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新视角

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新视角

[摘要]当前高校还存在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不同课程资源各自为政、育人合力不足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新时代要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提升高校教师的育人责任与思想政治素质,构筑教师协同育人的机制与平台,进一步健全制度保障和评价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效应;高校

一、“课程思政”的涵义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课程思政”,是指充分发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有效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各门课程都发挥育人的作用,真正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明确了高校思政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应当承担的功能定位,即无论是思政理论课,还是其他各类课程,都要担负起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和塑造的职责。要实现从“思政课程”单一的、传统的主渠道育人方式向“课程思政”全方位、多渠道的育人方式转化。按照“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的要求,把所有学科和课程都纳入课程思政体系,使各学科各门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和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把知识的传授与价值的引领两相结合,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同向同行。“课程思政”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整体性。课程思政是一种整体性的课程观。这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限于思政课,而是拓展至整体的所有课程,使各学科都能真正投入到高校的育人工作中,体现育人的价值。二是融合性。课程思政本身并非一门独立的课程,它必须与特定的学科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相结合,才能体现价值导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三是潜隐性。课程思政实施的是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渗透到高校各门课程当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并非同属一个概念范畴。思政课程是指一门或者一类具体的课程,而课程思政所主张建立的课程体系,乃是各门类课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的整体。思政课程发挥着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其他所有课程则注重在培养人的专业素质过程中铸牢理想信念、涵养人心、培育人格。因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并不存在取代和被取代的关系,因此要避免以课程思政取代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应当相辅相成,在互通中“传道”,体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共同作用和服务于育人的目标。

二、实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符合国家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的的系统性、纲领性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正是基于这样的高度,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讲话,是指导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纲领,对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2]“课程思政”是对提出的“同向同行”和“协同效应”的积极回应,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这就要求我们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能只就“思政课”谈“思政课”建设,而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育人中的多渠道、主阵地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二)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塑造

当前,高校办学面临着社会利益分化、思想观念交锋、多元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的挑战,这既给高校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冲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青年大学生在价值观选择上存在着多样性和易变性,受外界的影响大,容易摇摆不定。尽管当今青年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普遍较好,但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践行能力弱,且缺少内省的精神。这就特别需要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更要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的塑造。因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位、各个层面,真正做到入脑入心,促进学生明理力行。

(三)有利于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的同频共振

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在“教育性教学”思想中强调“无教学的教育”,即把德育与智育通过手段和目的的方式统一起来。专业课是高等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性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从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所担负的相对独立的功能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承担“德育”的功能,大学专业教育主要承担“智育”的功能。尽管功能各有不同,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专业课、思政课从来不曾割裂,每一门课都应该求真、触情,并传递价值,既要帮助学生“专业成才”,更要促进学生“精神成人”,培养学生既具有个人的小德,也具有国家、社会的大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必须牢牢把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深入挖掘并用好高校各门课程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高校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工作上出现问题,往往不是哪一个人不合格,或者犯了错,而是因为合作不好,形成了几套马车。”[3]高校每门课程都要围绕育人目标,合理分工、互相配合,共同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

(四)有利于发挥专业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特殊优势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专业课程往往具有其特殊的优势。其一,专业课教学在课时上有优势。专业课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主阵地,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在时间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几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课程思政”弥补了“思政课程”在课时上的“不足”。因而专业课教学理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现实。其二,学生相对重视专业课程学习。一般而言,大学生将自己的专业视为日后步入社会的安身立命之本,对于专业课程学习给予了高度重视,学习热情相对高涨。其三,专业课教学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深厚的学科基础,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的科学力量。以专业知识体系为载体和底蕴,通过较为隐蔽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易被青年大学生所接受,更加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有效性。其四,从目前高校教师的构成来看,其他专业课教师无疑是数量最多的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不完整的。因此要充分认识全员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

1.认识上认为不需要。一些专业老师认为,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就是思政课程和学工部门老师的事情,与己无关。思政课、党课和相关讲座已经占据了学生很多时间,占用了大量本应用于专业课程学习上的时间。专业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具有学科的特殊性,没有空闲的时间和空间让位于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一些专业老师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是“务虚、务空”,不如专业教育实在、具体,至于在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完全没有必要。2.行为上不知怎么办。一些专业课教师具有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愿意在本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但囿于专业教师在意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他们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在专业课程融入思政的具体内容、融入形式等方面存在困惑。在融入内容方面,一些专业教师认为,专业教学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思政教育强调学生思想道德、精神世界的改造,很难做到有效、自然地融合。在融入形式方面,一些专业教师对于如何把思政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具体环节,切入点在哪里,通过什么方式最能引发学生共鸣、最能产生最佳育人效果等问题,都不得要领、无法把握。他们认为,如果把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生硬地结合在一起,无法内化于学生内心,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二)实际教学中“两张皮”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似乎自成一体,面临着“孤岛”困境,一些专业教师根深蒂固地认为“我教我的专业课,你教你的思政课”,我们“井水不犯河水”“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关起门来上课,几个思政专职教师承担了大学生德育的所有职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各自为政,两者工作职责的简单区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无法有效形成,全员育人的理念在实践过程中出现错位与偏差。而课程思政有助于突破思政教育过于集中于思政课的瓶颈,破解思政理论课和专业教育的“两张皮”现象,缓解思政课程“孤岛化”的现实困境,使思政工作真正浸润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三)考评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高校的考核评价制度环境中,往往把教学和科研视为重要指标,专业教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付出与成果难以量化,在现行的考评机制中无法彰显,这导致高校教师缺少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与积极性。

四、实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

(一)提升高校各类课程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认同

高校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现代高等教育有具体专业之分,但是每门课程都有无形的思政教育资源,每个专业背后都渗透着价值观教育,教育的本质和育人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其文化内涵与意志品质,提高其政治素养,并非只依靠几节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能解决,必须依托高校开设的多门课程,只有课程体系中的所有课程发挥协同与共进的作用,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专业教师要意识到自身角色的双重性,认识到教师既是知识真理的传授者,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价值观塑造的引领者;既是学术导师又是成长良师。专业教师要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更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实现有价值的人生。广大教师既要共同当好授业解惑的“经师”,又要当好为人师表的“人师”。必须明确的是,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各有侧重,我们只是提倡把思政教育有效融入专业课程当中,并不是以思政教育去冲淡专业教育的功能,当然不能把“课程思政”上成“思政课程”。

(二)构建教学内容交叉渗透的教学体系

1.找准切入点,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内容。每个学科都有一定的精神重塑与价值启蒙功能,可以挖掘相当丰富的德育资源,这已成为大学教师乃至整个社会的共识。比如,在法学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法治信仰与法治思维,弘扬自由、平等、正义和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学科教学中,关注大学生的公平与效率意识的养成;在管理学科教学中,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大局观的培养;机械工程学科注重弘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不可缺少的“技艺”。所有自然科学课程都要向大学生传递科学精神与理性意识的价值取向。总之,要深入挖掘和提炼各门专业课程蕴含的德育元素与承载的德育功能,充分关注学生的期望和发展需要,找准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的最佳结合点,巧妙融入到所授课程的教学之中,尽量避免单调生硬地说教,努力实现课堂主渠道功能的最大化。思政工作就像“盐”,要溶进专业教育的“汤”,只有“汤”美味可口,学生才能真正受用,育人功效才能实现。2.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润物细无声地开展德育教育。一是问题教学法。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从学生真正关心的现实问题出发,解答学生思想的困惑,在知识传授中传递正能量。比如,在法学学科教学中,许多学生经常会质疑“中国的法律到底管用吗”“法治和人治哪个靠得住”“司法能够实现正义与公平吗”“公民的人权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吗”等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大学生真正关心、思考、困惑的现实问题入手,抓住时机对大学生进行法治信仰与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要求他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做实现法治中国的坚定践行者。二是案例教学法。要通过案例教学,把大学生普遍关注的、与专业课程相关的热点案例充实到教学案例库中,认真分析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影响,把明德惟馨、崇德修身的要求融入教学当中,提高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吸引力和成效。三是互动教学法。要充分利用现场问答、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教育方式,努力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把知识、真理、精神、思想、价值纳入到互动教学当中,增强课程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完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

(三)健全制度保障和评价体系

1.着力推进考核评价体系。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检验教书育人效果、提高教师育人积极性的关键所在。高校既要对培养对象,即学生的人格人性进行考察,也要对高校教师进行考核和反馈。如果一名教师以身示范,既传授专业知识,也教导学生做人、做事,那么学生的评价自然是积极的。要通过观测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第三方评教等多种手段,建立动态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教学评价模式,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控,使各门课程的思政功能融入全过程可查可督。此外,还应加强评价结果的运用,把评价的结果与教师师德师风、晋职晋级挂钩,为推动各门课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撑。2.着力推行激励政策。持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吸纳有资质的学科和专家投入到课程思政的建设当中,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制度化、长期化、科学化,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能够相辅相成、同向同行、共同促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

[2]虞丽娟.用好课堂主渠道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J].上海教育,2017,(01).

[3]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2.

作者:罗薇 单位: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