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探析(4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探析(4篇)

第一篇: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进策略

摘要:在当下自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结合自媒体的内涵与特点,充分认识自媒体对传统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权威性、理论性、一元性的挑战。通过抢占自媒体网络阵地、加强自媒体师资建设、建立舆情监管体系等途径,突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进策略

近年来,自媒体发展迅速对传统模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面临挑战和机遇,如何贯彻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指导思想和“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的总体要求,是新时期进一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自媒体的内涵与特点

“自媒体”(WeMedia)又称“个人媒体”,这一概念源自美国著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于2002年对其“新闻媒体3.0”概念的进一步说明[1]。他认为自媒体是继传统媒体、新媒体之后出现的第三代新闻媒体。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了一份有关自媒体的研究报告,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在这份报告中首次对自媒体进行了定义,即“自媒体是个人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其中数字科技是个人用来所见、所闻、所想事件的载体,即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论坛、贴吧、微信等网络社区。以微信为例,企鹅智酷在2016年3月的《微信数据化报告》显示,微信的用户数量达到6.97亿,其中94%的用户每天登录微信,61%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每天超过30次的重度用户占36%。与前两代新闻媒体相比,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得益于它显著的特点。

(一)自媒体具有普泛化的特点

自媒体作为一种开放性媒体,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参与新闻和传播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地参与信息交流的全过程,著名新闻传播学者喻国明将此形象的描述为“全民DIY”。由于这种虚拟公共对话平台对普通民众实现了零门槛的进入权利和零限制的使用权利,自媒体正以超出想象的速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普通民众彰显个性、表现自我、成就个体价值的重要载体。自媒体的普泛化特点转变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根本格局,淡化了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众的界限。传统的“点对面”传播方式不再流行,播客式的自媒体给予了所有参与信息传播的人同等的话语权力,使得人们表现自我声音的情感越来越迫切,并随着自媒体普泛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而变得更加强烈。

(二)自媒体具有便捷化的特点

自媒体迅速崛起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强大的互动功能和便捷性特点。不受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制约,自媒体信息制作、、传播的高效性大大增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的经营自己的“媒体”,极大地满足了自媒体参与者表达观点和情感的心理诉求。基于便捷化的特点,自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习惯和交流方式。自媒体与普通民众呈零距离状态,一方面,自媒体平台可以即时性的将信息传递给所有参与者;另一方面,参与者也可以十分便捷地发表观点,赞同、反对、发表新的看法,或者不带任何评价地进行转发,即时性的对信息传播产生重大影响。

(三)自媒体具有简单化的特点

当前,自媒体成为时效性最强的媒体已是不争的事实[2]。一方面,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平台的约束因素较少。内容可长可短,质量可高可低,速度可快可慢,范围可大可小,因此信息传播的周期更短,效率更高。另一方面,少了以上方面约束因素,媒体运作无疑变得更加简单,融合人群更加广泛,使参与者每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媒体”。此外,自媒体的信息题材也十分特别,没有特定的主题,对参与者而言,个体感受就是信息的价值所在。这种泛主题化,或是类似于随笔的题材形式使得自媒体信息的制作非常简单,参与者无需考虑信息受众的感受,只要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东西都可以制作成信息进行和分享。基于这种简单化的特点,一些自媒体信息因此而个性十足、生动有趣,深受受众好评。

(四)自媒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从目前自媒体平台用户情况来看,各个年龄阶段、教育层次、社会阶层的人群都是自媒体平台的运用者,这种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自媒体传播内容的复杂性。不同人群的价值观念在自媒体平台中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了内容丰富而又复杂的自媒体海量信息源,使得自媒体多元化的特点日益突显。从信息传播内容来看,自媒体克服了传统媒体只能通过文字、图面等平面手段展示信息的矛盾,也体现了自媒体在传播内容上的多元化特点。借助自媒体平台,集文字、图片、声音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传播越来越流行。这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因其生动性而备受欢迎,增强了自媒体信息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媒体信息广度。

二、自媒体对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自媒体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娱乐化、庸俗化倾向,自媒体虚拟的世界和海量的信息必然存在许多难以判别的价值取向,[3]给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带来了挑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冲击。

(一)自媒体信息话语结构的分散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权威性形成了挑战

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意识形态的传播相应具有严肃和权威的特点。但在自媒体时代,相比与理论化、严肃化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快餐化、娱乐化的非主流意识形态更加容易受到人们的追捧。这一现象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真正成型的高校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自媒体以更高的自由度扩展了公共话语空间,使意识形态传播的话语权力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话语权的普泛化显然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形成冲击,在无序的话语权力结构下,非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何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自媒体信息传播风格的叙事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性形成了挑战

意识形态是一种价值观体系,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尽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中,结合当前大学生的时代特点,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中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形式,但本质上不可能抛弃意识形态的理论本源。在自媒体环境下,其便捷化的信息传播特征使得信息传递速度不断加大,但也使得信息传播的风格发生了变化,叙事性的内容越来越常见。一方面,这种比较接地气的叙事性风格增强了信息本身的吸引力,使信息传递更具活力;另一方面,当叙事性风格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形式的时候,理论性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的吸引力则相应在下降。如何有效化解叙事性与理论性之间的矛盾,使两者有机结合,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创新,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难题。

(三)自媒体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元性形成了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是通过理论引领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大学生形成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这一工作过程具有自上而下的特点,即信息传播渠道的一元性特征。但在自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丰富,大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接触到各种信息。信息爆炸打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传播路径。自媒体作为一个开放的舆论平台,各种价值观念的信息铺天盖地、鱼龙混杂,使大学生失去了明辨是非的思考力和判断力。今天面临着相对主义、多元主义、碎片化占着主导地位的一个精神氛围[4],不同思想观念在自媒体平台下激烈碰撞,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形成了冲击。如何在自媒体的多元化信息传播渠道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考验。

三、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进举措

尽管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了诸多挑战,但自媒体在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率越来越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清形势,在看到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自媒体具有和呈现的时代气息、世界眼光、家国情怀、学生情怀,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拓展提供了契机。[5]面对挑战与机遇,只有合理的利用好自媒体,改进和创新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才能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一)抢占自媒体网络阵地,突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1.树立堵不如疏的观念,正确认识自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排斥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而是反对失序状态下的多样化。意识形态的传播应该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之上,失序的多样化传播只会引起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的混乱,对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自媒体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不能因为自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各种弊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冲击而视自媒体为洪水猛兽,应该认清自媒体发展的趋势,因势利导,探索构建信息传播的新秩序。2.坚持正面引导的观念,合理利用自媒体。在文艺工作会议上曾经指出“一首歌曲、一部电影,实际上就是一场政治课”,“作为宣传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亦是如此,主流意识形态不去占领自媒体领域,非主流意识形态就会在大学生群体中形成影响力。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必须重视自媒体平台作用的发挥。事实上,自媒体的开放性使信息传播更加便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的这一特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抢占自媒体宣传阵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自媒体平台中流行起来,使高校大学生通过自媒体平台能够更好地接受主流文化的熏陶。

(二)加强自媒体师资建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1.加强辅导员的媒体素养培养。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媒体意识,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自觉运用并充分发挥自媒体思想教育功能的必然要求。[6]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随着自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广泛,高校应当重视辅导员队伍自媒体素养的提升。一是要进一步增强辅导员队伍的政治敏锐性,确保辅导员队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能够引导大学生对自媒体平台的海量信息进行正确理解和传播,立场鲜明。二是要进一步增强辅导员队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把握,提高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借助自媒体平台发挥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作用。三是要进一步增强辅导员队伍对自媒体平台的运用能力,利用重大节庆日等时间节点,在各类自媒体平台上推送相关内容,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辅导员要成为学生圈子中的“领头羊”。当前,一些有关自我炒作、造谣传谣、炫富仇富等方面的不良言论和错误观念借助自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对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负面影响。要消除这些影响,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当努力成为学生圈子中的“领头羊”,通过自媒体平台互动,使学生对自己产生信赖感。这种关系一旦形成,辅导员可以充分发挥个人影响力,使自己的信息能在学生圈子中进行线上线下的互动和交流,带动学生圈子正能量舆论场的形成。3.结合自媒体平台特点,树立先进典型。典型人物的示范效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但传统模式下的典型人物宣传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必须转变观念,借助自媒体平台进行创新。从内容上来看,辅导员队伍在开展典型人物宣传时应当根据自媒体平台特点,突出引领性、可读性和启发性,使典型人物事迹更加贴近普通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形式上来看,在传统的图文宣传和专题报告等形式下,辅导员队伍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邀请典型人物与大学生进行网络互动,用大学生喜爱的方式与典型人物进行交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三)建立舆情监管体系,构筑自媒体网络信息安全防线

1.成立网络舆情监督专门机构。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体系,首先是成立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专门机构,形成由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学工部、网络信息化中心等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网络舆情监督工作组织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信息传播监测,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通过自媒体平台接收和信息的主要类型;二是加强相关信息的汇总和分析,特别是能够对突发性的舆论事件进行预判和对舆论事件可能的影响范围进行预测;三是加强对舆论事件或敏感话题传播情况的动态跟踪,确保自媒体平台上的各类信息在可控范围内进行传播。2.完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首先,高校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按照危机处理24小时黄金时段法则,高校在发现网络舆情事件时,应立即展开调查,弄清事实,力争在24小时内向学生公布调查结果,防止网络舆情事件的进一步扩散。其次,高校应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加强与各类自媒体平台的密切联系,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运用各类自媒体平台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及时消除负面影响。第三,高校应建立合作联动机制。当出现重大网络舆情事件时,仅凭高校自身的力量或许难以解决问题,需要争取地方宣传部门的支持,甚至需要借助司法力量的介入,共同做好舆情应对。3.突出思想教育教育工作主导作用。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过程中,高校应当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作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有意识、有方法地通过自媒体平台鼓励学生在一些比较理性的网络环境中参与相关事件或敏感话题的讨论,让学生在情感宣泄中逐渐回归理智。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在这一过程中应当以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高校要在自媒体平台中行使话语主导权,而应是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表达权,在平等对话中寻找相容点,消除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从全局角度来把握自媒体平台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杨珮.微信自媒体营销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9):134-136.

[2]周晓红.自媒体时代: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J].新闻界,2011(4):20-22.

[3]袁雅莎.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125-128.

[4]许萍.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及其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80-83.

[5]李文辉,李生,苏碧芳.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路径创新[J].当代职业教育,2017(3):83-89.

[6]杨剑钊,许一飞.论自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及优化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4):86-91.

作者:王晓峰 刘晓军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第二篇:我国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摘要:探析了精神动力;用辩证发展的观点阐述了精神动力在我国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深入开发精神动力的举措。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精神动力在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人类从事实践活动的主要推力。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社会实践活动的愈发丰富,人的精神动力这一课题重要性越发凸显。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1]。坚持问题导向,对精神动力进行多视角深层次的科学研究,揭开精神动力的神秘面纱,把握精神动力的根本特质和内在规律,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更是值得关注的重大实践问题。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那么,如何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从事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的精神动力支持呢?以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论为背景,研讨强大精神动力的推动作用,契合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折射出精神动力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精神动力探析

古往今来,横贯中西,精神动力作为激励个人成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源源动力,备受古今中外学者关注和推崇。所谓精神动力,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为价值追求,由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共同激发产生,对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具有隐性、重要的影响,并最终实现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系统研究我国古代和西方国家关于精神动力的内涵外延、本质特点及其丰富发展,批判地继承和借鉴其理论精华,对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的指导地位,有效促进我国时下关于精神动力理论研究,精准发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夯实了坚实的学理基础。中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对人的精神动力的研究及取得的累累硕果,就是深沉厚重的民族文化所涵养出的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概括而言,中国古代关于精神动力的研究集中在尊德、贵仁、重义、尚志、守诚等方面,将德、仁、义、志、诚等因素归结为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尊德就是尊德重道,老子强调道为先,认为天道与人道并重,凌驾于万物之上,因为人具有秉承天意的伦理道德。贵仁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主张仁人志士能够做到杀身取仁,把仁看的比生命还要重要;孟子坚持仁者爱人的价值观,更是高度凝练了贵仁的本质。重义是中国古代精神动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作出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舍鱼而取熊掌者的价值判断,当生与义产生冲突时,要舍生而取义,主张义重于利的义利观。尚志是意志磨练和目标激励的内在结合,表现为理想追求和价值目标的统一,墨子认为人只有意志超强才能智达天下,远大的志向要凭借坚毅的品性,才能铸炼出强大的精神动力。守诚是规范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道德原则之一,荀子强调诚信如神明,将诚实守信上升到信仰的境界。精神动力问题是全人类共同关心和必须面临的普遍问题,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也对精神动力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主要有心灵动力论、神学动力论、人本主义论、行为科学论等。心灵动力论主张灵魂和心灵的动力作用,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认为,“在人身上最有力的部分是灵魂,灵魂可善可恶。人有了好的灵魂便是幸福的,他们从不休止,他们的生命是一个永恒的变化”[3]。神学动力论认为上帝是世上万物变化发展的力量之源,如奥古斯丁认为上帝“行而不息,晏然常寂,总持万机,而一无所需……”[4]人本主义论将精神动力从神性唤回到人性本身,费尔巴哈指出:“无限的属神的本质,就是人的精神本质;但是,这个精神本质被从人里面分离出来,被表象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者。”[5]行为科学论特别重视精神因素对人的行为影响研究,是西方国家关于精神动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典型的观点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旨在揭示人的行为内在动力构成。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论借鉴吸收了以往精神动力思想中科学合理的成分,并加以丰富发展。首先,劳动自主性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指出:“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6],这就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其次,精神需求性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论的内在驱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如果说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7],动物只有物质需要而无精神需求,人却因物质需要的满足催生精神需求,并进而产生新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8]。再次,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论的实践载体。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9],深刻阐述了人的主体地位。最后,精神转化性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论的终极目的。列宁指出,“关于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这个思想是深刻的:对于历史很重要”[10],认为精神力量可以催生物质力量,精神能够转化为物质,这就为精神力量走向物质力量铺平了道路。可见,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论以劳动自主性为出发点,自主劳动产生精神和物质需求,需求满足的主体是人本身,人又将精神动力转化为物质力量,最终实现了精神动力理论和社会实践的高度统一。

二、精神动力功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高瞻远瞩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唯物辩证法认为,只有把握事物的本质,揭示隐藏在事物背后的规律并加以利用,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认真探索、科学研究并严格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等三大基本规律,善于找到精神动力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才能切实发挥精神动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精神动力的导向功能与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相契合

精神动力的导向功能具有前瞻性,通过强化主体的理想信念,奉行信仰、价值观念等,引导主体走向既定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目标,促使主体的思想和行为作出符合设定目标的选择,并能够及时修正偏离目标的倾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是要引导当代大学生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辩证的思维、科学的方法论去认清国内外复杂环境,解决思想一元化与价值取向多样化之间的困惑,涵养积极的精神因素,杜绝消极的精神颓废。精神动力导向功能鲜明的指向性和目的性,完全契合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目标,正面的精神动力能为大学生提供明确的前进方向,营造蓬勃朝气的文化氛围,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从而自觉规范言行,主动适应学校和社会要求,这种润物无声的效应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2.精神动力的激发功能与遵循教书育人规律相契合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侧重强调教育者从学业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倡导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融入大学生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客观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精神动力的激发功能。激发表现为从平淡无奇到绚丽多彩的刺激过程,比如,当大学生的行为被认为是正确合理的,他们自然会想法设法去践行,精神动力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媒介和推动作用。通常而言,人的精神动力与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成正比。试想,一个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的大学生其心理和行为多是健康的,学习起来效率也会比较高,因而就会促成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关于中国精神的重要激励作用充分说明了这一观点,他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11]只有善于激发大学生内在自觉的动力,才能主动顺应和真正遵循现代教书育人规律。

3.精神动力的目标功能与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相契合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告诫人们不能当“半边人”,要做全面发展的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动物唯有本能,没有思想和精神世界。而人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中,从受制于自然和人本身到得到全面解放,精神的推动力决定了人的发展的全面性。精神动力的价值目标是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指向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追求,恩格斯强调要让“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12],进而明确了终极目标是实现“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3]这一高级社会形态。个人要想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在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达到完全自由的个性解放,这个实践的过程就是大学生逐步成长成熟起来的历程。所以,精神动力目标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这与大学生在精神动力的作用下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飞跃的成长规律高度一致。

三、精神动力开发引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无论是从学理研究还是实践考证,精神动力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深刻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如何更好地发挥精神动力的能动作用,勇于创新精神动力的开发途径,持续发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1.不断强化精神动力资源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精神动力的重要作用,才会在实践中予以足够重视,自觉树立精神动力资源意识。精神动力不仅是重要资源,而且是特殊资源,与人的智力资源相类似,可以不断的挖掘和利用;精神动力,具有无形、能动、共享、可持续等特点。高度重视精神动力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开发,他指出,“我们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14]我们要自觉主动、循序渐进、全面综合、持续不断地发掘精神动力资源,为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2.持续加强精神动力教育引导

我们经常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入课堂进大脑达人心,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最佳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精神动力的教育引导作用。主张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15],坚定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增强行动的自觉性,激发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引导他们塑造高尚情操,锻炼刚毅性格,完善人格品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3.注重发挥精神动力激励效应

激励是运用单一或综合的手段方式激发大学生产生行为需求,锁定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的过程。激励作为精神动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分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以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协同激励。激励的前提是正视合理利益,一旦离开利益,无论是何种激励都将无所适从,丝毫发挥不了作用。马克思早就警醒我们,“‘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6],利益必然会通过思想来表达,思想也总是反映着利益诉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求关切大学生的利益所在和诉求所指,强调物质激励的基础作用,注重精神激励的引导作用,辅以协同激励的强化作用,激励大学生在满足自身利益需求的同时,自然将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完成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深度融合。

4.善于引领精神动力融入实践

精神动力开发既是理论的问题,更是实践的问题,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在统一。精神力量总是要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精神从来就离不开实践,作为主体的人,是生活在实实在在的实践中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7]精神动力开发要主动走向实践,自觉把社会实践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换言之,要充分发挥精神动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归根结底上来看,还是要将精神动力融入生动具体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去成就精神动力的巨大作用。诚然,精神动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确实具有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但这要以物质的决定作用为基本前提。指出:“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者,既承认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动摇和影响这个中心;同时又充分肯定和重视精神对物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18]强调精神动力有着强大的作用力或反作用力,只是这所有的力量仍然为客观物质所决定,彻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总之,认识世界的目的还是为了改造世界,精神动力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是精神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和终极目的。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9]精神动力本身就是强大的精神力量,还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相互影响协同发力,以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和价值追求为主线,精准助力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不断促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成就。

参考文献:

[1].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M]∥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62.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161209(01).

[3]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36.

[4]奥古斯丁.忏悔录[M].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

[5]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7.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

[7]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手稿其他各章的散页[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9].论联合政府[M]∥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10]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1914年9—12月)[M]∥列宁全集:第55卷.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97.

[11].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

[12]恩格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3.

[13]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14].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09(02).

[15].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M]∥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63.

[16]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17]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18].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5.

[19]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作者:蒋伟 单位:安徽大学学校办公室

第三篇:茶文化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摘要:茶文化拥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其很多内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谋而合,如“和合思想”、“天人合一”等。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品茶与饮茶,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在这种状况下,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传统茶文化融合进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修养,使得学生能够了解茶性、茶道与茶德。在本文中,笔者从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入手,提出了将茶文化融合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路径,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思想政治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水平较以往有了显著提高,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很多不良思潮涌动,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很多大学生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很多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佳。在这种状况下,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增加大学生的文化修养与德育内涵,帮助其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其教育与德育功能已经被大量的实践所验证。茶性、茶道与茶德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哲理,教育与文化功效非常突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传统茶文化,能够借助茶文化的丰富内涵而感染到广大学生,使得学生获得精神享受,提高政治素养与道德素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大学生在茶文化的感染下应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拥有健康的心理,成长为综合能力强的现代化人才。

1茶文化的内涵

1.1茶艺

在茶文化中,茶艺占据关键位置。一般来说,茶文化涵盖饮茶、食茶、品茶等。品茶令饮茶与食茶拥有强烈的艺术气息。作为行为艺术的一种,品茶使得人们的享受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获得一定的心理感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品茶逐步演变成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体包括茶道、茶馆等,其使得茶艺的文化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1.2茶道

茶道为品茶之道,是茶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精神境界。茶道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茶艺的灵魂。茶文化借助“道”与“器”得以外显,展现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的秉性。不断升华的茶道带给品茶者强烈的心理冲击,提升了品茶者的精神追求。茶道具有一定的超脱性,能够令人摆脱现实烦恼,放松身心。茶道的关键特征是静与雅,这与茶的自然属性保持一致,也是品茶艺术的文化特点。陆羽在创造茶道精神的过程中融合了百家思想,为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1.3茶德

茶道是茶艺的灵魂,茶德则是茶道的灵魂。在传统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茶德逐步被人们认可与接受。茶自身的品质与品茶人的品德相互匹配是茶德的具体标准。也就是说,茶文化能够有效地培养人们的品德,能够促使人们追求正确的目标。茶品是人品的重要体现,茶品为一种象征性的品貌,其毫不张扬,体现到具体的社会环境中,促使人们对社会产生一定认知。茶是一种健康的饮品,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内心的压力,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茶道与茶德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有助于人们形成稳定的心态,拥有端正的品行。人们通过饮茶与品茶能够领会到深厚的茶文化,提高自身的修养,获得“天人合一”等崇尚自然的感悟。整个过程中,人们的心灵层面有所顿悟与提升,身心获得强烈的感受,能够慢慢参透生命的真谛。

2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1使得教育内容更为丰富

茶文化拥有极为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瑰宝。为了进一步展现茶文化的趣味性与文化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融合形式各样的茶文化活动,具体包括茶艺表演、茶文化知识竞赛等。教师也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以视频与音频等更为直观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该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向学生进一步讲解茶道、茶德等,使得茶文化的传播力度与教育功效都得到加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茶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茶文化带有极强的启迪性,有助于学生的身心放松,使得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学生在了解茶文化的过程中,逐步参与到茶艺等各项实践活动中,茶文化也可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与发扬。

2.2促使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更加规范

茶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历史变迁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关键在于其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很多实践行为与思想观念都蕴含在茶文化中。茶文化追求宁静致远的精神状态,这恰恰是当下人们所需要的。在物质资源极为丰厚的当今社会,很多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与名利,甚至采用不正当的行为来得到这些东西。将茶文化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思想文化与品德修养都能够得到加强,行为也得到有效的规范。在茶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物质与名利,拥有乐观的态度与正确的行为方式。

2.3促使学生具备奉献精神与坚韧的品格

茶文化能够提升高校的德育教育水平:茶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能够做到不蔓不枝、不偏不倚,尽管香气袭人,却不妖娆。茶的功能性非常强,却从不张扬。这些都能够深刻地启发高校德育教育,使得学生感悟到:在现代社会中,学生应该承担起必要的责任,主动为家庭、为社会努力,绝不可以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茶性将逐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使得学生逐步拥有坚韧的品格。

2.4促使高校拥有健全的理性

当前,部分高校存在教育偏差的问题,个别高校甚至出现不正确的价值导向,如趋利导向与现实主义导向。倘若过多侧重这些内容,高校必然会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师生间的交流将越来越少,教师无法指引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将茶文化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使得学生了解知书达理等文化内涵,帮助学生修身养性。这样做能有效地弥补高校过分侧重知识与技能教育的不足,使得高校能够加强人生观与世界观教育。这些对于学生的未来有着巨大影响,在茶文化的帮助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将更为准确,学生的自我价值将得到充分实现。

2.5借助茶人品质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性

以种植茶叶或贩卖茶叶为生的群体就是茶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茶人的概念逐步延伸,涵盖茶文化研究、茶生产与销售、茶文化教学等多方面的人士。从这些人的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其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精神。一是以茶喻人,颂扬这些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二是以茶言志,借茶而阐明淡泊明志与宁静致远的精神意义;三是以茶喻理。通过茶人的精神感染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明确先苦后甜、淡泊名利、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等人生哲理。

2.6通过对比,更深刻地掌握传统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外来文化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各种不良思潮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接受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判断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比对,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刻的了解,认为西方文化更为先进,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学生应汲取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以辩证的方式看待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高校思想教育融合茶文化的实践路径

3.1明确茶文化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茶文化,应明确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目标与价值。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应充分了解茶文化的文化内涵,逐步成长为茶文化的传承主体,对茶文化拥有深刻的认识。针对此,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目标应确定为:借助茶文化的渗透与输入,实现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除此之外,还应从社会需求与学生需求出发,加强茶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使得学生拥有非常强的文化整合能力。只有这样,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教育价值方面我们应明确,茶文化带有非常强的非功利性价值与可持续性发展价值。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应与茶文化对接起来,将茶文化教育与高校功利性的部分隔离,充分发挥茶文化的人文价值功能,促使学生拥有更优秀的人格品质。

3.2创新茶文化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

茶文化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仅仅借助课堂而向学生讲解,难免会影响到茶文化的文化性与趣味性,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茶文化的过程中,有必要创办各种各样的茶文化活动,如茶艺表演、茶知识竞赛,茶知识讲座等。这些丰富的文化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得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了解茶文化,获得更多的精神感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以视频或音频等形式向学生更直观地展现茶文化。

3.3丰富茶文化的教育内容

高校有必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增加茶文化教育内容,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茶艺实践课程中。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可以设置茶艺表演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刻地领会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师还可以在专题辅助中增加茶文化内容,使得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品茶论友”、“论茶联、话成长”等专题辅导活动。这些活动能够解决学生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指导,有效地疏解学生的负面情绪,使得学生拥有更积极地心态,身心得到更健康地成长。

4结束语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蕴含了极为深刻的哲理与思想。当前社会物欲横流,人心过于浮躁,很多大学生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缺乏正确的思想观念。将茶文化融合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使得学生感受到茶道、茶德的丰厚内涵,不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茶文化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道德水平,使得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张金珠,崔毅,陈兴.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结合探析[J].福建茶叶,2017(1):302-303.

[2]高云裳.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福建茶叶,2017(2):216-217.

[3]宫国军.传统茶文化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7(2):236-237.

[4]王雪莉,许芳.中国茶文化的审美观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175-176.

作者:施静谱 单位:三江学院

第四篇: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摘要]随着互联网朝着“方便”、“快捷”与“可移动”方向迅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在高校中广泛应用,已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资源与交流互动的主要途径。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首先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机遇,再深入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优化路径,以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

互联网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主要载体,它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开展。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以及绩效具有重要作用,更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需求。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仍面临着互联网对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产生消极影响,引起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使学生陷入诚信危机等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互联网环境法制宣传力度,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机遇

(一)扩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随着中国教育资源的共享性以及互联网的开放性,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的时间与空间。从空间层面而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仅停留于社会实践操作、教室、课外活动与网络接入区域等固定式空间进行。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四心”教育活动,既能够在传统课程中实施,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QQ空间等移动手机终端,并以无线网连接为入口,作为网络载体,对学员提供自由、灵活的授课位置。另外,在传统载体中,高校学生在教育资源共享与获得有效信息方面均受到外界限制;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能够在网络上完成不同区域、民族,甚至国际性的教育资源共享。利用移动手机还能够进行个人信息制定,信息传播来源已多元。从时间层面而言,互联网完全打破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固定式时间段进行授课的限制。高校学生可以借助视频、语音等途径,随时随地向老师请问诸多学习问题,完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无障碍的沟通与交流。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途径具备立体化与多样化的特征。首先,微博、微信与QQ空间等移动载体,以其信息内容更新迅速、传播信息效率高等优势,转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方式,对学员们获得更多教育资源提供了便利性;高校学生能够及时从网络上获得最新教育信息,大大缩减了传统媒体中介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的周期,促使信息传播渠道畅通,提升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其次,受到传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影响,一些高校学生对老师存有敬畏之心,不愿意将内心真实感受向老师表达,造成老师无法准确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变化。而互联网背景下,老师根据互联网新型技术的特征,借助QQ、微博、微信与语音聊天等途径,能够时刻掌握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按照学员的具体状况,具有针对性的实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

从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仅仅局限在若干固定的课程教育教学之中,且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主要从期刊、书籍、报纸和广播等途径获取知识。这种信息来源有诸多弊端,如优化更新速度不快、字数有限、周期偏长,且对信息资源传播内容的时间均有严格限制,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统的实效性减少。而互联网的开放,信息资源的海量,对高校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愈加丰富多样,突破了传统媒介中,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内容的局限性。高校学生不再仅获取单一式与固定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能够灵活获得全面又丰富的思政课程相关的信息内容。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对高校学生的思政工作产生了消极影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大学生群体对微博、QQ、微信等新网络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持续提高。纵观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和变换,互联网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发展、促进微博问政、传播主流价值观等层面,均发挥着正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清醒地认识到,在互联网上,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多元化的价值观与负面信息资源。例如,借助QQ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微博或博客上反国家、的多种言论与信息;利用微博传播煽动性的集会消息。这些途径的信息,对高校自制力不强、社会经验不丰富、辨别能力差的学生带来了极大不利影响,更无助于高校学生形成正向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制约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二)互联网容易引起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众所周知,互联网以其新颖的视觉效果与丰富内容展现,极大吸引着高校学生尝试与运用。但是,由于高校学生过度沉迷,造成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平衡已被打破,并引起了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最典型的表现即是人际交往障碍。网络具有较大的虚幻性,高校学生能够借助虚拟的身份,完成实际生活中不可以扮演的角色与想法。在现实生活中,该虚幻的角色与想法,大大满足了性格内向高校学生的自我满足欲望,致使其难以自拔、沉迷于网络。但是,互联网不是现实生活,网络的虚拟与现实的残酷通常会导致较大反差,致使高校学生发生心理健康问题。

(三)互联网易使学生陷入诚信危机

互联网自产生之初,就具备着虚拟化、随意、多元化等特征。在实际运用中,借助互联网,学生们可以匿名与其他人交流、可随意发送或讯息,又不需要审核等。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高校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使用匿名、不同身份与其他人进行随意沟通与交流、也轻易承诺对方自己没有完成的承诺。因为这种网络交流方式也无人查证承诺人的真实身份。在此背景下,高校学生存有侥幸心理,踏上了网络诈骗、网络欺诈等犯罪道路。这种现象的产生,造成网络交流群体的诚信度极大降低。具体而言,高校学生不愿轻易相信身边的同学与朋友,更不愿真心交流,致使陷入诚信危机。更加严重后果是,互联网容易使高校学生在虚拟社区中轻易逃避责任,随意不恰当的言论,致使高校学生放弃了对责任感的理解与追求,在实际生活中缺少基本的社会责任。

三、推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优化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国内外互联网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以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助力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积极指导高校学生树立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与信念。坚决抵抗消极意识形态的入侵,保证多样化又协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文化。并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有效利用互联网优势,借助多种传播途径,优化信息传播手段,传播和谐又正确理念,促使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广泛传播,深入贯彻到高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

(二)增强互联网环境法制宣传力度

目前,犯罪分子借助互联网各种不良信息,违背社会伦理道德,侵犯社会大众或其他人的合法权益,产生了消极影响,制约了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且,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低费用的传播途径,成为大学生汲取信息资源和交流互动的主要方式,又是学生借助网络进行非法交易与盈利的工具。因此,高校应加强互联网环境法制宣传力度。一方面,高校应强化学生的自身法律意识,防止他们触犯法律。辅导员进行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积极倡导高校学生在有效运用网络技术,维持网络秩序,规范网络行为,遵守网络纪律,积极鼓励高校学生不断强化网络环境法制意识,争取做文明的网民。

(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式应由传统方式转向现代方式。一方面,高校应将单向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转变为双向的互动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构建平等双向互动交流方式,进而弘扬民主平等意识。并且,高校还可以将抽象的说教方式,转变成具体的感染与交流的授课方式。另一方面,高校将被动的思想政治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快速收集、获取和筛选信息资源,并短时间内察觉与掌握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预见与捕捉即将发生的矛盾与问题,尽快解决,从而培育高校学生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

(四)建设学生干部的网络化队伍,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化队伍,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大力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做法如下:一是高校层面应选拔一批高素质、能力强、拥有责任感的高校学生干部,促使他们加入该队伍。在此基础上,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与学习,促使学生养成网络意识形态功能的风险意识,提升对消极网络意识形态的警惕性。与此同时,强化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业务学习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提升学生干部在网络环境中的工作能力。二是高校应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考核制度,借助考核评价方法,积极激励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并根据学生特征,在具体考核评价过程中,更应该采用正向评价。

[参考文献]

[1]侯广斌,王颖.互联网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述评[J].北京教育(德育),2017,(2):17-20.

[2]游敏惠,唐妮霞.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2):70-75.

[3]熊钰,林伯海.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3):73-74.

[4]滕苏苏.“互联网+”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线上”审视[J].教育评论,2017,(4):98-101.

[5]于晓军,于秋波.“互联网+”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7,(1):4-6.

[6]汪娟,陈光臻.“互联网+”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76-80.

[7]于晓军,于秋波.“互联网+”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7,(1):4-6.

作者:萨如拉 单位:呼和浩特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