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建筑风格论文范文

建筑风格论文全文(5篇)

建筑风格论文

第1篇:建筑风格论文范文

重庆的建筑设计开始注重将西方理念与地方特色紧密结合,着眼实用。对当时陪都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极大影响。国难关头,经济凋敝,物资匮乏,城市建设必须尽可能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同时也必需满足基本的审美要求。为此,设计者在建筑选址、材料取舍、规划设计上将中国传统元素与西方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相结合,就地取材,因势就形,成功筑造了一大批优秀建筑。这些建筑既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而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在建国后的学校、科研、政府办公楼的设计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沿袭和发展。陪都建筑所具有的典型的中西结合或中西混合的风格,在目前现存的许多旧建筑中,仍可以切身感受到。这些建筑糅合中西,并加以发挥,呈现出多种品貌:政府办公楼多采用砖石材料,庄重典雅,简洁质朴,稳妥牢固;官邸别墅依山就势,砖木结构居多,突出实用和审美;民居建筑简而易行,竹木材料大量使用,滨江、山地吊脚楼相得益彰……各阶层的各种使用功能的建筑组合成了重庆的独特城市风貌,成为重庆自己的时代标志。长期以来,我们都没能重拾抗战时期建筑的这些历史文化元素,城市建筑无视传统的承继与发展,本土特色无以彰显,直至城市现代化设计日益陷入盲目的尴尬境地。为此,我们希望对前辈的优秀建筑文化元素加入吸收、利用和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能够营造山城独特建筑气质的道路。

在对市委礼堂进行改造前,时任重庆市市委提出了三项原则:一是礼堂改造不搞现代设计,需要充分体现重庆特殊的文化内涵,结合市委大院风格,要有文物感、历史感,体现文化概念;二是要保持坡地特色,营造依山就势的韵味;三是要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只能做减法,不能做加法。看似简单的三项要求却为今后进行同类型建筑设计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这一改造项目于2008年完工。作为陪都风格建筑设计的比较成功的尝试,笔者在此将其作为一个例子进行探讨,希望对类似业界有所助益。

礼堂位于市委大院内,总建筑面积5700m2,基地呈矩形,所在地段为坡地,与原国民政府办公楼相近。此区域内还有、宋美龄、李宗仁、张治中公馆。这些均是庄重内敛的国民政府时期建筑,而市委礼堂则是上清寺片区具有典型的抗战陪都风格的建筑群落的代表。礼堂最初为国民政府小礼堂,后在80年代拆除,经过重新设计,灰白色砖饰面平屋顶和生硬的轮廓线造型脱离了大院原有格调,造成了视觉上的割裂感,与机关大院内众多的抗战陪都时期风格的办公楼格格不入。由于此建筑在汶川大地震后产生大量裂缝,必须及时采取处理措施。经市委研究确定该建筑为排危加固改建工程,同时也对建筑外形的适当改造提出了要求。所以,在特殊的地理位置空间中处理好少拆除、维持依山就势的坡地建筑韵味,同时要做出历史文化感,成为项目设计的整体指导思想。

改造设计中的第一任务是对礼堂进行加固,并达到抗震要求。这需要在改造中改变以往的承重设计,对结构予以重新调整。第二任务是完善功能。重点是理顺关系:紧紧围绕礼堂主要使用区域,合理布局各个功能部分,从时间和空间上理顺其内部关系,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要求设计完成后要达到各功能区域既相互独立又联系方便,同时还必须有效地避免交叉和干扰,满足各种功能单独或同时使用时的不同要求。第三是处理好礼堂和市委大院之间的建筑风格协调问题。设计需要在“尊重历史、尊重环境”的前提下,采用地域主义建筑处理手法,以抗战陪都风格来打造礼堂形象,赋予其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设计上通过对建筑形式,色彩,材料肌理,细部构造等方面的处理,使该建筑融入市委大院的建筑群中,并成为新亮点,提升环境品质。

改建后的礼堂对部分分区和功能进行了重新设置。负一层为配电房。一楼为礼堂大厅、舞台,并附设休息厅、宴会厅及艺术长廊。二楼夹区为办公区域。礼堂共设五个出入口,分别为主出入口、次出入口、休息厅出入口、办公出入口和舞台出入口,保证了使用功能的完善和分区明确。在建筑设计上,改造后的礼堂集中了本区域的建筑特点,即将礼堂视作有机整体,外立面前后对称,联系紧密,浑然一体。主出入口为欧式拱形门,顶上加传统的中式大屋顶,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典型陪都风格。外墙为白浆勾缝的深灰色墙面,中式歇山大屋顶采用陶瓷波纹瓦饰顶。

旧礼堂、楼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周围附属用房采用砖砌体承重结构,而两种大相径庭的结构体系不分彼此地结合在一起是抗震概念设计中的大忌。楼盖全部采用预制板,大跨度屋面采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屋架和预制预应混凝土大型屋面板体系,整体性较差。在加固改造工程设计中,礼堂四周和后面的楼厢、两侧的双墙及前面的台口梁、台口柱、耳光房被保留下来,拆除了全部承重砖砌体及预制板楼盖、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屋架和大型屋面板。在周围已拆除的位置,根据改造后的建筑平面布置了新的框架结构体系。保留下来的原有框架结构通过植筋技术与新增的框架梁结合,通过现浇楼盖的整体作用连接成了一个新整体。

市委礼堂改造完成之后,坡屋顶、青水砖墙、拱门入口等典型的抗战陪都风格基本元素紧密呼应了市委大院的建筑气场,与桂园、周公馆、特园、张骧公馆等抗战陪都时期人文建筑景观相映衬,一扫旧礼堂对周边区域的割裂感,自然地融入了整体环境之中。

第2篇:建筑风格论文范文

为了延续中国传统历史文脉,保护好现存的传统中式建筑是远远不够的。不斩断根只是最基本的做法,如何给予根营养,使之开枝散叶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人们已经清晰的看到传统中式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种种弊端,怎样扬长避短就是设计者接下来应当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1平面布局

传统中式建筑擅长用外廊来连接各个空间,用房间的外墙围合成一个三合院或四合院。当代人口数量众多,大规模的推行这种平面布局是不可行的。我们可以将三至四幢楼房进行拼接,形成一个半围合状态的小院落,在小区规划中形成一个个的组团,既可以成为景观节点,又可以让住户享受具有半私密性特点的灰空间;至于户型平面布局则应采用现代建筑的贯通方式,方便住户使用,主要房间可以依旧秉承坐北朝南的传统,避免冬季西伯利亚的寒流,亦引入夏季来自太平洋的凉风。

1.2立面风格

现代建筑设计要求形式追随功能,这就决定了现代建筑不可能每一幢都像传统中式建筑一样讲求立面的完全中轴对称。我们可以从中截取一些片段和符号来制造传统建筑韵味,例如坡屋顶、窗棂、栏杆式样;而由于古代没有窗帘,开窗面积虽大,却用木条将其分隔,使得自然采光不佳,视野不够开阔。我们可以把木格条面阔减小,移至窗户上端,根据室内空间功能进行合理重构,将古典主义和现代生活相互融合。整体风格应该尽量简洁大方,不要有过多的转角,当开窗过于凹进(如卫生间高窗)影响立面效果时,可以齐墙设置一道镂空的窗格,既不影响通风效果,还可以作为传统元素的局部表现增加艺术美感。

1.3细部装饰

传统中式建筑中,屋顶角部的蚳兽、屋檐下方的斗拱、大门两旁的抱鼓石、引导贵宾的垂花门等等,都是具有独特风韵的细节布置,也是提升传统中式建筑内涵的精华所在。它们大多不仅仅作为装饰物,还包含着深厚的寓意征兆。在小区规划设计中,适时加入细部装饰,营造传统园林氛围的同时也可以加强该区域的文化底蕴;而在单体建筑设计中,这些细部装饰不但使建筑变得生动有趣味,更作为文化符号提醒每一个到访者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内涵。

1.4材料色彩

现代社会的高层建筑中,框架结构是最受欢迎的结构方式,它与传统中式建筑中的抬梁式、穿斗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梁柱作为承重结构,墙体仅起维护作用。由于木材的易损性,我们应当把钢材作为其替代品。如若环境要求必须使用木柱样式,则可以采用外包的形式,在钢柱外包裹一层木材,既结构稳固、节省材料,又不影响美观。而在色调配搭上,可以直接采用江南民居的“黑白灰”组合或是北方民居的朱漆配灰墙,在局部穿插少许亮色元素,从典雅古朴中显露现代亲和感。

1.5外部景观

中国古代园林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传统中式建筑不分伯仲,讲求相得益彰。在新中式风格的小区规划中,绝不是单纯的有山、有水、有树,单纯的将古典元素堆砌到每一个角落。中国古典园林讲究主与次、藏与露、疏与密、虚与实,如何将景观分布、整合、再串联是设计的难点;而如何营造充满诗情画意的空间氛围,并让到访者从心底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共鸣就是设计者进行创作的突破口。

1.6模型初探

为了更加清晰的说明新中式风格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笔者拟建了一座博物馆模型,从图例中探索和印证新中式建筑的些许法则。该模型选取的是一进四合院的布局方式和江南民居的色彩搭配,正房位置为展览正厅,厢房位置为展览偏厅,耳房位置为办公用房。展览正厅严格中轴对称,屋顶挑高很高,彰显庄严磅礴的气势;两坡顶,却在屋脊处增添了现代元素,用玻璃幕墙将两片屋顶连接;增加了现代建筑中的悬挑阳台,结合了带有传统元素的挡墙后并不显得突兀。两座偏厅则采用了相互镜像的单坡顶形式与正厅呼应,在窗花的选择上也与正厅保持一致。在正厅两侧的办公用房样式非常简朴,仅在色彩和细部装饰上体现中式风格;联接办公用房和偏厅的是一条具有现代风格的半开放式连廊,但它的木料材质和坡顶式样能完全融入整体古朴的气氛。而入口处的连廊是全封闭式,造型上同样选择两坡顶、圆窗花;但在屋顶顶端使用玻璃盖板,在刻板的建筑原型中注入活泼的血液。整个模型使用了大面积的玻璃材质,然而现代的元素并没有使我们将其定义为新中式以外的风格。模型的形制大量使用了方和圆,而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意识当中,“方圆”就是一种成功之道。中国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化,都应该成为设计者找寻传统中式建筑与现代风格结合之路的切入点。

2结束语

第3篇:建筑风格论文范文

河北民居的正房,大多在整个宅院的北边,坐北朝南,堂堂正正,中间开门,这间房屋做的比较宽大,称为堂屋,此间一般不做卧室,是家庭聚会,接待客人的场所。(四)厨灶在堂屋门口两侧安锅灶,俗称“二虎把门”,从通风角度考虑,此处安灶也便于烟尘排出,有利于室内空气清洁。大门是居住者的出入口,是整个宅院的颜面,能体现宅主人的尊卑贵贱,具有一个家庭生活状态的标识性。河北地区平房院落除了坐向十分讲究外,大门的位置也有很多说法。根据传统东西四宅的理论,往往开门的位置要和房屋的布置相结合,东四宅的门多开在震(东)、巽(东南)、离(南)、坎(北);西四宅多开在坤(西南)、兑(西)、乾(西北)、艮(东北)。但由于地理气候和宅院坐向的原因,很少有大门开在乾、坎、艮方的。总之,大门开在向阳之处是多数人们选择的位置。

河北平房庭院的设计是增加生活空间和农耕操作场所的需求。河北平房的院落中有一相对较开阔的地带就是正房、左右厢房、倒房和围墙等围合出来的中间空地,它是农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生活劳作使用空间,家庭亲友的来往,农具的存放,粮食的打晒等都离不开这一块重要的地方。

在河北的广大农村,传统民居的火炕是人们特有的休息场所。火炕的制作称为“盘炕”,一般采用土坯垒砌,由横竖土坯的结合在炕中间留出空隙,形成烟道。灶与炕在山墙开口想通,使得做饭燃料产生的余热通过火炕烟道而被重新利用。寒冬季节,火炕散发出均匀的热量,宽敞平整的火炕上,一家老小,桌前桌后,欢声笑语,其乐融融。传统铺盖屋顶的选材主要是以圆木做檩、托、椽。捆扎高粱秸秆,编织苇席做铺盖,上层垫泥土,最后用麦糠泥抹平,屋顶厚度大约在25公分左右,屋顶一般是前沿稍低于后沿,以便雨水流下。这样的屋顶和土坯墙一样,除了易被雨水侵蚀外,具有较好的保温功能。在收获季节,家家户户在屋顶上晒满了粮食,使整个村庄装点出一片金黄。照壁是宅院大门内外的屏风墙。河北乡间多称“影壁”,多数修在门内,也有的修在门外,其作用主要是遮挡大门内外的视线,维护家庭生活的私密性。厕所的位置和建造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居住人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既要考虑使用方便,又要使其通风清洁。河北平房宅院的厕所多建在院落的东南角或西南角,主要是保持与居住和餐饮位置的一定距离。水口多数留在大门两侧,传统民居忌讳水从大门直接流出,讲究曲水绕行,有留水润宅之意。在阴雨连绵的时日,出水有序,导流有方。河北平房民居在我国北方民居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多样化的建筑模式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顺应着自身地理气候特征,在营造和装饰居室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

第4篇:建筑风格论文范文

关键词:近代;苏州;公共建筑;室内空间

引言

“空间”一词最早源自于拉丁文“Spatium”。在现代汉语中“空间”通常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伸展性的表现”[1]。中国传统建筑由“间”构成空间基本单位,台基以上、屋檐以下、墙柱以内,为室内空间范畴。西方建筑强调精神空间,用厚重的石壁将内、外空间截然地分开。歌德曾说:“我们的房屋不是覆盖在四根圆柱上的,它们是盖在四面四堵墙上的。”室内空间设计时需考虑室外空间环境。意大利著名建筑理论家布鲁诺·赛维在《建筑空间论》[2](ArchitectureasSpace)中强调“空间——空的部分——应当是建筑的主角”,建筑的目的是创造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人为空间,因此空间在建筑中处于重要地位。作为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建筑是反映时代内容的一个重要载体。近代建筑吸收西方建筑文化思想,表现出中西交融的面貌。室内空间作为建筑的“主角”,客观记录了社会文化的演进历程,近代建筑空间的研究是苏州建筑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页。苏州建筑一直以高质量、巧工匠著称,相关著作与研究成果丰富。近代以降对苏州城市建筑的关注变少,随着改革开放到来,苏州近代建筑吸引大批学者关注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为此,本文对现有资料进行梳理,探讨苏州建筑空间研究的现状及意义。从现有资料看,前人对本课题的研究有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对苏州近代建筑室内空间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1949年以前,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书籍及刊物,这部分的资料记载是后世研究的依据,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很多历史资料保存得不是很完整,这部分内容试图就资料详实程度进行讨论。第二,1949年后近代建筑的研究,这部分研究成果基于保存较好的近代建筑及史料,将以当代视角分析、归纳、整理苏州近代建筑。

1建筑室内空间史料记录(1840—1949年)

作为最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1860年动工的苏州太平天国忠王府有重要研究意义,《苏台麋鹿记》记载,“忠逆首以复园吴宅,东拓于潘,西拓于汪,兼而并之,建伪王府,规模僭越。”[3]经过巧妙设计安排,使官署、住宅、花园三个部分各自独立又互相连系。官署是忠王府主体部分,自南向北依次为照壁、大门、仪门、正殿、后堂和后殿,前后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正殿与后堂以廊相连,使其成为一体,扩大体量,平面呈“工”字形,合称为工字殿①,系整个建筑群的精华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忠王府主体建筑按传统形制建造,并显示出中国工匠的巧妙技艺。姚承祖(1959年)[4]则系统地阐述了江南传统建筑的形制、构建、配料等内容,兼及江南园林建筑的布局和构造,内容十分丰富。第二章建筑的木构做法;第五章厅堂种类与构造;第七章殿庭的进深开间、结构、尺寸等章节描写建筑空间设计准则;第八章装折记录门窗、栏杆、挂落等项,即内檐装修。全文内容对研究传统形式建筑及布局构造有较大意义。“每日起床,我和朋友同往‘天厅’与忠王家庭相聚……天厅中男女分席,各居一方,由忠王的牧师主持礼拜……我跪在虔敬的会众之中,清晨的金色阳光透过雕刻精致的窗柩,映射在会众的向上仰起的脸上”[5]。在南京忠王府建筑中有一处“天厅”,专门为府内众人礼拜活动所在。姚颖(2006)发现苏州忠王府后殿进深比正殿浅,而其高度与正殿相等,庄重程度不减正殿,推测后殿这样特殊处理是因为“天厅”或“圣殿”[6]——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成立拜上帝教,这种基督宗教信仰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了建筑设计上。《王韬评传》中引《蘅华馆日记》云:“咸丰四年(1854)八月三十日同(西人)麦、慕二牧师登洞庭山……是日礼拜,麦、慕二牧师登岸讲书。”是已知基督教士来苏境传道较早者[7],此后传教士先后在天赐庄、杨家桥、养育巷等地创建学校、医院、教堂以供宣讲传教之用。林乐知(1907年)综合考虑了交通、地价、周边建筑属性以及可附设藏书楼演说堂4个因素后选址苏州天赐庄建造大学堂(现钟楼)[8]。《东吴大学实录》则记录了东吴大学创办、学务等情况。“甲录建设之部”中对校舍建设的时间、造价、尺寸、功能有详细记录[9]。根据《FirstannualreportoftheSoochowHospital(1883年)》所记载的博习医院、景海女校、圣约翰堂等可以与东吴大学堂形成联动关系,更好地宣讲科学思想。博习第一院“经蓝医生精密设计,建筑确适合当时之需要,更为昔日最完美之教会医院建筑也,且注意科学之治疗”②。最初计平屋八幢,其中一幢为门诊;三幢为内、外科病房;一幢为割症室(即手术室);其余三幢为宿舍、洗衣、厨房等辅助用房。房屋采用江南民居常见的人字形双坡屋面,覆盖以小黛瓦,山墙图饰精美,每幢均以走廊相连,四周筑有围墙。《蘇州博習醫院年報(1929年)》[10]中第二院拆除博习医院原有的中式平房,兴建2层门诊大楼和3层半住院大楼,室内增设热水汀、冷热水管、电灯电话等装置。两楼之间由走廊相连接,以便雨天行走、暑天遮阳。如萧默先生所说:“西方建筑比较重视单体建筑内部空间的创造,是三度的,更具立体感……中国建筑更着意于建筑沿着水平方向延展的群体组合和由群体所围合的空间(庭院)的经营……是二度的,只有长、宽两个尺度。”[11]苏州市志第十卷第五章公共建筑描写道:“晚清时,苏州的公共建筑大致为:各级各种衙门,商行货庄……建筑物均为传统法式……清光绪八年后,苏州开始出现教堂、学堂、住宅等砖木结构的洋式楼房建筑。”[12]公共建筑从中式传统建筑慢慢转向西洋式建筑,建造样式、建筑风格、空间设计也更具科学性、人性化和复杂化。

2建筑室内空间当代研究论题(1949年至今)

唐小祥(2016年)认为,“苏州近代建筑不但数量多质量好,而且门类齐全,官署、学校、庙宇祠堂、教堂等均有所及。”[13]作者调研考证80处苏州近代建筑,将历史资料与建筑人文有机结合,归纳与研究苏州近代建筑文化,为苏州古城近代建筑的保护增添色彩。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深入挖掘苏州的历史文化内涵,理清苏州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苏州发展的得失成败,全面展现了苏州丰厚的文化积淀。因侧重点原因,关于建筑的部分多为侧面描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近30年,苏州建筑室内空间的相关研究变多,对建筑风格、室内空间设计与装饰等问题进行探讨。

2.1建筑风格研究

苏州近代产生众多造型独特、风格各异的优秀建筑。龚滢博士论文(2020年)探讨清末民国苏州近代建筑的源起、演变及与周边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推进近代建筑谱系结构研究[14]。黄隽茜(2010年)选取民国民居建筑中典型实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传统建筑构建中融入元素的不同,将民居建筑分成仿古典式、现代式、殖民地式、日式及西班牙式五类。认为苏州民国民居具有多样性、集中性、替代性、中西合璧等特征[15]。刘春羽(2016年)从立面构成、图底关系、构图法则及比例关系等方面对商店立面造型进行深度剖析。认为商店业态、商业氛围、建造方式的改变以及中西文化融合是影响立面造型的主要因素[16]。孙迎庆(2009年)认为欧美风格慢慢影响了苏州古城风貌,除了西方教会建筑外也孕育出一大批本土建筑,这些建筑与传统建筑相融合给城市留下深刻印记[17]。与苏州不同,西方建筑文化思想给开埠较早的城市留下了较大影响,相关研究成果较多。伍江(2008年)总结近代上海建筑设计中学院派、现代式与中国古典复兴三大思潮后认为“注重功利,追求时尚;中西合璧,兼容并蓄。是上海近代建筑最本质的特征”[18]。江似虹将尔冬强先生拍摄的几百幅老上海历史建筑的彩色照片与珍贵稀见的黑白历史原照加以对比,向西方打开了了解中国建筑的大门:“人们能看到上海有多美,上海的西式建筑有多美。”[19]过伟敏、罗晶(2015年)根据南通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认为中西合璧建筑有“西风东渐”—“洋体中用”—“中西融合”—“走向现代”四个发展时期。同时根据建筑的形态趋向总结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存在洋门脸式样、石库门式样、外廊式样、大屋顶式样及集仿式样五种基本类型[20]。根据以上学者研究,近代建筑风格主要归纳为传统形式、中西合璧、殖民地式以及折中主义建筑几类。

2.2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老子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建筑中空的地方——空间,为人们所使用,因此研究建筑室内空间有很重要的意义。吴永发等(2014年)测绘并整理了东吴大学内风格鲜明的百年建筑[21]。钟楼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楼,位于校园主轴线上。建筑平面呈“∏”形,承担教学、实验、阅览、办公、会议等用途。二层西端设有大讲堂,以供神学课程、师生祈祷、布道活动使用。苏州美术家颜文樑说,“希望我山明水秀之苏州,成为世界美术之中心,而光华灿烂之美术世界更从我美校微光中发现,此鄙人等所馨香祷祝者也。”[22]因此在沧浪亭旁筹建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学校大楼按罗马建筑样式设计建造,校舍分上下三层,底层理论教室;中层办公室、石膏素描室、美术陈列室;上层中国画室、图书室、西画人体室。公共建筑室内空间复杂,其空间设计组合需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彭一刚(1983年)认为建筑设计是一种复杂的形式,“只有抓住本质的联系,并一层一层地进行剖析,才能最终地揭示出建筑发展的基本规律”[23]。他把“内部空间的处理”分为两个部分,“单一空间的形式处理”和“多空间组合的处理”,从空间组合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建筑构图的原理及应用。张绮曼、郑曙旸主编《室内设计资料集》中“室内空间设计”一章提到在空间设计时应考虑空间类型、空间分隔、界面处理、空间感等因素[24]。杨冬江(2007年)梳理近现代我国室内设计发展历程,以1840年中国进入近代为标志,到新中国成立后室内设计发展为一门专业,近现代室内设计历经两次高潮。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在西方潮流影响下发生改变,中西两方文化相互融合构成发展主线,自此中国室内设计步入近现展历程[25]。近年来涉及近代室内设计研究的相关论文开始出现。如朱松伟在《“西风东渐”背景下近代上海室内设计研究》(2016年)中探讨了上海的室内设计发展,以当今视角解读室内设计改变所蕴含的文化现象。此外齐子轩在《重庆近代民居类历史建筑的空间解析》(2015年)总结山地台院式、天井式、近代城市型三种重庆民居建筑的空间布局、平面型制、形态尺度等特点。姜姗(2020年)《鼓浪屿近代洋楼平面研究》从平面布局、构成元素等方面梳理鼓浪屿近代洋楼的主要类型、空间布局、形式演变等特征。这类论文研究主要聚焦在地域建筑上,不同地域文化视角下解析室内空间的发展特征,为论文研究提供参照意义。2.3室内空间装饰研究早在宋朝,我国就有了建筑装饰的概念。李诫在《营造法式》中用大段篇幅记录小木作工艺做法,将小木作分内檐装修和外檐装修两部分。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将工程做法分为“大木”“斗科”“各项装修”等,更注重建筑的各项装饰工作。呤利所见南京忠王府:“极为雄伟美观……宽敞的庭院的两旁,绕有彩色缤纷的柱廊,一直伸到后面……整座王府显示了中国工匠的巧妙技艺,石刻、窗雕、木刻……”并感叹这“正是南京全城最好的所在”。近代建筑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下的产物,室内装饰也是多元化发展。过伟敏、罗晶(2015年)认为“装饰构件的变化是在面对外来文化时的历史调适,是传统与现代的过度形态”[26]。王馨怡、刘佳(2019年)以多元文化交融为起点,总结长三角地区苏锡常的近代建筑装饰中西几何纹样图案与结构流变特点。西式图案的本土化演变丰富了中国近代建筑的装饰表现。同样,受西方影响中国传统的回纹、灵芝纹、菱形纹等装饰图形结构呈现简洁、抽象化趋势[27]。陈曦(2017年)在论文第四章《工商文化微观层面的影响机制》中提出建筑装饰符号的拼贴概念,而装饰符号的表现载体就是山花、窗洞等建筑装饰[28]。赵丽君、鲍猛(2020年)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南京室内装饰流派众多,同时天花、地面、墙面、门窗软装等细节处理也非常到位[29]。此外,薛颖(2017年)的《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认为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影响建筑特征,近代岭南西式建筑、民间建饰以及官方建筑装饰分别表现出国际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三类建筑装饰既遵循各自轨迹,又存在特征交叉融合,成为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的总体特征。张颖泉《西方设计流派对民国家具风格的影响》(2013年)、郭承波《民国建筑室内装饰中装饰性陈设的功能与布置手法》(2013年)两篇从室内家具、装饰陈设几方面入手,认为民国时期室内设计更注重个人审美情感寄托,空间陈设有更强的灵活性和精神感。

3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5篇:建筑风格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域性;景观设计;文化;生态

1“地域性”的概念界定

地域性,顾名思义,因所处地域或位置的不同而造成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不同[1]。体现在景观设计方面,主要是基于自然地理的实际情况,进行人文景观的设计与加工。人文景观的设计对地域的依赖性较强,不同的地势、地形等自然风貌对形成人类居住的环境的影响不同。我国许多学者关于地域文化的研究卓有成效,其中,既有对地域文化本身的研究与阐释,也有对地域文化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联结进行的研究。对于地域文化的界定与阐释,张晶晶在其著作《杭州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中曾进行过较为系统地论述,她指出,地域文化不是固化的事物或者一成不变的体系,而是在自然地理演变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变化发展着的文化,具有动态性。由此观之,她重在强调地域文化的历史性、发展性、前进性[2]。笔者认为,地域文化的动态性既体现在自然地理的演变中,也体现在区域文化的发展中,两者相辅相成,地理环境的变化决定历史文化的演变,历史文化的演变推动人们对地理环境进行改造。体现在景观设计领域,建筑设计领域相对于地域性领域的研究更为系统,理论更为深化,但是不同领域的理论与研究可以互相渗透,互为参照。挪威建筑学家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的理论便是典型例证。舒尔茨的《场所精神一一迈向建筑现象》中也提到了场所效应,即人们的生活场所会因生活方式的变更而进行变化发展[3]。诚然,实践证明,没有一成不变的地理环境,纵然是人类活动罕见的地理区域,其自然地理环境也在随着宇宙演变、自然更迭而产生着变化,我们所熟知的雅丹地貌便是在宇宙的演进与时间的推移中慢慢演变而来的,不难想象,许多年前,那里曾存在过一个繁华的古城,而随着人类活动的渐渐退出,遗留下的地理面貌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着变化。在一定的场域中,人们会因长期处于一定的情境中而对其产生熟悉感与安全感。我国人民安土重迁的意识也因此而来,同时,中国文化讲究落叶归根,思乡情结便是这种文化意识的深刻体现,在一定的地理、自然、生态、人文环境中存在一定时间,便会有对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异乡相见的两个人,彼此对“同乡”的认同,正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生态的孕育中产生的一种心理与精神上的依赖感与归属感,因此,场所对人们的影响具有根深蒂固的作用。上述几种研究与理论,都可以为景观设计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照。景观设计的专业要求研究人员需要对景观的文化内涵和形式,以及地域特征进行具体地研究挖掘,从而为全球趋同化、一体化的城市面貌表格提供方案与依据,让城市建设能够充分体现本土特色。

2地域性景观设计的内涵

地域性景观设计,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依据地域特征而进行的景观设计,唯物论要求我们要在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改造自然。因此,无论何种景观设计,都要在充分尊重当地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地域性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地域改变的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人们对所处环境的需求就发生了变化,因此会要求进行地域景观的重新设计,而地域景观设计也能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利于人们生活多样性的增强,同时还利于全球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历史文化的延续。郑少丹提出了综合性环境设计的观点,适应了人类的适居性,其中体现的地域自然特征与文化内涵,都是景观设计遵循自然客观规律与人文特征的结果。它贯彻了整体优先和生态优先的准则,旨在打造一个人文环境充分适应自然环境的天人合一、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环境[4]。

3地域性景观设计中的人文要素

作为景观产生的基础,景观文脉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宋佳慧在其论文中强调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是景观文脉的两种重要形态。显性形态包括人、地、物三者;隐性形态包括景观的发展态势与发展潜力,其中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是重要影响因素[5]。“苏州园林”是家喻户晓的一种建筑文化,而其景观文脉既包括苏州的历史文化名人、现代精英,也包括苏州的自然地理特色,苏州园林作为一个文化名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与地理特色。其也受到苏州城文脉的影响,“吴侬软语”、昆曲、“吴门画派”等皆是苏州文脉的显性形态。无独有偶,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安徽的黄山等皆是文脉的显性体现。同样,各个地区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风情,都在逐渐发展变化着,这是其文脉的隐性体现。文脉是景观独特性产生的基础。丁毅在文脉的设计中指出景观设计要以景观所处的地域特征与基础,设计风格要与地域文化相协调,且设计目标要体现当地的文化历史、生态文明与风物民情。“文脉—场所”结构分析理论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1)指出脱离地域实际情况而创造出的文化如同无根之草,无源之水,这是对“美导致善”的传统观念的质疑。(2)指出现代设计要体现文化的多元性。(3)指出现代设计不是固化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动态的过程中变化发展的。(4)以过去—现代—未来为基本框架,在整个时间连续系统中,文脉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以苏州的文脉为例,苏州园林之所以享誉全球,是因其建筑特色鲜明,风格多样,而其之所以建筑风格移步换景,具有独特的魅力,与其地域实际情况密切相关,苏州处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其山水风物怡人,因湖泊河流众多,因此可以建筑风格多样的园林。而其园林景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沿革,它也在逐渐丰富、发展着。在风景园林领域,王向荣与林箐在《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一文中重点阐述了场地特征与历史园林的关系,他们强调景观设计需基于地域实际情况。在《风景园林与文化》中指出“一名优秀的景观设计师定能认识、维护、顺应、延续地域景观的独特性,并推动其可持续性发展。”朱建宁教授在《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中强调,出色的风景园林设计能够明确地体现一个地域自然景观特征以及人文景观特征。近年来硕士博士论文中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如滕群的《基于地域性文化的行政中心景观设计研究》中有关地域性景观设计的阐述系统而详细。以苏州园林为例,苏州的自然地理特征决定着苏州园林的设计,而苏州园林的设计风格又充分体现了当地的自然地貌,其移步换景、俯仰生姿的设计风格充分体现了苏州人悠闲自适、意趣盎然的精神面貌,是当地人精神与意识的映照。在建筑学领域,吴良镛教授是国内较早关注地域主义相关理论的。赵汝芝在《城市中心广场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中提到,科技的进步与生活生产方式的变革促使人们对传统地域空间的依赖降低,他提出“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并表明建筑的风格与特色需体现文脉的演进规律,建筑学是一科地域性极强的学科,它必须植根于本国、本区域,充分体现本土特色,才能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因地理环境的不同,我国各地的建筑风格独特。北方建筑大部分都是坐北朝南的房屋,而南方建筑则是依山傍水,东北建筑大多为敞亮而保暖的房屋,西北建筑朝向避开西北方,内蒙古又以独特的蒙古包著称,西南边的傣族又多竹楼,这都与当地的自然生态息息相关。全球化必须立足于本土化,立足于本土特征形成的建筑风格,才能更好地吸纳、整合、包容其他区域的文化风格与特征,从而建立一个“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吴良镛在1998年“当代乡土建筑”的国际会议上率先倡导传统与革新的问题,他指出基于传统理念进行的建筑设计,需与时俱进,在形式与内容上结合时代特征而进行改变,但仍需以地域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为依据。而传统优秀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标志之一。因此,借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灵感而进行的景观设计将成为我国独特的文化标识,我国世博会建筑就是以中国传统器皿鼎为原型建造的,其不仅是我国独特文化的显示,更是我国源远流长历史的注脚。

4地域性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要素

生态设计,指的是在景观设计中运用生态理念,结合地域自然环境特征,进行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设计。生态设计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对当前世界上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详细阐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观念,他强调人类的认识与观念需以自然规律的演进为基础。麦克哈格的生态理念与设计方案为地域性景观设计提供了可操作较强的方法。诺伯格•舒尔茨指出“场所—历史”文脉需注重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其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中提出的“场所结构”“场所精神”等概念指出了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重要性,环境对人的影响体现在对人生活情境、生活状态、生活观念的影响,而人对环境的反作用体现为人对环境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依赖感。以苏州园林为例,苏州园林一改我国古建筑注重以中轴线为对称线形成的对称建筑的传统,而形成了移步换景的风格,其体现的正是尊重自然,以自然为依归的理念,因为其地水资源丰富,在依山傍水的客观环境下,人们便发挥场所精神,形成了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建筑风格。而苏州园林的环境建筑风格也对人的生活状态与心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因其自然风光怡人,物产丰盈,园林建筑适宜人居,因此,当地的人们也悠闲自适,体现出一种区别于高楼大厦中居住的人们的慢节奏的生活情态。景观都市主义,即城市发展中景观的设计可以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在设计时遵循自然规律,遵循生态发展演变的规律,在天人合一观念的指引下,减少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更完美地呈现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对环境与生态的保护,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着力营造一些绿意葱茏的生态林木,城市绿化建设就体现了景观都市主义。近几年,“森林乡村”建设的大力开展也受到都市景观主义的影响,因为都市发展过快,引起人们对森林等绿化植物的关注,从而掀起了森林乡村、森林公园的建筑热潮。

5结语

在全球文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地域性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与讨论,景观趋同的现象也促进许多景观设计师重新进行思考与规划,基于地域化而开展的景观设计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景观设计不能脱离自然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基于地域自然地理环境进行的景观设计,能够深刻体现地域性文化特色,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能够促进景观设计新的活力的迸发。

参考文献

[1]徐蕾.海南园林景观的地域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3.

[2]张晶晶.杭州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3]刘文欣.当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性表现手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4]郑少丹.基于地域性的道教文化风景区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