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教学改革论文范文

教学改革论文全文(5篇)

教学改革论文

第1篇:教学改革论文范文

(一)教学模式的改变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的教学方法和开展整个的教学的指导方针,因此要培养钢琴演奏人才,就要将原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树立新时期的艺术教育观,真正的开展素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能弹、能唱、能谱曲的人才而不是简单的一个钢琴演奏员。将学生的钢琴教学和各种美学教育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有一种美的感受,体会什么叫做美,积极的去寻找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操、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很多艺术相关的学科也纳入到学生的培养方案当中,例如心理学、美学、音乐素养等等,多种学科共同渗透到音乐当中,搭建一个钢琴的新的教学模式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又能有力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前的教学实践主要以讲课为中心,学生听课练习为主,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到以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这也是新时代对青少年的要求。

(二)提高师资水平以及教学设备的完善

钢琴是一个以实践为主的课程,这需要教师不仅要有充分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作品分析和欣赏的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要使钢琴艺术朝着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教师不应像以前一样仅仅教学生乐理知识、各种演奏技巧,研究各种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使得学生在钢琴学习中都能得到乐趣,成为不同方面的人才。教学方面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教学设备,较好的教学设备是开展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钢琴能力的一个重要保障,扩大音乐室的开放时间,让学生可以多多的进行练习,提高其实践的能力,举行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大型场合的舞台上进行表演,增强她们的实战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演奏心理状态

学生的心理状态对钢琴的演奏效果有着十分大的影响,舞台上音响的效果,演奏者自身的紧张心理都会使演奏的效果不好,因此对演奏者的心理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生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应变的能力,在目前的教学中太多的注意学生演奏技巧,而很容易忽视了学生整体协调性的控制以及在演奏过程中不被其他因素分散注意力的能力,而这些对于一个钢琴演奏者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导致其钢琴演奏水平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是一个十分必要的教学环节。

(四)加大力度对教师进行培训

一个优秀的教师才能培育出好的学生,教师水平决定着学校的教学水平,所以高校一定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的投资,对青年的音乐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培训,提供其演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让青年教师能够积极的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讲好的经验引进到自己的学校,努力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提高做出一个保障。

(五)引入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快速发展,我国很多学科都引入了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以立体化的感觉所学的内容,钢琴教学也可以这样,可以将音乐作品、音乐会现场视频等等在上课的时候为学生播放,并在播放的间歇为学生指导,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实战的经验,又可以学习基础知识。

二、结语

第2篇:教学改革论文范文

课堂讲授内容的合理选择是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有机化学内容极其庞杂、知识点多且琐碎,反应浩如烟海。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当略去部分过时和繁琐的内容,及时补充当代有机化学最新的科研发现和应用成果,特别是生物、材料、环境、能源、纺织等领域的交叉发展及应用,还应适当介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标志性工作,力争把最新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以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和学习的劲头。此外,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及时引入与有机化学关系密切的学科,如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食品科学、农药化学等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将经典有机化学理论与学科前沿发展相结合,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又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可用性。例如,自由基是生命过程、大气污染等有关问题中常用的一个术语;等离子体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已成为一种在加工工艺和材料科学中使用的新技术;纳米材料与纳米合成技术等均可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当然它们所占时间很短,也许只有几分钟时间,而且不必每节课都涉及;但这些前沿问题一定要有,它们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将绿色化学渗透到教学中,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2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法的更新,培养创新能力。有机化学教学,不是要学生死记硬背诸多有机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而是要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维规律,培养学生敏捷、灵活、准确、独创、严密的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纯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化社会急需的创造型人才。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实际,更新教学方法,把教学分成4个主要环节,即:“读、讲、做、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本科生起点较高,自学能力较强,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预习和课后复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2)“讲”注重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按部就班地讲授,学生会感到枯燥和乏味,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降低。教师应以启发、诱导、提问、释疑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尽快明白和掌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或者将各种边缘学科的精彩内容适当引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做”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的培养。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周密思考、仔细观察、探索问题、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增设综合性、研究性实验,选择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基本操作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4)“练”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练习方式,课堂的边讲边练,课后的作业练习等等。此外,开展讨论、撰写小论文、专题讲座以及举行知识竞赛活动,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授课,可以让教学内容以各种形式呈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建造学生可参与和自主学习的环境,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展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可使复杂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具体化。有机化学结构、反应机理、电子效应等教学,概念多且抽象、枯燥,因学生缺乏空间结构意识和空间想象力,黑板上的平面板书无论如何也难以唤起学生的共鸣,是教学的难点。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插入图片和视频,动画或漫画,逼真的主体画面、清晰的比较鉴别、精练的规律归纳,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另外,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较好地解决当前有机化学课程(特别是非化学类的有机化学课程)学时数少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注意和课程内容的有效结合,做好相应的编排和合理使用,避免因为过分追求信息量而出现的内容混乱及繁杂。另外,当前学生的社交手段中,网络是重要的一种方式,QQ、BBS等使用较多,如何利用这些媒介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而提高他们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有机化学内容分散,知识点多的这种情况,我们充分利用了网络媒介进行课下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利用FTP进行课件公开,方便学生查阅,创建QQ群进行讨论和答疑,并在QQ空间上将典型问题列出并加以解释,这种方法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并且可以及时获得疑难问题的针对性解答,拉近了师生距离,也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4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有机化学是我校的校级精品课,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大学二年级开设。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实验技巧、独立实验能力提高的阶段,因此做好这一阶段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4.1将单元实验整合成综合型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化合物的制备,大多是单个有机化合物的制备,缺少综合型、设计型与创新型强的实验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型实验是该实验课程知识的综合体现。所谓综合型实验既包括多步骤连续综合实验又包括合成、分离、提纯以及检验等实验。多步骤的综合实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缓解由于扩大招生,学生人数增多,实验药品消耗多的矛盾,节约经费开支。同时,多步骤综合实验,由于试剂的回收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特点。

4.2增加绿色应用性综合型实验

随着绿色化学的提出,科学实验的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因此,我们增加了天然有机物提取等实验内容,如从茶叶中提取可作为中枢神经兴奋药的“咖啡因”和“茶多酚”,以取代原有机化学实验中毒性较大的“环己烯的制备”和“偶氮苯的制备、光异构化和薄层色谱实验”两个实验。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将实验成果及时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意识。

4.3开设开放实验

在本科生完成有机化学实验必修课的同时,适时增设开放型试验。开放实验首先要满足以下一些要求:①具有综合性;②实验的绿色化;③必须是学生爱做的实验;④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水平。另外,还要具有如下五个特点:一是实验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二是实验内容上的开放;三是指导方法上开放;四是教学手段和管理手段的开放;五是实验教学评价的开放。这种实验教学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克服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比较被动的弊端,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5结束语

第3篇:教学改革论文范文

在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时,要考虑清楚社会对日语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认清楚大学日语教学的新目标,社会发生的新变化。通过对部分学生的调查可知,学生学习日语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为了出国深造,更好地用日语交流;另一个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和日语有关的工作。所以,在编制日语教材内容的实际过程中,就要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比如加大日语写作的比重,培养学生用日语撰写相关应用文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日语实际应用水平,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学校要深刻地理解教学理念,以“提升学生的日语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强化学生运用日语知识的能力。在课程的设置上,学校要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同时,专业选修课以及公共选修课也不容忽视,应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专业选修课的设置上,应该加大对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社会的教学。公共选修课应该拓宽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要关注市场的就业信息,近年来,懂得多种外语的人才受到企业的青睐。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注重日语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其他语种的教学。

二、教学模式

目前,很大程度上,日语教学模式仍旧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如学生的日语知识会得到增长,尤其是日语的语法以及句子结构等。但是,也有自身的缺点,如,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低下,学生的日语水平不能够很快得到提升。因此,对传统的日语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培育出新的日语教学模式,大有裨益。

1.情境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采用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日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授语法以及词汇的过程中,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强调死记硬背的重要性,学生感觉学习的过程比较枯燥,且容易忘记。如今,教师采用“情境式教学模式”,就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学习日语知识,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去感受日语的美,学习兴趣会增加。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会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

2.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日语课堂中来

第4篇:教学改革论文范文

1.灵活使用“导学案”

所谓导学案,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以素质教育的目的为目标,经过集体教师的研究和个别教师的备课再经由集体教师研讨而制定的教学方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促使学生全面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使用导学案,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达到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目标,还可以达到掌握学习能力的高级目标。一般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总结拓展三个步骤。通过这三个步骤,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也是掌握基础目标和高级目标的重要的方法。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对某个化学元素进行解释时,课前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搜集一些资料,比如元素的简介、发现者、主要用途、性状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充分的地调动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提高同学们互相合作探究的乐趣,体验获得知识的快意。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适当地总结和评价,让学生把握重难点,知识精细归类化,拓宽了知识面。

2.艺术化的点评

近年来对于评价体系的研究也很多,教师可利用各种资源,考虑多因素影响,制定新型的评价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说教师是学生和知识之间的一座桥梁,对学生的及时和有效的指导能使学生快速地领会知识的内涵。在初中化学教育课程中,教师的重要活动之一便是对学生作品的点评。教师要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初中生学习的并不是专业性的化学类知识,是生活类的化学知识,因此,我们要将点评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在点评时,不能仅仅强调学生的化学知识的应用技能,因为过分强调技能,会造成学生机械性的学习,并且容易乏味,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的点评需要注意用富有艺术性的语言,对于学生认知上存在困难的知识点需要给予强调并注重相应的引导。

二、注意师生角色转变

第5篇:教学改革论文范文

1.1教学内容枯燥

总线技术发展迅猛,种类众多,且每种总线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各自的应用范围。就现场总线而言,常用的形成标准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有几十种,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总线技术更新特别快,而教材的编写或使用具有一定周期,这使得总线教材较之总线技术的发展容易滞后,不利于学生对当前科技前沿知识的认识。[3]目前总线技术的教学内容,通常是先介绍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通信的构成、传输方式、编码、复用技术、交换技术等;然后介绍总线技术的一般概念,包括总线和接口标准分类、组成、性能指标、层次化结构等;再选择几种最有代表性的总线加以学习,常见的有RS-232C/RS-422/RS-485、STD、GPIB、USB、IEEE1394、CAN、PCI、VXI、PXI等。目前的总线技术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传授,如某种典型总线的主要性能、特点、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等。缺乏在实际举例中实施教学,教学容易陷入内容空洞,造成了教学内容枯燥乏味,过于死板,使学生脱离实际,不能学以致用。

1.2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高校在总线技术教学过程中,太过于模仿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仍以机械讲授为主。教师在理论课上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实验课又严格限定学生必须按照既定步骤进行操作;看重总线技术教学的理论性质,把过多的精力投放到教学的环节当中,并没有认识到总线技术课程带有的应用特征,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状况。这种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气氛沉闷,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应用教学资源,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综合能力。[4]学生更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提高,与总线技术的实际应用形成较大的反差。因此,改革计算机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1.3实验环节欠缺

总线技术是一门专业应用类课程。与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不同,专业应用课程教学要做到理论和实验并举,并且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目前,总线技术实验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合适的实验平台。市场的总线实验平台的编程往往比较复杂,不利于学生上手;一个实验平台的总线种类有限,不利于实验内容的扩展;先进的总线平台价格较贵,限制了实验平台的更新;由于总线技术发展较快,总线技术实验内容编写与修订的速度往往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各种软件、硬件设施的淘汰率非常高。[6]除了实验平台的问题之外,实验内容也难以设计,如利用某种型号的总线完成数据传输。可以用高级语言编程调用库函数实现通信,但这种简单实验学生不能理解总线上实际的时序,也难于把握不同总线的区别。如果从与硬件相关的底层程序开始设计,又缺乏足够的实验课时,而且对本科生教学来说也缺乏必要。

1.4考核方式落后

考核是学习的重要环节,考核成绩既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考核方式必须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考核成绩是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也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反映。目前总线技术课程的考核形式是卷面考试为主,成绩评定通常以平时成绩和卷面考试成绩相结合为主。考核的焦点是知识的记忆程度,而不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不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实验成绩在总成绩的比重偏少,有的高校规定考试成绩在最终成绩中的占比不少于70%,限制了实验成绩的占比,不利于反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导致学生常常死记硬背教学内容,而不关注培养自身的动手能力。二是实验成绩的评定方式落后,以按照实验教材的步骤完成预定目标为主,这种机械式的实验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无法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

2总线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1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对教和学两方面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教学观念直接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展开,所以要对总线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总线技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深入学习教学改革的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只有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把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到总线技术教学改革的实际工作中,从基础做起,不断探索和实践教学改革,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改革的主体作用,促进高校总线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2.2合理构建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指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与学生有意传递的信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以总线技术的知识体系为依托,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通过不同渠道,广泛搜集信息资料,优化和丰富教学内容。由于总线技术发展较快,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注重知识的更新、拓展和延伸。作为一门专业应用类课程,教学内容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市场上专门为总线实验开发的教学平台之类有限,往往没有适合于本专业的实验平台,可以购买ARM、DSP等开发板,自行设计电路,组成适合教学的总线实验平台。自行开发实验平台可以更灵活的设计实验内容,也方便和专业其他课程相结合,组成综合性的实验课题,使得构建出的教学内容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总线的知识理论体系,也能与其他课程融会贯通,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3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研究性教学方法是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典型特征,是培养和提高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开展了研究性教学的改革。由于总线应用广泛,便于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和其他专业课程结合,列举出各种应用实例,以例子来引导教学;以教授的典型总线为背景,和其他专业课相结合,设计一些综合性、研究性的小课题,由学生自己分析需求、查找资料、选择器材、搭建硬件、编写软件并调试,使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收,转变成自行探索和发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4改革考核方式

改革考核方式可以从加大实验成绩在总成绩的占比,并引入多种考核手段两方面入手。总线技术作为一门应用类课程,理论知识是为专业技能服务的,在实验中反映出的技能在根本上体现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加大实验成绩占比,可以突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除了卷面考试之外,可以采用布置研究性实验作为大作业,以实验结果展示、小论文、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多样化的考核方法有利于避免学生平时不听课、考前临时抱佛脚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测试专业,可以构建基于PCI、PXI等总线的虚拟仪器;再如计算机专业,可以构建基于外部总线的多机通讯系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这些研究性实验,可以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去运用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变死学为会学活用。

3总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