,满足学生的生成发展的具体需要。同时,个人价值的生成不是无原则、无方向的,它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保持一致。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进行解释阐发的时候,确保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同构性,引导学生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高度来审视、反思个人的生成发展,以此实现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两个层面的有机融合。

(三)社会关系合理化

第3篇:核心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用策略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高校学生群体当中,新媒体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发展。在高校,共青团是最基层的党团组织,大部分的学生都属于共青团员[1]。因此,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要认识到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并将新媒体融入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过程当中。

一、新媒体环境中高校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现状

(一)多样化

互联网平台中广泛存在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思想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势必会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随着我国社会包容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社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因此,在新媒体平台下,不管是新媒体的虚拟环境还是真实的社会环境,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与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但是,从多样化的具体内容来看,其中充斥着大量负面影响。其主要表现在,首先,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许多高校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不断下降;其次,许多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很容易被新媒体当中存在的负面信息所诱导,从而在核心价值观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负面倾向。

(二)自我化

新媒体出现之后,新媒体中充斥着大量的信息,一方面高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所需要接受的信息,同时并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这就使得高校学生的价值观自由化程度进一步提升[3]。另一方面,新媒体最大的特征在于其冲击性,不同信息以及传播渠道在流量方面的争夺往往伴随着信息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任务更加艰巨。

二、新媒体对于高校共青团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一)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全面覆盖

在传统社会当中,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相对较为单一,共青团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时面临的挑战相对较为单一,而新媒体的出现则导致这种核心价值观宣传覆盖面更加狭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共青团从新媒体入手加强宣传则是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全面覆盖的重要方式[4]。由于在新媒体当中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优势,高校共青团加强新媒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应能够直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得宣传信息能够直面高校学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宣传的有效性。例如,高校共青团可以通过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向学生推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内容,从而使得学生在使用新媒体的同时也可以接受价值观教育,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全面覆盖。

(二)便于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传统的高校共青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往往采用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学生还需要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进行大量知识的背诵,在这种教育模式当中,学生学习的主观性相对较低,教育的有效性也不高。而新媒体则完全颠覆了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新媒体当中信息具有明显的多样性,教学内容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声音,还可以通过视频以及动画等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可以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冲击,教学效果相对较好。同时通过新媒体,高校共青团还可以通过“碎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教程的开发,使得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净化新媒体环境

由于新媒体是建立在互联网环境中,导致其中存在着高度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从技术层面上是根本无法消除的。假如不能有效净化新媒体环境,则高校学生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必然会进一步提升,这对于高校学生价值观的成长明显的不利。但新媒体的发展也为其环境的净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从高校学生新媒体使用的具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使用行为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共性。因此,只有抓住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习惯,才可以通过特定信息推送的方式对其所生存的环境进行净化,避免负面信息传播。

三、新媒体在高校共青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传统的培育理念,加强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首先,高校共青团必须要认识到新媒体的出现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在新媒体环境当中,公共媒体正在受到个人媒体的强烈冲击,如果将传统课堂视作大众媒体世界,老师就是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者。而在个人媒体世界里,学生是知识的消费者,他们使用新的方法创建自己的媒体。因此,教育必须转变观念以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将新媒体技能融入课程,教育学生创建复杂的个人媒体,学生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充满热情和干劲。其次,高校共青团还必须通过强化认知认同、优化情感认同、深化理性认同、活化行为认同,构建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广大青年学生普遍接受、理解和认同,才能真正内化为广大高校大学生自觉的价值追求[5]。

(二)优化传统的教学内容

新媒体与传统纸质权威媒体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媒体语言风格方面,即在新媒体当中的信息更加“接地气”,而这种现象在传统媒体以及传统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显得尤为格格不入。基于此种情况,当前高校共青团在利用新媒体对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从而使其能够适应新媒体的应用。一方面,必须要加强对学生新媒体使用行为的调查与研究,确定不同类型教学内容的开发方式,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还必须要进一步以传统教学内容为基础,加强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教程的开发,从而满足新媒体教学的实际需求。

(三)通过新媒体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

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及时性以及反馈性,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师生在沟通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目前,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学生与他人沟通与交流的最重要工具,如果共青团组织能够通过新媒体与高校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则不仅能及时对培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通过新媒体了解到高校学生在价值观发展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高校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新媒体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还可以有效转变传统的师生观念,从而避免学生与教师之间因为存在“代沟”,而导致培育过程的不流畅以及培育效率低下。

(四)加强对新媒体环境的净化

当今新媒体已成为每个高校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这对于高校共青团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实现新媒体环境的净化则变得尤为重要。首先,高校共青团必须要建构起完善的网络净化组织架构,将具体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身上,从而实现对学生所生存的新媒体环境的实时动态监控;其次,还必须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对新媒体环境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同时动员所有力量投入到对新媒体的监管当中。最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数据挖掘、人工神经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新媒体环境净化中的应用,进一步净化高校新媒体环境。

参考文献:

[1]鲜开林,杨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5):672-676.

[2]刘邵宏,新媒体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N].光明日报,2014-07-02(13).

[3]鲁静.价值观教育的日常化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4,26(5):7-12.

[4]胡剑慧.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渠道[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3):15-19,91.

第4篇:核心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流行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青少年网络流行语生成样态

生成于网络、传播于网络的流行语,可谓无心而就、有意不成。明晰其生成样态、传播特征,是研究的前提。

1.生成语境的创新性和瞬发性

作为一种蕴含寓意、富有创造性的语言符号,网络流行语诞生于网络、传播于网络、流行于网络、消亡于网络。它的诞生源自青少年群体对社会事件的不满或对当下生存状况的感慨,或对旧有语言形式的创新,或运用谐音、简缩、象形、拆分等形式在旧有语言形式基础上自我创造。它的流行体现在本身的流行特性上,具有典型的阶段性。罗兰?巴特在《流行体系》中指出:“流行就像是一架保持意义却不固定意义的机器,它永远是一个失落的意义。”这种流行注定是瞬发的、短暂的。瞬发在于随着时间推移,青少年网民经过一哄而上的跟风之后,对特定事物或事件的新鲜感随之消失,注意力转向更新鲜的事件;短暂在于随着时代的变迁,网络流行语要么自我消失,要么被动改变。但是,诸如“正能量”“给力”“点赞”“蛮拼的”等一些顺应网络传播特征、遵循语言发展规律的网络流行词汇,经过岁月沉淀,被赋予特定的词义和用法,成为线下固定词汇。

2.传播方式的扩散性和脱敏性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体现网络媒介的特性,有赖于传播主体和传播内容的特征,具有典型的扩散性和脱敏性。其原因有二:一方面,基于网络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及时、方便、快捷、高效的特性,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创造的交互式虚拟传播环境,青少年网民群体可以“多次介人文本,并对文本进行多次反复对话,不仅能在视觉上占有网络流行语,还能反复消费”;另一方面,作为青少年“自话自说”的网络流行语,没有华丽的辞藻、严谨的格调、精致的品位,其形式多样、个性时尚、诙谐幽默、简洁直露,显得平易而亲民,不仅契合了青少年创新求变、颠覆传统、彰显自我的心理需求,而且大大提高了彼此交流的速度,节省了交流时间,增强了交流乐趣。当然,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些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语境发展方向,传播的是正能量。久而久之,这些网络流行语就会“逐渐脱离原初场景,形成新的相对稳定的含义”。例如“呵呵”本意是微笑,后来衍生出无奈、无语等多种含义,这种重新赋予意义的网络流行语会因其恰到好处地描述了大部分人的心理状态而广泛流行。而诸如“人艰不拆”“喜大普奔”“逗比”“逼格”“绿茶婊”等网络流行语表意晦涩、品味低俗,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甚至违背法律条文约束,如果不及时限制或引导其传播,它就会得以固化,影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3.接受心理的矛盾性和从众性

青少年网民在积极创造网络流行语的同时,也充当着网络流行语接受者的角色,这种接受有完全接受与选择性接受之分,也有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之别,体现了典型的矛盾性和从众性。新闻传播学将这些网络流行语的接受者称为“受众”。在网络流行语传播过程中,受众往往通过流行语的使用达到自身某种目的,获得心理需求的满足感。这种意义上的接受,是青少年网民打破传统对日常交际语言的加工与再造,传达了青少年网民追求话语自由的参与意识,能彰显独特个性、反映思维特征。例如,“神马都是浮云”是“什么都是浮云”的创新性表达,两个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传递着“什么都不值得一提”这一相同的信息内容。此外,也有一些网络流行语,诸如“小拳拳捶你胸口”“皮皮虾,我们走”“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扎心了,老铁”“有钱人终成眷属”等,创作之初就被赋予调侃、戏谑、讽刺等寓意。然而,基于青少年网民某些相似的生活经历、从众性心理认知,即便这些网络流行语与道德相悖、与时代相左,但为了被动合群,以显示自己跟得上广大青少年网民队伍的节奏,有些青少年网民会以一种欲拒还迎的心理被动接受。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LeBon)称此现象为“心理趋同”,也就是从众性。

二、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影响归因

网络流行语作为青少年网民参与社会、表达自我的语言符号,代表着他们追求时尚、张扬个性,也反映了一些青少年价值观偏向,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1.网络流行语生成与传播迅捷,致使核心价值观影响式微

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青少年聚集网络、利用网络已成时代趋势,而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网络教育阵地上缺乏有效的话语权,加上网络流行语生成与传播的迅捷性,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首先,网络流行语生成的迅捷性使得具有“双刃剑”作用的网络流行语在某个时间段大量出现。一方面,像“点赞”“给力”“获得感”等代表着真善美的网络流行语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像“有钱就是任性”“富二代”“高富帅”等网络流行语充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代表的是所谓“普世价值”,无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宣传。其次,网络流行语传播的迅捷性,使本就微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阵地缺乏话语权,再加上我国网络空间领域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导致众多网民面对各种社会思潮普遍缺乏有效批判和抵制,严重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在与多种社会思潮竞争中的胜算。

2.网络流行语虚拟与现实背离,致使核心价值观作用紊乱

网络流行语虽诞生和流行于虚拟网络,但源于真实社会生活,是虚拟的网络世界与真实的社会生活互动的产物。与传统书写使用语言符号不同,网络流行语诞生之初就被赋予特定寓意,但基于创作者标新立异、博人眼球的猎奇心理,网络流行语往往会在自由传播和流行过程中被改变寓意,甚至背离初衷,呈现“雷人”效果。如“洪荒之力”“打酱油”“俯卧撑”“躲猫猫”等网络流行语,在现实生活中使用,但走红网络后,其内涵发生了颠覆性变化。这种变化,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贯倡导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的教育引导价值。基于网络的隐蔽特征和青少年追求自我的特性,久而久之,这种变化将造成网络流行语彻底失去语言底线,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文化道德建设的“无形”武器,最终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紊乱。

3.网络流行语接受与共鸣传导,致使核心价值观认同冷漠

当前,产生于特定情境并以迅猛态势传播和流行的网络语言符号,大多反映着一种社会现象或牵引着一类社会事件,代表的是青少年网民越来越强烈的公民意识和民主观念,是广大青少年群体参与社会、表达自我、争取话语权的有效途径。然而,基于网络开放的语言环境,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可谓良莠不齐,出现了一些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理念不和谐的音符。像“很黄很暴力”“杜甫很忙”“穷屌丝”“凤姐”“犀利哥”等蕴含低俗、不雅、消极寓意,代表的是“山寨文化”“恶搞文化”。这些没有经过强制筛选的网络流行语充斥网络,摆在正处于懵懂期、价值观尚未成型的青少年面前,很容易被其接受甚至产生共鸣,从而导致青少年思想认知偏差、价值观念偏离。比如,与“我姓曾”这一新闻事件而衍生出的“被幸福”一类的“被自愿”“被代表”“被平均”“被小康”等相似被字结构网络流行语,传播与流行之初就被使用者赋予鲜活的生命,背后不仅包含着创造者的社会心理,同样也反映被放大了的人们的不满情绪。它们的传播与流行恰恰说明当下人们对某些社会现象或热点事件的不满。但要注意的是,广大青少年网民频繁使用这些提炼出来的网络流行语,表达他们对社会的批判态度,久而久之,便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产生冷漠。

三、网络流行语背景下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构建

构建网络流行语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应该找准逻辑起点、夯实逻辑支点、把握逻辑指向。

1.逻辑起点:强化意识形态指引,在知与行中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

随着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对于互联网来说,已由先前的“全民围观”进人“全民参与”甚至“全民创作”时代。在时下,有效发展的民主政治、开放自由的舆论环境、虚拟共享的网络媒介、快速崛起的草根力量,为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与传播提供了土壤。然而,“此时的网络流行语,不只是简单的信息交流、娱乐消遣,更是真实地传达出创造者和传播者所处的语境以及由此产生的角色认知、个性情感、心理状况和价值取向等”。青少年作为网络时代主体网民,追求个性、展示自我、崇尚创新的特性,必然会与网络流行语充分互动,但因缺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思想毅力和行动定力,青少年的思想倾向、行为养成、语言习惯等难免受到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基于此,要规避网络流行语的负面影响,扩大正面教育价值,就应从强化意识形态指引着手,努力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在知上下功夫,引导青少年网民正确认识网络流行语能够生成并得以传播的合理性,理性看待网络流行语影响其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在行上做文章,引导青少年网民在积极创造、传播、使用和接受网络流行语的过程中,砥砺品格,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与核心价值观,规范自身行为,对网络流行语做到理性选择不盲从、适度把握不泛用、积极创作不跟风,培养理性的网络行为习惯和文明的网络素养。

2.逻辑支点:充分掌握网络话语权,全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

在网络社会,人们享有比在现实社会中更加自由的话语权利,不同思想与文化间的博弈也变得更加直接和激烈。在这种情况下,要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确立其主导地位,关键是充分掌握网络话语权。然而,何谓网络话语权?学者殷殷认为,网络话语权就是网络话语表达权、网络话语领导权、网络话语主控权的统一体。首先,掌握网络话语权就要掌握网络话语的表达权,规范网络传播内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话语权基础。应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用“彻底的理论”宣传使人民群众接受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规律,满足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形成的渴望科学理论指引的现实需求,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民群众曰常行为习惯的规范价值。同时,应掌握宣传舆论导向,“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有效构建用于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编码方式、解释框架及传播模式,尤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网络生活的正向功效”。其次,掌握网络话语权就要掌握网络话语的领导权,占有网络资源、制定网络政策、组织网络活动、占领网络阵地,以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领域的引领作用和传播地位,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参与网络交锋,从而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最后,掌握网络话语权就要掌握网络话语的主控权,用有规可依的法律制度、有章可循的道德规范,提升广大青少年网民在日常网络行动背后利益与价值不断博弈中的胜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认知、认同和践行。

3.逻辑指向:确证青少年自我塑造能力,构建整体性网络教育

第5篇:核心价值观范文

【关键词】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培育

一、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新时代需要传统的的文化因素和文化读好来唤醒人民对文化的记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对传统文化精神和文化本质的时代体现。

(一)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精神、文化本质的传承与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扬有弃地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都能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到其根源,同时也是在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醇厚养料基础上的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内涵延续和意蕴升华,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高度的契合性。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豪的根基,博大精深和内容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资本和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价值追求的理论渊源,其中儒家文化理念、道家学说、佛教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联系、相互关联

(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员”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全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生动化”、“生活化”、“日常化”。第一,学校成员包括思政教师、党政领导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图书馆工作人员、宣传部人员、后勤服务管理人员等,要肩负起拓展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载体、新形式、新表达,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髓,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深入浅出、形象易懂、通俗明了的表述,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使理论体系向话语体系过渡,还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艺术的形式和载体来生动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相适应、相协调、相契合,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化”。第二,社会成员包括宣传、教育等相关部门成员、校内外知名人士、优秀校友等,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因子向现代优秀文化进行转换和转型,使以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为命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认同,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第三,家庭成员主要包括父母亲等,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家庭生活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礼仪规范相结合,与生产生活、饮食娱乐、服装服饰相衔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换发内生动力,使之与家庭生活深度融合,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第四,学生成员主要包括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学生自我等,要积极学习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元素,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的转化与发展,发挥新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生力军作用,理性地合理地继承和发展、转化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进一步滋润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

二、革命文化: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命脉

革命文化形成于党和人民的伟大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是坚定理想信念,挥洒革命、建设和改革激情的积极向上的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服务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二者在内涵和外延方面都具有耦合性。

(一)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于革命文化

首先,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层面上具有一致性,革命文化既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载体。要深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革命文化的重要作用,把革命传统继承好,把革命资源发挥好,让革命文化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支撑。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于革命文化。革命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在理想和信念方面提供强大的动力,可以从信仰的高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撑。弘扬革命文化,可以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所面临的困难挑战,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四个意识”,进而从革命文化角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党的革命精神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原动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耐挫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向心力。”[2]

(二)运用革命文化“全程”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程利用革命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要用革命文化陶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革命文化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的全过程,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从学生学期开始到结束、从双休日到寒暑假、从小学到大学、从大学到社会,都精心利用革命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革命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天候”、“全过程”、“全覆盖”。要用革命文化陶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革命文化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的全过程,营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革命文化教育气氛。第一,要制定和完善关于革命文化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红色革命资源的财政支持力度,宣传利用好革命文化,进一步发挥革命文化红色资源的教育作用,把革命文化切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构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新格局,推动革命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天候”。第二,要发挥学校运用革命文化资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既发挥课堂教学的显性革命文化教育作用,又发挥社会实践的隐性教育作用,把革命文化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而且要贯穿国民教育的各类别的学校,不仅仅限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还要深入到幼儿教育、成人教育等领域,从而推动革命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过程”。第三,要发挥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推进革命文化进课堂、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进单位,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联动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教育内容上相互贯通,在教育层面上相互补充,形成全方位、全覆盖、全领域的育人环境,从而推动革命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全覆盖”。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脊梁

(一)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性概括和浓缩性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过程中,融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于一体,是文化自信的凝练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都能够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寻找到其根源。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支撑,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形式,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的高度凝练和价值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贯彻落实“双百”方针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3]

(二)运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方位”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方位利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和形式,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的优秀文化因素提炼出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营造良好地体制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天天见”、“天天深”、“天天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当代体现。报告中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4]这为我们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新遵循。第一,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培养什么样的人”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重要抓手,运用日常化场景、生活化的活动、形象化的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天天见”。第二,要强化教育的引导、制度的保障和实践的养成,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之中,融入教育教学、校风学风、师德师风之中;还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共同行动;还要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各项制度性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融入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之中。不断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传播与认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天天深”。第三,要运用新载体、搜寻新视角、开拓新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扎根”,使之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实践深度融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贯通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与交流的各环节各程序,对人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的潜移默化影响和认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天天新”。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密切联系、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文化自信的本质和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以文化自信的视域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命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熔铸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脊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和高度,要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员”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革命文化“全程”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方位”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

[2]王宇,张澍军.论革命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支持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05):6-10.

[3]李继兵,陈顺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105-108.

友情链接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