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智能化家用家具设计

谈智能化家用家具设计

摘要:如今智能化技术得到普及,家具的设计与制造也已经逐渐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方向转变。本文在现有智能化产品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目前智能家具及其产业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及概念分类、其中主要针对家用智能家具组成、技术支持、设计原则等进行简单地概括,并对智能家具发展前景进行总结,希望对家具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家用;智能化;家具设计

1智能化家具概述

1.1智能家具的概念

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技术逐渐与各种产品相融合,家具智能化的理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所谓智能家具,即通过各种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人或物所发出的信号进行采集、判断、处理,从而进行工作的家具产品[1]。与传统家具相比,智能家具更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因此其未来发展十分可观。

1.2智能家具的分类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智能家具主要分为智能化家用家具、办公家具、公共家具三种类型:(1)智能化家用家具。智能化家用家具就是使用者在家中常使用到的家具,其设计开发往往侧重于产品专项功能的开发。如会说话的座椅、光感灯、感重书架等。这类产品的使用环境多在家中且更加注重情感化的体验,将使用者的生活与高科技术的相互融合;(2)智能化办公家具。智能化办公家具顾名思义,就是针对于办公人群、办公场所而生产的特定家具,如办公桌、办公椅、办公书柜等。智能技术的增加,给办公用户创造了更加舒适、便捷的工作空间,带来了轻松、多样、人性化的工作体验,也提高了工作效率;(3)智能化公共家具。是指那些主要应用于大型公共场所的具有智能化技术的公共家具,如公共座椅、公共桌子等。其应用的公共空间包括机场、火车站、银行等。这类家具进行开发与设计的过程中,考虑设计美学的同时,也需着重考虑到特殊人群的问题,针对特殊人群的需求进行设计,如无障碍设计、适老设计等,产品设计的包容性相对于前两者更强。

2智能化家用家具的系统组成与技术基础

2.1智能化家用家具的系统组成

家用智能家具的系统结构,主要由五部分构成:控制系统、执行系统、传动系统、传感器、工作装置(家具本体)[2](如图1)。此外,智能化家具是一个集成控制系统,因此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包括家具本体、控制系统、执行系统、传动系统等;软件包括主程序、子程序以及数据采集程序等[3](如图1)。

2.2智能化家用家具的技术基础

2.2.1联网技术家庭联网技术是一种物理互联,可以解决场所内部的终端连接问题,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在家用智能家居的应用上,更具普遍性。其中宽带性能、QOS保证,可以用于家庭多媒体功能。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有以太网、PLC、Wi-FiHEMPENn、MOCA等技术。

2.2.2远程管理技术家用智能家具产品对于远程管理技术的需求严格,要求既能控制又要保证其数据的安全性。目前,可以应用于家庭的远程管理技术的发展已经较为全面,且系统的网络管理安全规范也相对成熟。如TR069的网管系统,支持对ADSL、VDSL、以太、PON、POTS等多种上行方式的网关进行管理,可以完成省级、配置、查看、远程等多种管理操作。

2.2.3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通过任务分解的形式,使信息的处理速度极快。前后端的运行方式,操作便捷,用户不需要关注于应用的实现方式,只需针对其功能进行简单地操作,定制自己的应用即可。这类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在生活中普遍性很高,对于智能家用家具的使用者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十分有利。并且这种应用还可连接的方式进行并列,一个账户可以分层对接多个使用端,实现用户之间的共享,为智能家具产品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数据支持。

2.2.4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可以与识别技术、智能感知与普适计算等技术相结合,更好地应用在人们的居家生活中。互联网与物联网有所不同但两者都具有拓展关系。相对于网络而言,物联网技术更侧重与使用功能的实践与应用。用户思维为准,很好地应用在智能家具的用户信息收集上,实现功能创新。

2.2.5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数据集,其特点是真实性高、内容丰富、数据量大。其种类和格式都十分丰富。“大数据”为家用智能家具产品的应用提供了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的能力。对人体数据、使用数据进行大量地采集,更加优化了使用者的产品体验。

3智能家用家具的设计原则

家用智能家具在设计时,除了要遵循传统家具设计原则,还需要巧妙合理地引入智能科技,实现传统产品与新技术完美融合。避免出现结合太过生硬或是为了“智能”而“智能”的现象,要设计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符合现代审美、方便日常使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家具产品。因此,家用智能家具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原则。

3.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家用智能家具的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着使用者的安全及家居安全。这里的安全性,不仅仅包括人们使用家具产品的物理性安全,还包括用户使用产品的隐私安全。对于产品的物理性安全,由于家具产品智能效果需要电子元件、机械元件的支持,较为容易出现电与机械相关的安全性问题。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要提前预留好电路位置和电子机械装置位置,尽量使用绝缘性能好的材料;做好散热系统,防止因为温度而引起的元件燃烧、漏电。关于家用智能产品的私密性安全。互联网与云服务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被庞大的数据包围,数据的集中虽然方便查询,但也加大了信息泄露的风险。因此,智能家用家具的设计,在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方面也需要加大管理力度,防止用户的信息数据泄露。

3.2功能创新原则

功能性是智能家具主要的特性,主要包括家具固有功能与智能化模块带来的新功能。智能功能附加在家具体上时,要明确用户对其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功能的设计与完善[4]。在对家用智能家具产品进行功能设计创新的时候,我们需要严格地从用户角度出发,寻找到他们真正的需求。智能家用家具不仅要考虑与环境的关系,更要注重家具本身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智能科技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技术载体去连接人与家具之间的沟通,提升用户体验。因此,智能家具在家用家具中的发展,可以先以功能群体为主要使用群体进行应用设计,包括老龄化人群、儿童以及残障人士。通过家具与科技智能的结合提高这些群体生活的便利与安全。家用智能家居凭借高新技术的特点可以打开新的市场,刺激消费需求,但是复杂又繁琐的操作却影响用户体验。因此,降低操作难度,让更多消费者易于使用和接受,应是未来设计重点考虑的问题。

3.3方便易用原则

智能家用家具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活动。简洁明了的使用方式可以让使用者拥有更加良好的使用体验。ZigBee、蓝牙技术、Wi-Fi等无线网络技术可以加强人与产品之间的联系,给日常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因此,家用智能家具产品在应用界面、交互体验、操作需求上面需要更加简明化、易用化。让使用者感受到“智能”融入“生活”,而非“生活”融入“智能”。

3.4美观感性原则

家具作为家庭空间中必备的物品,不仅是使用物,它也是家居当中最主要的陈列物。家具智能化的发展必然会使家具产品在造型和使用方式上与以往的传统家具有所差异。对此,对于家用家具的设计点更应该放在美观上面。避免电子元件对家具的美观程度造成负面的影响,从而达到产品科技与艺术的统一。同时,在产品的美观性基础上也应该基于适用人群的情感,对其进行理性地感性工学分析,让使用者感受到“人”与“物”之间的情感关联。

3.5易加工生产原则

智能家具企业由于刚刚起步,因此在行业内缺乏统一设计标准,使得产品与产品之间不能实现互联、互通,从而导致消费者在选择智能化家具产品时十分受限。这也体现了智能家具产品标准化的重要性,标准化设计可以为智能家具的生产加工带来极大便利,模具的统一,开口尺寸的统一,材料的适用原则,都可以带来整个智能家具产品设计的优化和升级,使得智能家居易加工生产。

4结语

智能家具概念的出现,技术上的支持以及部分具体应用的案例,都在告诉我们,现代家具正在密切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成熟都将会对我们传统的家具行业造成影响,现代家具的功能不再仅仅满足屋内的摆放或是储藏物品,更多的是代表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当新的时代到来时,我们理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做出思考和改良。

参考文献

[1]李媛.家具智能化催生百亿大市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18).

[2]段海燕.智能化家具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6).

[3]贺雪梅,曹延蕾.基于形态原型演化的家具产品设计[J].林产工业,2018,45(9):40-43.

[4]肖成,谭立新.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10):43-44+48.

[5]史慧.人性化提醒的智能家具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7(11):274.

[6]吴智慧,张雪颖,徐伟,詹先旭,方露,杨勇.智能家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林产工业,2017,44(05):5-8+13.

[7]郭叶莹子,易熙琼,陈浩淼.智能家具概念及产品设计方法探析[J].家具,2016,37(01):70-73.

[8]陆彩霞.基于嵌入式Linux的智能家居照明节能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6,33(10):139-142.

[9]毛明毅,蒋元恒,陈志成.智能家居远程Web管理控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3,30(05):121-124.

[10]陈征宇.浅议“互联网+”时代家具行业发展方向[J].经济师,2017(10):196-197.

[11]陈婧怡.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家具营销策略分析[J].经贸实践,2017(07):137-138.

[12]王元卓,靳小龙,程学旗.网络大数据: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学报,2013,36(06):1125-1138.

作者:张嘉艺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