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常态下增强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

新常态下增强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2014年5月在河南省考察时强调,“粮食安全、‘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之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抓紧抓紧再抓紧。河南农业农村人口比重大,‘三农’工作任务繁重,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农业外部环境和自身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推动农业稳步发展必须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近年来,河南省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契机,在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在保证粮食自给的同时,每年还调出150多亿kg原粮和加工制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河南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稳粮增收成为河南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1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现状

1.1粮食总产稳中趋升

粮食产量是一定区域内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标志,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与充足性对于保证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以来,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河南省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了其粮食产量高速增长,粮食生产连获丰收,连续超过450亿kg、500亿kg和550亿kg大关。2004~2013年,全省粮食总产、夏粮和秋粮产量稳步提高,连续10年创新高。河南省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2014年,河南省再次克服严重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粮食总产量达到577.23亿kg,增产5.86亿kg,实现了“十一连增”。

1.2粮食单产增幅明显

2004年以来,河南省通过加快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深入开展“粮丰工程”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多措并举促进粮食高产示范基地建设,出现了一大批如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吨粮县,小麦单产超过500kg、玉米和水稻单产超过600kg县的高产典型。小麦、玉米和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超高产典型不断涌现,例如,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国审麦2012009),2011年,在商丘市梁园区1hm2示范方平均产量达到11340kg;2013年,在商丘睢阳区百亩连片平均产量达到10500kg/hm2以上;2014年,在济源市梨林镇千亩方平均产量达到了11280kg/hm2,在小面积和大面积示范中均刷新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产量纪录。这些典型为河南省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积累了经验,也体现了河南省粮食增产的潜力。

1.3主粮结构相对稳定

数据显示,河南省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占总产量比重由2004年的91.29%上升到2013年的96.52%,这说明2004年以来河南粮食增产主要源于小麦、玉米和水稻产量的增加,而红薯、豆类和谷子等秋杂粮则相应减少。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作物各自产量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58.24%、24.65%和8.41%变为2013年的56.47%、31.44%和8.5%,这说明10年来河南粮食的增产主要是靠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作物的增产实现的,其中,玉米增幅最大。

1.4种植面积逐步回升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在2000年前后有较大波动,随后呈持续增加态势。尤其是2006年以来,随着河南省耕地保护力度的加大,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平稳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由2006年的945.6万hm2上升到2013年1008.1万hm2,增加62.5万hm2,年均增幅0.83%。由此可见,有效保护现有耕地、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是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

2制约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

2.1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总体来讲,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较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粮食生产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尽管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和河南省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但由于河南省区域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差异较大,部分县(市)水利设施条件仍然很不完善,农民浇地用电难、机井供不应求和排涝渠道单一等难题普遍存在[6]。2009年以来,河南省连续出现了秋旱连冬旱、冬旱连春旱等极端天气,在春季小麦生长的关键阶段,不但要防病治虫,还需要及时抽水抗旱。调查显示,近年来河南省粮食生产因自然灾害平均每年减产的粮食为800万t左右,其中90%为旱涝灾害所致。

2.2种粮收益仍然较低

在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农民种粮积极性难以持续调动。尽管2004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力度,农民种粮收入有所增长,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上涨,致使农业生产成本也随之上升,很大程度上消减了惠农政策给农民的补贴。调查显示,2013年河南省农民户均种植小麦的生产收益仅为1879元,而2012年全国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为2290元,一个农户辛苦劳作种田所得的收益,还不及外出打工一个月的收入。此外,“高产穷县”问题仍然突出,还缺乏支持粮食生产的持久动力。

2.3科技潜力亟待深入挖掘

调研显示,当前河南省粮食科技应用还是以良种和农业机械技术的普及应用为主,推广多年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际普及应用率还不到50%,而秸秆还田、高产栽培等技术在很多地方并未成为生产中的主导技术。此外,针对目前河南小麦、玉米连续耕种所导致的土地有机质含量减少、地力下降等问题,亟待示范和推广一批集成应用的技术体系,科技增粮的潜力还未得到有效发挥。

2.4农业劳动力数量和素质不相适应

由于人多地少,河南省人均耕地仅为0.08hm2,致使土地产出率受到很大限制。传统的农业种植生产周期长、收益慢。据统计,全省每年有1000多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进入城市或工厂就业,许多农村出现以留守的妇女、老人和小孩为主务农的现象。此外,当前农户的恋土观念仍比较强,对土地流转还持观望态度,不愿流转。土地流转总量不大,粮食生产规模小,从事粮食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

3增强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

在河南省调研时,针对河南粮食生产,强调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对河南省而言,必须严守耕地面积和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从追求产量、拼资源和拼消耗的粗放型生产向数量、质量、效益和生态并重的集约型生产转变,走出一条适合河南省省情的产能稳定、产出高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内涵式粮食生产发展路径。

3.1严格保护耕地

严格保护耕地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要把严格保护耕地作为提高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首要措施。严禁一切形式的非法占地,加大对违反规定乱批、乱占和滥用耕地的惩处力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不受侵占;继续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和复垦开发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吨粮田建设,到2020年在全省集中打造400万hm2平均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粮田;按照《河南省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加强已建成的高标准粮田道路、电网、水网、林网和气象等公共设施维护和管理,确保其长久发挥效益。

3.2完善农田水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建设,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具有基础性作用。国家和省、市、县都要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扩大农田基础设施投资来源,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保证农业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加强以水利设施条件建设为重点的农田基本条件建设,采取综合措施解决防洪防涝、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三大重点问题,重点加强水源建设、节水灌溉建设,改善现有的农田灌排条件,建成一批控制性水源工程,增强水资源控制能力,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3强化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是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强有力支撑。要切实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充分发挥以省农科院为龙头的省、市和县三级农业科研系统优势,统筹整合全省农业科技资源,加快推进河南省农业科研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主动融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走联合合作、共同发展之路,打造一体化、紧密型农业科研集团军,持续提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在全省已建立的小麦、玉米和水稻等产业技术体系和现有的专家、技术人员、试验站和示范县(市),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激发体系活力,提升全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着力解决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着力推进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把绿色理念贯穿于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的全过程,重点推广优良品种、高效轻简栽培、“三节”(节水、节肥和节药)生产、病虫害生态防控和抗逆减灾等先进集成技术。要进一步完善省、市、县和乡四级专家技术服务体系,深入开展“万名专家包万村服务粮食生产行动计划”、“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工程”等科技增粮活动,着力培养一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领办人;继续加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建设,按服务绩效安排工作经费,为农技推广和成果转化提供坚实保障。

3.4稳固生产基地

建设一批稳定的具有明显区域优势、抗灾能力较强和农业生产基础良好的粮食生产基地是确保粮食产能的重要措施。坚持以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信息化为重点,抓好粮食作物示范样板,培育好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和整建制示范乡(镇);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通过稳步推进土地确权颁证,稳定农户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并通过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土地适度规模化流转;继续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等联合,发展订单生产,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粮食产业化经营模式,延伸粮食产业链条,促进产、加、销的衔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3.5健全社会化服务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要结合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需要,探索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组织的主导作用,继续巩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组织建设,大力推进良种良法、节水灌溉、统防统治和跨区机收等关键生产环节的统一技术服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性组织参与良种示范、农机作业、抗旱排涝、农资配送和统防统治等服务,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和运行市场化。

3.6加大利益补偿

粮食属于公共产品,确保粮食安全需要依赖于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要进一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力度,改进粮食直补办法,尝试“售粮直补”,即按照农民所售粮食的多少给予相应的粮食直补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粮补”,把实惠留给种粮农户;要继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证种粮农民在收回成本后获得合理收益;在粮食作物备耕、种植、管理和销售等阶段加大保险力度,使种粮农户在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也能够收回生产成本,及时扩大再生产;继续落实国家和省粮食生产奖励机制,优先安排财政资金,加大对产粮大县(市)的奖励力度,对稳定粮食生产作出贡献的单位、个人给予奖励,在全省上下营造促进粮食生产的良好氛围。

作者:李保全 苏磊 路燕 李茜茜 田云峰 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