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村经济发展论文(5篇)

农村经济发展论文(5篇)

第一篇:农村经济发展“三农”问题解决策略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基于此,对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三农”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多方面入手,对于如何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的相关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三农;农村经济;发展思路

1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

1.1对城乡的经济体制结构进行改进

造成“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前“二元”化的户籍制度所引发的“二元”化的社会经济结构。这种“二元”化的户籍制度和经济结构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它将农民与城镇居民割裂开来,难以体现公平的理念[1]。针对于这方面的问题,相关部门要予以重视,并应不断进行政策调整,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1.2加强财政投入,为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财政投入的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当前农业发展的具体需求,地方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补贴,帮助农业生产的更好开展。同时,要严格监管财政资金流转和支付,确保相关款项及时到位,以免出现滥用乱用问题。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积极地引导市场化的发展落实,通过引入多种外界投资,让地方农业市场化的发展走上一条高效的道路,不断优化地方农业产业结构,探索出更加多样化的发展方式。

1.3重视市场需求的实现

市场化发展既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思路和方向,也是农业市场化发展的必经之路。针对于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状态要进行积极改进,结合市场需求,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进行现代化调整,让农民生产经营与市场接轨。针对不同地方的不同农业优势,要对其优势资源进行充分的发挥和利用,更好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将农业资源优势逐步转变为市场优势,以市场来带动地方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的收益。此外,地方的经济管理部门要积极对广大农户进行指导和鼓励,让他们积极参与各类购销合作行为,并为农业社会化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和保障;同时,不断地健全发展形势,让以往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模式得到更好的改进,实现对农业资源更好的优化与整合,推进地方农业经济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地方经济主管部门要积极地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乡镇企业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空间。整体来看,产生“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较低,地方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通过积极地扶持和发展中小乡镇企业,可以更好地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激活各类民营和个体经济的发展,让经济结构更加丰富,促进地方农村劳动力更加有序、科学的流动,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4提高科研教育力度

科学技术既是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是我国创新型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地方农业科研方面的支持和投入,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有效地对当前农业科研资金不足的问题进行缓解。针对于当前农业科研基质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要进行全面的改进和调整,完善配套设施,让农业科研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提高科研人员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热情。地方政府要积极组织建设科技示范园、农业示范园等活动,对于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创新和调整,有效地完善农业产业链条,让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推动农民群体收入的增长。

1.5提高广大农民群体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应对农民劳动力转移问题,要落实农村的基础教育工作,通过配合相关职业教育部门,提高广大农民的自身技能水平,让农民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足够的就业技术能力。同时,要积极鼓励广大有志青年进入农村进行创业和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农村地区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体系,让农村人口素质和水平逐步稳定地提高。

2结语

该文对于现阶段我国发展中的“三农”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了分析。“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地方经济管理部门要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创新管理思路和理念,从多个角度入手,真正的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地方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春鹤,臧建玲.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外企业家,2013(4).

作者:张晨必 单位:白城市行政学院

第二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策略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点环节,中央已经连续12a将一号文件定为“三农”问题解决研究。由此可见,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既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抓对象,也是中央关注点所在。分析我国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从实际出发,从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进入了“十三五”规划新时期,经济发展进入了稳中求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新常态。在这情况下,持续快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有着重要意义。对此,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3个方面来阐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1发展新型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1强化科技对农业的支撑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革新对农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要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首先要强化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加快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速度,用更先进的农业科技去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例如,首先,利用现代化科技革新农业生产工具,将更多更先进的农具农机向农民推广,提高其农业生产效率,节省劳动力;其次,加快农作物改良,利用生物科技和农业科技结合的优势,发展更多高产、优产的农作物品种,让农业增收增效。

1.2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兴的农村经济组织,既是连接农村家庭分散产销和市场经济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政府多年来聚焦“三农”问题所得到的产物。通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首先,存在由当地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合作社,这种方式可以一切都按照市场规律来进行,如合作社人才的招聘以及将农业研究成果转换成市场产品等,有龙头企业牵头,其产供销模式更加贴近市场要求。其次,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其产业链也会进一步加长。原本只存在生产和销售环节,但此时会向两端继续延伸,向上会将良种培育、品牌建设等,向下则是可以延伸到特色农产品市场调查等,不断了解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和满意度[1],从而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链更加丰富,更具发展潜力。

1.3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惠农政策

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离不开政府的惠农政策支持和补贴,还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首先,充分发挥农具、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作用,通过惠农政策来支持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其次,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防止受到不合理渠道的强制购买,导致农业发展受到阻碍。最后,建立完善农业金融制度,建立符合农村实际可行的信用担保,为农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

2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潜力

2.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技能

当前,必须加强农村教育,实施人才兴国战略。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现代化具有全局性的作用。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不高,科学文化水平就相应得不到提高,农业生产发展就会减缓。因此,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必要保证。当前,义务教育实施已经逐步迈入高水平,当务之急是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在农村兴办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促进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以此培养具有相当水准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新型农民[2],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在农业生产之余也能通过劳务输出获得额外收益,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实现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活富裕的要求,需要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对基础设施完备依赖度比较高,畅通的交通运输能力、完备的水利灌溉系统、快捷的电力通讯系统以及互联网交易系统都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前,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正在来临,互联网交易平台逐步成为人们交易的主要媒介,农村也不例外。通过网络平台推广农村特色农产品,效果不可忽视,而这要求农村有着畅通的互联网信息网络[3]。因此,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村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农民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手段。“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等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对农民增收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当今,在我国农村中,实现“一村一品”等战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农户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借助农村专业合作社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很好的效果。农村专业合作社不仅可以帮助农户解决购买生产资料与销售农产品难的问题,而且对于农产品后续的加工、运输等产业链也有着促进作用,使农户能够分享其余环节的利益,从而达到增收的目的。其次,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会逐渐产生相关联的产业链,如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食品贮藏和保鲜运输等相关产业,还会促进物流产业进驻农村,提高农产品具备的附加值,这也是发达国家倡导并实施的提高农民收入最有效的手段。在西方国家中,农业生产的初级产品直接销售的份额所占比例非常小,大部分的初级产品都会经过一系列深加工之后再进入市场销售环节,从而使其附加值成倍增加,如美国有80%的农产品会经过加工,附加值平均增长5倍。

4结语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解决“三农”问题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针对农村、农业、农民三者制定彼此联系又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措施,三位一体的同时相辅相成。增强科技推动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惠农政策促进农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培养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这些具体的措施是共同促进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伍国强,诸秋南.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江西农业学报,2010(7):196-198.

[2]胡文.现代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

[3]付涛.陕西省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作者:刘友珍 单位:重庆市荣昌区广顺街道办事处

第三篇: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产品供给的关联性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提倡’惠农(政策,因此,政府与农民一起承担的农村公共品的数量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能够促进农村农业技术的发展、增加农村物质和让劳动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有效前进。本文阐述了农村公共品的基本理论,剖析了农村公共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供给;关系

一、前言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对于促进农村和城镇经济一体化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比较少,供给预算较少和供给体系不完善,但是农村公共品的需求在逐渐增大。因此,分析农村公共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必要的。

二、农村公共品的含义

农村公共品是在我国农村地区由国家公共部门由于社会发展或者农村技术原因提供给农村居民的与其他消费品没有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也可以定义为只要国家政府提供给农民的产品与服务就可以成为农村公共品[。]。

三、农村公共品的特征

(一)具有公共品的一般特征

普通公共品没有竞争性、排他性,并且是不可以分割的。农村公共品没有竞争性,特定区域范围内的农民对其消费时,如果多一部分消费品并不影响其成本。农村公共品没有排他性是农村居民消费过程中使用的农村公共产品数量就在本地公共品数量范围内。农村公共产品是向整个农村区域供给的,被供给区域的农民可以共同享受,不能被分割成多份。

(二)有限范围性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是对特定的农村区域,一般是本区域中的农村居民可以共同使用,比如是辖区内的绿化建设,只有此辖区内的农村居民可以获益,其他区域的农民不能获益。农村区域由于交通等原因往往是偏远的,其人口、物质不能有效流通,因此,农村公共品不能让所有人受益,其具有有限范围性。比如,对于靠近海域的农村区域提供的防台风措施和靠近江河区域的农村居民提供的防洪措施并不适用于内地的大陆农村居民,此类农产品供给是有一定的范围局限性的。

(三)特殊区域性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不同的农村范围其气候、人口与和风俗都是相差甚远。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是本地的政府单位根据本地的经济水平为了满足当地农民的经济需要发放的,因此这样的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具有独特性和区域性。比如在我国靠近海域的农民有防台风措施,靠近江河的农民有防洪措施[(]。同时,对于人口较多的农村区域,国家给予的农村公共品供给要把握数量,满足当地大量人口;对于人口较少的农村区域,国家给予的农村公共品供给要合理、实际,不能造成农村公共品的浪费现象。

(四)政府保障性

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通常是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生存和生活的需求。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首先要满足农民的生存,保障农民的经济能力和相关的权益。我国的城乡经济一直在一体化的道路上,事实上农村的经济水平与城镇经济还是有差距,其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公共品需要增加。比如,对于农村公共品的医疗、教育供给过程是受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保护的,获益的当地政府必须严格依照国家规定实施、执行。

四、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农村物质资本的积累

我国现在农村区域的物质依然比较匮乏,因此从多个方面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物质资本是固定的、基本的,是别的任何东西不能代替的,所以通过政府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尤其重要。农村物质资本的积累可以推动农村消费水平、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缩小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之间的鸿沟。农村公共品供给实质就是物质资本积累的一个方面,是物质积累的基础,按照农村经济的需求,对农村提供水、电、交通等方面产品的供给,增加对农村的公共品供给。农村公共品供给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进而推动其收入,返过来又为农村物质资本的积累创造经济条件。在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过程中注重对农村物质资本的’量的积累(和’质的变化、。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资本的积累

新型信息时代的到来导致农村的物质资本可以被复制。促进农村经济高效地进步,要注重劳动力的知识储备带来的利益。劳动力资本是知识力量的主要传播者,因此,整合劳动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是非常有必要的。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资本的内在和外积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还是满足其教育的发展,同时,教育也是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增加其知识储备的途径。农村教育公共品的供给发展、积累农村劳动力,培养农村知识性人才,实现农村劳动力的知识储备。同时,农村公共品供给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上升,吸引城镇人才向农村区域发展,增加农村区域的劳动力资本积累。目前这种现象仍然较少,但是随着国家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和政策的完善,加大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这种现象时有可能实现的[)]。

(三)促进农村技术资本的积累

农村经济技术的发展是农村经济进步和现代化的关键。从国外农村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农村技术资本是其他任何资本形式都代替不了的并且不可比拟的。增加农村劳动技术资本的积累,是保障、促进农村农业经济进步的最有效方式。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是进行农村经济技术积累的基础,也是其主要途径。农村公共品的对农村经济技术的供给包括对农村的水、电、交通、教育、农业技术、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供给。比如农业、生产技术方面有对农业生产知识的宣传、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农业生产资料的发放。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可以帮助农村的基本技术变为新型的高效的符合现代科技化的技术,农村基本技术的变革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的保障,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可以满足其条件促进其变革和发展。

五、结论

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促进农村人力、物质和资本积累,夯实了农村经济基础。在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当中,首先保证足够数量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其次要建立合理科学的供给机制,在丰富农村公共品的基础上保证其供需平衡,以此来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农村经济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凤,赵建欣,朱璐华,等$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H]$安徽农业科学,(%。%,*(。*):2&、。’2&、*$

[2]李毅$农产品供给激励、货币调控与通胀的管理目标[H]$经济科学,(%。*,。((%*):&%’+。$

[3]郭燕枝,郭静利$我国农产品供给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H]$农业经济,(%。。,*(。。):<<’、%$

作者:王文波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第四篇:农机推广下农村经济发展思考

摘要:农业机械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文章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简要阐述了农机推广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助推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机推广;农村经济;发展

1农机推广对农村经济的助推作用

农机推广工作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数据表明,在2010年,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保有量3.2万台,配套农具达到6.1万台(套),其中5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1285台(套),玉米、水稻收获机830台,公主岭市农机总动力85万kW,乡村人均收入5200元。而到了2015年,据不完全统计,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4.4万台,配套农具达到8.6万台套,其中5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4000台,玉米、水稻收获机3890台,该市农机总动力112万kW,转移劳动力30万人,乡村年人均收入1.1174万元。随着农机具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从而推动农村经济显著增加。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1.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营造良好农村生产环境

在生产过程中,能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是生产工具的发展。因此,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无疑对农业生产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农业机械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使农村的生产环境得到改善,从以往的各种锹、镐、锄等零散工具到现在的大型耕、播、收等不同机械,使农村生产环境更加整齐、现代、立体,增加了农民的幸福感。

1.2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业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之后,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剩余的劳动力即可转移到城市打工赚钱,在增加农民自身收入的情况下,也解决了城市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为城市的发展也能够贡献一份力量。

1.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浪费了大量资源,很多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农业机械应用于农业生产之后,大力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方面使土地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农业机械生产效率高可对传统人力所不能及的土地资源充足利用;另一方面在单位面积土地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往传统耕作的方式由于人们的生产方式及自身体力等因素,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较低,而应用农业机械后,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方式更先进,因此,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1.4带动农机技术周边产业发展

农机技术的推广最直接的作用是带动农机技术周边产业的发展,例如农机配件销售、农机维修等。这些周边产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农民可以瞅准商机,适时适地地投资,同时农村也可以因地制宜招商引资建立农业机械生产厂,均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2加强农机推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1健全农机技术推广机制

建立健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相符合的农机技术推广机制,从而使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作出贡献。一是各农机部门要同心协力为发展农机推广工作共同努力,使农机推广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各级政府也要大力支持,组织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到农机推广工作中来,使推广达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营造一个从领导到企业到农民都重视农机推广工作的氛围,从而使这项工作更加顺畅的开展。

2.2加大扶持力度

随着国家对农业重视程度的逐年增加,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其中也包括与农机相关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对农民购买农机的做法是个极大的鼓励,也使得自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农机的保有量不断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继续加大农机补贴力度,既是提高农机购买率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2.3打造综合素质较高的推广队伍

决定农机推广工作质量的关键是人才,因此,各级推广部门首先要建立一支爱岗敬业、业务水平高的推广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机推广工作有效开展。主要做法:一是对已有人员进行培训,既包括业务知识的培训,也包括思想政治的培训,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人才讲授、到先进示范区参观及自我学习等方式进行培训,培训之后进行相应考核,以保证培训效果。二是竞聘上岗,全社会范围内招聘相应的专业人才,通过层层选拔,聘用到适合本岗位的人才。三是到大专院校选聘专业学生,为推广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既是更新知识、更新人才的最佳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储备人才的有效之举。

2.4大力宣传,加强示范

加强宣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发放传单等方式对新农机、新农机技术进行宣传,让农民更多地了解新农机、新技术及农机的发展动态,吸引农民多多关注农机发展。同时,也要加强示范基地的建设,各级农机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农机示范基地,让农民真切观看到应用农机的农业生产,同时利用该基地也能够培训农民如何使用农机。从而,促进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功勋.农机推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2006

[2]尹梅俊.农机推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助推作用.现代农业科技,2014,(10):309,316

作者:吴秀华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农机局

第五篇:农村经济财务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摘要: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还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本文旨在根据目前的经济环境,结合在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指出当前的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农村经济;问题;措施;发展

一、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农村集体所有的财产管理不严格。第一,农村因其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各村庄往往会有其各自的固定资产,以供本村农民生产经营使用,而有许多村干部往往不严格执行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在账中记载其拥有的固定资产,并将其对外出租,以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第二,有些地区会将一些农村居民集体所有财产对外出租或发包,但是在办理这些业务时,却往往会由于手续不健全、程序不合规定、相关的条款不明确等等原因而产生分歧;第三,在农村的管理体制下村干部常常会有广泛的权利,以致一些村干部为了个人的私利而私自变卖集体的财产,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第四,一些地区在没有对项目做必要的调查研究以及市场评估时,就盲目地跟风投资,且其本身也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来预防特殊情形的发生,其结果往往就是企业出现严重的亏损,给村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创伤。

(2)没有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健全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根据实际工作中经验,我们将存在的问题大致归纳如下:第一,没有规范执行会计基础工作,没有设置健全的会计账簿,在对原始凭证进行归类汇总的过程中,对不统一、不规范的票据也予以登记和记录,导致错记和漏记账的情况发生;第二,没有规范的现金管理制度,例如,在收到现金时不开具发票或者开具白条收据,对收到的现金不予以登记入账,对于需要现金支出的地方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审核和批准等等;第三,对相关收支所涉及票据的管理不规范,没有按照规定填写票据,极易造成事后的纠纷;第四,往往存在大量的账外资金,大多数农村地区都有大量的林木资产和其他一些公益性财产,但却因财务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其没有被登记入账,最终导致账面和实物不相符的现象产生;第五,对于一些费用性支出没有规范的审核流程。

(3)农民个人的理财制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农民都有或多或少的积蓄,而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这些积蓄就成了现今农村亟须解决的问题。许多理财制度、理财产品也应运而生,村里内部也有许多可供选择的理财方法。但由于许多理财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村里的财务人员及理财小组的人员大都是分配而来,没有相关的业务经验来胜任理财工作等,导致许多理财方法都没有发挥出较为理想的效果。

二、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对策

(1)提高农民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农村中党员与群众,以及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对于账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完善和良好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仅仅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还能够使农村更加稳定,使农村其他相关工作的进行更加顺利。

(2)按照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相应的工作。每个地区的财务部门要加强对当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控,不仅要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检查,还应专门抽出时间对农村的财务管理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加大检查和监督的力度,及时发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各村在执行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完善相关的制度,使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详细、具体,更好地发挥作用。

(3)加强对集体所有财产的管理。农村集体所有的财产归属于广大的农民群众,我们要科学的评估这些财产的价值,并将评估出来的价值予以入账。在对农村集体所有的财产进行管理时,我们要明确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并在村干部决定将其对外出租或投资时进行严格的审批程序,以防止一些村干部用集体所有的财产来牟取私利。对集体所有的财产应进行科学统一的管理,以防止出现账实不符、资产减值、流失等现象。

(4)提高农村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农村财务人员在上岗之前必须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这样就使财务人员有了必备的专业知识,防止工作中因专业水平欠缺而出现失误或错误等。而在平时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各地区的财务部门也应定期的对当地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了解政策的变化及相关业务的处理方法,使得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时得到更新。同时,在招聘农村财务人员时,应进行公平、公开的招聘,选择出具有胜任能力的财务人员,确保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

三、增加账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1)公开农村财务的账目,增加财务的透明度。在实际的农村生活工作中,经常会因为账目不透明而引发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一系列矛盾。群众认为干部们多花了村里的钱,而干部们称自己是按照实际工作进行必要的支出的。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矛盾,我们可以将相关的账目进行公开,让广大的群众更加清楚,也为村干部们解决了“被贪污”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内容予以公开,例如:现金的收支情况、账目的往来、预提的代垫费用等内容。这些公开的内容可以写在较醒目的位置,以方便农民群众浏览和知晓。

(2)改变传统审计的时间,增加审计内容的覆盖面。传统的审计往往在业务发生之后进行,但这时具体业务及相应的财务处理工作均已完成,要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往往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而若我们将审计的时间予以提前,在事前或者事中对相关业务执行相应的审计工作,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还能大大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例如,一项业务预计要花费3万元,并按照3万元进行申报,但在款项划拨之前由专业的审计人员对该项目进行审计后发现完成此项目仅需1―1.5万元,此时就能节约一大部分的经费支出。

(3)进行必要的职责分离,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农村所需要的支出,在以往的管理下只需要村支部书记一人审批即可,这就给其提供了以权谋私的机会。在新的管理制度下,我们可以将仅由书记一人进行审批改变为村主任进行审批。村里的支部书记往往是村里的“一把手”,由他进行审批时没有人能再对他进行监督,而由村主任进行审批时村书记则能对其审批后的内容进行再次审核,增加了以权谋私的难度。

参考文献

1.郭光耀.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完善对策.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1).

2.杨秀球.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重点分析.北京农业,2015(33).

3.李春辉.临朐:聚焦问题立规矩挺纪律.中国纪检监察,2015(18).

4.李成学.浅析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策略.现代经济信息,2015(03).

作者:王志名 单位:沂水县四十里堡镇经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