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继续教育论文范文

继续教育论文全文(5篇)

继续教育论文

第1篇:继续教育论文范文

1.1学员水平参差不齐

许多学员学历不高,业务能力不强。一方面,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很多来自基层农村,相当一部分未受过系统正规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或仅有具中专及以下低学历,甚至还有完全无中医理论基础或从事西医的人员,这些学员来听中医经典临床课程,自然会有很大难度。另一方面,目前许多基层中医生思维西医化严重,成为阻碍中医临床人才成长的一大顽疾。一些中医临床医生虽经正规中医院校教育,工作多年,但中医思维退化,不喜辨证,常喜欢将中医某药某方与西医某病直接挂钩,这样或可一时取效,但无法使临床水平稳步上升。

1.2传统文化、中医思维缺失

新医改所呈现的其实就是“以人为本”。医学是治病救人的学科,尤其中医理论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大医精诚”、“厚德济生”、“仁者爱人”,“医者,意也”,不了解这些,便无法理解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衡的健康观,以及调和致中的治疗观;也无法深入理解阴阳五行互根互用、生克制化、天人相应等理论,给学员中医药水平的提升带来巨大障碍。

1.3教学安排及相关管理工作须进一步调整加强

近年许多高校因中医药专业招生规模扩大,结构不尽合理,教师连本科生的教学都忙不过来,继续教育方面更显捉襟见肘。高水平的教师较为稀缺,部分教师从高校毕业后即从事教学工作,无临床经验,对《伤寒论》这样的临床经典课理解体会不深,照本宣科,讲课不生动。另外,继续教育多采用函授集中授课的形式,大量知识浓缩在较短的几天内灌输给学员,填鸭式的教学使学员难以全部接收,教学流于形式;同时继续教育的管理较为松散,学员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屡见不鲜,考试监考形同虚设;许多学员平时工作忙,又不能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作弊现象普遍。

2提高《伤寒论》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2.1强化教学管理,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

开展对未经培训和培训不足卫生技术人员的补课教育,使其具有一定中医专业基础后再进行《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理论培训。管理上,一方面对学员严格考勤及考试监督,规范课堂管理,严格考核制度;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例如具有较强临床能力,条文与之结合,旁征博引,讲解起来方能引人入胜。

2.2改进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

2.2.1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注重中医思维形成:与现代医学对抗式的治疗思路不同,中医治疗讲究平衡、和谐。我国自古便有“医者仁术”之说,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医学是“仁”与“术”的统一。告诉学员,医生不是仅仅治疗“人的病”,而是治疗“病的人”。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对于理解中医文化、中医理论及减少医患矛盾十分有益。这也与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会议通过的《爱丁堡宣言》中“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的要求相一致。中医临床人才是能够运用中医学理论和技术解决保健问题的专门人才,其关键就是能熟练和自觉运用中医思维方法处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员的中医思维及其运用能力是中医经典著作教学最根本的目标。而《伤寒论》作为现存最早的一部辨证论治专书,以六经辨证论治为特点,学员通过学习《伤寒论》,应能掌握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学会用中医的思维去思考处理临床证候,掌握临床辨证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并掌握《伤寒论》中临床常用方证或证候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应用,从而为提高临床各科辨证论治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伤寒论》的继续教育教学还担负着弥补文化断层、提高中医素养、训练中医思维的重要任务。除教学主管单位应配合安排一些中医药文化课程外,教师也可在讲授《伤寒论》时将中医思想、文化、思维的培训渗透入讲解内容。如讲授58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时,便可引导学员深入理解“阴阳自和”的含义,并与《内经》中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理论相联系。

2.2.2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上教师不停口,学员不停手;教师教得辛苦,学员学得被动;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学员感觉枯燥,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避免理论知识的简单重复、授课方式单调,应积极寻找讲解内容的合适切入点,尽可能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讨论式、临床实践、PBL等教学方式,情境式模拟或还原临床实例,可将书本的抽象理论内容转化为生动具体的案例,使学员身临其境,调动学员兴趣,使学员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缩短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差距;这种参与性、互动式的教学也能吸引学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可促进学员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2.3将与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贯穿学习内容:如讲授“少少与饮之”、“损谷则愈”时,可介绍现在较为时兴的“整合医学”;讲授146条柴胡桂枝汤时,可介绍日本腹诊的经验,用于治疗癫痫;讲授大承气汤治疗阳明腑实重证时,可介绍中医药治疗急性热病重症及高血压脑出血中风昏迷的一些进展;讲授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时可配合讲解一些中医药参与临床危重病症抢救的进展等。

2.2.4精选教学内容,侧重临床实用:《伤寒论》继续教育,尤其是函授班,课时少,多是集中授课,讲解无法面面俱到。因此我们在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精选教学内容,确定了重点讲解的40-80条。这些条文均为各经提纲证,或理论上十分重要,或临床上常用多见、运用较多而又疗效卓著的方证。使学员们能较为容易地上手运用,提高临床疗效。针对部分学员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教师在讲解时还应联系以往学过的中医基础理论、诊断、中药、方剂等知识点,将原文和方证分析透彻。讲解不能贪多求快,不求面面俱到,但拿来讲授的条文一定要清楚透彻。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培养学员的分析和自学能力,以及中医思维形成和应用能力,即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3注重长期教育及终身教育

2.3.1帮助学员树立终身教育观念,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将“构建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终身教育”这一术语,1965年由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rlLengrand)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上提出,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应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学习者不仅要学习已有的文化,更要培养个人对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性。这一概念的提出使教育超越了院校教育的局限,获得全新诠释,从而扩展到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空间,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道路。这种观念要求我们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教会学员如何学习上,而不只是单纯的传授与讲解知识。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一次性传统教育中掌握一生所需的全部知识技能。以往继续教育授课的短期性、临时性,使教学过程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其教学效果有限。因此,使学员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可鼓励学员在基层跟随有一技之长的医师学习抄方实践,学习和继承民间老中医师独特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加强临床能力,在此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多读多思,加深对《伤寒论》的理论与方药的体会和认识。

2.3.2充分利用学校的精品课程网站、教学论坛、视频,进行远程网络教育:借助高校的精品课程网和网络平台,教师不仅能在课堂上言传身教,也可为学员在课后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为教学内容服务。网络教育可以补充短期集中教学课时不足、效果有限的弊端,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方式便捷、灵活。借助教学论坛,也可实现学员之间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使《伤寒论》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并可长期持续下去,实现“终身教育”。目前流行的微博、博客以其有效性、开放性、交互性、灵活性有望成为新的师生互动交流与学习平台。

3小结

第2篇:继续教育论文范文

“学习”“、思考”“、实践”是人生进步的“三部曲”。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在参加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教育,对教师个人不断进步,对学校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通过反思我认识到:

1.1我们有没有“一桶水”?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一桶水”,经过这么长时间不断地倒给学生加“跑冒滴漏”,到底还剩多少?难道我们就守着这半桶水施教在21世纪?

1.2在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仅有“一桶水”够不够?

1.3即便还有“一桶水”,那“一桶水”的水质怎样?是活水还是死水?

1.4即使有“一桶水”是否一定能倒给学生“一杯水”?我们有没有卖油翁的本领?

1.5同样倒给学生“一杯水”,我们所付出的劳动和花费的时间一样吗?这里还有一个效率的问题,是否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

1.6学生的“一杯水”一定能用教师倒吗?教师是引领学生学会“取水”而不是教学生等待“倒水”。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充实丰富自己,不断研究探索,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与时俱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2以学习促进业务水平提升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第八条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及更新与扩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师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鉴于这样,本人的具体做法:

2.1变“一言堂”为“百花齐放”

这就是只有原来的一个人讲多数人听改为共同探索一个问题,大家各抒己见,最后集思广义。如: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高年级语文的分析和写作能力如何提高?怎样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进步?现在高年级写作的大方向是什么?怎样培训孩子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和能力?怎样培养孩子观察生活、自然、社会的习惯和能力?怎样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或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等等。这样教师们既不敢到烦,也不感到累,倒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把问题就搞定了。教师们都兴趣高昂,因为他们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各自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教师们每次都拿着笔记本认真地记着自己认为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每次这样的活动结束教师们都收获很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这就叫因地而异,这就叫校本教研。

2.2说课“大练兵”

“说课”也是教师比较烦的一个话题,因为一个人站在讲台上面说,许多人坐在下面听,这样既让老师厌烦,又让老师发怵。而我改变一下方式,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坐在一块用同一个课题做上十几分钟的准备梳理一下授课过程,尔后单独说自己的授课过程,最后我按照新课堂要求把所有教师的过程中的优点汇总一下,则是一堂比较完美的新课堂教学。这样教师们都觉得非常随和不压抑,所以也不感到烦,同时潜意识地把新课堂带到了教研活动中。有时就同一篇课文单独只谈怎样渗透思想教育的问题。因为这语文课的根本,也是育人的一个重要因素。让教师们根据课文的内容来设计怎样渗透思想教育,看谁得方式最实用最有效,这就达到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善良的人品,健康的人格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教师的师德,师表,师能。

3以学习促个人素养提升

第3篇:继续教育论文范文

1.1医学院校化学学科特点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医学

院校的化学相关课程,往往作为医学基础课在第一学期开始开设,学生刚刚步入医学殿堂,对于医学知识兴趣很高,但是却不能正确认识化学对于医学的重要性,只是对临床专业课充满了兴趣与期待,另外由于化学学科需要记忆的内容多,知识点比较零散,课程枯燥,所需理论不能马上转化为实际应用,实用性不强,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学习的兴趣,主动性较差,从而导致了化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厌学。归咎其原因,就在于教师,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1]。这些关键就在于化学教师要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在讲授化学理论时,能够引入医学知识,深入细致的阐明医学与化学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主动接受。目前,医学院校的化学教师多毕业于各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在医学院校教学工作中,面临两个最突出的问题:一是更新知识途径狭窄,医学院校化学教材更新换代周期一般较长,教师周而复始地讲授同一本教材,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又少,结果造成知识结构的萎缩、陈旧,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二是医学知识匮乏,由于化学教师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医学教育,所以在讲授化学与医学的联系时显得力不从心,一些生动的医学例子,自己不理解,只得被迫割舍。

1.2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伴随

着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已发生了转变。课堂教学已由单一的板书、挂图、模型,转变为了图片、影像、动画、声音、模型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充分激活学生的感官,教学内容更直观、更形象[3]。尤其是随着电脑虚拟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投入少、教学效果明显的虚拟实验室、仿真实验操作软件。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才能驾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从事化学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计算机水平普遍不高,缺乏必要的计算机系统培训,仅仅只能满足简单的操作,较为熟练的掌握Office办公软件,但是对于制作课件的Author-ware、Director、Flash、Dreamweaver、Photoshop等多媒体应用软件知识极其欠缺,尤其是对美国剑桥公司出版的世界最优秀的化学桌面软件ChemOfficeUltra化学辅助系统知之甚少,导致了制作课件水平较低,往往只是板书或教材的搬家,没有体现出多种媒体的综合应用,教学课件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4]。

2医学院校化学教师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措施

对于医学院校的化学教师而言,应该结合所授课程的专业特点,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理论基础,提高业务素养。

2.1通过自学努力提高化学教师的医学素养

医学院校不同专业的化学课程主要有《医学化学》、《基础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这些课程基本上都是化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对于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而言,这些课程的化学功底都比较扎实,但是在讲授过程中却无法与书中渗透的医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因此这就要求化学教师首先应在吃透所授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性的查阅医学相关书籍,特别是《生理学》、《生物化学》,学习掌握医学知识,做到言必有据。这样才能保证在讲授的过程中,阐述医学知识,分析化学反应在生命体内的转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6]。另外,为了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可以查阅一些计算机书籍,系统的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Office办公软件、化学专业软件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的操作。

2.2通过听课系统的学习医学知识

化学教师除了听同科老师的课,取长补短,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外,重点是系统、全面地听医学课程。这并不是要求化学教师跟班听所有的医学课程,可以先选择有代表性的和自己讲授内容直接相关的学科,譬如《生物化学》等,每学期可以坚持跟班听取一门,以后可以听取其他学科,积少成多,逐步消化,提高自己的医学知识水平。另外,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中,自己所授课程有关的精品课程资源,或其他学校教师的授课视频,借鉴别人的经验,取长补短,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

2.3通过继续深造努力提高知识涵养

化学相对于其他医学学科而言,知识更新速度较慢,但是化学教师不应该满足于现状,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学历教育、短期培训或者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充实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学历[7]。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不断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时时学习,处处学习,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涵养,创新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4通过实践不断反思提高教学水平

化学教师应该边自学边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里的实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给医学专业教师说课,重点说化学教材中所涉及医学的内容,找问题,查漏补缺,严格杜绝讲错医学知识。二是边用边学,使用一系列辅助教学软件,制作高水平、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8]。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才能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进教学效果。

3结束语

第4篇:继续教育论文范文

上述三方面的特点表明教师继续教育具有特别突出的意义且有规律可循。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一种是自主参与方式,包括根据自我职业生涯设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也包括自主选择函授、自学考试等。第二种是参与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方式,包括进修学校组织的培训、高校组织的培训及校本培训等。第三种是远程培训,包括“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

二、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之间在继续教育的内容、目的方面各有所侧重,同时也反映着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但作为三种教师继续教育形式的全面参与者,笔者感到它们都存在着自身的弱点和问题,这些弱点和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从第一种形式即函授和自学考试看,这两种继续教育形式虽然已经不是主体形式,但在整个教师继续教育中仍占据相当的比例。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两种继续教育形式作为主体,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为目的而盛极一时,并取得了骄人的成果。进入21世纪以后,在以提升教师素质为目的的教师继续教育中,函授和自学考试作为提高学历层次的补充,虽说仍然具有其价值和意义,但是它也将20世纪长期运行中积累的问题带到新世纪,并对以提高教师素养为目的的继续教育产生影响。其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观念滞后。许多教师以提高学历为目的参与函授和自学考试的培训,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往往选择容易过关的专业,而不是自己教学所从事的专业。“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是普遍现象,极大地浪费了教学资源。观念滞后还表现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陈旧、讲授淘汰知识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地存在。学科课程教学论是中小学教师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但是一些函授和自学考试中,这些课程的内容滞后到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在某省的自学考试中《语文课程论》的教材竟是1995年的版本,它不仅无法容纳2001年以后才颁布和实施的新课标的内容和理念,且早已经不再出版,学员只能用翻印的老版本学习。接受这样的继续教育,不仅无法提高教师的素质,而且会扰乱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是管理混乱。函授和自学考试虽然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因此,长期运行中积累下来的问题,在管理松动的情况下便大行其道。首先是教材使用混乱,函授教材完全由主考学校选定。主考学校的这种自主性导致自编教材泛滥,这些教材不仅缺少规范性,许多知识和观念也都存在问题,将其作为学习的依据,其对教师的误导是不可避免的。其次是抄袭严重。函授考试和自学考试中的考试,抄袭是一种普遍现象。这里既有学员的原因,更有办学单位笼络生源的原因。这就进一步导致了这两种继续教育方式效果不佳。第二种培训方式是培训机构培训,包括进修学校组织的培训、高校组织的培训及校本培训等。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普遍对继续教育缺少内在需要,而这种方式的培训又往往安排在假期或休息时间,因而缺少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讲授的内容往往是一些宏观理论,缺少教师解决具体问题的对应性,尤其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对中小学的现状并不十分了解,只是空谈,无法真正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第三种培训方式即远程培训,包括“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是目前和今后教师继续教育的主体和发展方向。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的特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培训活动。但由于远程继续教育仍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所以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以最具影响力的“国培计划”为例,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系统设计需进一步完善,学习情况没有及时准确的记录,学习者和没学者无法区别。缺少严格有效的监控机制,教育评价存在片面性。二是以高师院校为主体实施“国培计划”,师资质量和办学条件基本上能够得到保障。但针对性强、适应性高的培训课程和研修资源却极其匮乏,与中小学教师的需求有相当大的差距。三是由于以上两种方面的原因,教师缺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许多人为获得继续教育学分而参加培训,作业的抄袭率非常高,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效率。

三、解决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上述对于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只是对现象的罗列,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以深入挖掘其成因为前提,透过前面所列举的一系列现象,我们将其成因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管理方面的问题。管理观念滞后极其混乱不仅造成了函授、自学考试等非主体教师继续教育出现一系列问题,而且也造成了培训机构培训和远程培训的诸多问题。因此,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继续教育效率为目的的改革势在必行。第二是培训目标与教师参与培训目的的矛盾。为提高学历而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仍然是函授和自学考试的主体。为获得培训分数而被动参与“国培”“省培”“地培”的普遍性,严重影响着教师的主动性参与,使提高教师素质的目标无法充分完成。第三是监督、评价和验收机制不够健全,使继续教育过程怠慢,结果造假现象普遍存在。根据上述对存在问题现象的原因分析获得的解决策略也有三个方面:第一,继续教育主管部门与用人单位对继续教育进行统筹和规范。根据教师继续教育的特点,进行整体设计,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具体方案是,根据教师继续教育终身性特点,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成为从业需要的自觉行为。根据教师继续教育的阶段性特点,建立与教师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继续教育目标和方式。根据教师继续教育非系统性特点,建立与知识更新、技术进步同步的培训内容调整机制。使已有的系统在不断地吸纳新因素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和创新。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管理系统,形成上下一体、左右联系的教师继续教育实施网络。所谓“上下一体”是指教师继续教育的主管部门与具体实施部门一体化,避免上下脱节造成的混乱,使“国培”“省培”“地陪”“校培”行动统一,目标一致。“左右联系”是指教师继续教育具体实施部门与接受培训的教师所在学校进行密切联系,统筹培训计划,规范培训内容和方式,改变目前存在的教师继续教育实施部门,不顾中小学校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盲目的或一刀切式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效率。第二,教师继续教育要紧紧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展开。教师继续教育实施中目标的模糊和错位是造成教师继续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的原因。当前和今后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影响这个目标实现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应试。

第5篇:继续教育论文范文

一、当前继续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1.1继续教育教师队伍依托普高师资,没有适应自己的师资

继续教育学院是大学或者高职院校的一个二级学院,继续教育专业依托于各二级学院开设的专业而开设继续教育专业对外招生,这本是给继续受教育者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平台,继续教育教师队伍都是校内专职任课教师兼职上课。但是诸多问题也接踵而来,教师队伍“一刀切”上课形式很常见,教师们拿着对待全日制专业课件授课转进而对待继续教育专业的学生授课,授课内容无丝毫改变,理论性强,授课内容不适合继续教育学生,兼职教师们普遍不懂继续教育的学生学习特点,不懂学生继续教育的本质需求。另外,这些兼职教师本身在学校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外加周六日的继续教育授课,时间排满,而人的精力却有限,教师精神面貌都会受到影响,教学质量也可见一斑。

1.2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师德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适合的再好也未必有用。目前,较多继续教育学院教师队伍来源噱头很大,高职称高学历聘请而来,但是很多教师并不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对待教学敷衍了事,责任心不强,上课流于形式,对学生知识能力培养与继续教育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有的高职类继续教育学院教师对于学生考勤,学生上课满堂无人听讲现象听之任之,而成绩都给予合格办理,长此以往,学生混文凭说法被很多人认知,学不到真正东西,直接从本质上否定继续教育。这些都跟教师队伍素质有关,空有高素质,却无师德。

1.3量贩式授课,教师课酬偏低,兼职教师中坚力量,导致师资队伍不稳定

继续教育学习形式的灵活性,学生上课时间与全日制学生不同,普遍在周六日或者晚上上课,授课内容一整天上课或者连续几个晚上上课,故而量贩式的上课导致课酬与平时依靠职称给予课酬较之低很多,外加本身是兼职教师,无相关约束,流动性大,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教师队伍不稳定,对继续教育了解,学生了解每每经历着从陌生到熟悉又到陌生的循环,严重不利于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技能知识的掌握。

二、加强继续教育师队伍建设主要措施

终身教育也即继续教育要落地扎根,并真正对个人,社会有实质的意义,就必须从教师队伍建设开始,从发展适合继续教育发展的特色教师队伍开始。针对以上继续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如果扭转这些不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只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真正发展继续教育。

2.1稳定教师队伍,国家教育部门应大力鼓励教师上继续教育学生的课

出台相关政策,让继续教育成为影响其评职称,评先进的加分条件,而不是作为休息日纯粹的赚取外快。各高校二级学院应鼓励教师上继续教育学院学生的课,继续教育学院应提高教师上课课酬,吸引有能力,有教学责任心的老师前来上课。比如,有些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招聘校内外优秀教师兼职上课,以略高于平时课酬的形式吸引各方教师前来。此外,继续教育授课所取得成绩也被二级学院所认同,被教育部门所肯定,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稳定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2.2提升教学质量,引进、增加企业型教师比例

继续教育学生来源比例最大的是社会工作者,之所以再学习,本质上说是技能,知识的学习,更甚者说,是希望能立刻学以致用,即刻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并创造价值的那种。学习的功利性更加明显,显然,高校教师的书院式教学并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要求继续教育学院管理部门从企业中引进企业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真正的学以致用,吸收经验。高校教师与企业教师相结合,定能提升继续教育教学质量。

2.3定期对教师队伍培训,对教师授课对象,授课想法进行研讨

继续教育学生不同于全日制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不能一视同仁,这就要求教师们学会了解学生,了解继续教育最新意义,理解市场发展对继续教育的要求。教师们定期开展培训,参加继续教育研讨会有利于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教材,对学生,对社会市场的了解,有的放矢教学,让学生学有多得,学以致用,对他们立足职场,展望未来都有作用,学生肯定会喜欢。

三、小结

综上,继续教育与全日制教育相得益彰,对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继续教育让新知识、新技能再学习,再掌握,培养了大批次继续教育人才,让人才能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这些都离不开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师们,只有建立适合继续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稳定师资,做好师资培训,才会让继续教育有真正的价值体现,学生能学以致用,意义深远。

作者:何静 单位: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

一、目前高中教师脱产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实施中绩效不高

高中教师短期脱产继续教育、中长期脱产继续教育比例严重失调。高中教师大多面临课业重、时间紧的现状,假期时间不完整,难以完成真正意义上的中长期脱产进修,零散的短期学习难以将知识形成逻辑严密的体系,且缺少时间整理归纳,效果欠佳。而非脱产继续教育过多占用教师休息和工作时间,使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矛盾日益显著。且培训内容陈旧单一,过于理论化、经验化。

(二)自主动力不足

教师对于“十二五”时期培训计划的落实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差,出现了官方成绩和教师自我效能感信息不对等的现象;高中教师课业工作压力大,升学任务重,不能静心进修学习;缺少与脱产继续教育相联系的激励机制。

(三)经济利益的影响

经济发展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使教师对自我提高的追求减弱。出于生存需求的考虑,很多高中教师宁可做有经济创收的事,也不情愿进修学习。

二、保障高中教师脱产继续教育实施的思考和建议

(一)立法保障

各国政府自上世纪中叶开始就非常重视和支持教师在职教育,一些国家通过相关内容的立法来保障教师在职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这一点我们可参照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相关制度,结合我国高中教师的教学特点,以明文规定教师可享受的带薪脱产继续教育的权力。如规定根据高中教师连续从教年数的不同,可享受数月至一年的不同时间的学术休假,教师可以利用学术休假到国内外大学或学术机构进行学习或开展研究活动,旨在更新知识、发展能力、完善教育技能和技巧,促进在职培训的同时也给予教师脱产继续教育的权力保障,并以立法形式确保教师以带薪形式完成脱产继续教育的权益。

(二)加大投入

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大在高中教师中长期脱产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并监督这部分资金专款专用。政府对学校的经济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高中学校经费负担,保障教师脱产继续教育特别是中长期带薪脱产继续教育的贯彻落实,使高中教师中长期脱产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管理部门应根据各科各类教师专业的不同特点专项拨款,用于高中一线教师的研讨会、参观教学和国内外进修等。

(三)加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1.改变单一的传授方式增加操作性、参与度强的内容,参加案例式教学也要避免仅仅对文字的分析,加大体验式教学的比例,如采用示范课评讲、示范课优缺点辩论等方式。

2.加快培训内容更新与曾经的“重视教学课件制作”不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有不同看法———“课件做得再漂亮,也不如教师的内心丰富”。而对于处在第二教学阶段的高中教师的脱产继续教育内容应减少教育管理理论学习的比例,增加“研讨式”交流内容学习比例以及加大有研究能力的一线教师授课的比例。在课程内容的设定上,应让更多的高中一线教师和管理者参与课程的制定。虽然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可能多从自身利益出发,有时观点不免偏颇,但研究者和决策者可以得到他们最真实的感受,从而才能真正发现、协调、解决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制定出的方案更具实效性。

3.给高中教师减负这里所说的“减负”是要增效减负,减少部分高中教师各种课外的任务比赛和非脱产继续教育学习等负担。这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配合重视才能贯彻一致。应当注重高中教师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的身心休息,重视教师的教学办公效果和质量,否则,高中教师无心考虑专业发展,更不利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

(四)建立长效机制

1.转变观念树立良好意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高中学校行政领导要改变对待高中教师脱产继续教育问题的看法。学校管理者应正确认识高中教师进行各种与教学工作相关的脱产继续教育和学校其它工作的逻辑关系。从较高的价值层面上讲,实现教师的个人追求这一结果,仅仅是国家和学校支持高中教师脱产继续教育的价值之一。做好高中教师脱产继续教育工作可为区域性教学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形成良好的传统,有利于发展国家的教育事业以及其他各项事业。

2.加大带薪脱产继续教育的比例目前,短期脱产继续教育和中长期脱产继续教育的比例严重失衡,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在教师继续教育安排上应加大中期和长期脱产继续教育的比例。高中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要确保高中学校的贯彻实施。

3.纳入学校绩效考核内容建议上级管理部门将学校每年完成的高中教师中长期带薪脱产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以此督促学校增加中长期继续教育的机会。

4.减少定性考核内容这一观点与“十二五”期间多地区“将形成教师培训学分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晋升相联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一观点不同,研究者认为这一机制的激励的作用局限性强。定性考核的内容更多注重了约束而非激励。如果以提高教师薪资待遇作为激励,这更符合教师的生存需求。对于约束机制,研究者认为需要约束,但不能与约束挂钩太过紧密,否则会形成教师一味应付完成任务而敷衍完成学习内容的问题,有悖于继续教育实施的初衷。

三、加强研究,防止脱产继续教育带来的问题

教育部门要重点考虑到学校在管理方面面临的困难,尤其是学校在教师脱产培训期间授课教师人手不足的问题。一些地区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开始研究制定教师带薪脱产培训的相关政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鼓励发展教师脱产继续教育培训的同时,一定要想到如何帮助学校解决教职人员暂时性短缺问题,以及教师参加中长期继续教育不能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效果这一难题。其次建议学校在对待高中教师中长期国内外带薪脱产学习进修问题上,要首先迈出信任教师的关键一步。学校管理者应学会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注重教师人性中积极的方面,教育管理者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将管理注意力转移至教师个体潜能、乐观以及积极的心理品质方面。这样的信任利于建立教师和学校之间稳固的情感基础,也有利于营造学校和谐的情感氛围和传统的形成,从而使高中学校教师脱产继续教育良性发展。

四、结语

高中教师脱产继续教育的意义在于在不形成高中教师教学工作负担的前提下通过继续学习,结合教师原有的知识系统和教学经验,最终形成教师独到的教学心得和知识见解,提高教师个人修养和教学魅力,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充实发展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内容。高中教师脱产继续教育的问题由来已久,虽然“十二五”计划中反复提到要制定相关政策和保证措施以及改革方案,但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议相关部门在出台相关改革政策时仔细调研、反复实验论证,充分预知政策和立法出台后引发的问题和副作用,并研究出辅助该政策和立法的补充政策和方案,使其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保障性。

作者:包颖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第三篇

一、“双导师制”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1.系内指导教师的职责

青年教师上岗后,系里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研究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首先,在新教师走向讲台之前,指导教师要向他们详细介绍系里的教育教学情况以及教学改革情况,使其对教学对象以及系里的教学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并帮助青年教师制订三年的“继续教育”计划。其次,指导教师不但要在课堂教学方面指导青年教师备课、撰写教案、试讲,而且经常为青年教师讲授示范课,并在课后进行总结、交流。最后,青年教师要定期向指导教师和系相关领导讲授汇报课。在汇报课结束后,青年教师要对自己的汇报课进行反思,然后与指导教师进行交流。通过多次的“示范”与“汇报”两类课型的交替进行,加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定期开展青年教师的教学评比活动,一方面,可以全面掌握青年教师的教学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通过评比,奖励优秀、查找不足,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促进全系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2.系外指导教师的职责

青年教师上岗后,系里与当地幼儿园领导协商,选择幼儿园一线的优秀教师担任这些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这些青年教师每周集中2-3天的时间,深入幼儿园进行调研、学习。幼儿园的指导教师对他们进行全方位指导。首先,指导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所讲授的课程,写出到幼儿园的具体学习任务。其次,帮助青年教师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管理过程以及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最后,带领青年教师观摩各个领域的教育活动。通过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青年教师比较全面地把握未来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心应手,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3.青年教师的任务

新上岗青年教师制订了三年“继续教育”计划,并明确了到幼儿园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后,在具体落实这些计划和任务时,不能敷衍了事、走过场。为收到实效,可以进一步提出明确的要求。例如,要求每一位青年教师准备专用记录本,记录幼儿园的所有活动情况;根据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亲自给幼儿上课,参加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在每个学期结束后,系里的和幼儿园的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做出书面评价;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要定期写出专题总结;等等。

二、“双导师制”是一种“双赢”的举措

“双导师制”不但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利,而且对指导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有利。这是一种“双赢”的举措。

1.系内的指导教师可以从青年教师那里接收到一些前沿信息

系内为青年教师配备的指导教师,都是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老教师。他们虽然在教学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与青年教师相比较,他们知识比较陈旧,对学科前沿知识了解不够。与青年教师进行交流,可以使他们开阔眼界,随时了解更多的学科前沿知识,进而使他们提高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共同搞科研,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即使在教学方面,青年教师的一些做法也值得指导教师学习、借鉴,正所谓“教学相长”。

2.幼儿园的指导教师可以在科学研究方面得到青年教师的帮助

幼儿园的指导教师,都是从事幼教事业多年的优秀教师。不论在教学方面,还是在管理方面,他们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他们在科学研究方面,往往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而感到困惑。通过与青年教师的交流,他们可以了解到进行科研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结合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青年教师与指导教师可以共同立项搞科研。这不但可以提高指导教师的科研水平,而且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青年教师与幼儿园指导教师合作,可以实现大学与幼儿园的“共赢”。

3.对高校青年教师实行“双导师制”,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

对青年教师实行“双导师制”,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发展,有利于全系教学水平的提高,并最终使学生受益。在系内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到从事幼儿教育事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在幼儿园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幼儿园的现状,选择恰当的案例,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都是从事幼儿教育非常实用的知识,他们在课下进行的技能训练,都是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因此,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省去“就业前的再培训”这一环节,直接上岗,真正实现了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一线需要的无缝对接。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