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关于科技期刊编辑素养的提升

关于科技期刊编辑素养的提升

科技期刊编辑作为编辑群体中的一员,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一是传播科技知识,二是积累科技文化,三是促进科技文化交流与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提升公民的素养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的重大战略举措.编辑素养一直是受到重视的社会哲学问题,它受对象主体的差异而变化,也受工作性质和责任的影响,同时也是塑造正确人生观的重要环节.旨在宣传科技知识和对众多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的素养提升成为研究热点.

1科技期刊编辑的素养内涵

编辑的素养是指编辑在从事出版工作时具备的知识和修养,主要包括编辑的知识与技能、心理素质、工作态度及经验心得等方面的内容.编辑工作是一份特殊的文字加工性工作,并不是人人都能进行文字加工,不同的编辑岗位需要不同的专业背景知识.比如报刊编辑主要需要具备新闻专业知识、文艺编辑主要需要有较高的文艺鉴赏能力.而科技期刊编辑则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的知识背景,如科学研究的大概思路、科学研究的传统表达方式、科学研究的意义与特色等.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在编辑加工他人文章时就难以发现问题.科技期刊中,很多非数学专业毕业的编辑对微积分和偏微分公式不够熟悉,很多非化学专业毕业的编辑对图谱等辨识度不够,很多非物理专业毕业的编辑对物理的推理和设想摸不清思路,于是很多高校的科技期刊就出现了为每个学科安排一名工作人员担任该学科兼职编辑的情况,这样大大浪费了人力资源,而担任兼职编辑的人员其编辑素养往往不够.除了专业技能和知识之外,编辑的素养不仅应具有高超而先进的编辑专业技术,还应具备耐心细致和追求完美的科学精神等.编辑作为站在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特殊群体,其工作特性决定了其既要对出版物负责,又要对作者和读者负责,编辑肩负的使命既重又高.«编辑本论»中提到的“编辑的素养”是指编辑人员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技术等方面的基础性条件和必需性能力,通过认真学习、实践锻炼和长期培养达到一定的水平和高度.科技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受到全国各个高校的重视,高水准的科技期刊完全能够证明该高校在某个领域的较高的学术水平,比如:南京大学的«无机化学学报»、中南大学的«中国稀土金属学报»均被SCI收录等,完全能证明在某行业领域内该高校的研究实力和水平,这就需要许多编辑工作人员在背后认真仔细地努力工作.虽然刊发的文章并不属于编辑自己的科研成果,但刊物的质量问题会受到上级部门的严格监督,甚至读者、作者及学术评价机构的评价或追责.出版者倘若没有较高的政治觉悟、精深的编辑专业技术和认真细致的敬业精神,又怎么能够在编辑岗位上努力奉献.退一步讲,即使成为了编辑,但不具备上述素养,又如何开展工作,更不用说有益于出版物的发展了.

2科技期刊编辑的素养要求

科技期刊编辑的素养有部分相同于其他编辑,又同时具备新的特征和要求.首先,政治素养方面,科技期刊编辑同样应遵循我国的«出版管理条例»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编辑人员不可窃取稿件中涉及的科技成果,需具有鲜明的道德修养色彩;其次,在出版技术或技能的更新和普及方面,科技期刊设计的图、表、图文摘要、支撑性材料等内容丰富,远比一般新闻或文艺性期刊要求高,需要编辑人员具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再次,科技期刊的稿件可能来自于全世界,内容跨度大,专业性极强,编辑难度非常高,需要编辑人员细心耐心地加工,绝非一般人所能胜任.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对在岗人员职称评定的要求提升,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紧密与论文相关联.不仅要求论文质量高,而且要求数量多,按篇计分、按量算分后再排队等导致了科技期刊的发文浪潮.受此影响,科技期刊的采稿和发表要求也一再拔高,部分人员甚至不择手段破坏采稿环节,利用职权篡改审稿出版程序,不仅践踏了公平性原则,对出版物也带来了较大损害,使得科技期刊编辑有苦难言.这就给科技期刊编辑的政治素养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要严防死守,掌握质量关卡,维护公平公正的采稿和出版环境.同时,越是级别高的刊物,这种维护正义的特征越明显,其对编辑的要求也就越高.出版物质量的高低和发展程度,笔者认为主要取决于稿源的优异及编辑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知识的窗口,稿件中的数据、观点、结论可能直接影响着后续研究人员的工作设想,这就需要科技期刊编辑细心雕琢、严格把握图文质量关卡,不断提升出版加工技术,编辑过程中要加强团队合作意识,营造编辑团队合作模式,降低编辑的错误率,同时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水平.另外,站在学者的角度,编辑就是幕后工作者的角色,论文作品发表前比较受尊重,发表后则比较受冷落.面对日复一日的枯燥文字编辑工作,的成果不属于自己,编辑人员只能凭借着对出版业的忠心、对工作岗位的无私奉献默默地付出,编辑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此同时,新时代的众多科技期刊呈现明显的竞争态势,每一个出版物都想成为核心期刊,都想早日成为CSSCI,CSCD,SCI或EI源期刊,这给科技期刊编辑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出版物前进的每一步都是编辑团队长期合作、辛勤耕耘的结果,然而,编辑的权限又是有限的,需要对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稿件评审规则、违反职业道德等操控文章发表的行为,这给编辑的工作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提升科技期刊编辑素养的途径和必要性

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素养,有利于培养高技能的编辑,也有利于优化现有编辑的心态与状态,更好地适应时展和刊物发展的需要,最终也有利于出版物的发展.各高校期刊社近年来也逐渐意识到对期刊编辑的素养研究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提升科技期刊编辑素养主要有如下几种途径:3.1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政治修养是一门长期功课,绝不可成懈怠状态,期刊编辑的政治觉悟要不断提高,顺应时展的要求,切勿受封建迷信思想、反社会的腐败思想侵蚀,彻底地将狭隘主义、个人主义、职务利益和保守思想粉碎在萌芽状态,坚持不懈地参加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主编、责任编辑、编辑业务培训学习班,不断提升编辑的政治觉悟.3.2加强学术交流和提升业务学习能力.编辑业务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长期以来编校标准的不断更新和演变,促使编辑业务知识技能不断提升.各期刊社应定期组织编辑业务知识学习,互相探讨和交流对编辑业务工作的认识,剖析和学习优秀期刊或出版物的典型事例.一方面通过探讨不断提升业务知识、技能和素养,另一方面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和对出版物的使命感.3.3举办团队活动,提升对工作的责任.编辑是一份比较枯燥无味的工作,面对稿件有时难免产生厌倦情绪,特别是面对一些不理解不配合的作者,使得出版工作者难以处理,很多青年编辑无法守住这份寂寞,这就需要期刊社举办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通过增加生活的情趣,提升对工作的热爱度.3.4寻求可靠平台的协助,多方位促进出版物发展.出版物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到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心理状态,级别越高的刊物,其编辑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就越高.刊物的发展离不开支撑平台,科技期刊大多依托于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高水平特色学校建设绝对离不开优质的期刊,这为出版物发展提供了契机.刊物与学会、刊物与高校共同举办学术交流会议,就是一种共进发展的形式,这能为科技期刊注入新的血液和动力,当然也对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和任务.

4编辑的媒介素养要求

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信息传播速度快,有些期刊推出了网刊、数字专刊;有些刊物则取消了纸质期刊,将刊物变更为电子出版物.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不断提升,纸质刊物的编辑将逐步转化为电子编辑,这就提出了“媒介素养”的要求,这也是一种新的编辑素养.数字时代编辑的媒介素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信息获得的素养;二是信息处理的素养;三是信息传播的素养.这三个方面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新时代的期刊编辑都应具备.信息获得素养体现了编辑在获取信息过程中需要掌握信息的获取方式、选择能力和甄别能力,这是编辑进行信息处理和传播工作的前提.信息处理素养体现了编辑对信息文字的加工、技术处理、协调沟通方面的能力,这是出版产品的必经过程,也是编辑素养的核心,支撑了信息获取素养和信息传播素养.出版物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营销推广、互动传播、版权保护等意识和能力,统称为信息传播素养,它是编辑在进行出版成果转化和应用中重要的能力素养,也是信息获得素养和信息处理素养的体现.新时代编辑的媒介素养完善与提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1)编辑主动使用新媒介工具及平台:如网络网刊制作、微信投稿平台、手机刊物APP等,在积极参与新媒介工具的工作过程中迅速增强对信息的获得能力,在跟上网络时展步伐的同时培养媒介素养;(2)出版单位加强对编辑媒介素养的培训,提高编辑自主学习能力:出版单位应外邀知名出版专家,对新时代的出版技术及媒介素养进行专门的讲座培训,及时组织编辑群体认真学习领会,提高信息处理能力;(3)出版单位应建立激励考核制度,针对媒介素养的三个方面,出版单位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竞争性测试和评比,定期下达任务,依据时效性和质量高低来表彰和奖励优胜者,达到激励和推动编辑学习的目的;(4)编辑应积极参与作者、读者交流会,通过组织和深入作者、读者微信群、QQ群等进行交流,捕获和处理刊物传播过程中的各类信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数字时代的到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编辑的媒介素养应受到出版单位、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新时代的编辑也只有具有较好的媒介素养,才能更好地胜任编辑出版工作.

5结语

科技期刊编辑作为编辑队伍中特殊的一支,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而其身份地位、收入水平仍不乐观.本文探究了科技期刊编辑素养的内容与特征,以及面临的日益严峻的趋势,也提出了提升科技期刊编辑素养的途径.同时,为适应数字时代信息发展要求,编辑也应注重媒介素养的培养与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素养有待于全面提升,应当受到期刊社、高校的重视,这将直接影响到出版物发展的脚步.

作者:龙威 单位:南华大学杂志社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