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美感教育论文范文

美感教育论文全文(5篇)

美感教育论文

第1篇:美感教育论文范文

学生的认知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使得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对文章的理解得到了升华。在让学生学会阅读,体会教材语言之美的同时,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大量阅读,因为只有在大量的、真实的、反复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阅读,才能体会到语文之美。在体会语言之美的同时,他们满足了对周围新事物的好奇,锻炼了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体会了阅读过程中的美感。文学作品文质兼美,哪怕是一首很简单的唐诗,作者都是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在生活的背景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的,具有使人获得精神愉悦的审美属性。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引导学生体会写作意境,让学生走进作品领悟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从而获得审美愉悦。阅读材料中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比如明喻、暗喻、拟人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更能体会到语言之美,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分析,揭示课文与阅读材料美的内涵,引导学生鉴赏美。如果教学内容不明确,教学过程单调,没有灵活性,这样的教学就会对课堂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让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语文阅读的内容都是源于生活的,我们平时的所做、所说、所感,把所经历的事情用文字表述出来,让大家一起体会同样的感觉。但是,单纯的文字是很枯燥的,要想让学生深层次地感受这些,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地体会其中的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让学习变成一种快乐。在轻松的环境中,学生能掌握本来很难掌握的内容,做到事半功倍。要引导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坚定信心,鼓舞勇气,不断追求,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他们的人生财富,我们要很好地开发和利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各种能力。

三、让语文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如果学习与课外实践分离,那么学习就会变得生硬,我们要让语文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并且让学生多读一些各方面的课外阅读材料,让他们更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内涵。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这样能让与之交流的人更加愉悦。另外,我们要多订阅报纸杂志,从中学习西方的风俗文化与东西方文化。尽管他们存在很多不同,因文化背景的不同,就会对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理解,做出不同的判断和反映。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局限于书本知识,要让学生多读一些各方面的材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灵活运用语文这个工具。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对于语言美的教育

第2篇:美感教育论文范文

美感教育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在美感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审美者自身对美的感受与体验,在此基础上击玉成乐,使其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与感悟,进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全面透彻地感知音乐,解读蕴含其中的美感。然而,传统的音乐教学对此鲜有涉及,抑或只是蜻蜓点水、一点而过,其远未做到音乐学科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因此,教师通过倡导学生参与音乐的实践,使他们在自我感知体验中学会欣赏美。例如《天山之美》的教学中,教师在完成《牧马之歌》、《青春舞曲》的教学后,引导学生运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去演唱这两首歌,使每个学生都大胆地唱出自己心中的美丽天山,“从那西边树丛露出弯月牙,马群踏破了野花跑回家,大家围坐月光下,泡上可口的奶茶”。如此,使学生在亲身参与的音乐实践中,感知音乐美、欣赏音乐美,进而形成对美的感悟与内化。

二、鼓励学生交流与分享,深化对音乐美的感知

在现实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尝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借助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在彼此的思维碰撞中,深化对音乐的感知与领悟,进而升华自身对音乐美感的体会,提高对音乐的鉴别与欣赏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例如《春天举行音乐会》讲授时,在播放完这首散发着春天的欢乐气息的歌曲后,让学生静下心来去感知音乐中每个音节传达的讯息,并根据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去揣摩春天的声音,例如“轰隆隆、轰隆隆”的春雷声,“沙沙沙、沙沙沙”的春雨声等。然后,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音乐道具,如模仿春水声的串铃、模仿春雷声的铃鼓以及模仿春风声的沙锤等,启发学生找寻出这些乐器在曲中代表的每种声音,并让学生说说理由。最后,让学生说出其在《春天举行音乐会》中收到的讯息,并与大家分享其感受,教师对学生的感知予以积极有效的评价,使学生在分享中感受快乐,增进对音乐美的理解,形成对音乐美的共鸣与美妙体验。

三、结语

第3篇:美感教育论文范文

作为幼师要避免只重视知识教育和技能表现,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幼儿创作作品的过程是他们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所以要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克服过分强调技能和技巧的做法。幼儿美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此外,根据幼儿个性的发展状况和需求,要对其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予以适当的指导,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过程中美感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美感教育培养首先要提升美术欣赏能力。审美与艺术是相互的,没有审美就没有艺术,没有审美情趣和审美洞察力,就不可能创造出审美价值较高的绘画作品。美术欣赏的作用是培养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首先要选择适合的作品,尽量选择对教师教学有帮助、跟平时技能训练有关系的作品。教师通过欣赏,了解作品的不同风格和表现技法,并从中汲取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教师通过作品欣赏,思考分析艺术作品和现实间存在的距离,并从欣赏过程中体会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理论修养。同时也可将学到的技巧用于日常教学中,如将美术理论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相结合,选择更加恰当的美术欣赏内容,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并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形式向幼儿传达美的信息。其次是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幼儿教师在美术创作时,提高造型能力,把握色彩关系和色彩变化规律,表现出来的物象会更真切。教师在训练中可大胆地采用多种美术表现技法并融入环境创设,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画面颜色要接近自然,这样的色彩可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更容易使幼儿产生共鸣,从而引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增强创作的想象力。幼儿教师要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自制玩教具,提供幼儿感兴趣并适合的活动材料进行活动。幼儿玩教有利于幼儿认识事物,促进智力发展。教师制作玩教具的过程也是创作美、发现美、欣赏美、传播美的过程。教师可利用感知自然美的能力,积累美、创造美,从活动中体验创作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环保意识及创新意识,强化了教师的手工能力。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如一次性杯子、蛋壳、毛线等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生活,从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这也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三、结语

第4篇:美感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特殊教育;语文教师;美感形象

一、语言美

语言是人与人交往、沟通的工具。在特殊教育学校,语言更是师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视力残疾学生对外界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听觉,所以说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更应加以锤炼,以补偿学生感性表象的缺乏。1.规范性、逻辑性美。教师的语言要有规范性,特别是讲授基本知识与概念时更应准确、清晰、简洁。教师的语言具有逻辑性才能使所讲授的知识系统化,成为一个整体,构成知识网络。2.深刻性、含蓄性美。语言的深刻性是教师语言的力量所在。所谓深刻就是有“新意”,有“见识”,有“独到”之处。深刻应体现在哲理的揭示、经验的总结、审美理想的探求等。含蓄性是语言具有启发性的表现,也是一个人具有修养与风度的表现。音乐要有间隙、画要有空白,教师的话也不要说尽,课堂上要留下让学生深思的余地。3.感染性、参差和谐性美。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单一传授知识,大量的是和学生情感的交流,所以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感染性。语言的教育作用往往在于“情真”“意切”。要使学生动情,在心理上引起“共鸣”,然后再让学生受到启迪与教育。语文教材中表现语言美的内容比比皆是,如表意精练的“四字格”词语工整骈骊的风姿,参差变化的长短句中整齐错落之美,排比句中音节匀称而又畅达动听的声音美等。语言表达要长短错落,节奏、节拍要昂扬与舒缓相和谐,这样才可以表现教师起伏跌宕的情感。优秀的教师都懂得以语言的节奏去调节感情的交流,并善于将讲授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审美主体,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审美的愉悦性,在审美的享受中愉快学习。4.生动性、形象性的美。全盲学生,尤其是先天失明的视力残疾学生对具体物体、周围景物以及对于他们来说很抽象的事物都无从感知,又没有弥补手段,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因此,语言直观描述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应重视学生视觉缺陷的补偿,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直观描述,有时还需要加上教师本身的感受与体会进行细致的讲解,帮助学生弥补视觉表象的缺乏。

二、爱心真心美

对于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来说,高度的道德精神、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是职业素质的灵魂,而关爱精神同样是教师素养的主要内容。“爱的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教育话题,作为特殊教育教师,“爱”尤为关键。残疾学生是一个不幸的群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有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障碍,在成长的道路上,要付出比健全学生更多的努力与艰辛,因而尊重、爱护、关心和帮助这些困难群体,是每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教师不但要热忱关爱每一个残疾学生,而且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把爱的情感教育作为残疾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残疾学生也能同情、关心、帮助和接纳他人。教师良好的情感不仅会发展学生的智力、愉悦学生的心情,而且还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对祖国的爱、对生活的爱、对学生的爱、对自己从事的特殊教育事业的爱,这一切爱都集中到对学生的爱上,对学生付出一片真心。这种爱心、真心积累的丰富、坚实的教学实践,将是教师与学生内心里一生的财富。

三、知识智慧美

教师无论品德多么高尚,对学生多么爱,工作态度多么认真负责,没有智慧是永远不会得到学生认可的。教师爱学生就要以思想、智慧、知识的乳浆培育学生。教师的天职就在于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腹中有真才实学,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时时注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激昂的情绪赞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以愉悦的情绪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还必须尊重视力残疾学生的个体差异,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在教育平等的原则下,开展个别教育。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在讲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最终是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正是这座古园历久弥坚的活力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努力生活,积极面对人生。通过教学还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积极思考,如何看待生与死,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如何提高心理素质,着意锻炼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自信心。

四、人格性格美

教师的美感形象因素还体现在教师的人格力量上。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更是如此,学生崇拜一位好老师的知识、人格,甚至他的一言一行。教师的人格力量表现在多方面。理想美是心灵美的精华、灵魂。富有理想、有执着追求的教师能给学生追求理想之美的人格美感。无私是最崇高的品德。为特殊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的教师,给学生以无私奉献的人格美感。坚忍不拔的意志、豁达乐观的心境,是令人崇敬的精神。在艰难的境遇中乐观向上,在疾病缠身时仍欢悦热情工作的教师能给学生以胸襟宽广、境界高远的人格美感。教师的人格常常是活跃在学生心中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人格起着强大的塑造作用。教师的性格对视力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思想境界和心理健康水平会在学生身上打下烙印。性格是一个人的心理特征以及与这种心理特征相适应的具有连续性的行为方式。我们提倡性格多样化,反对违背生活辩证法的“千人一面”、“万人一格”。但是作为特殊教育教师,多样化的性格特色还应有一个共同的基调,这个基调应是真诚、坚强与热情。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提高,人生价值的取向也是语文教师美感形象的内容。如在讲授《老王》一课时,我启发学生体会到作者是在用善良去体察善良,从中合理地引申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情、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时又以平等的地位各自独立的道德理想。残疾人的人格独立是回归主流社会的重要标志。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的缺陷往往会导致心理的自卑、自信心的缺乏。许多教师也会不自觉地带着同情、怜悯的眼光去“俯视”这些孩子,这就很难培养起残疾学生自尊、自强、自信的品质。教师只有以平等的态度、以对待常人的眼光去“平视”这些孩子,热爱关心他们,尊重理解他们,严格要求他们,才能把他们培养成乐观开朗、心理健康、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人。所以说,对残疾学生身残志坚、逆境中奋斗等诸如此类的教育也体现着教师自身的审美取向。因此,教师应努力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美学成分、人文要素化作残疾学生成长的营养,滋润他们的情怀,从而使他们积攒起人生底蕴,孕育出人文精神。

五、教风教法美

第5篇:美感教育论文范文

作为幼师要避免只重视知识教育和技能表现,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幼儿创作作品的过程是他们表达自己想法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所以要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克服过分强调技能和技巧的做法。幼儿美术活动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审美经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此外,根据幼儿个性的发展状况和需求,要对其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予以适当的指导,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二幼儿园教师教学过程中美感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师美感教育培养首先要提升美术欣赏能力。审美与艺术是相互的,没有审美就没有艺术,没有审美情趣和审美洞察力,就不可能创造出审美价值较高的绘画作品。美术欣赏的作用是培养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首先要选择适合的作品,尽量选择对教师教学有帮助、跟平时技能训练有关系的作品。教师通过欣赏,了解作品的不同风格和表现技法,并从中汲取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向。教师通过作品欣赏,思考分析艺术作品和现实间存在的距离,并从欣赏过程中体会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理论修养。同时也可将学到的技巧用于日常教学中,如将美术理论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相结合,选择更加恰当的美术欣赏内容,引导幼儿学会欣赏,并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形式向幼儿传达美的信息。其次是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幼儿教师在美术创作时,提高造型能力,把握色彩关系和色彩变化规律,表现出来的物象会更真切。教师在训练中可大胆地采用多种美术表现技法并融入环境创设,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画面颜色要接近自然,这样的色彩可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更容易使幼儿产生共鸣,从而引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增强创作的想象力。幼儿教师要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自制玩教具,提供幼儿感兴趣并适合的活动材料进行活动。幼儿玩教有利于幼儿认识事物,促进智力发展。教师制作玩教具的过程也是创作美、发现美、欣赏美、传播美的过程。教师可利用感知自然美的能力,积累美、创造美,从活动中体验创作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环保意识及创新意识,强化了教师的手工能力。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如一次性杯子、蛋壳、毛线等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生活,从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这也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三、结语

友情链接
相关热门标签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