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探思3篇

新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探思3篇

第一篇:新会计制度下采供血机构内控管理探究

【摘要】财政部于2017年10月预先行政事业单位的新会计制度,该制度于2019年开始施行。新政府会计制度针对以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问题进行了会计账目系统的改革。作为事业单位的采供血机构在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面临着内部财务控制的整改问题。论文从新政府会计制度出发,分析当下采供血机构的内部财务控制的薄弱环节,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采供血机构;内控管理

1引言

新政府会计制度以来,采供血机构在理解政策和落实这一新会计制度准则上仍存在偏差。采供血机构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多级核算制度并未成熟,在突破自身机构的瓶颈和健全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

2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采供血机构的内控要求

2.1新政府会计制度概述

旧的政府事业及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存在许多会计学上的歧义问题,比如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认定标准、不同收入和费用账目归类等。政府单位在进行日常会计科目登记以及期末综合会计报表的整理时,经常出现不准确的入账和会计偏差。这便导致整体政府单位的会计报表以及审计质量降低,进一步影响我国财政的规划和补助下放。基于此背景财政部于2017年新政府会计制度以解决事业单位的整体会计账目登记和会计报表问题。首先新政府会计标准提出平行记账管理模式,使得资产类科目和收入费用类科目在会计入账中能够体现更为一致的结果。特别是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收账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拨款收入等下级会计科目进行了新的会计解释和入账依据,使得整体会计账目更加直观、期末的审计工作更加清晰。另外财政部设定了双开展的会计标准,规定各级政府单位要同时开展预算编制、决算报告编制过程。这使得财政部能够完整的获取各级政府部门期初期末的会计及审计状况,以便于规划下一年度的财政布局。

2.2对采供血机构的内控要求

第一,新政府会计制度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以财务会计体系、预算会计体系为一体的平行记账模式,因此采供血机构的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控制。平行记账模式下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相辅相成,成为财务预算收支问题的一个良好解决方案。该记账模式与旧政府会计标准中的“双分录”模式相比能够更加精准反映采供血机构的预算信息和财务执行水平。在平行记账模式下,财务会计体系的科目“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科目的增减变化都必须在预算会计体系下进行入账处理。比如采供血机构购入固定资产时在财务会计账目下借方登记“固定资产”、贷方登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而在预算会计体系下借方需要登记支出类科目、贷方则登记“资金结存”科目。可以看到预算会计体系和财务会计体系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处于一个基准核心地位,以保证采供血机构会计信息不会有遗漏和失真,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第二,新政府会计标准在财务会计核算处理中全面引进了权责发生制,并且增多了采供血机构资产负债表中的会计核算科目,强化了财务会计的核算功能。采供血机构应更加的关注内部的重大经济活动,更加严谨记录经济活动。之前的政府会计标准无法明确和清晰地展示采供血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以及收入和费用支出表,从而出现会计核算的漏洞问题。新政府会计标准强调了财务会计处理的权责发生制的优势作用,同时调整了财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以提升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例如新政府会计标准将原先会计标准中的存货科目扩增到库存物品、工程物资、政府储蓄物资等5个科目。固定资产科目由单一的固定资产科目增加到固定资产、文物文化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5个科目。在净资产的核算中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等6个净资产科目被取消,替代这些净资产科目的新科目为累计盈余。同时在预算结余类的会计核算中,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用资金结存来代替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经营结余等科目,以此来简化特别项目的财务会计入账处理。综上可以看到新政府会计资产改变了原有的财务会计核算的格局,对采供血机构的会计处理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第三,新政府会计标准取消了原先采供血机构基建项目的会计单独建账处理,将基建项目的会计账目统一纳入采供血机构的会计账目进行核算,统一的会计方式要求采供血机构应当在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各个方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形成统一的标准。采供血机构的会计账目不再是以前的多账并立,从而使得整体核算工作变得复杂。取消基建项目的会计单独建账处理让采供血机构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会计账目体系,并对基建项目的会计账目进行细致的转移账目处理,以确保整体会计账目的统一和真实。统一了基建会计账目后,也使得后续采供血机构的综合审计工作能够有条理、不遗漏地顺利进行。采供血机构也随着账目要求的提升,不断提高内部要求,形成更加高标准的内控准则。

3采供血机构内控管理薄弱环节

3.1管理人员缺乏内部控制的管理思想采供血机构的公益事业性质使得内部行政管理人员缺乏企业化管理、风险管控等内部控制思维。采供血机构内的管理人员往往看重的是其机构的采供血服务属性,没有看到内部管理把控的必要性。这便使得采供血机构的人员管理、财务预算规划、单位信息化系统性建设管理、会计账目处理、审计工作等一系列内部环节都出现漏洞。进而各种经营风险便潜伏在采供血机构的整体管理之中。此外采供血机构管理人员的内部管理专业性相较营利性企业来说是不高的,这使得内部控制环节都无法标准化运行而出现偏差。

3.2财务处理的内控制度建设不完全

新政府会计出台后采供血机构面临着全新的会计账目变革,因此财务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与更新无法与新政府会计标准相匹配,进而导致采供血机构的会计处理出现问题。当下采供血机构还是处于与新会计标准的融合期,并没有达到能够成熟运用新会计标准的水平。在该融合期间内,财务内部控制机制仍处于不健全的地位,无法正确地识别并处理会计遗漏、账目交叉带来的财务风险。当下采供血机构还缺乏的是财务风险管控小组,缺乏风险管控专员会给采供血机构的资产负债运营、收入支出管理等带来致命打击。缺乏风险管控人员的专业性管控是当下采供血机构的一个通病,只有正确地对采供血机构的财务风险、审计风险、运营风险进行识别和处理才能够建立一个健康发展的内部控制机制。另外采供血机构的内部控制体系中并没有将财务审计工作独立出来,而只是将审计作为一个财务报告的附属工作。并且采供血机构并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制,而仅仅在上级强制要求下进行审计。这就导致审计报告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审计工作的效率也会因此而不佳。此外目前采供血机构的审计工作比较单一且没有独立性,同时没有将审计视作保障自身机构整体财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3.3内部监督管理水平较低

新政府会计标准的意味着采供血机构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更加专注地对政策进行解读和落实,这对采供血机构的财务人员以及领导都是一种挑战。新政府会计标准提高了整体的会计处理效率,但同时这也对采供血机构的内部管理监督机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当下采供血机构的内部监督管理比较宽松,无法达到新政府会计要求的严格内部监督的水平。宽松的监督监管环境是孵化非法违规财务处理的摇篮。挪用公款、资产负债作假等违法行为在较严的监管环境下是无缝生存的。另外采供血机构宽松的监管环境也导致财务人员产生敷衍了事等不良的工作作风。这对于采供血机构来说都是十分不利的状况。

4新政府会计下提高采供血机构内控管理水平的建议

4.1严肃管理人员资质管理和培训

整个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会计及审计过程中加入了许多创新性的改革,从而新政府会计标准对采供血机构内部会计及审计人员提出了更加高的专业要求。因此采供血机构应该明白提高其内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人员的管理水平,重视其内部会计审计人员的资质管理及相关专业性培训,使内部会计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新政府会计制度相匹配。采供血机构应该建立独立的人事管理部门,积极引入外部管理人才,促进自身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同时应该对内部职员的资质进行阶段性审核,对审核不通过的人员应该暂停其工作直至通过资质考核。采供血机构也应该积极举办座谈培训会,邀请管理领域的大牛嘉宾对本单位的职工进行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专题培训。另外采供血机构应该针对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规划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对推进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中坚人员给予奖励而对不遵循内部管理条例的人员严肃处理。

4.2设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划方案

采供血机构应该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会计标准要求,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规划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内容按时执行对应的工作。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采供血机构会计核算标准的改革不仅要求采供血机构在会计处理方法上进行升级,同时也潜在要求了采供血机构应该建立包含运营管理、财务会计处理、风险管控、审计、研发管理、监督责任机制一体化的内部控制制度规划方案。采供血机构应该结合旧会计体系下出现过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支出等科目的账务处理问题,跟随新政府会计标准的指引,寻找新会计标准下的解决方案。此外内部控制制度方案的设计应该着重关注采供血机构的财务审计工作,督促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并且将审计工作和财务工作相分离,给予审计工作绝对的独立性和信息权限。新政府会计制度在财务会计系统和预算会计系统上的改革升级要求了采供血机构内部管控方案还应该重点关注其内部的风险管控机制。包含风险管理机制的内部控制制度对采供血机构的可持续运营是极其重要的。风险管理的核心其实就是可持续发展,事先设立风险管理的调控机制、处理流程对于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起到支撑的作用。在采供血机构风险管理工作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是财务及审计风险。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可以看出国家对事业单位整体会计质量的重视,因此采供血机构应该更加重视自身账务的处理工作和潜在的审计风险,做到能够提前识别可能对本单位带来重大影响的财务事件并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规章进行处理。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划应该具有独立性、标准化、统一性,且具有多维度的复核检验机制,以促进采供血机构良性健康发展。

4.3提高内部监督管理水平

采供血机构在适应、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还存在执行问题。因此采供血机构应该提高内部监督管理水平,以使得采供血机构的会计处理能够与新政府会计制度保持一致。采供血机构内部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最大化降低人员操作风险,使得采供血机构的运营发展能够稳步向前。采供血机构的管理人员应该认清宽松的监管监督环境对自身单位的潜在危害,重视起内部的监督管理工作。此外采供血机构应该设立问责制的监督管理条例,对任何严重违反新政府会计管理条例的工作人员都按照规章严肃处理。

5结语

新政府会计标准具有许多会计优势,能够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的整体会计水平和报告质量。采供血机构在新政府会计标准下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仍存在问题。因此建议采供血机构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指导积极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设立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案并加强内部监督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峰.试论企业财务会计内控管理机制的构建[J].财会学习,2021(2):175-176.

【2】刘海燕.新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4):67-68.

【3】忻晓辉.公立医院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难点与措施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3):65-66.

【4】袁冬明.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启示[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4):57-58.

作者:袁华 单位:上海市血液中心

第二篇:新会计制度下医院会计核算影响探析

摘要:文章阐述了政府会计制度出台的背景,通过与医院会计制度的对比分析,论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医院会计核算产生的影响,并针对医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难点,从政府会计制度的复杂性和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医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医院;会计核算

一、政府会计制度出台的背景

财政预算管理核心是政府会计,推进政府会计快速改革,从而创建规范化、统一化以及科学化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将摸清政府“家底”、全面反映政府预算执行信息和政府财务信息以及科学评价政府运营绩效作为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必备因素。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前,行政事业单位不同所执行的会计制度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医院执行《医院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学校执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或《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等,多项制度并存,核算口径不一、体系繁杂以及内容交叉,导致不同单位之间会计信息可比性较低,在合并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时存在困难,需要进行手工调整后汇总编制,信息质量较低。为了规范政府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15年10月23日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令第78号)、于2017年10月24日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医院属于《政府会计制度》规定的执行主体,需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不再执行以前的《医院会计制度》。为了确保新旧制度顺利衔接、平稳过渡,促进新制度的有效贯彻实施,财政部于2018年8月27日了《关于印发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的通知》(财会〔2018〕24号),为医院执行新制度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实际指导。政府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促进了医院会计核算的改革,使医院财务核算更加合理和科学。

二、政府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模式的影响

相比于2010年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增加了很多新的要求,在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设置、财务报表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医院会计制度下的医院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会计要素包括五大类: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在一个会计系统内同时容纳预算信息和财务信息,采用双分录方式来实现财政资金与非财政资金的分离核算,以此为基础生成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间接满足财政预算管理所需。医院传统会计核算违背了会计配比原则,弱化了医院的成本核算,存在医疗收支结余虚增的情形,不能体现准确、完整的预算信息,决算报告需要进行调整后手工编制。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医院会计核算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组成,为“双基础”“双功能”及“双报告”模式。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会计要素包括五大类: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以此为基础生成财务报告,确保医院的现金流量、运行情况以及财务状况能够如实反映;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会计要素包括三大类:预算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以此为基础生成决算报告,确保医院的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能够如实反映。对于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还需开展预算会计核算,剩余业务则仅开展财务会计核算。这种会计核算模式在一个会计主体内以两种会计核算基础进行日常账务处理,利用平行记账的方式,产生两套独立账户,以此为依据分别编制两套报表,既可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实现医院的成本核算,又可以提供完整的预算信息,实现预算管理功能。

三、医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难点分析

基于政府会计制度的复杂性以及医院的行业特殊性,在制度衔接转换过程中以及政府会计制度执行之后,医院会计核算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如:财务报表与预算会计报表的钩稽关系、平行记账方法下预算凭证与财务凭证的自动对应、财政拨款收入的核算、科研项目经费核算、支出的辅助核算等。

(一)政府会计制度的复杂性对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要求

政府会计改革力度非常大,重新梳理了现行会计制度的框架,设置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两套核算体系,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和会计要素对同一事项进行平行记账,最后生成不同的两套报表。政府会计制度的复杂性体现在以下几点:1.会计核算模式的变化政府会计制度构建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双基础、双功能、双报告”模式。政府会计分为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两部分,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在一个会计核算系统中,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功能是分离的,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功能也是分离的。与此同时,财务会计要素与预算会计要素相互协调,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相互补充,一起反映医院的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情况。2.会计科目设置的变化政府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科目设置进行了颠覆式的改变。按照八大会计要素设置了103个科目,其中财务会计科目77个,预算会计科目26个。财务会计中,资产类科目35个,负债类科目16个,净资产类科目7个,收入类科目11个,费用类科目8个。预算会计中,预算收入类科目9个,预算支出类科目8个,预算结余类科目9个。与医院会计制度相比,财务会计科目设置有较大的变化,扩大了资产负债核算范围,核算更加明细化;预算会计科目全是新增内容。3.会计账务处理的变化政府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应实行“双分录”,对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进行“平行记账”。既一项经济业务发生之后,如果是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需要在同一个会计核算系统中同时编制财务会计分录和预算会计分录;其他业务仅需编制财务会计分录。与医院会计制度的单一记账相比,账务处理复杂了很多。4.会计报表体系的变化政府会计报表体系为“双报告”,分为预算会计报表体系和财务会计报表体系,期末编制《本期预算结余与本期盈余差异调节表》并在附注中披露,通过反映本年盈余数与本年预算结余数之间的差额,来关联财务报表与预算会计报表,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医院会计制度的单一财务报表体系相比,增加的预算会计体系从另一角度和财务报表体系一起系统、全面、综合的反映医院整体状况,帮助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帮助监管者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医院的行业特殊性对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要求

政府会计制度为了满足政府管理的需求,对会计科目和报表等的设计采用了一般化的方式,确立了统一化、标准化的会计语言。但是医院作为行业特殊性显著的事业单位,统一、标准的会计科目和报表并不能为内部管理者与上级主管单位提供准确、完整的经济管理数据,应该根据医院的行业特殊性进一步改进完善。医院的行业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点:1.医院规模庞大大型公立医院与其他政府会计主体相比,具有资产规模大、资金来源多样、业务类型复杂等特点,每年的业务收入可能高达数十亿元。有些医院设有分院区,有些医院涉及医院集团化管理,有些医院还出现了医联体这种新生事物,导致医院的会计核算比较复杂。2.医院业务专业性强医院诊疗业务普遍有着复杂、漫长的工作流程。举例来看:从门诊医生接诊病人开始,可能要经过询问病症、体格检查、检验化验、判断病情、收住院、护理、手术、康复、出院等多个步骤。遇到疑难杂症,还要请其他相关科室或外院专家进行会诊。针对不同的业务流程需要进一步细化会计核算科目和会计报表项目。3.医院业务种类较多大型公立医院除了医疗业务之外,还要承担科研、教学任务,具有业务复杂、业务量大等特点,导致了较多的业务流程交叉、类别多样、收支确认点复杂等问题。比如医院收入包括开展医疗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医药收入、财政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补助收入、科教经费收入和其他收入等不同种类的收入。

四、医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对策

会计核算工作量变大,会计科目之间的衔接及预算会计的核算非常复杂。政府会计准则及政府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理论性强,多从原则上进行指导,医院财务人员在学习和具体应用时对同一类型问题可能有不同看法,如何按照制度的要求开展准确、高效的会计核算,满足临床科室、医院管理层、上级主管部门等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监管者的需求,需要持续关注制度实施情况并结合医院自身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一)调整会计科目设置

统一、标准的会计科目和报表并不能为内部管理者与上级主管单位提供准确、完整的经济管理数据,因此以医院的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为基础,按照财政部2018年8月27日的《关于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对会计科目进行调整,增加需要的科目,剔除不需要的科目,可以在一级科目下面根据业务特点设置相关明细科目,比如在“事业收入”一级科目下设置医疗收入、科教收入等二级科目,在“医疗收入”二级科目下设置门诊收入、住院收入等三级明细科目,并为不同的科目匹配相应的辅助核算项,使得调整后的会计科目和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相适应,并兼顾会计核算的延续性。

(二)优化财务核算软件

在实施政府会计制度之前,医院的财务软件只能单纯的核算财务会计信息,自动化程度较低。如果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均通过手工录入凭证,会导致会计核算工作量剧增,也容易出现遗漏或者错误。落实政府会计制度,需要优化财务核算软件,在软件中做好预算会计科目与财务会计科目的对应,从而实现编制财务会计凭证时自动生成预算会计凭证以达到平行记账的目标,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在财务核算软件里优化报表体系,按照制度要求定义报表,自动取数生成所需各类报表。

(三)健全财务核算制度

任何新技术、新项目的实施,都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的支持。首先应设置明确分工且相互合作的岗位设置,收入、支出、专用材料、固定资产、科研等业务设置专职会计,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精通各自分配的业务板块,快速的完成新制度下的各种要求;其次应编写详细的会计核算手册,梳理具体业务的核算流程和规则,规范医院的会计核算,给医院财务人员提供方便实用的财务核算的相关信息;最后是通过制度对医院财务人员的日常核算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和监督,促进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政府会计改革对医院财务人员的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医院财务人员必须要转变观念,坚持学习至上,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完善理论。首先,要加强对医院现有财务人员的培养,积极组织全员培训,深入学习政府会计制度的背景解读、政府会计制度与医院会计制度的衔接规定、政府会计制度的具体实施、会计报表与预算报表的钩稽对应等,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从政策上准确把握政府会计制度下的医院会计核算;其次,组织业务骨干成立政府会计制度转换实施小组,各会计岗位将平时处理业务所使用的会计科目进行梳理和规范,按照新制度及其补充规定设立新账财务会计科目和预算会计科目,做好新旧科目对照表,并对照梳理后续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的重难点,为医院会计核算打好基础;最后,定期展开日常业务交流讨论会,针对每月实际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避开错漏,攻克难点,共同提升财务核算水平。

五、结语

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是一个长期的、持续优化的过程,政府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体系非常庞大,“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加大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文章旨在促进财务人员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型,始终坚持学习,以实施政府会计制度为契机,加强会计核算和部门预决算管理、绩效管理、资产管理、政府财务报告编制等工作的协调,提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董登姣,雷勇恒,王茜,等.《政府会计制度》落地的整体解决方案:以同济医院为例[J].中国卫生经济,2019,38(11):76-80.

[2]钟雪萍.论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市场,2021(2):160-161.

[3]丁作武.公立医院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相关问题探讨[J].纳税,2021,15(2):73-74.

[4]冯欣,徐力新.对公立医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8(25):100-102+129.

[5]刘信余,安楠,王晓飞,等.公立医院施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9,38(2):87-90.

作者:周玉哲 单位: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第三篇: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探思

摘要:我国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使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得到了更好的完善。虽然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愈加健全,但是新制度的落实也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差异,其次探讨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思考

在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资金都是来自国家财政部拨款,而这些单位所从事的也是科教文卫等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稳定安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在2013年所施行的,其能够引导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还有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有序发展。其中,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方面进行了大力改革,比如新添加了多项规章制度,并对原有制度进行了完善健全,对会计核算体系进行了优化等。而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如何对其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改革更新是其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一、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差异

和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比较,新制度中的信息内容更丰富,牵涉领域专业更广泛,会计科目和财务报表体系也出现了较大改变,财务报告、负债类账户核算、净资产类型账户核算等,都被纳入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经过分析得知,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牵涉的资产类会计科目从之前的11个增加到了17个,负债类科目也由8个增设到了11个,净资产类科目由之前的6个增设到了9个。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对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进行了全方位的改善优化,令单位内部预算资金核算和预算编制越来越科学、合理。尽管新制度的发行,优势诸多,然而也为事业单位带来了较大挑战,对此,事业单位应当及时做好充分准备,积极适应新会计核算环境,充分落实每一项改进条例,为会计核算效果奠定基础。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会计核算范围

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深入实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范围越来越大,从之前单一事业单位延展为我国界内的全部事业单位[1]。不仅如此,还对其内部基本投资明细进行了合理分类,该措施对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未曾明确界限划分的问题进行了妥善处理。并且,新制度对会计要素也进行了整顿,对其展开了规范有效的分类,有助于我国境内事业单位对不同经济业务类型的合理区别划分。

(二)会计核算形式

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和落实,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报表、账本形式、会计凭证等多个方面也出现了较大变化,同时对其要求也愈发严格,对其每个环节也进行了整合优化。尤其是在财务报表方面,传统的几张财务报表根本不能完全满足事业单位目前的发展要求,因此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财务部门提出了全新要求,要求事业单位上交高准确度的财务报表,并且还应当添加细致的说明,财务报表也要携带相关附加信息,从而使其与事业单位发展要求更加符合。此外,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会计凭证、账本等方面也提出了新要求,即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对部分较为分散的会计原始资料进行整合统筹,找出其中对事业单位来说有用的数据信息,进而为事业单位将来的管理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三)会计核算体系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是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三个问题进行了合理整顿,分别是会计核算、资料档案、财务人员,通过对这三点的改善整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性、高效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比如:对事业单位而言,人员流动性较低,因此每当发生财务交接的情况时,其标准和实际状况完全不符。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其对事业单位出现的财务交接问题的每一个细节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些要求除了可以确保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之外,还可以协调一致事业单位会计科目[2]。不仅如此,在进行财务交接活动之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内原有会计一定要认真填写相关会计资料登记表,之后交由事业单位进行盖章确认,再将全部资料进行整合保存。如此在开展交接工作时,可通过会计主管以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对该工作的详细事项进行严格动态监督,且必须要对交接双方的具体责任予以明确,由此确保交接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会计核算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会计核算意识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在对其工作进行详细规划时,一定要高度关注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单位需要从人力、物力、精力等加大对其的投入,只有领导给予其重视,基层员工才会加强对会计核算的重视,如此方能令单位全体人员树立科学正确的会计核算观念。并且事业单位还应当定期对工作人员的会计核算专业能力进行考核评估,并制定完善健全的考核奖励机制,将考核结果和员工薪资相挂钩,从而激励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对待工作的热情和态度。

(二)提升报表决策质量

在财会工作系统性与规范性全面提升的今天,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更应当强化报表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内容,重点针对报表的结构框架、内容、方法予以改善,令财务报表的实用性、准确性都获得显著提升。另外,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事业单位资金流量表的制作,保证能够全权掌握资金动态,令单位领导在做出决策时有强大数据作为依据。并且,事业单位自身支付能力也要不断进行提升,尽可能杜绝资金短缺的问题出现。通过资金动态对事业单位资金流动状况予以判定,有助于事业单位领导阶层全面掌握单位实际运营情况,在该前提下,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借鉴学习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先进科学做法,对月度报表、季度报表的编制、应用进行大力改善优化,凭借自身对单位财务情况的了解,制作出真实、全面、可靠的财务报表,同时报表的详细性一定要充分保障。在实际开展工作时,应当对其存在的问题予以全面分析,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由此加强报表会计核算水平,令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核算体系得到良好改善和优化,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长远稳定发展。

(三)引进权责发生制

在事业单位持续改革创新的背景下,其早已经丧失了之前浓厚的行政色彩,成为了企业会计中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也从传统发展模式,即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转变成主动采取做事谋求自身发展的新型模式,该模式要求事业单位多关注资金的运用效益,尽可能脱离政府以及财政部的补助或拨款,所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引进权责发生制,以便对事业单位内部资金运用情况进行全面显现。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过程中,其核算主体一般有两种,分别是经营性业务与非经营性业务,将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进行有机结合,并全面发挥自身优势和用途,除了能够确保收入的收支明细匹配率能够合乎标准之外,还可以保证资产负债表的合理性与可靠性[3]。事业单位引进权责发生制的好处之一是,当对不同经济业务产生的收益与费用支出进行科学预测时,能够防止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会计失真问题发生。比如我国某事业单位,其在专项财政拨款中使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但是在一些盈利性的活动中则采取权责发生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权责发生制的应用范围会变得越来越广泛。

(四)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

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是事业单位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促进会计核算工作大力革新的重要举措。所以事业单位一定要提高对财务人员素养提升的重视程度。首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之后,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应及时安排财务部工作人员学习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了解其内容,明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趋势。因为只有对新制度内容和改革方向了然于胸,方能在实践工作中充分落实该制度。其次,加强现有财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比如开展专业化培训活动或者技术探讨交流会等,有效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满足会计核算工作需求。此外,还可以实施责任落实机制,对财务工作进行细化,将责任明确到个人,令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充分了解自身岗位职责。奖罚制度也要制定并实施,可显著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与积极性,该举措也能够让会计工作人员及时转变思维和理念,进而顺利从旧制度过渡到新制度。

(五)加强固定资产的核算管控

首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方面的入账规定进行了合理改进,更改之后是:固定资产和专用设备价值到达一定水平之后,都需要计入到固定资产核算范围中。其次,对固定资产方面的后续计量内容,添加了累计折旧等核算内容,不仅仅是部分特殊文物需要进行累计折旧,其他资产也需要根据累计折旧相关内容开展固定资产核算,通过这些步骤得到的结果,和以前相比具备更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并且还可以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4]。再次,事业单位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应当注重财产损益,其能够准确核算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理中的实际价值和处置损益,进而充分展现资产清理时期的净损益、费用明细和收益状况,令单位管理者更了解单位资产的使用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对事业单位运营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各个事业单位更应当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内容和改革方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明确新旧制度之间存在的区别,以此为基础,进行规划性、科学性的会计核算调整。财务工作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专业水平,做好会计核算工作,为事业单位健康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冲.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2021(01).

[2]孟庆玲.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5).

[3]梁美亚.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0(14).

[4]张宏.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思考[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0).

作者:张求识 单位: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