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人文素养论文范文

人文素养论文全文(5篇)

人文素养论文

第1篇:人文素养论文范文

1.1人文素养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是教师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专业认同感反映出一个人对专业的参与热情,试想一个整天想着脱离教师岗位的人,怎么可能对这一神圣的职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呢。所以要形成教师完善的职业人格,就需要不断地对自我进行反思。教育界流行一种观点:经验+反思=成长。自我反思不仅是专业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人文素养的内在要素和发展起点。教育工作最大的特点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践活动,教师工作既体现在课堂中,也体现在课堂之外的各项活动中,比如作业的批改、私下的沟通、集体的活动等。因此教师的人文素养无时无刻不体现于教师所做的事务之中。教师作为主流价值的传承者,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必然会对用其掌握的知识来对学生造成影响。教师完善的人格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师德是教师人格塑造的重要基础和途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教师要在平凡的教书育人活动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才能感染学生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

1.2素养有利于教师的幸福生活

对幸福的追求和幸福感的提升本身是在一定人文态度之下做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事实上,教师具备必要的人文素养无论对其理解教育事业、看待学生、处理教育事件还是诸如此类的学习、生活都将充满着人文气息,都将尊重人与发展人作为事业的立足点,从而给学生带来清新之气,并最终影响至社会风气的改善。培养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利于助推学生的发展。帕斯卡说过:“人是思想的苇草”。这就决定了人与其他生物不同之处在于人有思想,而人的思想唯有蕴含人文精神的教育才能给予。没有人文精神作为支撑的教育,就像没有灵魂的教育,学生要形成独特的有个性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非常难。其知识、技能和情感也会因此而走偏,正如人们早已警觉到的那样:没有正确价值观引导的知识会变成恶行的帮凶。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往往更有爱心,懂得信任、宽容学生,并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不仅立足于学生现实的发展,更关注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的教育也更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构筑坚实的基础。

1.3教师的人文素养还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

教师的人文素养对教师的自我管理、课堂管理和校园文化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一般学校往往通过必要的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等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事实上处于一线教育岗位的人们非常清楚这些不过是影响教师自我管理和发展的外部因素,真正要激发教师参与热情,增强自我认同感的方法还应该从内因上想办法。从这个意义来说,教师的人文素养较之前者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这也是促进教师永葆热情的发动机。教师在人文素养的指引下,才会“迁善惧其不及,改过恶其有余”,才会任劳任怨地自我修炼、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将人文的内在意蕴感染给所有的学生和其他同事。人文素养同样在课堂管理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研究发现:民主的课堂比专制的课堂具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在课堂中会表现出很多的关怀,更大的诚意,从而激起学生更多的参与,更积极的努力。他们不仅在对待自己的学生时怀着莫大的爱,在对待自己的同事时也会怀有更多的体谅,从而营造起学校的民主氛围、和谐气象。

2结语

第2篇:人文素养论文范文

摘要:新课标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它为音乐教学指出了一个方向,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自己平时的工作经验对音乐教学与人文素养进行了浅显探索,并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育德;溢美;养行;品味;审美;人文素养

音乐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的教育需求日益突出;而“国学文化”在校园的普及也成为现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这两者有机结合,在音乐课堂中渗透“国学文化”,让“国学文化”丰富音乐课堂,使学生在愉快的音乐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在音乐教学中是通过以下途径实施的:

一、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以音乐育德

了解中国音乐,讲述音乐家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高尚人格。音乐历史上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我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音乐溢美

在演唱中体验美。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无不洋溢着美。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在演唱中体验歌曲的美。如第四册《月光光》,这是一首描写家乡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本身就是一首散文诗,歌词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描写的景象都是多数学生所能感受的。因此我抓住歌曲的特点,由“家乡的山水”“月光”“大树”这些描写大自然美景的重点词切入,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启发引导学生说说家乡的特色,创编自己家乡的歌,并让学生说说描写家乡的古诗如:《静夜思》《泊船瓜洲》等等,通过这一环节唤起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唤起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总之,音乐教师在注重提高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同时,在课堂上渗透性的进行“国学文化”的渗透教学,能极大地丰富音乐课堂,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学生的笑脸上绽放。

参考文献:

王寅.浅谈在音乐鉴赏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音乐时空,2014(07):196.

作者:牟宗香 单位:吉林省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

第二篇:音乐课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影响分析

[摘要]音乐教育是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学科;音乐是育人启智的教育、是完善学生人格的教育;音乐是助于陶冶情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通过音乐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通过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情感,音乐与文化,音乐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

[关键词]美育;音乐课程;音乐教育;审美;人文素养

成才先要成人,而审美和人文素养是成人的关键要素和基本的衡量指标。缺少审美素养,人会变得越来越世俗、低俗;缺少人文关怀,人会变得越来越隔膜、冷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文献中对于美育谈得最具体的一次。它对美育定位准确,非常有针对性,为我们今后改进美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影响也必将是深远的。通过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情感、音乐与文化、音乐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音乐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的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一、开设音乐课的现状分析

1.美育工作越来越被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界对美育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意义和独特作用,已经形成共识;美育研究、美育理论、美育实践都有了较大发展;教师对于美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也不断得到提升。

2.教学存在方向问题。由于一些人在音乐教育方面的过度专业化和极端功利化倾向,加之在观念上又往往把音乐课等同于美育教育,这就会产生有些学生的音乐专业和职业能力增强了,反而在审美和人文素养方面趋于弱化或缺失的现象。

3.音乐与美德教育不协调。我们国家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远的文化传承,音乐教育使学生在感受到了优秀的音乐作品的魅力的同时,也受到了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这不仅推动了德育教育的进程,同时也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但音乐的发展并没有同美育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二者有时不仅不成正比,反而是成反比的。这就表明我们的美育,特别是美育教学在一定范围内出了问题。

二、音乐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1.音乐教育是发散思维类课程,是培养创造力的学科;音乐教育是育人启智的教育,是完善学生人格的教育;音乐是有助于陶冶情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当前的音乐必须以新的思想、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开启学生的智慧,还有不断创新学校音乐教育的特色。

2.音乐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人文课程,在多音乐门类,多学科综合的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情感,音乐与文化,音乐与科学的连接达到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为了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学校的音乐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面向全体坚持音乐的普惠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接受优质的音乐教育。

3.音乐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即通过优化音乐课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陶冶人的精神情操,提升人的审美境界,均衡人的理性情感,完善人的品性人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音乐教育,重视音乐特长生的培养。

三、开设音乐课需要注意的事项

1.教育要坚持日积月累的理念。音乐对于人们也是一种积淀,享受音乐对每个来来说也是一种习惯。文化有其引发、同化与传承性,诚如大家所认同的,学校音乐文化的构建是一件“慢活儿”,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一次次日月更迭、一次次寒来暑往中逐步积累、慢慢沉淀,需要每一任校长和全体教师在这中间行走,为之增添元素、丰富内涵,才能形成一种优秀的音乐特色文化。如果想要美育教育起到更好的德育的作用,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也才能更进一步深刻理解音乐作品中的精神内涵,才能从作品中得到进一步的心灵的共颤,从而使审美教育起到良好的“德育”作用。

2.利人为民的态度教学。审美素养是脱俗的、纯洁的,人文素养是入世的、为民的,因此,“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意味着改进美育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育以脱俗的态度入世的人,即培育以纯洁、高尚、先进的价值目标和情感态度,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利人和为民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从而为社会进步发展做出贡献的人。音乐课教学内容既有与学生认知、音乐素养水平相一致的,也有不相一致的。只有把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与学生原有认知、音乐素养水平不相一致的内容与学生发生碰撞,产生矛盾,造成不平衡,学生才会主动自觉地去建构(生成)。也只有教学内容走向了开放,学生的自我发展目标才能逐步实现。

3.教育要善于实践。音乐课的音符、语文课的文字、历史课的记忆,都应是富有动人的情感的,而非单纯的技巧和知识。音乐教师要做音乐教育改革的先行者,音乐教育是创造性的教育,需要教师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音乐教育的智慧成就智慧教师,勤于实践成就有效教师,教师的智慧来源于学习与实践,以教育智慧支撑教育理想,以有效实践实现教师的价值。

四、强化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提升的措施

1.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学生可以反对老师的教法,可以反对老师对作品的理解,甚至可以反对作者本身的创作意图。所有这些非但不能疏远师生联系,冷淡教学气氛,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人类的求异思维是利学和艺术发展的动力,教学中鼓励学生说“不”,实际上是对音乐艺术的批判性接受和创新性发展。我们不一定指望将来的学生中出现很多的艺术“大家”,但是我们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审美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要把音乐基本理论知识作为主线,贯穿整个授课过程。在讲授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五线谱,熟悉各类节奏,用嘴去唱,用手去拍,在学中唱,在唱中学,更好地提高欣赏水平。在欣赏一些名曲时,要让学生多听,其次要去模唱一些经典优美的旋律,主题片段,以提高学生头脑中的音乐储藏量。此外还应该多多关注一下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的一些相关知识,这样更利于欣赏者去感悟和体会作品的主旨。

3.普及合唱乐器教育,让立美主体把握先进的审美意识与对象化手段的结合点,不断提高审美意识与能力。当前,随着钢琴热、乐器热,参加音乐学习的学生不断增加。因此,在让学生掌握乐器基本技能的同时,不应忽视美的教育。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在简介作品后,先由教师自己演奏或演唱,或是边介绍边演唱,还可以请学生参与进来,让更多学生克服害羞、胆怯,投入到音乐中来,由于现场的情感交流,音乐作品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课中既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表演欲望,还从歌曲的演唱中让同学更加热爱家乡。同时,不同风格的民歌之间也可能在交流中找到契合点相互借鉴,从而更有助于学生去欣赏和理解。

五、结语

音乐素质教育是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当代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构建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素质教育不单单是学校音乐课程教育,也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有其自身的社会定位和课程特点。因此,在中小学中对于如何开展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是现今以至于将来社会都应值得探索和深思的问题。过音乐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人文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一个在音乐学习中逐步积淀的过程,这需要老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始终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本,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相信不久的将来,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教育必将成为教育教学的改革。

作者:徐英 单位:江西省贵溪市第三中学

第三篇:技工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文化培养途径

摘要:文化的影响与技工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提高有密切关系,本文就技工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文化途径进行探究,提出依托学校文化,立足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成才,可成就一流的技工院校。

关键词:技校学生;人文素养;校园文化;培养途径

技工院校的许多学生在入学前,由于学习习惯不佳,再受心理因素影响,容易造成知识积累上的欠缺。在学习、生活中,阅读量有限,无论是人文方面的知识,还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欠缺。学生更热衷于快餐式的文化,对事物的判断浮于表面,不及其里。在生活中,更多地沉溺于电子游戏,游荡于网络虚拟世界中,缺少高品位的文化熏陶,有些学生自由散漫,纪律观念淡漠,不积极参加集体互动,消极情绪多,做人、做事缺少阳光向上的正能量。如何改变学生的现状,使学生在技工院校学习、生活的几年中学有所成,人文素质能有所提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方面

学校通过展览室、室外展示墙及文化长廊,展示师生创作的作品和励志标语。校园在硬件环境方面,要努力体现整洁、安静、优美的园林化特点,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教育环境,让橱窗、展板、文化墙等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良师益友。同时,学校有必要让学生参加打扫卫生、绿化和宿舍文化创建活动,使学生对自己动手美化的校园产生依恋、爱护的情感,珍惜一草一木。

二、学生文化建设方面

一是以丰富的活动、社团建设为载体,通过学科渗透、班队活动、举办名人讲座、评比校园之星等系列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书画赛、外语节、演讲比赛、辩论赛和各种社团(包括专业社团)建设、各类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等,活跃学生的身心,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学校每年举办一次主题文化建设月(或周)活动,如:“我快乐、我健康”系列活动,“文化节”系列活动等。要求各班级参与,设置多个项目,进行竞赛式评比,对于表现先进的班级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各班级的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活动中受教育,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人文素养不断提升。三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在日常交往中,加强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三、教师文化建设方面

一是增强教师文化建设,在促进教师成长的同时,还可间接影响学生成长。二是努力建设学习型校园,鼓励教师成长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形成一个奋进的团队,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三是通过创建现代教师阅览室、乒乓球室等活动室,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比赛,凝聚人心。

四、班级文化建设方面

一是通过全班同学积极参与,共同确定班级的管理规则,确定有针对性的班训,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二是美化教室环境,教室布置得当,做到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让走进教室的人眼前一亮。三是在运动会中,展示、宣传班级形象。例如,制作一些有特色的标志物,加入班级特有的元素,体现班级积极向上的文化。四是开好主题班会,发挥文化的引导功能,体现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态度。五是形成班级特色。例如,优秀作业栏、名人名言、读书园地、专业之窗等,集资购买专业图书。六是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经常有文化影响力的好文章。同时,也为师生沟通交流搭建平台。七是教室布置:绿化角、卫生角、荣誉角、图书角、节约角、职业文化墙。

五、寝室文化建设方面

寝室是一个班级学生集体生活的基本单位,在寝室中,学生的交流更直接,情感流露更真实,学生也比较放松,相互传递的信息量也很大。寝室文化的培育有利于学生发展,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积极作用。例如,许多学生都喜欢唱歌,就可以经常进行音乐交流,举行一些歌唱活动,如独唱、合唱、重唱、表演唱,营造音乐氛围,对学生就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综上所述,要创造一流的技工院校,就要依托学校文化,依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依托学生成才。通过多种途径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让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全方位的收获,让学生将来在社会上更好地立足,更好地工作、生活,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平稳,拥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张广德.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2(7).

[2]卢双盈,李向东.职业教育学[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0.

[3]赵伟.浅析和谐校园里的班级文化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07(10).

[4]张广德.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2(7).

作者:王广军 单位:浙江商业技师学院

第四篇: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思考

【摘要】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播者,高校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不仅可以体现出其才能和品行,而且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情操,因此,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用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质,感染、教育学生,是一个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指出改善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现状的有效对策,以期能够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促进体育教师的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现状;对策

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体育文化的传播者,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传播体育知识、教授体育技能,增强学生体质,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责任。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许多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不高,大大降低了体育教学的质量,给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促使体育教师能够自觉的落实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成为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

所谓的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科学的知识水平、研究能力,以及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对象的人的内在品质,它关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通过人的品格、信仰、情操和气质等体现出来,主要分为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三个部分。在人文知识方面,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只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缺乏文、史、哲、法、艺等学科的知识,文学艺术修养水平不高,文化素质较低。在人文精神方面,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一些体育教师通常会带有功利性的目的,涉猎一些实用性的书籍,以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外语能力,而不重视传统文化,没有广泛的阅读文化书籍,致使其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着不足。另外,在人文方法方面,高校体育教师倾向于技术性教学,只注重传授体育知识,教授体育技能,偏重于运动成绩和结果,忽视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使得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较低。

二、改善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现状的有效对策

一积极开展培训工作,丰富体育教师的人文知识重视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积极开展培训工作,不断丰富体育教师的人文知识,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推动体育教师的全面发展。高校各级领导应该认识到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把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教育工作纳人到学校的工作规划之中,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实际需求,制定出合理的人文素养教育方法和措施,不断优化管理行为,以提升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同时,高校应该关注体育教师的实际需求,采用人文关怀的方式,满足体育教师的合理要求,为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

二转变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和身心健康,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文、史、哲、法等方面的知识,增加自己的人文知识,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同时,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以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加入人文课程内容体育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而是应该在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同时,传播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因此,高校应该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加人人文课程内容,建立系统的体育人文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高校领导应该重视体育课程的地位,加强课程建设,合理安排体育课程,根据时展形势,适当增加体育教学内容,重视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四落实人文教育工作,尽快实现教学相长教学活动是体现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主要方面,因此,开展体育教学,落实人文教育工作,可以尽快实现教学相长。在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逐渐渗透人文知识,通过民主化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五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熏陶人文精神校园是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会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师生,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高校领导者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营造乐观向上、努力奋斗、不断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促进师生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不仅影响着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而且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培训工作,丰富体育教师的人文知识,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以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同时,体育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马国全当议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提高的主途径田成功教育,,•

陈庆洪提高中学体育教师人文素养对策思考田时代教育,,一

陈名巧,袁旭明试论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提升路径田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一

作者:辛宗信 单位:潍坊学院

第五篇:辅导员应用型本科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策略

【摘要】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分析了造成人文素养缺失的主要原因,并从辅导员视角提出了提升应用型本科学生人文素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人文素养;应用型本科;提升

应用型本科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高等院校。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实践环境的强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然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育。著名教育家杨叔子院士说:“人文教育熏陶高洁的人性,练就非凡的灵性;科学教育练就严密的灵性。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交融,才能培养出人的高素质,造就出完整人格的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必须重视人文教育,重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人文素养是是指在人文教育和人文氛围熏陶下,而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人格修养、学识才华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包涵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具体有对人生的意义的思考、人生追求、理想、道德等。目前应用型本科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不容乐观,由于人文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弊端也日趋严重,多数学生虽然有志向、有理想,但这种志向和理想迫于生存竞争等的压力,多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和过多考虑个人利益,而非远大志向、远大理想。很多学生乃至高校只重视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缺乏对世界文明的认识;学生文化素养较贫乏,特别是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欠缺;道德水平较低,个人修养不足,功利心强,做人浮躁,社会责任感缺失;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沟通能力差等等,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目前应用型本科学生身上。

二、应用型本科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就业压力的增大,致使家庭和社会的功利思想滋生,对学生带来过多的物质诱惑,从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育,重现实利益的摄取。同时迫于高考的压力,一切学习都是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分数,大学入学前的人文教育就显得不那么重要。社会环境就缺乏人文教育的氛围,致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先天不足。高校也不重视人文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教育部规定的思想道德修养等两课外,很少设置其它人文必修课,只是设置较少的人文选修课,学校没有形成人文教育的环境。同时,目前许多学校都建设了新校区,新校区缺少文化积淀,人文气息匮乏,校园文化建设滞后,缺少人文素养培养的氛围。除了学校的师资、教学条件、资源配置等等因素外,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也很重要,然而新校区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却投入不足,导致学生的人文教育现状更是雪上加霜。

三、辅导员视域下的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人文素养的缺失直接影响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的功能也不再只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是要设计未来。如何提升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辅导员视角出发对此进行总结和探讨:

1.提高辅导员的人文素养

“身教终于言传”,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的熏陶和影响。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打铁先要自身硬”,“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很难想象一名人文素养较低的辅导员能培养出怎么样的学生来。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大学辅导员的人文素养是一个关键点。

2.组织开展特色活动,将人文教育贯穿在活动中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提倡“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人文教育也要提倡此思想。开展一些特色校内活动,如辩论赛、读书节等,不仅可以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同时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们人文知识的学习;开展一些校外活动,如义工、志愿者服务,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交流能力,也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诸如此类的学生活动要列入活动计划,既要注重活动内用,又要注重活动效果,不能为活动而活动,而是为了教育而活动,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进步”。

3.加强网络人文教育平台建设,为人文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当代大学生生长在发达的网络媒介环境中。网络已经是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发达的网络进行人文教育,不仅有很好的传播性,同时也具有很好的双向沟通性,师生可以在网络平台直接交流。通过微信公众号、QQ、博客、贴吧等网络媒介,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人文教育环境,在网络上向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同时要确保网络人文教育环境的优质质量,内容要具体代表性,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李承辉,胡学琦,陈荣香等.关于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报告[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李玲.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及其思考[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第3篇:人文素养论文范文

一、语文人文素养的概念与认知

人文素养是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宝库人文学科知识、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等内容,更是指人们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与态度,包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等的关系。如今,人们开始意识到人文素养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而其对大学生的意义更是重要。人文素养的重要表现便是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的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关怀,它追求理想境界,着重对氧化的生活,将一切追求归结为人本身的关怀。对大学生来说,应在学习掌握更多科学知识的同时,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让自己协调发展。语文人文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各方面的知识的同时,将语文能力与个性品格、道德修养等各方面能力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素质能力。语文人文素养适应时展需求,根据大学生就业的需求,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可有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就业能力不是单纯的指某种技术或技能,而是大学生在初入职场及以后的发展中应对各种情况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相关联的。据了解,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将就业能力分为阅读、写作、计算、沟通、适应五种能力,因而大学生语文认为素养不但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还包括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语言运用、对社会的适应力等各方面,是大学生学好自身专业的基础,综合就业素质的重要方面。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首先是人文知识的贫乏,目前,不少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不高,对文史哲学各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一些理工科学生的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更是鲜有涉猎,对民族优秀文化及我国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了缺乏足够的了解,更不具备在我国民族文明熏陶下的文化气质与素养。其中不乏一些学生的品位低下,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严重欠缺。其次是人格修养较差,我国一向被成为“礼仪之邦”,但是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传统的善恶、雅俗等观念和划分标准,已然发生错位。一些大学生的行为缺乏文明,生活懒散而不能自理,缺少社会公德。还有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顾纪律,公然违背社会公德。我们时常可见一些学生在公共场合不能遵守基本的礼仪规范,行为粗鲁,随地吐痰等现象时有发生。第三是功利倾向明显,如今的大学校园中,信仰危机明显,很多大学生重视物质而忽视精神培养,功利主义色彩明显,甚至在交朋友等方面都是见利而为,在专业选择,知识涉猎乃至择业方面都缺少强烈的进取心,更是缺少个人理想的引导,缺乏良好的趣味需求,甚至一些学生抱着混文凭的态度来度日,这样的情况下显然已将经济组委引导个人行为的唯一标准。

三、语文人文素养及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影响

(一)语文人文素养的基本能力为其奠定扎实基础

语文人文素养中最基本的便是相关知识,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大学生就业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如果大学生不具备这样最基本的就业能力,那么便很难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便不能具备良好的就业能力。因而,对基本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掌握及对语文知识的熟练使用,包括语文阅读能力与技巧,熟悉各种文章的写作能力等,对大学生的就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对语言丰富的积累也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方面,当学生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与积累,使得语文各方面知识都有了一定积淀后,便会自觉形成良好的语文人文素养,如学生在学习中多读一些古代知识方面的书籍并悉心理解,便慢慢会对历史知识得以系统掌握,就业时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竞争力。

(二)可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及语言运用技巧

对语言的良好运用可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良好的表达能力与沟通技巧是学生成功获得自己心仪工作的基本能力。求职时的一份完整、标准、有吸引力的简历;面对招聘面试人员的发问,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多方面的展示个人的素质和魅力,这些都与语文人文素养息息相关。良好的语文人文素养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在制作简历的时候全面细致,重点突出,在参加面试时沉着冷静,不卑不亢。另外,语文是思维的工具,语文人文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并作出合理判断。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第一步,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并恰到好处的运用,对大学生的求职非常有利。

(三)良好的语言人文素养可促成良好习惯的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大学生的就业至关重要,习惯本身不属于就业能力范畴,但却是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转换为能力的重要方法,可令学生终生受益并获得稳定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后一直从事第一职业的几率显著下降,变换工作与行业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情况要求人们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否则很可能失去就业机会。良好的语文人文素养,如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知识,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等,都可帮助大学生培养主动去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提高其学习能力,经过长期积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非常有利。因而,良好的语文人文素养可说是学生就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对学生稳定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四)引导学生塑造高尚的品格

良好人格的塑造是人类教育的目标之一,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方面。大学语文文化教材中所选择的作品,通常是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具有丰富的蕴意、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是我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处处体现出我民族文化中对高尚人格及操守的尊重。如孔子宣扬的“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无不体现着我国伟大的精神境界,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起高尚的人格,培养学生直面人生,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在工作中才可获得更多机会。

四、如何提高大学生语文人文素养

(一)高校要提高对大学生语文人文素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应当加强高校方面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应结合本校现实情况,从高校课程建设、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出发,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语文人文素养教育评估体系,对大学生语文人文素养制定评估指标,包括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等。根据此评估指标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定期评估,督促相关活动的开展和课程实施。

(二)语文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应被同等视之

在课程建设方面,两者应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课程门类、学习要求等方面,高校应在注重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关注人文素养的教育,可多开设一些相关方面的课程,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语文教学模式。可以为大学生开设一些有关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规定学生必须要阅读的数目,要求其做好笔记,作为学生考评的指标之一。或可充分利用学校的公共选修课资源,将其与语文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另外,高校应当时常开展人文素养方面的讲座,邀请国内外有名的专家学者进行主讲,并向每位学生开放,增加学生们与这些高层次学者间的接触,引导学生培养人文素养。

(三)良好的语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大学的语文教育应提倡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等方式,致力于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精神,借此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对高校语文教师来说,应把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树立发展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教学理念。时刻以学生为本,令学生在学习语文文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人文素养。为此,教室门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在教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积淀文化知识,为人文素养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应当善于采用教学策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帮助学生开发心智。再者教师们可有效的整合教学项目,采用启发与创新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勤动脑,多思考,大胆想象,以此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这也是语文教学课程和标准赋予教师的核心任务之一。

五、结语

积极努力的培养大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具备丰富的知识的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良好的语文人文素养还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在职场中不断进步,适应社会环境。良好的语文人文素养还有助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帮助学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社会和现实。总之,良好的语文人文素养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作用,且影响力是持久而巨大的,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增强其竞争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而提高大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功在当代,立在千秋。

作者:张彦 单位: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

第二篇: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评价考试改革

医学的本源是为解除人类的病痛,关怀人的生命和健康,它的理想是全身心的人文关怀和恰如其分的技术处置相结合,服务于救死扶伤这一神圣的目的。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医学回归本源,成为医学界有志之士的共同呼声,也将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近期,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育。考试是教和学的“指挥棒”,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培育,充分发挥考试这个“指挥棒”所特有的诊断、反馈、激励和导向作用。推进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考试评价改革,适当增加医学专业考试中医学人文素养的考核比重,对医学生回归医学本源,学会用医学技艺和人文素质“两条腿”走路,有着极为深远和重要的意义。为了使教师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医学人文素养的培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培育出既具有坚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又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在相关课题的资助下,笔者选取专家、医学生、社区居民三类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开展对医学人文素养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的问卷调查。

1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选择专家、医学生、社区居民三类人群。专家调查的重点为医学人文素养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调查的专家为医学教育专家、医学人文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和临床专家,多数具有20年以上医学教育或临床工作经历,还有部分是承担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命题工作或担任过全国相关学科领域学会主任委员的资深权威专家,对医学人文、医学教育和考试评价等方面均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课题组采取深度访谈的形式对专家进行咨询,专家完成半开放式调查问卷,表1为33位专家的基本情况。医学生的调点为第三军医大学医学人文课程考试现状和医学专业课程中涉及医学人文的情况,选择该校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即将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大四学生458人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55份,有效率为99.3%。对社区居民调查的重点为他们心目中的好医生应该具备的医学人文素养,选择重庆市沙坪坝区的社区居民1250人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52份,有效率为92.2%。

1.2研究方法

专家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形式,由研究人员当面对专家进行咨询并完成问卷填写;学生调查采取先集中讲解,随后现场填写并回收问卷;社区居民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记录。问卷采取自行设计的医学人文素养考试评价改革调查问卷,根据前述各类人群的调点,共设计三套问卷。

1.3分析工具

采用EpiData3.0录入数据,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对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指标的认知

通过统计分析可知,在对医学人文素养17项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认识上,专家和社区居民并不完全一致,但大致趋同,普遍认为“珍视生命,关爱患者”是医学人文素养评价中最重要的指标,这与国内其他学者对在职医师的调查研究得出的医学人文的核心理念是“关爱、敬畏、呵护生命”是一致的[1]。而无论专家还是社区居民均认为“组织谋划能力”和“审美情趣”这两项指标的重要程度最低,不少调查对象认为虽然这两项指标也是一名合格的医生所应具备的医学人文素养,但对即将毕业或尚处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的医学生而言还需一段时间的积累,可以考虑不作为医学人文素养评价的核心指标。此外,部分专家也建议可以考虑将“是非观念”、“严谨求实”、“事业心”等纳入医学人文素养的评价指标。结果见表2,重要程度评分越小,指标越重要。

2.2对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方法的认知

在医学人文素养的评价方法上,国内一些医学院校已率先开展了标准化病人(standardpatient,SP)、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360度考评法[2]等一些比较灵活的评价方法,但总体来说方法还较为单一。以我国医师资格考试为例,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实践技能考试中,是通过客观结构化考试的方法考核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主要包括考生交流和沟通能力(第一站),爱伤意识、医患沟通能力以及着装、仪表、语言等基本职业素质(第二站),医德医风(第三站);在第二阶段医学综合笔试中,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考核是通过A1、A2和B1型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核,考试内容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和卫生法规三个部分。目前第三军医大学在医学人文课程考试中都是参照我国医师资格考试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并适当加入了一些案例分析、论述、小论文等主观题,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尚不能克服无法完全真实反映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缺陷。笔者综合选择了国外常用的一些评测方法,调查其在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方面的适宜程度,以及在考试中推广的可行性意见,适宜程度评分越小越适合。在对455名学生的调查中,将评价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直接用于考试的情景模拟测试、案例分析、考核现场答辩、标准化病人和X型选择题等方法,认为情景模拟测试和考核现场答辩最为适宜评价医学人文素养,两者选择人数相同,都有130人(28.6%),对X型选择题的认可度最低,仅有36人(7.9%);另一类是间接作为医学人文素养全面评价的医学院校鉴定、指导教师鉴定、实习医院鉴定、同学互评结果和心理测评等方法,在这一问题上学生的选择较为集中,共有304人(66.8%)认为指导教师鉴定最适合评价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专家们普遍认为,毕业院校、实习医院鉴定等反映的是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表现,虽应该有所体现,但操作性不强,且主观因素较多,不客观,不适合我国国情,可以作为参考,但不适宜作为医学人文素养的考试评价方法。专家和学生调查结果相对一致,都认为情景模拟测试最适宜作为医学人文素养的考试评价方法,而指导教师鉴定最适合评价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笔者将从专家深度访谈中得到的当前医学人文素养考试评价存在的考核方式单一、与临床实际脱节、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脱节、重知识记忆轻理解应用、考试分数高低无法真实反映医学人文素养好坏五个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学生们认为最突出的问题是与临床实际脱节(占38.5%),其次是与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脱节(占31.9%)。有86.4%的学生认为临床课程考试中几乎没有或极少有(分值比例低于3.0%)同时体现或考查了医学人文素养的试题;但同时,有70.1%的学生认为临床课程考试中只需适当命制极少量(分值比例低于5.0%)同时考查医学人文素养试题即可,还有29.9%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命制同时考查医学人文素养的试题,没有学生认为临床知识与医学人文结合的试题分值比例应高于5%。这从某个层面反映出学生对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尚且认为临床课程仅仅是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还尚未将医学技术和人文关怀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

3讨论

国内对医学人文的概念内涵和学科体系尚未形成一致意见,目前由于没有明确的医学人文学科设置政策,导致医学人文的学科定位、体系结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以及课程设置等诸多问题都没有一个权威的定论[3],学界很多学者都基于自己对医学人文的探索和理解提出了医学人文的学科体系。由此,目前国内对医学人文素养核心评价指标也有不同看法,短时间内可能还无法对医学人文素养的核心评价指标体系给予一个学界普遍认同的权威定论,只能伴随医学人文学科的发展和学界对医学人文的研究来逐步达成共识。我国是一个医德遗产十分丰富的国家,医学理论观念虽然受封建道德与文化的影响,但就其主体与核心来说不外乎是“医乃仁术”,是爱人、助人之道[4]。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观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5]。我们应该立足于我国医学教育考试的实际,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结合我国医师队伍面临的现实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努力构建一个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吸纳了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3.1考知识与考能力相结合,深化医学人文素养考试改革

对知识的考核相对容易,但对道德和素养的考核确实是个世界难题,考生在面对医学人文素养方面的考题时,都会向着正确的方向作答,难以真实反映其医学人文素养。国外采取SP、心理测评、教师评议、院校鉴定等方式来综合考核评价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如美国医师执照考试运用SP,并结合复杂和逼真的临床环境,突出以患者为中心意识的考核,提高了医学人文知识考查的效度[6]。但这些评价方法本身也有一定的缺陷,且因成本问题或国情不同,也不能照搬照抄,还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笔者建议对医学人文素养的考核突出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笔试与技能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医学人文素养中知识层面的考核可以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进行,按医学人文的核心学科来构建理论考试评价体系;对医学人文素养中能力和精神层面的考核可以采取实践技能考试、情景模拟测试等考核形式,按医学人文素养的核心评价指标并结合临床实际案例来科学设置考点和设计试题。

3.2对医学人文素养的考试评价要强调与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融合

对医学人文素养的考试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医学人文学科知识层面上的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应强调医学人文领域各主要学科间的整合以及与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融合,并上升到临床思维能力融和医学人文素养的综合评价层面的要求和考查。这是需要从考试的顶层设计和考试命题两方面共同来逐步完善的。很多文献和专家访谈也都指出,评估医学人文素养最现实、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要建立在直接观测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全面考量上,任何形式的考查都只能起到部分作用,这是目前医学人文素养考试评价遇到的一个瓶颈。仅从医学人文课程来考查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几乎是不可能的,对医学人文素养的考试评价必须强调与临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融合,特别是在临床教学和考试中,要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适当命制一些能同时考查医学人文素养的试题,引导和培育学生关爱患者和生命的情感[7]。

3.3分阶段、分目标地实施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评价

人的人文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一名医学生而言,其医学人文素养的养成也是分阶段的,对医学人文素养考核其实是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全方位、全程化和社会化的评价和监督体系。因此,对医学人文素养评价适合采用动态的评价方法,分阶段、分目标地实施。这一评价体系的根本目的主要是为了引导医学生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我追求。任何一种职业素质的养成都是有过程的,在校教育阶段对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基础性的,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培育是一个重要时期,应该充分利用并加强院校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一关键时期的医学人文素养培育,完善这个关键时期教育成效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好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在这个重要时期加强引导、科学评估,以铸造未来医师的职业道德和求真求善的人格。

4结语

本调查虽已在医学人文素养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上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但对医学人文素养的评价指标还局限于单一的评价点,尚未构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方法及相关实证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在进行研究的同时,笔者也更加认识到医学人文素养评价的复杂性。医学从人文层面而不是技术层面的认识,更加看重的是对“疾病-患者-医生-医治”的系统性分析,而不是四要素的解析性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活力因素是“患者-医师”之间的主体关系。而对医学人文素养的测量之所以不容易,很大程度上在于这种系统性、综合性的概念框架不易抽取和复现。而且,对于人文素养的评价也不存在一劳永逸的“金标准”,还需进一步探索和转变考核模式,深化医学人文素养考试改革。笔者还将继续深入开展医学人文素养考试评价改革方面的研究工作,努力探索在医学院校课程考试和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等大规模考试中,如何选择有代表性的评价点,引入直接观测的条件,再现临床实践真实情景,移植比较成功的数字化模拟技术,将医学专业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医学人文素养综合性考核相融合的考试评价方法。

作者:梅林① 翟建才① 王云贵② 黄建军① 单位:①第三军医大学训练部 ②第三军医大学

第三篇:医学生人文素养一体化培养思考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高度结合的科学;医学以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承担着拯救人的生命,维系人的健康的特殊使命,医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医学生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双重任务。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不尽如人意,医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人文、人文素养及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人文”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易传》的《贲•传》中,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人文标志着人类与野蛮时代的告别,魏晋时代,王弼提出“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这里,人文是指通过教化,建立有序的文明社会。人文是“人”与“文”的统一。“人”是核心,强调以“人”为本;“文”强调“以文化人”,就是通过文化的方式提高人的素养,实现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所谓“人文素养”,即个体通过学习伦理道德、文学、历史、哲学、法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个性、人格、气质、风度、理想、情感、意志、人际交往等方面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化的素养和品格。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是由医学的本质、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决定的。从医学的学科性质来看,医学是科学和人文高度统一的学科。医学的服务对象是人,因此,医生要具备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从医学的发展要求来看,进入21世纪,随着基因医学的出现、干细胞研究的突破性进展、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深入研究,现代医学的发展呈现出过度技术化和商业化的倾向,人文因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张扬,医德医风下降,医患关系紧张,医学本身无法回答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医学呼唤人文精神纠正医学发展的偏差。近三十来,人类的疾病谱也在发生变化:以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谱,已经被慢性病以及与人们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所替代。1977年,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观点。医学不仅要探寻人的机体病变的生物学原因,而且在疾病的治疗上,也要充分考虑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所有这一切,对医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调查显示“我国医生人文素养状况不容乐观”,[1]医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医患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反映的是医患双方在价值取向、文化修养、心理状态、道德水平、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的矛盾与冲突。因此,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势在必行。从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入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业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在《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中指出,要加强医学生专业价值观、态度、职业行为和职业伦理教育。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深化高校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从教育效果来看,医学生整体人文素质有所提高,但不尽如人意。当下,高等医学教育对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教学理念上,只强调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略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只注意课堂教育,忽视了实践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把学生当成单纯的教育对象,忽视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医生的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而我们培养出来的医生,缺乏人文素养,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缺少职业操守和对患者关爱、同情、负责的情感教育,不会处理医患关系。因此,医学院校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树立危机意识,科学修订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创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和手段,建构规范的医学人文教育培养模式。

二、构建医学生人文素养“四位一体”培养模式

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要求高等医学教育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高等医学教育目标定位进行战略性调整。所谓战略性调整,就是大学为完成其本质使命,在对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所处环境,以及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等的主客观因素全面分析基础上,明确大学的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各种规划和决策,进而依靠内部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将这种规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进行评估、反馈与控制,摒弃不合时宜的观念和做法,强化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总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两个方面。

(一)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标。医学人文教育目标是涵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目标必须具体,每一阶段都有那个阶段的特定目标。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包括八个方面:思想政治素养、伦理道德素养、法律素养、文学艺术素养、心理素养、沟通素养、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依赖以专业为主,忽视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的传统模式是难以实现的。学校要加强对人文教育的领导,积极引导全校师生深刻领会人文教育对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建立沟通医学院校和社会的教育需求反馈机制;加强对人文教育教学改革的统筹规划和政策指导,按照总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段的教育内容,不仅形成目标层次递进,而且要有针对性,把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摒弃与时代不相适应的旧观念,狠抓教学、管理、服务,把人文教育渗透到办学活动各个环节,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给予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二)构建医学生人文素养“四位一体”培养模式

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的载体,人文精神是人文教育的目的。人文知识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方式传授给医学生,但人文素养的养成,都必须经过体验才能完成。大连医科大学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经过全校师生多年的探索实践、科学论证,在人文课程设置、文化氛围营造、以体验为主的社会实践、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构建了医学生人文素养“四位一体”培养模式,人文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效果。途径一:整合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创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大学课程是学生获得学位而必须参加的一系列学术计划,课程传达的是一所大学对教育本质和教育目标的诠释,课程改革成为大学教育体现学术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良机。通识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全人”或完人的一种成功教育方式。通识课程为医学生开设了广博的人文课程,涉及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医学与人文交叉学科三类。通识课程为专业学习提供了一个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广泛接触新领域,有更多的机会发现自己的特殊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长。学校将国家规定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外语课、计算机课程等,纳入通识教育体系。通识课程所占课程的总学时比例为15%,接近英国、法国、日本大学人文课程的水平。[3]途径二:营造高雅的人文环境,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医科大学的文化格调和晶位是由以校训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包括办学方向、学术氛围、学术水平、管理水平、校园文化、校风校规校纪等聚合而成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要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让校园内的楼、路、馆、所等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赋予他们特定的人文内涵,发挥润物无声的熏陶和教育作用。学生处、团委、人文教学部门开展丰富的人文活动,包括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作用是独特的。学术活动如定期举办读书报告会、辩论赛、科技创新活动、学术问题研讨会;文体活动如举办校园文化节,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纪念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途径三:开展多层次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人文教育涵养人文精神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心灵觉解、人性境界提升的内在生长和文化化成的过程,是一个知行统一的过程,开展以体验为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达到自我熏陶、自我教育的良好效果。大连医科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以理念先进、系统完整、功能多样、资源丰富为特色,围绕素质、能力提高的目标,努力构建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互动、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对医学生综合素质、基本能力的培养。

1.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的实践教学。通过社会调查与考察、参观革命教育基地、文化古迹、文化艺术参观学习等活动,把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体验教育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

2.结合医学专业开展的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农村卫生情况的调查、健康教育宣传、社会福利院义工、卫生法和卫生知识宣传、参加纪念遗体捐献志愿者活动等,让医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加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思考,增进对患者和生命的尊重、敬畏和关爱。

3.结合专业技能训练,提升综合素质。通过专业技能训练,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培养学生主动配合、协调默契的团队精神,敢于拼搏、敢为人先的精神。2013年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总决赛在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举行。经过两天激烈角逐,大连医科大学参赛队以出色、稳健、娴熟的临场发挥获得总决赛特等奖。4.结合就业与创业开展的实践活动。通过建立学生创业园,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提供多种条件支持学生创业实践,把学生初步具有的创新勇气、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体现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在社会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提升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际能力,将人文教育内化为人文素养,升华为人文精神。途径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人文教育的关键因素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大学不在于有无大楼,而在于有无大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德性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培养;教师的学术水平如何,直接影响教学水平。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在专业课教学的同时,把人文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环节。目前,医学院校缺乏既是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又是医学专家的教师。医学人文教学上的诸多理念、理想与临床脱节,致使医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束手无策。国外大学的做法值得学习,哈佛大学的医学伦理课程的任课教师,50%为内科医师,22%为精神科医师,19.5%为儿科医师,2.4%为外科医师。[4]学院教学与临床教学必须深度对接,建设一支有医师参加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工作的师资队伍是加强人文教育的要求。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将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过程,促进医学生科学精神与学术道德的形成,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三、结语

人文素养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评价方式需要在实验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需要征求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意见,需要一线教师的数据调查和论证,需要听从学生的反馈和社会的反响。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要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文化氛围的熏陶,能力培养和实践体验,加强教师人文素质“四管齐下”使医学生从入学到毕业5年修业期内人文素质“步步高”。

作者:于淑秀 周万春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第四篇:高校人文素养类课程教学改革

人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有机融合。人文素养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和谐发展的人文素质。人文素养课旨在培育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文学素养、应用文写作等人文素养类课程是重积累,讲究“慢工出细活”的一类课程,而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文化转型的重要改革时期,凡事追求快节奏,讲实效,重利轻文,因此,人文素养类课程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边缘境地,无法登堂入室,和各门专业技能课相媲美。当学生在进一步学习深造、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往往缺失的正是这一类知识,而出现了做得出实验,写不出论文;干得好工作,写不了报告;设想的完美,写不出计划等等窘况,纵使胸中有丘壑,奈何笔下无华章。而这些正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严重缺失表现的一个侧面。因此,无论从学生本身,还是高校教师,均应重新认识人文素养类课程在大学教育中的分量、地位与作用,还这类课程该受到的重视和应有的社会地位。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现状

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当代大学生乃至当代中国很大一部分人缺少的正是这种气质。由于这种气质———人文素养的缺失,导致当代大学生群体呈现出以下种种令人叹惜的情况。

(一)人文知识匮乏

现代大学生人文基础知识相当匮乏,提笔忘字、错字连篇、写作思路混乱、表述前后逻辑不符、词不达意等等,以至于在工作中无法将内心想法付诸笔端或准确表达出来,知识结构不完整,无法满足工作岗位需求、接受社会检验。

(二)理想信念薄弱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薄弱,对国家、社会、家庭与个人发展,缺少必要的责任感,做事全凭热情,三分钟热度过后,便抛诸脑后。内心缺乏一种永恒的信念与坚定的价值观导向,而在走向社会之前普遍呈现出不知何去何从的迷茫的精神状态,坚信毕业就是失业,给自己一个所谓“充分”的理由,而出现大量走出校园依旧啃老一族。

(三)人格不够健全

当代大学生对于集体主义和公共秩序毫不关心,盲目追求个性自由,人格不够健全,抗击打能力差。做事之前不能正确预判可能产生的消极结果,以至于遇到挫折无法正确面对,动则轻生,或刑事犯罪,这类例子在原本应该纯洁健康、朝气蓬勃的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

(四)民族精神流失

当代大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薄弱,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自尊心普遍不强,而对西方的文化盲目追风,凡事认为国外的好,连买东西都要代购,这些群体将成为甚至已经成为了欧美日韩文化侵略的主要对象。以上种种表现,根源在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底蕴薄弱,这就给高校提出了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警钟,时刻提醒高校人文素养类课程教师不得不摒心思考如何能加强这类课程的授课效果,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力争培养出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高校人文素养类课程开设情况

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为例,我们进行了调查统计,依据统计结果来看,学院目前8个系,28个专业,上述人文素养类课程,除中文系之外,其他专业目前只有计算机应用技术(速录方向)专业、英语(旅游英语方向)专业开设了大学语文课,学时分别为48课时与30课时,其他专业均无涉及;传统文化课目前只作为公共选修课,隔学期开设一次,一个班容量,学时为30课时,而选课机制又存在着喜欢的学生可能选不上,不喜欢的学生单纯为了学分而选课的问题;其他专业均未开设文学素养课,即使是中文系,也只作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专业限选课开设,学时68课时;只有应用文写作课,目前全院各专业(除艺术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均作为公共课开设,学时先后从30课时,调整为48课时,目前调整为52课时,考核方式也从随堂开卷考试,改革为全院统考,目前又更改为提前闭卷考试,课程性质也先后变更为全院统考课、公共必修课,可见我院在切实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但就目前学院人文素养类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第一,人文素养类课程开设面不广,大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制作时,未考虑到此类课程的重要性,因此,课程设置均未涉及;第二,人文素养类课程开设学时不足以完成此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而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三,即使开设的课程,由于课程性质的定位,缺乏有效的课程考核模式与评价机制。因此,对于学院来说,人文素养类课程依然有巨大的发展与研读空间。除了中文专业之外,其他专业在保证必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既是目前高校教育面临的重要抉择,也是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和个人充分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前提,因为增强人文素养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人才竞争的需要。因此,作为高校教育者的我们,应该义不容辞的担负起这个神圣的使命,并不懈地努力和探索。

三、课程改革措施探析

英国教育家纽曼说过,真正的大学教育不是专业教育、不是技术教育,而是博雅教育,大学的理想在于把每个学生的精神和品行升华到博雅的高度。笔者认为虽然今天的高校,绝大部分承担着专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重任,但大学的理想依然应该定位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和品行,而这一理想的实现将最终取决于人文素养类课程。因此,我们今天需要重新来认识人文素养类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还它在高等教育中应有的地位与面目。1978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振臂一呼,全国高校均开设大学语文等人文素养类课程,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及运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今天,在急功近利思想的驱使之下,我国大部分高校早已将先生的初衷抛之脑后,纷纷停开大学语文、传统文化、人文素养等课程,即使开设的院校,课时也一再精简,这不得不令人担忧。

(一)人文素养课程的设置

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是一个润物无声的品味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涵养过程,对高校来说,不应该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而忽视人文素养类课程,在高考新政提高了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地位的趋势下,大学就必须做好接力工作,要勇于扛起这杆文化传承的大旗,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给大学语文、传统文化、人文素养、公文写作等课程以应该有的课程定位。2000年时,东南大学王步高先生曾指出,高校的课程应该由基础理论课、专业技能课、人文素质课三部分构成。因此,人文素养类课程的准确定位应该是———人文素养教育基础课。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必须给这类课程应有的重视,而不是一味的削减课时。同时,各专业均应开设这类课程,越好大学,名牌大学,越应该重视这类课程。因为这些大学培养的都是未来各行各业的“领袖”,没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是很难胜任未来的社会需要的。

(二)教师地位与待遇的改善

目前,高校即使开设了人文素养类课程,也始终是边缘学科,学校不重视,学生更不重视,因此,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授课教师,就在教师队伍中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即使满腔热情的备课、授课,依然得不到应用的重视。长此以往,这些教师的热情也被消磨殆尽。故而,要想真正提高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授课效果,切实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要在地位、待遇等方面,给人文素养类课程教师以适当倾斜,给他们以应有的尊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教学质量也将随之提高。

(三)学生的硬性考核体系的建立

由于人文素养类课程一直以公共课的身份出现,因此,学生完全没有给予和专业课同等的重视,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下降的现状,我们还缺少自觉,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对母语的轻视最终会带来的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建议在高校模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形式,设立汉语人文素养等级测试,并与毕业证、学位证挂钩。有了有效的课程考核模式或测评机制,必将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综上所述,高校进行人文素养类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而改革必将带来阵痛,这就需要上至学校,下至教师和学生,都为之做出积极地努力,待学生接受社会和岗位的检验之时,必将证明阵痛的有效代价。

作者:王树建 毕丽君 韩茹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第五篇:大学生人文素养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关联性

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而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世界的一体化,人文素养也越发显现出积极和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文素养的界定

关于人文的含义,存在多种解释。陈清硕认为:“人文,意思就是人性、教化,是克服落后事物达到先进地步的表现。”吴国盛认为:“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文’一词都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人’与‘文’,一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观念;二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综上,人文的含义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明,广义上人文指与人类社会有直接关系的文化,可以是一种有关人性的精神,也可以是一种有关人的社会的知识;狭义上人文则包括文学、历史、艺术、法律、哲学等。所谓素养,一般意义上就是指素质,指个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而形成的内在的、稳定的、基本的品质,是人的价值、培养、使用和衡量的重要概念。然而,素养不仅包含素质的要求,还有修养的程度。修养指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和自我塑造的过程。修养可以使一个人达到完美的境界或水平,是实现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综上所述,人文素养可以界定为,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素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是人们在长期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将人类的优秀社会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包括很多方面,如语言文化的修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等。大学生人文素养不仅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高尚的道德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帮互助的精神升华

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墨子说:“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互帮互助的精神,就是一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是人与人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大学生在团队合作、集体活动中形成互帮互助的精神,可以塑造自身的良好品格,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目标。

2.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尊老爱幼,已成为中国国民性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人们对社会中老弱群体的关爱,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仪礼》和《礼记》中就有记述养老尊老的篇章。朱熹在《朱子家训》中对子孙进行教诲:“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当今时代,尊老爱幼不仅是一种道德层面的活动,更有了法律的约束力,是每个人的义务,也是保证社会和谐稳固、民族繁衍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大学生,尊老爱幼是个人自我修养的重要表现。

3.勤劳实干的优良传统

勤劳实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勤劳,即不怕辛苦,努力劳动;实干,即踏踏实实去做。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始终保持着勤劳实干这一传统美德,在中国这片广袤而古老的土地上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2012年11月29日,等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再次谈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寄予执政党更高的期望。作为新时期大学生,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有勤劳实干的精神,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培育和提高勤劳实干的精神。勤劳实干,是一种促使人向上的精神美德,使大学生能够对学习和工作抱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杜绝自私自利之心和形式主义的干扰,以认真、一丝不苟、埋头苦干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

4.纯洁真挚的爱情传统

爱情一直是哲学、宗教、心理学、美学、文学与社会学中引起激烈争议的话题。对于大学生而言,宽松的校园环境、大学浪漫的人文氛围,以及社会开放的文化渗透和道德伦理规范的约束,是大学生恋爱的环境动因。经历爱情、体味爱情也是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学生未来婚姻生活的前奏和经验。对于大学生来说,爱情是纯净而美丽的,纯洁真挚的爱情是不掺杂世俗偏见的,两个相爱的人彼此真诚的沟通,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并在对方遇到困难时给予最大的心灵上的帮助和守护。大学生只有用纯洁真挚的感情专心经营,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人生体验,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才能表现出自己的修养和品质。

三、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培养既可以在学校中进行,也可以在社会中进行,还可以采用自我提升的方法。而学校是进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方式。

1.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传统文化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典籍、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民间节日、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社会发展的光明历程,同时又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道德、艺术修养、文明行为等信息,展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息、勤劳智慧的优良品质以及不屈不挠、勇于探索的精神。在世界古老文明中孕育出来的四大文化体系中,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是目前尚存的文化体系,它有着独特的价值体系和思维系统,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实现文化强国这一重任,既需要有一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发挥其支撑引领的作用,更需要不断提升全社会的,尤其是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公德教育关系到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良好品质的塑造,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问题。高校以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有利于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完善学生的养成教育。

3.构建人文科学课程,提升人文素养教育

人文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是在课堂上进行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手段,因而构建合理的人文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方法。大学中的人文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计划性。如对学生加强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心理学、宗教学及音乐、美术等人文学科的教育。对理、工、农、医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注重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相互影响,促进文理的结合等。

4.构筑心理教育平台,实现自我完善

身心健康是合格人才的基础条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指出:“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这个变革包括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观念的变革。因此,人群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德育教育中积极构筑心理教育平台,帮助学生构建科学而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是预防和矫正各种心理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自我心理教育能力,实现自我完善的内部动力。

5.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展自我能力

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把课堂教育延伸到社会基层,开展社会调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以及对社会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的效果。

四、大学生人文素养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

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融入人文素养,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促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结合。

1.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不能只重视智育的发展,还应担负起向学生系统传授道德知识、灌输道德观念、培养道德素质的任务。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的不同,使得当今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处于不同的层次。对于理性思维能力尚不成熟的学生,道德教育的重心应放在提高其道德认知能力方面,教育的方式方法应当灵活多样。而对于理性思维能力基本成熟的学生,道德教育应侧重于道德规范和道德责任的教育,应适当引入说教的方法。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2.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宗旨和方向,培养人才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题中应有之意。高校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

3.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

相结合是提升高校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审美素质为目标,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形成良好个性为目的的教育模式。高校深化对素质培养的认识,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符合教育的一般要求,是落实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高校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两者的结合。学校应充分挖掘可以进行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提升的内容,把积极、主动、科学的学习理念传递给学生,使之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文素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成为提升高校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总之,人文素养是一个很难量化的抽象概念,我们无法用测试的方法对其进行考量。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升,离不开家庭的责任、社会的义务,更需要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促进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使之成为当今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作者:董艳艳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社会管理学院

第六篇: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思考

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21世纪,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提高育人针对性、实效性,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创校起坚持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的香港科技大学(TheHongK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在建校20余年里,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在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Symonds(QS)编制的《QS亚洲大学排名》上,连续三年位列亚洲第一。法国人力资源顾问公司Emerging和德国就业顾问公司Trendence通过调查世界5000家公司而排出的全球大学就业能力中,港科大名列全球第18位、亚洲第2位。港科大EMBA课程项目连续5年位列《金融时报》EMBA全球排名第一。学习借鉴香港科技大学全人教育的经验,可以为内地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提供新的视角和有益借鉴。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历史演进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注重实用知识传授的高等教育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大学教育呈现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重科学教育轻人文素养,重专业技能轻思想引导,重知识传授轻道德培养成为不少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缺陷。大学教育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能否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一)人文素养的文化渊源。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内容。在我国,人文一词源远流长,最早见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在这里指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规范准则。北宋教育家程颐在《伊川易传》中指出:“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查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般将人文与天文相对,人文反映了古圣先贤在探索天道的同时,对于自身的关切。在西方,人文最早起源于拉丁文humanitas,原意指人性,主要是突出人与动植物的不同属性,体现人文是人的内在本质属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把对上帝的关注转移到现实世界,通过关注世俗生活,重视人的价值和尊重人的权利,赋予人文基本内涵。素养,是个人与外界做合理而有效的沟通及互动所需具备的条件,当知识内化到人的生活和行为中,才能称其为素养。在古代汉语中,素养指人平素的修养,我国古代对于人的素养就十分重视,《汉书•李寻传》,“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后汉书•刘表传》,“越有所素养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众来”,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素养的重要性。在研究和实践中,素养常常与素质通用。在辞典中,素养和素质是一对词义相近却略有差异的词语,素质强调事物的原本属性,侧重于先天资质和条件。素养则突出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特质。现代社会中,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素养的内涵也大为扩展。至于人文素养,目前学界主要围绕一个人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彰显人文行为等方面来界定,但并没有一个明确或公认的定义,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理解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习得人文知识,逐步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在实际生活中彰显人文行为的总和。人文知识首先内化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进而引导着人文行为。人文素养以人文精神为核心,既反映一个人外在的日常行为与个人基本涵养,也展现其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精神品质。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具体实践。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各类实践,缘于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探索。新中国初期我国高等教育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概念,但国家却通过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指导思想下的学生教育管理来体现人文素养培育的某些功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应试教育及专业分科过细过窄等弊端的逐步显现,素质教育和人文素养培育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文化素质是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此后各高校围绕大学生人文素养进行了不少探索与实践。在内地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中,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有两种代表性的模式,一种是以杨叔子等人为代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杨叔子针对高等教育中急功近利、轻做人重做事、轻成人重成才、忽视人文教育的现象,以课程设置、第二课堂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切入点,在华中科技大学进行了文化素质教育的诸多实践。文化素质教育从华中科技大学的自发探索到全国范围内的逐渐推广,诸多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各地高校建立,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种种预期效果并未实现的现实。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还未达到素质教育的初衷。杨叔子所总结的“五精五荒”和“五重五轻”———“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1](p67-68)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另一种以甘阳等人为代表,以课程设置为切入点,借鉴西方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经验直接在我国开展通识教育,通过在中山大学建立博雅学院等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甘阳甚至一度认为,“一开始热闹了几年,最后就无声无息。每次开会老是原地踏步,通识教育没有进入操作的层面,老是停留在理念上”。[2]更有不少高校在实践中,将单一的“读经读典”、“国学学习”等同于人文素养培育,存在一定片面性。

二、香港科技大学全人教育的主要内容

学习借鉴中西方先进办学理念的港科大,创校二十余载迅速崛起为世界级学府,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史上的传奇。港科大在办学理念上以全人教育为指导,致力于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过硬专业知识的领袖人才。正如现任校长陈繁昌在《训练全人打造领袖人才》中所提出,“只有推行全人教育才能训练全才,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要求”。全人可以形象理解为大写的英文字母“T”,下面一竖代表专业知识,上面一横指对各领域知识的广泛学习和融会贯通。笔者曾在港科大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对于香港高等教育和香港社会大环境有着直接感受,对于港科大全人教育更有着切身的体会。港科大全人教育的做法和特点值得深思。

(一)什么是全人教育。全人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美国学者隆•米勒(RonMiller)是正式提出全人教育(holisticeducation)概念的第一人,他创办了全人教育出版社(HolisticEducationPress)并发行了《全人教育评论》(HolisticEducationReview),从历史和制度文化的角度检视美国全人教育的发展脉络,揭示教育应回归人的本质,重新找回教育的灵魂。[3]1990年80名支持全人教育的学者在芝加哥签署文件“教育2000:全人教育观点”(Education2000:AHolisticPerspective),提出了全人教育的十大原则。自此全人教育逐渐由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发展为影响全球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在全人教育发源地的美国,这一理念与各州的教育改革实践合流,在基础教育阶段得以普遍实践,对诸多文理学院的学生培养也影响深远。我国高等教育也吸纳借鉴了全人教育这一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思想,传播到我国的全人教育思想,对港澳台地区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港澳台地区全人教育把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与全人教育理念相互交融,逐渐开创了一种以培养完全的人为宗旨的现代大学教育模式。全人教育是在大学人文精神逐渐缺失以及大学教育日益功利主义倾向的背景下提出的,在现代教育过度强调专业技术导致科学与人文分离,技术与价值分离的情况下,全人教育一改教育以做事为目的导向,倡导以育人为本,强调以开发人的理智、情感、身心、美感、创造力和精神潜能为教育目的。全人教育不仅仅在于专业成才,更在于精神成人。注重的是价值理性而不是工具理性,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处于全人教育的核心地位,强调人的整体发展。主张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个体潜能得到自由、全面、充分、可持续的发展。全人教育将所有学生都视为有潜力发展成为全人的个体,主张通过对学生这一充满无限发展潜能的有机体进行充分挖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人教育是用人文教育的方法,达到全人发展的目标。

(二)香港科技大学全人教育特点及做法。港科大教育理念强调开放性,重视国际化项目建设。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推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国际化合作项目。港科大的非香港生源占整体学生人数比例超过18%。本科生以学院招生而不是按学科招生,学生进校后可以按兴趣选择主修课目。本科生毕业要求的120个学分中有四分之一学分必须是来自通识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科学与科技、社会分析、数量推理、中文和英文。鼓励学生关注文化、艺术、音乐、语言、沟通技巧和体育。港科大99%的课程均以英文教授,授课教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且来自于世界一流学府,每门课程的阅读量较大,课上提供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较多。通过讨论课(seminar)或课上讲演(presentation)环节,学生有多次机会锻炼口才和答辩技巧。港科大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强调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通过设立新的跨学科学院(In-terdisciplinaryProgramsOffice)统筹跨学科学习的规划和发展,把内在联系的学科有机整合,使学生通过跨学科学习,开拓新知识的学习和研究问题视野。港科大本科生的海外交流比例高达50%,近年来,与美国的南加州大学和意大利的博科尼大学合作,在全球首创横跨欧美亚三大洲的全球工商管理学士学位等国际化项目更进一步促使学生开放的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公民意识的提升。港科大的国际声誉也与日俱增,在短时间内获得国际上的普遍认同。港科大育人体系突出整体性,构建立体化的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通过着力强化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促进了学校行政系统的高效运转。

学生事务处(StudentAffairsOffice)在教育目的、导向、学生参与等方面都强调全人教育的落实,从重视学生发展培训、主动提升学生发展潜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等多方面入手,合理设置负责学生活动、体育运动设施、学生辅导以及就业服务的工作部门。学生事务处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学生自主、自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业进步和自身全面发展的要求,尽力提供覆盖学生全方位生活的个性化项目。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项目设计,吸引学生广泛参与。隶属于学生事务处的就业服务中心(CareerCenter)开展一系列活动,从就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到提供学生就业的参考数据,从举办学生就业实习计划到制定雇主招聘活动,从举办各种学生就业的专题讲座到学生应聘面试技巧咨询,都紧紧围绕为学生服务、做学生朋辈的主线,帮助学生拓宽就业空间,增强竞争实力,提高就业能力,促使毕业生就业单位对学校全人教育模式的认同。港科大的全人教育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服务辅导,学生成长得到了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就业服务中心等多个部门的专业化的长期系统支持,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并不局限于简单解决问题,而是着眼于对学生潜力挖掘的长期跟踪关注。学生事务处提供专业心理辅导服务,也致力于推广预防及教育性的身心健康活动。对于新生的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尤为重视,加上学校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服务辅导当中,新生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方便预约服务辅导或一对一咨询。港科大校园设施注重复合性,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使用感受为出发点来规划布局。全校每一栋建筑和房间均有高速的无线网络覆盖,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便,为学校各类型设施运行提供保障。健身房、室内外游泳池、琴房等文体设施均对学生免费开放。港科大宿舍全部由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学校聘请教授、副教授担任舍监,引导组织楼栋内学生的自我管理与集体活动。港科大最好的建筑是学生宿舍楼,宿舍楼均处于校园的黄金位置,面朝大海、采光良好,从宿舍楼走出步行可达海边。宿舍楼实行男女混住,同一楼栋内男女生分住楼栋两侧或不同楼层。宿舍刷电子房卡进入,保障了学生的安全。每层都设有宽敞的公共活动区(CommonRoom),内有公共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电视等设施,每栋宿舍楼均有公共洗衣房,内置的烘干机、电熨斗、洗衣机等一应俱全,方便学生娱乐、生活。

宿舍生活成为大学期间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让学生在集体环境中提升素养,舍监定期组织活动,让学生和社会成功人士以及校友见面畅谈和共进晚餐,给学生提供更好地了解社会和接触社会精英人士的机会。港科大校园文化呈现多元性,注重营造包容创新的文化氛围。港科大的全人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当代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让学生主动发展,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能力潜质,尊重他们的个性,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给予每个学生发展的机会,帮助学生将内在潜能激发出来,发挥大学生在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和发展自我中的自主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港科大的全人教育及时回应了时代新问题。港科大的“卓贤行”(卓尔不群、贤德汇聚、知行合一)特色活动,通过社会导师的指导,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的了解。除了学习之外,港科大还注重培养学生待人处世的态度,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能力和方法,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破了中国教育中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通过港科大“侍学行”社会服务计划鼓励学生投身公益事业,通过“红鸟计划”鼓励学生在导师和教授引导下制定个人发展计划,逐步实现个人理想。邀请世界级艺术家进校园,演奏家和作曲家在校园内公开排练、现场创作,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艺术创作过程和亲身体验艺术的机会,进而培育学生的创意。但是相比内地高校而言,港科大的学生管理呈现松散化的趋势,这与香港高校普遍重服务轻管理的倾向是分不开的。由于独立自治的大学学生会并未受到学生事务处的严格管理,以学生会为代表的学生组织的活动内容、经费使用、成员结构等没有合理约束,因而在实践中容易形成监管的空白地带。对于这一点,应当客观看待。

三、香港科技大学全人教育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几点启示

马克思认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4](p85)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要求把人当作主体,使人在世界当中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以达到自由生存、自主活动和自我实现。全人教育强调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这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意蕴相通。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与全人教育实质上是殊途同归,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港科大全人教育有针对性地回应了现代教育偏重知识技术传授、缺乏人文关怀、价值观错位、迷失生命意义等问题,使大学生不仅学到文化知识,人文素养也能得到提升,在社会上真正体现人的价值。对于个人潜能挖掘,形成良知、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对于内地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国际化教育理念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灵魂。理念是育人的灵魂,开放是大学的方向。港科大原学术副校长孔宪铎认为,任何一所好的大学,一定要着眼世界,才能学无止境、学无国界,才能和世界一流大学相竞争,而达到在世界平台上与他们平起平坐。只有着眼世界,才不会变成井底之蛙。[5](p13)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故步自封就会迅速落后。港科大围绕国际化办学理念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来指导育人实践。[6](p55)内地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一个不断改革和适应的发展过程,既有儒家传统的教育思想,又有对苏联教育方法的模仿,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又开始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正如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大学生人文素养也要面向世界,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牢固树立开放包容的教育理念和世界眼光。人文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最基础的素质,但人文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人文知识的逐步积累与内化的结果。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开展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用正确的价值导向来培养大学生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因此开展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胆借鉴港科大国际化教育理念的成功经验,帮助学生在接受人文教育同时思考人的核心价值,迈上全面发展的成人之路。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和合作项目,规范有序的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与国外同类型高校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文化交流,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在公共课程体系中传播国际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当下的国际背景,紧跟世界前沿动态和趋势,推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二)多元的文化融合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支撑。“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人文素养培育需要丰富人文知识内容的支持。港科大将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教育文化以及香港现代市场经济文化的精华结合起来,实现了多元文化充分碰撞融合。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有效支撑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港科大学生通晓两文三语(中文、英文和粤语、普通话、英语),增强了对不同文化兼容并蓄的能力。人文素养较高的学生不仅要对全球性的文化、文明成果有所了解,更应该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入的学习。其中传统经典的阅读等人文知识的传播必不可少。传统文化一向重视个人修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反映了中国古人重视修身的传统。修身是人的主动完善,是一种自觉的道德要求,这正是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所需的内在动力。当前不少大学生盲目追求西方流行文化,却对其中的内涵不甚了解,只是一味盲目追逐。沉下心来阅读传统典籍的为数甚少,从而造成一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祖国历史文化知之甚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传统文化中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港科大的全人教育正是吸收西方教育先进思想和汲取中华传统文化养分的产物,中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仁爱精神、礼仪之道等精神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形成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

(三)复合型校园设施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保障。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高校校园设施除了营造美感外,还可以有效发挥育人功能。硬件设施要上一个台阶,与社会发展相匹配,港科大校园设施既具有现代功能又具有人文气息,让身在其中的大学生能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当今高校中,学生在校园内共同生活、学习、交流。理想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高校校园建筑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反映当地特色,就地取材,不拘一格。使高校的建设设施与当地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体现出人、建筑和环境的协调统一。不能把钱用于建设楼堂馆所和形象工程,也不能让校园设施千校一面。人文素养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的教育,承载教育功能的地点不能仅限于课堂,人性化的校园环境、复合型的校园设施作为学生成长的必要平台,也能对学生行为养成、价值取向、思想认同等多方面逐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生活区是教育场所的一部分,但内地高校学生宿舍区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还停留在只重硬件轻视软件的误区中,管理上以纪律和安全的考虑为主,较少关注学生的其他需求。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硬件状况与大学生丰富生活的发展极不协调,只能满足学生最低程度的生存需要。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之一,学生宿舍区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载体,是大学生进行课余学习、思想交流、生活体验和情感互动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在宿舍呆的时间较长,高校学生宿舍区应逐渐加入相应的复合功能设施,朝着学生生活社区的方向发展,从而满足大学生在课堂外的住宿、学习、娱乐等活动的需要。学生宿舍区也可以“寓教于住”,举行小型讲座、小组讨论。通过复合型校园设施的营造,在润物细无声中间接达到人文素养培育的效果。

第4篇:人文素养论文范文

一、高职生人文素养培养现状

社会环境层面上,主要表现为浮躁和功利,快餐文化和网络游戏盛行。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使高职生大部分时间用在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上,或者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迷失自己,放逐自己,迷恋充斥着空虚与欲望的网络小说。社会中消极的示范,已经让高职生缺乏学习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知识和接受文学经典给养的兴趣,很少有机会接受人文知识方面的熏陶。高职院校层面上,对高职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重视不够。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受固有观念的影响,重技术技能教育,轻人文素养教育,关注学生经来的“生计”,而忽视了学生未来的“生活”。体现在课程设置上,人文素养课程开设较少甚至不开,专业课程中人文教育的渗透更是微乎其微。承担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更多的任务放到团委、学生管理等部门,不能形成全院联动,共同育人的工作机制。教师层面上,承担专业课的教师因受到自身教育理念及知识水平的影响,在授课中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动性,他们或者认为进行此类教育是应景的,让学生掌握实实在在的技能才是关键,这些务“虚”的内容没有多大必要,或者在涉及人文素质教育时生硬地将其灌输进去,不能通过灵活生动的方式,去激发学生、感动学生,从而造成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也打击了教师进行这方面培养的积极性。学生层面上,通过调查发现,高职生看过文学经典读本的比例偏低,看过5本以内经典作品的占不到30%,大部分学生接触过经典,但是通过改编之后的影视资料了解的,这些资料有一些共同的倾向,即不尊重作品原著,改编的成分比较大;同时,观看影像与阅读原著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不同,阅读更能让人沉下心去细细品味作品中所蕴含的道理及启示。此外,学生的课余时间更多地放到考级,考证方面,没有更多的余力去阅读文学经典著作。

二、文学经典阅读对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高职教育是“人”的教育,我们培养学生不仅仅是让其成“材”,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其成“才”。文学经典阅读可以很好地让高职生完成从“材”到“才”的转变。

(一)文学经典阅读可以丰富高职生的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文明成果,比如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涉及到了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艺术知识、宗教知识等等,是一个大宝库,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可以获得极为丰厚的知识给养。

(二)文学经典阅读可以培养高职生的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是指从人道主义和人文主义出发体现出的为人处事的一种胸怀。文学经典作品读的越多,读者的胸怀就会越广阔,人生感受就会越丰富,还可以从作品中获取积极健康的做人和做事的准则,使内心得到安宁,心灵能够丰盈,能用一种更加和谐的姿态去对待自我,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三、基于文学经典阅读,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一)增加文学类选修课程,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适当增加一些文学方面的选修课程,并具体规定学生应获取的这类课程的学分,作为学生获取毕业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执行。在课程开设方面,可设置《中外文学名著导读》《品味儒家经典》《唐宋词欣赏》《明清小说欣赏》《四大名著导读》《当代名家名作讲评》等,给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高职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课程。为保证学习效果,更新课程的考核方式,比如可采取提交论文、排演话剧、文学创作、我说名著等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强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将人文素质的培养渗透到学生内心深处,真正收到实效,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注重经典文本细读,建立恰当的阅读方式

高职院校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所谓细读,是立足于文本、从文本出发的阅读,也就是充分阅读,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的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高职学生在进行经典文学阅读时,应注意回归原著、尊重原著,最好不要采用那些简介本,删节本,并在参考注释解析的基础上,勤做笔记,认真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如此才能内化成自己的精神和给养,品味作品所带给读者的一种独特的魅力。

(三)利用微信、网站等新媒体途径,营造浓厚的阅读文学经典氛围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文学经典,营造浓厚氛围。可以通过广播、宣传橱窗,开设文学经典专栏,分期分批地介绍经典名著,内容可以涉及作品的梗概介绍、作者介绍、作品创作背景以及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等,从而引发学生学习阅读的兴趣;通过学院网站,开设专门的“文学经典大家谈”栏目,增设一些名家讲座资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收听到名家谈名作的精彩内容,甚至可以在网上进行互动;开设系列文学经典讲座,邀请当地有研究专长的文化学者、某个领域的资深教授,为学生提供精神盛宴,并进而提升他们学经典,提素质的积极性。

(四)依托学院文学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学活动

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文学社团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拓展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考虑设立国学社、文学社、演讲社、诗歌朗诵协会等人文社团,这是开展文学经典阅读活动推广活动的好平台,依托文学社团可以开展文学经典读书会、文学经典读书笔记展览和评比、文学经典阅读沙龙、文学经典朗诵和演讲比赛等活动,并注意挖掘人才,打造精品社团,让社团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和学院的亮点,从而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积极健康的环境感受经典魅力,接受文学熏陶。此外,学校社团管理部门和指导老师也要做好文学社团的指导工作,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和考核手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任丽娟 杨东静 单位: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

第二篇

一、智能手机是良好的教育教学载体

(一)手机移动教育具备了成熟的物质技术条件

从手机硬件条件来说,目前的智能手机配置普遍较高,手机计算速度相当于数年前的电脑计算水平,流畅地应用多媒体。就手机软件技术而言,随着手机CPU性能的迅速提升,以及GPRS、3G、4G技术的开发利用,众多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都为各种多媒体软件安装及运行架构了良好平台,手机应用软件被不断开发和嵌入,且常常免费提供给用户。学习者除了借助各种辅助学习软件,如基于移动通信的GPRS业务(手机上网和彩信)、手机阅读软件、语音辅助学习类手机应用软件等等,在手掌上涉猎各方面知识,摄取丰富资讯外,还可以在手机上安装微信(Wechat)、即时通信(IM)、微博(Microblog)、维基(Wiki)等社交软件,搭建学习交互平台。手机软硬件技术日新月异,伴随着智能手机的疾速普及以及3G向4G的阔步迈进,手机移动教育正迎来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手机移动学习

因其特有的泛在化、个性化、交互性学习优势深受大学生青睐移动互联网被誉为“数字金矿”,它与手机的联姻掀起了手机移动学习的热潮。手机随身携带,随处联网,学习主体本是不断移动的个体,学习真正实现无人不可、无处不在、无时不能。在手机上开展学习,学习者能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把握与教师或学习伙伴互动交流的方式和节奏,其信息推送功能还能为学习者呈现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构建个性化的学习发展模型。[5]手机能够实现双向互动的信息传播,学习者可以采取同步或异步方式与专家、教师、学习伙伴等进行交互,既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定制与反馈学习信息,又可以通过论坛、群组、微博、微信等随时发表见解与他人分享。高职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G时代湖北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研究”项目组于2014年5月间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天门职业学院两所高职院校,对316名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显示,100%的学生手机能够连接移动互联网,80.7%的学生希望所属学校通过手机主动向自己传递教育教学信息,83.2%的学生希望图书馆为自己提供手机上网和手机短信服务,81.6%的学生愿意通过手机学习微课程。这组调查数据显示了高职生对手机移动教育的期待,这种指尖上的教育契合了他们的学习心理。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载体,整合校内外的人文教育资源,探索一条既符合高职教育规律,又满足高职生自主学习需求的手机人文素养培育新路。

二、手机在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应用

(一)通过校园无线网络、WAP技术等学习人文课程

课程本是人文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当前高职院校除了已开设的人文素养课程不足外,其人文课程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效率低下的困境也常受鞑伐。高职生理论学习动力不足,但动手能力强,喜欢在行动中学习,基于手机的课程学习能够构建自主学习模式,调动高职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其综合素养。适合手机移动学习,以慕课、微课为典型代表的在线人文课程资源已经非常丰富。国内专业的慕课公开课在线教育平台慕课网集聚了爱课程、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中国公开课、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等十余个颇具影响力的在线课程网站,甚至包括Coursera、edX、Udacity等国际慕课“三巨头”,众多人文类课程资源唾手可得。和慕课一样风靡教育领域的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趣味性强的特征,也与碎片化的手机阅读一拍即合,众多教育机构争先恐后开发微课程。国家开放大学开通了汇聚优质微、小课程资源共享、学习的公共平台——“5分钟课程网”,现有近万个“5分钟课程”,计划到2015年建成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涵盖数百个学科领域的3万个“5分钟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者登陆该平台学习后,能通过国家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进行成果转换,由此获得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或文化休闲教育等学分。还有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课程网、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网、凤凰微课网等汇聚了海量的适合高职生学习的人文课程微课资源。这些课程网站适应手机访问需要,设计了手机互联网接口,高职生可利用一切碎片时间进行个性化学习,解决人文课程在校内难以足量开设、课内学习时间不足的矛盾。由于高职生对这些课程信息并不十分了解,有的课程资源需要付费才能使用,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批量购买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叫好又叫座的课程菜单,供他们自由选择,适时学习。学校甚至可规定在线学习人文课程的门数或学分,以网上学习学分替换校内课程学分,限定选课范围和比例,引导学生通过“指尖上的媒体”自主学习。

(二)通过手机图书馆阅读经典人文作品

人文经典能够经受历史考验,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树立起不朽的价值丰碑。高职生阅读人文经典能够领略其丰富的文史哲艺内涵,架设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互通的桥梁,接受经典文化春风化雨般的渗透和浸润,从而胸怀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理想,传承《周易》“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理念,弘扬“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秉持《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操守,塑造《孟子》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6]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为当代社会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传播空间,助推了空前繁荣的文化生产,其信息资源承载能力超乎想象,能将古今中外卷帙浩繁的人文经典囊括无遗。图书馆是高职院校文献信息的集散地和传播枢纽,能承担引导、指导大学生阅读古今中外人文经典的重任,让大学生通过访问WEB网页、访问基于APP(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数字资源、扫描电子书借阅机上的二维码等方式,将图书馆“装入”手机中。图书馆应该编制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本校高职生必读书目,根据不同的专业可稍有侧重,联手教务处、各教学单位制定阅读考核办法,使人文经典阅读进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阅读量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学分,从制度上约束、推动高职生阅读人文经典,诱导他们逐渐疏离娱乐化的浅俗阅读,投身激发理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深度阅读。

(三)通过手机短信和微博、微信获取人文资讯

信息时代高职生容易迷失在海量信息中,浩如烟海的资讯有时也难辨真伪和良莠。学校应该慎重遴选契合高职教育本质、有价值且受欢迎的人文资讯,通过手机短信和微博、微信等方式推送给学生,让他们汲取鲜活丰富的人文养料。首先,智能手机的短信功能可以推送文本、图片、音频、视频,或者组合各种多媒体文件,高职院校应该构建基于手机短信息的移动学习系统,利用这个系统创建学习群组,创建能够通过手机发送的文本、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的人文知识库,譬如各种人文讲座的音频和视频,给高职生群组学习者或个别学习者量身定制人文知识学习内容,随时发送短信或语音留言给学习者群组或个体;学习者则利用该系统定制人文咨询短信息,设定其接收的频率和密度,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策略,适时求教教育者,与学习伙伴进行异地沟通交流。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就以传统楹联培育高职生人文素养,每周二和周四,每名学生的手机都会收到学校发送的蕴含丰富哲理的楹联短信,这些“编外教师的话”教他们做人、求学、立业,成为他们课余翻阅、玩味品鉴的精神食粮。其次,高职院校可建立官方微博和人文素质教师个人微博,编制一张无形的信息网,适时有吸引力的人文信息。另外,学校还可搭建校园微信平台,开通学校公众账号,使在校生成为用户,多媒体人文资讯供他们学习分享。

(四)利用社会性软件开展交互式人文素养培育活动

第5篇:人文素养论文范文

作文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是教学活动改进和完善的重要参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经过广泛的了解,目前许多教师对作文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往往是在几个分数段内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没有清晰的向导性,学生可能在下一次的写作中更多地是会去模仿,而不会去思考去创新。参考国内外一些评价方式,虽然我国目前尚未有对人文素养培养的标准,但是根据国外一些人文素养培养目标,笔者尝试整合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到高中作文评价系统中。综合打分可以将高中学生作文分为几个分数段的档次:35分以下,36-41分,42-49分,50-60分,以此划分学生作文的优劣,或者会加上一些四字词组:层次分明、语句通顺、中心突出、首尾呼应、字迹工整、构思巧妙等,这些公式化的评语让学生的写作热情遭遇了冷却,内心的真情实意被冰封起来,以至于为什么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更倾向于翻开一本《优秀作文精选》来复述别人的故事。其实学生的作文都是自己和自己的对话,也是自己和老师的对话。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用对话的形式来完成评语就会让他们感受到传达的文字信息得到了回复,跟教师的感情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交流,更多的人文情怀才会流露出来。

二、阅读名著名篇吸纳人文精华

作文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需要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是把握好课内阅读的资源。这里是指学生要充分发现和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在对语文教材的阅读中很容易形成对写作能力的迁移”,因为教材里面的选文既是阅读教学的范文,也是写作仿写的典范之作。语文教材可以说是学生写作的后花园。纵观我们的语文教材,有丰富的史实故事、名言警句、哲理故事,有传统气息的地方民俗、令人神往的异域风情,这些学生都可以当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来表达自己正确的情感价值判断。其次,重视经典著作的阅读,课内阅读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人文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久训练、慢慢发展提高的过程。经典之作有优美的意境,和谐的音韵,是真正中国特色的文化。阅读经典著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经典著作,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精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三、总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