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性社会生存教育论文

现代性社会生存教育论文

一、生存教育的意义

人类是为了生存而生产,不是为了生产而生存。人不仅是自然的生物存在,更是具有社会性的社会存在,是超越性的存在。超越形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弊端主要源于人类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只有通过教育,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将其转变成重生存的生存方式,不断地追求自己生存的意义和理想,人类社会才有希望。教育的本质也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的实践活动。生存教育是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性视阈下的生存教育是一个深刻的时代主题。

1.生存的前提是肯定生命与价值的创造

人是社会的主体。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内在联系与不可分割性,构成了人生的全部内容。生存是人类社会文明活动中具有普遍性、共同性的论题。生存的本质追问生命的意义。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离不开人的生存和发展。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个人的生存,不仅仅是遗传使命和自然生命的延续,在生存过程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人的生存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作为自然的、生理的生命存在,人必须学习获得维持生存的技能;作为社会的存在,人必须接受社会的生活,实现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人是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交互作用中生存的。人在生命中生存,在生存中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生命与生存的价值。如果人的生存不能满足,也就失去了生命和生活的桥梁。

2.生存过程是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

生存是生命与生活的要求。现代人生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中。马克思超越各种纷争,努力揭开现代性之谜,找出人能够超越现代性困境的道路。他强调实践,认为人的对象性的生存实践活动是对象人化的活动,也是人对象化的活动;人的对象性的生存实践活动是人生意义的源泉,也是人合理地对待人生的智慧之源。人生命的社会属性,改变了人类自然的生存方式,使人类生存更主要地表现为一种社会的存在。由于人的生命具有生物属性,因此,保持生存就成为其首要的需要。然而,现代性社会成果与喜悦、困境及危机交织。社会主体性责任意识缺失,其生存智慧被侵蚀,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生存质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生命是自然、本真的存在,是人在世生存的基础和追问生存意义的根本前提。

3.生存教育是实现教育生命价值回归的一种责任

生存教育是解释生存困境、引导人走出生存迷惘的重要路径。任何物种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都有历史限度,人类社会也是如此。生存不能只是对“自然生命存在”的苟同,而是生命本身的超越。强者不可以扼杀弱势群体的生存需要,抢占弱势群体生存的需要与生存利益。人类不可以戕害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侵犯自然界其他生物体的生存利益。生存教育可以调整人的生存方式,发挥和释放生命强力,使人智慧地化解生存困境,超越平庸,保护自然及其他物种,把握生存规律,走出生存危机,实现生命价值。善是生存合理化的彰显,教育要“以人为本”,首要是关注人的生存和生命价值。

二、强化理性生存与责任教育

人不仅是生物的存在,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存在,是超越性的存在。现代人生命价值的失落与生存境遇和命运的问题,引发了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思考。对现代性及其生存困境的反思,解决现代性背景下人所遭遇到的各种问题,创建有利于人的生存环境,应当落到人们最日常生活及教育之践履和担当中。揭示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困境,关注人的现实与未来成就,认清和反思人的生存境遇,唤醒对生命与生存价值的珍重和敬畏,构建和谐生存环境,成为现代教育的必须和责任。

1.强化主体性教育交流与探讨

人是摆脱危机的主体力量和希望所在。教育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贯穿于人的一生,是个体的生命活动。教育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的活动,成为人生活和构成社会关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人的生存、生活与发展以及实现人的社会生命和意义的基本途径,对人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主体性教育是主张人本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现代性生存教育的本质是理性,注重对人的塑造,使之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注重现代人格培养,对自己和社会富有责任感的社会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活、实践于现实、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是利用社会历史形成来从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教育强调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的价值视为教育的最高价值,将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素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和完善人的主体性。教育要实现人对生存本身境遇的超越,实现这种超越,必须要解释和克服生存的困境。生存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命题和责任。教育作为人生命活动的基本要求,要实现和完善人的生存的教育目标。生存教育应强化人的主体意识,突显主体生存的美德与善良、公平与正义,节制人的欲望,规避人的恶性,提升人的理性,将德性与法治以及破解人类生存危机与人主体性地位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善的生存意识,使主体的行为更加合乎社会整体利益;引导人们走出生存异化,寻找对生存的本质回归,实现生命价值。加强主体性教育是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教育之责任。生存教育应当教育人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理想,使人成为有进取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科学精神和道德素养、有生存能力和生存价值的社会人。现代性教育能引发人的理性精神,提高人的主体性意识,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确证人的主体地位。社会可以在人的理性支配下进行塑造,展示人为的建构性。主体性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的精神内核。确立和发展人的主体性地位,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人不可以失去生存和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基底。生存责任的教育应当基于善的生存论诠释,实现教育生命价值回归。

2.正确处理价值观教育与现代性社会之间的关系

价值观教育与现代性社会的关系息息相关。现代性社会问题与危机引发了价值观教育的问题与危机。同时,价值观教育的危机会加速现代性引发的社会生存危机而产生的生存困境。教育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是人的生活方式之一。当今教育更多的是注重改变世界的外显性价值技能的培养,忽视了作为社会人的价值意识、价值意义和价值精神的养育。从人与社会的维度考量,普遍存在着人为物所役的社会现象。现代性的问题及其导致的后果引发了人对生存的焦虑与担忧。人作为精神存在,要求其超越自然存在,明确人的生存意义。人的生存要实现“生命的存在”,更要实现精神和价值的存在。人作为自然存在,要满足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人是社会危机的承担者,社会危机会以一定方式内化于人的生命个体的生活中。现代性社会有义务建构健康的价值观教育与发展的平台。在价值观教育的实施途径上,通过社会化、大众化的先进性价值观教育,引导人们走出现代化社会的迷茫和浮躁,从功利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中解放出来,以主人翁的地位姿态,负责任地学会生存。价值观教育应当服务于现代性社会的前进性发展,以“真善美”和“仁、信、爱”等价值观教育来摆脱人类的中心主义和贪婪的欲望;要密切关注现代性社会现实和发展的趋势,培养人具有适应与超越现代性社会生活的价值技能与价值知识,提升人的生存能力、生存智慧,开拓生存空间,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崇高的信仰和品德,实现人类生命发展、文明发展的最终追求。

3.拓展理性而智慧的生存路径

生存是人最基本的价值诉求。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其生存境遇与时代的生存背景密不可分。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人更加注重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更加关注人的需求与发展。现代社会的人,为了自身的生存,不断向自然征服和索取生存空间和生存条件,甚至不惜戕害了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来满足自身欲望。但是,自然法则也控制着人类的征服欲望,当人类无规律无止境地向自然界索取、挤占并享受其他物质生存空间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生存有度,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不同的生存境遇,激发人的不同生存智慧,形成人的不同生存质量。提升主体的综合生存能力。“生存”不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性概念,而是一个力求把握人的生存真谛的反省或反思性概念。面对人的“征服”、“占有”导致的生存异化、人的自我认识、自我把握的失度等问题,生存主体要学会对人自身的“本源性”生存状态的澄明和回归。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的“超越性”、“整体性”,透析生存背景、生存境遇,揭示生存问题及其隐藏的根源,选择优化的生存方式和实现路径,彰显主体的生存智慧与生存的价值,是生存教育的重要目的和使命。生存需要人们科学的开拓和发展。生存教育要赋予理性,塑造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营造新型的人类生存理念和生存模式,用智慧努力化解矛盾纷争,塑造和拓展和谐生存途径。学会尊重大自然,发挥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使生存理性在生存激情的引导下开创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营造人类更美好的生存环境,实现生存教育的价值本质及价值本源的回归。提升主体在社会生活和关系中学会生存的能力和素质,“学会生存、适应生存”是生存哲学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价值旨趣,是生存哲学的至高境界。提升主体的综合生存能力,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要。

作者:张日 单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