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会计专业智能财税课程建设浅析

高校会计专业智能财税课程建设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步入“大智云物移”时代,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潮流驱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推进“1+X”智能财税证书试点,实现书证融通、岗课证融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智能财税;课程建设

0引言

“大智云物移”时代引领企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在结构与质量水平上需相适应,2019年9月,“1+X”智能财税证书作为第二批试点证书在部分高职院校开始推行。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对智能财税人才的需求特征,智能财税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培养智能财税人才方面进行探讨。

1智能财税发展状况

1.1企业财税信息化建设需求强劲,财税发展空间广阔

1.1.1企业财税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当前,领先的财税服务企业,借助财税信息化工具提高客户工作效率,全面提升客户的经营管理水平与盈利能力。财税智能化和综合服务将成为企业财税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1.1.2我国企业财税信息化的市场状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数量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底,全国实有市场主体12,339.50万户,其中企业3,858.30万户,个体工商户8,261.00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20.10万户。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众多,财税信息化市场广阔,且未来潜力较大。

1.2智能财税是财税业发展趋势

智能财税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财税领域,以核算流程与管理行为智能化为业务基础,以共享化、智能化、专业化为运行特征,以职能升级与管理创新为功能特征的现代财税业态。相较于昂贵的人工成本,智能化设备的投入低于财税工作人员,且其效率更高。以电子发票为基础单元的“信息化+财税”创新应用已经在企业财税管理、社会诚信管理,提升经济发展效能等方面显现出重要作用。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在财税领域中推广应用,智能财税将成为财税行业的发展趋势。

2智能财税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商业模式不断创新,智能财税新业态催生新兴岗位,新兴岗位急需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1智能财税对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对会计岗位职能重新定位,会计人员应具备基本业务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沟通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会计、税务、审计等领域,财务标准化、流程化的工作将不可避免地被机器替代,仅掌握传统的财税软件以及会计电算化应用不能适应新时展趋势。

2.2目前财务队伍严重断层,智能财税人才需求缺口

大根据2019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信息调查中心关于财务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最容易被财务机器人替代的两项工作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其人数占比最多。因此,财务人员转型迫在眉睫;有些管理型岗位在一定时期内都将是紧缺需求。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全国专业从事财税工作人员有2000多万人,但能适应智能财税新业态的人才缺口巨大。初步测算,全国智能财税人才缺口100万人;此外,500多万财税人员需要进行在岗培训,实现由传统财税向智能财税的转型升级。

3智能财税课程建设现状

3.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产业需求不一致

目前,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从事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学院”)2019年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进行分析研究,该专业学生职业面向如表2所示。数字经济时代市场对会计人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拥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应具备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等综合能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未能体现“大智云物移”时代会计行业发展趋势,未体现以财务共享服务为起点,注重智能化、数字化的智能财税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面向以会计核算、税务员、审计助理等传统型会计工作岗位为主,不能满足数字经济背景下会计市场对复合型智能财税人才的需求。

3.2课程体系设置不能满足财税相关岗位能力需要

从学院2019年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可知,该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经济法、税法、出纳与实务等。实践性教学项目包括:会计手工做账实训、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会计软件应用实训等。(1)现有课程体系设置更偏向传统型会计人才培养。财税课程沿用财务类与税法传统教材,没有开设智能财税相关课程,且能体现数字化、智能化应用的课程内容少,教学学时比例低。(2)现有专业课程内容相对独立。会计核算、税法与财务管理课程之间缺乏关联融合,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滞后,重核算技能,轻复合型管理能力培养。(3)现行课程实施方式落后。目前,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传统的“基础手工操作+电算化凭证录入”的操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财税信息化时代智能财税新业态的要求。

3.3教师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不能适应智能财税人才培养需要

目前,多数会计专业教师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与信息化发展不同步,智能财税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经验不足,教学场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和知识应用场景(学生实习与就业)存在短板,不能适应智能财税人才培养需要。

3.4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满足智能财税新业态人才培养要求

实践体系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教育中的关键部分。(1)会计电算化、Excel财务软件应用及纳税申报实训是独立业务模块操作,业务发生、开具发票程序、业务核算、纳税申报程序未整体衔接,无法适应数字化时代业财融合发展需要。(2)实训内容、实训方法与手段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和“智能财务”发展要求,不利于智能财税新业态会计人才的培养。(3)校企合作不深入,实训基地与实训平台建设不完善。学校实训目标与市场需求导向存在一定的失真和滞后现象,造成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智能财税人才市场发展需要。综上所述,当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能适应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趋势,不能满足数字经济时代智能财税技能人才市场需要。

4智能财税课程建设

4.1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会计行业带来的新挑战,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行业发展趋势,以“1+X”智能财税证书试点工作为抓手,主动与行业龙头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适时动态调整,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智能财税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会计智能化新技术、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由过去侧重培养从事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调整为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展需求、面向智能财税等新业态岗位群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对现有专业课程进行加、减、整合。对经济法与税法,中级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会计软件应用实训与会计电算化等课程或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整合与更新。结合财税智能化应用增加智能财税等相关课程及实训内容,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处理能力。增加有关业财融合的课程或内容,助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4.2积极推进“1+X”

智能财税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现课证融通,深化“三教”改革《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强调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立足于“1+X”职业教育制度设计这一根本,着力围绕数字经济时代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和学习者就业能力提升,以中联教育等行业龙头企业和典型平台、典型业态为背景,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书证”融合、课证融合、场景融合、教培融合、产教融合,并服务于会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三教”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改革是核心,组织开发《智能财税》课程标准和教案,使课程教学标准与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实现专业知识、能力与素养同产业、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对接。组织会计教师参加合作企业开设的“1+X”智能财税培训学习,补充新知识和新技能,提升财税智能化教学质量。校企合作编写智能财税课程教材,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衔接融通,与职业岗位职能要求融通。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例如,在“1+X”智能财税课程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4.3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在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指引下,高职院校与行业龙头加强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供给模式。利用智能财税共享服务平台开展财税业务综合实训,对接智能财税技能等级标准,精准对接数字经济背景下新业态、新技能及紧缺岗位,共同促进新型智能财税人才培养模式推广,提升学生技能和素养,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助力中国经济产业升级。

4.4改进学生考核评价方法

加强考核评价的过程化和多样化,构建校企联合的评价方式,利用以证代考、以赛代考的方式,通过参加考证和比赛的手段对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评价,强化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提高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对智能财税等级标准、教材、培训考核评价平台、考核大纲等培训资源一体化开发,把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过率纳入考核体系。健全知识、技能、素养多方位,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及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5结语

“大智云物移”背景下,财税新业态对智能财税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按照职业教育“五个对接”要求,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以“1+X”智能财税证书试点为切入点,探索教育需求与产业需求结合、学校育人与企业育人衔接路径,实现智能财税岗位职能、课程教学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通,为“1+X”智能财税证书推广积累经验。

作者:卢红卫 单位: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