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述(4篇)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论述(4篇)

第一篇: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摘要:新媒介的不断发展,给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媒介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更便捷地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大学生,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易受到信息的误导,做出错误的判断。本次调查以徐州工程学院学生为例,分析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找出大学生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新媒介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整个人类社会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的信息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众,其中大学生群体是媒介的主要使用群体之一,受到媒介的影响较大,媒介素养水平各不相同。为深入了解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笔者以徐州工程学院为样本,进行了调查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徐州工程学院25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共收到有效样本204个,有效率为81.6%。在信度和效度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我们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大力推行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本文从媒介接触的种类、目的、时间和结果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

(一)媒介接触种类

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网络媒体的使用频率最高。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的迅速平民化,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中最流行的媒介,接触比率高达92.1%。但是,他们和传统媒体也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例如报刊和电视的接触比例分别为23.04%和52.9%。由此可见,大学生接触媒介的范围十分广阔。

(二)媒介接触目的

进入信息时代,对学习的辅助排在大学生接触媒介动机中的首位,达到70.1%;有38.1%的同学是为了娱乐;仅仅是为了消磨时间的占13.1%。这表明,大学生对媒体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多样化。

(三)媒介接触时间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的媒介接触时间都比较长。每天使用媒介2-4小时的大学生占32.8%,2小时以内的占12.25%,4-6小时的占31.8%。可见,大学生对媒介有着较长的使用时间,这也从侧面说明大学生对媒介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四)媒介接触结果

与媒体接触后,在信息处理过程中,39.7%人选择“有一个理性的判断”,也有24.5%的人将媒体报道作为权重较大的判断依据。7.4%的人选择将媒体报道作为做出判断的完全依据;19.5%的人表示基本上不受媒体报道的影响;选择不受媒体报道影响,主要依靠自身判断的人则有3%;更有极端的例子,完全排斥媒介所传达的内容。与媒介接触的结果是双向的,媒介传达的信息会给受众自身带来影响。调查表明,有32.4%的人认为媒介在影响自身知识结构方面发挥了作用;27.2%的人认为媒介在观点思维方面影响了自己;另外还有8%的人认为其仅仅是文化商品。近年来新闻造假事件更是催生了受众对媒介的不信任感,使得受众对信息的判断过于主观。

二、大学生媒介使用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在媒介使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媒介素养基本概念不清晰

调查表明,26.4%的同学从未听说过“媒介素养”这个词,64.7%的同学听说过但不了解,这说明媒介素养基本教育在我校并没有广泛普及。很多同学在使用媒介的时候并没有注意自身媒介素养的意识,潜意识中并没有明确的媒介素养概念。①

(二)人际交流受到阻隔

对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分析得知,大学生在媒介上花费的时间较多,而31.8%的同学仅仅是为了娱乐,这就会导致大学生疏忽现实生活中的互动。调查数据显示,75.4%的学生认为媒介对自身的人际交流方面产生了影响,78.4%的学生认为媒介的发展利大于弊,但不能放松个人素质的培养。这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媒介发展带来人际交流的障碍。由于媒介的便利性,传达内容的多样性、趣味性,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媒介所营造的虚拟环境,渐渐地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②大学是锻炼交际能力的重要时段,缺乏人际交流的锻炼,对大学生日后走上社会是极其不利的。

(三)缺乏对媒介信息的深入思考

42.6%的大学生在媒体报道信息出现错误时选择听之任之的态度,主动与媒介取得联系、要求更正的仅占6.37%。这说明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大学生并没有对待媒介应有的主体意识,导致使用媒介仅仅是做到了浅层次的接收信息,并没有做到深层次的思考与判断。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被教育者能够充分吸收媒介的正面影响,又能够有效地避免其负面影响。大学生思维活跃,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缺乏对于世间百态的分辨能力与深层次判断能力,迅速识别各类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尚不成熟,必然会受到负面影响的迷惑。

(四)媒介使用偏向娱乐性内容

调查表明,有31.8%的同学使用媒介是为了娱乐,13.1%的同学仅仅是为了消磨时间。相比于新闻等其他类应用,大学生对手机的娱乐应用极为青睐。75.9%的大学生使用媒介刷微博、逛贴吧,其次是打游戏、追剧等娱乐活动的占57.3%,63.2%和73%的大学生使用媒介获得娱乐信息和生活信息,学科类信息仅占48%。大学生善于使用媒介收集娱乐信息和新闻资讯,但这只是单方面地接收信息,并没有做到灵活地利用媒介,没有将媒介所提供的便利与快捷运用到学习中去,在人与媒介之间达成双向或多向的交流与探讨。

三、应用型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一)进行媒介素养基本概念的普及教育

据调查,仅有8.82%的同学对媒介素养较为熟悉,大部分同学并没有理解媒介素养相关的概念,这说明开展媒介素养基本概念教育非常有必要。媒介素养教育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正规的课堂教育作为支撑。③只有具备正规的、具备一定规模的教学课堂,才可以形成系统全面的媒介素养教育。从我校目前的课程设置来看,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可以设置成三种形式:一是作为独立的一门必修课程;二是作为正式课程的一部分;三是作为一门选修课。当前,第三种“作为一门选修课”的做法得到了大多数高校的赞同,并赋予实施,但这样只能顾及到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

(二)加强信息互动教育

在新媒介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与媒介的互动性不断增强。贴吧、微博、微信等软件不断开发,具备了更加方便的娱乐性互动功能。据调查,75.9%的同学经常参与媒介互动,但在互动的过程中出现了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这就需要增强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的媒介素养教育。加强信息互动教育需要媒介机构与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媒介机构在与用户进行互动时要做好预案,对互动结果做全面的评估,同时要将互动的限制范围明确地告诉用户,增强监管力度。用户在媒介平台进行互动时要保持理智,不盲目跟风,合理利用网络。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媒介传播

除了传媒专业的学生外,大部分人并没有机会接触到媒介的开发、管理与维护,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媒介活动中,增强学生对媒介的理解,提升学生对信息思考的主动性与深入性。高校内各类媒体机构都应负担起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大学生媒介创造能力的重要任务。首先,要利用校园网、电视台、报纸、广播电台等校园媒体,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媒介知识,提高媒介对教育的影响效果。其次,社会媒介机构与学校合作,由媒介机构的专业媒体人为大学生介绍媒介,定期带领大学生参与到大众媒介运行当中,从而使媒介素养教育更加有效地进行。

注释:

①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33-34.

②唐庆文,陈璇.传播失范与媒介伦理的表现方式及其解决之道[J].媒体时代,2011(12):5-8.

③张艳秋.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透析现代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4(3):16-17.

作者:赵阳 许磊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第二篇:微文化传播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研究

[摘要]微文化是依存于网络体系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出现的反映微量思想和微观思维的精神现象。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基于其主体化、碎片化、快速化和交互化的特性,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心智拓展、人格塑造和网络素养的提升等方面的引导与培养,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关键词]新媒体;微文化传播;媒介素养;培育对策

一、微文化传播的特性分析

微文化是通过新媒介传播的微缩信息并与其传播背景相匹配的一种微观文化形态,它透显着当前校园文化的微量思想元素和简易文学语言符号。微文化的传播主要包括通过各种微博、微公益、微电影、微文学、微小说等传播媒介所进行的思想交流、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互动活动。它的“短、平、快”传播方式迎合了人们快节奏化的生活方式,也能满足群体心理的差异化需求。微文化传播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主体微,呈现个体化在微文化的传播语境下,以新媒体为传播载体,以音像、视频、文字、符号和表情为传播内容,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学生个体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念,使每个学生个体都能成为媒体文化传播的单独微主体。学生在媒介文化传播中大多酷爱发帖、跟帖、转帖或评论,在这些帖子和评论中他们能够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意见,也能随着自己的主观意识发表看法,参与评论,其微文化传播的主体非常明显地呈现出了个体化倾向。在新媒体传播中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媒体,上传自己的创意作品,分享个人的思想理念,使每个学生个体既能成为微文化的主体,形成微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同时也能成为媒介信息的绝对受众。

2.内容微,呈现碎片化互联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为微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沟通台,大学生的网络技能与综合素养也为微文化的普及提供了浑厚的智力支持和文化基础。微文化传播一改传统媒介“大而全”的内容模式,以微博、微小说和微电影等碎片化的形式和简短化的格调充分表达了个人的微生活和微情感,而且这些简短的碎片化内容特别适合当今人们快节奏的生活状况,简洁的信息内容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同时人们也能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碎片”,包括坐车、等人、排队等闲暇时间来践行“指尖文化”,完全突破了人对时空的限制,使微文化内容更加呈现出多元碎片化形态。

3.载体微,呈现快速化微文化是伴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滋生出来的新文化形态。用户只需用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就能快速、精准和宽域度地发、受、转或评论各类媒介信息。特别是4G技术使手机成为用户随身携带非常方便的“口袋”。终端,微博、微文化、微电影、微小说等微载体也如影随形,容易引起网络群体的普遍关注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围观”受众。只要用户在网内搜索到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或热点事件,就很容易让人介入展开讨论,纷纷描上自己情绪化的建议或观点,无形间还很容易推波助澜快速成为点燃社会热点舆情的导火索,甚至瞬间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争论或舆论波。这些草根式的个性化微文化,随着参与者的激情互动,其传播速度就会越来越快,传播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其影响力或驱动力也会随之越来越强。

4.角度微,呈现交互化在新媒体语境中,用户借助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及时性,可以针对网络平台上的任一事件、事物或言论随意表达自己的个人见解或思想,将自己独有的个性化思维或倾向性的观点强行介入到媒体介面上,以“点对面”的传播方式修正用户个体独立的认识角度和思维尺寸,与他人形成一个良好互动的网络交互平台。当然输入信息的个体思想也不一定都是全面或正确的,它只是站在用户个人的角度,旨在以自己独有的思维展示给公众,使新媒体语境中的微文化渐呈交互性的传播形态。如微电影能以独特的手法、精湛的演技、睿智的思维和诙谐的语言在新媒体传播中最能迎得观众的青睐,以激发起更多参与者对微文化的互动热情。

二、微文化传播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效果分析

(一)微文化传播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正面效果

微文化是适应于当前的时新思维理念、现代新媒体技术和快节奏生活状况的一项新兴事物,它的运用和普及倍受追逐新媒体讯息的大学生喜爱。微文化承载的内容和传播的载体对当今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育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微文化的碎片化契合了大学生的消费诉求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微文化也随之悄然兴起,并在校园内得以广泛传播和快速蔓延。新媒体的休闲与便捷性特点催生了大学生对微文化的极度喜爱和对新媒体的强烈依赖。一方面,高校学生最喜欢利用新媒体动态地传播图文和音频影视类的微文化,这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利用闲暇时间搜寻了解课堂内外的各类学习资讯,学生也能通过新媒体随时自己的观点与建议,并能针对信息形成不同程度的讨论或互动。另一方面,大学生活的多元化和闲暇化也能催生大学生空闲时间的零散化和碎片化,而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最适合微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微文化能利用其短小碎片的内容填补大学生的各种时间空隙,让大学生能够在零碎的闲暇时间有效地传播微文化,譬如阅读微小说、观看微电影等。因此,微文化的碎片化能大大契合学生们的即时消费诉求。

2.微文化的个性化迎合了大学生的情感需求新媒体时代,微文化最突出的功能就是迎合大学生的个性化情感需求,让每位大众用户都有机会成为公众资讯传播的主导,成功实现学生个体的话语权。新媒体操作方便,透显出来的微文化个性、随意且即时;而且微文化的传播草根特质明显,往往会不拘题材、不限形式、不囿成见,话题现实、思维随散、表白随意,个性张扬、情感彰显。因此这对喜爱“指尖文化”和追求快节奏生活的大学生无疑提供了极佳的传播平台,使他们能有效利用新媒体自由、便捷地在同学间相互抒情达意、感受体验或传递资讯,最能迎合其个性化、人际化或情感化的生活需求,成功实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情感传递。

3.微文化的交互化促进了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大学生是酷爱网络知识和新媒体技术的最大群体,是媒体数字化最直接的体验者,也是微文化传播最为活跃的受众。首先,微文化能彰显大学生的社交功能。新媒体能把众多的受众联系在一起,或者通过新媒体的群聊、空间或说说等功能让更多的群用户添加好友并沟通交流,可随时掌控好友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畅聊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构成一定的交际网或朋友圈。其次,微文化能拓展大学生的学习平台。微文化能通过新媒体随时随地快速查收或点播各类学习资讯。譬如教师可将教学类的音频、图文讲义等资料挂网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可在媒体平台上请教老师,师生间能利用新媒体交互沟通交流。再次,微文化能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涵。思政教育工作者可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寓于喜闻乐见的微电影、微视频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大大丰富思政教育的基本内涵。

(二)微文化传播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负面效果

微文化传播在大力革新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微文化的传播会增加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引导难度微文化的传播容易让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处于时间无限制、空间无边界和资讯无屏障的游离状态。一方面,当今大学生的猎奇崇尚心理和善于接收新事物的特性,很容易让一些思想基础薄弱的大学生在复杂的海量信息中迷失方向,迷恋于拜金主义或享乐主义的腐朽思想,沉溺于色情、暴力等劣质的文字、图片、视频,乃至还可能会夹杂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念,这些都极易腐蚀其心灵,动摇其信仰,混淆其观念,削弱其道德意识,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偏向或价值取向趋于多元,给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诸多困扰。另一方面,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往往也会随其经济利益、学历层次的差异而逐渐呈现分层,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化也不断渗透着,对于一些价值观未定型或网络规范意识欠佳的学生,就很容易引发其认知的偏差,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塑造,也会使主流价值观的教育难度进一步加大。

2.微文化的传播能弱化教育者的传统权威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课堂教育或说教,恰恰这种简单的说教却最能凸现出教师的权威崇高或地位高尚。而在微文化传播语境下,电脑、手机等媒体工具在大学生中日益普及,学生可以利用网络随时查找资料,进行自我学习,使每个大学生具有“充分”的媒体选择权和话语权,通过新媒体可以任意设定或转换自己的角色,而不会再把传统的教师说教作为他们的唯一选择。当代大学生群体喜爱把自我的主观感受当作新媒体行为规范的研判标准,主体意识恣意发挥,倾向于微文化中的地位平等,甚至大大削减了教育深度,淡化了尊崇高度,偏置和歪曲了网络社会的主导价值。知识来源渠道的便捷使得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选择更加随意,刷屏几乎成为当代大学生一项必备功课,无论课堂内外,他们都会沉浸在与同学、朋友的闲聊中,有时还会被微文化的信息所感染,对教师的课程教育不屑一顾。这使教师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地位和权威大大削减。

3.微文化的传播淡化了大学生的思政育人功能微文化的传播对大学生思政育人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必须将价值观教育内化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并为他们所认同或接受,再外化于行,养成理性化的网络习惯。首先,微文化突出个体的自由崇尚和个性张扬特点,迎合了大学生突出自我、发展个体的需求。在新媒体传播中,大学生以自已的思维方式构建网络人际或社交关系,这种随心所欲极易导致大学生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和网络自由主义的泛滥。微文化传播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为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使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在信息时代不停地被消解,其外在道德规范约束的基础也不断被弱化,自然也就很容易使大学生忽视对网络上言论责任和道德意识的恪守,网络自由边界逐渐被模糊,从而会加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膨胀。因此,微文化传播的自由化、私欲化思想无疑会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产生一定抵触,进而削弱网络教育的有效性。

三、微文化传播背景下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对策

1.正视微文化的含蓄力,营造思政育人氛围首先,要正视校园微文化的含蓄力。微文化是网络文化发展的新形态,面对大学生对微文化的热情追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立足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搭建起学校官方微博、QQ、微信、易班等新媒体平台,构筑起以学校官方微文化为主阵地的校园微文化建设体系。思政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利用新媒介与学生形成良好互动,拉近师生距离,倾听学生心声,疏导学生困惑,营造浓厚的微文化育人氛围。其次,要重视校园微文化的引导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占领校园微文化的主阵地,组建一支微文化的信息与管理队伍,用正确的观点、强烈的责任意识、生动的文风和贴切的语言树立一股微文化正气,引导学生接受有益的微文化,防范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中迷失自我。再次,要重视校园微文化的洞察力。微小内容的微文化的潜在力和蕴含力非常大,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理应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和维护者。因此高校微文化的传播平台要注重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引导大学生辩证理性地看待网络媒介与微文化,成为优秀文化的自觉践行者和低俗文化的抵制者。

2.丰富微文化的载体,拓宽思政育人路径微文化的快捷传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微文化的多样载体也拓宽了思政育人的基本路径。首先,高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或社会知名贤达来学校进行媒体访谈,也可以开展跨校交流、校园微博辩论、热点话题讨论、主题征文大赛等活动,让大学生在微文化活动载体中扩大视野,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其次,高校要善于体验和运用微语言、制作微视频、撰写微文学作品等向学生传递赋予教育的简洁信息,将那些深奥晦涩的教育内容变成简短且易于接受的碎片信息,用通俗诙谐、风趣幽默的话语传递专业知识,用亲切平和的话语融洽师生关系,进一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并营造出学生喜爱的话语氛围。其次,要鼓励大学生组建或参与微电影、微公益等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在活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再次,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微媒介的资源共享与交互优势,采取适合学生的沟通、交流、心理疏导等活动载体深层次地践行微文化传播规律,让学生在活动中也能以高度的自控力提高其社会责任感,以严格的自律能力提高其社会道德品质,做一个优秀的微文化传播者。

3.引领校园微文化,传递思政育人的正能量首先,要引导校园微文化正向发展。高校要结合微文化传播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网络媒体管理规章,并组建一只高素质且具有高精尖端网络技术的微文化管理队伍,针对学生群体用软件技术进行微内容的过滤、筛选或管控,让学生能选择阅读到可用的正向信息或健康知识,力争从源头上切断不良信息在校园的传播,通过微文化传递正能量,聚集师生正向力量,引领校园主流文化的方向。其次,要将校园主流文化融入到微文化建设中。校园主流文化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知识、进取精神、校风校纪,等等,代表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文化平台以简短随意的形式将主流文化慢慢渗透到微文化体裁中,以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促进校园主流文化的传播,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增加校园微文化的内涵建设,拓展校园微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再次,学校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来丰富教学手段,多创造一些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新媒体运用的机会,以提高学生对新媒体的操作能力,使微文化能传播释放出更多的正能量。高校要利用微文化的优势,传递思政育人的正能量,在坚持校园主流方向的前提下着力打造校园多元化的微文化体系。

4.强化媒介素养教育,夯实思政育人的基础强化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必须提升学生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所透显出来的评判理解、思辨质疑、创作教育能力,以及充分运用媒介信息辅助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能力。首先,学校可抽选部分素质较高的师生组建一只校园媒介素养建设小组,开展各种诸如网络知识竞赛、新媒体方面的运用、媒介素养讲座等,充分发挥媒介素养的教育功能,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健康有益的媒介环境。其次,可适当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课程或相关方面的讲座,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传播微文化的正能量,提高学生辨别媒介真假信息的能力,要把外在的影响内化为自己的品质,把媒介运用变为学习工具。再次,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履行政府行政的监管职能,完善各种网络或媒体的法规政策,加强对网络微媒介的监督与管理,切实履行起网络督导和协调的功能,约束媒介传播的不良行为,确保微文化传播的良性发展,构筑起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保障机制。总之,微文化已成为当今高校育人的一项重要载体。大学生既是微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微文化的传播者。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理清微文化传播的优势与影响,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倾向,构筑起高校微文化传播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有效地发挥微文化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游敏惠,袁晓凤.“微文化”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青年探索,2013(4).

[2]马云霞,张军成.“微文化”对高校育人的影响及其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6(2).

[3]梁洁.微中窥大:微文化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影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4).

[4]李长学.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5.

作者:吴秀 林封伟 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摘要]增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能力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形塑世界观的内在需求,也是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重要途径。近十年来伴随着网络媒介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成为传播学和教育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系统描述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发展现状和实践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研究做了简要评析和反思,最后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学科发展的角度提出未来该领域研究的方向:实践化、专门化和本土化。

[关键词]网络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

在媒介学家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看来,“媒介即讯息”,[1]人们既要关注文字符号所传播的表象内涵,又要探讨媒介所传递的意义讯息。当网络媒介成为大学生的重要信息来源,面对网络媒介传播中的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群体极化、网络诈骗等现象和行为,大学生常常表现出缺乏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要么成为这些网络事件的参与者,要么被网络“伤害”。因此,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是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网络参与行为的重要途径。如何培养和教育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近十年来也成为教育学和传播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相关内涵、实践探索和具体方法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评析,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内涵研究

李普曼(Walter Lippmann)认为,随着媒介的兴起,人们接收的大多是二手信息而非直接活动的一手信息,因而人们处于一个“拟态环境”。[2]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媒介成长的一代,他们使用网络媒介的频率更多,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互联网给予他们的世界。如何从网络媒介所给予他们的信息中进行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和生产,将决定他们所理解的这个“拟态环境”是什么样的世界,而这些能力即是“网络媒介素养”,如何培养这些能力即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纵览关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内涵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主要是通过界定网络媒介素养来阐释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另一类则从教育的出发点不同来探索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从网络媒介素养概念来看,学术界普遍认为:第一,网络媒介素养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由多重素养(或能力)组成。美国学者詹金斯(Jenkins)认为新媒介素养由游戏能力、模拟能力等11种具体能力构成。[3]第二,网络媒介素养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概念。如美国学者大卫•康西丁博士(DavidConsidine)将媒介素养的内容分为使用—分析—评估—交流传播四种逐渐递增的有梯次的能力。[4]第三,网络媒介素养是一个逐步扩展的概念。麦克库劳(McClure)提出网络媒介素养包括知识与技能两方面。麦克尼尼(McEneaney)认为合适的技能、策略和网络素养的批判对于塑造公民也是非常重要的。[5]总的来说,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认知—批判—管理—创新逐渐深化的教育体系。从教育出发点不同,研究者从网络媒介有害论和网络媒介兼具利害论两种观点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网络媒介有害论认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重心是对网络媒介的抵制、批评和反思。在该阵营中,一部分重视对网络媒介的批评能力,如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家莱恩•马斯特曼(Len Masterman)认为,媒介素养是教育理想中的“评价(evaluation)”,即学生对媒体信息独立自主的批评、判断能力;另一部分则重视媒介素养的甄别能力,加拿大媒介素养协会理事约翰•庞甘特(John Pun-gente)重点关注学生的分辨能力和选择能力,具体表现在培养具有批判力和分辨力的观众。[6]网络媒介兼具利害论则主张在规避网络媒介缺点的基础上发扬优点,关键是教育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网络媒介,在接纳网络媒介后能实现网络媒介为我所用。在这一阵营内部存在两个派别,二者侧重点各异。一种派别重视培养大学生对网络媒介优势的明确认知,树立辨别网络媒介,利用网络媒介的观念。如张志安指出,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享用媒介传播资源的教育,最终培养学生媒介批评能力。[7]另一种派别强调利用网络媒介发展和完善自身,如喻国明教授指出媒介素养就是大学生具备基本媒介知识、技能后,能够使媒介内容为我所用,[8]这一流派更注重的是从行为层面来养成大学生使用和利用网络媒介的习惯。概括来说,从网络媒介素养兼具利害的角度出发,人们都看到了网络媒介素养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分别从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来关注网络媒介素养对完善自我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是确定和实施下一步教育方案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内涵的研究大大充实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但也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这几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混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虽然也可以分为认知、批判、管理、创新这几大类,但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重在教育过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是这一教育过程的目标,两者的区别并不是简单地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定义上加上“教育”就可。同时,也不能仅仅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添上“网络”就等同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内涵,事实上,前者包涵后者,后者的内涵应更加细化。第二,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重心是教育还是网络媒介素养?如果说重心是教育,显然就需要在内涵中体现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作用;如果说重心是网络媒介素养,就需要使这一内涵能显著区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与大学生电视媒介素养或大学生报刊媒介素养,否则,这一概念无法具有指导性和区分性。第三,从研究方法看,缺乏对中西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内涵的比较研究,由于中国大学生自身价值观的特点,是否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内涵上也相应地具有“中国特点”,研究者几乎未涉及,而这恰恰会决定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操作化过程中和西方国家具体教育方案的差别,否则会出现教育实施的“水土不服”。

二、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现状研究

目前西方国家已经形成比较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模式和价值取向,从实践来看,西方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列为学校教育的一个课程体系。在中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关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的研究主要包括介绍国外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产生渊源、实施方式、教育内容与探索国内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操作四大类。代表性观点如下:第一,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产生来看,西方国家对于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主要从保护主义出发,抵制大众传媒或者传媒强国文化的传播。莱恩•马斯特曼(Len Mas-terman)认为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为保护精英文化阶段、欣赏流行文化阶段、媒体解构阶段三个阶段。[9]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核心是引导青少年对媒体文本进行批判性解读,目的是预防国民受美国“媒介帝国”思想的渗透,保持文化独立性。美国则为了防范青少年网络成瘾和网络犯罪等现象,重点强调媒介的消极内容,培养受众的批判意识。[10]第二,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实施方式来看,西方国家对网络媒介素养的探索主要依据官方的支持和相关理论研究,大多数都具备了指导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如英国制定的《媒介素养发展章程》提出了“媒介素养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其理论依据是《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澳大利亚在部分地区设立了媒介素养教育学位,同时通过对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教材编订进行理论探索。另外,部分国家设计了完整的媒介素养教育阶段计划,并针对不同的学龄采取对应的教育内容、课程难度。第三,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上看,西方国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英国模式的抵制—接纳—利用取向,一种是美国模式的文化取向。英国模式首先是对媒介尤其是新型媒介和媒介所传播知识的一种抵制,而后形成接纳的媒介思想,最后,引导学生对媒体积极使用。美国模式的文化研究取向将教育重点放在学生自主使用媒介的经验上,反对灌输教育,提倡自下而上式的学生自主学习。[11]第四,我国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现状,整体上来看,港台地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在起源、发展、效果上领先于中国大陆,而中国大陆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起步晚、发展快。2002年台湾地区公布了自称为“亚洲国家推动媒体素养教育政策之创举”的《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12]43而香港地区在政府和民间团体统一协调带动下,已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网络。在我国大陆地区,近年来学术界对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成果也日益丰富。由原先的翻译、摘录西方国家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发展为进行小范围实践研究,探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中国化的道路。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但由于我国媒介素养发展实施情况的限制,现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介绍国内外“教育现状”发展为主,缺乏对“教育现状”发展逻辑的深入分析。研究者倾向于描述国外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理论成果,事实上剖析为何国外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如此迅速,教育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才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第二,实施与效果检验的分离,研究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学者更倾向于介绍政府对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缺乏对这些教育课程实践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检验,更没有形成良性的教育实施反馈链条,这不利于该领域研究的积极发展。第三,中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现状研究基本上停留在规范层面,从现实实施情况看来,大多数学校没有设置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通识课,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也缺乏系统的规划,研究者也只能围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打转。

三、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法的研究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应用性领域,方法是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工具,关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法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理论范式、主体构成和实现形态。第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法的理论范式依赖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罗生全、欧露梅指出国外媒介素养教育主要经历了文化保护主义阶段、大众文化主义阶段和超越保护主义阶段三个阶段。[13]“文化保护主义”阶段(也被称为利维斯主义阶段),是典型的抵抗防御式教育阶段,主要是为了保护传统文化、抵制大众文化,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对媒介的批判意识。文化保护主义是在媒介和学生中间建立一个保护层,使得部分信息被过滤屏蔽,部分信息通过筛选进入保护层被学生感知。“大众文化主义”阶段,研究者大多从批评和反对利维斯主义传统精英文化的观点出发,认为大众传媒和传统文化是平等的,仅仅是不同的文化层面而已。[14]“跨越保护主义”阶段,强调教育者对媒介的态度要变“堵”为“导”,应以青少年为中心,鼓励青少年在实践中增强媒介素养,辩证地看待大众媒介的负面影响和积极作用,该阶段以大卫•帕金翰(David Buckingham)1998年发表的《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为标志。[15]陆晔(2008)则提出全球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经过了四次“范式转移”的变化:保护主义立场—重视对媒介的选择和辨别能力的培养—培养对媒介的批判解读能力—参与式社区行动。[16]尽管媒介教育发展阶段、研究范式被划分成不同的时间段,阶段名称不一样,但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法的理论发展仍相应地沿着排斥—融合—接纳的途径发展变化着。第二,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法的主体构成是学校。波茨曼(1985)认为青年学生接受媒介教育的课堂有两个,一是“第一课堂”(大众媒介所提供),二是“第二课堂”(学校提供)。[17]为了提高大学生在“第一课堂”的实践能力,必须进行系统完整的“第二课堂”理论教育,所以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校。余军奇(2012)在对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进行网络媒介教育实践后认为,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要从纵横两方面实践。纵向方面,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确定不同的教育重点;横向方面,媒介素养教育必须文化、活动、课程三管齐下,系统推进。[18]赵靖茹(2006)则认为,为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学校应该采用阶段式课程设置,注重阶梯化养成训练。[19]第三,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法要求形态多元化,课程整体性。学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往往与大学生自身特点联系起来,教育的形式要求多元化,不单单局限于传统教育阶段的简单行政指令,更多地关注大学生提高网络媒介素养的自觉性。丹尼尔(Danielle Morgan Acosta)从对微博的探究入手,认为理解个人设置、应用下载的资料等都是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20]通过实践训练,让大学生参与其中,使大学生对媒介本身和媒介信息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在学校课程方面,黄永宜(2007)认为必须形成系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学课程体系,并在校园网开放媒介素养教育的网页或网站。吴翠珍、陈世敏(2007)强调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起大学生思考和实践,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如角色扮演、情境分析等。[21]国内外学者围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法的探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但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化:第一,从研究内容看,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法的研究,多数学者仍主要囿于学校课程设置,这属于教育方法的中观层面,既缺乏宏观上依据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内涵和理论设计的教育战略,也没有细化为真正能具体操作的微观手段或实施手册。第二,从研究方法看,多数学者仍停留在理论思考层面,缺乏运用实验法对设想的“教育方法”进行实践,导致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法的研究无法“用”,失去了研究的现实性。第三,从研究途径看,研究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法的学者要么是传播学的学科背景,要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背景,要么是教育学的学科背景,因此对“教育方法的研究”也仅仅从某一学科出发,但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法是一个交叉性的新兴研究领域,需要运用综合性的学科理论才能使“教育方法的研究”兼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兼有传播学与教育学的理论视野。

四、反思与讨论

好的研究都像黑格尔所说的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只在薄暮降临的时候才悄然起飞,也就是说只有反思才可能让研究走得更远。前面我们分别就各个研究领域的不足进行了分析,这里在整体上反思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迫切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要立足实践。作为新兴研究领域,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本身迫切需要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而后者对于塑造自由发展的大学生人格具有重要价值。作为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应该既能够对网络媒介、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等知识游刃有余,又能够近距离观察甚至亲身体验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具体教育模式和成效,这才可能形成具有应用型和操作性的研究成果。有的研究者注重理论的统一性、理论与方法的完美性,但这不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唯一目标。事实上,研究成果是否能够用于实践,或者说实践结果对于理论是否有某方面的验证,才是研究者需要重点关注的。譬如,有的学者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分为:认知素养、甄别素养、道德法律素养、安全素养、行为自我管理素养、发展创新素养六个层面,而相应地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也分为:认知素养教育、甄别素养教育、道德法律素养教育、安全素养教育、行为自我管理素养教育、发展创新素养教育六个层面,虽然逻辑上没有问题,但是从认知到创新几乎涵盖了人所有的道德素养,那么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是什么?对这些素养的教育具有多大的操作可能性?研究者可能欠缺考虑。第二,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专门化和深入化。现有国内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大多“大而化之”,低水平重复,[22]集中表现为:喜欢全面性地阐述概念、方法或流派,面面俱到,华而不实;喜欢依循国外发展、国内困境、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然概念、对策思考的逻辑展开论文;喜欢谈启示,罗列高校、媒体、社会应该怎么做。某一领域的初始研究可以以这种研究为主,但是研究要在指导性和创新性上突破还需建立在大量细化和专门性研究基础上。比如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内涵研究中,不同的网络媒介是否在媒介素养的内涵特质上有所不同?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研究中,在城乡居民已经出现巨大的网络“数字鸿沟”背景下,农村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和城市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差异在哪里?每一点的研究只要找准问题,使用恰当的研究方法都会产生大量的研究成果。而这些专门化研究才可能为深入分析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机制和形成逻辑提供基础。第三,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本土化。由于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起步晚,研究者总希冀直接照搬国外现有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成果作为学习的典范,这恰恰使得国内的研究无法独立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但研究者忽略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新兴领域,国外的相关研究的确可以作为借鉴,但我们完全可以形成中国自己的话语系统。由于网络形态飞速发展,媒介素养要求也发生着变化,现在我们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实需求,无法从规范上进行“网络媒介素养理念”的引导。与其等待他人,不如形成我们自己的研究范式。当然,需要注意本土化不是口号,也非标签化,他需要一系列的学术追问,包括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属于哪一层次的研究?属于哪些学科的交叉领域?什么构成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中国特色体现在什么地方?这种中国特色的理论是否足以构建独立的学科范式?是否能够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可……无论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专门化、本土化,还是研究的实践化,这都需要研究者潜下心思,才可能具有理论自觉和研究自信,拓展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研究广度与深度。

参考文献: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版)[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16.

[2][美]李普曼,阎克文,江红.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2.

[3]张晓冰.“网络问政”中网民媒介素养的培育[J].新闻知识,2009(8):76.

[4]David Considine.An Introduction to Media Literacy[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Hall,Inc,1993:37-39.

[5]McEneaneyJ.Agent-based literacy theory[J].ReadingResearch Quarterly,2006(41):352-371.

[6]宋小卫.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J].国际新闻界,2000(4):55-78.

[7]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5):11.

[8]喻国明.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DB/OL].

作者:王菁 姚媛

第四篇: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培养策略

[摘要]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也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多挑战,媒介素养培育成为了教育领域日益关注的问题。以成都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媒介素养教育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和不足,把握当前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具体实施情况,可为探寻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创新之路提供依据。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媒介素养;现状;培养策略

近年来,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的互联网已成为了高校思想传播阵地建设的重心。根据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1]。”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思维方式、交往环境、信息交互平台的全新变化。同时,网络思潮的多元多变、文化碰撞的频繁激烈、网络主导权争夺的烽烟骤起,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产生着巨大的冲击。因此,建构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媒介素养迫在眉睫,了解大学生媒介素养及其接受教育情况的现状与不足,实现媒介素养培养道路的创新,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一)媒介素养及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

由于(全球)学者们对“媒介”的理解各有不同,因此对于“媒介素养”的内涵,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现在普遍被国内外学者所接受的是:“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在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媒介素养是指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3]。媒介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时代针对多种媒介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介资源的教育,以培养并使人们具备媒介素养为核心,培养人们具备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使人们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和参与社会发展[4]。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的发展促使人们由传统媒体时代只是作为被动接受、被动选择的受众角色向内容的生产者、媒介活动批判者、主动的积极参与者的角色转变,因此,对于媒介素养的认识,需要从建设者或生产者这样一个角度加以拓展[5]。信息时代的来临对培养学生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大学生能够从容自如地面对复杂的媒体世界。大学生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媒介参与者,其媒介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媒介使用和信息生产能力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使用的主体,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指标是其媒介消费力的能动性,体现在是否能主动选择与自己相关信息并加以利用。当代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熟悉各类媒介工具,拥有信息传播的主动权,他们与大众传媒一样可以随时信息,但同样存在创作能力较弱,与网络媒介互动的意愿不强,对媒介影响力认识不足,利用网络媒介传播的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帮助了解大学生对媒介的需求,运用媒介做好自我服务,成为积极媒介使用者,促进盲目的媒介消费向理性消费转换,能主动提出意见、建议、批评等,从而对大众传媒的选择产生有利影响。

2.信息接受和辨识能力“新媒体的平面化、快餐化的文化消费特征决定了使用者的情感体验多于理性思考。”[6]当前我们被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包围,做好媒介信息的判断和甄别,是媒介素养的重要方面。从对媒介信息的评估、质疑到合理的选择体现了大学生媒介评估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所在。媒介为人们搭建了拟态环境,正确认识真实世界与媒介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判断媒介信息的客观性,关系大学生在社会的适应与发展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此外,对媒介工具合理、合法及节制的使用,制造和传播可靠消息,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道德素养要求。

3.社会交往与协作能力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网络,不仅降低了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上的门槛,而且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宽度、广度和深度。社会交往网络的不断拓展,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平台,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促使共同成长与发展,培育新的社会文化。而能否将互联网时代媒介提供的这种可能性转变成现实,关键在于对使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交往的效率与效能。移动互联网时代,如百度百科、知乎等应用开启了全新的社会协作模式,大学生社会协作的素养应该包括:在社会协作过程中目标一致的能力、自我能力定位的能力、相互协作的能力、多任务处理的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等。大学生从媒体获取信息,再到分析评估信息、参与传播信息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个性得以完善,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这属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较高层次的内容,对于大学生以成熟心态和理性思维来看待社会、认识自己具有重要作用,有益于实现个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既能融入社会,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才智。

二、研究方法与调查方案设计

(一)研究方法和对象

本研究以成都地区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在调查过程中,共随机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92份,有效回收率为96%。在有效问卷基础上,获取与研究相关的数据,进一步地对数据中变量的取值、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检查,对样本的合格率进行了进一步的确定,最终获得的有效数据输入到SPSS软件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以选择题的形式制作,主要涵盖本研究关心的大学生移动互联网使用基本情况、对媒介的认知与态度、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情况等三个方面,最终的问卷由23题组成。其中,1~7题是关于移动互联网使用情况,包括拥有移动终端的数量,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频率、用途等;8~16题是关于大学生对媒介的认知与态度,包括媒介消息的真实性、移动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对网络语言的看法以及对言论自由的认知等;17~23题是关于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情况,包括所在学校开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的情况、媒介素养提高途径以及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期望等。值得指出的是,在问卷的设置过程中,根据各部分的重要程度,对其比重作了合理的分配。

(三)样本描述

样本选取方案中,对学生的学科背景和受教育程度进行了随机采样:一方面,随机样本来自成都地区的综合大学(四川大学)、专业性突出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另一方面,随机样本接受教育程度分布在本科与研究生各个年级,从样本基本情况来看,男生155名,占80.7%,女生37名,占19.3%;从年级分布看,本科生158人,占82.3%,硕士34人,占17.7%;从家庭情况分布来看,农村99人,占51.6%;城镇93人,占48.4%;从政治面貌分布来看,中共党员49人,占25.5%;共青团员131人,占68.2%;群众或其他12人,占6.3%。

三、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1.移动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移动互联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非常高,只有3.6%的同学表示没有任何能够接入移动互联网的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同时,有41.7%的同学表示,使用移动互联网上网已成为他们接触网络的主要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年级越低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依赖程度越高。从大一到研二的同学中,主要通过移动互联网接触网络的比例依次是58.4%、41.5%、38.9%、33.3%、28.6%和21.4%,研三和博士没有人把移动互联网当作主要的媒介。大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主要用于浏览新闻、网页(60.9%),即时通讯(58.3%)和玩游戏、听音乐(56.3%)。在每天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时间上,有41.1%的同学上网时间在2~4小时,还有39.1%的同学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具体到每堂课(45分钟)使用移动互联网时间,只有16.1%的同学从来不使用移动互联网,有53.6%的同学超过5分钟,其中12.5%的同学超过15分钟。考虑到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大多数时候并不被允许,我们认为,同学们选择的时间可能比实际上网时间要短。每天睡前,有32.8%的同学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同时,在朋友相处时,有超过42.2%的同学表示经常查看手机。

2.大学生对媒介的认知与态度大部分同学对参与网络热门事件并不太主动,参与的方式主要是浏览,不关心和只看不说占比73.4%,只有8.3%的同学会积极参与。同时,大学生对自己的判断力有足够的自信,只有14.6%的同学认为自己分不清楚新闻报道与网络评论。同学们对网络消息一般持怀疑态度,有超过一半的同学只把网络消息当作娱乐消遣,对相关内容不信任;与之对应,认为网络消息非常可靠的同学只占样本数的10.9%。有将近80%的同学认为,相对于传统媒体,移动互联网不会对揭露事情的真相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网络不文明语言,同学们持相对开放的态度,有43.8%的人不太介意或认为可以理解,但也有29.7%的同学认为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遏制网络不文明现象。有接近50%的同学认为网络的自由度不够,受到监管过多,与之相对的是有20.3%的人认为网络自由过度,需要加强监管。同学们对隐私问题非常关注,移动互联网虽然还没有给大家的隐私带来困扰,但超过80%的同学对因设备丢失或科技发展带来的隐私泄露表示担忧。

3.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学校在移动互联网上对同学们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超过一半(50.5%)的同学没有关注学校的移动信息平台,或关注了也不会主动查看这些平台的消息。有78.7%的同学认为自己媒介素养还有待提高,如果学校开设相关的课程,会主动参与其中。在媒介素养缺失方面,主要体现在媒介批判意识和辨别意识。同学们比较认可的媒介素养学习途径为学校开设相关的选修课或讲座,以及自主学习。当前提升自身媒介素养主要通过自身的探索,这显示学校方面在媒介素养方面引导教育有明显的缺失。74.5%的同学没有受到过媒介教育,且大多数(58.9%)同学认为有必要推广媒介素养教育。

(二)总结与分析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被调查对象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情况非常普遍,96.4%的同学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移动互联网,更有41.7%的同学将其作为接触网络的主要形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对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控制、内容甄别、思考反馈、评价分析能力尚待加强,对媒介素养的认识以及现阶段接受的教育引导还存在很多不足,总结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不乐观调查结果显示,本科生和研究生媒介接触较多,消费普遍在中度水平。具体表现为:网络吸引着多数大学生的眼球,从了解新闻、休闲娱乐到获取新知识,大学生不论性别、年级和专业,均存在频繁的接触网络,消费过度;相比传统媒体,手机等新兴媒体由于内容新颖、传播便捷、形式多样,受到大学生青睐,迅速“窜红”于大学校园,并使大学生产生过分依赖;权威媒体过于枯燥沉重,缺乏趣味的事实报道已难以符合大学生的消费口味,因此,大学生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对电视的选择显著减少。在内容的选择上,个性、时尚、趣味内容受到普遍青睐,关注度最高的是新闻、娱乐类消息,负面新闻的受关注度不亚于权威媒体的一些正面报道,而对媒体中色情的、暴力的、低俗的内容多数人也表示可以接受。调查结果显示,在与朋友相处时,有超过42.2%的同学表示经常查看手机,这一习惯势必会降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将人隔离成近距离的“孤岛”,导致与他人交往和沟通能力减弱;同时,过度依赖图像信息,阅读兴趣下降,易导致思维简单化、平面化。总体看来,在媒介应用中,大学生表现出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一定能力,但在网络学术资源利用方面的主动意识需要增强,利用媒介信息的综合能力和水平还比较有限。此外,从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来看,大部分学生不能做到科学规划和控制,对大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管理教育存在缺失,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使用移动互联网是摆在高校管理教育者面前的迫切问题。

2.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认知和态度亟需引导认识到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会对自己生活方式、态度、价值观等产生广泛的影响是媒体素养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基本上能够识别大众传媒较为直接的影响,但对其更为深层次、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明显不足。首先,由于对媒介表征和建构缺乏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在媒介理解上仍存在重要缺陷,大部分大学生容易把媒介现实和客观现实混为一谈。其次,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受媒介主体的影响,带着媒介主体的情绪倾向,要求受众对接受的信息就要有自己理解和判断。再次,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海量的信息加大了信息判断甄别的难度,在媒介的评估判断上,大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综合观之,大学生在媒介认知理解上存在有一定认识但又认识能力不足的问题。“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成为全社会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突破口,进而提高全民族的媒介素养”[7]。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引导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科学认知,端正态度。

3.高校需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从调查结果来看,相当比例的被调查对象没有接受过媒介素养教育,且认为自身应该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是媒介能力的教育,特别是其中的信息识别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8]。51.2%的学生提高自我媒介素养的方式主要为查看网络评论和自己摸索,而通过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或网上教学视频的只占到21.4%,说明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还基本属于自发状态,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教育课程在高校还基本停留在空白阶段。综上所述,高校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十分必要,且有规律和方式可以遵循。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既有助于构建更加健康、理性和科学的媒介环境,也有助于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和公民素质。

四、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从大众媒体日新月异的变化形势来看,大学生在传播环境中的身份已经从传统媒体的接收者逐渐变成了新媒体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的加入,对传播信息的社会影响起到了一定的理性和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传播环境中,也同时接收着负面能量的影响。所以从媒介素养教育探索的角度来看,媒介素养教育模式需要一定的转变。

(一)更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形式创新

自欧洲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传入中国,经过不断更新加入本土化元素,使得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带有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思维和方式,导致与新媒体的发展形势不融合,在大学生群体中接受度不高。我国高校目前还没有完全正规化、系统性的媒介素养教育,更遑论纳入到教育体系中去。而现代高等教育中,不断强调要培养宽口径、视野开阔、基础知识厚、综合素质强的学生,要实现这些培养目标就需要不断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变“专才”为“通才”。媒体素养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校园媒介环境这个媒介实践活动平台以学生作为参与主体,让学生能够真正接触和参与到媒介实践活动中去,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报、学校网站、网络工作室等校园媒体,开展各类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媒介知识和技能,达到全面提升媒介素养的目的。此外,在新媒体环境的支持下,可利用大学生接受度高的形式宣传媒介素养教育,例如通过网络影评的方式,在影评中融入人文艺术素质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等,达到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同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众平台,传播带有正能量的文章和观念,也是一种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新型模式。

(二)从“被动保护型”到“思辨自律型”

当下,针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始终侧重于以保护为主,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下,大学生主要作为受众群体,且由于大学生没有真正进入社会,对网络的信息认知能力不足,对信息真伪辨别能力也需加强,所以会导致媒介素养教育更偏重于保护大学生传播环境的单纯性,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也逐渐成为了新媒体的重要成员,所以媒介素养教育也应逐渐由“保护型”向“开放型”转变,当然对于过多负面能量的信息传播仍需加以监管,不过应该在大学生掌握媒介素养常识的前提下,适当让学生在接触外界传播环境的过程中,增加大学生媒介素养实践机会,逐渐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参与度,将大学生群体的正能量带入新媒体当中。

五、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培养策略

(一)正确引导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认知

移动互联网是当前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网络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大学生应提高面对几何级增长的海量信息时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吸收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构建公民网络热门事件有序参与机制,提高大学生社会事件参与的积极性;构建网络信息传播的审核机制,确保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完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增强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参与的安全感等,通过这些媒介素养培育认知环境的优化,不断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有序地参与移动互联网,端正其态度,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合理发展。

(二)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提升,当好信息“把关人”

在大学生媒介化生存背景下,利用新媒体吸引并传播主流思想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趋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教师和广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者,高校辅导员自身应该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才能在大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意见领袖”的形象,充当学生在媒体环境下的“把关人”和“清道夫”,改变以往控制者的角色,由控制变为引导,帮助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加强高校辅导员对媒介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提升辅导员媒介认知能力,正确辨析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与教育技术内容之间的关系,熟练地运用微博、微信、各种互联网平台,融入具有时代特征和个性化创意的理念,掌握新媒介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辅导员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中的直接对象是大学生,引导学生重视培养媒介素养,学习提升媒介素养的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念,是辅导员在媒介素养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培养学生面对新媒体中各种话题的敏感度,以及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辨别能力。在教育过程中,辅导员和学生共同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在平等关系下进行的民主教育可以起到营造教学相长和良性互动的教学氛围。

(三)大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与多元化教育渠道相结合

媒介素养教育应该立足于以课程为基础。完整的课程体系应从“媒介和媒介素养的基本知识、媒介接触行为、媒介选择和利用能力、媒介制作能力、媒介评价和批判能力以及媒介道德六个方面建立[9]”。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证明,将媒介素养课程纳入常规课程体系是培养和提升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最成功的经验之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在媒介环境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能力。要让学生了解媒介信息形成过程中的各种规则和运作机制,以提高学生对于媒介的认知、分析和批判能力。同时也要向学生广泛宣传与媒体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法规,帮助学生避免侵犯隐私、传播不良信息、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因此,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应有多种渠道。首先,借助于学校多种形式的媒体平台开展各类媒介素养实践活动是有效渠道之一。如组织各类新媒体竞赛,例如微电影制作大赛、原创微博大赛等,既给学生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平台,又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媒体实践的热情,还能巩固课程学习效果。其次,社会教育在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中也充当了重要角色。如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组织开展的各类论坛、峰会、对话、演讲等,参加这类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把握社会脉搏,了解时代趋势,获取正面信息,这也是对课堂教育的有效补充。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深入和新媒体的不断壮大,对高校学生媒体素养的研究也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媒体素养教育也会被越来越重视和加强,逐渐从零散、不系统的状态走向成熟和体系化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2015-01-19).

[2]宫淑红,张洁.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3.

[3]胡莹,项国雄.传者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J].传媒观察,2005(8):42-43.

[4]袁宏刚.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1):105-107.

[5]彭兰.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3):52-60.

[6]张苑深.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研究的转向[J].探索与争鸣,2011(8):71-73.

[7]生奇志,展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66-70.

[8]高国伟,张光华.“微”传播语境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1):69-71.

[9]靳君.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和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4):142-144.

作者:李琳 陈立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