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论文(10篇)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探究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计算随处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更是贯穿始终,它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可见,计算有着举足轻重的教学地位。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受他们计算兴趣、态度、意志和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兴趣

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学地位,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也关系到学生各项数学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计算不是很喜欢,也正是由于这种心理,直接影响了计算教学的实际效率。为了改善当前的计算教学状态,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总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在传统的计算教学中,多数都是“题海战”的模式,在学生的心里,计算就是无止境的做题,算完这一道,还有下一道等着,对于计算大多没有什么好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计算学习,才乐于学,乐于做。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也应当巧妙地设置一个相适合的情境,提高计算教学的趣味性。首先,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来设计并表现计算内容,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其次,创设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情境。“好动”是小学生的显著特点,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亲身动手,获得更广泛的经验;最后,创设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

2.游戏教学,激发兴趣爱玩是学生的天性,通过游戏的形式组织计算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计算效率。一方面可以设置比赛游戏。小孩子的好胜心比较强,喜欢争第一,也喜爱别人的夸奖。教师要巧妙利用学生这种心理组织计算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计算热情;另一方面可以设置“开火车”的游戏。在训练学生口算能力时,“开火车”的游戏形式会经常遇到。它练习面广、量多,而且具有趣味性。小学生的喜爱性和参与性都比较高,是非常适合的提高学生计算兴趣的途径之一。

3.引入故事,激发兴趣一讲起故事,学生都会瞪大眼睛,聚精会神,饶有兴趣的听着,注意力非常集中。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中外数学家的典型故事或者是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小故事等等来激发学生计算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计算效果。

二、培养学生坚强的计算意志

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计算的习惯,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天教学的内容,适量为学生增加一些口算的训练。如每天设置10到20道口算题让学生解答,每天坚持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既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此外,设置的计算题要难度适中。小学生都比较喜欢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难的,甚至是稍微复杂的计算。但是一味简单的计算,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停步不前,训练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通过多样的计算练习,如,巧算比赛、一题多解等等,培养学生的解题意志。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决定了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直接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在日常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认真看题,保证数字抄写的正确,这是保证计算效率的前提;认真思考,不要一拿到题就算,而应该先审题,先思考,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再动笔;认真计算,书写规整,尤其是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等,集中精力,条理清晰,不争不抢;认真检查,计算完之后认真验算、改错,确保计算的正确性。学生计算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统一办法,统一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总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观念,多动脑筋,大胆尝试,这样才能探索到更有实效性的教学办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成绩。参考文献:张思平.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智慧课堂,2013(4).

作者:齐跃飞 单位:江西上饶婺源紫阳第五小学

第二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方法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其中最为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莫过于计算,让学生学好计算,掌握计算的方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莫大的作用。原有的题海战术、大量的机械式运算已不再适用,广大教师应该研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轻松有效地掌握计算。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方法

计算是小学最基础的问题,小学生在接触数学的时候就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计算能力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计算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计算能力也是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之一。它不仅是数学的基础,也能促进我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虽然在教学中我们一再强调计算的重要性,但是学生在计算中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计算慢、正确率低。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探究出更为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探究与分析。

一、结合生活,应用计算于实际

都说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只有结合实际生活才能让枯燥的学习变得形象、具体。现在的教材中都有相应的情境图,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正确分析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选择所需的信息,得出正确的答案,熟知其中的算理,真正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件,通过投影仪播放一些动画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方便学生学习思考。

二、学会举一反三,多方位的思考

在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道题“妈妈带100元去商店买下列用品,图中有暖瓶、烧水壶、水杯,分别是28元、43元、24元,问妈妈带的钱够吗?”下边又画了几个学生讨论这道题,这些讨论的内容就是计算的思路和方法。有个小女孩说:“买暖瓶后剩余72元,买烧水壶后剩29元,所以买水杯够了”。这是利用连续减法的思路来运算的。还有一个男孩说:“买烧水壶和暖瓶共用去71元,还剩29元,所以买水杯够了。”这又是利用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虽然是一道简单的题目,但却能引发学生举一反三,多方位思考。学生从不同层面计算题目才能更深刻地掌握计算。

三、讲清算理,让学生遵从守则灵活应用

小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因此我们要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例如,在三年级课本中的应用题:一个图片中同学们要租船过河,一条船只能做4人,总共有24个人,需要租几条船。对还没学过乘、除法的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抽象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把它具象化,每条船可以坐4人,那么就让每4人站在一起,这样就方便得出问题的答案了。其实,分析问题的时候就要把计算的算理搞清楚,通过搞清楚算理学生会更快速地掌握计算法则。例如,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当中,我们来练习28×3,一般的算法是,3个8就是24需要进位,把24根小棒中的10根捆成一捆,使24根变成2捆零4根。再把60根小棒和24根合起来,使用学具进行演示。实际上是3×8=24,然后是20×3=60也就是60+24=84。在计算中我们把28分为20和8,分别和3相乘,然后相加,这样使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更为有效地解决问题。我们得出结论:同一个问题,搞清算理就可以运用更为简单的办法去解决,所以在计算中就要求学生理清算理、遵从守则从而更快更有效地计算。

四、培养良好习惯,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虽说要拒绝题海战术,但是相应的训练还是必不可少的,毕竟熟能生巧,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是素质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行为要求。计算教学本质上也是对学生的一种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大量的计算训练,让学生养成严格认真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量事实证明,很多学生因为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计算习惯,导致计算失误,最终影响其思维的发展。所以学生要经常练习,除了练习还要掌握一些固定的计算,这样在计算中就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五、培养数感

在计算中学生一定要具备数感,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数感更为重要,如一些乘除法表,20以内的加减法。另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积极地探索新的计算技巧方法,讲求创新,不论计算的方法如何,只要能得出正确的答案,那么这种方法就是好的、有效的。而获得这种技巧就需要数感。计算教学是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在计算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估计问题的结果,并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逐渐培养锻炼学生良好的数感,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通过有目的地计划、分步骤地训练才能形成。教师先要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计算不再惧怕,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计算,另外,在计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先从算理讲起,让学生从理解中找到方法,从方法中悟出规律,最终形成思维模式,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桂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3.

[2]徐媛.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符号教学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作者:刘秀荣 单位: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第五小学

第三篇: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

摘要: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的。计算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学生学习数学时最基本且最重要的能力。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学生的生活和将来的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本文中,笔者结合计算教学实践,阐述了怎样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计算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小学生;重要性

引言

数学是一门以数字为沟通语言的科目,学生在初次接触数学时也是从数字开始的,且数字计算是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的技能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会使以后的数学学习更加顺利,也为其他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说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能力,而老师要怎样使学生的计算率既高又准确,这便是教学中的难点。

一、引导学生意识到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计算学习的热情

计算兼具乏味和单调两种教学困境,所以必须激发小学生的计算热情。布卢姆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老师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放在首要位置。当然,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道路上,老师要具有足够的耐心。学生刚接触数学计算方面的问题,肯定会对其不感兴趣,进而出现课堂中注意力分散的现象,这时,老师不可以批评学生,而是要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特征,以感性教学为出发点,让学生们逐渐地、理性地认识到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在教学初期,老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在计算课堂中多组织一些实际操作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教学学具对计算学习有一个较为直接的认识。老师可以利用实物,如课本、粉笔、三角尺等工具,设计出一些有趣味的数学故事,让学生领会到加减乘除法的现实意义,进而使学生真正地意识到计算能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巨大作用。所以,在计算教学初期,老师需要从生活实际着手,激发学生计算的热情,进而使学生意识到计算能力在生活中的意义,这样学生便会逐渐喜欢上计算。鉴于此,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唯有将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和总结,进而自己得到结论才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真正发展起来。这正应验了郑毓信教授的那句话:“如果我们始终停留于实际操作层面,而未能很好地实现知识的‘内化’,就不可能发展任何真正的数学思维。”

二、透彻掌握算理,提高计算准确性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数学老师经常在学生还没有明白算理时,便盲目地进行计算训练和布置作业,导致学生计算时没有头绪,从而出现计算困难的现象。因此,老师必须让学生透彻地掌握算理,进而提升计算的信心。比如在《凑整》教学时,老师可以先设计这样的题目:89+53+11,19+49+51,102+29+98。老师要让学生先观察这三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点,怎么计算比较简单。问题提出后,学生便会积极地思考和反复地计算,之后便会发现:89+11,49+51,102+98加起来都是整百的规律,很快学生便从自己的计算中掌握了凑整的算理,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计算信心大增,同时也使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不断提高。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降低计算的错误率

在数学教学中,令老师困扰的因素之一便是学生的计算错误率高,即使是进行了反复的练习,还是没有太大的效果。且计算错误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将数字抄错了,如将9抄成了6、将1抄成7、将3抄成8等;有的学生将符号抄错了,如将除号抄成加号;还有的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由于粗心算错结果等。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应先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科目是一门非常严谨且细致的学科,不能以自己的粗心为借口对此问题不加以重视,要让学生自己对计算错误的点进行改正,只有这样树立正确的计算态度才可以逐渐降低计算错误率。学生没有审清楚题目就进行计算,是由于学生的总体感知能力较弱,更多的是只重视题目的表面现象,没有认真关注事物间的特点和内在联系。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计算习惯。当然,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老师要重视每一次训练,使之逐渐养成。在计算教学中,随着年级的增加会遇到更多的数学公式,且要学生运用这些公式去解决不同的问题,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计算练习时,老师要挑选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进行练习,量不用多,重要的是要精,还要要求学生在练习时必须集中精力认真去做,避免出现计算基本的错误。四、采用多元化的练习形式,加快运算的速度随着学习的发展,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会越来越丰富,计算题的综合性也会越来越强,计算的复杂度也会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计算大背景下,不仅要保证学生计算的正确性,还要确保计算的速度。而想要实现这一最高目标,必须依靠一定的训练。多元化的练习形式是有效提升计算能力的途径之一。老师必须从实际的学习阶段和情况出发,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常用的训练形式有随堂练习、课后练习、对比练习、针对练习和反思练习等。随堂练习是指完成每节课的讲解之后,老师可以适当地安排适量的随堂练习来进行巩固,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当然要注意的是随堂练习要以基础性为主。而课后练习要重视层次性,练习题的难度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布置的题目可以不同,还要遵循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计算能力。对比练习是指随着学生的学习广度的扩大,很多计算顺序会混淆,因此要及时地进行对比练习,进而使计算概念、顺序达到清晰化,让学生掌握其运算的规则,达到温故知新的程度。针对性练习是指重视差异性教学,尤其是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老师更要以学生为计算教学的主体,在进行练习时必须认真观察每个学生存在的不足,进而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以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反思练习是指要引导学生在每次计算完之后都进行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自行分析和反思,达到运算速率提升的效果。

结语

计算能力在学生的终生发展中都有很大的影响。老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对计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可以从大量的计算中寻找到计算的规律,进而深化对计算知识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的目的。同时,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再通过多元化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此外,老师不可以局限于一点点的计算成果,还要依据教学实践,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优化和创新,使学生在创新的教学形式之中,更善于学习和计算,使其朝着正确的计算道路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芹英.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26).

[2]张惠昀.彰显内涵算出趣味——如何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J].科普童话,2014(33).

[3]田立.提高小学中段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实践[J].新课程,2016(03).

作者:李峰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大埠中心小学

第四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设计

摘要:核心素养是近两年来被引进到教学领域中的一个新词汇。所谓的核心素养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时不再遵循传统的教学观念,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是开始逐渐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科目,也是重点科目,计算贯穿在数学教学的始终,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将从核心素养的基础出发,阐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设计方法,旨在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设计

数学是一门能够锻炼学生能力的学科,计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知识离不开计算的相关应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数学计算教学可以说是教学的核心和重点。核心素养是从整体出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观,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具体谈一谈在教学中该如何运用核心素养进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设计。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凸显核心素养价值

(一)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政策的新要求

数学核心素养明确提出是在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在这项课程标准中就当前的数学教学提出了10个核心素养,其中运算能力是最主要的一项素养。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深入,人们的教育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开始更多地将目光放在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方向上,寻求孩子的全面发展。所谓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不是单纯地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它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重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这种思想观点与当前新课改的教育政策不谋而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二)核心素养应体现在课堂学习中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在于课堂学习,小学生大部分较为贪玩,在课堂外,许多学生并未树立继续学习的意识。因此,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就十分重要了,课堂效率的高低决定了教师知识传输的多寡。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将核心素养的理念贯穿其中,真正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而不是让其变成一句口号,虚有其表,这样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引

计算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密不可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将其他数学知识都学好了,但是唯独计算没有学好,那么学生学习的其他知识,只能是无本之木,毫无用处。数学核心所反映的是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这两点是数学的精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掌握好了这两点,那么不管遇到了什么类型的计算题目,对于学生来说都不成为题。因此,数学计算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指引,通过核心素养将计算教学的思想和本质挖掘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设计

小学数学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的紧密,许多计算知识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见的困难,提升学生的各方面技能。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渗透核心素养理念,讲解数学知识的时候也并不是盲目的、毫无根据的。计算教学的设计需要有目标、有针对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更容易掌握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例如,在讲解《混合运算》这一节之前,教师运用核心素养讲解计算的方法和技巧的时候,就要学会有目标的教学,根据班上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教师的教学目标也要因人而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比如说,有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只要能够掌握简单的计算原理就可以了,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他们自主探究,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

三、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过程设计

万里长城的修建并非一日之功,同样的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和运用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时一点一滴的渗透。在教学时,教师运用核心素养必须设计好相应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比如说,在“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口算、笔算方法,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自主探究“笔算两、三位数的加减”计算方法,在探究数学方法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较快地掌握新的知识,同时也能加强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又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一些教学情景,在生活中学生常常会遇见物品分配不均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遇到这种问题该怎么处理,这样将生活中的情景运用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上,使数学计算的知识生活化,既可以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也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核心素养评价设计

传统的数学计算教学评价往往是以书面评价为主,以分数论英雄,学生的学习成绩好,计算没有失误,那么数学计算教学就是有效果的,反之,学生的学习成绩差,计算存在诸多问题,计算教学就是失败的。这种教学评价虽然有可取之处,但是在评价时,过于简单,而且它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容易将学生培养成学习的机器,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注重的是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计算教学方式相比,它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重理解、重思考。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的不同,运用核心素养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而不是仅凭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有的学生笔算能力差,但是估算能力强,教师就可以在平时多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笔算,提升他的综合能力。总之,核心素养虽然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但是数学核心素养反映的是数学本质与思想,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运用好了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了数学计算的本质,不仅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种教学理念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陈敏,吴宝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教学过程的维度[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4).

作者:柴秀鸿 阴小君 单位: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第一小学校山西省临汾市古县城镇小学

第五篇:提高小学数学计算准确率的策略探究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这是因为导致学生计算准确率较低的原因众多,并且计算准确率的低下,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增强受到严重阻碍。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转变小学生计算准确率低的现状,促进他们数学能力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需要运用有效的手段,发现影响小学生计算准确率低下的根源,并以此“对症下药”,培养他们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实现计算准确率的真正提高,并最终实现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影响小学生计算准确率的因素

尽管导致小学生计算准确率低的原因很多,但是笔者通过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观察发现,他们的计算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限制,他们往往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差,因此他们很容易被外界的突发事件干扰。比如,学生进行数学题的计算时,窗外的一声鸟叫,或者教师的一句“大家不要着急,审清题慢慢做”,都可能导致他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从而引起计算错误。2.小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往往比较模糊,因此对于精确度较高的内容会出现缺乏整体认知的状况。这往往会表现在马虎、粗心上,导致诸如把数字抄错、写错运算符号或者抄串行等问题,进而导致计算准确率无法得到提高。3.在一、二年级时,学生往往要集中学习四则运算的各种知识,然而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对于运算的方法很容易造成混淆或遗忘,进而使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题目,比如,在进行减法的竖式计算时因为忘记借位的知识而随意进行结果的回答,从而造成计算的错误。

二、提高小学数学计算准确率的策略

1.掌握计算方法

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首先应当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即加强对法则和算理的灵活运用。针对这一点,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法则和算理的理解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清楚、准确地掌握法则和算理基础上,继而进行具体方法的指导和相应的计算练习。例如,在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时,针对16×13这道题目,教师就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计算13个16相加和是几。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乘法算式进行计算求解,并且可以先计算出6个13是多少,再计算出10个13是多少,之后二者相加即得出答案。通过详细、透彻地讲解,可以让学生有效掌握四则运算的算理,为提高计算准确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养成良好习惯

只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才能使学生的计算准确率真正得到提高。正如上文所述,有的学生并非没有掌握计算法则和算理,仅仅因为注意力差、粗心大意,从而导致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很多“低级错误”。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树立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进而在主观意识上提高他们的计算准确率。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计算过程进行严格要求,让他们在计算之前认真审题,把每一个数字和运算符号都看清楚,确定计算方法,为正确计算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在计算的过程中,还应当把题目抄写清楚、竖式的各位必须对齐、准确运用计算方法,比如乘法口诀不能记错。如果学生已经养成上述计算习惯,就可以尝试接触和运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具体的简便计算方法本文不再赘述。实现了计算过程的习惯培养,教师还要树立学生的验算意识,从而为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提供必要的保障。当然,教师还应当要求学生在验算的过程中和计算一样细心、认真,防止发生计算正确,验算错误,导致“做对了、改错了”的尴尬现象的发生。

3.多种形式训练

学习数学计算,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一般而言,教师可以在早读或上课初的两分钟进行卡片口算、限时口算的练习,也可以不定时进行计算的随堂测验,从而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当然,亘古不变的训练方法难免会造成学生的厌倦,反而会导致学生的计算兴趣下降,对计算产生厌倦和反感的情绪。针对这一点,教师应当通过多种手段实现训练形式的多样化,比如通过计算对抗赛、计算接龙等方式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进行训练;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小游戏进行计算的训练,也可以穿插讲述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计算中的经典故事、名人轶事,比如“棋盘麦粒问题”“高斯的课堂计算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而实现学生计算准确率的提高。总之,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找出导致学生计算准确率低下的根源,并通过科学、有效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实现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莉.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5(Z2).

[2]严厚泉.有效提高小学生计算准确率的对策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2).

[3]胥若男.浅析小学生数学计算准确率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6).

作者:陈爱生 单位:重庆市云阳县江口镇江口小学

第六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数学科目是小学阶段学生所学科目中的重点,计算教学不仅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而且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提出,锻炼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优化了教学质量。本文在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展开了具体探究。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分析

前言

近年来,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受到了数学老师以及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老师和家长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越来越重视。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能够提高小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并且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但目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在实践中存在些许问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由此可见,有必要在新课标下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践和思考展开具体分析。

1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数学教师的自身能力较低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依靠数学老师的引导,数学老师只有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在计算教学中游刃有余。但是,目前数学教师的知识储备匮乏、专业素养不强、自身能力较低,进而导致学生对计算教学产生了抵触的学习心理,进而计算教学的学习效果不明显[1]。

1.2教师不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至关重要,学生只有具备独立思考意识,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学习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进而降低对数学老师的依赖,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但是数学老师在计算教学中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老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教师自身为教学中心,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1.3教师不重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

小学生要想提高数学计算能力,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并且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但是小学数学老师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计算问题的解决往往只是套用方法,不注重方法的具体应用。小学生在这种计算教学方式的影响下,限制了自身的创新意识、降低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2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具体分析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是对传统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创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能够满足当代学生的发展需要,并为学生提供思考空间,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2]。

2.1计算教学实际化

在传统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影响下,数学老师的主体地位突出,小学生只能在老师的绝对主导下进行知识学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注重教学实际化,学生在对数学问题的观察阶段、分析阶段以及解决阶段都有足够的思考空间,进而提高了数学计算的准确率,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例如,数学老师提出这样一道数学问题,即:三只小猴子来到一片果园,面对27个新鲜的桃子,小猴们该怎平均分配呢?首先数学老师将班级内的同学平均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小组同学针对老师提出的平均分桃问题展开组内讨论,此时数学老师给予小组的讨论时间要充分,并且各个小组的讨论时间相同,最后在各个小组经过实际化的数学计算后,由各组组长进行最后的答案公布和解答陈述。

2.2计算教学运用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数学计算,是为了利用数学计算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数学老师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计算教学的运用能力,使小学生通过实际的数学计算,产生对计算教学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配合数学老师开展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工作。例如,小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以及乘法运算法则之后,能够自行解决实际生活当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小学数学老师拿出50元班费让学生去买五条毛巾,商店里的毛巾八元一条,学生通过乘法口诀,很快算出了四条毛巾的价格,即:5×8=40。然后学生在掌握混合运算法则之后,将剩下10元钱的钱如数归还给了老师。计算数学运用化,不仅加强了小学生对所学数学计算知识的掌握,而且提高了小学生灵活运用数学计算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进而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实现了数学的教学价值。

2.3计算教学技巧化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不能追求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点滴积累,在计算的过程中加强严谨性并且利用技巧化,进而在保证数学计算准确率的前提下,加快数学计算的速度。技巧化的计算教学,能够发散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缩短小学生的做题时间,进而提高数学习题的计算效率。例如,小学生在计算3333×9999时,数学老师可以采用技巧性的数学计算,即将原式转化为3333×(10000-1)。进而学生能够大大的提高做题效率。计算教学技巧化,能够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形成规范的运算思维,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3]。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数学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通过数学计算教学,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辨能力,激发小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学习热情,促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爱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5:88.

[2]李平.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3:70.

[3]张瑞兰.浅议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才智,2012,19:112.

作者:关君 单位:岫岩县偏岭镇细玉沟小学

第七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这一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转变,特别是教学方式方法上的单一与僵化需要摒弃。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僵化,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等具体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结合教学实际对于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能力提出系列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引言:

时下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的相关问题屡被提及,提升小学生实际数学计算能力也成为了数学教学中的基础性目标之一。多数教学专家与学者均认为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得到具体解决以便教学质量的迅速提升。在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也成为了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

1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概述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而计算能力培养与提升也是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伴随着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小学数学计算知识学习与教学的难度也随之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开展的好坏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基础牢固与否,而这也将间接作用到小学生在后续数学知识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无论数学知识怎样变化,计算能力依然是小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时的基础能力,而计算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小学数学教学同步调整与改变,贴合学生实际进行小学计算教学更成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方向。

2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模式僵化: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学模式僵化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且对于教学质量提升产生了直接影响。数学教学本身趣味性较低且极为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在模式上的僵化无疑加剧了这一问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地进行知识讲授与灌输,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导致很多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都难以得到解决,日积月累下不仅学生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会受到制约。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上的僵化更容易导致教师丧失教学研究与创新的积极性,这实际上也成为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原因之一。

2.2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与生活实际相互脱离: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也存在着与教学与生活实际相互脱离这一具体问题,数学本身是来源于生活并最终应用到生活问题解决的一门知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这种与生活实际相互脱离的教学形式实际上割裂了数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也极容易导致学生对于数学计算相关知识存在认识不全等问题产生。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往往会以书本及习题为中心,书本知识及习题知识往往与学生实际生活环境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一教学中心选择上的单一也使得数学计算教学本身与学生及生活实际处于相互割裂的状态之下,教学质量自然难以迅速提升。

2.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忽视了计算思维培养: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对于小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忽视也是教学问题体现之一。良好的数学思维是小学生学习数学计算知识与其它知识的有效保障,过分强调对于计算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对于计算思维的培养也是应试教育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出现的普遍现象。计算思维的缺失使得学生在计算复杂程度较高的数学习题时容易无法从容应对,也使得教师后续教学活动开展的进度及效率大受影响。而计算思维无法形成或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也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3解决小学数学教学问题的相关对策

3.1创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僵化需要通过创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法这一方式予以解决。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考虑将微课与小组合作学习等创新教学方法引入到教学实践之中。例如,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时,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四则运算的知识进行集中讲解并对于四则运算的原则与优先级等重点知识告知给学生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计算知识的记忆程度。在习题解答与讲解上可以依托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通过分组讨论,分组解答,互相交流也能够较好的达成知识讲授且课堂环境活跃程度的增加也有利于教学水平提升。

3.2注重生活化教学程度增加: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需要持续性增加教学活动本身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增强,鼓励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应用才能更好的辅助于教学活动开展。在新知识讲授时,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探寻出知识点与学生实际生活间的联系并通过生活小故事来引出新知识从而开展教学活动。此外,教师也可以考虑布置一定数量的生活化数学课后习题,使得学生能够在进行课后实践时对于数学计算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与运用。

3.3引入图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漠视也需要引入新式教学方法来予以针对性解决。计算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种,而小学数学计算知识实际上可以通过一定图表更好的体现出来,数形结合模式下学生也能够对于计算知识本身有更为清晰的了解。例如,在进行乘法计算时,教师可以考虑通过作图等形式将乘数,被乘数与结构进行图表反应,并依据图表进行知识讲解。引入图表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也可以考虑在章节性内容学习完毕后进行知识结构图绘画,通过这一方式也能够较好的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整合能力,从而使得其计算思维养成更为顺利。在图表应用上结合计算机进行动态展示也能够使得图表本身的教学价值与应用作用更为充分的发挥出来。

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实际教学的引导者需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发挥出积极作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系列问题需要引起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及时调整自身教育教学方法予以针对性解决。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善于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予以更好的指导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平.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3):70-70.

[2]余夕凯,刘娟娟.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与思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27(1):55-58.

[3]兰社云,王建锋,孟红玲.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09(1):28-29.

作者:包玉玲 单位:新泰市新汶实验学校

第八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摘要: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数与计算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学习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重对“计算教学”相关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掌握。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了计算机教学的方法,部分教师认为计算机属于机械方面的操作,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只需要输入公式便能得到相应的计算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产生对教学策略的忽视,形成小学数学教学“高投资低效能”的结果,学生对数学题目的计算速度较慢,且准确度也不高,小学生整体数学计算效率低下。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数学策略的探索,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一、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生疏,从而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不理解,小学生整体数学计算能力较为低下。这样的教学方式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违背,不利于小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理解。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教学,改变以往生疏的教学方式,采用学生较为熟悉的方法进行数学计算教学,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整体教学能力。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工具,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获得数学计算方法,从而提升小学生整体数学计算能力。此外教师可以采用归纳计算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而不断提升数学能力。然而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长期的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数学题目,在乘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小数点的转换,两个相乘的因素同时扩大倍数,去掉小数点,然后所获得的结果再去掉所扩大倍数的乘积即可。此外,针对不同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指导,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加强对学生的题目联系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很容易理解,在不断归纳总结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数学计算的方法,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整体数学计算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估算训练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估算的计算方法运用得较多,然而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精确计算的教学,使学生在估算能力上非常薄弱,造成小学数学教学缺乏实践性。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估算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估算的习惯,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估算技能。教师在进行估算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估算结果,可以引导学生再进行精细的计算,检验估算的数字与实际数值之间存在的差距,在此过程中不但能够提升小学生的估算能力,还能检验学生的精细计算技能,从而提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此外,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对自身的计算方法与同学进行讨论,相互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错题分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实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不断地检验,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对诸多的题目进行计算,在整个计算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学生身心都处于发展的阶段,在课堂中,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在课后很容易遗忘。例如,在数学计算过程中经常涉及加减法计算,学生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多加少减的现象,或者是在计算的过程中某些数字忘了书写,从而造成计算中的错误。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小学生错题的集中分析,掌握小学生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常见的错误,从而针对这些错误总结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将方法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数学计算的过程中避免出现错误。此外,教师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规范小学生的计算书写形式,避免学生由于书写潦草而出现答案上的错误,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综上所述,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首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减少学生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此外,针对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经常出现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增强小学生对数学的计算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率,从而促进小学生整体数学成绩的提升,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戴阳.试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数学教学,2012(15).

[2]武清芳.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教育在线,2013(10).

作者:祁艳艳 单位:赣州市于都县实验小学

第九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析

摘要: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接触计算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却与日剧下,计算准确性低,计算速度慢,对计算的兴趣不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结合多年计算教学的经验,从以下几方面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因地制宜;开放教学

一、算理与算法紧密结合

很多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得不够牢靠,归根结底是因为缺少对计算算理的透彻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对于初入学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但形象记忆能力却非常好。通过摆小棒、分实物等方法,学生通过形象化的记忆方式,能够有效将算理与算法相结合,从形象思维入手,抽象出具体算法。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不断深化,计算繁复性较高,如果没有足够的算理做支撑,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就会浮于表面,无法从实质上掌握计算的技巧。

二、注重情境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单纯的计算教学是枯燥的,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它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符合儿童“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的数学学习特点。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情景教学法已越来越多地被引入数学学习中来,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方法的引入终究都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能让手段超越了限制,影响课堂效果。课堂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避免以下做法。1.重形式,轻本质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情景教学所带来的便利,他们愿意利用情景教学法丰富课堂表象,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为了表现情境的精彩性而淡化了学生对算理、算法的理解掌握,让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了轨道。2.情境引入缺乏连贯性不少数学教师都喜欢在授课伊始时引入情境,因为情境的引入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但在接下来的新授和巩固过程中,又将之前设置的情境弃之不顾,让一节本该由情境穿插成线的数学课像断了线的珠子四散飞离。借由这一现象,我们不难看出,这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情境教学的初衷。3.情境运用不符合学生实际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情境的选择至关重要,所选情境一定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对城市的学生和乡村的学生,要充分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别和环境因素对他们的影响,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考虑他们的智力发展和身心特点的不同等。

三、重组教材,因地制宜

课堂教学是灵动的,而教材却是静态的。这就要求作为教材展现者教师要不断地开发、重组教材,以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更大程度上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越来越少地涉及概念式文字的出现,不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视了这一变化,这就背离了编者的初衷,书中不加以归纳概括,并不代表就不需要学生去理解吸收。相反,编者正是出于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尊重,才没有对文字或公式性的要点加以阐述。同样一本教材,在不同的教者手里应该演变出不同的版本,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以生活经验为依托,能将教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四、开放教学,体现思维多样化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不只适用在阅读教学中,在计算教学中它也同样适用。学生中间经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现今,作为执教者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打破这一怪圈。面对同一个题型,学生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师要对学生的正确方法加以肯定,之后再进行算法的优化,这样一来,学生既获得了成功的学习体验,又明确了最优算法。当然,有时教师不必强调或规定学生必须用哪种方法来进行计算。总之,在计算教学这条看似崎岖的路上,作为执教者的我们还有许多待探索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计算错误困扰着一些学生,我们习惯于把计算错误归咎为“粗心马虎”,其实不然,孩子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

参考文献:

[1]金如.问题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0(S1).

[2]李基法.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的探索[J].教育艺术,2010(1).

作者:李东静 单位: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小学部

第十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前提,在数学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学教学把计算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计算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解题速度,提高解题正确率,也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本文论述了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因素,总结了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数学;计算能力;教学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开阔离不开计算能力的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是学生以后提高数学水平的基础,高水平的计算能力能帮助学生解决更加复杂和高级的问题。小学生处于的学习数学的阶段是一个开端,其数学计算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应通过教学模式、方法等的改进来帮助学生培养数学计算能力。

一、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因素

(一)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

根据调查,学生不能快速提高数学计算能力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固化的思维模式的阻碍。小学生思维和视野不够开阔,考虑问题只从单一角度去看待,无法找出多种解决办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计算的复杂程度,降低了计算的效率,由于公式无法简化,错误率也有所上升。目前小学生普遍具有定向的思维,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学生的计算。例如,在小学数学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如“5+8÷2”中,部分学生容易从左向右解答,忽略了除法优先的原则,从而导致了错误的计算。

(二)基础不牢固

计算能力的提高还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法则,具备基本运算的心算能力。目前,部分中小学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不注重对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不能熟练应用基本的计算法则,或者记错了基本的计算法则,导致数学计算能力偏低,解题正确率偏低。

(三)学生对计算能力的不重视

部分学生具有错误的认识,解题关注思路却不注重实际的计算过程,平时的解题过程中在计算能力培养上花费的时间少。此外,部分学生仅靠计算器、手机等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减少了计算的练习。学生只注重最后的结果,对于计算的过程不够重视。

二、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水平的策略

目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很好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因此,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从教学模式着手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对数学计算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实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帮助学生进行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提高学生的计算技巧

计算技巧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授学生计算技巧。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增加计算技巧的内容,帮助学生降低计算的复杂度。另一方面,教师在教授了学生计算技巧之后,还要在平时的计算小练习中引导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技巧进行计算。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技巧的熟练度,增强学生对数学技巧的理解程度,甚至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解题的能力,发现新的解题方法。此外,教师还应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小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经验的交流与分享。教师可以安排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题目,然后划分小组,让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发现自己思维的局限性,从而尝试发现解题思路。小组学习的重要性不在于其可以依靠大家的力量解答更高难度的题目,其重要性在于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的互相交流和学习,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小组成员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掌握的计算技巧,其他人就可以学习自己没有掌握的计算技巧,从而提高了数学计算能力。

(二)重视学生的基础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前提。数学的各种能力并不是独立不相关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应具有培养数学计算能力就应该要求学生掌握全面的基础知识,开阔自己的思维,掌握一定的计算技巧。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重视基础知识的意识,强调基础知识的内容,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具有坚实的基础,才不会再计算过程中出现计算法则的错误应用、口算的错误等基础性失误,才能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只有对数学概念和定理的清楚认知和记忆才能在解题的过程中读懂题目的意思,清晰解题思路。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基础掌握能力的监督。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水平,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来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三)用生活化情境来转换学生的观念

教师要改变学生定向的思维能力就要化抽象为现实,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来转变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提高计算能力的必要性。例如,教师可以假设这样一个生活化的场景:“某同学和妈妈去游乐场,成人票50元一张,儿童25元一张,还买了一些饮料一共10元,请计算一共需要计算多少元?”这个情景对于学生来说是熟悉的,因此问题能帮助学生意识到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注重对计算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在自己的教学计划中适当增加一些生活化情境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总结

虽然学生现在可以利用一些电子仪器来进行计算,但是数学计算能力仍然是衡量一个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数学计算在数学教学中仍是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师应不断改进自己的教授方法,帮助学生切实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教师需要在平时的交流中总结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希望本文的总结与论述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康春玲.试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5):170-170.

[2]宋菲菲.试论如何搞好小学数学计算教学[J].未来英才,2014,(11):223-223.

[3]郁海燕.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计算教学[J].成才之路,2015,(20):79-79.

作者:陈春阳 单位:盐城市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