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网络文学评论理论建构的路径

网络文学评论理论建构的路径

一、文学的三种形态

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麦克鲁恩从技术决定论出发,以负载文化信息的媒介形式的不同,而将文化分成三个阶段:口头文化——印刷文化——电子传媒文化。我们也可以把网络文学看作是民间口传文学在现代社会的升级版,口传文学的民间文学是1.0版,网络文学是民间文学的2.0版。把文学放在更长远的历史发展中来看,文学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口传文学——书面文学——网络文学。当我们说到网络文学之前的“传统文学”时,并不能仅仅是指书面文学,或者说作家文学,而应该包括产生得更为久远的“口传文学”。口传文学从我们的祖先原始人那里就产生了,鲁迅在《门外文谈》一文中把原始人在劳动中呼喊的号子、歌声称为文学中的“杭育杭育派”。从原始人开始创作的口传文学是最古老的文学,从世界上最长的长诗到最短的谚语,有非常丰富的体裁。也是最大众化、最自由的文学,人人皆可参与创作与欣赏,而“乡民的本领并不亚于大文豪(鲁迅《偶成》)。”在数万年的历史中,他们创作了如神话、史诗那样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巨著,还有数不清的传说、故事、叙事诗、歌谣、寓言、笑话、小戏……自从有了文字,口传文学就开始了它被收集、整理的历史,这些被收集、整理的口传文学成为“书面文学”的过渡,最早它们被记载在贝壳、金石、竹简、丝帛一类纸前载体上,造纸术推动了口传文学的收集整理,也推动了书面文学的极大发展。现代工业社会的到来,口传文学逐渐消失,被书面文学所取代。在云南,20072网络文学评论世纪六七十年代口传文学还广泛存在于广大山村。书面文学是对口传文学的继承、提升与超越,它也只有数百年的历史,现代工业社会把它推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阶段。回望中国文学发展史,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是一个不断向口传文学吸收营养的历史,《诗经》就是对口传文学收集、整理后的经典化。五言、七言、律诗以及词、曲,都是首先从民间口传文学中吸取营养而发展起来的。小说则是从民间的说书艺术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戏曲的民间特色更为鲜明。口传文学在现代工业社会到来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的消失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现在除了极少数非常落后的部落社会,口传文学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然而,现代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大具大众特色、最自由的民间文学形态又在网络世界复活了,并且有了非常强大的生命力。文学与网络的结合出现了全新的面貌,它与之前传统的口传文学、书面文学构成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否定之否定,在另一个更高的层面上与民间文学1.0版的“口传文学”表象上有许多共同性,成为民间文学的2.0版,是文学发展中的另一种新形态。书面文学是对口传文学的提升与超越,但就目前来看,网络文学很难说仅是对书面文学的超越,由于它发展的历史还太短,它的未来又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心理变化密不可分,我们今天还很难说网络文学的未来会是怎样的新形态。谨慎地说,网络文学是对之前两种传统文学的综合。

二、网络文学与口传文学的共同性

最现代,并且代表着未来文学方向的网络文学与最古老、最传统的口传民间文学具有共同性,说这话最初会让人不以为然,但是,稍加比较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无须争辩的事实。根源在于两者都具有民间性、大众性、草根性,至少目前为止的网络还是大众的文学,至于今后会发展成什么样?是不是也会像书面文学一样走向精英化?是一个未知数。当前的网络文学研究把它与书面文学进行比较的多,与口传文学比较的我还没有见到。而把“网络文学”看作“民间文学”的2.0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理论的解析,评论的介入,创作的引导,都有了一条新的路径。网络文学与口传文学的共同性首先在于创作主体的自由精神。自由是文艺创作最宝贵的精神价值,作者只有进入了创作自由的状态,才能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体验,才会出现名篇佳作。民间文学的1.0版,也就是口传文学,是最具备自由精神的文学,拥有无数的作者与听众,也不需要求得任何人的许可就可“发表”,心想唱歌你就唱,只要有人听,甚至没有人听你也可以唱。在自由地传唱和任意地“改写”中,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只要有人听,就可以说,不分场合,随心所欲。民间文学的2.0版,网络文学,在它的初始阶段,也具有极大的自由性,谁都可以成为网络文学的作者,只要你想写,写了就可以用帖子把它贴上去发表,不需要领导的关怀,编辑的帮助,朋友的支持。可长可短,可以表达即兴感情,也可发表经过较长久构思的作品。点击率高,作者当然高兴,没有点击率也不是很痛苦的事,就像唱了山歌表达了自己的即兴感情,若无人喝彩顶多有一点遗憾。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现在的网络文学已经逐步失去了最初的自由性,但是它的自由度还是比书面文学高。其次,两者的共同性还在于文体的丰富性。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1.0版,文体极为丰富,有神话、史诗、传说、故事、叙事诗、歌谣、寓言、笑话、小戏等,后来的书面文学的文体是从民间文学中采取的一部分。它的2.0版网络文学尽管发展时间不长,也有了非常丰富的文体,小说、散文、诗歌、寓言、笑话等,在发展的过程中,居于网络的音像特色,还在发展出新的文体,一些“微视频”与民间文艺1.0版的“小戏”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在文体的体量方面,两者也有共同性,网络文学小说体量巨大,动辄数百万言,口传文学的叙事史诗体量也非常巨大,歌手演唱数时下日还未唱完。两者也都有体量巨小的文体,比如“笑话”,两者追求用最短的语言抖开包袱。还有,口传文学有最短的歌谣,信天游最短只有四句;网络诗歌中也有最短几句的诗歌。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集中于网络小说的研究,还有一些网络诗歌的研究,对其他文体少有关注,而这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第三,“类型化”是两者的又一个共同特色。口传文学中有大量的同一类型的故事,同一母题的故事在不同的地区流传,有不同的版本,即使在同一地区流传的同一母题,也会因为讲述者的不同而产生略有不同的版本。网络小说中的类型化现象也是极为鲜明的,《鬼吹灯》之后,有不少“盗墓”小说出现。这有相互模仿的原因,也有作为大众文化,读者的阅读心理驱使的原因。类型化是大众文学的一个基本特色,只有精英文学的书面文学才追求个性化。第四,“幻想性”也是两者的共同特色。无论是民间文学的1.0版还是2.0版,从功能上说,鲜明的游戏、娱乐功能都是它们的基本功能,创作与阅读首先要满足这一功能。幻想性则是满足这一基本功能的重要手段,他们讲述的都是充满幻想性的故事。即使一些现实性很强的故事也要有幻想的因素,让现实中的痛苦转化为幻想中的愉悦。口传文学中的“长工与小姐”,网络文学中的“屌丝逆袭”,都是在现实中得不到的,通过文学在幻想中心灵得到抚慰。一些“复仇”故事则是在幻想中渲泄现实中的痛苦情绪,平复本能的冲动,这是作为人的情感情绪的需要。现在研究网络文学的专家们往往强调作品的“现实性”,希望网络们用现实手法写现实题材,这一引导有无效果,有待观察,但从民间文学2.0版的特征上来看,恐怕是无效的。第五,匿名性,这是两者的共同特色。口传文学是集体创作,没有个人特征,也就没有署名的可能,但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歌手、传唱人、讲述者,但他们是因为自己传唱的优秀技能,把集体创作的作品通过自己传达出来,并不署名,因而作品本质上也是匿名的。网络文学即使署名也是网名、昵称,作者的原名一般不出现,为了网民的阅读,通常还要取一个别具特色的网名。这一特征与它们的功能特征相吻合。

三、引入口传文学评论理论

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还太短太短,对它研究与批评的理论建构还需时日,更需要吸收已有文学研究与批评的理论资源。如果我们确认网络文学的传统不仅是书面文学,还有口传文学,如果看到网络文学与口传文学有共同性,至少目前还是口传民间文学在网络时代的2.0版,那么,我们就应该在网络文学的理论建构中吸收口传文学评论的理论资源,口传文学研究与批评已经有久远的历史,积累下了丰富的成果。当前的网络文学研究集中于网络小说研究,忽略了网络文学的丰富性,用民间文学2.0版的眼光看网络文学,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极为广阔的天地。比如“网络笑话”几乎与口传文学的“笑话”完全一致,精致的构思,短小精悍,反映着丰富而复杂的社会现象。对它的研究几乎可以用口传文学对“笑话”的研究理论来完成,还可看出它在网络时代的一些新的特征。目前网络上也有一些收集,但几乎还没有研究。网络上一些新型的“寓言”也可如是观,还有新型的音像艺术品,如一些有故事的“抖音”,则有民间文艺“小戏”的特征,可以部分地吸收民间文艺理论,在研究的过程中总结其新的特点。网络文学中有大量的穿越小说、玄幻小说,仅用书面文学的理论来看,完全是胡思乱想,但是,它与口传文学时代的幻想文学极为相通,已经有网络文学研究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学在“创造新神话”,我在网络文学论坛上听到了王祥先生的这一发言。能不能用口传文学的神话理论来研究呢?“神话学”已经是民间文学研究的独立学科,形成了自然学派、历史学派、人类学派、社会学派等,有非常丰富的理论成果可资借鉴。在我看来,说它是“神话”,哪怕加上了“新”字也不太恰当,神话是我们的祖先在还不能科学地理解自然的时期,对自然的想象,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它是不可重复的,创造神话的人们是真诚的,而非娱乐的、游戏的。这与网络时代的玄幻故事、穿越小说有本质的不同。但是,神话研究里派生出了“仙话故事”研究,这是袁珂先生的首创。中国汉民族的神话资源较少,而“仙话故事”则大量存在。在我看来,许多玄幻小说、穿越小说正是“仙话故事”的变形,是“仙话故事”的2.0版,可以吸收“仙话”研究的理论资源。目前对网络小说的研究,面临的一个困难是其体量的巨大,仅用书面文学的研究方法显然难以胜任,创新网络研究方法是一个路径,但参考口传文学对体量巨大的“史诗”的研究方法,也是一条路径。对那些体量巨大、能唱数十天而不结束的口传文学,研究者是在收集整理之后再进行深度的研究,收集整理过程中已经把一些重复性的内容舍去。这又涉及收集整理的真实准确性问题,口传文学应对的另一方法是同一题材有不同版本的收集整理,这当然只对那些有重大意义的作品而言。网络文学面对巨大体量的作品,是否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探索出自己的研究方法?还有,书面文学需要“精读”文本,这是研究者的一个基本功,但是“精读”文本的方法并不适应网络文学体量巨大的作品,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它的“套路”与“重复”是明显存在的现象,这与口传文学巨大体量的作品是一致的。对网络文学来说,“浏览”才是更合适的方法,正如口传文学是“听”的艺术,不可能去深入地进行“精读”文本。口传文学的经典化,离不开收集整理工作,我国的《诗经》就是收集整理民歌的结果,西方的《圣经》一部分也是对民间故事的收集整理。口传的民间文学经过收集整理,不仅成为文学的经典,而且成为文化的经典、思想的经典。千百年传唱的民间文学1.0版,在书面文学时代经过收集整理,得以成为宝贵的资源,滋养着广大的受众。中外文化史上对如何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提升为相应的理论。网络文学尽管发展历史不长,但它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爆发式的增长,已经显现出“海量”的状态,收集整理工作刻不容缓,是进一步推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推动网络文学经典化的必由之路。网络文学的收集整理工作已经有学者做了一些工作,出版了大量的图书。由于笔者对他们如何开展这一工作缺乏了解,不能深入探讨。但有一个现象则是明显的,他们收集整理这些网络文学作品时,呈现出来的结果还是书面文学的方式,即出版图书,在书店销售。笔者认为这不符合网络时代的特征,是书面中心主义的结果,从更长远的发展来看,是倒退型的方式。而且,这些书对习惯了网络阅读的年轻读者来说不具有意义,他们买去的只是一份记忆,并不会阅读它。以图书的方式呈现网络文学作品,能不能保持网络文学的真实面貌?这需要对比研究才能知道,哪些保持了?哪些被改变了?这就涉及如何收集整理的问题。我国对民间文学1.0版的收集整理提出了一些原则,“全面收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在具体的操作中有许多经验,也有许多争论,这都值得网络文学的收集整理吸收借鉴。我认为,以网络的方式而不以书面的方式进行收集整理工作,是网络时代提供给我们的最佳方式,不是向后,而是向前。建立专门的精品网站,发表经过收集整理的网络文学,如书面文学的《选刊》一样,解决了读者的问题,同时也对网络作家产生了引导作用。唯一要解决的就是版权问题,收入分配问题,这是比较容易解决的。经过探索,逐步总结出网络文学的“收集整理”理论。民间文学的1.0版——口传文学在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原生态的面貌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比如绝大部分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以及“书面文字中心主义”的深刻影响,只留下了文字部分,讲述者、演唱者在口传时还有表演的成分,却很少在收集整理时得以保留,这是非常重要的遗失。网络文学的收集整理不能重蹈覆辙,现代的技术发展已经为网络文学的收集整理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技术,它也将进一步推动网络文学的发展,产生更为适合网络时代的文学。比如,历来以理性判断、文字表达为基础的评论,在网络时代已经出现了全新的样式。我非常看重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电影《无极》的评论,它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它不再是一本正经的文字表述,而融入了音像、声光、不同栏目特征,理性而专业的眼光却用大众化的表述,价值判断与情感表达隐藏在形象的描绘之中。《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点击远超《无极》!评论也可以有广泛读者。吸收民间文学1.0版的评论理论资源进入2.0版的网络文学评论理论建构,这需要对民间文学1.0版理论有理解、有研究的学者参与到网络文学评论中来,遗憾的是我国这方面的学者数量呈越来越少的状态。随着全国性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辑出版完成,标志着民间文学1.0版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民间文学学科研究已经转型,民间文学研究归属于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等,高校学科体系中,“民间文学”已经下降为三级学科,对国外这方面理论成果的翻译介绍也减缓下来。不少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民族民间文学教研室已经消失,归属于“少数民族文学”,“口传文学”只是其中一部分,高校教师从事这一学科的人员越来越少。其实,以深厚的民间文学1.0版理论进入2.0版的网络文学研究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选择。

作者:宋家宏 单位:云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