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建筑材料论文范文

建筑材料论文全文(5篇)

建筑材料论文

第1篇:建筑材料论文范文

中国建筑风格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中国哲学思想、官方的统治思想以及建筑材料密切相关。中国的建筑形式则与社会各个阶层的需要密切相关。远古的原始社会中,劳动人民居住天然的岩洞,这是我国境内已经知道的最早的人类的居住形式。《韩非子》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这句话提出了巢居的住所形式,有专家猜测这或许是地势低洼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的一种原始居住形式,而一些地势很高的地区,人民则可以直接开凿洞穴进行居住。这是由于生产力底下的前提下,人民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因此只能因地制宜去发挥智慧创造安全的居住空间。距今六千到七千年前,当我国进入氏族社会的时候,开始有人造房屋的出现,其代表样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河流密集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比较典型的代表是河姆渡村发掘出土的河姆渡房屋;第二种是北方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建筑。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房屋已经出现相对精细的建筑结构,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而且很多构件上都有榫卯,有的有一处,有的有多处,榫卯结构大大增强了建筑的耐风性和抗震性,使其居住起来更加安全。这些榫卯由当时的石器工具加工,可见当时的手工艺技术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木材从这一时期开始在古代建筑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且由于地势低洼的原因,为了防止潮湿,很多建筑有木架的台基。同一时期里,北方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的龙山文化中,广泛采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涂以泥浆的做法来制作房屋,房屋的室内为了安全期间,使用数量不等的木柱子作为支撑,为了巩固房屋,立面和地面会采用细腻的泥土涂抹或者烧烤,使之陶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潮湿,室内地面上出现了防水层,材料为木材或者植物,由于在室内生活,因此,这些房屋设计的有烧火的坑穴和相关的排烟口。

在这些建筑的建设中,木材和泥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由于这些材料的限制,当时应该不会有多层的房屋和建筑,值得注意的是,这时期北方的建筑也爱选择地势相对高的地方选址搭建,而这些高的地势也具有台基的雏形。台基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一大特色,有人俗称中国古代建筑为“三段”式建筑,即一间中国古典建筑通常由屋顶,屋身和台基组成,西方古典建筑也有台基或者类似于台基的结构,如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也出现了几阶的踏步,相对于西方古典建筑,中国建筑更加强调台基,早期的中国建筑台基还是由夯土制作,最早的目的是为了防潮防水,加上建筑本身有一定的重量,为了保证建筑物完工之后不会出现塌陷的安全问题,也需要一个坚实有力的台基,台基后来逐渐用来代表封建等级制度,据说西周时期出现的高台建筑就可以看作是台基的顶峰表现。早期的台基主要用夯土筑成,后来则在建造过程中在夯土的表面包砌砖石,有的甚至还有压阑石、角柱和间柱。还有一大类的台基由佛教中的座演变过来,称为须弥座,其形体的表面有复杂的装饰纹样,广泛用于高级的建筑中,如宫殿、寺庙,塔的基座等,目前最早记录的须弥座见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中,发展至唐代其样式到巅峰,非常华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宋辽等时期继承了这种风格,须弥座至元代开始简化,明清时期的须弥座则主张上下的对称形式。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称为“大木作”,也就是建筑的主体,通常由“柱、梁、枋、檩”组成,把木艺在建筑学上推向了一个淋漓尽致的高潮,宋代的李诫根据实际经验著有《营造法式》一书,系统地论述了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工艺,大木作如图4所示。大木作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其正面相邻的两个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也叫“面阔”,开间这一叫法一直沿用到当代的建筑,我们通常称室内空间的水平横向距离为“开间”。由于中国古法和哲学的作用,建筑的开间数在汉朝之后大多采用十一以下的奇数(也有少量的偶数开间建筑)。一般来说,民间的建筑用三至五开间,官方的宫殿建筑、宗教的庙宇建筑、政府的署衙建筑用五到七开间,如果用到九开间以上,说明这个建筑是非常正式非常隆重的,例如唐代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和清代北京故宫太和殿则采用了十一开间的规格。由于建筑屋顶的重量,因此,建筑的柱子就要起到承重的作用,把屋顶的重量传达给台基。柱子同样采用木材来制作,有的在建筑的四周,有的在建筑的室内,但几乎没有纯粹用来装饰的柱子而都是有一定的承重任务的。中国古代柱子大多使用圆形的剖面,秦朝出现过方形的柱子,汉代的柱子样子更多,增加了八角、束竹、凹楞、人像等新的式样。在上千年的建筑建造中,柱子的位置出现过所有调整的时候,宋代的一些建筑将室内的柱子向内移动,称为“移柱造”,还有一些建筑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了柱子,称为“减柱造”。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特有的一个结构,同样由木材制成,其作用在于在横梁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过斗拱专递到立柱,在周朝的青铜器中,斗拱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发展到后来出现各种样式,也有单层斗拱和多层斗拱之分,唐朝时候斗拱形式达到一个大的发展阶段,宋朝时候发展到成熟阶段,在北宋的《营造法式》中将斗拱用材分为八等。到明清之后斗拱的尺寸也越来越小,其实用性也有所降低,最后主要是用来进行建筑立面的装饰。中国古代建筑的屋架则是封建等级的直接体现,常见的屋架都是山形的顶,常见的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等,其等级不同,分别用于不同的建筑类型。

最高等级的建筑如故宫太和殿,则使用了庑殿顶,一般来说,只有皇家建筑和孔庙才可以使用这类屋顶。歇山顶的样式则结合了直线和斜线的样式,在侧面山墙上保持了一个小的三角形立面,视觉效果感觉棱角分明,结构清晰,这种类型的屋顶在宋元时期最为流行,在封建等级最严格的时代,只有五品官吏家的正堂才可以使用歇山顶。相对于庑殿顶和歇山顶,悬山顶和硬山顶则为广大中下层人民所使用,这两种屋顶的样式看起来更加轻松,气质更加随和,结构更加简单。有了整体的木构架,古代建筑墙体常见的有夯土墙和土坯墙,其中夯土墙则是最古老的形式,后来出现了砖墙,最早见于一些墓室中。明代是我国砖结构大发展的时期,大量的建筑、城墙使用到了砖,有的建筑因为砖的使用而减少了柱子的使用。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也经历了材料和式样的变化,从早起的茅草、泥土到后来的陶筒、琉璃瓦,从形式上越来越美观,从结构上越来越坚固,尤其是琉璃瓦具有很好的抗水性,同时把建筑装饰的金碧辉煌。近代中国建筑形式变化很大,主要是西方折中主义风格的到来,年鸦片战争后的一些开放口岸城市率先出现了西方样式的建筑,这是一个承上启下,新旧交接,中西融合的建筑过渡时期。建筑结构科学的发展是建筑发展的重要成就,西方的力学、结构学传入中国后,使我国改变了过去建筑沿用传统法式的做法,而采用了能够科学分析和定量计算的建筑结构科学。1863年,上海法租界承建公董局大楼,中国工匠魏荣昌中标,这一个事件开创了中国建筑工匠由传统水木业走向近代承包营造业的时代。如下图所示是一个新型建筑的例子,即北京北洋军阀政府陆军部的大楼。西方新的建筑材料传入了中国,催生了新的建筑形式,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有砖木混合结构、砖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19世纪中期就出现了砖木混合结构,当时建造的外国古典样式的大楼普遍采用这种结构。虽然采用的仍是传统建筑材料,但其结构相对于传统结构有很大改进之处,使得当时的建筑可以做到更高的层数,如1891年建成的上海中期江海关可以达到5层。砖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约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在中国开始普及,这类建筑的立面用很厚的砖石进行承重,楼层间用工字钢固定,建造这样的建筑会使用大量的钢材,如1903年建成的哈尔滨中东铁路管理局办公楼就是砖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总体来说,中国近代的建筑技术在建材种类、结构计算、施工工艺、设备水平等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但由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建筑材料工业基础的薄弱,近代中国的建筑行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体现了建筑发展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局限性。

2建筑材料和建筑样式的关系

第2篇:建筑材料论文范文

就建筑工程本身而言,不合格的防水材料对工程本身的质量的破坏作用力是很大的。经调查,现在很多的建筑质量问题都出现在因防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上。大量的数据表明,建筑防水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一项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本身的质量的相当重要的工作。这也是人们做好建筑施工中防水材料质量控制工作的目标。

2目前建筑防水工程材料在实际施工工作中出现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成因

因建筑防水材料存在质量因素,在建筑防水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各类问题是很多的。其中主要的问题有:

2.1建筑防水工程材料对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

在追求生活环境质量的今天,环境质量在建筑工程检验检测时是一项很重要的检测指标。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影响的各项因素中,防水材料的质量问题是很重要的。在人们使用的防水材料原料中经常含有毒有害的化合物质,包括苯基化合物等。这些有害的挥发性物质会严重的刺激人的眼睛和皮肤,造成皮肤过敏、眼睛流泪、肿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苯基化合物甚至可能会引发癌症的危险。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人们现阶段普遍使用的防水材料的主要成分造成的。

2.2落后的产品及技术对建筑防水工程材料质量的影响

现阶段国家在建筑防水材料的生产标准上有严格的规定,但是人们看到依然有大量的低档甚至是不合格的防水材料在生产和销售之中。这些使用落后的产品和技术生产的各类防水材料的质量是无法控制和保证的。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一些小的生产厂家或作坊式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防水材料的过程中使用了了劣质的的材料和落后的技术才造成的结果。

2.3影响建筑防水工程材料质量的制度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发现在建筑防水材料质量的控制工作中的很多问题都与人们现行标准和制度问题因素有关。在标准因素中,现在人们使用的许多标准都是2000年以前制定的,如《石油沥青玻璃纤维胎油毡GB/T14686-1993》标准是1993年制定的,显然已经严重落后于现现在的建筑施工质量要求了。在制度因素中,我国的许多现行制度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市场要求。如在西方国家防水工程的保质期多为10年至20年,而我国的防水工程保质期只有5年。再比如在防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追究方面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造成了追究责任难的现象,使得许多防水工程出现问题的业主,不得不选择自认倒霉的现象。

3实际工作中如何做好建筑防水工程材料质量控制的措施

既然人们知道了建筑防水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在建筑工程质量中的重要性,而实际工作中又在质量控制中又存在很多的问题。人们应采取哪些措施做好相应质量控制工作?自我提出自己的几点措施意见:

3.1做好防水材料进货链的质量保证工作

产品进货链的质量检验监控在防水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措施。这主要包含两点工作:一是选用合格的防水材料;二是选用正确的防水材料。在进货过程中首先人们要选用拥有产品生产资质的正规厂商的合格产品。预防有部分包工人员以次充好,选用价格低、质量低的防水材料进行施工,影响了防水工程的质量。其次人们在建筑防水施工对防水材料进行选择时,应选用正确的防水材料,而不是因为成本等问题采用低档次的防水材料,进而影响建筑防水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在防水材料的进货链中,人们必须保证选购的防水产品既有质量保证又符合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要求。这就要求防水进货的过程需要工程质量检验监督部门、工艺控制部门、施工操作部门集体合作把关,才能确保做好此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

3.2做好防水材料的日常质量抽查工作

因为建筑防水材料因为受到其本身特质影响,容易受到温度、湿度、阳光等外界因素影响。一旦仓储管理不当就会影响其质量,出现各类质量问题。且大多数的防水材料都有保质期,而建筑工程是一种时间跨度比较大的工作,所以防水材料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会加大。所以在建筑防水材料的日常质检检测工作中,日常的防水材料质检抽检工作就十分必要。防水材料的日常质量抽检工作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中库存的防水材料,特别是对已经打开使用、存放时间过长、保存环境恶劣等存在问题的材料要重点进行检查。质检人员在抽查中发现问题时要及时上报,并对相关的材料比如同时间进货的材料、存放条件相同的材料等进行全面检验,及时淘汰质检中发现的不合格的材料,确保整体的建筑防水工程符合质量标准。

3.3建立全面的质量监督工作,确保做好全面的质量控制工作

除了做好以上的质量控制工作外,在建筑防水材料质量的控制工作中还应该建立全面的质量监督工作。特别是在建筑工作具体过程中,质检检查部门必须做好质量监督工作。比如在施工过程中防水材料的处理过程中各种防水材料的比例十分重要,质检部门在质量监控过程中必须做好配比的监控工作。再比如防水施工工程中,卷型防水材料与防水涂料的使用顺序是一个很严格的的操作工艺,要求质量监控人员的严密控制。诸如此类实际工作的质量监督工作是质量控制工作十分重要的组成因素。

4结束语

第3篇:建筑材料论文范文

1.1给现代建筑添加审美文化价值

建筑重要的媒介就是材料,不一样的建材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当今到处都是各式的高楼,我们现在的住房和工作地都是这样的建筑,导致质朴纯真审美的消失。传统建材在设计上有着特有的审美文化价值,给建筑物本身也添加了质朴的纯真,现代的人们也正是爱着这一份纯真。

1.2给现代建筑添加历史文化底蕴

上海世博会上,水泥竹子被越南馆充分作为传统建材。作为越南传统水泥材料竹子,它不仅仅有特有的地方性,还有浓厚的历史与文化意蕴。十三到十四世纪的时候陈朝的建筑主要的建材就是竹,这些反映出越南的特有审美理念。越南的现在,其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充满着竹子的身影,因为这是他们民族的典型特色。在上海世博会上越南馆里面的波浪形状竹子,不仅造型优美,还体现了现在保护环境的理念。观赏的人一进越馆就能深深的感受到一种特有的意蕴和历史内涵。充分感受到越馆的人文的气息和越南的文化的精髓———和谐与自然。

2传统建材应用于现代建筑的形式

2.1结合新材料

传统建材也不都是不和新的材料结合。新的建材出现其自身也给当今的建筑提供了新发展的空间,若只是把传统水泥材料融于现在的建筑里面的话,当今的建筑就会停止前进,没有创新。所以当今的建筑应该把传统的材料和新的材料融于一起,共创美好的建筑和设计的崭新局面。

2.2结合新技术

传统水泥材料像石子等都是有着环保功能的,利用这些传统水泥材料可以更好的展现出今天的环境与保护理念。然而传统建材不结实易损坏,所以就要和新的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优势。

2.3结合新工艺

传统建材的自身不是不能改变的,它应该和新工艺相结合共创新的局面。在新工艺下,传统水泥材料无论是在光泽还是色彩的方面都有着特有韵味。例如在上海世界博览会上的西班牙展览馆里面建筑师们独具匠心的把一整个的建筑都裹上了柳枝。详细的建筑进程里建筑师们充分的把藤编的工艺与拼接与外墙的组合展现出来,这样一个编藤的展览馆就诞生了。远远的望去,仿佛是个跌宕起伏,圆滑灵动的庞大的编藤艺术品。

2.4混凝土节能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混凝土是水泥一种新型的表现,归于传统建筑材料范畴。建筑节能材料的发展也是一种绿色建筑节能材料,该绿色建筑节能材料的使用可以帮助建筑实现绿色化的建材原料不足的问题,利用绿色混凝土与绿色达标的水泥一起搅拌、加工,形成整体性的加工材料。在混凝土的建筑节能材料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积极研发和推广高性能混凝土。它是利用制成的,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耐久性现代高科技方法,并且可能不会出现在材料质量退化或时间比较长,不仅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而且节能和环保。它还增加使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突出的强度和耐久性的优势更多的工业废料天晴外加剂,水泥熟料节约,具体的可以减少74%,减少32%的水泥,从而减少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二是积极推进商品混凝土。许多建筑工地使用的网站具体的混合方法,不仅可以占用施工现场,相当多的人力和资源的一部分,但也无法有效地监督生产质量管理。所以,要积极推广商品混凝土的应用,这样就可改善以上不足,并且能减少污水、粉尘等对空气与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目前,商品混凝土还不能得到很好的普及与应用的关键就是价格偏高,所以要想加快混凝土的绿色步伐,就得进行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商品混凝土的生产成本。

3总结

第4篇:建筑材料论文范文

1材料质量控制必须遵守的原则

(1)材料质量控制的程序必须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必须有专门的人员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材料进行详细检查,必须严格按照材料建立质量控制有关程序进行办理手续。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之前,材料的承包商必须向项目监理工程师出示供应商所提供的材料样品和企业的有关材料。项目监理工程师可以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材料供应的厂家进行实地勘察,做好事前预控工作。当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后,材料承包商要在组织自检合格的条件下,才能够进行材料报验。当得到材料报验申请之后,项目监理工程师要对材料的质量情况进行核查,确保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齐全。在此基础上,对材料外观进行检查。之后,按照有关规定要对材料进行再次的复查,复查过程中要认真对待,严格按照见证取样规定进行,并且根据材料的批次进行抽样复试。当材料复试合格之后,建立工程师在相应文件签字之后才能够投入到工程建筑中使用。如果上述环节有一项不能够达到标准都不能在施工中使用。

(2)严格贯彻有关规范标准。不同材料的检查方式各不相同,在检查材料的过程中要根据该材料的检查规定和标准要求,坚持做到“有据可依,执行必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当前在建筑领域各个材料的相关规范标准还是很健全的,各种材料的质量划分十分严格,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对一些材料的有关规定标准并不熟知,在检查过程中只是凭借着一些经验进行工作,并没有完全按照有关标准操作执行,这就给材料的质量问题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作为一名合格的项目监理工程师必须要熟悉所有的材料质量方面的规定要求,在检查材料质量的时候能够熟练应用。

(3)坚持材料的外观、复试等都达到要求标准的原则。材料质量的保证资料是证明材料合格的有效文件,文件内容必须真实、完整。外观质量和复试报告必须达到工程需求标准,并且和质量保证资料相符,如不相符那么则说明质量保证资料不完善、真实。只有当三者资料全部一致的时候,项目监理工程师才能够做出材料质量符合标准的结论。

2质量控制要点

(1)材料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要点。要核查进入施工现场材料是否是工程限制使用或者禁止使用的材料;认真核对材料质量保证书的内容,确保字数清晰、真实、准确,主要包括证书编号、企业名称、材料指标、生产时间、企业电话等等内容,所有的质量保证书必须加盖公章或者专用章;要对材料进行实地检验,主要采用的方式是抽样检查,确定材料的规格、技术指标符合标准;材料的质量保证书必须是原件,如果不能够提供原件,则要求复印件上必须要表明购买人、工程名称、货物数量、复印原因等等,并且负责人签名、公章和送货日期等等都需要详细标明;如果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是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时候,只需要提供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的复印件即可;当材料属于3C认证的时候,需要提供的有《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工厂代码和认真标志。

(2)材料外观质量检验监理要点。对材料的外观进行检验主要是检验材料的包装标识、尺寸、净重等等,要求所有数据与提供的质量证明书保持一致,达到设计标准和工程施工要求。所有带有包装的材料,包装标志不能出现破损,能够清晰的辨明企业名称、产品规格、名称、批号、时间等等有关内容,便于对其进行检查;当材料进场的时候没有包装的时候,则材料必须要带有标牌,材料的标牌必须于质量证明书保持一致;产品的标识必须与质量证明书保持一致,为了提供企业的品牌效应,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很多材料生产企业都对自己的标识加上防伪措施,项目工程监理师必须熟练掌握其防伪部位和辨伪方式;材料的外观必须符合要求标准,材料的外观不能够出现明显的缺陷。

(3)建立材料检查台账。材料检查工作人员必须建立材料检查台账,在对每种材料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详细进行登记造册,将材料的规则、质量等各个环节的检查结果都进行详细登记,方便对每种批次材料的质量进行对比,并且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准确数据支撑。

3材料复试质量控制要点

对于一些比较在施工中比较重要的材料,还要在以上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复试。例如:水泥、碎石、钢筋、防水等材料的物理特性指标进行复试,油漆、石材等装潢用的材料还要进行环保指标的复试。要严格按照抽样检查的标准进行检查,将检查出的不合格产品必须立即清理出场,坚决不能够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在对材料进行复试的过程中要坚持做到:试验的材料必须具备代表性和真实性,复试检查项目必须齐全符合标准。

4结语

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质量问题是确保工程能够顺利竣工和投入使用的基础条件,在整个施工项目中十分重要,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也是整个工程所有直来那个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严格材料质量控制验收程序,严格材料进场检查验收和报审,是规范施工现场材料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材料复试是进一步验证材料质量,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国家及地方有关材料方面规范标准及要求,为现场材料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俊锐 单位:桦川县住建局安全监察科

第二篇: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监理控制

1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的监理控制

1.1事前监理

(1)审核施工单位材料计划。建筑工程材料监理工程师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首先要对施工单位材料总体计划实施审核,确保材料总体计划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进度的需要。在审核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督促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改善。在月底之前,要求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供下月的材料进场计划,在提供的进场计划中要列明材料的数量、品种、生产厂家等重要信息。建筑工程材料监理工程师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审核,确保进场的材料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施工需要。

(2)材料采购的质量监理。目前,建筑施工的材料供应状况出现供不应求的趋势,市场变化导致钢材、水泥等主要建筑材料的供应关系发生变化,因此,必须要做好建筑工程材料采购的质量监理工作。按照材料入场计划,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提供的材料供应厂家的材料质量保证措施、生产资质证明等进行检验和审核,要求材料供应厂家提供订购样品的质量保证证明,同时要对质量保证证明书上的检测项目结合提供的样品进行再检验。如果订购样品检验不符合规范或要求的,要坚决杜绝使用。此外,在进行材料采购质量监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熟悉掌握各种材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②各种材料出厂质量保证资料真实性及准确度;③材料取样方法(经授权的材料取样见证员、现场见证);④材料、构配件设备型号规格性能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⑤对标志不清有所怀疑的材料随时抽样检验;⑥一般材料按规定频率送检,特殊构配件由监理工程师抽检;⑦跟踪检查、防止伪劣产品、材料混入现场使用。

1.2事中监理

(1)材料进场质量控制。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要做好生产现场的材料质量监管。为确保进场材料的质量,要将实物材料、图样材料和材料样本进行对比,确保实物材料符合设计要求。现场材料要依据现场平面布置图合理进行堆放。不同时间进场的材料要分开堆放,并设置明显标志进行区分。不同类型的施工材料要设置明确的界限,避免混乱堆放。合格材料和待检验材料要分开放置,不合格材料要及时清理出现场。

(2)严格执行材料的申报制度。按照工程材料进场计划,加强材料进场管理。在建筑工程材料进场前一天,施工单位要以书面通知形式告知监理单位,便于监理单位安排人员进行取样送检。未采取书面通知或未经审核确认的材料,要严禁用于工程施工,避免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3)对材料报表和相关文件要严格审核。材料监理过程中,要做好材料资质证明文件的审核,施工单位完成自检后,需要对材料实物、标志及包装再次进行抽检,确保材料相关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4)做好施工及验收时的材料质量监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严禁使用未检验材料。工程验收时,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再次把关,并落实材料质量审核。从施工单位做起,加强对材料的质量管理,通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现场管理责任、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入手,确保合格材料投入工程建设中,有效控制材料质量。

(5)监理现场施工材料质量。建筑工程材料购入后,需要对施工现场材料进行质量监理,通过对比进场材料和图样及样品是否一致,避免不合格材料混入。现场工程材料要严格遵守现场布置要求,严禁随意放置。将工程材料分门别类堆放,并在材料排放区域放置明显标志。材料堆放时,要将不同类别、不同批次的材料分开堆放,要将未检查材料和检查合格材料分开放置,将不合格材料隔离放置,并设置明显标记,在标记中注明材料出场日期,限期清除不合格材料。进场材料要严格执行申报体系,施工单位要按照材料进场计划来安排工程材料的进场顺序,同时要及时联络监理人员对材料进行检验。进场材料必须要得到监理人员的同意,确保监理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进场材料的相关信息。要做好材料报表及相关文件的审核工作,避免实物同资料文件不一致的现象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严禁施工来历不明的材料,一旦出现来历不明的材料时,要追求不明材料的具体来源,追求相关人员的责任。在验收过程中,要掌控材料质量保证相关资料,做好材料检验的收尾工作。

(6)建筑施工现场对常用结构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①钢筋。要按照同一规格和同一牌号分别进行堆放,在材料上要做好防雨覆盖,避免钢筋锈蚀、变质;②水泥。水泥入库后要按照出厂日期、强度等级和品种规格分别堆放,并在项目位置设置标志。入库水泥需要采取防潮措施,使用材料时做到先入先出;③砂、石子。运输和装卸砂和石子时,要防止混入杂质并避免发生离析现象。在堆放时要按照规格、种类和产地区分开来;④外加剂。液体的外加剂应避免日晒、污染、蒸发及进水和受冻,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液体外加剂出现沉淀现象时,对其进行性能检验后,检测合格才能投入使用;⑤钢筋焊接制品。对焊接成品的质量检查是监理工作的重点,除施焊前对试件进行合格试验之外,对成品的质量监理要按监理方确认的监控程序进行。具体做法是:目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从外观上,对如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烧伤等进行检查,随后作随机抽样,坚持每300根接头取一组样品进行试验,并且始终坚持抽测时间与材料加工进度基本吻合,发现不合格焊接头,退回施工单位,并分析原因,改进技术措施,然后重新焊接,使之全部达到规范、标准的要求,并严格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验收。

1.3事后监理

在验收阶段,监理人员要通过做好资料整理和检查来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要做好分部工程验收、单元工序验收及单位工程验收等工作。严格核对各类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依据工程概预算文件及相关资料分析材料进场资料中提供的实际材料数量,确认在各个阶段及总体上材料数量是否相符。如果存在较大出入,应立即查找原因,避免材料浪费。对建筑工程施工采用的材料要采用先进检测手段进行检测,可以采用模糊数学和神经网络识别材料种类、超声回弹综合检测材料的强度,各类先进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为工程材料的事后监理提供了可靠保证。

2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确保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是重要基础。只有做好工程材料的质量监理工作,才能确保整体建筑质量,从而构建业主满意的建筑产品。

作者:王建新 单位:太仓兴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第三篇: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力度的必要性

1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一般方法

(1)从见证取样方法的角度上来说:以建筑工程中使用最为普遍的钢筋原料为例,检测期间所遵循的主要检测步骤为:第一步,对钢筋原料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对钢筋原料提供厂家所出具检验报告的真实性以及相关数据进行核对,检验钢筋数量,相关资格证明文件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是否与施工合同记载项目相符合;第二步,对钢筋表面质量进行检测。在同一厂家、同一日期、同一批量、同一标号的前提下进行取样,取样后进行抗拉试验,评估钢筋原料的抗拉性能,并对检测结果加以记录。这一检测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实施方便,误差较小,数据精确可靠。

(2)从平行检验方法的角度上来说:本方法主要是指工程承包施工单位对自身工程项目材料所开展的检测验收工作,例如:在建筑砂浆的检测中,施工单位自我检验后,检测机构在对材料抽查检验,检测砂浆的配比,对施工单位所搅拌的砌筑砂浆检测用砂的粒径、水泥用量等进行检测验收。所检测结果与施工单位的自检数据进行对照核对。

2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技术手段

在材料进驻施工现场后,对建筑材料综合性能进行的检测是整个施工过程当中一种最直观,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检测手段。在施工现场检测材料是否与施工单位所申请材料一致,核对材料单再进行对材料的现场抽查,监管材料在施工时是否会出现质量事故,容易最先发现材料是否适用。与此同时,进驻施工现场检测更方便了解材料的在建筑中的适用情况,可以及时查处违规材料的使用,但相比以上方法更具有监督能力。对于本文所研究的建筑工程而言,所涉及到的主要检测内容包括:其一,对钢筋原材料的拉力检测,冷弯检测,收缩性检测;其二对钢筋焊接的抗拉检测;其三对水泥细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安定性、强度指标的检测;其四,对碎石压碎值、含泥量、级配标准、针片状含量的检测;其五,对砂砾级配标准、细度模数、以及含泥量的检测。接下来例举其中的关键指标,就材料检测技术的实施要点进行分析:

(1)以水泥初凝时间的检测为例:试样取样后,在湿气养护箱内养护,加水后30.0min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养护箱内取出待检测的试样,将其放置于试针下放,使试针能够直接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后等待2.0s,突然放松,使试针能够自由沉入水泥净浆当中。观察试针在停止下沉后释放30.0s时间点上的读数。每间隔5.0min时间进行一次测定,在试针下沉至距离底板3.0~5.0mm的情况下,认为试样水泥达到初凝状态。记录自水泥加入水中直至达到初凝状态的时间,即为该试样水泥所对应的初凝时间指标(单位为min)。

(2)在以砂砾含泥量的检测为例,试样取样后烘干称取质量并记录,放置于标准容器中,加入饮用水,加入标准为水面高出砂面15.0cm,浸泡静置2.0h,水中淘洗试样,将砂粒与淤泥、粘土、以及尘屑分离。将浑浊液导入套筛当中(1.25mm套筛布置于上方,0.08mm套筛布置于下方)。重复该步骤,在水清澈后停止。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80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80m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筒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0.0~110.0℃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后自然冷却达到室温标准,称重试样重量。含泥量计算标准即为(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100/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

3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重要意义分析

从建筑工程领域上来说,材料检测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特征,涉及到了多个方面内容,需要与施工期间大量的相关专业相互配合,使用多类型的检测设备与仪器,完成对材料性能的综合评估工作。检测的主要指标复杂多样,根据其属性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个方面,其一为物理属性,其二为力学属性,其三为工艺属性。相关指标所得出的检测数据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由此可见材料检测的重要意义。在当前建筑工程建设领域中,强化材料检测力度的必要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力度的强化能够使施工期间材料选择方案的制定更加的合理、高效。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作业的开展期间,往往会涉及到大量备选的材料方案。通过应用材料检测技术的方式,能够对不同材料方案下的性能特点、性价比进行分析,在量化的指标中,优先选择能够满足工程项目建设要求,且综合费用低廉,性能优劣的材料方案。在此基础之上,配合对质量管理工作体系的应用,实现对合格建材的筛选工作,由此达到确保材料性能,保障工程项目整体质量稳定的目的。例如:在某高层房屋建筑项目施工作业的开展期间,原本设计的填料采购方案为外地购入。施工期间由于发现本地存在填料集中堆放的场地,故通过应用材料检测技术的方式,对本地填料的性能进行了评估。评估数据显示:本地填料性能与原设计方案中的填料性能相差无几,同样可以满足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故而,基于对成本的控制考虑,将填料的获取方案改为就近取材的方案,在优化材料选择方案的同时,还起到了降低工作量,控制材料成本的目的。

(2)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力度的强化能够促进施工现场各种新工艺、设备、材料的全面推广。通过及时开展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工作的方式,能够使施工现场各类材料的配合比设计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在多个试配方案中,根据检测数据得出最合理的配合比方案,同时还有助于使配合比方案下的造价得到有效控制。例如,在满足强度一定标准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可以选择灰剂量相对较小的砼、基层配比,同时根据材料性能要求来判断相关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案是否合理,达到促进工艺、设备、材料科学应用的目的。

4结束语

第5篇:建筑材料论文范文

太阳光在照射到建筑物上时,其中的一部分能量会被建筑物所吸收,并以热能等能量形式进行储存和传递,另一部分则被建筑物表面反射,以反射光的形式回到自然中,该过程如图1所示:该图中,ρ代表墙体外饰面的的反射率,α代表墙体外饰面的吸收率,τ代表墙体外饰面的透过率,ε代表该建筑外饰面材料吸收太阳辐射后转化为一定波段内红外辐射率[1]。通过物理研究发现这些因素间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即ρ+α+τ=1。透过率主要代表太阳辐射穿透介质的能力,对不透明的介质而言可以默认为其透过率为0,则该算式就会转变为ρ+α=1。前文已经提到,建筑外饰面材料的材质、粗糙度、颜色等因素会影响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性能及反射性能。建筑物中只有被建筑物外饰面吸收的能量才会向建筑物内部传导,如果外饰面材料的反射率ρ越高,太阳辐射被吸收的就越少,建筑物表层吸收的热量也就越低,其隔热效果越好。

2建筑物耗热能量理论计算

建筑物的热环境与太阳能辐射有密切关系,除去人为因素,太阳辐射是影响建筑内部热环境的第一要素。为研究单位建筑面积单位时间外墙传递的热量的计算公式,下面通过一组实验对象展开研究。利用DeST-h软件设定温度适宜的地区,保证室内的基础温度在一定范围,使室内温度具有一定的舒适性。在此条件下选取A、B两栋住宅楼,并选取中间层、顶层、底层进行数据收集。模拟实验中对两栋建筑分别给予不同的太阳辐射强度,控制墙体外饰面吸收率在0.3-0.8之间,墙体对太阳辐射吸收系数α控制在0.1-0.9之间,采用级差为α=0.1、α=0.3、α=0.55、α=0.7、α=0.9,其他因素设置为系统默认值。在此条件基础上进行实验模拟计算。实验中对建筑物在一年时间内不同太阳辐射吸收率下逐时自然室温模拟分析,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如下:统计该实验结果可知单位建筑面积单位时间外墙传递的热量为:Qhq=(tn-te)(ΣεqiKmqiFqi)/A0(Qhq建筑物围护结构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传热耗热量,tn为室内所有房间的平均温度,te为建筑物外界环境的平均温度,εqi为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Kmqi为建筑物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Fqi为建筑物围护结构面积,A0为建筑面积)从该算式中可以看出,进行建筑围护结构的单位建筑面积单位时间外墙传递的热量计算时,首先需要对平均传热系数Kmqi进行修正,其修正系数即为εqi,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受到太阳辐射得热的影响,若直接按照理论上的平均传热系数Kmqi进行计算,结果将与实际不符(大于实际结果),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修正,用理论Kmqi乘以εqi(数值小于1)。不同地区的阳光照度不同,因此不同地区的Qhq不尽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其Qhq也不相同,另外,同一时间不同朝向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也不同,因此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必须对Kmqi进行不同程度上修正,即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修正系数εqi。一般情况下,正午时分以及朝南方向受到的太阳辐射最强,εqi的取值最大,同理朝北方向εqi的取值最小。传统建筑中,εqi的取值一般根据建筑外饰面的朝向来规定的,在传统建筑材料比较单一的情况下,这样的规定具有一定的实用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外饰面材料呈现多样性,不同材料的修正系数εqi差别较大,以朝向为基础的修正系数εqi变得越来越片面。且对同种材料而言,不同的颜色及表面粗糙度也会造成εqi的不同,由此可见,当今εqi的设定已经不能按照单一因素来考虑,而是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在建筑节能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设定修正系数的数值。

3建筑物外饰面材料的太阳辐射得失热与其耗热能量

建筑物外饰面得失热包括多个热量传递过程,主要包括建筑物内部向外传出的热量、太阳直接辐射建筑物吸收的热量、太阳辐射间接吸收的热量、建筑物围护结构再辐射失去的热量、外表面空气热对流的热量、其他物体与建筑物间反射吸收的热量等。通过上述实验对建筑物A、B两栋住宅楼进行分析,得到如下实验结果:得失热的计算公式为:q=q1-q2+q3-q4-q5-q6(q1为建筑物内部向外传出的热量,q2为太阳直接辐射建筑物吸收的热量,q3外表面由于辐射作用散出的热量,q4为太阳辐射间接吸收的热量,q5为其他物体与建筑物间反射吸收的热量,q6为外表面空气热对流的热量)从建筑物得失热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建筑物从外界太阳辐射中所吸收的热量q2=I*α(I为自然界太阳辐射照度,α为建筑物外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系数)建筑外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系数在建筑物得失热的计算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因此可将这一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例如在夏季一些地方需要采取隔热处理,此时可以在建筑物外表面涂抹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系数较小的材料,一般颜色较浅的建筑材料在夏季不仅能够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还能在颜色上给人冷色调的感觉。冬季需要保暖的时候可以在建筑物外表面涂抹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系数大的材料,在颜色选择上可以暖色调为主,让人们在心理上和身体上都能感受到暖意。前文已经提到,根据相关标准,建筑物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传热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hq=(tn-te)(ΣεqiKmqiFqi)/A0从上算式中可以看出,建筑物围护结构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传热耗热量会受到不同的Kmqi数值影响,需进行修正。修正系数εqi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结合建筑物内部向外传出的热量,通常情况下的计算方式是将二者的计算公式进行结合,从而找出之间的联系,根据各因数的重要性并结合当地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使其性能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