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幼儿孤僻行为的原因及家庭教育

幼儿孤僻行为的原因及家庭教育

摘要:从先天气质因素、幼年不幸经历、缺乏交往技能和策略以及抚育不当四个方面,阐释幼儿孤僻行为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幼儿孤僻行为的家庭教育策略。

关键词:幼儿;孤僻行为;家庭教育

一、孤僻行为的含义

孤僻简单说就是孤独乖僻、与其他人合不来的性格,并表现为经常孤独离群的行为状态。孤僻的个体往往表现出内向、胆怯的性格特质,他们往往会回避在公共场合讲话,而在熟悉的场合(如家里、亲友面前)则谈笑风生,且无情感、语言、思维和行为异常表现。幼儿孤独行为的诱因较为复杂,可由神经生物学因素引起,大多为心因性因素(如焦虑、紧张、恐惧、压抑、忧郁等)引起。本文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心因性因素引起的幼儿孤僻行为。当个体长期遭遇新的情感创伤时,他们就极容易建立对于周遭世界苦痛的情感信念,进而使自尊感发展受到消极影响。而消极自尊感会影响到他们构建和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当他们进行社交活动尝试时,很难自我觉察和控制这种焦虑和羞愧感,进而造成自我情感伤害,最终的结果是加剧羞愧和痛苦。出于自我防御,个体往往选择逃避人际交往活动,亦有个体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严重者可能发展为焦虑症和生理疾病。

二、幼儿孤僻行为产生的原因

1.幼儿先天气质

诸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与个体环境适应能力有重要关联。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对新生儿进行研究发现,在初生婴儿身上就已经表现出差异人格特质。一些婴儿生理节律有规律,比较活跃,容易适应环境,如容易接近陌生人,容易接受新的食物,容易接受安慰等,情绪比较积极、稳定、友好、愉快,喜悦的情绪占主导,这些孩子更容易得到成人的关爱。也有一些婴儿生理节律混乱,睡眠、饮食及排便等机能缺乏规律性,情绪不稳定,易烦躁,爱吵闹,不容易接受成人的安慰,对新环境不容易适应,表现为易退缩和易激动,主导情绪消极、紧张、焦虑强烈,这些孩子与成人关系较为疏离。孤僻型的孩子如果家长照料态度不当,容易发生心理问题,易形成不安全依恋。进入学校后,大多数这类气质的儿童会发生更多的适应问题。而且,这类儿童在幼儿期和童年期表现为焦虑退缩,或有较多的侵犯性行为。

2.幼年不幸经历

1945年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勒内•A•斯皮茨(RenéA.Spitz)对南美洲一些孤儿院里的儿童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发现,丧失良好的或是正常依恋关系和家庭结构中成长的幼儿出现更高的死亡率,这些孩子生理发育较为迟缓,他们较多地表现出情感发展异常,他们常常抑郁孤僻回避社会场合。追踪研究发现,这些被收养的儿童在日后表现出严重程度有所不同的紊乱和“崩溃”。在社会性行为上表现为越来越明显的社交恐惧症,这些被收养的儿童在与“新”母亲抚育过程中表现出较多的生理紊乱(如睡眠较差、腹绞痛、饮食不规律等)。另外,由于母亲不良的健康状况、恶化的家庭关系、破碎的家庭结构以及父母亲的人格特质也会影响到幼儿安全感水平,如亲人突然离去,或父母经常吵架、不和睦、离异,甚至是遭受虐待,会造成孩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安全感、归属感的丧失,进而变得不愿与人接触,出现退缩、孤僻等现象,甚至造成幼年期精神创伤和社交障碍。

3.缺乏交往技能和策略

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安全感和自我意识,但是随着社会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的变化,幼儿与外界环境交往的机会减少甚至隔绝。家长过于保护幼儿,把他们庇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甚至几乎不给他们自主的空间去探索和发现自我与周围的世界,这不仅使幼儿缺失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也助长了幼儿的依赖性。由于社交技能和策略的缺失,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常遭遇同伴群体的拒斥,如被埋怨、嘲讽,甚至是身体攻击。如果这种交往失败频率不断上升,他们慢慢会加深恐惧感,丧失交往的信心,产生社交退缩。一旦他们在同伴群体中找不到安全感和认同感,他们出于自我保护便把自己隔离开来。

4.抚育不当

父母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如过分宠溺和迁就等不恰当的方式都会给幼儿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幼儿初入幼儿园出现“分离焦虑”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但是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哭闹不休不愿去幼儿园时,往往顺着孩子,使孩子失去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还有些孩子因犯错受到父母严厉粗暴的责骂、训斥或漠视,使他们在生命的早期就感受到焦虑、愤恨、内疚的人生体验。长此以往,如果得不到适时适当有效的心理干预,他们极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情感甚至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幼儿与父母非正常依恋关系的建立或经历过于严苛、暴戾的教养方式,亦会使他们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和安全,容易变得自卑、敏感、冷漠、缺乏安全感,进而发展成为孤僻的性格。

三、教育策略

1.正确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儿童社会性发展最初的场所,幼儿人际交往技能形成于其与养护者日常的观察、模仿及情感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幼儿在与其养护者的情感交流中获得语言、言语方式方法,学会基本的人际沟通交往方式策略,并通过人际交往实践活动得以强化和发展。家人之间、家人与他人之间以及家人与幼儿之间的沟通表达方式,都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幼儿个性和社会性的形成与发展。养护者对待孩子无论是过于严苛、冷漠还是过于溺爱,都不利于幼儿良好人格的形成。若要改变孩子孤僻的性格,使孩子合群向群,发展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家长就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和睦的家庭精神氛围。在一个和谐民主的家庭中,幼儿切身体验到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理解、接纳和关爱,家庭成员通过自己的行为向孩子传递爱和尊重,同时家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也为幼儿树立了榜样。在家庭爱的氛围中,孩子产生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和自尊感,进而有助于他们将爱、接纳和尊重“泛化”到同伴群体中,并通过人际交往实践活动促进自我合群心理的健康成长。

2.创设幼儿交往的机会

家长若要对孩子实施针对性的、有效的教育,就需要观察、了解、理解幼儿的个性。对于生性怯懦胆小的幼儿,应扩大他们的交际场,逐步强化其自尊感,培育其社交信心及能力;对于倔强任性的幼儿,家长可通过定立规矩的“契约管理”来辅助幼儿逐步学会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幼儿只有在社会交往的实际情境中不断实践,才能使社会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才能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自信、自尊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1]赵丁慧.学龄前儿童(3—6y)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及健康状况调查分析[D].青岛:青岛大学,2016.

[2]叶慎花.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3]巢悦.儿童孤僻行为的家庭成因[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12).

作者:马月成 韦仕英 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