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摘要:社区文化具有“文化”一般功能,在社会整合上形成价值整合,并使社会规范约束个人的行为,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研究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新时期社区和谐文化发展现状和问题,制定合理的社区文化评价标准,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城市社区发展、城市管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研究

社区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社区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关键,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的落脚点必须落实到社区中,良性互动、组织化的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一、概念的界定

1.社区。“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学基本概念,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将“社区”一词引入中国的是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社区一般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地域社会生活共同体。

2.文化。对于文化,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工具的过程;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包含人类创造的精神对象,如价值观、语言、知识,也包含物质对象。

3.社区文化。由于文化定义的多样性,决定了城市社区文化定义的丰富性。文化现象包括社区的居民的个人信仰、道德观、价值观、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特定象征等。狭义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个人意识和行为等,它包括居民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而广义上的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所有文化的总和,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

4.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就是满足和谐温馨的人际交往,提升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凝聚力,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其实质是以社区居民为主体,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载体,以邻里和睦为亮点,以和谐社区为根本,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品位和文化艺术修养为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建设。它主要包括软件建设,如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生态环境文化建设、科学知识文化学习以及硬件建设。

二、社区文化建设问题

1.在社区文化建设物质层方面,社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基础发展不平衡。第一,社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量不充足。其具体表现在文化娱乐活动设施配备不够完善、不够齐全,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目前主要来源:一是政府的财政拨款,二是社会集资,通过社区居民、企事业、募捐的方式自筹活动经费,自筹方式使用较少。社会企事业单位、公司很少会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公益性的捐助),一般都是被动的。第二,资源整合不充分,基础发展不平衡。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文化娱乐活动设施是基础,是社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文化娱乐活动设施稀缺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场地,没有有效地使用起来。另一方面,就是社区文化建设资源本身存在紧缺现象,公益性文化设施多变更为经营性用途,在规划中的公益性文化设施有萎缩现象。城市社区居民人数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居住居民的需要。

2.在社区文化建设精神层方面,居民的社区意识不强。居民缺少对社区的了解。居民知道社区的一些事务性功能,但对社区文化功能方面还不是很清楚。社区居民不知道自己所属社区原因:一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宣传力度不够,二是社区居民要了解社区的功能的渠道比较单一。

3.在社区文化建设行为层方面,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度不高。从宏观上来看,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度低,主要体现在:第一,社区举办文化活动影响覆盖面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了解面不够广和活动举办的单一性;第二,社区主体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率不高;第三,文化建设设施的使用率不高,社区文化在建设时没有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而实施建设,盲目地投入财力,仿制性强,忽略其存在的实用性,难以吸引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使用,自然使用率就低。

4.在社区文化建设制度层方面,管理人员配备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缺少保障。管理人员配备不完善,事务性多、杂。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人员在社区与居民见面机会少;社区没有专门设置负责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岗位;社区文化的定位有一些偏差。在社区文化的定位方面没有同社会的发展同步,或者说没有对社区文化在建设形式进行创新。法律法规、社区规章制度不健全,缺少保障。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在章程内容、组织架构、员工福利待遇、财政物资、管理权责、居民文化团队法律认可程度等层面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法律制度,社区文化活动实际考评没有科学的依据、监管随意性较强。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缺少法律保障,社区文化建设没有制度的保障,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的支持,不利于社区文化的建设,不利于社区社会化运作,不利于打破政府独自投资,更不利于多层管理主体的培育。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则和对策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文化的实现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着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引导着社区居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等价值趋向。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以人民群众的“需要、利益、权益”为本,要尊重、理解和关心群众,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把维护好和实现好社区广大居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文化建设坚持以居民为主体,充分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社区增强服务功能、扩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等。坚持以人为本,不能简单理解为不加分析地满足任何人的任何需求,或者只是简单地满足某些人的单一趣味活动,而是需要通过正确的思想导向、合理的建设、正确的途径,采取正确的措施,引导社区居民过上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区生活,从而使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2)实事求是的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从社区文化的实际出发,分析社区文化建设各个小区的小环境和社区这个大环境的关系,并探索社区文化文化建设的规律,认识并把握其发展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应该立足于客观现实,充分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不断开拓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内容和新形式,社区文化建设不能凭“老经验”“条条本本”。坚持事实就是的原则,不仅要顺应事物发展规律,而且还要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和驾驭规律。

(3)系统性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社区相对社会虽然小,但它具有社会的所有的属性,是一个带有地域特征的非常复杂的社会子系统,在这个子系统内部又有许多更小的系统或要素,如社区的组织、服务、文化、环境等等。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以社区文化为载体,必须将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且各个小区之间,以及社区和整个社会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着的,使之形成和谐统一体。社区文化建设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必须以系统性原则为指导,全面地把握事物之间所固有的、真实的联系,统筹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在统筹兼顾中协调好社区各项工作、各种利益关系,全面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4)与时俱进原则。与时俱进原则不仅要求把握事物的规律性,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还需要进一步把握事物的运动变化,践行过程中符合事物发展的方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乃至一个社区,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地开展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及其他方面的创新活动,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要做好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需要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创新,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通社区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勇于探索,常常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价值理念和追求,又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吸纳了人类共有的文明成果的精髓。因此,我们在社区文化建设时,要从三个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引领社区文化价值共识。首先,富强。富强意蕴着两大主体价值诉求:一是人民的富裕,二是国家的强盛。富民国强,其富裕包括人民的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社区是每个居民的归宿地,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通过社区文化的建设而完善,增加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居民的精神生活,是国家富强的一个重要体现。其次,民主。民主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一种价值理念。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保证居民当家做主,依法管理社区事务,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要保证社区的规章、制度管理、小区代表等政治活动必须由居民通过民主的方式实现,要保证社区居民拥有充分地行使贯彻执行民主制度,民主选举、民主治理、民主管理等权力。再次,文明。文明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追求。在文化建设中与时代同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文明建设需要同社区环境文明和社区秩序文明同步,与时俱进。社区文明建设的基础是环境文明建设,重视和加强环境文明建设,使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以深化并陶冶居民的心灵,赋予人以美的感受与熏陶,使得社区的街道、房屋乃至角落都能给居民带来舒适感,使居民在潜意识里感受心灵的净化、自我修养的提升;秩序文明。规范有序的社区是实现社区文明建设的基础。社区秩序,包括居民的生活秩序、公共场所锻炼秩序和管理秩序等。最后,和谐。和谐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诉求,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一,和谐社区。社区文化须以人为本,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邻里之间关系和睦,实现社区和谐的美好景象;第二,社区集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居民,社区居民须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互帮互助,促进民族团结;做好居民与居民之间的和谐和居民与自然的和谐,社区居民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良好的保障

(2)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引领社区文化规章制度建设。首先,自由。自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义,是“中国梦”的内在逻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来自充分的空间和自由。促进自由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社会条件不断完善,也需要全体人民觉悟和素质的提高。第一,自由的实现必须由制度作保障。第二,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使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自由得到有效的保障。第三,加强公民的意识教育和法治教育宣传,树立社会主义权利、自由、民主和法治观念,既保证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又要保证公民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和自由。其次,平等。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在社区文化文化建设需实现社区资源平等和社区的管理者和社区的居民之间的身份平等,社区居民在享受、使用社区资源时应该平等。再次,公正。公正实质上就是公平正义。即社区按照同一制度、标准和原则对待相同的人和事,建立公正的社区规章制度,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组织架构、内容、员工编制、资金、居民文化团队法律制度,构建较为健全的社区规章监管制度。最后,法治。法治是社会安定有序、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的保证,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可靠手段,依法治理社区,是依法治国在社区领域的具体表现。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加强社区的规章制度完善。确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要求社区居民中在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中必须具备法治观念和法治思想。

(3)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引领居民道德价值。首先,爱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最稳定的文化基因。爱国精神贯彻到社区文化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通过社区文化载体表现出来,如参加学习国家重大的会议精神、举办读书活动比赛,参观历史、文化馆,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等方式。第二,要具有国际视野。社区增加设立读报栏、新闻视角等形式,搭建居民了解国际新闻的平台,促使居民关注国际国内新闻,增强居民的爱国情感,爱国是一种伟大的实践活动。其次,敬业。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岗敬业体现的是公民热爱、珍惜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勤恳向上、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再次,诚信,它是一种“形象”,一种“品牌”,一种信誉,一种人格。一个人只有恪守诚信的原则,才能在社区立身、在社会立足。最后,友善。友善表现在待人平等、待人宽厚、助人为乐、待人如己四个基本方面。社区居民之间相处过程中不仅需要友善地对待自己的家人,还需友善地对待周围的邻居。第一,在思想上树立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幸福观,在文化宣传栏展示居民能快速接受的方式。第二,在生活实践中把友善待人作为行为规范,以树立榜样的形式出现,每年雷锋日评选我们的“好人好事”人物,以提高社区的文化素养。第三,要心怀坦荡,与人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在社区建立互帮互助小组,提高居民的高尚品德。第四,加强友善教育,限制私欲的无限发展,让居民之间主动建设人际关系。把待人平等、待人宽厚、助人为乐、待人如己四项基本原则贯穿于社会实践中去、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良好的道德秩序和道德氛围。在我国当前的城市社区建设中,社区文化日益成为社区建设的核心。从社区文化入手,全面推进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是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谯东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

[2]斐旭丽.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

[3]陈丽芳.和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8

作者:王志强 单位: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章阅读