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立德树人下的宿舍长队伍建设思考

立德树人下的宿舍长队伍建设思考

【摘要】学生宿舍是大学生交流学习、沟通思想及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重地。发挥高校宿舍长效用,加强宿舍长队伍建设,提高精细化教育水平,有利于深入开展“立德树人”工程。本文通过总结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努力探究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宿舍长队伍建设途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精细化教育;宿舍长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学生宿舍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交流学习、沟通思想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重地,这就决定了高校宿舍独特功能与作用[2]。然而,近年来大学发生的很多问题,甚至恶性事件,有相当一部分起源于宿舍。我们在反思这些事件的同时,应该考虑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宿舍管理。笔者作为高校一线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学生宿舍长在宿舍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线学生干部,宿舍长是老师的情报员、学习的督促者、思想的引领者、生活的协调者、心灵的安抚者、安全的守卫者和氛围的营造者。因此,探究高校宿舍长队伍建设,培养高效、精干、有执行力的宿舍长队伍,对学生管理工作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管理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报告,探究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校宿舍长队伍建设思路。

一、背景案例

笔者所带班级学生入学后发生以下几件事,事件一:学生A因求职心切,相信淘宝刷单广告,因想赎回本金,向舍友借钱继续投入,导致被骗生活费的同时,还欠舍友和同学2000余元;事件二:因B同学每天6点定闹钟,影响同学休息,经同宿舍C同学多次劝告无效,导致大打出手,影响恶劣;事件三:资料收集工作中,总会因个别同学的不按时、不积极、不负责导致工作延后。有D学生回答理由是,班长、舍长没通知,没收到信息;事件四:笔者晚自习过后的宿舍走访发现,有些宿舍学生早起晚睡勤奋学习,舍长必然是好学之人。有些则整体沉迷游戏热闹非凡,舍长必然是游戏高手。总结学生宿舍问题,主要表现在:(1)信息传递不到位。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发送通知时,经常出现同学屏蔽群消息,宿舍长也未广而告之,互通信息,导致信息传达不通畅,事后抱怨老师和学生干部。(2)执行力差。辅导员向班长安排班级工作,在已确保班长明确要求向各宿舍长传达时,因宿舍长理会不清,重视不够,粗心大意,致使工作经常出现返工现象,同学频发抱怨意见。(3)氛围两极化。各宿舍要么集体好学勤奋,要么集体颓废堕落。(4)缺乏“润滑剂”。因学生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不同,导致宿舍出现不和谐,宿舍长没有及时疏通,矛盾误会积少成多,导致不好的结果。(5)应急手段欠缺。当学生在宿舍出现意外情况时,例如宿舍成员遭遇诈骗、突发疾病、肢体冲突、突发灾害,宿舍长未及时上报班干部和辅导员,未妥善处置,从而引发不良后果。上述四个事件和五个问题不同程度反映由于对宿舍长制度不重视,导致宿舍长未能成为主心骨和风向标,缺失责任与担当,在信息传达和制度落实上欠缺方法,素质发展不平衡,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没有形成依章管理和团结育人的合力。在事件一中,若宿舍长及时将信息汇报给辅导员,在老师的分析帮助下,相信会减少A同学的损失;在事件二中,若宿舍长能积极发挥协调者和守护者作用,在能力范围内处理好各方关系,或者向老师汇报情况,相信会小事化了;在事件三中,若宿舍长能强化责任意识、目标意识、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落实好横向沟通路径,做到寝室内点对点落实,相信同学会少些抱怨;在事件四中,优秀的宿舍长能用学习热情、处事方法和志向抱负潜移默化感染朝夕相处的同学,发挥思想引领和环境营造功能,久而久之形成良好宿舍氛围。为了实现学生精细化教育,提高学生管理精度、准度,我们应关注这支能够渗透到每一个学生小团体的队伍,从而加大对学生管理的覆盖面。然而,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作为辅导员,更多地关注班干部队伍建设,忽略了宿舍长队伍培养。大部分人对高校宿舍长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卫生的监督者和上级信息的传播者,宿舍长,仅仅是个头衔。在同学们的观念里,对宿舍长的认可度不高,大多由宿舍成员随意担任。在老师们眼里,宿舍长有时也得不到重视,召集骨干开会,很少邀请宿舍长参加。宿舍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育人重地和学校管理的最小单元,发挥好宿舍长的模范引领作用,对督促宿舍成员团结协作、互帮互助,进而实现班级积极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高校宿舍长队伍建设思路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先哲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趣和远大理想;其次,要追求事业成功和为国立功;最后要言传身教,立传立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种粮食是为了当年的生计;栽树是为了10年后的生活;而培养人才关乎家族的长远发展。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高校以立德树人为立身之本,要立好德,就是要多帮助、多引导、多批评;要树好人,就是要多培养、多磨炼、多践行。“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再优秀的人,也不能成为人才,更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立不好德,也许会将多年的教育辛劳付之东流。落实的要求和期望,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解决学生宿舍管理这个十分具体但又是普遍薄弱的问题做起。笔者认为从立德树人视域下思考,高校宿舍长队伍建设应加强以下几方面:(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日益激烈。学生有多种方式获取社会信息,但同时充斥大量未加过滤的不良内容。改革开放初期发生的许多矛盾问题,对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干扰和冲击,部分学生存在理想信念迷茫、道德观念失范、价值观扭曲等现象。宿舍云集各种思想,同时也是思想最活跃的地方,所以加强高校宿舍长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在提升管理能力的同时,积极传播正能量。(2)增强角色自信。提升宿舍长工作荣誉感和认可度。增强自我认同感,提升工作主观能动性。提高宿舍长自我认同感,体会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工作信念。(3)加强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健全者能实现内在与外在的平衡,能引导自己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并且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还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工作中。宿舍长作为老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作为思想和学习的引领者,健全的人格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效果。(4)加强落实型组织建设。提升宿舍长队伍落实能力,强化激励与维护,经常监督和总结,构建落实文化,实现文化育人,形成宿舍长队伍内在动力,提高执行效率。(5)增强团结协作意识。构建良好的宿舍长团队协作文化,实现班级和谐,校园和谐,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三、加强高校宿舍长队伍建设的途径

(一)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在宿舍里首先,思想上重视。无论是高校领导还是辅导员都应高度重视宿舍长的效用,把宿舍长制度提升至全校治理的层面。通过学校宣讲、辅导员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宿舍长和其他班干部一样,有评选个人荣誉、奖学金、发展推荐优先的资格。同时要加强宿舍长思想政治教育,强化育人意识与责任。引导宿舍长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思想。没有舍友的支持,无法开展工作,以宿舍集体的利益为中心,营造良好舍风,发挥思想引领作用,督促舍友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做称职舍长。

(二)构建落实型团队宿舍长管理制度下,宿舍长执行力是关键。首先,高标准定位。应该从完善学校治理、推动文明和谐校园建设的高度定位宿舍长,提升宿舍长荣誉感,发挥宿舍长在育人中的积极作用。其次,建立奖惩措施。明确宿舍长工作职责,建立宿舍长奖惩制度,通过定期任务落实情况考核,给予宿舍长和宿舍成员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对知情不报、故意隐瞒,或者虚报谎报者,给予批评,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的给予处分。

(三)搭建载体,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通过搭建活动载体,引导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发扬团队协作、奋进创新的精神。积极运用新媒体扩大活动影响力,传播榜样的故事。

四、结语

经过努力,目前宿舍长队伍建设成效主要有两点:1.通过加强宿舍长培训,广大同学认识到建设宿舍氛围的意义和重要性,提升了是与非、真与假的判断能力,懂得不擅自主张,及时和父母老师沟通。2.增强了宿舍长的责任意识,对事不关己的事情也能尽心落实,提升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班级工作的执行效率得到提升。学生管理没有万能的教材,更没有固定的模式,因为管理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测的动态过程。积极探索高校宿舍长队伍建设路径,调动宿舍长工作积极性,加强宿舍长素质培养,提升横向管理效率,有利于落实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帮助养成良好学习与生活习惯,有利于及时掌握宿舍思想动态,有利于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个立身之本,要求高校辅导员不断反思和总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追根溯源,积极探索,勇敢创新,在实践中践行精细化教育理念,针对每个学生的特质,进行个体管理和引导,运用辨证的思想对待大学生的问题,帮助每一位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董洪亮.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N].人民日报,2016-12-11(01).

[2]谢春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学生宿舍的研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J].大众科技,2019(09).

[3]吴伯志.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N].云南日报,2017-03-08(08).

作者:王之石 费超 单位:西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