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急诊医学临床应急能力培养

急诊医学临床应急能力培养

1加强急诊教学

以1987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为标志始,我国急诊医学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已有20余年历史,急诊医学专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成为现代化医疗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培养出了大批业务素质高、热爱专业的急诊医护工作者,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根据最近几年来频繁发生在国内外的各种传染病、灾害及安全事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造成大批量病人或伤员需要及时的救治和安抚工作来看,需要大量医护人员的直接参与和执行各种急救工作。为了提高病人或伤员抢救与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培养和造就技术过硬、作风优良、反应迅速的高素质急诊人员,是保证和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由于急诊病人病情危重,常伴有生命垂危、脏器功能衰竭和肢体伤残的可能性大等特点,作为急诊工作者应养成以病人为核心、急病人所急的良好工作作风。我们认为,从大学时期抓起,以大学生作为普及急救知识的切入点,不仅可使他们学会一些基本急救技能,还能通过他们对其周围的人群起到间接影响和灌输作用。在校大学生年轻好学,活动面广,易接受新生事物。一旦发生突发灾害时,接受急救培训的大学生即可成为积极施救的第一目击者[1]。因此医学院校在读大学生在扎实学好基础课程和各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要加强学习急救医学理论知识,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2注重临床实践

对于在临床实习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心肺脑复苏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急救技术。随着医学不断的革新和进步,心肺脑复苏的内容也逐渐的被完善和规范,普及心肺脑复苏是目前危重病医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2]。除了准确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外,还要了解气管插管、电除颤技术、静脉切开、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胸腹穿技术及胸腔管留置术等抢救操作技术。近年来我校部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自发的来我急救中心提前进行见习,学习并参与各种内外科急诊病人及伤员的救治工作,将在课堂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毕业实习时,这部分学生处理各种急危重病人及伤员的诊断思维和操作能力远远高于同班其他同学,毕业后也能很快适应临床工作。这就说明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性,因为临床工作本身就是实践性较强的工作,遇到急危重伤病员时,遵循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去抢救病人,而无法去看书准备再抢救。因此使学生在学校阶段就养成学好每一门理论课程的同时,要注重临床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培养应急能力

培养学生快速反应应急能力是当代医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一名医生,除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要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以及很好的协作精神。通过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培训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一是进行急诊专业思想医德医风教育,使之树立稳固的专业思想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二是强化心理训练,以培养医护人员快速反应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判断力以及临急不乱、有条不紊的应急能力;三是进行急诊理论和急诊技能训练,着力加强心肺脑复苏,重要脏器衰竭和各种急性中毒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各种急救器材的正确运用等内容的严格培训,以具备临床快速诊断能力和熟练的操作技能[3]。另外开设演习课程,演练院前及院内急救流程,按照轻重缓急顺序对群体性伤病员的处理,提高相互的协调能力,身体各部位的包扎固定和搬运技术以及危重伤病员生命监测和急救注意事项等措施来提高学生对各类紧急情况的应急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就业后很快就能投入到临床工作当中去,并且独立能完成各种急诊或创伤病人的急救与治疗,一旦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造成大批量人员需要救治时,能承担并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以我院为例,在我院急救中心实习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经常能参与交通事故、煤气中毒及食物中毒等各种安全事故所致群体性伤员或病人的救治工作。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时,上百名受伤人员几乎同一时间送来我院救治,临床实习生协助带教老师参与了危重伤员的抢救、清创缝合、包扎固定、病历书写、检查搬运以及手术治疗等救治全过程,争分夺秒在短时间内完成抢救任务,使受伤人员生命健康及时得到平稳,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际效益。

4提高服务理念

在加强急诊医学教育和提高学生应急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在临床实习工作当中对服务理念的了解和执行。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真正体现时间就是生命和治病救人的场所,又是体现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场所。目前,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医患之间矛盾较为突出,各种医疗纠纷日益增多。由于急诊工作本身具有人员少、风险大、工作强度大、责任重等特点,加上急诊患者或家属均因各种疾病或创伤引起的剧烈疼痛和恐慌、紧张情绪、素质低以及经济条件有限等因素,很容易与医护人员之间发生冲突,甚至出现辱骂、殴打医护人员的现象。因此对于在读医学院校大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对各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的学习,即加强医患沟通,关心病人,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尽最大努力避免发生医患纠纷。要树立起严格要求自己,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另外要做好对各种危重病人或受伤人员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使他们早日走出疾病折磨的阴影。总之,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高等教育机构,既要抓好学生基础理论学习,又要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一批又一批理论知识全面、临床操作技能良好、应急反应快、合格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为我国人民群众医疗健康事业不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