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自主性下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的路径

自主性下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的路径

摘要: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管理,最终实现社区学生自我管理,这是目前部分高校参与探索社区管理模式之一,本文拟从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管理的制度框架上方面入手,从三方面展开探讨,一是探索完善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管理制度层面,二是如何发挥院系指导和监督作用,三是如何发挥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三方面发挥合力,寻找突破点,为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自我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管理

大学生社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在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更是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安全稳定的避风港湾。大学生社区的管理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校园的和谐稳定。从学生自身角度,其渴望管理有序、干净整洁、和谐友善、文体生活丰富多彩的社区环境,正是因为有这些诉求的存在,为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管理提供了内生动力,如何将该内生动力转化为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管理的实际行动,这就需要学校、学院、学生三方协同作用。

一学校协调统筹自管社区建设,完善顶层设计

要发挥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在社区管理的制度层面,就是建立健全各项社区管理制度,为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健全社区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明确责任和目标,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成立校级学生社区自我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学生处和后勤处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担任成员,校公寓中心和各学院负责社区工作的辅导员负责具体执行者。领导小组要发挥在大学生社区自我管理中的规划、监督、评估、激励、决策等作用,从而共同推进大学生社区建设。对全校大学生自管社区进行统一管理,校级学生社区自我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为制定、统筹规划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相关制度安排,一是从学校层面,完善大学生社区自我管理的保障机制,将大学生社区自我管理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中,与学校的总体发展相配合,如修订综合测评加分机制,鼓励学生参与自管社区建设;二是按照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将大学生自管社区建设纳入校财政总预算,给予财力保障;三是监督各个社区自我管理建设现状,重点检查各个社区在执行学校相关规定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枉过正,建立投诉和信访接待机制,了解大学生自管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大学生自管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实际问题和困难;四是严格大学生社区自我管理的考核激励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不可或缺三个要素,分别是制定实施目标、完善考评制度和落实激励机制,把社区自我管理纳入工作考评体系,把参与自我社区管理的个人在社区管理中的表现情况作为考核、评先表彰的重要内容,如给参与自管的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综合测评奖励等,调动参与学生自管社区建设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1]。

二各职能部门及院系积极参与,加强监督与指导

各管理职能部门及院系是大学生社区自我管理建设的规划、协调和发动者,是决定着自我管理社区建设能否成功运行的核心环节。在大学生自我管理社区建设过程中,职能部门和院系发动学生积极性,来参与自我管理社区建设,学生自我管理社区建设过程中,需统筹规划,合理设置自我管理社区的具体管理部门,如设置社区管理办公室、社区学生成长综合服务中心、院系社区服务工作站、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具体职能部门“四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框架。社区管理办公室主要有学校机关部处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组成,如学生处、后勤处、资产处、公寓管理中心等负责人和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等,主要负责协调学生自管社区建设过程中,校、院部门之间的关系,监督和接受自我管理社区建设过程中,接受学生在自我管理社区建设过程中的投诉和建议;社区学生成长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的定位是为社区生活顺利进行,提供各种服务,如成长服务中心设置安保服务点、心理援助服务站、宿舍报修服务站、遗失物招领服务点、宿舍水电充值点等,直接服务于学生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院系社区服务站,将学院影响力延伸至社区,如由服务站牵头邀请学生名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组建学术沙龙方便学术交流,为后进学生和优秀学生建立互助桥梁,成立学院学业互助中心,为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提供学习,为拟创新创业的同学,提供创新创业分享交流空间等,更重要是建立辅导员社区工作办公室,推动辅导员工作进社区,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联系紧密,有助于及时发掘和预防各种问题发生;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成立大学生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以学院楼栋为单位,形成“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学院分会—栋长—层长”等,类似“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设置系统性的培训和帮扶机制,提升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学生干部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从而为有效开展自我社区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能力和组织保障[2]。

三学生主动参与社区自我管理,培养主人翁意识

(一)平衡学生主动参社区管理与校现有社区管理关系的重要性

社区管理水平的高低,社区的管理者和居住者有着决定作用。具体来说,这两个主体一是学校社区管理工作人员,二是学生。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社区管理工作人员与入住学生的关系是对立的,属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这种管理模式,会导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对立,缺乏有效沟通与互动,从而导致社区管理水平下降。具体分析来看,当社区管理过程如果只有学校社区管理人员参与时,学校和学生对社区管理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及义务的监督管理就变得薄弱,部分社区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消极怠工、偷懒缺勤,使得社区管理的规章制度执行起来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这也会给学生带来学校管理松散的不良印象,长期以往,学生对学校社区管理人员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对其管理产生了抵触、厌烦等情绪,这样会使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更是全无。而这种负面情绪又会反过来影响学校社区管理人员积极性,可能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整个学生社区管理和建设水平下降。另外,学生作为大学生社区建设中的绝对主体,却很少享有参与社区建设的权利,这也导致部分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兴趣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积极性。例如,某些学校仍然按老旧的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对学生社区进行类似军事化管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但是学生依旧没有较大改观,从学生角度来说,因为学生既然不喜欢,又无力与学校社区管理层抗衡,只得选择消极被动地参与社区管理和建设,一旦校方管理出现松懈,社区管理质量立马就会下降,最终导致整个社区管理水平的下降[3]。

(二)“简政放权”给予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的权利

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建设大学生自管社区,这是近些年一些高校在探索的社区管理模式,约翰•S•布鲁贝克在其所著的《高等教育哲学》中写道:“明智的把权力进行分享,并不是把权力弱化,反而可以得到更多的成果。”大学生社区实现自我管理,是在一定意义上削弱学校对大学生社区的管控,但是这种削弱,只要有较好的顶层设计,把自管社区建设过程中,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那些可为,不可为,规定清楚,反而会使学生社区管理工作效率倍增,最终促使学校社区实现管理目标“宜居住、低成本、高效率、安全和谐稳定”。从“需求侧”角度来说,如果把学校内人数最多的学生作为日常管理者的一份子吸纳到学校日常管理的体系里来,一方面可以减轻管理负担,实现管理目标。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建设后,建立自管社区,这样学生由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学校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的对立关系,会伴宿学生的参与进来而改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立的减少,这样会直接减少管理成本。同时,学生参与社区管理,这样会节省学校在社区管理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为学校节省相关开支,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后,“需求侧”的诉求会及时被反馈,使管理者了解学生诉求,这样有利于提高社区建设管理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的服务平台,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上通过参与社区管理,锻炼管理服务能力,尤其是类似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等专业学生,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和平台。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后,安排特定岗位,该岗位明确职责要求,例如根据自管社区管理需要,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将党支部建在社区上,大学生党员本身就是学生中的优秀和积极分子,发挥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学生支部建在社区,有利于学生党员进行交流,服务和满足高校党建工作需求的同时,给大学生党员“设岗定责”,提升党员服务意识,大学生社区也是重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场所,在社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活动开展上,更贴近学生生活,达到如无细无声的效果。大学生在参与自管社区建设过程中,学生即可理解学校作为管理者的难处,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减少社区管理工作中的矛盾,提升学生社区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学校把社区管理权力在社区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合理分配,做好制衡和监督,这样也有助于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

(三)积极鼓励学生组织、社团参与自管社区委员会建设

社区学生组织是社区建设重要的基层组织,大学生在自主参与社区文化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组织进行交流、对话,推动形成大学生自己的协商机制和交流机制,形成一个理性、民主、平等、开放、多元的大学生交流平台,从而激发大学生社区的管理活力。探索社区党、团、学组织建设,发挥社区党支部的战斗堡全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团、学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权益的作用,促进同学之间在思想上互相启发、行为上互相监督、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增强学生党、团、学生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推动大学生自管社区建设顺利进行。大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具有管理方式的多样性、组织形式的自主性、群体目标的统一性、活动场地的固定性以及行为规范的自律性等特点,对学生社区主人翁意识的提高、服务意识的培养、实践育人的训练以及社区文化的塑造等具有重要作用,其在社区管理中的影响力也日益彰显。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能为广大学生塔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协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认识到社区是我家,爱家靠大家,乐于参与社区管理,爱上社区管理。同时,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也能为社区建设带来生机和活力,增强社区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变“一人服务千百人”为“千百人共管一个家”。总之,通过整体规划,努力把学生自管社区打造成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家园、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管理实习基地、校园文化建设场馆,形成管理理念先进、文化生活丰富、安全和谐稳定,富有创新活力的学生自管社区,从而不断增强学生自管社区的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刘鹤龄.论高校公寓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安徽大学,2013.

[2]钱波.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0.

[3]辛鹏.当代中国高校师生关系冲突的文化透视[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薛绍聪.大学主体间文化的缺失与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

作者:孙彦钊 蔡汇民 马强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