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会计电算化教学探索(5篇)

会计电算化教学探索(5篇)

第一篇: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探索

摘要:近年来,校企合作一直都是职业院校倡导的热点,教育部也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对于专业自身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探索

一、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校企合作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实践上开展缓慢。多数学校目前实施的是比较传统的“2+1”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两年,两年后离校,由学生在校外实践一年,在校的两年,主要是由专业教师授课,离校的一年主要由校外企业培养,校外企业基本上没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基本上没有参与校外的实践过程。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没有真正实现。在现阶段,会计电算化校企合作在实施上有一定的困难,也面临一定的问题:1.从企业层面来讲———会计信息具有保密性和内部性会计信息作为企业的财务资源,是企业资金运营的反映,会计信息通常都涉及到企业的一些商业机密,会计信息一部分会通过财务报表向社会大众公布,而没有公布的则作为内部信息被企业内部保护起来。因此,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部门一般不会让与公司无关的会计人员来从事财务工作,不可能让职业学校的学生通过实习的方式参与财务工作,因此这在客观上给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校企合作带来了困难。2.从学校层面来讲———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校企合作准备不充分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基本宗旨就是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引导学生对自身职业的选择、角色的准确定位、把知识理论与实践任务结合起来,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但是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的教师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也很少到企业里去实习,缺乏“双师型”教师,教师自身的会计技能都不高,那么,对于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3.从学生自身来讲———存在知识、经验、能力不足的局限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相对较差,知识面窄,视野不开阔,学校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只能开设一些基础课程,而像财务管理、投资学等课程就不再开设,因此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全面的会计相关知识,甚至有的学生只是学了一点皮毛。由于学生所学有限,因此到企业实习后,只能从事简单的会计工作,而不能给企业的财务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也不能给企业带来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效益的提高,因此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校企合作就形同虚设,合作困难进一步加大。

二、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

1.合理安排会计电算化教师去企业锻炼,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前高职院校讲授会计电算化的教师有两类:一类是侧重于会计类理论讲授,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是经相关财务软件培训后进入到会计电算化岗位的教师;另一类是信息化水平较高、操作财务软件熟练,但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相对薄弱的教师。其中大部分教师都具有一个共同特征:缺乏会计电算化工作实战经验,对企业新规则、新标准了解不全面,知识更新不及时,无法将企业需求的财务软件工作技能有效运用到教学中。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及时了解电算化软件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热点问题,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在企业收集到的资料编写成案例进行案例教学,或者以一个企业的电算化业务为实例编写系统的实验教材。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又可以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是一个企业和学校“双赢”的过程。2.强化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模拟课教学职业学校可以和专业的培训机构或软件生产、经销公司合作,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实习基地,进行会计电算化初、中级培训。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进行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显然不符合实际工作需求,因此必须有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操作技能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可利用商品化会计软件演示版或商业版,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以账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子系统为重点,兼顾其他子系统。目前很多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基本都安排了手工会计的模拟实习,却没有安排电算化会计的模拟实习。肇庆市技师学院在新学期引进了会计电算化的模拟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大大提高,企业的认可度也得到提升。职业学校主要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还要兼顾电算化会计的模拟实习,可以先进行手工会计的模拟实习,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模拟实习。3.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学校可以定期聘请一些在企业工作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给学生进行案例讲座和实践指导,或者提供一些来自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以利于教学和学生日后的就业。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共同以企业业务为内容建立企业案例库。该案例库的案例原则上采用企业的真实业务,这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就能直接接触企业业务,实现课堂与企业业务的零距离对接,让学生较快地适应企业财务工作环境。4.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与会计中介机构合作由于会计信息自身的内部性,会计信息只能由企业的员工共享,学生则很难参与到企业会计工作中去,即使有机会到企业里去实习,也很难接触到会计工作的实质和核心,学生的技能也很难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但是,职业院校和会计中介机构合作就可以绕开这个问题。一方面,会计中介机构需要大量的会计工作人员,因为他们要为企业加工大量的信息,如果从社会上聘请的话,他们则需要支付一定的报酬,而聘用学生的成本是最低的,甚至不需要支付报酬,这大大减少了会计中介机构的开支,因而对会计中介机构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学生去会计中介机构实习并不是为了报酬,而是为了锻炼自己,通过在中介机构的锻炼实习,提高自己的会计技能和职业判断力,会计中介机构即使不给报酬,他们也乐意去实习,这样高职院校和会计中介机构就实现了“双赢”,就可实现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的校企合作。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企业应主动担当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形成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技术创新三位一体、互利双赢的产学研合作的有效运行机制。根据企业对财务人员的具体要求,归纳专业岗位群,以及各岗位所需的技术、技能和专业素质,由校企共同研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培养目标、毕业标准、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等。校企共同参与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更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做到教学过程“三协调”,即: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安排相关工作岗位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在企业实际岗位上进行实践锻炼,学生将学到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获得校园内难以获得的能力。通过深入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能真正感知到企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从而更加努力地锻炼专业实践能力,学习观和就业观将愈加成熟,为学生毕业后合格上岗奠定基础。

三、结语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年代,会计电算化也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大量企业需要专业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而实践技能是电算化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向和源泉,在此基础上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探索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

作者:董文龙 单位:肇庆市技师学院

第二篇:会计电算化教学中ERP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摘要:众所周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其运用已渗透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可谓是随处可见。对于会计行业而言也是如此,互联网的兴起使得传统会计迎来机遇与挑战,会计电算化应运而生。而在会计电算化中,ERP系统又是占据重要分量的内容。因此,本文选取会计电算化教学中ERP系统为探究对象,希望以此有助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ERP系统;问题;对策

一、ERP系统的相关概述

ERP系统主要是指依托计算机平台、信息及互联网技术,企业资源计划即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据其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缩写得来。1ERP系统的特征其一,ERP系统的核心子系统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对企业资金流的科学管理是财务管理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财务管理的对象即为企业资金流,在ERP系统中会计、财务管理也就成了核心。其二,ERP系统使会计信息传递速率增加,传递关系趋于复杂。这主要是由ERP系统自身环境所决定,因其管理信息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这就要求各个子系统间的信息流要顺畅、及时传递。其三,ERP系统使财务决策功能得以加强。因为ERP系统的环境能够让企业的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之间形成联系,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得以联系企业其他系统,并且据财务、会计信息提供决策支持并预计风险、寻求解决方案。因此,财务的决策功能得到了加强。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ERP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与教学需求存在差异,无法完全满足教学所需

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中非常突出并且带来较大影响,一方面由于国家有关部门选择的教材不够明确,各个学校之间出于多方原因选取的会计电算化教材大多不一样,存在混乱。另外,在选取的会计电算化教材中,ERP系统部分过于注重理论讲解,实践操作比较少,而在实际需求中ERP系统往往在操作中学习和应用。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教材内容与教学需求存在着差异。另外,由于一些会计电算化教材更新换代的速度比较慢,而ERP系统更新速度较快,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完全满足教学所需。

(二)教学目标与实际需求存在差异,无法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相对于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而言,当前ERP系统下的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更为广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多种会计软件、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实现操作功能强大、结构复杂的多款会计软件,实现管理、决策的过程。而在实际教学中却看到,有部分教师尚未意识到这一点,并未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最后学到的知识不能完全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三)教学方式不够灵活生动,未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实质上,会计电算化并非简单的在电脑上教授会计知识,而是集会计、管理、计算机等多门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能在充分挖掘ERP系统特征的前提下选取最适宜的教学方式,方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忽略了教学方式的选取,过于传统化的教学显然缺乏灵活生动,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ERP系统的学习也就不甚理想。

三、相应的对策

(一)规范教材的选取和使用,确保教材内容与时俱进

作为学校而言,应当充分意识到ERP系统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占据的重要位置,并且想方设法将教材固定,可以分专业方向、年级等标准对教材进行划分选择。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在选取之后应当于一段较长时间内不随意更改。此外,还应当做到与时俱进,比如ERP系统中新增的模块等要积极更新到教材,如无法做到批量印刷更改,可通过打印更新的某一部分分发到班级的方式完成。

(二)明晰教学目标,确保满足

ERP系统实际应用的需要教学的主要目标应当是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学生,实现知识到生产力的转变,在ERP系统之下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应当明确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具体而言,该环境下的教学目标可以该书为学会使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明确其基本操作原理与方法,实现可全面操作企业或单位日常会计电算化处理业务,并且为企业或单位的管理与决策发挥作用。

(三)创新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方式

会计电算化教学原本就是一门比较新颖的学科,而其中ERP系统的教学更为新颖,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引入一些新兴教学手段,对不够生动的教学方式加以改善。例如,可借助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来实现ERP系统操作演示、教学课件播放、案例讲解、合作互动等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首先选取企业使用ERP系统的某一案例进行课前导入;接着,可分角色对ERP系统中的操作人员进行扮演,让同学们分别担任该企业ERP系统处理中的不同操作人员,参照教材操作完成比较简单的任务;而后,教师对同学们的操作进行点评并分析对错。在点评与分析的过程中,实现ERP系统相关内容的教学。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实际财务处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作为操作主流的ERP系统则更是重中之重。要想真正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领悟ERP系统精髓的学生,还需要有较长一段探索的道路要走,作为一线教师应当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学习、经常总结,做到与时俱进,方能更好的为解决会计电算化教学中ERP系统存在的问题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卢新国.浅议ERP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关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1).

[2]邵丹.从会计电算化到现代会计信息系统[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6).

作者:刘婵榕 单位:七台河职业学院

第三篇: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发展,会计电算化也在不断地发展,目前会计电算化已经相当普及,各高校也纷纷开设会计电算化相关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学科也需要不断改革,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电算化操作娴熟的会计从业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大大小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会计电算化的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参与度、课程实践环节薄弱、缺少多媒体教学环节、任课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培养,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工作以及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和了解,从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经过分析,给出问题的解决措施和改革方案,以期对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进行简单地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0引言

我们知道,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介质来处理会计实务的一种方式,它巧妙地将会计工作与计算机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实务的处理效率和正确率。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发展,会计电算化也在不断发展,目前会计电算化已经相当普及,各高校也纷纷开设会计电算化相关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学科也需要不断改革,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电算化操作娴熟的会计从业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大大小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会计电算化的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参与度、课程实践环节薄弱、缺少多媒体教学环节、任课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培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企业单位也纷纷设置会计电算化这一岗位,因此一名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会计电算化技术娴熟的会计人才是十分受企业欢迎的。因此,各个高校也纷纷把会计电算化设置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培养适合社会时代要求的会计从业人员,必须不断地改革创新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适应时代潮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工作以及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和了解,从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经过分析,给出问题的解决措施和改革方案,以期对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进行简单探讨。

1当前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由于目前的学生课业要求较重,高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安排总课时有限,往往是理论课加实验课的模式,并且理论课的课时与实验课相比一般接近2:1,甚至更高,这样学生的财务软件就会仅限于总账学习、报表制作、工资的分配和固定资产等一些十分常见的模块,再加上课时较少,也只能对财务软件进行简单操作,这种操作往往也是最基本的,没有深入、综合和系统地去接受训练,这样就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强,技能不够高。

1.2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的参与

现行阶段,会计电算化的课程教学往往是教师讲授课本知识为主,课堂上教师会对软件进行一定的演示,教师仍然是占据主导的位置,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些对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培养极为不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碰到问题也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总之,这种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1.3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

我们知道,会计电算化课程性质本身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讲授水平和能力,还要对课程中的财务软件及计算机操作十分熟悉,但是目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极快,加上会计理论更新发展也十分迅速,教师对新知识的更新速度往往不能及时的赶上,他们的知识体系仍然落后,知识结构老化,这些都影响自身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另外,目前教师大多直接从学校毕业招聘走进教师岗位,没有在基层企业全程参与过电算化工作,本身实践能力就不强,碰到软件问题自身也不能迅速的解决,这样就会使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

2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

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特点就是要求具备娴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结合企业的需求,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一些调整,重点是增加实验课的学时,比如适当地增加会计电算化的总课时,并有倾斜地偏重实验课时,比如可以将理论学时与实验课时的比例调整到1:2。同时,还要突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仿真性,尽量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发挥实验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作用,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贴近。此外,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增加企业使用比较多的应收、应付款、成本管理、存货管理等模块,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

2.2以学生为中心,优化教学过程

电算化教学的传统模式是学生听老师讲,这种情况下的教与学是分离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然而电算化的课程性质却是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着重的强调学生在整个电算化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才是有效的电算化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相关要求,有计划地将具体的案例情境融入课堂中去,让学生去切身地感受到实际案例,不断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对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2.3建设高素质的会计电算化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前提。首先,作为教师个人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要改进教学方法,能熟练掌握现代化工具进行教学与研究。其次,学校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创造条件,如聘请财务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经常来校给会计电算化教师举办技术讲座,以了解财务软件的变化及新增功能;选派教师到相对先进的高校进行专业进修;安排教师深入电算化应用好的企业进行考察学习,以弥补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同时还能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以便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融入新的管理理念和社会需求。

3结论

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介质的来处理会计实务的一种方式,它巧妙地将会计工作与计算机有机结合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会计实务的处理效率和正确率。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发展,会计电算化也在不断的发展,目前会计电算化已经相当普及,各高校也纷纷开设会计电算化相关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学科也需要不断改革,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电算化操作娴熟的会计从业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大大小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会计电算化的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参与度、课程实践环节薄弱、缺少多媒体教学环节、任课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培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企业单位也纷纷设置会计电算化这一岗位,因此一名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会计电算化技术娴熟的会计人才是十分受企业欢迎的。因此各个高校也纷纷把会计电算化设置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培养适合社会时代要求的会计从业人员,必须不断地改革创新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适应时代潮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工作以及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和了解,从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经过分析,给出问题的解决措施和改革方案,以期对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于燕飞,邢海萍.浅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问题[J].商业经济,2014(7).

[2]宿敏.会计电算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16).

[3]高峰.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9).

[4]李静.会计电算化教学探析[J].中国商界,2010(2).

作者:梁叶 单位: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问题与改革

摘要:会计电算化又叫计算机会计,是通过运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会计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活动能够加强学生对会计职业的认知,辅助学生掌握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和会计电算化软件。但是在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将在简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浅谈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存在问题;改革设想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育日益趋向实践性与创造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教学目的,提高了会计教育的质量。但是,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像教材编撰不合理,会计电算化软件相对落后,教学方法不完善,校内教育和职业会计裂痕显著等。本文将系统分析这些问题,并从完善会计电算化教程,提高会计电算化软件,创新教学方法,做好校企合作工作等四个方面来探索改革设想。

1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的现状问题

1.1教材编撰不合理

目前,中职会计电算化教材中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术语,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还比较难懂,而且大多数学生不喜欢精读会计电算化课本。如果教师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讲理论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因此,顺利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活动,必须细化校本,做好会计电算化教材编撰工作。

1.2会计电算化软件相对落后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会计电算化软件也相对落后,大多数中职学校依然使用Windows2003教学技术,不能满足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的发展要求。而且,Windows2003早已不适用于企业会计管理,中职学校却依然使用该技术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必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很难为职场会计管理工作打造高素质的队伍。

1.3教学方法不完善

从总体上分析,当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依然“重理论而轻实践”,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另外,教师本人的专业技能也须待提升,部分教师不能娴熟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这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

1.4校内教育活动和职业会计裂痕显著

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的主要教育场所是在校内,学校为学生所提供的职业训练平台还有待扩展,校内教育活动和职业会计管理工作存在明显的裂痕,学生对职业会计和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缺乏全面的认知。

2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设想

2.1完善会计电算化教程

教师应该配合教育机构,根据的会计电算化发展需要改革教材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将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编制科学合理、便于学生理解的会计电算化教程。

2.2提高会计电算化软件

教师应协同学校不断提高教学技术,加大对Win-dows的开发和研究,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多媒体教室,提升计算机软件和会计电算化软件质量,建立Oracle、Sybase等大型数据库,加强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和ERP管理思想的了解与灵活应用。

2.3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注重创新教学方法,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学生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认知。会计电算化教材中的一些概念性的名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教师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这些理论知识,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解析会计电算化操作步骤,为学生组织各种虚拟活动,像“核算工资”、“制作报表”等,通过虚拟会计管理教学法使学生有目的的学习,让学生在模拟演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其次,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能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由创作“月工资核算表”、“资金流动报表”、“虚拟金融产品”等作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另外,教师应告知学生会计电算化又叫计算机会计,是通过运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会计工作,让学生明白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然后,指导学生深刻认知将来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告诉学生: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不同,会计管理包括计划会计、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其中,决策会计是计划会计的基础,它可以辅助企业选取最佳计划方案;执行会计侧重于企业生产经营项目的进度、过程和收益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会分解、落实企业年度预算的各项指标,并建立明确的责任会计体系。会计体系由企业制度决定,会计体系也反作用于企业的制度的建立,影响企业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会计电算化宏观管理模式,从而规范企业的各项制度,约束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决策机构。建立简介管理型的会计宏观管理模式,促使会计准则体系更加成熟化、科学化。

2.4做好校企合作工作

中职学校必须注重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平台,指导学生在实践工作中熟悉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流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引导学生明白作为一名会计师,理应熟悉本企业各类财务管理制度;全面了解财务部的工作内容,做好与各部门的衔接工作;准确收付现金,妥善保管现金及有价证券,保证企业资金安全;坚持每天盘点现金,及时核对现金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禁止签发空头支票。财务与会计必须一分为二,财务管理属于企业职能管理部门,主要处理财务工作,促使财务发挥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会计只有提供综合性财务信息的权力和职能,无权干涉财务。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职业会计工作中熟知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岗工作流程,在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时,需要运用会计电算化流程来审核付款,接着,监督报账工作,使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审核固定资产调拨单与发票,然后查询付款状况,并编制凭证。在核算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工作时,应该根据固定资产明细账查询上月新增或减少固定资产,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对应固定资产原值及公司使用的折旧政策计算增减变动的累计折旧,编制完善的折旧计算表,做好记账凭证。在运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和计算机软件清理固定资产时,需要对年中、年末组织行政事务部、生产部等进行固定资产盘点,然后整理固定资产明细表,做好盘点报告。而且,要注意定期组织行政事务部及生产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查,监督处理并认真核算已报废及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和ERP管理思想核实报废或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原值、已使用年限及折旧提取情况,审核固定资产清理转出报告,并分类编制记账凭证。这样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本职工作的全面认识,提高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知识的运用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工作中尚且存在教材编撰不合理,会计电算化软件相对落后,教学方法不完善,校内教育和职业会计裂痕显著等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应配合教育机构,完善会计电算化教程,提高会计电算化软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指导学生在职业会计工作中熟知企业固定资产核算岗工作流程,灵活运用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全面推动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梅荣.《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02).

[2]韦素琴.浅析中职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2014,(01).

[3]张兴华,孙永杰,姚玉霞.独立学院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方案改革研究与探索[J].农业网络信息,2012,(11).

[4]孙爽滋,王艳春,孙昉.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重庆与世界,2014,(01).

作者:闻秀丽 单位:辽源市工商学校

第五篇: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借助计算机应用技术及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将企业经济业务事项进行核算,以生成会计信息的现代会计技术方法。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笔者将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论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实践一体化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会计理论、会计方法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技能性,也是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税法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模拟实习。教师应就中职学生的特点做好课程分析,积极探索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上做到与时俱进,实践教学一体化,使学生能兴趣盎然地把《会计电算化》学好,从而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核算岗位工作能力,掌握通用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核算岗位工作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既要懂得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又要熟练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同时实行“双证书”制,课程日常教学与会计从业证书认证考试相结合。在课程考核时,采用课程考核与证书考试相结合的模式,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要懂得计算机和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为了达到会计电算岗位的实际工作要求和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要求,广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在第四学期开设该课程,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所占比例达到1:2。另外,教学资源与配套练习能与时俱进,学生能在专门的实训室机房进行操作。教师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通过计算机用财务软件对财务处理系统、会计报表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等进行学习与实训,让学生能熟练地运用理论知识进行会计业务的核算,这样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也能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操作的水平掌握,不断提高学生财务软件的操作质量。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的要求,学校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的教学手段结合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景教学法、演示教学、角色扮演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法和自主实训教学法等,有效突出该课程的实践性。有效的教学方法,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使得学生的的电算化技能操作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提升了学生的全面素质,更好地与企业财务接轨,体现了工学一体化的教学。其中,就项目驱动教学法展开说明:

(一)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

把财务软件所要学的知识点和操作步骤、操作技巧分配到一个个项目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教学目的。会计电算化教学通常以工业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为案例进行实训。让学生置身于企业的会计岗位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

(二)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内完成,采用“三结合,四阶段”的教学方式。三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学结合、专兼结合”,四个步骤按照“课堂讲授——演示教学——指导实训——自主实训”的一体化教学。教师运用仿真的会计业务,边演示边练习,讲练结合,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教师讲授知识,然后演示根据子项目分步骤来开展,对重点步骤重点讲解,强调易错易漏步骤。教师的演示可与学生的模拟实训同步进行,教师演示一个子项目,学生也训练一个子项目。通过项目驱动法的学习,学生能把所要学的知识点和操作步骤、操作技巧分配到一个个项目中,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达到教学目的。每个项目熟练掌握后,设置情景让学生置身于企业的会计岗位中,独立完成财务软件的系统设置、账务处理、各功能模块的操作,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能力。根据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项目为驱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模拟与企业会计岗位相互对应的教学情境。在实训过程中还可以开展分组竞赛式体验,每组学生在实训中扮演会计主管、出纳员、会计员等角色,通过岗位角色的扮演和组别的竞赛,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理解各自岗位的合作和牵制,明确职责,同时,竞赛是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强大外部动力。能很好地锻炼学生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等。

四、加强校企合作

中职生仅仅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走出去,把课堂教学与岗位技能结合。学校第五或第六学期就安排学生外出顶岗实习,采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培养学生,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学生能身临其境、零距离接触学习财务软件的操作,也是检验掌握学习知识程度的途径,学校和企业共同来考核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可以查漏补缺,更好地完善发展自己的操作技能。其次,教师可以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有机会还可以邀请企业资深财务人才到校指导实训,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是培养操作型人才,不仅技术上要过硬,并且能持续性发展。学校在教学模式上能做到教、学、做三者结合,教学方法以项目驱动实践教学为主,依托于电算化实训来处理仿真的会计业务,角色扮演让学生能在不同岗位上得到锻炼,校企合作能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学生,突出中职学校的教学特色,加强了实训的力度,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这样学生毕业后能马上上岗,上手快,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电算化人才的同时,也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黄宏伟 单位:广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