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4篇)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4篇)

第一篇: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摘要:21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飞速发展,新媒体深深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虽然大学生的媒介接触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与功利性,但是普遍媒介素养不高,媒介素养往往靠个人的自我感悟获得。深处信息洪流中的他们饱受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的困扰,现实社交能力下降,行为取向与价值判断易受新媒介左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决定了高校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

关键词:媒介素养;大学生;新媒体;高等教育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许多不同,其信息内容海量化,网络空间虚拟化,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的特征。手机等新兴的网络媒体兴起,有利于90后大学生及时了解社会资讯、愉悦身心、积极地利用社交媒体与外界沟通,也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然而,很多大学生因媒介素养的缺失,造成学习与生活上的困扰,影响了他们的社会交往与专业技能的学习。那么,什么是媒介素养?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怎么样呢?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

(一)媒介素养的含义

英国文化研究学者F.R.利维斯与丹尼斯•汤普森最早在1933年提出并倡导媒介素养教育。汤普林以精英文化为出发点,强调保护公众免受不良媒介信息影响的免疫式媒介素养观。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西方社会的媒介素养教育从学界呼吁发展到政府号召,成为公民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因而,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体公民认识传媒本质,拥有认识传媒的常用手段,具有媒介效应的认知判断能力,使公众知道媒体运作的规律、媒体对信息环境的构建,也熟悉制作媒介信息与传媒作品方法与技巧[1]。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

1.对网络信息甄别能力差,媒介素养不高90后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辨别信息真伪,往往成为诈骗对象。2016年8月21日,山东临沂的徐玉玉同学,一个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被诈骗分子以发放助学金为由,电话骗走大学学费9900元,伤心欲绝,郁结于心,导致心脏骤停,抢救无效离世。8月23日,山东临沂的大二学生宋振宁遭遇“反洗钱”诈骗,被骗2000多元钱后,惶恐悔恨,伤心过度而离世。研究者通过访谈发现近半数同学都遭受网络电话诈骗,近10%的受访者因网络电话诈骗、网购、网络兼职等受骗甚至经济受损。90后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低,成为谣言的传播者。谣言往往受道德裹挟,标榜爱国民主、化身正义善良,善良单纯的大学生极易成为谣言的传播者。2016年1月,在微信朋友圈里一则《这名优秀的警察需要我们支持》的贴文广为传播,贴文称近日北京一名叫王强的警察出警执行公务过程中致两名酒后滋事的日本人受伤,王强遭开除。文中煞有介事地配上了所谓“现场图片”,声称已有多个派出所和数百民警联名上书抗议政府的行为,并在最后加了一句“不转不是中国人”。之后,网络上“群情激愤”,多有“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细心的网友发现,该网贴早在2004年就在网络上出现,只是变成了“哈尔滨警察王强”、“沈阳警察王强”等[2]。诸如“某地出现当街抢孩子”、“XX考生丢失准考证的寻人启事”等贴文不断重复出现,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往往不加考虑地转发了,无意间成了谣言的转发者。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缺少基本的媒介素养,成了谣言的制造者。2011年四川南部县网上盛传“桂博园桂花树上挂三个人头”,引起社会恐慌。经查,该谣言为远在自贡的南部籍大一学生所为。该生听同学说老家桂博园挂人头的事件后,未经核实即在新浪微博发表博文:“四川南部县太恐怖咯。昨晚一夜连杀三人,人头在桂博园,尸体却在嘉陵江,中间相隔几公里,真不知道凶手怎么那么残忍!”[3]该同学因网络制造谣言而被治安拘留。

2.传统的价值标准认同感下降信息时代,新媒体不仅是公众了解社会、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还是公众认知世界、形成价值判断的重要工具。涵养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影响着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4]。媒介的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往往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为形式的倾向性的传达会潜移默化中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网络新媒体时代,网络在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影响了新一代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与价值判断,影响了大学生对传统的价值标准的认同度。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报道总持一种怀疑的态度,质疑政府的工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准往往有着另类的解读。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一些亚文化。大学生受一些社会非主流思想影响,往往思想反叛,崇拜金钱,贪图享乐,是非观念淡漠。2015年,某餐馆情人节期间,推出了“手撕前女友”这道菜进行炒作,引起社会围观。长期的媒介影响,大学生群体改变了对传统的价值标准的认知,影响了他们的价值标准的形成。暴力色情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2012年度中国网络游戏用户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中,19岁到25岁是网络游戏的主要人群,占比超过50%,其中包括了大学生和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百度贴吧的贴文《中国要防止暴力、色情、低俗文化入侵》说,“美国的暴力文化,个性耍酷文化,和变态恶心的日本AV文化才会轻而易举地通过网络和地下渠道入侵中国人的思想道德伦理底线。”[5]

3.现实的社交能力下降过度的媒介使用,使媒介使用者自我隔离了社会。新媒介的使用使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中无法自拔,在网络社群中发言积极、性格外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则沉默内向,与人交流语言迟钝,甚者患上严重网瘾症,荒废了学业,更不能很好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4.充欲主义影响了大学生的行为取向日本学者佐藤毅认为,电视把极具诱惑力的商品世界的色彩、影像以及丰富的意境展示在人们面前,直接刺激了人们对这些商品的占有欲和享乐欲,出现了追求奢侈化的倾向。以互联网与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更大程度上刺激了普通大学生的占有欲与享乐欲。许多90后大学生把拥有一部iphone作为自己的目标,网购一些并不重要的商品。他们如果没有购买能力,就想方设法达成,通过借款、网络贷款甚至是诈骗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欲望。如2016年发生的女大学生利用网络借贷平台“借贷宝”向“熟人”借款时,被要求手持身份证拍摄裸照事件。该事件反映了一些大学生受新媒介影响,不断追求物欲的满足。案例表明,90后大学生的媒介接触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与功利性,媒介素养水平不高,但他们的媒介素养往往通过个人感悟得来。他们对网络电信骗局、网络谣言有一定警惕性,对暴力内容的影响有一定的抵制能力,“充裕主义”等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判断,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与媒介的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参与度不高。这一媒介素养现状使他们不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真伪与价值,更不能有效地利用新媒介资源。

二大学生媒介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引起高校教育的重视

不论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还是技能型职业院校,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都有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整套完备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媒介素养教育还没有被高等教育真正重视起来。所以才频繁出现大学生网络受骗事件、大学生传谣被拘事件,网络围观事件。由此,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的培养要注意对大众传播媒介负面影响的反省能力和抵御能力培养,这始终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和重点。

(二)媒介本身的特性影响

互联网是一个分布着众多节点的系统,每个节点都是高度自治的。互联网的每一个节点间彼此自由连接,由此形成许多新的连接单元。但是没有任何一个节点成为阶段性的中心,所以互联网不具备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互联网的了出现与广泛应用,特别是便携式手机媒体的出现,使人们信息获取的方式碎片化,使受众的行为方式被改变。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互联网由Web1.0到Web2.0,这一转变意味着传媒的制作权已经不再由传统媒介全面垄断,公民不仅拥有了更多获得信息的权利,也有了更多发言权。互联网媒介信息量大,新鲜及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生活资讯,娱乐生活,也可以表达观点看法,互联网的全天候的信息传播,海量的信息资讯,丰富的信息内容,给用户带来更多资讯、更多娱乐休闲的同时,用户的碎片化阅读改变了用户的生活方式,深刻影响了现代人的社会交际。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应对策略

(一)高校应开设专门课程或开题专题讲座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潘忠党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应该包括对历史的批判,应该提供受众批判的武器[6]。新媒体对受众行为的影响已经广为人知,其特点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高等学校完全可以通过开设专门课程或开办专题讲座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高等教育应该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给当代大学生提供有力的媒介批判的武器。媒介素养教育增进当代大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了解,特别应重视正确、理性地分析和认知客观事物的方法的教育,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完善自我,做个既有责任心又有批判能力的公民。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增强社会公众对传媒信息及传播方式的判断能力,学会选择、识别良莠,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增强社会责任感[7]。高等教育应该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给当代大学生提供认识人与媒介的关系方法。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对媒体的正确认知,使大学生认识到以手机媒体对代表的新兴媒体对人类的行为方式的影响,指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新兴媒体、学生抵制社会不良信息的方法,避免媒介的负效应影响。

(二)利用“两微一论坛”开展媒介素养的教育

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深刻影响了大学校园,影响着学生生活。大学媒介素养教育也必须创新教育理念、拓展教育渠道,充分利用微博、微信与网络论坛来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大学本身拥有较为丰富的媒介资源,如校报、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电视台,这些资源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平台。但是BBS论坛、微博与微信是大学生常用的新媒介,学校要充分利用“两微一论坛”作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平台,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鲜活的案例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三)鼓励学生自我教育,拓展教育实践平台

媒介素养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然而最为有效的手段是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让学习主体真正参与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中来。那么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在宏观控制的基础上,大胆放手,鼓励大学生按社会媒介运作的模式运营校园媒体,或者也可以积极鼓励大学生社团创办“大学生新媒体工作室”,引导鼓励大学生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通过多种多样的媒介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

(四)利用班会校园活动让媒介素养教育日常化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非一日之功,也并非举办一次讲座、开设一门科就能达到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增强大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的,对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仍然可以通过班会、校园活动来进行,而且做到媒介素养教育形式多样、教育日常化,真正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大学的班会教育即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阵地。辅导员既可以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通过安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中来,也可以通过专题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校园活动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通过校园宣传栏、专题展览进行宣传教育。也可以通过文艺活动、征文比赛等引导学生参与进行宣传教育,让媒介素养教育深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以引导当代大学生拥有媒介的批判的武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高,对新媒介建构的信息环境缺少充分的认知,他们的媒介素养往往通过个人感悟得来。自发的个人感悟往往使得他们不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真伪与价值,客观地看待媒介的影响,自觉抵制不良社会现象的诱惑。要解决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迫切需要高校提高认识,积极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拓展教育形式,让大学生参与到新媒体内容生产中来,从而让大学生拥有媒介批判的武器正确运用新媒介。

参考文献

[1] 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第2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 王羡古.为何十几年前的谣言仍能死灰复燃[EB/OL].

[3] 苏定伟.传谣“树上挂人头”大学生博主被拘留[N].华西都市报,2011-11-23.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5-208.

[5] 白延超.中国要防止,暴力,色情,低俗文化入侵[EB/OL].百度贴吧,

[6] 陆晔.中国传播学评论(媒介素养专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8-20.

[7] 张茹粉.试论信息社会公民的媒介素养[J].新闻知识,2011(2):25-27.

作者:刘涛 单位: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第二篇: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摘要]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对高校的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和德育效果带来了严峻挑战,媒介素养教育时不我待。高校应该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理论水平,开展媒介素养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学会合理利用媒体工具,理性认知媒体信息,提高媒介素养,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媒介素养 德育

一、新媒体: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在新媒体中,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最大,“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舆论的放大器”[1],正在全面又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形塑着他们的价值观,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一)手机媒体使用泛滥,干扰了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是受教育者知、情、意、行诸要素统一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认知是其他诸环节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者首先要引导受教育者阅读文本、理解道德规范,让学生被教育内容吸引,对此反复钻研、领悟,乃至陶醉其中,达到精神的充盈、心灵的震撼,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新媒体时代高校里大学生智能手机的普及首先冲击了德育的认知环节。在德育过程中,部分学生沉浸在各种手机APP中无法自拔,对网络语言进行囫囵吞枣式的碎片化阅读,对经典规范的德育文本兴趣大大降低,对教育主体的阐释、说服、对话漫不经心。可以说,手机媒体就像横亘在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的“第三者”,以其丰富的娱乐形式将学生注意力游离在教育过程之外,难以实现教育客体与教育主体的互动和共鸣,直接影响了道德情、意、行的形成和道德目标的实现。

(二)新媒体信息多元化,冲击了德育内容。

我国传统德育以“内圣外王”的儒家思想体系为根基,建国后的德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同时期德育内容虽然有较大差异性,但都具有一元性,在同一时期人们接收的信息都是统一、单向、同质的。新媒体兴起以后,信息进入了“无中心”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者和传播者,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各种思潮同时在互联网上涌流,并以几何级数的速度扩散,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接受,人们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思想上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但欠缺辨别能力。各种西方敌对势力趁机利用先进媒体技术对我国青少年进行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侵袭,宣扬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甚至进行反华、宣传,动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使得我国德育工作的环境更为复杂,大大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

(三)新媒体信息低俗化,削弱了德育效果。

互联网兴起以后,部分网站为了赢得更高的点击率,不断迎合受众低级趣味需要,以三xing(性、星、腥)为内容吸引眼球,热衷于揭露人性之恶和社会之丑,到处都是耸人听闻的凶杀、贪腐、暴力、绯闻、色情报道,低俗之风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大学生与社会接触不多,传媒传递的信息是他们认识社会的主要来源。在不良信息的“轰炸”中,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身处一个充满暴力、欺诈的“黑暗”社会,由此他们对学校正面教育比较反感,认为学校道德教育是对他们的欺骗。低俗信息的泛滥严重削弱了学校德育的效果。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精英,影响国家未来发展,他们对高尚、对美德的漠视令人担忧,由此而形成对社会的叛逆心、排斥心或玩世不恭的心态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都非常有害。

二、媒介素养:内涵与意义

鱼目混杂、泥沙俱下的信息网络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文化生态,高校应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主动应对媒体对德育的挑战。媒介素养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的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P94)媒介素养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它包括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一)提高媒介素养,使大学生合理利用媒体工具。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善加利用它是生活的宝藏,放任自流则是致人堕落的毒药。部分大学生对网络尤其是移动网络的使用率高,但利用率低,他们对网络强大的学习功能弃之不用,而过度使用了网络的娱乐功能,无论课内还是课外,都手机不离身,将大量宝贵的青春耗费在网络玩乐中,是不折不扣的“手机控”。事实上,网络除了娱乐外,更是良好的学习工具,网络学习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的自主性、探究式学习方式,如能善加利用,网络完全可以成为学习的利器。提高媒介素养,让大学生理性地使用媒体,分清网络尤其是手机网络的使用时间和场合,自觉抵制无节制上网,不仅有益身心健康,更能让他们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形成适应网络时代的自主型学习方式。

(二)提高媒介素养,使大学生理性认知媒体信息。

大学生生活在海量信息的包围中,无法远离。信息就如洪流,宜疏不宜堵,所以要培养大学生主动分析、理解、质疑、批判信息的能力,建构批判自主性,让他们成为信息的“主人”而非“奴仆”。面对形形色色的信息,大学生应该熟悉媒体运作的商业化、市场化特征,了解媒体的运作规律,知道各种媒体是怎样选择、加工、制作和信息的,是如何对信息进行包装、炒作、宣传来获取利益的,让他们练就一双能够识别良莠的慧眼,对待传媒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选择,学会鉴别,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建立健全对社会的认知,不信谣,不传谣。通过对媒体信息的甄别与评价,大学生还可以培养独立思维、批判思维和理性思维,塑造健全的人格,成长为一个有“媒体智慧”的人。[3]

(三)提高媒体素养,增强大学生思辨能力,有助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价值观教育是德育的核心,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大学阶段,家庭教育的影响逐渐变小,社会影响比重会越来越大。而大学生社会交往不多,他们对社会的看法和评价主要来源于媒体信息,如果他们没有一定的媒体素养,很容易被低俗信息迷惑,对社会缺乏一个客观理性的认知与判断,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当他们的媒体素养提高后,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能力可以帮助他们还原一个真实、全面的社会,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除了有大量被媒体刻意放大的“人咬狗”的事件外,更广泛的是“狗咬人”的生活常态。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他们抵御反华、、反社会主义宣传,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有助于科学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

三、媒介素养教育:高校德育新路径

(一)创新德育教育的理念。

大学是人才培养之所,社会各界都期望大学能塑造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但教育是多元立体的,除学校教育外,社会教育对塑造个体人格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大学阶段,课外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其影响远大于课内的教化,所以有“5+2=0”的现象发生,即2天周末的社会熏陶能够抵消5天的学校教育。媒体作为信息发源地,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传媒的类型、规模、信息量、覆盖面迅速增长,新媒体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浪潮的包围中,却没有得到媒介理论的指导和系统的训练以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远远跟不上时代的需求。198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我们必须让年青人在一个充斥图像、文字和声音的世界里学会生存。”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能仅靠单一的灌输,还要另辟蹊径,将媒介教育纳入德育中,创新媒介教育的理念、手段和方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充分发挥媒介素养教育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之能够自觉抵抗有毒有害信息的侵袭,从而才能真正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提高媒介素养的理论水平。

在传媒一日千里的发展态势面前,媒介素养教育应该纳入我国正式的教育体系中。在英、法、澳等大众传播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小学、中学和大学都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比如,在澳大利亚,几乎所有的州都将媒介素养教育单独或放在英语课中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法国早在1982年已经正式将媒介教育纳入国家课程系统;在德国媒介素养的知识通常放在政治、社会常识和社会研究等课程中讲授,并且是师范院校、成人教育机构、宗教团体和社区工作者的讲演和宣传内容。[4](P18)媒介素养教育在这些国家中已经专业化、系统化,而在我国还处于萌芽状态。我国高校应该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将之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来抓,设立媒介教育研究机构,普及媒介教育课程,并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灵活传授媒介知识;或者将媒介素养课程纳入全校公选课或必修课教学系统,把它当作一门独立的课程教授;或者进行跨学科的融入式教学,将媒介素养融入政治理论课、相关网络信息课、语言课程、艺术课程、传播学课程等;或者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媒介素养的相关讲座。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课程中将媒介教育理念融入教学体系,逐步提高大学生对媒介的解读、审视和研究水平。

(三)开展媒介素养的实践活动。

媒介素养教育与一般知识传授的课程学习不同,媒介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媒介素养教育与实践紧密相连。我国媒介素养实践活动的开展最先是在2006年1月由上海闸北区宣传部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举办的“离网离视、阳光寒假”活动,活动招募了20名学生体验一周离开网络和电视的生活。同时,闸北区开始了国内首次对青少年、家长、教师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进行媒介素养知识普及和培训,此次实践活动持续了两年,收到良好效果。此后,我国针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实践教育活动逐渐开展,但总体来讲,媒介教育没有得到广泛重视和认可,试点学校和学生都很少,主要在几所中小学展开,活动开展力度很小,还远远跟不上新媒体发展的时代需要。其实高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更适宜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应试教育的压力较小,学习时间和方式更多元化,高校可以利用校园多媒体平台组织各种活动进行媒介教育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参与式教学,由学生利用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或视频处理软件制作成课件、电子杂志、电子报纸将课程内容进行衍生讲解,提高大学生对多媒体的娴熟运用能力。在课外活动中,由学校学生会和团委组织网页设计大赛、多媒体制作大赛、DV大赛、摄影大赛,增强大学生对声、光、影的了解和制作能力;或鼓励学生团体自办报纸、杂志,并对其进行评比,举办与媒介素养相关的主题辩论赛、演讲赛,激发大学生对媒体的使用热情,增强大学生对媒体的批判性认识和辨别能力。在校外活动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电视台、广播站、杂志社、网站,鼓励学生采写、编辑新闻,既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又能深入了解信息的制作、流程,增强大学生对信息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总之,高校可以利用校园媒体和校外实践基地,搭建广阔平台,开展多项活动,为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6-20.

[2]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匡立波.传媒低俗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0,(20).

[4]邵瑞.中国媒介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匡立波 黄渊基

第三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判断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作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大学生是国家公民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新事物的直接经验少,很多观念来源于大众媒介。他们又关乎着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未来。因此对于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关键。媒介素养教育对青少年正确认识传媒真实与现实真实,学会理性地筛选和品评媒介信息,增强驾驭和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研究将通过实证调研展现我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真实现状,并基于此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的提高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可行性方案,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课程体系的设置提供科学依据。受益者将不仅是成长中的大学生,更是每一个家庭,整个城市,整个社会。国内少数高校陆续开始就各自学校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进行调研。本项研究对当前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实证调研,在总结分析现状基础上,展开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情况的系统研究。结合实证调研,应用新闻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的推行形式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进而提出适合当代高校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方案。研究之初我们将以大连工业大学3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采取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法,由调查员进入各个教学区和生活区随机发放问卷,现场匿名作答。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此次“大连工业大学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调查问卷”共设有20道题目,主要从大学生学生的接触初衷、接触程度、媒介接触方式以及对媒介信息的辨别批判能力、利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和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来设计问题。

一、调查结果现状显示:

1)当代大学生已经不可能离开网络媒介。网络媒介已经覆盖了大学生学习生活各个领域。

2)大学生媒介接触目的有差异。除常规查找学习资源外,很多学生解决网络媒介用于个人娱乐和接触外界信息用途。

3)当代大学生接触外界信息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媒介,通过媒介推送的各类信息来了解外部世界的最新变化。

4)对网络媒介内容的认知并不全面。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信任度与对媒介信息真实度的认知可见一斑。媒介素养这一技能恰恰是让媒介环境清清楚楚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学着用明确的主观意识来积极地接触媒介,消费媒介产品,分清媒介信息中的事实与虚构之分别。

5)不具备客观评判媒介能力。大部分大学生都是处于大众传播过程中的被动位置的。在面临各类繁杂媒介信息时,不能一味被动接纳,亦或是不假思索全部接收,大学生需要客观地分析、冷静地辨别接收才能够有效地正确地应用媒介消息。

6)大多数受访大学生肯定了媒介对社会的正面影响,但少数被调查者认为媒介对社会的主要影响是负面的,综上可知,媒介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目中是正面的、可信的。

7)网络媒介素养认知模糊。大部分被调查者对网络媒介素养没有任何概念。鉴于此,迫切需要高校及时有效地开展多种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在调研的基础上,项目组提出以下相关对策来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重中之重是务必对在校大学生中开展系统而又有效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可通过如下三个途径进行:第一,侧重新生入学网络媒介教育。通过开展新生网络媒介教育专项讲座,引导学生怎样用好用足网络这个先进工具,为自身成才服务。第二,加强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等传统媒体建设。在新媒体背景下,校报、校园电视台、校园电台一定要注重内涵和外延的发展,用大学生喜欢的形式进人大学生生活,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如果这些传播正能量的传统媒介方式能被大学生接受,必然会削弱新媒体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和控制。第三、更新教育观念,网络媒介同时肩负重大社会责任,国家和政府有必要出台相关政策监督和管理网络媒介服务,为大学生乃至社会提供更加积极和良好的媒介环境和信息。同时,高校教育中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引导大学生可以客观分析和正视网络媒介信息的可信度,自主思索和辨证区别,不轻易受网络媒介的虚假信息鼓动。

二、结语

总之,研究过程中我们在借鉴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适合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方案。我们对症下药提出系列指导性方案,从帮助大学生更新信息观念、掌握信息技术两个维度出发,逐步开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观念教育和技术教育,全方位互动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模式的建立,帮助大学生确立理性的情感取向、建立科学的知识结构、培养互助的传播意识作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三大核心,并最终将其落实到全方位互动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模式的建立与执行上。APP”时代背景下必须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媒体、政府多方参与,让这五者既各司其职又携手并进,从而构建起五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贝静红.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6(2).

[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01).

[3]陈龙.青年亚文化与当代媒介素养教育[J].国际新闻界,2005(02).

[4]孟鸿,李玉华.我国网络谣言防治对策探讨[J].理论探索,2012,(4):110.

[5]张冠文,于健.谈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9).

[6]张志安,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研究的回顾和简评》,《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

作者:倪春丽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第四篇: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对策

摘要:微媒体时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关系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及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形式,了解当下大学生微媒体的使用现状,分析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旨在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微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

一、引言

“微”作为这个时代的潮流,给人们带来了社会风俗、生活习惯乃至价值观的改变。微媒体最初以微博的形式开始兴起。2009年新浪网推出微博,仅一年多的时间,注册用户已超过500万,此后微博用户更以猛烈的态势发展,2010年被称为“微博年”。2011年,微信横空出世,因其被广泛使用而将当年称之为“微信年”。与此同时,“微电影、微阅读、微支付、微店……”等一系列“微”事物正悄悄萌发[1]。这正符合了当下90后大学生对时尚、新颖、快节奏生活方式的追求,不可否认,“微时代”的到来对于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他们在对微媒体信息的批判能力、使用微媒体的技能以及网络道德与法律意识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文章基于对安徽省内几所高校大学生微媒体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并从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政府等方面对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改进措施。文章选取了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10所高校作为问卷调查对象,这几所高校学科种类较为广泛,在校大学生数量多,微媒体使用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能够集中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微媒体使用状况。

二、微媒体和媒介素养的含义

学界对于微媒体这一概念尚未给出明确的界定。本文依托前人的已有定义,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对微媒体的定义如下:凭借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通过智能手机、大尺寸移动智能终端(如平板电脑)和台式计算机等终端设备,运用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对特定群众或受众之间相互进行的短小精炼的信息传播媒体。英国学者李维斯和汤普森(1993)在《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的意识》一书中,首次对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阐述,并指出其目的是“力求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2]。国内外学者认为,微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是对传统媒介(听、说、读、写)的延伸,是人们面对微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思辨的反应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3]。本文对媒介素养的定义为:媒介素养是指社会公众认知媒介、参与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用户达到7.1亿人次,微博规模为2.42亿人次,使用率为34%[4]。截至2015年6月底,微博共计有超过5200万名青少年用户,其中大学生占七成多[5]。接触微媒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项重要活动。同时,由于微媒介的多元化、即时化等独特的元素,使大学生能够在微博里获得和分享更多不一样的信息。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里,如何进行查找、选择、判断和甄别,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调查显示:12%的同学对媒介素养完全不清楚,84%的同学对媒介素养只有一点了解。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对微媒体的批判能力较弱

媒介批判能力是衡量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中不仅包含了受众对传播内容的鉴别能力,也包含了对媒介的社会影响力等问题有足够的认识与了解[6]。根据本次调查,对微媒体的信息完全不会提出质疑的学生占6.2%,75.2%的选择是有时会,只有18.6%选择经常会。另外,当大学生发现网上有人虚假信息时,有53%的学生选择保持中立态度。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微媒体存在着盲目信任,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不能进行有效的甄别,且对于一些虚假信息的传播不能够承担起社会监督者的角色去批判和谴责。

(二)大学生利用微媒体的娱乐

休闲倾向明显调查发现,无论是男女生,多数同学使用微媒体的目的都集中在“购物”、“通讯交友”和“娱乐”三个方面,而用来“学习”和“获取资料信息”的比例则较少。从关注的内容来看,男女生关注最多的都是搞笑类和美食类,其中,男生在政治经济和技术这两个方面关注度比女生略高。由此可见,大学生使用微媒体娱乐性倾向明显,欠缺理性,不能很好地将微媒体资源融入学习。

(三)微媒体的使用技能较低

如何快速有效的获取信息也是衡量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微媒体上浏览信息时,受众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等方式来快速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调查发现,当大学生怀疑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时,超过七成的同学都不会去主动搜寻自己真正需要的内容,这一方面说明了他们对信息的关注度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使用微媒体的技能较为缺乏。

(四)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薄弱

媒介道德素养是指媒体受众在接触和使用媒介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意识和自律能力。多数大学生对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政策法规不了解,对网络的侵权盗版等行为缺少认知。而在匿名状态下,大家会普遍缺乏自控力和自律性,更多地表现出实用和功利倾向。同时,信息的商业化和娱乐化,充满诱惑力的不良信息也以鲜明的色彩直接刺激大学生的占有欲和享乐欲,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时有发生。

四、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一)大学生的自我培养

大学生应当自觉加强自身媒介素养的培养,提升信息的甄别能力,正确认识微媒体的现状。

1.增强对微媒介的特性和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各类微媒体面对激烈的竞争,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去吸引观众的注意。但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微媒体的受众群,只了解一种微媒体的性质和特点,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使用它。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了解多种微媒体的特性,并能够熟练地加以应用,对选择正确、科学的媒体信息,远离暴力、色情信息,有很大的帮助。

2.准确、适度地使用微媒介由于微媒体的形式日益新颖,内容日趋丰富,微媒介对人的诱惑力也越来越大。稍不留意,就可能偏离了刚开始使用时的初衷。本来只是打算查找资料或者略作休闲,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在上面浪费了大量时间,该做的事情却一件都没有做。因此,大学生在接触微媒体时一定要加强自我控制,做到合理而有节制地使用。

(二)高校的教育引导

大学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使大学生真正了解媒体的价值,在面对微媒体时有更好的辨别和批判能力,更好地利用微媒体进行合理的沟通交流。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使用技术、选择能力、批判意识等,能够合理的控制微媒体这把“双刃剑”。高校应从学生接受的教育形式出发,使媒介素养教育能够被大家广泛接受和参与。利用团委、学生会等平台开展媒介素养有关的校园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在课程设置中加入有关微媒体和媒介素养的内容,或定期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当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至成熟阶段,可以适当引入教育基地建设和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微媒体。

(三)媒介人的自身完善

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正能量信息的传播,一直都是微媒介在信息传播中的着重点。媒介还应该在此基础上担起社会责任,加强自律,同时结合群众的力量,形成一定影响力。

1.建立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价值观在人们都在社会利益、经济利益的诱惑下迷失方向的时代,微媒介应该牢记自己的社会使命,不能因蝇头小利而丧失职业道德,应该建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猎奇新闻、黄色新闻的传播。某些微媒体自身声誉被破坏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职业素养,把大量地“八卦新闻”等低俗新闻作为头版头条,对受众的利益造成极大伤害。

2.树立媒介的“受众本位观”在信息沟通过程中的微媒体,需要维持与受众之间的联系来赢取利益,这可能导致微媒介树立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受众的感受。某些媒介为了一时的关注而散播虚假消息、不实言论的行为,将从根本上降低受众对媒介的信心。这就要求媒介要向“受众本位”转变,将自身界定为服务者,而不是控制受众的主导者。媒介能耐心倾听观众意见,不断改进修正自己,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信息,才是受众本位观的表现。

3.微媒介应该加强自律首先,微媒体要对传播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查,禁止暴力、色情内容的传递;其次,在法制、社会新闻以及时尚娱乐的报道中,应慎重地进行选择性报道。网络上的微媒介就像“扩音器”,不经意的言论或消息都可能会呈指数倍的扩散出去。所以,微媒介要始终加强自律,恪守社会责任。

(四)政府的监管措施

1.加强新闻传播立法工作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一部专门的新闻传播法。迫切需要建立专门的新闻传播法对新闻传播活动及活动中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加以明确。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对传播媒介的信息依法加以制约。

2.以受众年龄为基础,对微媒介内容采用分级制。这种分级制是指根据内容的不同对微媒介进行不同识别的制度,以便受众可以对内容加以选择。按目前趋势来看,微媒介建立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制在我国的开展已经迫在眉睫。在美国、德国、瑞典等多个国家已经以不同的形式建立起分级制度,制度中包含有数字电视、电影、软件、音乐等微媒介。而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建立“内容分散机制”可以从根源上杜绝或降低大学生接触传媒暴力的可能。

3.利用先进技术,监测和控制传媒载体隐藏的暴力、色情内容一方面,在技术上加强研究,从源头上对色情暴力信息进行实时强行拦截,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设置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校园网络的监控。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接触。

五、结语

微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都在潜移默化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他们的媒介素养仍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我们要通过大学生的自我培养、高校的教育引导、媒介人的自我完善,以及政府的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措施来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让他们能够正确地看待和使用各种微媒体,让微媒体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带来正向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琳.“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2]王莲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108-116.

[3]刘慧.“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西大学,2015.

[4]王瑨.金砖国家互联网发展现状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6.

[5]袁恩洋.大学生微博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6.

[6]刘津池.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作者:刘梦露 周琳慧 范思敏 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