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论文范文
1文献精读方法科研论文讨论是科研单位惯行的学术活动形式,讲解者在精读文献的基础上通过PPT来解读文献内容,通常包括研究小组简介、课题背景介绍、研究结果解析和讨论几个部分。在讲解中,通过不断提出科学问题,逐层深入地展示研究结果。幻灯要求背景大……
一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必要性终生学习能力是指在医护人员具有终生学习意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寻找学习材料,克服困难,通过努力刻苦的钻研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兴趣基础上进行的……
1.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是保证实验室有效运转的重要途径基础医学实验室担负着培养研究生的重任。除了给研究生提供实验条件外,还要加强研究生的素质教育。提高研究生的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党员是研究生当中思想觉悟相对较高的群……
1文献专题选择教学过程中经典理论教学与专题讨论课教学这两条主线需要相互配合,相得彰宜。因此,对于文献专题的选则应当把握三个原则:所选文献专题确系当今医学、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问题(高于课本);专题与经典理论相联系(不脱离课本);专题……
一、不合理用药问题1.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1)未按照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及结合临床症状选用。临床诊断、细菌学诊断和体外药敏试验可作为选药的重要参考。但受条件限制或病情危急时,亦可根……
1有效实施研究生助教制度,有利于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培养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初步具备独立进行相应学科科研和教学能力,是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这就要求基础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除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还必……
1组织架构在综合实验教学平台中,将依据不同学科之间自身特点的不同以及存在的联系而尽可能追求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其将以往应当属于教研室中的实验室从中分离出来而设置在实验中心之中,从而能够将以往分别属于不同课程的分散资源同具有统一学科特点的实验……
1基础医学课程在资格考试中的地位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的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总题量为300题。综合笔试大纲打破原大纲按传统学科划分的模式,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工作场景,将考核的内容与知识点重新归纳整合为基础综合、专业综合和实践综合……
本文作者:王志龙、王新 单位:牡丹江医学院目前临床学院虽然相应制定了一些教学管理规则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存在很多不足,并且这些规章制度在实际的实施操作过程中并不完善,实际实施过程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做法,给教学管理监控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比如在教……
作者:龚幼龙 单位: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的发展历程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1980年卫生部了《加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的通知》以来,各医学院校纷纷设立社会医学教研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至今已有30年历程。前10年是社会医学……
一、在实验教学中树立研究性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础医学对于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机制及探索新的治疗策略有着重要意义,是临床医学与生命科学有机结合的桥梁,为医学难题的解决及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5]。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引……
1基础医学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思路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现有6个硕士学位点,涵盖10个基础医学学科,这些学科也是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公共平台。为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经过与广大导师论证,学院大胆地进行了研究生课程的改革,实施模块式教学。可供研究生选择……
1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学时分配问题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即各学科教师都认为自己担任的科目重要,要求增加学时,造成各个学科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所以制定现代化的新型课程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分配学时,应作为一条重要原则。按照每……
一、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1.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高职高专基础实验课的教学一般以验证原理为主要任务,实验教学随意性大,内容偏旧,不能反映医学实验的最新发展。通过做实验,学生虽然能学到一些操作技术,……
1.实验内容和观察项目的改革1.1合理设置实验内容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三门学科的理论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验方法和教学手段基本相同,同属于实验生理科学的范畴。即先将实验动物进行麻醉、固定、手术(颈部手术:分离颈部两侧的神经、血管;腹部手术:……
一、开设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了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和时代特征,一些医药院校相继开设了一些新的专业,其中很多是非医学专业,如管理、英语、信息、法学等专业,这些专业培养目标并非是医护人员,但其工作大多数都与医疗有某些相关,毕业后服务于医疗机构,……
1示范中心的主要建设内容在省级和校级项目建设经费的资助下,医学院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建设。1.1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基础医学实验课程在打破原有二级课程结构的基础上,重新组合,设立5门独立的必修实验课程体系:人体解剖学……
1模块化教学郑州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组建于2001年9月。根据“学科交叉、设备共享”的原则,充分结合各课程特点及资源分布,中心下属各专业实验室优化重组为4大实验室板块,构建起医学形态学、医学机能学、分子医学及人体解剖学四个医学基础实验教……
1PBL教学法简介PBL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的综合课程教育,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引入医学教育领域,后来扩展到包括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据WHO……
1大学生创新理念的提出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首次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大幅度提高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的基本保证,深化教育改革要把体现知识经济……
1注重动物福利实验动物福利的实质就是善待实验动物,是在饲养管理和使用实验动物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使实验动物免遭不必要的伤害、使其不受到饥渴、惊恐、折磨、疾病和疼痛,保证动物能够实现自然行为,受到良好的管理与照料。我们在动物实验教学课程中,……
1高职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卫生部科教司《关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和加强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中指出“加快推进护理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基础课中应减少医学基础性知识的比重,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以突出护理的内容和特色”[1]。……
1整合课程内容,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的基础,是为学生将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和临床工作服务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是医学知识体系中的两个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医学又被分为人体解剖学、组……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的优势基础医学包括细胞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复杂,知识更新快速、枯燥抽象且难于理解。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融入学习以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辅助教学突显出独特的优势。1、把抽象化为具体,充分增强教学……
1“学科极”概念的提出随着社会科技的全面进步,高校的学科设置呈现滞后的局面。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本学科的基础上,对学科结构进行的调整。综合而言,出现如下趋势:第一,科学发展与社会需要促进了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要保持学科优势,就必须对有限的学术资……
1PBL教学法与医学教育医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的科学,医学知识本是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医学各科课程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只不过长期以来为了教与学的需要而将其分为若干学科,各学科教学基于其目标的同质性、内容的交叉性及方法的相似性等,产生了……
一、建立新型管理模式的目的与意义构建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体制,实现资源共享,统管共用,合理调配,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体制和制度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不断深入,基础医学各学科……
1基础医学实验室的原状与问题①管理分散:传统的基础医学实验室包括人体解剖学[4]、形态学[5]、机能学[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7]、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等[8]很多学科,以教研室管理为主[9],各自为政、功能单一。②重复建设[10]与盲……
1.新颖的教学理念和过程控制1.1大课教学与小课辅导相辅相承在基础医学(临床前)阶段,杨璐琳医学院的理论课主要有两种方式:大课(Lecture)和辅导课(Tutorial),每个学时1小时。大课教学时,一个阶梯教室的学生人数可达到300人(……
1基础医学课程有效教学的教师特质教师作为“学有专攻”且“闻道在先”的有智之士,能够提供给受教育者所缺乏但必须具有的知识与能力。有效教师具备激励型人格、热情、精力充沛、幽默、可信任;有效教师的教学“以成功为导向”;有效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有条理的……
全科医学在国外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称为家庭医学(Familymedicine),在我国港澳台地区亦称为家庭医学。中华医学会1993年成立全科医学分会时选择了如英国、加拿大等国习用的Generalpractice,意译为全科医学。在国际上这两……
1我院原有基础医学实验室概况在我院刚刚成立时,建设的基础医学实验室按照学科划分为人体解剖、局部解剖、病理、组织学等几类,并且每个学科均设有独立的实验室,由学校的实验管理科统一进行管理,但是随着教学的开展,这种管理模式呈现出了以下问题。第一,……
1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目前,研究生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1教学方法不合理①研究生教学方式与本科阶段类同,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层次不清,内容重复,教学仍然以灌输为主要形式,学生学习方法也比较被动,无法为学生提供深层次思考的空间[5]……
1建设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意义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随着现代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教育内容和手段的不断更新,实验教学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
1基础医学实验室概况目前,我校基础医学实验室承担了基础医学部下属15个学科35门实验课程的教学及科学研究任务。综合分析,基础医学实验室目前现状主要具有几个特征:①实验室多、分布范围广,且相对独立,管理难度较大;②实验室功能齐全,拥有大批精密……
一、建立新型管理模式的目的与意义构建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体制,实现资源共享,统管共用,合理调配,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体制和制度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不断深入,基础医学各学科……
一、实验室开放的形式根据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各实验室开放的内容与时间,可分为计划内实验开放和计划外实验开放。计划内实验开放又包括课内开放和课外预约开放2种形式;计划外实验开放包括创新课题开放、实验室和仪器见识性实验开放、网络型实验开放及转化医学……
1对象与方法1.1参赛对象所分析的参赛对象为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其中2006级412人、2007级450人、2008级450人。1.2内容竞赛内容为基础医学课程,包括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
1实验室体制的改革及建立中心实验室的初步成果1.1体制改革经过多年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我校实验室管理体制从旧的以教研室为主体的封闭式体制中逐步解脱出来。按照实验教学手段、授课方式、使用仪器设备相近的原则,在资源共享理念的指导下,撤销了原隶属……
1.营造重视科研的学术氛围1.1具备全面科研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基础。科研素质氛围的提高首先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吸引与稳定科研人才是提升高校科研水平的关键[4]。医学院校应当充分发现人才,引进高水平人才,如高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